猪肺疫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猪肺疫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本菌存在于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对猪群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猪肺疫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猪肺疫的临床症状

1.最急性:俗称锁喉风,发病突然,迅速死亡。体温升高至40~42C,不爱吃食或食欲废绝,犬坐式,伸长颈部呼吸,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腹部、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

2.急性型: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胸膜肺炎。体温升高,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初期干咳,后转为湿咳,咳嗽时有痛感,听诊时胸部有啰音和摩擦音。鼻流黏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初期便秘,后期开始腹泻,多因窒息而死亡,病程5~8天,没有死亡的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胃肠炎症状。病猪出现痂样湿疹,关节肿胀,持续性咳嗽,鼻子流出分泌物,经常伴随腹泻,病猪极度消瘦,不及时治疗,两周后就会衰竭而死,死亡率高达60%~70%。

猪肺疫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注意保证饲料营养,增强猪体的抵抗力,保持猪舍干燥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避免拥挤。

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次,仔猪断奶后注射1次,大小猪一律皮下注射5ml。

3.发现病猪后要及时隔离,对猪舍及用具用2%氢氧化钠、5%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

4.本病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广谱抗菌素等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猪肺疫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扩展阅读

猪肺疫的病因 猪肺疫的诊断和防控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经常和其他疾病并发感染,死亡率高,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肺疫的病因猪肺疫的诊断和防控。

1、病原

猪肺疫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属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本菌特点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有两端浓染的特性,能形成荚膜,无运动性。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有许多血清型。据报道,根据菌株0型抗原的凝集反应可分为12个血清型,感染猪的主要是1、2、5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的空气中2~3天死亡,在血液、排泄物中能存活6~10天;在腐败的尸体中能生存1~3个月;在阳光宣射10~15min或高温、加热至100℃时立即死亡;如堆积发酵(粪便),则2天立即死亡。2%火碱、3%来苏儿、5%~10%生石灰乳、0.3%过氧乙酸等均能将其杀死。

2、流行特点

成年猪和仔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仔猪和青年猪发病率较高。该病一般为散发性,在猪群中只有少数几头先发病,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传播以外源性感染为主,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健康猪。内源性感染,是由寄生在猪体内的弱毒菌,在外界环境发生突变(气候寒冷、长途运输等)、猪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引起发病。经吸血昆虫的媒介,损伤的皮肤、黏膜也有感染的。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末春初气候剧变时发病较多。对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养条件突然改变,都是促进该病发生的诱因。

3、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典型病理变化(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确诊,可采取病料,制成涂片,经碱性美蓝液染色后镜检,若见有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时,即可确诊。如果只是肺脏内见有极少数的巴氏杆菌,而其他脏器没有见到,并且肺脏又无明显病变时,可能是带菌猪,而不能诊断为猪肺疫。有条件时应做细菌分离培养。在诊断过程中,应与急性咽喉型炭疽、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鉴别。

4、预防

第一,要加强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和消毒。

第二,要搞好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加猪体的特异性免疫力。目前,使用的菌苗有多种:猪巴氏杆菌病活疫苗(679-230),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将疫苗用冷开水稀释,混入少量饲料内,使其自服,无论大、小猪,一律口服1头份,稀释后需在4h内用完,免疫期为10个月。猪肺疫E0-630弱毒菌苗,每头肌内注射1mL,接种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猪肺疫、猪丹毒二联苗,每头皮下注射5mL,免疫期6个月;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每头肌内注射1mL,免疫期6个月,一般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要求免疫注射率达到100%。

5、发病后就地快速扑灭措施

第一,及时进行疫区控制,就地扑灭传染源。

第二,紧急进行免疫接种,保护好易感猪群。对疫点内假定健康猪(暂没发病猪)、疫区和受威胁区内所有猪,都要选用猪肺疫冻干菌苗,按瓶签说明的头份,将菌苗用凉开水稀释后,混入饲料中喂服,这种口服菌苗要采取小群分批方法,力争均匀喂服,免疫期6个月。

第三,对有保种价值的种猪,应及时进行隔离、“封闭”治疗。①西药治疗。本菌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敏感,其次是链霉素、磺胺类药、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等。因此在治疗时最好对分离菌株做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连用3~5天。常用药物用法如下: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2mg;或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11mg;或四环素,每千克体重8~15mg,均为每日2次,肌内注射,连用3~5天,直到病猪体温下降、食欲恢复为止。治疗时应注意:颈部已肿的病猪,不能再注射时,应改在臀部注射。②中药治疗。方1:双花连翘汤。功用:清热消炎,消肿散结,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组成:金银花25g,连翘25g,牡丹皮15g,紫草30g,射于15g,山豆根20g,黄芩10g,麦冬20g,大黄15g,元明粉15g。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喂服,每日1剂,连用3剂。方2:二黄玄参散。功用:清热燥湿,利咽消肿,利尿滑肠,泻火解毒。组成:黄芩15g,川黄连8g,玄参15g,山豆根15g,薄荷10g,石膏15g,射干15g。用法:共为细末,拌料饲喂,加蛋清2个为引,一次喂完,每日1剂,连喂3剂。加减:若喘甚加葶苈子15g,若热甚加栀子15g,若小便不利加车前子15g。③针灸治疗。主穴:苏气、肺俞、山根、大椎。配穴:玉堂、尾尖、尾本。针法:白针或血针。

