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小龙虾白斑症病毒(WSSV)检出一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小龙虾、河蟹混养池塘,面积3亩,水深1.3米,无增氧机,平底塘(见图1)。2015年元旦后,用五氯酚钠杀野杂鱼,1月中旬种植伊乐藻,2月底一次性放规格55头/斤的蟹苗70斤。池塘未彻底清塘,塘中有小龙虾,数量不详。3月份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和玉米,4月中旬开始喂冰鲜鱼。进入6月份,塘中小龙虾大量繁殖,密度增大,龙虾夹草,导致草烂,草烂之后,小龙虾开始出现死亡,一开始每天死亡几只、十几只,6月中旬,死亡量增多,每天死亡10斤左右,6月20号河蟹出现死亡,但死亡量不大,总共就几只死亡。在小龙虾出现死亡后,养殖户停止喂鱼,只投喂配合饲料和玉米。

2015年6月24日下午到池塘检查,塘中漂浮着少量死龙虾,测定水温26℃,pH值9.1,氨氮、亚硝酸盐测不出。用网兜从池塘边的防逃网上取4只发病的小龙虾(见图2),主要症状为病虾无力,头胸甲易剥离。分别从4尾虾的肝胰腺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和肝胰腺用95%酒精固定,进行白斑症病毒(WSSV)、螺原体(Spiroplasma)、类立克次氏体(RLO)检测。

结果:经28℃培养24h,其中3只虾分离出少量细菌(见图3),分离菌经16SrDNA测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鳃皮肠利康”、“出败康”、“肠苷康”敏感(见图4)。经PCR检测,4只小龙虾白斑症病毒(WSSV)均呈阳性,螺原体(Spiroplasma)和类立克次氏体(RLO)均呈阴性(见图5)。

分析:1、每年6月份是华中地区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发病高峰期,死亡量大,按照细菌病处理效果不明显,根据头胸甲易剥离的症状和病毒检测结果,以及相关资料报道(王忠发2007,薛晖2010)初步确诊是白斑症病毒(WSSV)感染引起的发病。

2、本病例中发病小龙虾体内同时分离到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李华等(2001)确定该菌是河蟹的致病菌,本病例分离的该菌是否是继发感染、对小龙虾是否产生危害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扩展阅读

[每周一例]降雨缺氧诱发小龙虾白斑综合征死亡


[病例01]湖北荆州桥市镇龚张村张师傅,有一小龙虾稻田养殖池塘,呈L型,面积7.5亩,水深0.6米,环沟水深1.5米,1台1.5kW水泵和1台1.5kW的喷水式增氧机。原塘自繁自育的小龙虾。

2019年5月15日每天投喂60斤颗粒料,15斤面条,5月15日,多云,池塘出现水浑,小龙虾吃料变差,根据情况初步判断池塘轻度缺氧,使用“碧水安(加强型)”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1包。5月16日,大风,小龙虾开始出现死亡,约20尾,规格均大于4钱/尾。地笼中无死亡的虾。5月17日,大风,死亡约15斤,地笼中发现零星死亡。5月18日,多云,天气闷热,死亡30余斤,其中地笼中死亡约20斤。上午10点左右塘口测得池塘上层溶氧3.14mg/L,底层溶氧2.06mg/L,水温28℃。“碧水安(加强型)”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2包。5月19日,小雨,死亡量12斤,地笼中死亡1斤左右,早上测得池塘底部溶氧3.54mg/L。5月20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5月21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取濒死小龙虾4尾,解剖发现其头胸甲易分离,肝脏发白,鳃丝微黄,胃、肠道无食,镜检鳃丝杂质较多,部分有少量纤毛虫。使用普通培养基对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h后挑取优势菌落,经16SDNA测序初步鉴定为柠檬酸杆菌。取病虾鳃与肝脏组织用95%酒精固定送公司研究所用PCR方法检测病毒,结果显示白斑症病毒呈阳性。用波恩氏液保存病虾各病变组织送研究所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肠上皮细胞有明显核肿大现象,细胞零星坏死。之后每隔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加强型)”,“底居安(加强型)”,“底加氧(加强型)”,用量同上。死亡量逐渐减少,最终稳定在每天3斤左右。分析:1、每年4-6月份水温升高至20℃以上,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高峰期。小龙虾养殖池塘缺乏增氧设施,遇到闷热天气极易出现缺氧现象,进而诱发病毒病发生。发病虾大多体质差,抵抗力弱,极易继发感染细菌,加重死亡。

