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的“八要素”

柴鸡雏鸡经过脱温之后到柴鸡母鸡开产及柴鸡公鸡上市的这一阶段就是柴鸡育成期,因此对柴鸡养殖户而言,这一阶段是柴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柴鸡育成期阶段的饲养管理的成功,则意味着柴鸡养殖户将开始取得收益。那么柴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素是什么呢?主要是以下八个要素。

一、场地建设

1、鸡舍搭建: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距大路500米以上的果树林中和山坡林地边修建,宜坐北朝南。鸡舍可采用塑料大棚式,一般宽6米,长自定,大棚顶内铺无滴膜,其上铺一层5-10厘米厚的稻草,形成保温隔热层,稻草上用塑料薄膜覆盖,用尼龙绳固定,塑料大棚纵轴两侧下沿可卷起、放下,便于调节室温和换气,棚内地面可垫细沙,便于室内干燥,每平方米养鸡6-8只。

2、围网:确定放养场地后,用尼龙绳或不锈钢网围成1.5米高的封闭围栏(可采取轮牧方法)。围栏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为每只鸡均占地8平方米,围栏放养有利于规范化防疫,净化环境。

二、放养训练

1、放养时间:多选择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开始放养。

2、训练上栖架:30日龄后夜间需要上栖架,开始有部分鸡不能攀上,且每只鸡的位置不固定,应适当增加夜间光照,待鸡群全部上架后关灯,如此坚持3-5天,鸡群可自动上架。每只鸡的栖架位置为17-20厘米。

3、调教:建立鸡群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方法是每次饲喂时,饲养员先吹哨子随后饲喂,这种程序坚持下去,可形成条件反射,无论在傍晚还是条件不好时,可及时召回鸡群。

三、供给足量饮水

柴鸡活动空间较大,必须在鸡活动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每50只放一瓷盆(不宜太大太深),且要及时换水,以保证水的洁净,夏季更应如此。

四、定时定量补饲

放牧饲养的鸡群,根据每天采食野生饲料的多少予以补饲。一般每天补饲2次,第一次在每天上午的10-11点,鸡群早晨天亮开始放牧,10点后逐渐回巢,视嗉囊的充实程度给予补充。第二次在下午归巢时,这一次一定要补充饱,冬天可适当加些颗粒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补饲需定时定量,不可随意改动,这样可增强鸡的条件反射。

五、增加光照

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须实行人工补光以加强柴鸡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刺激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每平方米以5瓦为宜,时间从早6点至晚10点。

六、适时放鸡和归巢

冬季早晚气温较低,应晚放早归,但应保证放牧前和归巢后的饲喂;夏季早放晚归,注意中间的饮水和遮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雷雨到来之前让鸡回巢,一旦不能回巢,暴雨会将柴鸡淋死或被雨水淹死。

七、定期防疫与驱虫

严格按照疫病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定期防治球虫病。

八、精心管理

育成期管理要做到五勤,一是放鸡勤观察,及是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和治疗;二是清扫时勤观察,观察粪便是否正常;三是补料时勤观察,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反应是否灵敏;四是呼吸时勤观察,晚上关灯后观察鸡的呼吸是否正常,提防呼吸道病发生;五是采食时勤观察,从放养到开产前采食量渐增为正常,若表现拒食或采食量减少为病鸡。

柴鸡养殖户要在柴鸡养殖过程中做好柴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掌握文中所说的八个柴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素,以保障柴鸡育成期的健康成长。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柴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知识

山鸡育成期该怎么进行管理?山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山鸡孵化之后在7周龄的时候结束育雏期进入育成期,育成期持续时间为-20周龄。这是山鸡养殖最关键的时候,它直接关系到养鸡收益的高低,这期间的管理需要非常主要和小心,不然会对后期的生产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山鸡育成期该怎么进行管理?

育成鸡的生长发育特点

1、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自我调节能力。

2、消化机能增强,是生长肌肉和骨骼最多的时期,羽毛经几次不完全脱换后长出成羽,脂肪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蓄积。此时如不限制饲养必将造成体重超标,影响以后产蛋。

3、育成期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发育速度加快至性成熟,100日龄以后小母鸡卵巢上的卵泡开始逐渐长大,积累营养物质,到后期18周龄以后性器官发育尤为迅速。这一时期严格控制光照和体重,控制性器官的过早发育,使其适时开产。

做好育成期的过渡工作

1、转群:雏鸡在育雏舍饲养到6周龄时转入育成舍。转群前6-8小时应停料。转群前后2-3天饲料中各种维生素的剂量应加倍,同时水中添加维生素C,活力源自由饮水,转群的当天给予24小时光照,以便鸡群熟悉环境。转群时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鸡。刚转群时,鸡可能拉白粪,以后逐渐转为正常。

