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是指0-60日龄的小鸡。雏鸡出壳后身体小,绒毛稀短,散热快,体温调节差,要求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一)育雏准备

1、备好饲料、疫苗、防(治)药物。

2、备齐饲养管理器具,如料槽、水槽、饮水器、天平、温度计、注射器等。

3、如在市场购买,要选好健康无病的鸡苗。

(二)育雏方式

母鸡带育数量小,不作专门介绍,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地面平养育雏技术。地面平养指的是在地面上铺垫15-20公分厚的锯末、谷壳等,雏鸡养于垫料上的育雏方式,期间可逐步加厚垫料或清除更新垫料。地面平养育雏应把握好以下饲养管理要点:

1、分群:把健康无病的雏鸡选出后,按体重和体质相近的分在同一群。

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40-50只,3-5周龄30-40只,6-9周龄20-30只。

3、采食饮水设备:料槽2.5-5公分/只;料桶30-40只/个。水槽1.5-2公分/只,饮水器80-100只/个;乳头饮水器10-15只/个。

4、温度:1-2日龄33-34℃,3-4龄32℃,5-7日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通常采用白炽灯提供光照和取暖,灯泡离鸡约10cm高,夜间尤其应注意开灯,供暖的同时还可防蚊虫叮咬和传染病。

5、湿度:适宜的湿度使雏鸡感到舒适,休息和食欲正常,不易得病,室内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6、光照: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常第4天起光照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15分钟至每天8小时恒定光照,雏鸡2周龄后可以放在背风处晒晒太阳、每天运动30分钟。

7、通风换气:养鸡后往往从第二周开始鸡舍氨气浓度上升较快,遇有刺鼻、眼情况应在气温较高的午后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以装小型排风扇换气。

8、断喙:断喙优点在于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

9、饲料:推荐使用专用雏鸡料。如自配,推荐配方:玉米49%,碎米10%,细米糠5%,麸皮5%,豆饼18%,棉仁饼或芝麻饼5.5%,鱼粉5%,骨粉2%,食盐0.3%。微量元素适量,每公斤料加多维生素15克。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7天后可喂给青饲料,喂量占鸡料的20%左右。雏鸡开食后即可加喂占日粮1%的砂砾。一般于2周后开始饲喂,每周每次100只鸡饲喂450克,砂砾直径大小为2毫米为宜,砂砾颗粒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大,可撒在饲料上面或另用槽让其自由采食。舍饲小鸡,更应注意补充砂砾。40天后逐步以农家粮替代配方料,逐步添加碎玉米、稻谷等原粮和增大青绿饲料用量,新换原粮按10%-20%-30%-50%-70%-100%逐渐增加,并在晴天开始放养训练。

10、饮水和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2-4小时后开始喂料。最初1-3天的饮水中,宜加入8%葡萄糖,每公斤水加入1克维生素C,饮水温度18-25℃。开食料可用仔鸡前期全价饲料和碎米等。应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

11、在整个育雏期可在饲料中交替用0.2-0.3%的土霉素,0.02%氟哌酸,万分之二的痢特灵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一周龄后至80日龄,饲料中拌入0.03%氯苯胍或三字球虫粉、克球粉等交替用药。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除此之外,生产中要对饲料营养、饲养密度、垫料管理等恰当处置。

12、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洁;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

13、免疫:常规病以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为主。用药原则为交替用药,兑入水中和拌入饲料给药。从15-20日龄起就要注意鸡球虫病的防治,此阶段应主要针对球虫病驱虫1-2次。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

延伸阅读

养殖画眉的饲养管理


(一)保持清静环境

新捕获的画眉野性较强,不适应笼中生活,显得急躁不安,拼命想往外逃,亦怕见人,所以要1鸟1笼,单独饲养,防止相互扑腾啄斗造成伤亡。为尽可能使它保持安静,对初人笼的画眉要在笼外罩上布制笼套,笼套下端露出三分之一鸟笼,以保持透光和空气流通;并将笼鸟放在能见到人但又不接触人的地方,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它情绪的稳定,有利于与人的逐步接近。