2、建议平时重视调水、改底,改善池塘环境,减少耗氧源;内服保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发病。发病后,及时增氧,减少死亡;慎重消毒、杀虫等,避免强烈刺激而加重死亡。

[每周一例]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混养塘发病,检出虾血细胞虹彩病毒


[病例03]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浮宫镇一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混养池塘,面积5.5亩,平均水深1m,配备1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3台0.75kW水车式增氧机。2018年9月15日一次性放罗氏沼虾16万尾,18日一次性放南美白对虾(二代苗)25万尾。10月30日盖冬棚。养殖到2019年1月12日,罗氏沼虾平均规格达45尾/斤、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达120尾/斤。

2018年11月15日,南美白对虾开始出现问题,少量虾到水面吃泡沫,游水。

2019年1月份以来,该地区以阴雨天、雾天为主。

1月5日,养殖户查料时从料台中发现有南美白对虾偷死虾,随后南美白对虾开始大量偷死,两天后罗氏沼虾开始出现偷死,截止1月12日,南美白对虾偷死40斤左右,罗氏沼虾偷死30斤左右。发病期间,用过多种改底、调水及消毒药,效果均不明显,养殖户开始陆续抓虾。

1月12日下午1点到该养殖池塘现场调查,当天死亡南美白对虾约5斤,罗氏沼虾约3斤。测定水温22.7℃,水质指标:pH值8.7、氨氮测不出、亚硝酸盐0.05mg/L、溶解氧6.75mg/L。从塘中的料台取4尾罗氏沼虾及6尾南美白对虾,外观发病虾多数发蓝,个别虾体色微微发红,罗氏沼虾额剑基部下方组织有“白点”症状。从所采取的4尾罗氏沼虾的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分别用95%酒精和波恩氏固定液固定保存,带回实验室做病毒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结果:采取的4尾罗氏沼虾未分离到病原菌。利用实验室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检测,采集的10尾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rNV)均呈阴性,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都呈阳性。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胰腺轻度萎缩,腺管崩解,个别样品水肿、淤血,有增生,可见胞质包涵体;肌肉萎缩、断裂,个别坏死;鳃组织淤血、出血,轻度水肿。

1月12日当天用地笼抓虾120斤,随后几天陆续出虾,池塘中养殖虾密度降低后,死虾逐渐减少,到1月18日,基本无死虾。

分析:1、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两种虾先后发病死亡,从病虾的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初步诊断都是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病引起的(见【病例488】)。

2、本病例中放养密度大以及该地区长期阴雨天,导致池塘水质不稳定,可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降低密度后死亡量下降。

“蓝藻清”成功处理小龙虾塘蓝藻一例


问题描述

6月18号早上六点,养殖户打电话给渔仁堂技术员,反映下风口有大量蓝色油漆状东西聚集,怀疑是爆发蓝藻,需要技术员过去帮忙诊断。技术员深知蓝藻危害的严重性,立马赶到塘口,找到了养殖户电话里面说的油漆状的漂浮物,划船到离边缘大概2米的位置仔细查看,有很多悬浮蓝色小颗粒,技术员凭借多年跑塘经验,初步判断是蓝藻颗粒。取水回到店里,显微镜检测,确认是蓝藻门里面微囊藻。

处理方法

6月18号上午“蓝藻清”(1包/4亩)

6月18号傍晚“护底宝”(1包/5亩)

6月20上午9点“解毒源”(1包/4亩)

6月20上午12点“佳菌乐”(1包/5.亩)+“优益菌”(1瓶/5亩)