育成期的管理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技术时控制性成熟,进行限制饲养。

1、育成期的限制饲养:任何一个品种的鸡都有固定的性成熟时间,只有在性成熟期开产的鸡群,产蛋高峰期长,蛋大,产但时间长。过早开产,高峰期产蛋率低,时间短,蛋小,鸡易脱肛,死亡率高。过肥开产,产蛋期短,总产蛋量低,所以应控制蛋鸡在适当的时间开产,这样可提高经济效益。

①限制饲喂:目的是防止育成鸡才是过量,维持标准体重,适时开产,提高开产后的生产性能。方法:一是才是方面限制比自由采食减速10%-20%。二是能力蛋白质方面限制,适当增加纤维素,降低能量蛋白质氨基酸量。

②饲料进食量确定:要以体质为标准定采食量,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鸡群的实际体重与标注体重相一致。蛋鸡用料计算公式(单位:克/只?天):10日龄前:日龄+2;11-20日龄:日龄+121-50日龄:日用料与日龄相等;51-100日龄:50+(日龄-50)2;150日龄以上的成鸡可稳定在115-125克以上。

③限制饲喂的时间:蛋鸡多从8周龄开始限饲。17-18日龄根据各种标准要求给予正常喂量。

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主要是控制好光照即控制性成熟,提高鸡群均匀度,为以后使其具有良好的产蛋性能做准备。

①光照:为防止育成期过早性成熟,育成期一般采用逐渐的光照制度,以每天8-9小时光照为宜。

②鸡群均匀度与产蛋性能:在育成期每周要抽测鸡的体重,了解鸡群的均匀度的变动。

育成期疾病防治重点

主要控制大肠杆菌病、慢呼疾病、非典型新城疫、温和性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及其混合感染引起的疾病。

大肠杆菌病、慢呼与育雏期预防措施相似。

非典型新城疫、温和流感,严格执行预防程序,同时在饲料内定期添加温毒速治或喘毒康散拌料,连用3-5天。

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严格按照预防程序操作的情况下,在易感期饲料中添加喘毒康散拌料,连用3-5天。

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按照预防程序操作下,在易感期饲料中添加喘毒康散拌料,连用3-5天。

专业养鸡:肉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在我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并且肉鸡每个生长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各个时期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育成期时。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肉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养殖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控制好育成鸡的养殖密度,根据肉鸡的年龄合理的调整,避免养殖过密互相影响生长,提高鸡舍内的通透性。在育成期时,鸡舍每平方米的肉鸡数量不宜超过30只,在进入生长期之后,还应降低调整到12只左右。其中要在鸡舍内配置充足的食槽,适当提高食槽的高度。防止肉鸡挑食,将饲料扒的到处都是,造成饲料浪费,最后还要保证有着充足的饮水。

2、调整营养水平

在养殖育成鸡时,我们要在日粮中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尤其是对于雏鸡而言,高质量的饲料都能够有效的提高雏鸡成活率,促进生长。我们在调整饲料时,要根据肉鸡生长周期的特点,在养殖中期时,则要开始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可适当提供砂砾等物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后期时,则要提高日粮中能量的比例,可适当添加脂肪。能够有效的改良肉鸡肉质,提高肥度与羽毛的光泽度。

3、保持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对肉鸡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养殖时,一定要做好鸡舍的卫生管理工作,保证肉鸡健康生长。要定时清扫鸡舍中的粪便,定期对鸡舍、水食槽等养殖设备进行消毒,减少鸡舍中病原体的基数。然后我们还要注意观察好天气的变化,注意天气对肉鸡造成的生长影响,保持环境稳定。尤其是在夏季、冬季等高温环境下,要注意做好对应的降温、保暖工作。

4、卫生防疫

刚刚也说了,鸡舍一定要经常进行请扫,消毒,为肉鸡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并且在养殖时,我们要严格根据流程做好鸡的疫苗接种工作。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菌素等各种保健类的添加剂,促进肉鸡的生长。减少各类传染病的发生,然后我们要根据肉鸡的年龄及养殖地区的疾病情况等制定一个合理的防疫程序,保证肉鸡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肉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的简单介绍了。肉鸡的育成期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肉鸡的养殖效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蛋鸡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


