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性别鉴定|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怎样鉴定雏鸡性别呢?掌握好雏鸡雌雄鉴别技术知识十分必要,这不仅利于养殖户高效饲养管理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还能利于培育优质鸡品种,为此养殖户要清楚的知道养鸡场雏鸡性别鉴定技术知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性别鉴定也就是雏鸡雌雄鉴别技术知识。

雏鸡性别鉴定|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一、体型外貌鉴定法

1、看鸡冠:公雏鸡的鸡冠齿数少,色泽鲜艳,有光泽,冠形较厚,多直立;母雏鸡的冠倒向一侧,又光泽,冠齿多皱,或冠大而薄,色泽浅淡。

2、看神态:将小鸡两脚拎起。小鸡的头向胸脯弯曲,身子向上使劲,扑腾翅膀为母鸡。小鸡身子向下,头向前平伸,两翅张开不乱扑腾,为公鸡。

3、看脚印:小鸡行走时脚印的箭头方向左右交叉是母鸡;如果箭头方向象根直线,并且同方向排列,那就是公鸡。

4、看肛门:小鸡肛门内有一个米粒大的疙瘩,有光泽有弹性是公鸡;如果疙瘩小又弱性或没有,甚至往下凹这是母鸡。

5、看外形和雌雏相比:雄雏一般个儿大,头也大,喙长尖,呈钩状,眼球园,用手抓握有撑劲;雌雏个小轻,喙短而园,细小平直,眼椭园,用手抓握软绵绵。

6、看羽毛:主要看翅羽和尾羽,如出壳的第4天胸部和肩尖,有新羽毛长出一般是雌的;出壳七天才见胸部、肩尖、有新羽毛出,一般是雄的;雄翼羽为尖状,雌的为园形。

7、看骨骼:雄雏体高,脚胫粗长,第二四趾长短不一,如脚胫细短第二四趾长短基本一致为雌鸡;耻骨间距狭窄多为雄,宽的多为雌。

二、动作鉴定法

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为雄,弱雏多为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性;动作锐敏为雄性,动作迟缓为雌性;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性;鸣声粗短而声音清脆多为雄性,鸣声细长而声音尖嫩多为雌性。公雏鸡行走时,两只脚的脚印呈一条直线,喂食时争吃,而且吃得快。母雏鸡握在手中无反抗能力,行走时两只脚的脚印相互交叉,开食迟,吃得慢。

三、翻肛法

最好在雏鸡出壳2-12小时左右是鉴别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雏鸡生殖突起形态相差最为显著,腹部充实,容易开张肛门,此时雏鸡也最容易抓握,鉴别时问最迟不要超过出壳后24小时。这时可见公雏泄殖腔开口部生殖突起充实、有弹性,有光泽,轮廓鲜明,手指压迫不易变形;母雏泄殖腔开口部一般无生殖突起,有残留生殖突起者,多呈萎缩状,柔软无弹性,手指压迫易变形。左手握雏,左拇指从前述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左侧,左食指弯曲贴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肛门右侧,右拇指侧放在雏鸡脐带处。右拇指沿直线往上顶推,右食指往下拉,往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形成一个小二角区,二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在明亮的光照下,如看到很小的粒状生殖突起,就是公鸡,无突起的就是母鸡,准确率可达95%以上。在鉴别时,手要消毒,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用力要适中,光线要适中,眼要保健。

四、出壳时间鉴别法

同一批孵化的雏鸡,20.5天出壳的雄鸡占多数,第21天出壳的雌雄鸡数均相等,第21天以后出壳的雌鸡占多数。

五、倒提观察法

提着雏鸡的两脚,将雏鸡倒着提起来。如果握在手中想挣脱,向上昂头,两个翅膀展开拍打,猛力挣扎,一般就是公雏鸡;若脑袋自然地向下垂,翅膀没有展开或者展开以后又慢慢合拢,则多为母雏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雌雄性别鉴定技术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掌握好养鸡场雏鸡性别鉴定技术知识,将有助于保障雏鸡成活率,同时养殖户也要掌握好育雏技术知识,高效饲养管理养鸡场雏鸡,以便最终获取养鸡效益。

相关知识

鸡的性别由什么决定?如何鉴定鸡的性别?