处理结果

6月20号整塘未发现蓝藻颗粒,养殖户对此处理很满意,积极向附近的养殖户朋友推荐“蓝藻清”。7月2号,打电话询问客户,养殖户也反

映后面没有再出现蓝藻。

处理蓝藻之后三天下风口看不到蓝藻颗粒

案例分析1.蓝藻是养殖过程中危害较大的浮游藻类,而微囊藻又是蓝藻门中为数不多的会产生毒素的藻类。微囊藻毒素对池塘里面的水草、藻类、养殖动物均有较大危害,有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是肝癌的重要诱因。所以一旦出现微囊藻,一定要及时有效处理。2.汉川市韩集乡6月16、6月17号两天一直在下雨,没有阳光,水草和藻类光合作用减弱,对池塘中氮磷无机营养盐吸收能力下降,池塘中氮磷营养盐增加。6月18号,开始转晴,蓝藻可借助其假空泡的特性上升到水体最上层,接受最充足的阳光和吸收足够的二氧化碳,覆盖整个水体表层,阻挡阳光进入水体,其它藻类因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而被抑制,这种条件下,蓝藻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大量繁殖后就会形成水华。3.“蓝藻清”里面富含多种蓝藻分解酶,能将蓝藻本身和蓝藻产生的蓝藻毒素都彻底分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供细菌繁殖。与其他杀蓝藻的药物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高出了很多。当天傍晚配合强氧化底改“护底宝“是考虑到池塘中存塘量有点多,一下把产氧的蓝藻杀死,当天晚上溶氧变化太快,有可能会造成小龙虾轻微上草。4.“蓝藻清“作用两天后,蓝藻基本已被分解完全,整个塘基本看不到蓝藻。此时及时的补充有益菌”佳菌乐”(芽孢杆菌)和”优益菌“(EM菌)抑制蓝藻繁殖很有必要。此案例中,在补菌之前2-3小时,特意补充“解毒源”(高浓度有机酸),起到的是激活酶原的作用,使得补进去的菌种能快速繁殖起来,同时也可以促进新兴的藻类繁殖。温馨提示1.蓝藻是细菌和藻类之间的过渡物种,即可以把它当作藻类,有可以把它当作细菌,所以蓝藻也叫蓝细菌。高温季节连续几天阴雨,第一天天晴很容易爆发蓝藻,此案例就是典型的高温期连续阴雨天后转晴,导致蓝藻爆发的案例。有经验的养殖户,也会发现长期浓绿的池塘,碰到温度上升,水质就开始慢慢变蓝,去药店一检测就发现蓝藻了。长期浓绿的池塘,有机质来源丰富,温度上升也容易爆发蓝藻。综合两种易爆发的条件,所以预防蓝藻的核心是高温季节及时补充有益菌,分解多余的有机质,抢占蓝藻所处生态位。2.细心的养殖户会发现微囊藻一般都是在早上和上午阳光不是特别强烈的时候,在下风口上层水体聚集。而到了阳光强烈的中午或者下午反而下沉,这是由于它能产生假空泡的原因(这和鱼鳔原理一样)。假空泡可以调节微囊藻的上浮和下沉,有学者认为是上浮只是为了抢夺阳光,这点笔者一直持怀疑态度,为此特意留了一瓶水在阳光下晒,确实发现本身均匀分布的微囊藻藻团,在阳光下晒了一上午后,蓝藻颗粒都上浮。阳光下微囊藻上浮在水体上层,怀疑是吸收水上层的二氧化碳

笔者认为阳光直射下的矿泉水瓶中,阳光应该是均匀分布的,集中上浮是更多的为了抢夺二氧化碳。由此猜想池塘中蓝藻颗粒凭借假空泡上浮也是为了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个猜想还需要试验去证明,或者有人做过类似的试验,可以留言分享,谢谢!