1. 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有助于育成适宜体重和体质的种鸡,通过限制饲养,使育成鸡的体重保持在推荐的范围内,在适宜的周龄开产,产蛋均匀性好,种蛋合格率高。限制饲养一般在育成期开始,根据体重情况进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时注意,一是限制饲养主要用于体型大的鸡种,如白壳蛋鸡较少限制饲养,褐壳蛋鸡一般要进行限制饲养。二是限制饲养时饲喂量要适度,一般按照育种场家推荐的喂料量标准作为参考,并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自己配制的饲料营养含量和消化利用率与育种场家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完全依照喂料量标准。定期称重,根据体重来增加或减少喂料量。三是限制饲养注意方法,蛋用种鸡一般采用每日限食,添料方法是将计算好的一天的饲料量一次添加,使鸡只采食均匀。四是限制饲养时必须保证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添料后每只鸡都有采食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采食到所需要的饲料量,防止因采食不均出现体重分化。 2. 光照管理 光照影响鸡的性成熟时间,为了保证种鸡适宜的开产日龄和体重,必须进行严格的光照管理。制订合理的光照方案并按方案执行。育雏育成期必须保持光照时数渐减或恒定,不能渐增,否则会早熟,严重影响种蛋利用率。 3. 体重控制不同的品系或品种有不同的体重标准,只有达到本品种的标准体重才能使产蛋期的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适宜体重的获得,不是在育成末期调整饲料喂给量所能奏效的,必须要在整个育成期加以调整控制。 4. 健康管理 实行一系列的防疫卫生措施保证种鸡健康,不仅可以使种鸡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供尽可能多的种蛋和种鸡,而且会影响到后代的质量。 (1)做好隔离卫生工作种鸡群的隔离卫生要求高于商品鸡群。应高度认识隔离卫生工作的重要性,配备齐全的卫生防疫设施,制定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严格进行隔离卫生管理。(2)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种鸡育雏育成期除了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卫生、营养等条件外,特别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种鸡的饲养密度要比商品鸡小,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给以较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雏鸡正常发育,有利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成活率,增强以后鸡群的种用价值。。空气新鲜、洁净卫生,有利于维持鸡体健康,增强鸡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3)充足营养日粮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平衡,选用优质的豆粕和氨基酸来配制日粮,最好不使用鱼粉。(4)定期检疫,接种疫苗种鸡群必须对一些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进行检疫和净化,如沙门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和脑脊髓炎病毒等都可以经过蛋传递给后代,应通过检疫淘汰阳性鸡来保证鸡群的洁净。目前我国要求种鸡场必须对沙门菌进行净化。 (5)控制好鼠害、寄生虫、蚊蝇,妥善处理死鸡和废弃物。 5. 种鸡的挑选 育雏育成阶段,对一些不适合留作种用的个别鸡只进行淘汰,以保证鸡群的整体种用价值。第1次选择在6~8周,第2次选择在18~20周龄,选留体重适宜、羽毛紧凑、体质健壮、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的鸡只。

土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土鸡到7~21周龄是育成期阶段。此时,土鸡仍生长迅速、发育旺盛。要充分发挥土鸡的生长、生产性能,必须做好以下饲养管理:

1做好脱温好的饲养管理

土雏鸡随着日龄的增长。采食量增大。体重增加,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完善,抗寒能力较强,或育雏期气温较高。已达到育雏所要求的温度时,即可考虑脱温。脱温时间,春雏和冬雏一般在30~45日龄,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冬雏50~60日龄。

鸡从第6周开始。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训练脱温,先白天不给温,只在夜间给温,晴天不给温,阴天气温偏低时给温,然后逐渐减少每天给温次数,最后完全脱温。土鸡脱温后的饲养阶段为43~120日龄,这一阶段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1放养棚舍

放牧鸡的地方必须有采食的饲料资源,也就是昆虫、饲草、野菜、草籽等。也可以选择使用山地、坡地、林果地、农田、荒地、草场及草山、草坡、河湖滩涂和经济林地等地方,要求不是很严格。

最好是地势平坦或者缓坡,背风向阳的地方。放牧饲养时,每667平方米土地可以饲养鸡200~300只。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轮换放牧,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搭建棚舍的技术要求不严格。尽量选择坐北朝南的地方,高度2m以上,跨度45m,能够做到避风、遮雨、遮蔽阳光照射,有利于防止鼠害即可。建筑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简易板房,也可搭建塑料大棚,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可依山势建土窑洞。供鸡晚上休息所用。

1.2栖架

放养土鸡有登高栖息的习性。需要设置栖架。栖架由数根栖木组成。栖木大小应视鸡舍内鸡数而定。每只鸡占有栖木长度因品种不同稍有差异,一般为17~20cm。整个栖架为阶梯状,前低后高,栖架离地面高度一般为50。70cm,最里边一根栖木距墙为30cm。每根栖木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30cm。每根栖木横断面为2.5crux4em:上部表面应制成半圆形,以利于鸡趾抓住栖木。栖架应定期洗涤消毒,防止形成粪钉。影响鸡栖息或造成趾痛。

1.3训练鸡上栖架

鸡群夜间回到舍后,为避免夜间鸡群归舍后挤压,受潮,受惊应调教鸡上栖架,应设置坡式上架或梯子引导鸡只上架。如果鸡不能自动上架,饲养员应在夜间把鸡抱上架,训导鸡只形成归舍后尽量全部上架的习惯。