你知道鸡的性别由什么决定?如何鉴定鸡的性别?为了保障养鸡场培育鸡品种性能的优质,养殖户需要准确鉴定养鸡场鸡群的性别,这也是养殖户高效饲养管理养鸡场鸡群的必要措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鸡的性别有关的常识知识。

鸡的性别由什么决定?

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系统是在生物体中决定性别特征发育的生物系统.性染色体是许多生物中直接与性别决定相关一条或一对的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性别常染色体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等都是基本相似的;性染色体如果是成对的,却往往是异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不一样,以致功能都有所不同.性别决定方式XY型:人类、所有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鱼类、很多昆虫和雌雄异株的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生物配子形成时,由于雄性个体是异配性别(heterogameticsex),可产生含有X和Y的两种雄配子;而雌性个体是同配性别(homogameticsex).只产生含有X的一种雌配子.因此当雌雄配子结合受精时,含X的卵细胞与含X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XX),将发育成雌性;含X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XY),将发育成雄性,因而雌雄比例一般总是1:1.ZW型: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鸟类(包括鸡、鸭等)等属于这一类型.该类与XY型恰恰相反,雌性个体是异配子性别,即ZW,而雄性个体是同配子性别,即ZZ.在配子形成时,雌性个体产生含有Z和W的两种雌配子,而雄性只产生一种含有Z的雄配子.故在它们结合受精时,所形成的雌雄性别比同样是1:1.ZO型: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蟑螂等)属于这一类型.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只有一个X,其雄性个体产生含有X和不含有X的两种雄配子,故称为ZO型.例如,蝗虫雌体有24条染色体,为22+XX;而雄性个体则为22+XO,只有23条染色体.

如何鉴定鸡的性别?

1.观察绒毛:一般简单查看绒毛就可以辨别。当然了,这取决于你养的鸡的类型,如果是黑胸红鸡、浅棕色鸡或银鸭翼鸡就简单了。雄性背上只有两种颜色,鸡冠上有个点。雌性则有三种颜色,整个背上都是。横斑洛克鸡会生出容易在孵出来的时候就辨别得出性别的小鸡(黑中带黄或白点)。这种种类的鸡,雄性头上有黄点。而新罕布什尔鸡或浅黄色鸡种则雄性羽毛上有灰白条纹,而雌性一般背上有一连串的棕色线条和/或头上的深色点。

2.检查羽毛:小母鸡的羽毛很快就长出来,一两周就长了,而小公鸡的羽毛没那么快。不过2-3月后你可以发现雄性羽毛有长而尖的颈羽。小公鸡大概在一个半月时开始长梳毛。在雄性中会变红,而雌性则还是黄色。

3.检查大小:小公鸡一般在几周大的时候比较大,小公鸡还有尖头(一般比较大),小母鸡的头比较小而圆。小公鸡一般有长腿(注意检查小鸡脚爪发育情况)

4.羽速鉴定法:鸡的羽毛生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受性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所控制,故为伴性遗传。用快羽公鸡(kk)配慢羽母鸡(K-),所生雏鸡慢羽是公雏(Kk),快羽是母雏(k-),根据羽速快慢就可鉴别公母,准确率99%左右,方法简单,迅速。鉴别时将按上述方式杂交产生的杂种雏鸡翅膀打开,观察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主翼羽长于覆主冀羽2毫米以上者为快羽,为母雏;其余情况为慢羽,为公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鸡性别有关常识知识的内容,养殖户应掌握好鸡的生长习性的各方面常识知识,依据科学养鸡技术知识高效饲养管理养鸡鸡群,从而保障养鸡场鸡群的健康养殖,以顺利获取养鸡效益。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你知道怎样饲喂雏鸡吗?科学的饲喂养鸡场雏鸡,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健康发育,提高养鸡场雏鸡成活率,还将降低养殖户的育雏风险,因此了解雏鸡饲喂常识知识是雏鸡饲养管理技术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刚出壳的雏鸡,消化机能弱,用鸡蛋奶粉等高蛋白质饲料喂鸡难消化,常会引起异常发酵,吃多了容易出现涨嗉子或拉稀的毛病。更重要的是高蛋白质饲料过多,特别是品种单一,单纯喂会降低雏鸡的生长率和饲料的利用率。鸡长得不好,发育受阻。时间一长,可导致鸡的肝、肾、脾肿大而死。是过多的蛋白质加重了肝脏的分解和肾脏排泄的负担所致。