小龙虾塘口水草泥蔓成功处理一例


问题描述

7月15日,丁先生给渔仁堂来电反映其池塘水质浑浊,水草泥蔓严重。本人接到电话后立即前往,经询问得知:7月9日水质清爽,呈淡绿色,水草轻微挂脏;隔日用大剂量硫酸锌杀纤毛虫,2天后,池塘水体开始浑浊,水草出现泥蔓现象,养殖户当时没在意,过了3日,水草出现严重泥蔓现象。

处理前,水质浑浊,水草泥蔓明显

处理方法

第一天:上午腐植酸钠(3斤/亩)化水全池泼洒,下午解毒源(1包/3亩)+旺底源(1包/4亩)化水全池泼洒。

第二天:旺藻素(2斤/亩)+优益菌(1瓶5亩)+佳菌乐(1包5亩)化水后全池泼洒

处理结果

第一天:下午水质浑浊状况明显得到改善,水草泥蔓有所减少。

第三天:水质逐渐清亮,水草泥蔓明显减少。

第五天:水质很清亮,水草泥蔓全部消失,水草十分清爽

分析

硫酸锌为重金属盐,大剂量使用会导致水草活力下降、藻类和细菌死亡,池塘净化能力急剧下降,因此会出现水质浑浊,水草挂脏泥蔓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恢复水草、细菌、藻类的净化能力。

第一天:腐植酸钠处理,可通过絮凝作用澄清水质、去除水草叶片上的泥蔓,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下午解毒源处理可消除不利于水草生长的重金属盐的危害,旺底源可分解沉积池底的絮凝物,减少池底耗氧,同时将有机物转化成可供水草根部直接利用的无机营养盐,改善水草根部溶氧和营养环境,为快速恢复水草生命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第二天:旺藻素+佳菌乐+优益菌处理,旺藻素可补充水草生长所需的营养盐,促进水草生长;佳菌乐和优益菌处理可降解池塘水体和水草叶片上的有机质,增加水草光合作用,同时又能促进有益菌快速形成优势种群,稳定池塘水质

总结

解决水草问题关键在于消除不利水草生长因素,创造好水草生长必要的光照、溶氧和营养条件。

一例纤毛虫导致小龙虾死亡的处理方法



湖北潜江市熊口镇,小龙虾池5月4号发现有死虾但不多(20头左右),虾离水后易死亡率50%。经用纤虫净,粒粒氧,碧水爽,聚维酮碘,葡萄糖酸钙+内服,5月8号池塘内无死虾但离水后还有少量死亡。

池塘及发病情况:池塘面积6亩平均水深70~80公分,年前放140多斤成虾年后又放了100多斤。水质检测后PH7.8,氨氮0.5,亚硝酸盐0.02。虾发病前进苗后一直没杀过纤毛虫。

治疗及效果:第一天上午2瓶碧水爽全池泼洒,下午6包纤虫净泼洒后马上泼洒5包粒粒氧。
第二天:聚维酮碘3瓶。
第三天:葡萄糖酸钙1包。

从第一天开始拌料:精博尼考+VC+肝胆康,连续4天。

结果:小龙虾出水后还有死亡相比之用药前少很多。

处理方法分析:

1、小龙虾纤毛虫的防治首先要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尤其在下雨后浑水的情况下。

2、在饲料投喂的高峰期要在饲料中添加些营养物质如多维,VC保肝类来增加小龙虾的免疫抗病抗应激能力。

3、每次脱壳前补钙和脱壳后补次钙,再杀次纤毛虫消毒。

4、高温期和饲料投喂高峰期要经常改底7-10天一次。

小龙虾白斑病毒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症状:
龙虾清晨时爱上草,摄食量大幅度降低,表现为爬边或伏草,最终弯曲死亡,死亡的病虾附肢及甲壳发红,头胸甲易剥离,虾黄暗黄色或浅黄色,头前段脑部和心脏部位浮肿、积水和发炎等,多并发断肠、肠炎和蓝肠等。主要是由于水草腐烂、天气异常、底质恶化和密度过大等原因造成在每年的5月份为暴发期。