2做好育成期的放养准备

2.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2.1.1对放养地点进行检查

查看围栏是否有漏洞.如有漏洞应及时进行修补,减少鼠害、蛇等天敌的侵袭造成鸡的损失。在放养地搭建固定式鸡舍或安置移动式鸡舍.以便鸡群在雨天和夜晚的歇息。在放养前,灭一次鼠,但应注意使用的药物,以免毒死鸡。

对鸡棚下地面进行平整、夯实,然后喷洒生石灰水等进行消毒。垫草要求无污染、无霉变、松软、干燥、吸水力强以及长短适宜,可选择锯末、刨花、谷壳和干树叶等。每100只鸡需要一个8kg的塑料饮水器。饲槽按每只鸡3cm采食宽度设置,也可选择塑料料桶。开始放养的一段时间内,鸡仍以采食饲料为主.以后逐步转为以觅食为主,所以应备足饲料。

2.1.2鸡群筛选

对拟放养的鸡群进行筛选,淘汰病弱、残疾及和体弱鸡只。

2.1.3强化训练

雏鸡在育雏期即进行调教训练.育雏期在投料时以口哨声或敲击声进行适应性训练。放养开始时强化调教训练,在放养初期,饲养员边吹哨或敲盆边抛撒饲料,让鸡跟随采食;傍晚,再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归巢训练,使鸡产生条件反射形成习惯性行为.通过适应性锻炼.让鸡群适应环境.放养时间根据鸡对放养环境的适应情况逐渐延长。

2.2放养季节的选择

雏鸡脱温后,一般要4周龄之后,白天气温不低于15℃时开始放养,气温低的季节。40~50日龄开始放养。

季节选春末、夏初、秋季,此期间有大量的嫩草、树叶、草种、昆虫等有益食物,气温适宜,空气干燥,自然条件好,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便于鸡只采食,促进快速生长,有利于鸡的健康,是放养的大好时机,通常饲养100~120d均重1.2~1.5kg,且此时正是放养土鸡销售旺季,上市价高,效益好。

3搞好育成期放养

育成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这个时期,土鸡的饲养方式一般是放牧结合补饲。3.1公母鸡分群饲养一般土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

3.2适时放牧

放养前做好信号训练,以哨音为信号.在吹哨的同时给予饲料,让鸡采食,经一周的训练,当鸡听到哨音就可立刻回到饲养员身旁,以保证及时收拢鸡群。加强鸡群看护,防止暴雨、兽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春天至晚秋放养时,应选择无风的晴天。放养的头几天,每天放2~4h,以后逐渐延长时间。鸡放养不宜太远.一般控制在lkm以内。实行分区轮牧,将一定面积的草场划分为几个放牧小区,用1.5m高的尼龙网或篱笆相互分隔.每个小区内采用满天星队形放养。合理组织鸡群,强弱分群放养,每群以250300只为好.鸡群不宜过大。一般根据山地草场类型和牧草的数量与质量而定,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草地250~300只。

3.3科学补饲

鸡野外自由觅食的自然营养物质.远远不能满足鸡生长的需要。应根据鸡的日龄、生长发育、林地草地类型、天气情况决定人工喂料次数、时间、营养及喂料量。放养早期多采用营养全面的饲料,以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

根据牧地青草生长及营养状况,给鸡群用料桶或食槽科学补饲,颗粒料可以直接撒在地面上补饲。第1~3周,早、中、晚各喂1次,3~4月龄开始早晚各1次。定时定量补饲饲料要根据不同的日龄段,使用全价颗粒料。补饲要定时定量,这样可增强鸡的条件反射。夏秋季可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喂料量随着鸡龄增加,30~60日龄每只鸡补精料259左右,3~4月龄补30~359.5-6月龄补40~459,7-8月龄补50~559,日补2次,早晨傍晚各1次。

4土鸡育成期放养的管理要点

4.1加强鸡只管理

雏鸡脱温后转入成鸡舍,要及时训练鸡只全部上架栖息。尽量减少干扰,保持环境安静。

4.2转群管理

转群是土鸡饲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转群本身和鸡对新环境的适应都能产生应激反应,为将此应激降低到最低限度,转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4.2.1转群前充分准备

饲管人员事先要了解所转入鸡舍的情况,如:疾病发生情况、免疫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转群后作准备。对所要转入鸡舍和设备进行维修,清洗鸡舍,于转群前1周进行彻底熏蒸消毒,同时调整转入鸡舍的料槽、水槽位置,备好饲料和饮水。

需要转舍的鸡应在原舍内事先带鸡消毒,前3d.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前4~6h应停料。若转群距离较远,应备好运输工具并做好消毒。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尽量减少两舍间温差,尤其冬季或早春应在育成舍内备好取暖设备,使温度达到15℃左右。

