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控“倒藻”,掌握这些方法让你少操心


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我们俗称为“倒藻”。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水面上会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黄色漂浮物状,也有部分塘在下风口形成一层“油膜状”)。倒藻发生后,易导致池塘缺氧、水质恶化,造成鱼虾蟹应激减料或厌食,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甚至大量死亡等。

倒藻发生的原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都有一个生长周期,繁殖过旺就会出现老化死亡现象,新老交替原本属正常现象,但大量的藻类死亡,会对养殖对象造成危害,让养殖户头疼不已,要想根治必须清楚倒藻发生的原因。

1、水温过高引起的倒藻

每种藻类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温度,在我们池塘中常见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硅藻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绿藻的最适生长水温度范围为25-33℃,当水温超过其耐受程度后就会容易引发倒藻。

2、人为管理不当

高温时肥水过度,换水添水的时间、量不对,换水添水后未及时追肥等都会造成微生物失衡,从而引发倒藻。另外,过量使用含氯消毒剂、杀藻杀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盐类等也会造成转水倒藻。

3、剧烈天气变化

藻类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物,当池塘水环境变化过大时,造成生物失衡,水温突然下降过快以及下雨时池塘总碱度变化过大,水体酸碱度变化大,藻类无法适应突然变化的水体,造成倒藻。池塘中某些藻类,如蓝藻、裸甲藻等对生活环境和营养要求都不高,易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并大量繁殖,同时抑制其他常规藻类生长和繁殖。物极必衰,一旦占优势种群的藻类生长达到顶峰便会老化死亡,造成倒藻。

4、底部环境差

藻类除利用二氧化碳外,尚需要无机氮化合物供给氮素以合成藻体蛋白质,此外还需磷、硫、镁等,一般以氮与磷的需求量为多。

池塘如果没有定期改底,或常用易造成底泥板结的产品(氯制剂、四羟甲基硫酸磷、大苏打等),或使用了只是通过物理沉降而将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沉积在底部的净水产品(沸石粉、聚合铝/铁、聚丙烯酰胺等),容易出现底部水质发粘和底泥板结、发黑的现象,这样的底部环境极易造成倒藻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底部沉积了过量的有机物,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会大大增加耗氧,导致底部溶氧较差,从而抑制好氧菌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好氧菌的减少,使大分子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短链有机物不能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藻类失去生长必需的营养来源而大量死亡。同时,厌氧菌的增加会促使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原生动物对藻类的大量摄食也会导致藻类减少。高温天气易引起倒藻。

倒藻时水体变化

发生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会发生很大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1、溶解氧降低

倒藻发生时,一方面,水中少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藻类;另一方面,大量死藻被氧化分解也会消耗大量溶氧。这两者造成池塘溶氧急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导致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以下。

2、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

由于藻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死亡之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氨化反应生成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游离氨通过硝化反应先被氧化成亚硝酸,再进一步被氧化成硝酸。但是,溶氧不足时,第二步的硝化反应就会受阻难以进行,最终导致亚硝酸根离子大量积累。阴雨天、光照不足的天气更明显。

3、水体变浑浊

藻类不足无法沉降水中悬浮物,如微尘、有机碎屑、粪便、死藻、腐生蛋白等,水体容易出现浑浊现象。

4、底栖青苔滋生

倒藻后水体透明度变大,虾蟹塘等水浅的池塘底部在高温天气容易滋生青苔。由此可见,倒藻后,这些环境的变化会给水生动物带来的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何防控?

根据以上分析,预防倒藻我们可以从日常管理着手:定期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常用改底系列产品进行改底、解毒和修复微生态。产品在水中发生链式反应,可以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短链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效率;同时还可以保持底部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底部菌相平衡,从而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定期使用,可以使板结、发黑的底部长期保持疏松的健康状态,实现底好水好的健康养殖模式。必要时可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调节菌相和藻相。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氯制剂和季磷盐等有继发危害的产品。

1、天气变化时加大增氧量

藻类在夜间也是需要呼吸的,呼吸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天气变化时增大池塘底部氧气含量,不仅可以预防养殖动物缺氧,还能给藻类提供氧气,防止倒藻。目前市场上增氧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同时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时时关注增氧情况。最新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和特殊配方,使氧气可以在池底缓慢释放,增氧效果长达30个小时以上。该类增氧产品成本低,放氧时间长久且持续,省时省事又省力。