事实上,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除掉消耗,其剩余的部分,并不能蓄积在鸡体内而供给鸡今后需要时再动用,根本起不到这种作用,而是无效地转变为碳水化合物,燃烧放出热能而消失,而只能是一种浪费。因此,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是有害而无益的。况且蛋白质饲料价格又高,这种高耗低效的喂法,是一种赔本的买卖,得不偿失。应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雏鸡生长发育快,需要喂给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品种、质量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按比例合理搭配,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不能想喂啥就喂啥,更不能随便多喂或少喂,也不能突然改变饲料。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要求和鸡的用途,利用现有饲料资源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同时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保证鸡能正常发育,健康生长。从而才能实现耗料少、产量高、成本低、效益高的目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饲喂常识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熟记这些常识知识,科学进行养鸡场雏鸡的饲喂,从而保障雏鸡的高效饲养,最终育雏成功。

冬季雏鸡保育技术要点


1. 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

进雏前1周,应对保温、供水等设备进行调试,检查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将育雏舍彻底打扫干净,对屋顶、墙体、地板进行检修,地面可用2%~3%火碱水或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使用过的育雏舍还要用10%的石灰乳粉刷舍内墙壁,尽量减免病原微生物的残留。将饲槽、饮水器、育雏笼等洗刷干净,用3%来苏尔水等消毒剂消毒后摆放整齐。将禽舍门窗、通风口密封好,并根据禽舍大小,每立方米采用福尔马林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消毒24小时。冬季天气比较寒冷,故雏鸡入舍前还应提前开启保温设施,将舍温预热至18~24℃。2. 做好给水喂料工作刚出壳的雏鸡,随着绒毛的干燥,其身体处于轻微的脱水状态。由于需要雌雄鉴别、接种疫苗以及转运至育雏舍,若能量长时间得不到补充,容易造成死亡。故出壳后的雏鸡需在24小时内转入育雏舍,并尽早做好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工作。新生雏鸡体内有未吸收完全的卵黄组织,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雏鸡食欲并不旺盛,故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开饮、后开食的做法。初次饮水,为防止发生冷应激,可先将水预热至舍内温度。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连饮3天,可减少雏鸡对环境的应激、增强雏鸡体质。饮水中加入0.01%高锰酸钾,可促使雏鸡体内胎粪的排出,也有利于胃肠道的消毒。最初1周内均应喂给温开水,此后随着雏鸡换羽情况,逐步过渡至正常水温。此外,雏鸡一旦开始饮水,不能再间断供水,以防长时间断水引起雏鸡暴饮,造成采食量下降,妨碍正常生长。饮水器应在每次换水前清洗,每天进行1次消毒。雏鸡的开食时间也要把握好。过早开食,雏鸡无食欲;过晚开食,雏鸡自身消耗过大,影响生长和成活。雏鸡在初次饮水后,当有一半雏鸡表现出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饲喂。开食常用玉米、小米等简单易消化的碎粒饲料,目前的生产实践中,大部分养鸡场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开食,可以更加全面地满足雏鸡生长需求。由于雏鸡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为防止小鸡过量采食以及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初几周要做到少喂多添,可间隔4~5小时喂料1次,昼夜喂料,以后随着鸡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此外,还应特别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发生缺乏症。适量饲喂青菜、谷粒,对雏鸡的成活率和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10日龄后可在饲料中适量喂给干净的细砂。3. 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冬季气温较低,温度的控制是冬季育雏的关键因素。刚出生的雏鸡全身覆盖着短小而稀疏的绒羽,其保温性能较差,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故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既怕冷又怕热。育雏室或育雏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鸡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等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导致雏鸡死亡率的上升。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育雏室的温度以19~24℃为宜,在育雏室内可形成阶梯温度层,雏鸡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温区,同时还有利于空气的对流更新。