(二)喂食只能半饱

初期应选它最喜欢的食物饲喂,让它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不能喂得太饱,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如喂得过饱,它就不愿留在笼中,只想往外逃,不利于它逐步安下心来适应新环境。

(三)坚持天天遣鸟

每天清晨,将笼鸟带至安静空旷的园林公园或树林里,让它接触自然环境,接受新鲜空气,创造与其他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有益其健康和鸣叫。

(四)保持经常洗澡

画眉喜欢水浴,因此要经常给它洗澡,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应让它洗一次。洗澡一般安排在晴天中午进行,水温35℃左右,尤其是换羽期间,羽毛容易湿透,一定用温水洗,防止着凉感冒,特别是寒冷季节,一定选在风和日暖时候水浴,并且洗后让其及时烘干。水浴方法:将鸟笼放人水盆内,盆中水不能装满,其深度以鸟站立时不超过跄踉部为宜。画眉见水会很兴奋,自己会用嘴理羽洗澡,切勿握住鸟体强行给它洗澡,这样由于受J凉,以后反而不会自己洗浴。

(五)搞好保温防暑

冬季气温低,可将鸟笼放在室内,室温白天保持在10-15T,夜间保持在6-8cC。冬天尽量让鸟多晒太阳,既暖和了身子,又增加钙质的吸收。夏天应将鸟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注意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六)加强换羽护理

画眉在换羽和发情期间,处于特殊生理变化阶段,除适当增加主饲料外,还要加大动物饲料的饲喂量,促进新羽成长,如营养跟不上,会使换羽期延长,影响下一阶段的发育。同时,换羽期间不要遇鸟,也不要让鸟离鸟群太近,防止斗叫,尽量使鸟处于安静环境并适当减少其鸣叫时间,以免过分消耗体力。但又不能让它完全不叫,否则容易忘口。画眉发情期兴奋爱叫,如听到叫声嘶哑的,应放下笼衣让其休息;另外,在这段时间里,不要让雄鸟听到雌鸟的叫声,否则有的雄鸟会因此兴奋鸣叫不停,最后因精力衰竭而死。

(七)及时修剪嘴峰

画眉嘴峰过长会影响啄食,甚至会被撞断。因此,应注意观察,发现过长时要立即进行修剪。修剪时可将画眉轻轻抓在手中,使鸟仰卧,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抓住鸟的嘴和爪,利用光照,剪去透明部分,并用指甲锉锉平。

贵妃鸡的饲养管理


贵妃鸡体型娇小玲珑,因为母鸡头部的羽毛茂盛像欧洲贵妇的羽毛帽,因此得名贵妃鸡,贵妃鸡经济价值丰厚。那么,贵妃鸡应该怎么饲养管理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饲喂管理

贵妃鸡的饲喂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雏鸡来说,当雏鸡破壳出生后,要立即送进育雏舍,在进入育雏舍之后,要先进行清洁消毒,饮水消毒等一系列工作,然后调整好饲料,因为雏鸡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所以饲料应该是半干半湿的状态,持续饲喂时间不得低于两天,然后再使用鸡花料饲喂12-15天左右,再使用市场上专门的小鸡料饲喂至中鸡阶段,到达中鸡后便可使用肉鸡饲料了。

2、温度光照

贵妃鸡在每个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在雏鸡时期的时候,破壳两天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0度左右,7天内的温度也不得低于30度,然后跟随雏鸡的生长时间每周逐渐减低2度左右温度,直到温度下降到常温,另外雏鸡在半个月内的温度变化是决定成活率及后期生长能力的关键,除了温度之外,我们还要加强鸡舍的通风与光照,光照充足可以提高贵妃鸡的活力,促进贵妃鸡的生长,降低发病率,还有利于贵妃鸡的产蛋。

3、孵化管理

贵妃鸡的产蛋没有规律,也没有家鸡的就巢性,一般贵妃鸡在5天内就能会孵化种蛋,一般孵化期不会超过3周,其孵化方法与家鸡类似,但是贵妃鸡每年的产蛋率不多,最多不会超过170枚,外形与家鸡蛋相似,贵妃鸡的抗逆性强,所以孵化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冬季的受精率不高,因为温度较低,因此在冬季的时候要做好温度调控,保证贵妃鸡的受精孵化,提高产蛋量。

