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症病毒(WSSV)引起小龙虾、河蟹发病一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青虾、河蟹混养池塘,面积6亩,水深1.5米,无增氧机,平底塘,塘里种植伊乐藻。2015年年前放养一批青虾,2月份一次性放养自育蟹苗1万只,未清塘,塘中有自然繁殖的小龙虾,数量不详。放养蟹苗后3月份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和玉米,4月份开始投喂冰鲜鱼。5月份已经将池塘中的青虾卖掉。6月初小龙虾开始发病死亡,在龙虾出现死亡后一周,河蟹开始死亡,发病高峰期每天死亡龙虾10多斤、河蟹40只。发病后,停止饲喂冰鲜鱼,每隔一周用“永乐碘”“消毒”一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LY-生命素”和“营养快线”进行投喂。

2015年6月25日上午到池塘检查,测定水温26℃,pH值8.6,氨氮、亚硝酸盐测不出。从池塘放置的地笼中取2只活力差的河蟹和1只活力差的龙虾,河蟹和龙虾无力,小龙虾头胸甲易剥离,无其它明显症状。分别从2只河蟹的肝胰腺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和肝胰腺用95%酒精和波恩氏固定液固定,进行白斑症病毒(WSSV)、螺原体(Spiroplasma)、类立克次氏体(RLO)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观察;小龙虾取鳃和肝胰腺用95%酒精固定,进行白斑症病毒(WSSV)、螺原体(Spiroplasma)、类立克次氏体(RLO)检测。

结果:经28℃培养24h,2只河蟹中有1只虾分离出大量细菌,分离菌经16SrDNA测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鳃皮肠利康”、“出败康”、“鳃肤康”、“氟多力”、“肠苷康”敏感。采取的病料经PCR检测,2只河蟹和1只小龙虾白斑症病毒(WSSV)全呈阳性,小龙虾螺原体(Spiroplasma)呈阳性,河蟹螺原体呈阴性,类立克次氏体(RLO)全呈阴性。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河蟹鳃可见大量核肿大细胞,且鳃轴核肿大细胞比鳃小片多;肝胰腺腺管上皮中大量核肿大细胞,腺管间增生细胞有坏死、多嗜酸性粒细胞。

分析:1、近年来,华中地区经常出现小龙虾大量死亡后河蟹也随之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本病例中所采发病的2只河蟹和1只小龙虾白斑症病毒均呈阳性,且从PCR产物电泳上看,病毒粒子含量很高。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河蟹的鳃和肝胰腺中出现了大量核肿大的细胞,与白斑症病毒引起的病理变化相符。结合以前相关资料报道(王忠发2007,薛晖2010)确诊本病例是小龙虾暴发白斑症病毒后,河蟹也感染白斑症病毒引起死亡。

2、小龙虾、河蟹暴发白斑症病毒后,也会继发细菌感染,加重死亡。

精选阅读

[每周一例]降雨缺氧诱发小龙虾白斑综合征死亡


[病例01]湖北荆州桥市镇龚张村张师傅,有一小龙虾稻田养殖池塘,呈L型,面积7.5亩,水深0.6米,环沟水深1.5米,1台1.5kW水泵和1台1.5kW的喷水式增氧机。原塘自繁自育的小龙虾。

2019年5月15日每天投喂60斤颗粒料,15斤面条,5月15日,多云,池塘出现水浑,小龙虾吃料变差,根据情况初步判断池塘轻度缺氧,使用“碧水安(加强型)”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1包。5月16日,大风,小龙虾开始出现死亡,约20尾,规格均大于4钱/尾。地笼中无死亡的虾。5月17日,大风,死亡约15斤,地笼中发现零星死亡。5月18日,多云,天气闷热,死亡30余斤,其中地笼中死亡约20斤。上午10点左右塘口测得池塘上层溶氧3.14mg/L,底层溶氧2.06mg/L,水温28℃。“碧水安(加强型)”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2包。5月19日,小雨,死亡量12斤,地笼中死亡1斤左右,早上测得池塘底部溶氧3.54mg/L。5月20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5月21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取濒死小龙虾4尾,解剖发现其头胸甲易分离,肝脏发白,鳃丝微黄,胃、肠道无食,镜检鳃丝杂质较多,部分有少量纤毛虫。使用普通培养基对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h后挑取优势菌落,经16SDNA测序初步鉴定为柠檬酸杆菌。取病虾鳃与肝脏组织用95%酒精固定送公司研究所用PCR方法检测病毒,结果显示白斑症病毒呈阳性。用波恩氏液保存病虾各病变组织送研究所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肠上皮细胞有明显核肿大现象,细胞零星坏死。之后每隔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加强型)”,“底居安(加强型)”,“底加氧(加强型)”,用量同上。死亡量逐渐减少,最终稳定在每天3斤左右。分析:1、每年4-6月份水温升高至20℃以上,是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高峰期。小龙虾养殖池塘缺乏增氧设施,遇到闷热天气极易出现缺氧现象,进而诱发病毒病发生。发病虾大多体质差,抵抗力弱,极易继发感染细菌,加重死亡。

2、建议平时重视调水、改底,改善池塘环境,减少耗氧源;内服保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发病。发病后,及时增氧,减少死亡;慎重消毒、杀虫等,避免强烈刺激而加重死亡。

[每周一例]疑似气泡病引起小龙虾肌肉发白


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螺山村有一口18亩的稻田养虾池,四周环沟,做有内埂,沟中水深1.5米,坂田水深0.5米,埂子上长满水花生、水游草,1台4寸的抽水泵,小龙虾自繁自育,养小龙虾苗。

2019年6月10日停止起捕虾苗,虾苗状态正常。

6月18日,小雨转大雨,22-30℃,死亡10余尾。

6月19日,小雨转阴,19-26℃,死亡10余尾。

6月20日,多云,16-26℃,死亡10余尾。

6月21日,多云,15-22℃,死亡10余尾。下午2点客户上店反映,今天开始起捕虾苗,发现虾苗肌肉发白,贩子不收,水色偏绿,每天投料1包。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指标:pH值8.3,亚硝酸盐0,氨氮0,总碱度100mg/L,溶解氧未检测;镜检水样有大量蓝藻;将客户带来的病虾随机挑选5只(规格80尾/斤),取肝胰腺、肌肉、肠等组织用波恩氏液固定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6月25日,使用3瓶“优肽(冻干粉)”,据客户反映小龙虾死亡量一直不大,22日-25日每天死亡10余尾,每天投喂1包料,吃料正常。

6月30日,回访,塘口已经降水位,开始种水稻,沟里水色依然发绿,没有看到死亡上浮的小龙虾。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肌肉组织均可观察到气泡或者气柱,肌束萎缩,肌纤维弯曲、断裂,组织较杂乱,肝胰腺组织腺管轻微萎缩,肠较正常。

分析:1、一般6、7月份雨后,小龙虾出现这种肌肉发白的情况较多,肌肉发白的严重程度不同,一段时间后池塘这类发白虾的数量会减少,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直接大量死亡。

2、水位浅、坡位置多,水肥、水浓、蓝藻暴发,水环境差、水草开始明显腐烂等的池塘易发;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病小龙虾的肌肉组织均可见气泡或气柱,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怀疑小龙虾肌肉发白是气泡病引起。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白斑症病毒(WSSV)引起小龙虾、河蟹发病一例》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河蟹配套小龙虾养殖”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66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