目前,养鸡场多采用保温灯育雏,初始温度可设置在33~35℃。根据雏鸡的发育情况以及羽毛的更换速度,逐步递减至室温,一般以每天降温0.5℃为宜。降温过快,雏鸡不易适应,容易受凉感冒;降温过慢,不利于对羽毛的刺激,换羽速度较慢。采用网上育雏时,为了减少保温灯照射下网床与地面的温差,第1周内可在网床上铺垫报纸或硬纸板,以更好地保温育雏,但注意垫料应及时更换。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宜,除看温度计外,还要观察鸡群的行为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泼,采食与饮水适度、羽毛光洁、睡姿伸展舒适、鸡群分布均匀。温度过高时,雏鸡大量饮水,张开翅膀张口喘气,食欲减退,远离热源。温度过低时,雏鸡紧靠热源,拥挤扎堆,夜间睡眠常发出叽叽的叫声。4. 合理掌握调节湿度育雏室的湿度对雏鸡的健康生长同样至关重要。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随着呼吸和室温升高而大量散发,采食和饮水较少,处于轻度的脱水状态。育雏室湿度过高,病原菌易生长繁殖,诱发各类疾病;湿度过低,不仅影响体内卵黄的吸收,且雏鸡大量饮水,易造成腹泻或食欲下降而影响生长,脚趾干瘪无光泽,羽毛焦脆。为了有利于雏鸡对体内卵黄的吸收,育雏室第1周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左右。特别是最初几天,由于舍温较高,相对湿度会偏低,可采用在地面和墙上喷水等措施来增加湿度。1周过后,随着雏鸡体重的增加,采食量和饮水增多,呼吸量和排粪量也随之增多,育雏室容易潮湿,此时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饮水器漏水,地面平养时还要及时更换垫料。育雏的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的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又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湿度适宜。冬季育雏生产应特别注意低温高湿对鸡的影响,防止鸡因感冒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5. 适宜的密度以及通风换气雏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新鲜空气。同时,由于采食量大、排泄物增多,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粪便堆积和呼吸排放的CO2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若污浊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不利于雏鸡的健康,时间长了还易引发啄癖和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同时,由于鸡群拥挤,喂料时易由于争抢踩踏造成伤亡。采食不均也会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影响出栏。反之,如若密度过小,则房屋和设备利用率低,育雏成本提高,同时也难保温。因此,必须根据鸡体大小及时调整鸡群饲养密度,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时会降低室内温度与湿度,故通风时应注意定时观察育雏舍内温、湿度状况。通风时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可采用机械纵向负压通风方式,注意风速的同时还要防止贼风。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以人在鸡舍感觉不到发闷,无呛鼻刺眼和过分臭味为宜。冬季空气温度较低,通风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随手关门,防止温度骤然降低对雏鸡造成冷应激。6. 人工补充光照雏鸡的视力较弱,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育雏室的环境,减少应激,更好地采食和饮水,1~3日龄时需要每天光照24小时,4日龄后每天光照时数对照生长期最佳自然日照时数,不足部分用人工补充。人工补充光照时需注意光照亮度不宜过大。使用高瓦数的保温灯可以提供更高的温度,但其光亮度过大时会影响雏鸡的采食和休息,表现为在夜间不停发出吵叫声,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日龄大时易发生啄肛、啄羽现象。此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如使用多个较低瓦数保温灯代替。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在使用保温灯保温、光照强度不易把握的的情况下,还可用多开口的矮纸皮箱建立小范围阴暗区,让雏鸡自由选择。7.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减少外界影响雏鸡的免疫力较差,易受应激,故应固定饲养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来往,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进入鸡舍的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等。每天及时清理鸡粪,做到粪便不过夜,并隔天对鸡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每天将用过的料桶、料槽、饮水器刷洗干净,用消毒液浸泡晾干后使用。设置隔离网等,防止飞鸟、老鼠等的进入。定期对鸡舍内外、水源进行消毒。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雏鸡应该如何饲养?雏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是什么?