预防:
①养好水草,池塘应保持3~4种不同的水草,水草的覆盖率约占30%的水面比较合理,日常要重视水草的呵护和茬割工作。

②确保稻田的底质良好和补钙补锌工作。当底质恶化后,龙虾极易发病个冬天的腐烂,导致水色发黑,这表明稻田里的水体已经没有自我净化能力,水质已经变坏了。

采取的对策有:
①及时泼洒生石灰或磷酸二氢钙来改良水质;
②及时换水或者冲水进入虾沟内来缓冲水质的恶化。

三是营养不良、蜕壳不遂造成的死亡。尤其是那些在秋季没有好好喂养的龙虾,它们体内贮存的能量不足以维持冬眠所需,导致它们在冬眠后营养不良,体色发黑,蜕壳不遂而死亡。正常生长情况下,苗种期间3~5天蜕壳1次,成虾15~20天蜕壳1次,蜕壳不遂死亡原因与营养素钙缺乏有很大关系。采取的对策有:①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②及时泼酒生石灰或磷酸二氢钙。

四是自相残杀造成的死亡。有些地方环沟中虾苗规格达到4~5厘米时,亲虾还没有捕捞,在春季虾的食欲大开时,如果投喂量不足时,这些龙虾就会出现残杀现象。采取的对策就是当环沟内出现虾苗脱离母体后,要及时捕捞亲虾,提高虾苗成活率。

禁止转载!

[每周一例]疑似气泡病引起小龙虾肌肉发白


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螺山村有一口18亩的稻田养虾池,四周环沟,做有内埂,沟中水深1.5米,坂田水深0.5米,埂子上长满水花生、水游草,1台4寸的抽水泵,小龙虾自繁自育,养小龙虾苗。

2019年6月10日停止起捕虾苗,虾苗状态正常。

6月18日,小雨转大雨,22-30℃,死亡10余尾。

6月19日,小雨转阴,19-26℃,死亡10余尾。

6月20日,多云,16-26℃,死亡10余尾。

6月21日,多云,15-22℃,死亡10余尾。下午2点客户上店反映,今天开始起捕虾苗,发现虾苗肌肉发白,贩子不收,水色偏绿,每天投料1包。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指标:pH值8.3,亚硝酸盐0,氨氮0,总碱度100mg/L,溶解氧未检测;镜检水样有大量蓝藻;将客户带来的病虾随机挑选5只(规格80尾/斤),取肝胰腺、肌肉、肠等组织用波恩氏液固定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6月25日,使用3瓶“优肽(冻干粉)”,据客户反映小龙虾死亡量一直不大,22日-25日每天死亡10余尾,每天投喂1包料,吃料正常。

6月30日,回访,塘口已经降水位,开始种水稻,沟里水色依然发绿,没有看到死亡上浮的小龙虾。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肌肉组织均可观察到气泡或者气柱,肌束萎缩,肌纤维弯曲、断裂,组织较杂乱,肝胰腺组织腺管轻微萎缩,肠较正常。

分析:1、一般6、7月份雨后,小龙虾出现这种肌肉发白的情况较多,肌肉发白的严重程度不同,一段时间后池塘这类发白虾的数量会减少,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直接大量死亡。

2、水位浅、坡位置多,水肥、水浓、蓝藻暴发,水环境差、水草开始明显腐烂等的池塘易发;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病小龙虾的肌肉组织均可见气泡或气柱,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怀疑小龙虾肌肉发白是气泡病引起。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预防与治疗方案


(一)生产预防:

1.所有养殖操作要参照相关养殖标准,并符合卫生防疫操作规范;

2.及时捞出病死小龙虾,无公害处理死亡小龙虾,采用深埋、焚烧、集中高浓度药物消毒处理等方法均可,可以防止该病的继续传播。

3.改善水质环境,可适当施用一些微生态制剂;保持适当水量和水体稳定,不要频繁换水,防止高温,可以提高小龙虾的抗应激能力或抗病力;在必要换水时,切忌将患病虾池水未经消毒排入进水渠,在加注新水时要避免将病原已经污染的沟渠水引入池塘,并避免剧烈冲刷池底,以免将底质污泥冲起。

4.对患病池水体、接触疫病水体的工具、器皿、人员需要消毒杀菌处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5.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捕捞成虾上市,在捕捞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

(二)药物预防:

1.外用药:泼洒聚维酮碘或季氨盐络合碘,每10天泼洒一次,可交替使用,剂量按商品药物上的说明书(0.3-0.5ml/每立方水体)。

2.免疫促进剂预防:对于没有发病的小龙虾,饲料中添加免疫促进剂进行预防,如β-葡聚糖、壳聚糖、多种维生素等(使用剂量参考商品药物的说明书,投喂时间:每15天可以连续投喂4-6天),可提高小龙虾的抗病力。

3.内服药物:每15天可以用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黄、鱼腥草混合制剂,等比例分配药量)进行预防。中药需要煮水拌饲料投喂,使用剂量为每公斤虾体重0.6-0.8克,连续投喂4-5天。如果事先将中草药粉碎混匀,在临用前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连同药物粉末一起拌饲料投喂则效果更佳。

二、治疗:

(一)外用药物

1.池塘消毒可以采用杀灭细菌和病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碘制剂最为理想,如聚维酮碘、季氨盐络合碘等,二者可交替使用。使用方法是连续泼洒2-3次,间隔一天泼洒一次。使用剂量参考商品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0.5ml/每立方水体)),注意选择质量可靠厂家信誉好的碘制剂产品和生产日期(建议选出三个月以内的产品)。

(二)内服药物

2.内服药物:对于发病池而尚有小龙虾摄食时,可以采用口服途径投喂抗病毒和抗细菌中草药进行综合治疗(天然植物抗病毒复方制剂,每公斤虾体重1.0克)。临用前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连用4-5天即可。建议在小龙虾预防和治疗疾病时投喂对虾精饲料,并用尼龙网做成饲料台进行投喂,以便观察虾摄食情况。

青虾头胸甲发白一例



溧阳市大东荡村一河蟹和青虾混养池塘,面积30亩,3kw的叶轮式增氧机2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池塘种植伊乐藻,2013年放青虾热水苗20斤/亩,2014年春节期间放蟹苗1600只/亩,从放蟹苗至发现青虾头胸甲“发白”时,池塘水位一直维持在30-40公分左右,水有时清有时浑,总体偏清瘦,水草周围缠绕“鼻涕苔”(四集藻),且约有2-3个月未进行消毒。

2014年2月初倒藻后水浑,之后水色逐渐好转,2月20日左右放地笼时发现笼中青虾“虾身发白”,仔细观察发现青虾头胸甲部位均“长”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物质”,极个别有腐壳现象,当时并未引起注意,一直到月底发现发白问题一直存在,发现此问题后地笼倒虾的数量从起初的4-5斤/天降到了3斤左右/天,卖虾时发现虾活力没有以前好,且笼内发现个别“白色死虾”。

在2月26日左右外用硫酸铜1斤/亩,养殖户说“一方面处理鼻涕苔,一方面给虾消消毒”,此后引起池塘倒藻水变白浊,“白色死虾”增多,问题变严重,由于天气阴雨,一直到3月2日天刚转晴后打电话给药店要求看塘。

3月2日上午观察其池塘为典型的倒藻水,测定水温6℃。检查地笼中青虾发现虾身干净,约5%的青虾有腐壳现象,约5%青虾头胸甲部位内侧明显发白,少数腹部虾壳也发白,打开虾壳观察类似增生物质,用手刮不掉,但虾壳本身却并未增厚,镜检观察白色物质透明,较难看清,类似增生物,呈透明的云彩状重叠在一起。

3月3日使用“碧水安”2亩/瓶。

3月5日使用“永乐碘”2亩/瓶。

3月11日回访发现腐壳青虾与发白青虾均明显减少,地笼里倒虾约2斤多/天。

分析:1、虾壳上附着白色物质在南美白对虾上也有时能见到([每周一例]的病例275、299),多发生在低温期,池水白浊的情况下,可能是水体中形成的碳酸钙、碳酸镁沉淀固着在头胸甲或虾壳内缘,发生这种情况的虾蜕壳困难,易腐壳,死亡率高。

2、通过外用多元有机酸以后都有明显的效果。(别桥水产药店张为维提供2014.10.30)