4、疾病防治

贵妃鸡的抗病性虽强,但是也需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定时观察贵妃鸡的活动与进食情况,如果发生了并且或者是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出处理,隔离病鸡,及时消毒,加强鸡舍的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消灭病菌,降低发病率,遇到流行传染病的高发期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经济损失,家中要备好治疗所有疾病的药物,避免发病措手不及。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贵妃鸡的饲养管理,希望可以帮到您!

黄牛冬季的饲养管理


中国黄牛的代表性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和延边牛等。黄牛的冬季养殖非常重要,那么黄牛冬季要怎么进行饲养管理呢?

冬季,黄牛处在消耗饲料状态,饲料利用率、出栏率都很低,从而形成夏饱、秋肥、冬瘦、秋乏的恶性循环,黄牛经过一个冬季掉膘可达25%~30%。为了解决此问题,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注意保温

牛舍保温性能好。不漏雨、不透风,地面不潮湿、清洁卫生,室温保持在10~18℃宜。

2牛舍通风

由于冬季暖棚牛舍封闭严密,舍内外温差大,加之牛呼吸散热、排泄粪尿等原因造成舍内湿度大,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牛舍必须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3保持卫生

要保持暖棚牛舍的卫生,才能保障黄牛的正常生长发育。①及时清除牛粪,每天在喂牛时要清除牛粪。②打扫牛舍及饲槽,每天喂完牛之后要扫净拌料,及时扫净饲槽。③牛舍的消毒,每月进行一次,用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牛舍地面和墙壁喷雾消毒,氨味浓时用过氧乙酸消毒,牛舍门口可用白灰消毒。

4科学饲喂

饲料是育肥牛增膘长肉的物质基础,必须合理搭配饲料。日粮为:干青草5kg,青贮玉米秸秆8kg,酒糟10kg,玉米粉3kg,豆饼0.5kg,尿素100g,食盐50g。每天饲喂三次,即早晨六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各喂一次。料要少添、勤添,每次采食时间1~1.5h,不要使牛吃的过饱,使牛在每次饲喂时都保持旺盛的食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供足饮水

冬季,牛以吃干草料为主,所以要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不但影响牛采食,也影响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使牛的被毛、皮肤干燥,精神不振。牛饮水2次/d,采食后1h饮水,供给的水要清洁卫生、温度要适宜(20℃左右)。

6多晒太阳

在天气晴朗时,要把牛牵出舍外晒太阳,同时要刷拭牛体,即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对寒冷的抵抗力,对黄牛增膘极为有利。

浅析刺猬的饲养管理


刺猬为哺乳纲刺猬科动物,体长22厘米,尾长2厘米,头宽,吻尖,耳短(不超过刺长)。刺猬皮可入药,有降气止痛,凉血止血功效,主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等。其心肝肾也可药用。

刺猬栖息于灌木丛中,市郊村落附近也有。喜静,怕光怕噪声,昼伏夜出,嗅觉灵敏。冬眠期长达半年,以春夏秋食量大,体重增加快。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幼鸟、鸟卵、蛙、蜥蜴及瓜菜。

饲养刺猬可以模拟野生的生活环境,建筑室内外相连的园地。室内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雪霜防冻,室内设窝,供刺猬安静栖息。室外上设遮光掩体物,地上可种灌木杂草,堆土墩或假山,让刺猬摄食、活动。饲养室为4平方米左右,室外为10平方米左右。

刺猬野生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人工饲养要使其转为动植物食料结合。可以用碎米,面粉、玉米粉、青菜、瓜果类等植物饲料混以一定数量的动物性饲料煮熟,加少许食盐进行饲喂。小刺猬40天左右断乳就可分开饲养,养到90天每只可增重到310克左右。刺猬食量随生长发育阶段而变化。体重100克左右的小刺猬食量50克,体重300克以上的刺猬食量为100克。