你知道雏鸡应该如何饲养吗?雏鸡是指破壳后60日龄的幼鸡,因为日龄小,雏鸡的抵抗力弱,自我体温条件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雏鸡尤其需要养殖户的精心饲养,而雏鸡培育的成功是养殖户养鸡的首要一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以上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雏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重点,养殖户可以参考文中的内容进行雏鸡饲养管理工作,从保证雏鸡成活率不受影响。

雏鸡的饮水与雏鸡的开食


:雏鸡饲养的第一周,是其一生中的最关键时期,要及时进行科学开饮和开食 (一)雏鸡的饮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初饮一般越早越好,近距离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舍给予饮水,远距离也应尽量在48小时内饮上水。因雏鸡出壳后体内的水分大量消耗,据研究报道,出雏24小时后体内的水分消耗8%,48小时后消耗15%。所以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及时先给饮水再开食。这样有利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粪便,增进食欲和饲料的消化吸收。初饮后无论如何都不能断水,在第一周内应给雏鸡饮用降至室温的开水,一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初饮时要注意的是,仅仅提供充足的饮水还不够,必须要让雏鸡迅速饮到水,所以在初饮后要仔细观察鸡群,若发现有些鸡没有靠上饮水器,就要增加饮水器的数量,并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初饮时的饮水,需要添加糖分,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糖分可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也可用浓度为8%的蔗糖。加糖能起到速效性的补充能源作用,以利体力恢复,消除应激反应,并使开饲顺利进行。此外通过同时投给吸收利用良好的水溶性维生素,还有可能增强其抗病力。饮水加糖、抗菌药物能提高雏鸡成活率和促进生长,但要注意不影响饮水的适口性为好。

饮水的调教:让雏鸡尽快学会喝水是必须的。调教的方法是:轻握住雏鸡,手心对着雏鸡背部,拇指和中指轻轻扣住颈部,食指轻按头部,将其喙部按入水盘,注意别让水没及鼻孔,然后迅速让鸡头抬起,雏鸡就会吞咽进入嘴内的水。如此做三四次,雏鸡就知道自己喝水了。一个笼内有几只雏鸡喝水后,其余的就会跟着迅速学会喝水。引导早饮水的方法最好是结合雏鸡进舍放入笼中时,把每只雏鸡的嘴都放在水中蘸一下。雏鸡就能很快学会饮水。

饮水的温度:供雏鸡饮用的水应是18~20℃的温开水。切莫用低温凉水。因为低温凉水会诱发雏鸡拉稀。水盘的摆放。水盘要放在光线明亮之处,要和料盘交错安放。平面育雏时水盘和料盘的距离不要超过1米。

(二)雏鸡的开食

第一次给初生雏鸡投喂料即雏鸡的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

1.开食的时间在雏鸡初饮之后3小时左右即可第一次投料饲喂。开食不宜过早,因为此时雏鸡体内还有部分卵黄尚未被吸收,饲喂太早不利卵黄的完全吸收。有人试验,雏鸡毛干后24小时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开食也不能太晚,超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

2.开食时的饲料形态开食用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最好用破碎的颗粒料,易于啄食且营养丰富易消化。如果用全价粉料最好湿拌料。为防止尿酸盐沉积而造成糊肛,可在饲料的上面撒一层碎粒或小米(用温开水浸泡过更好)。

3.开食的方法用浅平料盘,或报纸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将料反复抛撒几次,雏鸡见到抛撒过来的饲料便会好奇地去啄食。只要有很少的几只初生雏啄食饲料,其余的雏鸡很快就跟着采食了。头三天喂料次数要多些,一般为6~8次,以后逐渐减少,第6周时喂4次即可。食槽分布应均匀,和水槽间隔放开,平面育雏开头几天放到离热源近些,这样便于雏鸡取暖采食和饮水。料、水盘数量根据鸡数而定。笼养除笼内放料盘和料外,笼外的料槽中也放满料,便于雏鸡及早到笼外食槽中正规采食。食槽和饮水设备摆放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雏鸡的饮水与雏鸡的开食,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如何加强雏鸡管理?怎样避免雏鸡死亡?


在养殖肉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雏鸡死亡的现象。由于雏鸡的生理系统发育比较不完善,调节机能不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因此在养殖肉用雏鸡的过程中,常常有死亡的现象。那么,要怎么养殖肉用雏鸡呢?怎样防止雏鸡死亡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源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此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ppm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治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3、防止温湿度急骤变化和通气不良。若育雏时保温不好,用温偏低,则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这些常常是导致幼雏肺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用高功率灯炮供温,因湿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生长迟滞、死亡的后果。以上几个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但切忌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给全价平衡饲料,预防营养性疾病。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玉米中含钙少,磷也不足,长期使用这种饲料幼雏会发生骨骼畸形、体质减弱;维生素D缺乏,则容易引起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且易弯曲,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我国许多地方土壤缺硒,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营养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如条件限制,则应多种饲料混合饲喂,使营养得到互补。