4.2.2科学转群

一般雏鸡在6周龄应及时转入育成鸡舍。到17~18周龄转入产蛋鸡舍,最迟必须在18周龄前转入产蛋鸡舍。转群时间夏天选择凉快的晚上或清晨,冬季选择暖和中午.春秋避开雨天。为使鸡只有足够的时间采食和饮水,转群当天24h光照。为了防止转群人员带来交叉感染,人员最好分三组,即抓鸡组、运鸡组、接鸡组。抓鸡时必须轻拿轻放,专抓鸡腿,不允许抓颈、尾部。装鸡运输箱每方米鸡密度为:6周龄15~20只,17~18周龄8~10只。转群时特别注意不能与断喙、免疫同时进行,防止额外应激反应。

4.2.3及时清理整群

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清理和选择.选择时尽量把体重相似的鸡放在一个笼内,并淘汰不合标准的劣质鸡如跛腿、瞎眼、病弱、残次、体重过大过小和异性鸡。将强壮、胆大、性能暴烈,体质相似的鸡组合成一群,把弱小、胆小、性情温顺的鸡组合成一群,最后彻底清点鸡数。

4.2.4转群后的饲养管理

转群后3d内,饲料中应加喂各种维生素1~2倍量和饮电解质溶液,如强力多维素或维生素保健粉等。饲管中要做到:

(1)注意观察鸡饮水情况。夏天用清洁的开水,冬天最好用温水。对体形较小鸡虽能吃到食,

但饮不到水,应调换笼位和降低水槽,确保鸡充足饮水。

(2)防惊飞。保持场内安静,避免噪音污染。饲喂动作要轻、慢,外人不得人鸡舍,饲养人员固定,喂食、清扫、消毒准时进行,防止鸡只因环境变化发生惊群、惊飞而撞伤或撞死。

(3)要加强检查、巡视。

(4)预防恶癖。在日粮中添加l%石膏粉,给予弱鸡群特殊照顾,以减少和杜绝恶癖发生,促进较弱鸡的生长发育。

(5)正确换料。给青年鸡换料,如果急于一次性完成换料,会因钙和粗蛋白质的成分突然增高,特别是蛋白质增高,饮水量增加,鸡的机体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拉稀。因此,给青年鸡换料,饲料含钙一般在l%左右,粗蛋白质在15.5%左右。饲料转换要逐渐过渡,第一天育雏料和生长期料对半,第二天育雏期料减至40%,第三天育雏料减至20%,第四天全部用生长期料。每次换料必须经过过渡饲喂。

(6)科学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备好所需疫苗,待转群稳定后适时接种,最好在开产前10d完成各种免疫接种,防止开产后免疫对鸡产蛋的影响。

4.3驱虫

一般放牧20~30d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d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虫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磨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上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再驱虫1次。

4.4严防中毒

果园内放养时.果园喷过杀虫药和施用过化肥后,需间隔7d以上才可放养,雨天可停5d左右。刚放养时最好用尼龙网或竹篱笆圈定放养范围,以防鸡到处乱窜,采食到喷过杀虫药的果叶和被污染的青草等,鸡场应常备解磷定、阿托品等解毒药物,以防不测。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土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育成期蛋鸡科学饲养的五个技术要点


何谓育成期蛋鸡?所谓育成期蛋鸡是指日龄在40到149之间的蛋鸡成年鸡,育成期蛋鸡是蛋鸡产蛋期的前一个阶段,因此做好蛋鸡育成期的饲养工作很是关键,那么蛋鸡养殖户要如何科学饲养育成期蛋鸡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育成期蛋鸡科学饲养的五个技术要点。

一、育成期蛋鸡的特点及要求

育成期是指42日龄到149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为产蛋鸡打基础。要求一月一测体重,如果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鸡饲料配方,增加饲料里蛋白质的含量。育成期生长发育仍很迅速,主要是骨骼的发育,饲养中防止过肥、早熟,为开产时的日期整齐、高峰期来到早、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产蛋率高打下基础。

育成期的营养需要,鸡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要合理,为了延迟鸡的性成熟,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节省鸡饲料,应对8--17周龄的鸡进行限制饲养。

二、育成期蛋鸡科学饲养的五个技术要点

1.转群和上笼。

2.适时转换产蛋鸡料。

3.增加光照时

4.选择与淘汰。

5.给鸡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舒适的环境。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成期蛋鸡科学饲养五个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蛋鸡养殖户在抓住这几个技术要点以前,要清楚了解育成期蛋鸡的特点和营养需求,然后再结合这几个技术要点,对育成期蛋鸡进行科学饲养,育成期蛋鸡饲养工作的成功有助于保证蛋鸡产蛋期的产蛋率和产蛋品质,从而实现蛋鸡养殖场的生产效益。