鉴别刺猬是否健壮,一是看刺猬刺的光泽,二是看刺猬的身躯是否丰满,三是看刺团的松紧。刺猬的疾病有肠炎、皮癣、寄生虫等。有的疾病与饲养的生态环境和食料的选择有关。患肠炎病的刺猬,刺无光泽,行走无力,拉稀。可饲喂新鲜饲料,每日喂3次土霉素,每次0.25克。刺猬患皮癣病时,可见其脸部、腿部、背部脱白碎皮,可用癣药膏治疗。刺猬患蛔虫病时,可见其食欲不振,困倦、无力,可以使用驱虫净治疗,日喂2次,每次2片。

刺猬全年均可捕捉,由于其行动迟缓,遇敌时蜷曲成一个刺球,很易捕捉。捕捉到的刺猬可用石碾压死,将皮肉分开,或用脚将它踩紧,待其四足微微开张时,用利刀从其腹部纵剖至肛门,用脚压紧,使其内脏、爪肉、油脂从创口突出,割除4爪,再用脚踩,将全部脂肪挤出,剥皮后翻开,使刺毛向内对合,刮净残肉、油脂,用竹片将皮撑开悬在通风处阴干。或用钉子钉在木板上阴干。为防虫蛀,可在皮上撒一薄层炉灰或石灰后阴干,不可曝晒。

饲养管理蚂蚱的经验


一)蚂蚱的生物学特性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但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两种,即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蚂蚱养殖棚的建造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让蚂蚱食用。建造面积要按蚂蚱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用角铁、木棍等建造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拉锁,以防止蚂蚱跑出和人进出棚之用。棚高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

三)蚂蚱的饲养管理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0~15天孵化出小蚂蚱。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35天,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约产卵70~100粒。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蚱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要及时出售。

饲养管理蛤蚧的经验


大小蛤蚧分开饲养,一般体长在90毫米左右时目口可放人大蛤蚧房内饲养,太小的蛤蚧如果与大蛤蚧同房饲养易被吞食。在气温1820℃时,蛤蚧开始活动和摄食。,蛤蚧于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幼虫。在晚间天黑以后,蛤蚧沿房顶缝隙进入活动场。此时将黑光诱虫灯开启,有趋光性的昆虫即迎光扑来,落入活动场内,蛤蚧即可捕食。一盏20瓦的黑光诱虫灯,诱捕昆虫的范围为200多米,一夜可诱捕上万只昆虫,计重500克以上,这些昆虫足够供400多条蛤蚧食用。如遇饲料不足时,可补充家蚕、蓖麻蚕、蟑螂和上鳖虫等。蛤蚧的耐寒性较差,也不抗热,一般存活的温度需在8℃以上,15℃以上才能活动,1718℃以上才能摄食,2232℃左右才最活跃。由于个体之间有体质强弱之差,因此耐寒性也各不相同。

健壮的个体即便在室温5℃时也不致死亡,而瘦弱的个体在10一13℃却能被冻死,幼小的蛤蚧耐寒力则更差,一般不能忍受低于13℃的气温。因此在冬季和早春气温变.化较剧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此时将门窗关严,使寒风不能侵入:蛤蚧栖息的地方可挂麻袋片,必要时可烧木炭火盆增温,以保持室温不低于13℃。这样的温度,蛤蚧不致冻死。一直到惊蛰或春分,蛤蚧才再度开始活动。如果冬季室温提高到20℃以上时,可喂蚕虫、蟑螂和土鳖虫等,如果不给饲料,蛤蚧消耗体内营养,将会很快消瘦,抗寒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且易死亡。小蛤蚧抗寒能力弱,;管理中更应特别注意。夏季,当室温上升到32℃以,:时,除应泼水降温,增加遮阴设备外,还应在饲养房内增设饮水用具,供给饮水,或结合降温,在蛤蚧身上洒水。热天,蛤蚧喜欢湿润的环境,这时室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7090%之间,如果相对湿度降到50%以下,应在室内洒水以增加湿度。除上述工作外,还应经常打扫室内卫生,清洗饮水用具,换饮用水,检查房内有无洞隙:检查蛤蚧是否健康。发现有病的应及时隔离。一般有病的蛤蚧主要表现在脚的吸附力差,喜欢单独在有光处或低处停留。