猪肺疫的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最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多雨发生较多,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经常集中发病。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心跳急速,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有时可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死亡率常高达100%,自然康复者少见。急性型:本型最常见。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随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动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极度消瘦,病程2周以上,多数发生死亡。
潜伏期1—5天。最急性型,晚间还正常吃食,次日清晨即已死亡,常看不到表现症状,病程稍长,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病程1—2日,死亡率100%。急性型(胸膜肺炎型),体温40—41℃,痉挛性干咳,排出痰液呈粘液性或脓性,呼吸困难,后成湿、痛咳,胸部疼痛,呈犬坐、犬卧,初便秘,后腹泻,在皮肤上可见淤血性出血斑。慢性型,持续有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粘液,有时出现关节肿胀,消瘦,腹泻,经2周以上衰竭死亡,病死率60—70%.最急性与急性猪表现为败血症与胸膜肺炎。患猪部红肿,呼吸困难,粘膜及皮肤发绀,体温41-42℃,病程1-2日。慢性型见持续咳嗽,呼吸困难,流脓性鼻液,消瘦,衰竭。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切开颈部皮肤,有大量胶胨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浆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外膜及心包膜上有出血点。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皮肤有出血斑。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急性型:除具有最急性型的病变外,其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粘液。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伴有气肿和水肿。病程长的肺肝变区内常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浆液性浸润,肺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慢性型: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脏有肝变区,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外面有结缔组织,内含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与支气管相通。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肋膜肥厚,常常与病肺粘连。有时在肋间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急性型:除了全身粘膜、实质器官、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与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有泡沫状粘液。
慢性型:肺肝变区扩大,有灰黄色或灰色坏死,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高度消瘦,贫血,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诊断方法
本病的最急性型病例常突然死亡,而慢性病例的症状、病变都不典型,并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单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难以确诊。
1、与类症鉴别:在临床检查应注意与急性猪瘟、咽型猪炭疽、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猪弓形虫等病进行鉴别诊断。
2、实验室检查,取静脉血(生前),心血各种渗出液和各实质脏器涂片染色镜检。
3、猪肺疫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猪瘟或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采取病料做动物试验,培养分离病源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最急性病例由于发病急,常来不及治疗,病猪已死亡。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族抗生素对猪肺疫都有一定疗效。抗生素与磺胺药合用,如四环素+磺胺二甲嘧啶,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则疗效更佳。914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一般急性病例注射1次即可,如有必要可隔2~3天重复用药1次。在治疗上特别要强调的是,本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有条件的应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预防:(1)预防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也可选用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苗。接种疫苗前几天和后7天内,禁用抗菌药物。(2)改善饲养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断奶。采用全进全出制的生产程序;封闭式的猪群,减少从外面引猪;减少猪群的密度等措施可能对控制本病会有所帮助。(3)药物预防对常发病猪场,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进行预防。
根据本病传播特点,防制首先应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新引进猪隔离观察一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每年定期进行有计划免疫注射。目前生产的猪肺疫菌苗有猪肺疫灭活菌苗、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菌苗、猪肺疫eo—630活菌苗、猪肺疫ta53活菌苗、猪肺疫c20活菌苗五种,使用、保存和注意事项按说明书。
发生本病时,应将病猪隔离、封锁、严密消毒。同栏的猪,用血清或用疫苗紧急预防。对散发病猪应隔离治疗,消毒猪舍。
对新购入猪隔离观察一个月后无异常变化合群饲养。

猪弓形体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猪场的防病工作也需要更加重视起来。夏季对于养猪场来说,除了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之外,更要加强对于猪弓形体病的防治。猪弓形体病也叫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对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猪弓形体病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猪急性感染后:

经3天~7天的潜伏期,呈现和猪瘟极其相似的症状,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7天~10天,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食,粪里带黏液(仔猪多见水样腹泻),便秘、下痢交替。

呼吸困难浅而快,严重时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时咳嗽。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及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小出血点,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死亡。

部分病例口流泡沫样液体。耐过猪一般于2周后恢复,但往往遗留咳嗽、呼吸困难及后驱麻痹、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产出死胎或弱仔,但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愈合。

如何治疗呢?

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是磺胺类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68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