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培育的温度管理要点

【常见问题】雏鸡培育如何进行温度管理?

【专家解答】温度与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小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

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都不规范,大多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所以雏鸡卸下车进入舍内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后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至降为21℃。

值得注意的是因温度计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导致误差很大,所以雏鸡的分布状况才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鸣叫不休;温度高,雏鸡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喝水。

【小编结语】雏鸡是鸡的一生中死亡率最高的一个阶段,养好雏鸡不容易,温度控制很重要,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雏鸡培育的几个温度管理要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阅读

温度对雏鸡的作用


:温度对鸡的生长、性成熟、受精、产蛋、孵化率、蛋壳质量等影响较大。对1周龄前的雏鸡提供合适而稳定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适宜的温度一般在32~35℃,如温度过低,易发生球虫病,降低小鸡寻找食物的能力,受寒感冒,引起早期死亡;如温度过高,小鸡会因失水过多而导致脱水死,亡。对于成年蛋鸡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7℃,产蛋适温为16~20(2。经常处于29℃以上的环境中会导致产蛋量下降,

蛋壳变薄,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还可引起啄瘀.

除了育雏舍外,一般不供暖,靠鸡体散热和房舍隔热来保温。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通风量来实现。为了达到准确的温度控制,风机的风量可以小一些,而台数要多一些。可以将风机分为几组,按不同气温,开动不同组数的风机。先进的通风装置是用热敏元件等控制的无级变速风机,通过感温的高低可以改变电压,使通风机随舍温的高低而改变转速。舍温愈高,转速愈快,通风量愈大。多等级的通风量对肉用仔

鸡舍更为必要。因季节与体重的不同,最大与最小通风量之间的差异相当悬殊,如冬季刚孵出的肉用仔鸡,每只每分钟的通风量仅需0.0014米3,待接近出场又适逢夏季,则需0.113米3,相差达80倍。用调节风量进行温度控制,不可能单一地控制温度,必然会同时引起舍内相对湿度与有害气体的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在夏季是完全可以协调的,而在冬季容易产生矛盾。如何维持尽可能高的舍温,而又不致使舍内湿度过大或有害气体浓度偏高,这是进行通风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饲养员应密切关注舍内环境的变化,在冬季进行通风之前,一定要随时提高舍内温度。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温度对雏鸡的作用,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秋季雏鸡的温度控制


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雏鸡较成年鸡体温低3℃,体温调节能力差。另一方面,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也很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

雏鸡采食饮水的多少,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饲料的消化吸收是否正常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造成大量损伤和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较弱,发育迟缓,引起啄癖,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秋季温度低且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避免因为温度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判断温度是否适宜,不能只看温度计的显示,应该注意观察雏鸡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好,饮水适度,温度低时扎堆靠近热源,发出叽叽的叫声;过热时雏鸡远离热源,展翅张口喘息,发出吱吱的叫声。

另外温度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天气的变化而灵活掌握,对健壮的雏鸡可稍微降低些温度,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快。夜间因为雏鸡活动量小,温度应该比白天高出1℃~2℃。秋季寒流袭来时温度要适当提高。

断喙、接种疫苗等给鸡群造成较大刺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以减少损失。雏鸡群状况不佳,处于临病状态或患病状态时,应适当提高温度。

秋季供暖时间应长一些,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应适当降低温度以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一般每天降低0.3℃~0.7℃,也可每周降低3℃左右。当育雏温度降至白天最低温时就可停止白天的供暖,当夜间的育雏温度降至夜间的最低温度时,即可停止夜间供暖。

目前较为理想的供暖方式是使用地炕、火炕或地面烟道,由于砖吸热比较多,散热比较稳定,一般应将燃煤口砌在墙外。

有效保障春季雏鸡适宜温度的措施是什么?


春季气温多变,十分不利养殖户雏鸡培育,由于雏鸡免疫力低,自我调节温度能力不够,极易受到气温变化影响,因此春季不利于养殖户培育雏鸡,为了保障雏鸡的适宜温度,养殖户要做好一系列保障措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做好春季雏鸡适宜温度保障措施是什么。

一、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

由于刚孵出的幼雏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吐较敏感。而雏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才能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异时,雏鸡将发生生理功能的变化,在超出一定的极限范围时就会引起鸡体代谢的紊乱、免疫力的抑制,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1周龄内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鸡舍的温度应维持在33~35℃,以后视鸡群情况每周下降3~4℃,直至舍温保持21℃左右。