5、严格消毒,预防脐部感染。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引起脐炎,因此,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摄氏度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防止脱水。大批饲养的雏鸡,由于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瘫痪而倒毙。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成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毙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7、防止中毒死亡。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以上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防止聚堆挤压而死。聚堆挤压而死,在雏鸡阶段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断水、断料时间太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突然停电或窜入鼠害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聚堆。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9、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啄。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太长。

10、防止兽害。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窗最好能用尼龙绳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综上所述,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各个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能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雏鸡死亡的建议。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做好雏鸡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雏鸡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其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想减少雏鸡的生病和死亡,则养鸡户在养殖管理上就需要多费心思,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记得时刻检查雏鸡生活情况,细心照料,避免雏鸡意外死亡。

春季怎样预防雏鸡缺氧?春季雏鸡防缺氧的技术措施


春季是一个温暖干燥的季节,这时候由于气温升高,在鸡舍内常常会出现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差的问题。特别是在育雏鸡的环节中,常常会出现雏鸡缺氧的情况。那么,春季养殖雏鸡怎样预防雏鸡缺氧呢?育雏鸡中防缺氧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雏鸡缺氧的症状:

春季是育雏的黄金季节,但由于春季气温多变,雏鸡易缺氧,特别是3日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因缺氧而死亡。缺氧的雏鸡开始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喘气,伸颈甩头,不愿采食,停止饮水,喙发绀发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倒地死亡。

预防雏鸡缺氧的措施:

1.适时扩大雏舍面积。春季育雏,应当在鸡舍内建屋中屋。建屋中屋育雏室应当根据雏鸡的日龄,随时适当扩大雏舍面积,以扩大雏育范围和氧含量。

2.选择适合热源。育雏加温时应当采用电源,或采用炕道保温形式供热保温。作为育雏室照明,可以采用电灯,但作为供暖、保暖最好是炕道,避免因电灯保温时光线太强而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生长。炕道保温可使育雏室的地面暖和、干燥,使育雏室湿度变小,垫料及鸡排泄物不易发酵,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和耗氧量。

3.合理解决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若在塑料薄膜搭成的育雏室顶部和四周水珠较多,则可判断室内湿度较大。若人进入育雏室后,嗅不到臭味,不感到郁闷和压抑则空气较为清新,反之为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当湿度过大或空气过于污浊时,养鸡者应当在育雏室的顶部和接近地面部分,拨开通风口,以达到换气目的。鸡只较多,空气污浊,湿度大,气温高的通风口可大些,时间长些,反之则应小些,短些。必须注意的是决不能让雏鸡受凉发病,可采取一天多次换气,而不能一次彻底换气。

4.及时清换垫料及排泄物。在清除垫料和排泄物时,不要揭开全部用以保温的遮盖物,而且还应选择风和日丽,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并要迅速垫回新的垫料。

5.要喷洒增氧药物。过氧乙酸是一种性质不稳定但可以释放出氧气和乙酸的广谱高效化学消毒药物,适时在鸡舍内喷洒过氧乙酸,可以增加氧气,给鸡舍消毒,中和部分有害的碱性气体。

以上就是关于春季育雏鸡中防止雏鸡缺氧的方法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春季对于雏鸡来说,是一个生存很受考验的环节。特别是在育雏鸡阶段中,由于环境等各种不稳定因素多,因此在实际的养鸡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这些都是养鸡户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怎样进行乌骨鸡雏鸡养殖?乌骨鸡雏鸡养殖技术介绍


乌骨鸡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乌鸡,这种鸡和普通的肉鸡不同,其肉、皮、爪、喙、骨头甚至是内脏等都是黑色的。乌骨鸡原产于中国江西省泰和县,在此地的饲养历史已经长达2000多年了。养鸡的人都知道,在鸡的成长过程中,雏鸡是最不好养的。作为一名养鸡户,想要养好乌骨鸡,那就必须了解一下关于乌骨鸡雏鸡的养殖技术。那么,乌骨鸡雏鸡应该怎样养呢?乌骨鸡雏鸡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乌骨鸡雏鸡养殖技术介绍