种藏獒的饲养管理


公藏獒18个月为成年标准,也就是一年半母。狗一般在8-12月会发情。如果生完一窝小狗仔,身体还会发大一点。一般在14-16个月长成饲养种藏獒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配种,并获得数多质优的后代。因此,要求其体质健壮,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为了对种藏獒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养全价、体况适宜种藏獒要求中等以上瞟情,其日粮搭配要合理,营养要求全价。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需要。种藏獒精液品质要好,为了获得健壮的仔獒,保护种獒,不要过早参加配种。一般的在第二个发情期参加配种为宜。

二、合理确定配种次数种藏獒的配种次数,每天以一次为宜。连续配种两次,以间隔时间为24~48小时之间。为保持种獒的最佳体况,一年内配种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0次,且将时间均匀分开进行。配种次数过多,频度过密,不仅会降低种獒的体质,而且因精液品质的下降使母獒受孕率降低。

三、种藏獒要单圈饲养对于各种藏獒,自幼就应进行选育,6月龄时即应进行单圈饲养,严防互相殴斗,早交乱配,影响配种效果。

四、适时加强运动运动时间,夏季可在早、晚进行,冬季可在中午进行。每天运动不低于1小时,保护皮肤卫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加强性活动。

五、配种应自然交配对初次参加配种的青年藏獒,在新的不熟悉的场所,由于各种引诱性刺激物的存在,而往往表现不出配种的积极性。因此,应将母獒牵到公獒熟悉的地方参加配种,并任其自然交配。交配后,要自行松脱,不要强行拉开,以免损伤生殖器官。更不要立即给种獒饮水,母獒应自由走动20分钟。

六、配种要作记录为观察其配种性能和后代品质,配种时要作记录。根据它们的个体品质、祖先品质、同胞品质以及后代品质进行综合评定。

绿头鸭养殖 绿头鸭的饲养管理


近年来,绿头鸭因它的肉质天然与独特在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急剧上升,绿头鸭容易养,一是抗病力极强。二是食性极广,稻谷、玉米、大小麦、糠麸、枯饼、鱼粉、蚕蛹和青、粗饲料以及鲜活动物,均十分喜食。三是生长极快,绿头野鸭肉用一般养至70日龄就可上市出售,体重达14千克,比普通野鸭大2~3倍。四是营养极丰富,其脂肪少、瘦肉率高、肉质鲜嫩、野味香浓,属上等滋补佳肴。因此养殖绿头野鸭的前景十分广阔,今天第一农经小编就来说说如何饲养绿头鸭。

养殖环境

建造野鸭场舍,必须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应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动场上可栽些树木、草丛,池塘中培植些藻类。如果采用养放结合的饲养方法,饲养场必须建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天网距水面或地面2米高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一个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

天网与围网孔眼为33厘米,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1~30日龄,舍面积5~7米。运动场、水场各20米。70日龄以上,舍面积15~20米,运动场20米,水场15米。

饲料选择

绿头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饲喂家鸭专用全价颗粒饲料即可;如自行配制,其饲料参考配方如下:1~30日龄,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豆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31~70日龄,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豆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

饲养管理

1、雏鸭(1~30日龄)饲养管理

饲养雏鸭要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9~27℃;4~6日龄26~25℃;7~10日龄25~24℃;10日龄以后19~17℃。一般在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米2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一个,7日内每小栏养雏鸭50~70只。由于雏野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

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制剂。要备足清洁水自由饮用,千万不能断水。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青绿饲料(切细)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田螺肉、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以利雏鸭生长。

2、成鸭(31~70日龄)饲养管理

为使成鸭快速增重,整个饲养期可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同时还要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以免惊扰鸭群。

