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虾蟹贝混养塘的小白虾为什么会发病

虾蟹贝混养塘的小白虾,生命力顽强,没有特意饲喂,其觅食主要是在饲喂蟹鲜料时吃一些海鱼之类。

原则上,小白虾出现问题是不会引起重视的,因为养殖户想到的是,只要蟹和贝没事,即使将整塘的虾全部排出都不可惜!

其实不然,小白虾的发病就是一个预警,在告诉我们水质出现了大问题,要及时处理,否则进一步就要影响到蟹。因为病死的小白虾很快被蟹吃掉,或者虾体腐烂,病毒扩散,水体受到更严重的污染。

于是转入蟹的发病期,初期三三两两,后期大批死亡。直到最后,水体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影响到贝类,人们说的蛏子“不开眼”,不吃水,就是这样来的。

虾蟹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鲜料,而海中打捞出来的鲜料又含有大量弧菌,如此大批量投入池塘,弧菌进入虾蟹的消化系统和水底,并长期在水体中存活,这是水体弧菌的主要来源,远比池塘进水带入弧菌要多的多。每当天气变化,降雨或低气压时,底部溶氧不足发热,有机质腐败,给弧菌创造了良好繁殖环境。这也就是这时候容易爆发疾病的主要原因!

7,8,9月份,大家靠换水解决水质变差问题,基本不调水,不底改。虽然表面水质通过进出水有所改观,但底部细菌仍然存在,而且大肆繁殖。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底改,增加底部溶氧,防止有机质过多细菌滋生引起蟹和贝类的死亡。

同时投放蛭弧菌控制弧菌繁殖。通过底改调水,生物杀菌,使水色保持清爽,还可防止纤毛虫的滋生。

进入10月份,由于外海使用农药,水质破坏,不能进出水,要禁水达一个月之久,这时气温转凉,水面藻相不稳,加之阴雨,溶氧不足,细菌更是爆发。这时处理塘质问题己不像先前那样简单,由于长时间不换水,虾蟹残饵、粪便以及大量死藻沉积,水质恶化严重。需定期底改。根据水质状况使用合适的底改。

如果水质白浊,需用分解底改;如果藻相太浓,发黑,发黄,使用解毒底改;如果水质混浊,有泥浆,使用生物底改。同时每5一7天投放一次蛭弧菌冻干粉,并及时调整水质,放入有益菌,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最佳状态。

反之,小白虾则开始大面积发病,无论晴天或是阴雨,均可见有爬在边上一动不动的,在水层表面随波浪浮动的,有些附在蟹网上,还有的死在蟹笼里。严重者随手可抓,红体,肝病变严重,虾须分开,肝脏发白,发黄,且游动无力,时沉时浮。

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发病状况,虾须分开,下垂,肝脏病变,虾头胸甲与肌肉很容易剥离,这很明显是细菌侵入的症状。由于肝脏失去解毒排毒作用,一旦水体产生毒素,小白虾马上开始爬边浮头。

这时候海鸟来了,抓捕浮起的小白虾,创造了传播源,致使相互感染,一个塘,二个塘,三个塘,开始大面积传播。由于水体出现的细菌严重超标,在伤害小白虾的同时,也伤害着蟹和贝类,蟹在吃到这些细菌以后,肝脏坏死,到后期发展成黄水病,白水病和水瘪子,贝类受细菌感染也会大量死亡!甚至颗粒无收!这就是虾,蟹,贝混养塘发病的整个过程。

要处理这些疾病,需从源头做起,底改,清理水体的有害细菌。由于有蛏子,花蛤,雪蛤的存在,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去杀菌,消毒。最好的选择就是使用蛭弧菌和噬菌肽,同时反复使用,既处理细菌又不伤害贝类。

使用高纯度稳定型VC增强虾蟹贝免疫力,辅助肝脏解毒,排毒。接着用米碎或虾料拌黄连康,酶益添,白便白斑宁和转肝灵投喂,解决小白虾体内的细菌和病毒,修复肠道和促进损坏的肝细胞再生。

做完这些工作,小白虾的发病基本得到控制,阻断了传染源,且水体不受细菌病毒侵害。在处理虾病的同时,由于放大量的噬菌肽和高纯度稳定型VC,对蟹的黑腮和肝胰脏坏死又起到了防治作用,如果再放入适量的沸石粉,效果更佳!如此,蟹和贝类才会健康生长。

延伸阅读

稻田虾蟹混养高产技术


虾蟹在我国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产养殖项目,在我国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现在出现了一种比较火热的混养方法,就是稻田虾蟹混养,不仅能够促进虾蟹的生长繁殖,水稻的产量也能够得到提高。那么怎么在稻田中混养虾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稻田虾蟹混养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虾蟹暂养