一、育雏前准备

1、用具

育雏前一天将育雏舍内的温度升到35℃。准备好料盘、料桶、饮水器、保温设备、清扫用具、消毒用具、兽医器械、干湿球温度计等工具,工具使用前应消毒,数量应满足饲养需要,设备卫生条件按照NY/T473-2001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执行。

2、垫料

采用地面平养育雏的,应在地面上铺设锯末、砻糠等垫料。要求干燥、无霉变、无异味。首次用量以育雏舍地面铺厚度7cm~10cm。饲养过程中及时加以更换和添加,保持垫料干燥。

3、消毒

进雏前,应对育雏舍地面、墙体、天花板、用具等进行清扫、清洗和消毒。鸡舍内先用2%烧碱溶液进行墙面、地面喷洒消毒,晾干后,密闭房舍,在较大的搪瓷、陶瓷或砂罐内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40%甲醛)按1:2混合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的空间用量:高锰酸钾21g、福尔马林42ml;注意:应先把装好高锰酸钾的器皿放在需烟熏消毒的鸡舍内,然后加入福尔马林。两种药品混合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迅速产生甲醛气体,要注意保护眼睛等。),密封熏蒸24小时后再开门窗通风换气。鸡舍入口的消毒池中撒生石灰或2%的烧碱或3%的来苏尔水。料桶、饮水器等用具用3%的来苏尔水消毒,然后用干净水冲洗,晒干备用。

4、其他准备

备足一周用小鸡料;常规疫苗(马立克、新支H120、法氏囊、新支H52、鸡痘);药品(葡萄糖、电解多维、多西环素、高锰酸钾、氟笨尼考、地克珠利)及育雏记录表格等。

二、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1~2周龄为35只/平方米,3~4周龄为30只/平方米,5~6周龄为25只/平方米,7~8周龄为20只/平方米,9~13周龄15只/平方米。

三、开饮

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先饮水,第1―2天每公斤水中加入葡萄糖50克,维生素C1克,饮水温度为15℃,第3-5天每公斤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和多西环素原粉各1克,饮水符合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水水质。

四、开食

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饮水3小时后,将准备好的饲料如碎玉米撒在料盘里或反差大的硬纸上连喂两天,2天后改为全价配合饲料。饲料符合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五、温度

在育雏的第一周,温度为35℃,随着日龄的增大,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21-22℃。温度计应距离热源50厘米和地上5厘米。

六、湿度

育雏期内雏鸡适宜的湿度是:1-14日龄的为70%-65%,14日龄以后为65%-60%。

七、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时间最好选择睛天中午前后,缓慢进行,门窗升起度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室温突然下降,切忌穿堂风、间隙风。

八、光照

幼雏,前2天采用48小时连续光照。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3-7日龄,每天光照19~20小时,以后每周递减2小时,逐步过渡到自然光照。1周龄的雏鸡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在2米高的位置挂一个40瓦的灯泡。从第二周开始使用25瓦灯泡。灯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为灯泡高度的1.5倍。

九、料量

1~10日龄为10克/天/只,11~20日龄为15克/天/只,21~30日龄25克/天/克,31~40日龄35克/天/只,41~60日龄45克/天/只,61~80日龄为60克/天/只。每天加料3次,自由采食。

十、喂砂粒

砂粒洗净后用0.05%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晒干备用,砂粒用料桶盛装让鸡自由采食,每周补喂一次。

十一、断喙

雏鸡断喙在9~12日龄进行,断喙切除部位是上喙从喙尖至鼻孔的1/2处,下喙是从喙尖至鼻孔的1/3形成上短下长的喙。断喙尽量在凉爽天气进行,断喙前后在饲料中加入VK粉,免疫期间不作断喙。

十二、脱温

雏鸡脱温日龄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春季28日龄,夏季20日龄,秋季30日龄,冬季35日龄。

十三、消毒

正常情况下对鸡舍内外设施每周消毒一次,并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凡进入育雏室内的人员需消毒处理。若发生疫情每天消毒一次,连续消毒一周。

以上就是关于乌骨鸡雏鸡养殖技术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乌骨鸡雏鸡养殖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像养殖前准备、养殖密度、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消毒管理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并且熟练掌握的。雏鸡和成年鸡的最大不同就是它们的身体比较脆弱,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更多,养殖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想要养好乌骨鸡雏鸡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748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