3、种鸭(70日龄后)饲养管理

按1∶4~6选留好公、母鸭。公鸭应选体格健壮、行动活泼、反应敏捷的作种用;母鸭应选头小、颈长、眼大、背宽、胸阔的作种用。饲料可用蛋鸭或种鸭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6%~8%的海带精粉。产蛋高峰期喂料次数要增加,以利达到高产稳产。整个产蛋期,可在地上人工造些浅窝,其上垫些松软稻草,以利母鸭产蛋。

以上就是饲养绿头鸭的方法,时常观察绿头鸭的生长情况,对鸭舍进行定期消毒,如果按照科学的养殖,就必然会铲射高更大的经济效益。

养殖土鸡的快速饲养管理


1.鸡舍的构造可用旧房改造,也可另建鸡舍。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米,网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旧房改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窗口大小以房内光线而定,一般以鸡白天能找到吃料和饮水的位置即可。窗口用铁丝网封好,以防外敌入侵。若是新建鸡舍,周围可用竹编网,春、冬季节外加2层白色农膜,并留好气窗和地窗。料槽和饮水器可用竹筒代替,均匀放置舍内。中鸡、大鸡舍内横装小圆木数排作栖架。小圆木直径8厘米左右。第一排距地35厘米,第二排距地40厘米,依此按梯状安装,排距均为30厘米左右。安装要牢固,做到鸡群飞上栖架不摇晃,不倒塌。其它构造同小鸡舍。

2.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旧房改造的鸡舍,四壁内及顶上用浓石灰水粉刷12次,不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鸡舍,都要严格消毒,搞好卫生,验证舍内调温和通风设施。

3.雏鸡的来源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最好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①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纯土鸡。母鸡体重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1.62.25公斤为宜,公母比为1:10,种鸡公母不宜用兄妹鸡。②农家采用母鸡孵化出雏方法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匀,按时保质外,先孵的母鸡实行空孵(鸡窝内不放蛋),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4.科学饲养①出雏后,雏鸡先喂红糖水,以增进食欲,促进胎粪排出,饮水后开食,雏鸡做到少喂多餐,中鸡每日56餐,大鸡每日34餐。②科学配料,小鸡采用肉小鸡全价料;中鸡自配料:谷物类发芽料40%,米糠25%,玉米粉15%,各类青菜叶(熟料可用根茎叶)15%,血粉5%;大鸡自配料:谷物类发芽料70%,各类青菜叶25%,血粉5%。自配料冬天用熟料。

5.科学管理①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开为一群,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在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②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③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④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为1周期间隙光照,使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节约电费。光照强度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⑤雏鸡25日龄方可放牧,这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⑥调教中鸡上栖架应于黄昏已尽时进行,先将小部分中鸡捉上栖架,捉鸡时不开电灯,用手电筒照住已捉上栖架的鸡,并排好。有些鸡初次不习惯,或跳下来,或把其它的鸡从栖架上挤下来,需反复23次捉上,待全部捉上后闭光,经13个晚上开始习惯,再由这一小部分中鸡带领其余鸡飞上栖架。⑦经常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春、冬季通风换气应注意保温,严防穿堂风。

6.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

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


怀孕前期:由于胚胎的生长比较缓慢,因此饲养不宜过肥,只需要按照空怀期的标准进行饲养即可。怀孕中后期:由于胚胎的生长发育加快,特别是最后2-3个月,需加大喂食量,提供充足营养,可在平时的喂食物中适当添加1-2kg的精饲料,有利于促进胚胎的健康生长发育。

一、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

1、怀孕前期

怀孕母牛摄入身体的营养,需要满足自身生长需求、胚胎生长需求,还要为产后的泌乳做好营养储备,在怀孕早期,胚胎的生长比较缓慢,所需的营养成分要比较好,因此这个阶段饲养不宜过肥,一般达到空怀期的标准即可,如果饲养过肥,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2、怀孕中后期

进入怀孕中后期,胚胎的生长发育会逐渐加快,特别是在最后的2-3个月,这个阶段就需要加大喂食量,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胚胎生长发育,除了正常的饲养外,每天还需要加喂1-2公斤的精饲料,可根据母牛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搭配,但是不宜喂食过度,会容易造成母牛难产。

