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患鸭死前呈角弓反张状、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患鸭死亡率很高,是目前威胁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是该病的带毒者。该病多在春秋冬季发病,夏季发病较轻,但因感染的日龄有差异,死亡率高低也不一。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其传染途径是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可通过粪便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

该病的流行趋势是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甚至在 2~3日龄就开始发病.10日龄以内的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10日龄以上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则为50%左右。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鸭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 发病情况

2011年6月,永安市某镇一养鸭户引进番鸭苗 600羽。饲养至6日龄,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但至 10日龄,雏鸭先后死亡6羽,大部分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据调查了解,这些雏鸭是鸭贩由莆田购进再转手给养鸭户,是否注射过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不明确。发病后,禽主用广谱抗生素饮水、但死亡率得不到控制。

3 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急,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仰头踢腿抽搐很快死亡。绝大多数雏鸭发病初期采食、饮水正常。个别雏鸭缩颈,不爱活动,一旁呆立,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患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脚抽搐、痉挛性地踢动,有时在地上旋转,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态。

4 剖检病变

剖检6羽濒死雏鸭,主要表现肝脏肿大。柔软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班驳状:胆囊臌胀呈长卵圆形,内充盈胆汁,胆汁呈淡绿色;有的脾肿大,外观也有花斑;多数鸭肾脏肿大充血,灰暗色,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作相应处理。

5 实验室检查

5.1 细菌检验无菌采集患鸭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厌氧肉汤培养基,37 度培养箱内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

5.2 鸭胚接种无菌采集病死鸭肝组织,捣碎匀浆,加人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取上清液接种1 1日龄鸭胚,结果3 d后接种胚全部死亡,死亡胚皮下出血和水肿,肝肿大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对照组全部存活。无菌收集死亡胚尿囊液备用。

5.3 接种雏鸭取10羽8日龄健康雏鸭,经皮下接种肝组织匀浆上清液0.2 mL或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 mL,接种24 h后雏鸭出现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并在35~48 h死亡。与该次患鸭病变相似,对照组全部存活。

最后确诊该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6 防治措施与体会

1)立即用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按1~1.5 mL羽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氨苄西林、板青抗毒素(板蓝根)、强力拜固舒(多维+氨基酸+寡糖),连续饮水3 d,隔天仅发现2羽死雏,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鸭群基本恢复健康。

2)夏季并不是该病发病的高峰季节,但就当月门诊的病历来看,该病发生率很高,一般都是刚进雏鸭5 d内发生。死亡率不高,剖检病变也不是很典型。发病鸭苗多是由鸭贩由莆田地区购入,莆田地区养鸭规模大、数量多、密度大,种蛋供不应求,因此.正规养殖场的种蛋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多数种蛋都是到散户收集而来,携带病原多,再加上孵化前对种蛋消毒把关不严格,导致鸭苗一出壳就感染该病。另外鸭贩贪图便宜或缺乏专业知识,不进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或者选择便宜的、没有正式批号厂家的卵黄抗体进行免疫,免疫效果不理想。该次发病是由于该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贪图便宜从鸭贩购买未经免疫的雏鸭。才导致鸭群发病。因此。要正确引种,鸭苗一定要从正规种鸭场引进,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

相关阅读

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具有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等特征。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因此加强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甘南县甘南镇某养殖户2011年6月l0购进雏鸭630只,6月13日开始发病。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眼睛半闭,缩颈,行动迟缓,倾向一侧,蹬脚做划浆动作。在3~4天死亡,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共发病270只,死亡169只,死亡率高达62.5%。曾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显著。

2 临床症状

本次发病的发生和传播迅速,病鸭体温升高 42℃以上,精神萎靡,不愿随群运动,喜卧地或独立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有腹泻现象,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眼半闭呈昏迷状态,以头触底,不久即转为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歪向一侧,双脚痉挛性后蹬,全身抽搐,仰脖,头弯向背部,有的在地上旋转,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外观呈土黄色或淡红色,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充满绿色胆汁,肾脏肿胀充血,脾脏有的肿大呈花斑状。急性病例组织学病变为肝细胞大量坏死、出血。慢性型表现为肝脏的广泛胆管增生,也可见肝实质增生,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异嗜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出血,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组织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腔充满红细胞。电镜下可见肝细胞的核变形、浓缩,胞浆线粒体扩张、空泡化,线粒体膜破裂,溶酶体数目增加,脂滴增多,可见到病毒样粒子类晶状格排列于肝细胞内。

4实验室检验及诊断

无菌采取雏鸭肝脏制成悬液,经尿囊腔接种 810日龄鸡胚或l0~14日鸭胚,发现被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胚胎蜷缩,发育不良,全身水肿,体表充血且头颈、背部等常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脏为土黄、灰绿或鲜红色,肿大、质脆,出血点明显,边缘坏死或在表面有灰绿色或黄白色坏死区,呈花斑状。此外,有的鸡胚尿囊液和卵黄囊还常呈绿色。由于胚体变化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结合琼脂扩散试验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5防治措施