2、定期补菌

水体菌藻平衡可以维持水体良好的环境,有益菌分解有机质提供藻类吸收的营养,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促进菌类繁殖,互利共生,提高藻类的新陈代谢以及抗逆能力。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4、补充藻种以及藻种所需的营养

包括氨基酸,矿物质,促进藻类的新陈代谢,提高其抗逆行为。既小球藻是肥水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产品。但是很多养殖户购买了小球藻后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在一般途径购买的小球藻活藻种的数量非常少。适合小球藻生长的温度为20~30℃,在此温度下,小球藻会快速繁殖增长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温下,小球藻生命周期较短。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养殖户手中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目前最新的技术是将小球藻进行超级浓缩,然后在4℃冷藏保存,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这样,养殖户收到冷链运抵的超浓缩小球藻后,及时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时候直接稀释即可,方便又能保证效果。

5、提高水体的总碱度

可以定期往水体中泼洒白云石粉或者小苏打,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可以减少池塘PH变化,增加水体的稳定性。

编辑推荐

河蟹龙虾养殖户怎样让伊乐藻“死而复生”?


连续十来天38℃的高温(从7月20日至8月初),加上阳光直射,让很多小龙虾蟹塘的伊乐藻用尽了“洪荒之力”,晒得生无可恋,于是集体大面积的出现“抗日行动”,最直观的就是——腐烂!在水草腐烂前,都有一个明显的征兆——“浮浮沉沉”,很多养殖户发现水草白天全漂浮在水面上,到了晚上10点左右又沉下去,如此反复十来天。然后,一部分细心的养殖户发现了,飘上来的水草在慢慢变黄,一天比一天黄,再用手抓起一把看看,上面发黄的部分叶片已经腐烂了,再看底部没根了,这时候就疑惑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还有一部分水草,可能是厌倦了“浮浮沉沉,大起大落”的日子,飘着飘着不干了,于是直接在水底待着,岂不舒服?水草是舒服了,可我们的养殖户朋友不舒服了,因为很大一部分发现不飘的水草都烂了!!!

伊乐藻上部发黄,底部无根

虽然“立秋”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然并卵,天气依然炎热,江苏地区气温白天仍在35℃左右,夜晚在27℃左右,水温也跟随气温,昼夜温差大,低温时能达到28℃。当然,中间的几场雷阵雨,也缓和了一下气温和水温,也给了伊乐藻一个死而复生的机会,这个机会很短暂,因为河蟹马上就面临蜕五期壳,而池塘水草的有无和好坏,直接决定了五壳的翻倍率。那么,这个短暂的时机,养殖户朋友该怎么去抓呢?又如何让伊乐藻“死而复活”呢?

已经腐烂的伊乐藻死而复活,发芽长根

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谁如此傲娇,能有这本事,难道当真“华佗在世”?No!No!一切得从一个有故事的药说起:

这个有故事的药就是水世纪的“护草灵颗粒”,话说某天,一位陌生的养殖户走进水世纪闸口店,抬头就问,我草坏了,你有什么好的保草药?这话问得技术君一愣,该如何定义这个好与坏呢?出于惯性,技术君还是如实的回答:有!给我看看,这位养殖君没好口气的说。于是技术君打开仓库,找了半天才从一堆底改片中翻出来一袋护草灵,将它展现在了该君的面前。该君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完了药又盯着技术君看,看得技术君小脸一红,自问技术君没长一张骗人的脸啊。最后该养殖君犹豫了半天,终于做了决定——试试!

虽然好不容易该养殖君拿出万分勇气说试试,但是还是有些疑惑,于是技术君继续深挖其原理,也问了他一些问题。

技术君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家塘口水有没有透明度?该君回答有,能见底,回答得斩钉截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只有有透明度的前提条件下,水草才能光合作用,就好比一个人,只给他饭吃不给他空气呼吸,他能活吗?所以,用护草灵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水体得有透明度,水草能见阳光。很多养殖君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塘口水色浓,透明度不高,水草又出现了上述情况,该怎么办?那么,解决水体透明度是第一步,一般现阶段很多水浓水绿的塘口,都是由于水草腐烂或者蓝藻水华所引起,在杀藻有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水世纪“强效底净”和“大水面浓缩芽孢”,加量使用,将透明度提高。