二、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看鸡施温

如雏鸡聚集成堆,说明温度偏低,需加温;

雏鸡远离热源时饮水,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应降温;

分布均匀,叫声欢快,说明温度适宜。

此外,在实施疫苗接种及疫苗反应期内或遇到严重应激因素时,可暂时提高舍温1~2℃。

雏鸡适宜温度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雏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障雏鸡成功率,更将有利于养殖户获得好经济收入,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障雏鸡春季适宜温度有效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雏鸡湿度管理的措施


你知道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吗?雏鸡舍湿度管理的科学与否影响着养鸡育雏工作的成功,而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鸡成功的关键,为此养殖户要做好雏鸡舍建设工作,科学管理雏鸡舍湿度是顺利进行鸡舍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鸡湿度管理措施。

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

在孵化后期,出雏器内的湿度相对较高,为了减少雏鸡出雏后的应激,育雏前三天舍内相对湿度必须在70%。4~7天65%,8~14天60%,15天以后50~60%。如果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50%,雏鸡就会出现脱水,周末体重达不到入舍时重量的4倍,均匀度差,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温度适中而湿度过低时,鸡体感温度低,易发生扎堆现象,这样会造成鸡体内水份散失增多,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脚趾干瘪,雏鸡易受灰尘侵袭而患呼吸道疾病。低温高湿时,舍内既冷又潮,雏鸡易得感冒和发生胃肠病。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闷气,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造成热应激。在育雏期间,很多饲养者忽略舍内的湿度,普遍存在湿度过低的问题,尤其在春秋两季,气候干燥,一定要防止舍内湿度过低给雏鸡造成的影响。

雏鸡湿度管理的措施

蛋用雏鸡的管理


雏鸡的管理是指为保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控制、断喙、断趾、剪冠及疫病防治等措施。

1. 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必须严格而正确地掌握。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和育雏器的温度两个方面。室温应比器温低,使整个育雏环境温度呈现高、中、低之别。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空气流动,另外可以让每个雏鸡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最适温度,因为雏鸡对温度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此即所谓温差育雏。育雏温度高低的衡量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主要是观看雏鸡行为和听雏鸡的叫声。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在育雏室(笼)内分布均匀,晚上安静而伸脖休息,表示温度正常;雏鸡若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呼吸,大量饮水,发出吱吱的叫声,则表示温度过高;若雏鸡聚集一堆尽量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叫声,则表示温度过低。温度控制一般初期高,后期低;小群高,大群低;弱雏高,强雏低;夜间高,白天低。褐壳蛋鸡因羽毛生长速度晚于轻型蛋鸡,前期温度要求略高,以后与轻型蛋鸡温度相同。2. 湿度育雏舍的湿度不像温度要求严格。但是当湿度过高、过低或与其他因素相互发生作用时,对幼雏的危害性是很大的。(1)幼雏适宜的湿度湿度范围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灵活掌握,一般对0~10日龄幼雏的育雏舍要求相对湿度60%~70%,10日龄后的育雏舍要求相对湿度50%~65%。一般在10日龄后要注意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2)高湿环境的危害在舍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雏鸡出现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甚至中暑;在低温高湿情况之下,会显著增加非蒸发散热量,使鸡感到更冷,且在高湿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机体的抵抗力弱,发病率增加,对传染病的蔓延较为有利。但在温度适宜或偏高的环境下,高湿有助于灰尘下沉,使空气较为干净,对防止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利。(3)低湿空气过分干燥,空气中灰尘量大。此外,低湿还有利于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及具有脂蛋白囊膜病毒的存活;湿度低是家禽羽毛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如雏鸡不能及时饮水,还可能发生脱水症:绒毛发脆且大量脱落,脚趾干瘪,雏鸡食欲不振,饮水频繁,消化不良,体瘦弱,严重时导致患病,增加死亡率。(4)加湿的方法其方法很多,如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水盆产生水汽,网上平养或笼养时可直接将水洒在地面上。另外,在水中添加消毒剂对鸡舍和雏鸡实行喷雾,即可增加湿度,又可对雏鸡进行消毒。(5)湿度过大时采取的措施湿度过大可通过增加通风量降低舍内空气湿度,但在寒冷季节由于通风量增加不利于舍内温度的保持,另外在南方梅雨季节通过增加通风量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采用垫料地面育雏,应经常翻动垫料,清除结块,必要时更新部分垫料。另一措施是在垫料和垫料中按每平方米加0.1千克的过磷酸钙,以吸收舍内和垫料的水分。同时应注意加强饮水管理,防止漏水。3. 通风通风可为雏鸡提供新鲜的空气(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氨等有害气体及羽毛屑,调节室内温度,排出多余水分降低室内湿度,从而为雏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其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1)通风量通风量简要计算公式为最大换气量:体重1千克每小时7.8立方米;最小换气量为:体重1千克每小时1.98立方米。通风换气与鸡的日龄、体重有关外,还要随季节、温度变化而调整。夏季温度高时应加大通风量以降温;冬季温度低时应减少通风量以保温,但也不能为保温而不通风或通风量太小不能满足雏鸡需要,这是很危险的做法。(2)用伞形育雏器舍内通风在最初的几天内,育雏舍内仅需极微小的通风量,每日换气3~5次,最初4~5 天室温应保持在24℃,此后即应降至18~21℃,雏鸡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生长较好,但没有地方可供其取暖。(3)开放式鸡舍的通风白天暖和的时候通风,通风口可开的稍大些。注意通风口应在地面较高处,使冷气与室内温度空气混合后再徐徐落下。应根据天气状况决定通风口大小,舍内不允许有贼风,晚上注意关闭窗子。