果园土鸡养殖技术重点:果园散养土鸡科学饲养管理的八个关键要素


果园散养土鸡是一种双赢的种养结合模式,在果园散养土鸡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例如散养土鸡在果园觅食,就将减少养殖户的鸡饲料成本的投入,从而增大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实现,然而虽然果园散养土鸡的种养结合模式益处诸多,但是为了保证果园土鸡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工作的成功进行,养殖户要掌握好果园土鸡养殖技术知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果园土鸡养殖技术的重点,也就是果园散养土鸡科学饲养管理的八个关键要素。

1、选择鸡种:果园养鸡以选择本地鸡为主,不适宜饲养艾维茵等快大型鸡种。本地鸡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腿粗壮而有力,勤于觅食。虽个体小、生长慢,但易管理,且其肉味好、市价高,很受消费者喜爱。苹果园、栗园、桃园等基本上适合喂养这类鸡。饲养外地鸡时,注意不能断喙断趾,以免采食能力受到影响。

2、养鸡密度:出温房后第1周龄以每亩果园放养1500~2000羽左右。第2周龄以每亩果园放养1000~1500羽左右。第3周龄起密度还应适当降低。

3、仔鸡饲养:仔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果园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为它们快速生长奠定基础,具体饲养方法与笼养相同。

4、搞好脱温:脱温期一般在4周龄。外界气温低,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放养的最初几天,由于转群、脱温等影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果园中常养狗以看守,在鸡放养时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鸡群,以防惊吓。

5、喂料管理:放养期的喂料应遵循早宜少,晚适量的原则,同时考虑幼龄小鸡觅食能力差的特点酌情加料,要做到少放勤添。除开始放养第一周早晚在舍内喂饲外,中餐在休息棚内补饲一次,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7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6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营养标准由放养初(第4周)的全价料逐步转换为谷物杂粮,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这样人为地促使它们在果园中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提高鸡的肉质、品位。

6、饮水清洁:在果园的不同区域放置固定的饮水器,以免鸡自己找水源,误饮药水、地下水。特别是在果园喷药期间,应注意补充清水,防止鸡饮喷洒果树剩下的药水。

7、环境注意:冬季注意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夏天注意风云突变,谨防刮大风下大雨。尤其是放养的头一两周,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时刻观察天空风云的变化,放养3周龄后抗逆力强了一般问题不大。天气晴好时,清晨将鸡群放出鸡舍,傍晚天渐渐变黑时将鸡群赶回鸡舍内。若气候突然有变,应及时将鸡唤回。

8、注意观察:果园养鸡往往不是专职饲养,加之放养时鸡到处啄虫、啄草,不易及时发现鸡只异常状态。如果鸡只发生传染性疾病,会将病原微生物扩散到整个环境中。因此,放养时要加强巡逻和观察,发现行动落伍、独处一隅、精神萎靡的病弱鸡,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鸡只傍晚回舍时要清点数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

果园散养土鸡养殖的成功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养殖户获取果园散养土鸡可观经济收益的前提就是要把握好果园散养土鸡养殖技术的重点知识,也就是文中介绍的果园散养土鸡科学饲养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养殖户要予以重视,从而成功实现果园散养土鸡的养殖,创造可观收益。

阉母鸡怎样饲养管理?阉母鸡饲养管理的“三要素”


经历过阉割手术的阉母鸡更需要养殖户的精心饲养管理,阉母鸡成功养殖的关键就在于阉母鸡的饲养管理的科学合理,为了保障阉母鸡饲养管理的科学高效,养殖户要掌握好阉母鸡养殖技术知识,那么阉母鸡要怎样饲养管理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阉母鸡养殖技术的重点,也就是阉母鸡饲养管理的三要素。

1.阉割前1周进行防疫注射工作:阉割前1周,做好必要的防疫注射工作,为了防止阉割手术时鸡只出血过多,可提前3天在其饲料中按每kg体重加入维生素35mg以加强鸡的凝血功能。

2.术后一周放养:术后一周的小母鸡,就可以放养了。这时,需要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用来增加阉鸡的抵抗力。青料中富含多种维生素,所以,这阶段青料一定要保证充足。为了能够让小鸡有足够的青草吃,放养的密度就不能太大。一般是50左右个一亩地,它就能够保证那个有草吃,如果多了,那个草就不够吃了,被它吃光了。如果实在没有足够的草地,就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来弥补。

3.防止阉母鸡感冒:日常管理中要防止鸡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为疾病不但影响阉母鸡的生长,而且受服药影响肉的品质会降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阉母鸡饲养管理三要素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捉住阉母鸡养殖技术的重点知识,高效科学进行阉母鸡饲养管理,从而提高阉母鸡成活率,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实现。

野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野鸡饲养技术


:野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野鸡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长达42日龄,雏野鸡在2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野鸡多在这一时期死亡。现将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1做好育雏前准备工作