畜牧疾病:小龙虾的白斑综合症防治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近年来流行于我国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发病温度为20——25℃,每年4月底至5月为流行高峰,死亡率达90%以上。患病小龙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量减少、虾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无力上草。解剖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头胸甲易剥离,壳内有积水,肠道内普遍无食物,但在虾头胸甲上很难观察到“白斑”症状。养虾:小龙虾五种病害防治技术二、诊断方法目前小龙虾等甲壳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电镜观察、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三、防控措施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流行范围大,传染性强,可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笔者根据近年针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实践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1、苗种质量苗种是养殖好小龙虾的基础和关键,选择优质的种苗可从源头上控制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由于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依旧存在困难,养殖户的苗种来源复杂,苗种质量难以保证,苗种携带病毒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WSSV检测,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WSSV病毒。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在养殖小龙虾池塘中种植小龙虾喜食的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有利于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与保持较强抵抗力。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和底质,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3、防止水温剧烈变化根据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导致病害发生。有些养殖户在开春时为了增加投喂量、促进小龙虾快速增长,通常保持较低水位让水温快速上升,以便达到提高投喂率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温昼夜变化大、水温随天气变化大,极有可能因温度剧烈变化诱导虾体产生温度应激而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此时体内病毒大量增殖而导致疾病发生。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5——6月维持水位0.8——1.0米,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此外,有条件的养殖户或企业,可在温度显著变化季节,持续跟踪检测小龙虾体内病毒量,适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4、控制放养密度,减少捕捞干扰。密度应激是小龙虾短时间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捕捞时地笼内小龙虾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等都是密度应激造成的。很多养殖人员对合理的养殖密度知之甚少,误认为高密度养殖即可获得高产,因此一味地增加放养密度,过高的放养密度导致水体负荷增加,水质、底质恶化,养殖环境遭到破坏,而且高密度可使虾体受伤,病原更易入侵虾体,疾病频繁发生,尤其高致死率的白斑综合症影响着整个养殖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建议池塘养殖小龙虾投放苗种30——40千克/亩为宜,稻田综合种养投放苗种20——30千克/亩为宜,养殖产量控制在150——200千克/亩为宜。密度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应激因子现在逐渐受到研究者和养殖户的重视,捕捞可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应激会打乱小龙虾的代谢平衡,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能力,导致抵抗力下降而感染WSSV或致体内病毒大量增殖。建议采取集中捕捞方式,不宜长时间持续捕捞,以免影响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5、投喂优质饲料,适时添加免疫促进剂与抗病毒药物过去,小龙虾养殖主要投喂熟化后的小麦、蚕豆、玉米等,存在营养不全、摄食率低、生长速度慢、虾健康水平低下、抵抗力弱等问题。目前,人工配合饲料在养殖小龙虾中已普遍被使用,较好地满足了小龙虾的营养需求。不仅如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小龙虾,特别适合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多聚糖等免疫促进剂或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若以免疫促进剂或抗病毒植物药物制备出功能性药饵适时投喂,则效果更佳。此外,小龙虾也喜爱水草与动物性饲料,确保养殖环境水草丰富、适时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有益。6、科学诊断,对症下药现阶段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准确诊断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确诊后,及时采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治疗时,水体消毒一般采用含碘制剂全池泼洒,一般选择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氨基酸碘等,使用剂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3——0.5毫升,使用方法为药物用池水稀释后,连续2——3次,隔天一次。内服药物采用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将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超微粉碎、混匀,拌饲料投喂或与饲料同时加工制成药饵投喂,可有效治疗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剂量为:预防时,每千克虾体重用0.5克(混合品),连续投喂3——4天;治疗时,每千克虾体重0.8——1.0克(混合品),连续投喂4——5天。7、病死小龙虾无害化处理白斑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极强,死亡虾被健康虾摄食以及病毒污染水体都可迅速传播疾病。因此,养殖小龙虾暴发白斑综合症期间,尽可能捞出病死虾进行消毒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患病虾池水排入进水沟渠,以免导致疾病蔓延。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发病小龙虾白斑症病毒(WSSV)检出一例》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小龙虾养殖”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835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