虾蟹在刚引进稻田中是需要进行暂养工作的,如果没有暂养的话,虾蟹为了适应养殖环境,会在稻田中到处乱跑,对水稻秧苗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应在稻田中,挖深120厘米左右的暂养池,面积保持在稻田的9%左右。既能够让虾蟹尽快适应养殖环境,又便于对虾蟹进行管理,提高虾蟹成活率与产量。然后在水稻秧苗活棵后再放入稻田,避免受到虾蟹的影响导致秧苗漂浮倒伏。

2、适当种草

虾蟹养殖,水草是肯定不可缺少的,为了尽量保持野外天然环境,在稻田消毒之后,我们应在水沟、田间等地方栽植适量的水草。为虾蟹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既能够帮助虾蟹蜕壳,又能够为虾蟹提供遮阴避暑的地方。而且因为稻田的水位是比较低的,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在稻田施肥之后,水质容易过肥,对虾蟹造成生长影响。因此适量的水草还能够调节水的酸碱度,保证水稻与虾蟹和谐生长。

3、水草管理

在随着虾蟹生长对食量的需求增大且水稻的生长,我们要适当减少稻田中水草的数量。应在水面上放入适量的浮萍等浮游植物,保证稻田中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避免虾蟹因为食物不足而对水稻造成危害。在稻田混养虾蟹时,水草面积不宜过大,保持在稻田的3/10左右即可,最多不可超过一半,否则水草会抢夺水稻的营养,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并且还会降低田间通透性,虾蟹产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4、适当搁田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搁田工作的,如果搁田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话,对水稻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轻则减产,重则导致绝收。因此我们要适当晒田,进行轻烤,为了保证虾蟹的喜水性。稻田水位下降到露出田面即可,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虾蟹出现异常情况的话,那么要及时注水,因此最好是在虾蟹入田之前,进行一次烤田工作。

以上就是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简单介绍了。其中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大家在养殖时一定要加强管理。那么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稻田虾蟹混养注意事项


稻田虾蟹混养是现在一种主要的养殖模式。在稻田中进行虾蟹混养的话,能够为虾蟹提供天然饵料,有效的促进虾蟹的生长,提高产量。而且虾蟹的行走、爬动、进食等,能够达到中耕的效果,减轻人们的除草压力。那么在进行稻田虾蟹混养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注意施肥

在养殖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在稻田中施入充足的基肥。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要注意控制好用量,保持在250kg/亩左右即可。应在插秧前将肥料施入底层的耕作层中,提高肥料的长效性。施肥量不可过多,避免导致水质过肥,将低水体中的溶氧量。因此在施肥时,要以多施少量为主,尽量少施化肥,避免对虾蟹造成生命危险。施入适当的尿素与复合肥等肥料,对虾蟹造成的危害基本没有。然后要注意不可在河蟹蜕壳期时进行施肥。

2、注意施药

首先我们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以耐肥强、倒伏现象少并且产量高的品种为主。因为虾蟹对农药是非常敏感的,因此能够不用就不用,不然也要少用。如果实在需要喷药的话,那么要以高效低毒的农药为主,以叶面肥的形式进行喷洒,尽量避免入水。我们要根据水稻主要需要防治的问题来合理选择药剂。喷雾时间应在下午进行,而且在喷药之前,田间水位应适当增加20cm左右,同样也不可在河蟹蜕壳期进行。

3、水质调节

稻田的水位是比较低,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水质要保证足够清新,有充足的溶氧量。如果发现水位过浅且水质过肥的话,那么要做好放老水、注新水的工作。最好是以边排边灌为主,避免水量变化过大,影响虾蟹的生长。根据时间控制好排水频率与换水量。例如在7-8月时,每周至少要换水3次,有条件的最好是一天一次,或者是保持田间水适当微流。然后在夏季对暂养池要定期消毒,2-3周一次,每亩使用8千克左右的生石灰进行全面泼洒。

4、防治敌害

在稻田养殖虾蟹时,敌害现象是比较多的。例如青蛙、蛇、黄鳝等,因此我们在养殖前,要做好清田工作,然后在稻田四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敌害入侵。并且在种养过程中,也要注意经常清除敌害。一般敌害可以人工抓捕为主,也可适当施药进行消灭。如果出现了水鼠等敌害的话,那么使用常规的捕鼠方法即可!要保证虾蟹正常生长,保护养殖效益!

以上就是稻田虾蟹混养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了。稻田虾蟹混养是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但是也是需要我们做好管理工作,以上的注意事项也就是我们需要做好的基本管理工作,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浅淡虾蟹贝混养塘的小白虾为什么会发病》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虾塘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670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