进雏野鸡苗前14d,育雏舍内地面用3%苛性钠消毒水冲洗,墙体、窗户擦洗干净,育雏舍内所有用具清洗干净,放入舍内。然后打开窗户,育雏舍闲置待用。备足垫料(谷壳或切短稻草)干燥、暴晒。

进雏野鸡苗前4d,对育雏舍内照明、供暖、通风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正常运作。堵塞鼠洞,检修门、窗户。要有可靠电源、清洁的饮水,且水质不被污染。

育雏舍外周围环境打扫干净、消毒;育雏舍地面铺垫5~10cm厚谷壳,或切短(5~7cm)干净未发霉稻草,关闭育雏舍窗户,然后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加水14mL,高锰酸钾15g熏蒸消毒,待24h后,打开窗户通风。当雏野鸡苗到达前1d关闭育雏舍窗户,根据育雏舍空间大小适时给育雏舍供热预温至34~35℃。

雏野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的全价饲料。准备好抗生素、消毒药、消炎药、维生素和疫苗。

2雏野鸡苗选购、接运

雏野鸡苗应到防疫措施到位、管理规范、经批准合格、有资质、信誉好的种野鸡场购买,要了解种野鸡场生产情况,目前有无发生疾病或疫情。要按种野鸡场的接雏通知,根据路途远近选择运输工具,保证及时接运,24h内到达。接运人员提前到达接雏地点,做好雏野鸡挑选。

挑选优质强壮雏野鸡苗应做到一看、二摸、三听。强雏:腹部收缩良好、大小适中、羽毛整洁、柔软蓬松、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好、无血痕;反应灵敏、活泼好动、眼大有神;握在手中手感有膘、挣扎有力、身体饱满、有弹性;叫声清脆响亮。要了解本批雏野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情况,患雏、弱雏、畸形雏和未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的不能接运。

装雏前运输工具要消毒。雏野鸡苗要经当地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出具有效运输检疫证明和运输工具消毒证明。雏野鸡采用肉用仔鸡运输纸箱装运,每箱80~100羽,装雏时运输纸箱要有通风的间隙,途中要经常注意观察雏鸡箱是否歪斜、翻倒。采用汽车运输的每走1~2h,最好停车把雏鸡箱上下层调换一下位置,尤其在夏天,以防过热把雏野鸡闷死。如果雏野鸡张嘴,叫声嘈杂,这是过热的表现,要注意通风。冬天,雏野鸡扎堆,唧唧鸣叫,说明过冷,要适当加盖防寒物,但一定要注意通风,而且不能让风直接吹到雏野鸡身上。最好选择有空调车辆接运。雏野鸡运到后先让其在运输纸箱内安静休息1~2h,再放入育雏舍。

3雏野鸡饲养管理

3.1减少应激雏野鸡非常胆小,对外界环境细小变化特别敏感,任何刺激都会引起雏野鸡惊慌逃窜,以致死亡。所以,要特别保持环境幽静,操作按程序,不要随意更改或经常换人。饲养人员在喂料、喂水、分群、断喙、免疫时动作要轻缓,避免大声喧哗。不让猫、犬、鼠类窜入育雏舍。

3.2严格保温温度是野鸡育雏成败关键因素。1日龄野鸡的育雏温度为36.5~37℃,以后每2d降1℃。雏野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控制要适宜。温度过低,或忽热忽冷,容易受凉造成感冒。可通过观察雏野鸡活动状况来掌握温度,雏野鸡在热源周围分散均匀、羽毛整洁、喜走动、正常采食,表明育雏温度适宜。雏野鸡靠近热源、拥挤扎堆、时发尖叫、闭目无神、缩头蜷翅、采食量减少,则温度偏低,要及时升温。如果雏野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频频饮水、食欲不好,表明温度过高,要缓慢降温。育雏温度随着雏野鸡日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根据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野鸡体况灵活掌握。采取20日龄白天脱温、晚上供暖的方式,可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3.3精心饲喂雏野鸡进入育雏舍12h内,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和5%葡萄糖,对于不懂饮水的雏野鸡应调教。饮水后,过1~2h,给予喂食,根据雏野鸡日粮蛋白质要求高的特点,第1d开食可喂玉米粉加熟鸡蛋(100羽雏鸡一般每天加4~5枚鸡蛋),2日龄就可以喂含蛋白质28%的全价料,饲喂时,少喂勤添,每隔1~2h喂1次,同时喂给一些新鲜清洁嫩草、菜叶,要做好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饲喂次数随着日龄增长而减少,1~2周龄饲料蛋白质要达到28%,3~4周龄为24%,5周龄以后为20%,1周龄后饲料中要拌入砂砾,以助消化。