技术君的第二个问题,你家塘口的水草所占面积有多少?(这里抛开没有漂浮的水草,因为没有漂浮的水草一般是不会腐烂的,特殊情况除外。)该君回答我三个字,满塘草!那我的建议就是捞掉一部分,让水草也“透透气”,否则太挤。原理就是让水体流动,一来中和上下水层的温度,二来让水体溶氧均匀,这有利于水草生长。

最后在技术君吧啦吧啦交代了一通之后,该养殖户才带着戏谑的眼神拿走了两袋护草灵颗粒,那眼神就是告诉技术君:“你小子能吹,等没有效果我再找你算账!”。当技术君都快把这事忘了的时候,某天上午,这位勇气可嘉的养殖君又来到店里,带了一个他的小伙伴,这时时间已经过去五天。这次是我抬头就问“效果怎么样啊?”,他说,“我用过之后水草长根发芽了,确实有效,再给我两袋,另外,我这朋友也要用,你给他配药”,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这下技术君可乐坏了。就这样,护草灵颗粒保草效果非常不错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以后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来店里拿,这个产品就这样火了!火了!

真的是药物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不尽然!为什么?因为任何药物在养殖过程中都只是起一个很小的作用,也许这个作用只是激活,一团“星星之火”而已。为什么该养殖户会觉得这个药有用?是因为用药的时机和用药的方式对了而已,持续的高温和漂草,水草自身休眠加之晒伤,温度下降,休眠机制解除,这时候再施肥补充营养,而水体透明度又高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不受影响,会有不生根发芽的吗?长草的产品再好,它也只是一个临时补救措施而已,也许护草灵会比同类产品性价比更高,但也还要结合池塘自身条件和水草自身“体质”,同样的东西所起的作用也有差异。而要想水草保持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一定要把控好整个养殖流程,用好的管理方式(水草的种植时间、控草、打草头、保持合理的水草密度等),做好预防,才是管理水草的“正道”,切记!切记!

虾池养殖中后期“池塘倒藻”的应对措施


三、应对措施

8月27日晴天,上午10点全塘泼洒“解毒净水宝”进行解毒。倒藻期间,白天11:00-15:00轮流开启两台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降低亚硝酸盐对沼虾的毒性作用。夜晚提前打开增氧机,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8月28日上午排出10厘米底层水至鲢鳙鱼养殖池塘内,另外注入等量藻相丰富的水源(旁边已消毒的沼虾养殖池塘水);8月29日晴天,上午10:00,全塘泼洒“氨基酸肥水膏”3升,同时打开增氧机。结合每天观察水色发现:水色逐渐变绿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相同的肥水操作于9月1日、2日又进行一次,之后观察发现水色转绿速度明显加快。8月29日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至0.8毫克/升,且至9月1日期间4天内,一直维持在0.8毫克/升,因此决定于9月2日开始,每天下午减料500克/亩,直至亚硝酸盐降低为止。

通过采取以上应对措施,结合每天水质监测发现:水体亚硝酸盐浓度于9月3日、4日达到最大值1.0毫克/升,之后开始逐渐降低,于9月8日降低至0.2毫克/升,并且截至养殖结束(9月28日开始抓虾),水体亚硝酸盐浓度未超过0.4毫克/升。

四、建议

1.养殖过程中,当发现水体藻相较浓且发现有死藻现象出现时,如池塘下风口水体中含有棕褐色的丝状物且伴随有许多独立的泡沫,此时应立即选择在晴天上午,用适量生石灰全塘泼洒去除部分藻类和对水体消毒。

2.当发生倒藻现象时,应先对水体进行解毒,防止藻类死亡过程释放的毒性物质对罗氏沼虾造成危害。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水体中的离子铵不能被藻类大量吸收利用,而是通过亚硝化细菌的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此时进行大换水,虽然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但亚硝酸盐浓度短时间内会再次升高,因此应该进行肥水工作,提高池塘水体中藻类丰度,减少亚硝酸盐的来源再结合换掉少量底层水(10厘米)、解毒和底改等工作,使亚硝酸盐浓度在7~9天内降至小于0.2毫克/升,且稳定不易反复。

为什么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倒藻的现象?