雏鸡的科学饲养管理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是指从出壳到6 周龄,是鸡一生中代谢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但是雏鸡的消化道短,消化能力差,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所以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及将来的生产力。

1 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方式和育雏室的大小由鸡场自身条件和计划饲养雏鸡数量及用途来决定, 垫料地面育雏,3 周龄以内的雏鸡饲养密度为30~80 只/m2,3 周龄后视情况逐渐减少。育雏笼育雏每组笼(设计长 300cm、宽150cm、高180cm)育雏500~800 只。育雏室离其他鸡舍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00m 以上, 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2)选好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和灰尘少的优质垫料。育雏前1 周将鸡舍、鸡笼和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用百毒杀、120 等消毒液对饮水器和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进雏前1~2 天将舍内温度提高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 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食。第1 次雏鸡给食叫开食,时间是雏鸡出壳后8~12 小时。方法是在地上或网上铺好塑料布,将搅拌好的开食料(用开水浸润的碎末加土霉素和多维素或者用炒熟的碎米作开食料)均匀撒在塑料布上,边撒边用手指轻轻敲打布面诱鸡采食,每次投喂时间为20~30 分钟。待雏鸡吃到八成饱时撤下塑料布,令其安静休息,以后每隔2 小时喂1 次。

(2)喂料。雏鸡开食后1~3 天后开始喂料,饲料改为配合日粮。开始饲喂时做到少喂勤添,经常保持饲料盘中有料。1~2 周龄每天饲喂5~6 次,3~4 周龄每天饲喂4~5 次,5 周龄以后每天饲喂3~4 次。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和提高成活率,可在饲料中加入0.2% 的土霉素,饮水中适量添加抗生素、糖和维生素C。

(3)调整适宜温度。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而且绒毛稀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最初的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18℃脱温。雏鸡在热源处挤堆或鸡群缩颈扎堆表明室温低,要提高温度;当大多数鸡远离热源或在墙边、角落堆伏时,表明温度过高,需降温。

(4)保持合理的湿度。育雏室内空气湿度过低, 空气干燥,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室内灰尘增多,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 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要定时清除粪便,勤换、勤晒垫草,保证饮水器不漏水,在通风换气时,特别是冬季通风应避免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同时不要让气流正对鸡群。

3做好防病驱虫工作

经常保持饲喂工具清洁和饲喂优质饲料, 勤换垫料,及时清除粪便。雏鸡患沙门氏杆菌病,可用环丙沙星0.10~0.30g/kg 水饮用,连饮3~5 天;或在饲料中加入0.02%~0.04%的痢特灵,连喂3 天。雏鸡球虫病用治菌磺600~1200mg/kg 饮水预防,连用4~7 天。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 可在1kg 饲料中添加 10mg 维生素k 制剂,连用1 周,能有效地缓解应激。

4科学合理的免疫

马立克病1 日龄肌注免疫,7 日龄鸡新城疫IV 系苗与支气管二联苗滴鼻,10 日龄法氏囊病疫苗滴口,14 日龄禽流感免疫接种,18 日龄再次鸡新城疫 IV 系苗与支气管二联苗饮水免疫,20 日龄法氏囊病疫苗加倍饮水免疫,35 日龄禽流感加倍免疫接种,42 日龄禽霍乱注射免疫。