3.4湿度适宜育雏舍相对湿度初期70%~75%为宜。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洒水增湿。湿度过低,雏野鸡体内水分通过呼吸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雏野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育雏初期,舍内常呈高温低湿,过分干燥也易导致尘埃、羽屑飞扬,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而且雏野鸡往往因饮水过多而发生腹泻。育雏舍低温高湿时,雏野鸡会感到更冷,这时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当育雏舍内高温高湿时,雏野鸡水分蒸发和体热散发困难,感到闷热不适,容易患白痢、球虫病等。因此,这时要加强通风换气,勤换垫料,加添饮水时要防止水溢到地面或垫料上。湿度前期要求稍高,后期可低些。

3.5密度合理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野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野鸡生长缓慢,易发生啄癖。同时易使垫料脏湿板结,室内空气污浊,易感染发病(如球虫病、白痢等),死亡率高;当然,密度小也会浪费育雏舍面积、燃料、电费、人工。合理密度一般为: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羽雏野鸡,2周龄每平方米40羽,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羽,到7周龄时为15羽。

3.6通风换气雏野鸡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排出二氧化碳也多。此外,在育雏舍内,粪便和垫料经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育雏舍氨、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雏野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在保证育雏温度前提下,应经常通风换气、及时清粪、清扫地面、勤换垫料、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使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霉味。随时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是提高雏野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育雏舍内氨不超过20mg/m3,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mg/m3,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得超过0.15%。在通风换气的同时也要注意舍内温度的变化,防止贼风吹入,以免引起雏野鸡感冒。

3.7光照控制光照与雏野鸡的采食、饮水、运动和健康生长密切相关。育雏舍常用低强度光照或红光来防止啄癖,光照强度以5lx为宜。1~3日龄24h光照,4~7日龄20h光照。人工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缩短,2周龄以后要逐渐减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让雏野鸡休息好。野鸡胆小,敏感易惊吓,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野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3.8及时断喙野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啄肛、啄羽、啄翅)发生。为减少饲料浪费、群体生长发育整齐、便于管理、提高育雏率,应对其进行断喙。14~1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断喙时鸡群要健康,避开免疫期。断喙器清洁消毒,避免烧烙时交叉感染。为防止雏野鸡应激,抓鸡时动作要轻,不宜粗暴;断喙前后3d,应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维生素K3,同时料槽中饲料应加满。使用乳头式饮水器的,应再置放足够真空饮水器,保证雏野鸡充足饮水。采用全自动电动断喙器将雏野鸡喙尖端断去,连断带烙。操作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加压力,使鸡缩舌,选择合适孔眼,在离鼻孔2mm处,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切刀在喙切面四周滚动烧灼2~3s,压平切面边缘,达到止血和破坏生长点,阻止喙外延重新生长的目的。注意不能把鸡舌头断切。要组织好人力物力,保证最短时间内完成,速度保持在15羽/min。断喙后要细心观察雏野鸡采食、饮水是否正常,断喙伤口有无出血,对有流血的重新烧烙止血。由于野鸡喙部生长很快,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第二次断喙,第二次断喙一般在8周龄时。

4雏野鸡的免疫接种

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颈部皮下注射0.2mL。7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滴鼻或饮水。10日龄:预防法氏囊病,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滴鼻或饮水。18日龄:预防新城疫,用新城疫Ⅳ系苗滴鼻或饮水。23日龄:新-支-法(小三联)冻干苗饮水,小三联油苗肌注(0.3mL/羽)。28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肌注(0.2mL/羽)。在接种新城疫疫苗同时用鸡痘苗于翅膀下穿刺接种(需两针约0.01mL/羽)。

5雏野鸡常见疾病预防

雏野鸡易感染球虫病,要做好饲料及饮水卫生管理,防止粪便污染。同时给予药物预防:7日龄起在每吨饲料中加25%盐酸氯苯胍预混剂150g混饲,或在每吨饲料中加10%盐霉素预混剂600g混饲。为了防止抗药性产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药物。严格控制剂量、用药天数,防止药物中毒。鸡白痢是造成雏野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雏野鸡白痢的预防通常从开食之日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2~3mg/羽,饮水)、氟哌酸(0.01%~0.02%,拌料)。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更不要一味加大药物剂量。一般投药4~5d即可达到预防目的。此外,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雏野鸡黄曲霉毒素中毒。

6雏野鸡脱温转群

雏野鸡脱温转群是从一个生长阶段转向另一个生长阶段,从一种生长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长环境,需要鸡群逐步适应,脱温要逐步进行。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窗户,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避免在气候条件恶劣或鸡群状况突然有较大变化时转群。应选择鸡群健康正常、无疫病发生时进行转群。

转群后3d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预防量的抗菌药物。不能突然改变饲料,从雏鸡料到育成鸡料,要采用逐步过渡的办法,让鸡群有1周左右的适应时间。

转群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冬季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转群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因为转群时野鸡可能发生各种应激反应,会使鸡群的抵抗力下降。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野鸡饲养技术,野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37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