在我们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尤其是到了温度比较高的夏季,在一夜暴雨过后池塘的水色突然变清的情况,很多养殖户朋友对于这种现象束手无措,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倒藻现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倒藻的原因、预防以及如何处理。

一、什么是倒藻

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二、池塘发倒藻发生的原因

1、水温过高引起的倒藻

每种藻类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温度,在我们池塘中常见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硅藻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绿藻的最适生长水温度范围为25-33℃,当水温超过其耐受程度后就会容易引发倒藻。

2、剧烈天气变化引起倒藻

藻类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物,当池塘水环境变化过大时,造成生物失衡,水温突然下降过快以及下雨时池塘总碱度变化过大,水体酸碱度变化大,藻类无法适应突然变化的水体,造成倒藻。

3、池塘营养元素缺乏引起倒藻

池塘中有的营养元素缺乏,藻类无法吸收营养正常繁殖,造成池塘中的有益藻类老化,蓝藻、裸甲藻等有害藻类占优势,碰到气温突变时引发倒藻转水。

4、用药不当引发倒藻

过量使用消毒杀菌剂,杀虫剂,重金属盐类,这些消杀类的产品对藻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现在养殖朋友在使用这些产品的时候往往喜欢加倍甚至几倍来用,消杀类的产品破坏了细菌的细胞壁造成转水倒藻。

二、池塘倒藻的危害都有哪些

1、溶氧下降。大家都知道池塘中的氧气70%来自于池塘藻类的光合作用,大量的藻类死亡势必会造成池塘溶氧快速下降,同时藻类在死亡以后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更加加剧了池塘缺氧。

2、PH下降打。池塘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都是被藻类光合作用吸收掉的,当藻类大量死亡以后,二氧化碳无法被吸收,在水里生产碳酸造成池塘PH过低。

3、氨氮亚硝酸升高,池塘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大部分都是被藻类吸收,当藻类大量死亡以后,氨氮亚硝酸盐无法被吸收,同时藻类在被分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进一步使池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

4、死亡的藻类容易滋生大量弧菌,弧菌在生长的过程中喜欢附着在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和死亡的藻类中,同时喜欢厌氧的环境,当藻类大量死亡沉入池塘底部以后,创造了适宜弧菌生长的环境,容易引起弧菌爆发。

三、怎么预防倒藻

1、天气变化时加大增氧量

藻类在夜间也是需要呼吸的,呼吸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天气变化时增大池塘底部氧气含量,不仅可以预防养殖动物缺氧,还能给藻类提供氧气,防止倒藻。目前市场上增氧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同时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时时关注增氧情况。最新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和特殊配方,使氧气可以在池底缓慢释放,增氧效果长达30个小时以上。该类增氧产品成本低,放氧时间长久且持续,省时省事又省力。

池塘出现“倒藻现象”时,请及时这样处理!


什么是倒藻?

在养殖生产上,池塘水体藻类繁殖过旺难免会有老化死亡,新老交替本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因连续高温或气温、水温骤变、暴雨引起,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等,引发的藻类大批死亡,我们俗称为倒藻。所谓倒藻是指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甚至变浊。

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水面上会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黄色漂浮物状,也有部分塘在下风口形成一层“油膜状”)。水体往往粘稠度会增大,泡沫多、大,且长时间不易散,有些甚至泡沫呈比较脏的土黄色……

倒藻现象

发生倒藻后,很多养殖户看到水变清或变浑,都会有意识地去“调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先使用有机酸解毒保藻(有条件的引进新水或含优良藻类的藻水),然后使用腐植酸+EM菌+红糖调水,然后视水体情况补充一些水溶性好的氨基酸或肥水膏类的产品。经过这几步处理,大部分的塘水色会有好转。

但是虾工要强调的是,池塘一旦发生倒藻,我们看到的只是水体的某些变化,比如看到死藻、油膜、泡沫等表象,但是实际上底部的危机要远远大于水体的,因为一旦倒藻,浮在水面上的死藻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量的死藻,有机碎屑会沉积在底部,腐败、发黑、发臭。弧菌也会附着在死藻、有机碎屑等上面繁殖滋生……

一旦倒藻,底部有机物、腐败物质累积加上水体的氧气特别是底部氧气不足,容易引起底部大量厌氧型、异养型的有害细菌滋生,很有可能引起池塘“翻底”现象……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怎样防控“倒藻”,掌握这些方法让你少操心》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养殖倒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67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