免疫时应注意,不管用什么种类的疫苗免疫,都应该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保证免疫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一致;二次免疫或以后免疫均可群免,皮下注射时应手捏起皮肤, 使针头从捏起的皮肤刺入皮下组织,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保持在30左右,注射的方向应从头部向尾部的方向进针,以免扎伤头部引起肿胀。肌肉注射应在大腿外侧进行,注射时针头与皮肤保持30~45, 以避开血管和神经。点眼时应做到滴进的疫苗在眼内一闪即消失,滴鼻时应使疫苗吸进鼻孔内, 如果一侧鼻孔堵塞时应换另一侧,以确保疫苗的有效。

怎样做好雏鸡初期的饲养管理?雏鸡初期的饲养管理介绍


雏鸡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鸡,在现代化的养殖中,养殖雏鸡一般是选择将雏鸡放置在烘房或者育雏箱中进行养殖。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很多不同的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雏鸡初期1~2周龄需要的温度应控制在35~32℃,将雏鸡放进长约60厘米,宽约45厘米硬纸壳箱内,一般一只硬纸壳箱可育20只雏鸡。箱顶用布或报纸盖上。报纸或纸板盖的要放好通气孔,箱内垫上6厘米厚的切成5厘米长的干净稻草或其它较软的干草,备上清洁水和全价小鸡饲料。

饲料除夏秋季可干喂外,春冬季节可用温水拌和饲喂。雏鸡刚进箱保温要加强观察。如发现雏鸡不断张嘴,说明箱内温度高了,可将灯泡朝上放一点;如雏鸡互相挤成一团、不断叫唤、则温度低了、应将灯泡朝下放一点;同时还要掌握以下几点。

1、防止突然停电。早春或冬季突然停电1~2小时,雏鸡就会冻死。为此,平时要安装一只3的小吊灯,日夜不关灯,如发现突然停电,可将雏鸡放在另一只下面垫有热水袋、上面铺有撕碎了的棉花的纸壳箱内保温,盖严实。待来了电,再将雏鸡放在原来的育雏箱内保温。

2、不可放在骄阳下暴晒。不要为了节约电费,夏秋气温较高时将雏鸡放在太阳下暴晒。否则,很快晒死。夏秋季每天上午可晒10分钟左右,冬春两季在保证供水的情况下放在阳光下晒、但也要加强观察,适时调整。

3、切忌箱内潮湿。要经常更换箱内的稻草,并调换使用另一只纸箱,原来使用的纸箱要晒干,保证箱内干燥不潮湿,防止雏鸡得病或氨气以及一氧化碳中毒。

4、不让母鸡带雏鸡。小鸡出壳后,应进入保温箱饲养,不让母鸡带小鸡,避免寒风袭击,以防雏鸡受寒和母鸡减少年产蛋量。

以上就是关于雏鸡初期养殖管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做好雏鸡初期养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养殖户来说,在饲养雏鸡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雏鸡身体的特殊性,应该要学会对其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雏鸡,由于身体各方面的抵抗力比较弱,因此养殖户应该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畜牧知识:雏鸡的饲养要点


1、饮水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饮水中最好加入12%的葡萄糖,适量加入电解多维和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苯尼考等)以防止雏鸡白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的发生。应在给料前3小时左右提供饮水,水温应在18℃以上,要用新鲜水,第一周最好用凉开水,且开水后不能再断水。有的雏鸡不会饮水,可把鸡嘴按入水中,帮助雏鸡学会喝水。

2、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以出壳后2436小时为宜。开食过早,会引起消化不良;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另外雏鸡因饥饿吃得多且猛,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

开食可用硬纸或浅开食盘,面积应足够大,以便让更多的雏鸡采食。应勤喂少喂,以2小时喂一次为宜。一般在一周后逐渐撤掉浅开食盘,换成料槽(料桶),任其自由采食。

3、断啄

为防止啄癖发生,减少死亡率,最好在10日龄左右断啄。如不能在此间进行也可在23周龄断啄,(断啄也可不作,由用户自行选择,商品土公鸡不做为好)

断啄的方法: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微用力使鸡舌后缩,在断啄器上垂直切断上啄的1/2,下啄的1/3,然后烧灼2秒钟,以防止流血。

断啄的前后各一天应在料、水中加入VK3(料中加入2mg/kg或在水中加入lmg/kg),以减少出血。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88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