雏鸭群一旦发病,应迅速将病鸭挑选出来,隔离饲养。对发病鸭群采用病毒性肝炎血清紧急接种,未发病鸭注射0.5毫升,发病鸭注射1毫升。每1只鸭换1次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并根据鸭群恢复情况,隔天1次。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好,用板兰根60克,茵陈6O克,黄连60克,黄柏60克,黄苓60克,连翘 4O克,金银花40克,枳壳50克,甘草50克,混合水煎拌料供l 000只病鸭l天内服,每天1次,连用5 天。在鸭群饮水中加入由电解多维或复合多维和5%的葡萄糖与抗病毒药混合,饮用3天。为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土霉素,连用 5天。经上述治疗,5天后,98只痊愈,3只死亡。

6 讨论

我国现在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手段是对种鸭免疫,使下代雏鸭获得被动保护,以及对刚孵出的雏鸭注射高免抗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目前规模化养鸭场,鸭龄在4周龄以内,且未发病的鸭群,雏鸭要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紧急接种,切忌等发病后再治疗。有病毒性肝炎流行史地区,种鸭开产前2~4星期进行全群接种,免疫剂量加倍,严重污染地区重复接种1次。经免疫后种鸭所产种蛋孵出的苗鸭一般可获得高水平抗体,能安全度过易感期。在病毒性肝炎流行地区,如种鸭未经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接种,不能单纯用病毒性肝炎血清或卵黄液来代替免疫。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要加强消毒工作。

鸭病毒性肝炎及其防制


自首次报道美国纽约地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 (DVH)以来,世界许多地方相继报道发生DVH。我国早在1960年即有临床病例的报道,近年来,DVH 在我国已呈广泛性分布,给养鸭业带来严重危害。

1病原特性
1949年有人首次用鸡胚分离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目前,发现DHV有3个血清型,即I、Ⅱ、Ⅲ型。我国2002年又分离到了不同于以上3个型的DHV,暂称为新型的鸭肝炎病毒(DHV)。

I、Ⅲ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衣壳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40纳米,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仅编码3种衣壳蛋白。病毒粒子对乙醚、氯仿、胰酶等有抵抗力,耐受pH值为3.0的环境。对热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56% 1小时仍有部分病毒存活(1lI型50~C即失活), 62℃30分钟全部灭活。在阴暗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 天以上,4℃下可存活2年以上,零下20 可存活数年。在0.01%福尔马林、20克/升氢氧化钠中15~2O 小时可使病毒完全灭活。DHV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红细胞。I型DHV可在鸭胚、鹅胚和鸡胚尿囊腔内增殖,鸡胚适应毒可在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Ⅲ型DHV接种鸡胚不敏感,鸭胚初次接种后死亡无规律性,一般在接毒后 8~9天死亡。传代可使毒力增强,死亡时间会进一步缩短。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可用于增殖病毒。

I、Ⅲ型DHV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相互间无共同抗原,其免疫血清不能交叉保护。Ⅱ型DHV属于星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特征性的带有顶角的星状,直径约28~30纳米,无囊膜,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的正链RNA,可耐受乙醚、氯仿、胰酶和pH值3.0的处理。56℃ l/J,~,-j-对病毒感染力无影响,福尔马林熏蒸和常规消毒措施可消除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能在鸭和鸡的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可在鸭胚、鸡胚中增殖。

2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以及世界各地仍以I型DVH流行为主。DVH是危害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以4~8日龄雏鸭最易感。成鸭可感染但不发病,能排毒,不影响产蛋率。发病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通常在30%以上,高者可达95%甚至 100%。也能感染新生雏鸡、鹅、珍珠鸡、野鸡、鹌鹑等,雏鸡、雏番鸭和乳鸽人工感染后未见死亡,雏火鸡、鹌鹑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低,雏雉、鹅、珍珠鸡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高。该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发病率以5-6月和9-11月较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从肝脏经胆管进入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感染其他雏鸭,仅水平传播。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鸭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病程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全群。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l2~24小时后,半数以上病雏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双腿抽搐痉挛,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最急性病雏常不见有任何异常而突然抽搐痉挛死亡。肝脏肿大,质脆色淡,小日龄雏鸭肝呈土黄或红黄色,稍大日龄病鸭肝呈灰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斑状血灶或融合成带状。胆囊肿大充盈,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淡绿色。肾脏肿胀,血管怒张,呈暗紫色树枝状。脾肿大,外观呈斑驳状。胰脏肿大,颜色苍白,出现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伴有出血点。心脏有针尖状出血,特别是幼龄雏鸭,心肌浊肿。

4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血清诊断方法中常用的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也较常用,但敏感度不高。

5 防制

接种疫苗是预防DVH的主要方法,对产蛋种鸭进行合理、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使雏鸭获得被动免疫。对雏鸭用弱毒疫苗接种,可获得主动免疫,但若存在母源抗体会影响免疫效果,只有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鸭才可进行免疫。隔离和消毒也是预防DVtt的有效方法之一,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控制舍温在32~C左右,每批鸭苗进舍前要用火碱水喷洒消毒鸭舍。专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