二、做好保胎工作

1、流产征兆

母牛在妊娠期间,如果饲养与管理不当,会容易发生流产的情况,一般在怀孕早期时,流产前兆主要表现为阴道流出粘液、不断回顾腹部、坐卧不安,而在怀孕早期之后,流产前兆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大、屡做排尿姿势。

2、分开饲养

如果有出现流产现象,不仅会降低以后的产仔率,还会导致母牛的身体损伤,所以为了防止流产现象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将怀孕母牛和其它牛分开饲养,避免因为某些原因出现碰撞而引发流产。

3、喂食新鲜饲料

养殖期间喂食的饲料要新鲜,不可喂食霉变、变质的饲料,还需要提高母牛的运动量,增强自身体质,避免生长过肥而出现难产的现象,但需注意的是怀孕早期要控制运动量。

三、预防产后瘫痪

1、瘫痪原因

母牛在生产后瘫痪,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因为母牛体内的血钙量低所导致的,如果出现瘫痪后不及时治疗,会对母牛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死亡。

2、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母牛在生产后出现流产的现象,养殖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首先要减少妊娠母牛饲料中稻草的比例,因为在母牛妊娠期间,如果喂食大量的稻草,会容易造成母牛出现产后瘫痪的现象,而在妊娠后期可适当添加钙磷物质比较多的饲料喂养,以满足母牛生长所需营养。

幼蜈蚣的饲养管理技术


【常见问题】幼蜈蚣的饲养管理技术

【专家解答】

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虽然已初步具备了生活处理能力,但毕竟还比较细嫩。所以我们常常将当年孵出的蜈蚣放在较小的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饲养到第一个冬眠期的到来。每个直径约0.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幼蜈蚣。在盆内铺上5厘米左右的饲养土,土上再叠放34层吸足了水份的瓦片,供蜈蚣栖息,瓦片上再放一些海绵,供蜈蚣饮水,饲养土的中央放一块或数块小塑料板,用于喂食。将多个这样的饲养容器摆放于空饲养池的饲养土上,以防止幼蜈蚣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外逃。

1.初期喂食

初期幼蜈蚣的饲料以蛋黄和牛奶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塑料板上,而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更换一次。要特别注意清洗塑料板与海绵,当发现海绵发出腐臭味时,应更换。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蛋黄、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饵料。

3.温、湿度控制

幼蜈蚣的温度应尽量维持在2530度之间,这在南方地区不算难题,因大多数幼蜈蚣离开母体时,正值炎热季节。只有那些较晚出生的幼蜈蚣,其离开母体时适逢气温多变的秋季,应小心控制饲养土的温度。幼蜈蚣饲养土的湿度,应维持在20%25%,为防止底部积水,应在饲养容器的底部较低处用针或小钉刺一些小眼以利渗漏。

4.供给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幼蜈蚣的饲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饲料为主,蚯蚓和蝌蚪是幼蜈蚣较喜欢吃的饵料,投喂蚯蚓时,应选择与蜈蚣身体粗细相近的个体,将其切成小段,投于塑料板上。而蝌蚪则可直接投喂,也可将其除掉内脏剁成肉泥再喂。幼蜈蚣的饮水主要由吸水海绵提供。

5.搞好冬眠前的过渡

当幼蜈蚣在小器皿中饲养1.52个月后,它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季也即将到来,此时幼蜈蚣也完成了独立生活后的第一次蜕皮,进入第二次蜕皮。应将所有的幼蜈蚣进行一次清理,按大小与蜕皮进度分群,放入不同的养殖池或养殖槽中进行饲养,此时饲养池的饲养土一定要疏松,饲养舍内的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幼蜈蚣顺利进入冬眠期。

【专家解答】

当幼蜈蚣破卵膜而出时,应及时将母蜈蚣和幼蜈蚣分开饲养,避免母蜈蚣咬食幼蜈蚣。刚从母蜈蚣怀里脱离出来的幼蜈蚣,可以先放在盆中饲养,再转入饲养池中饲养。此外在喂食、湿温度上把控好,幼蜈蚣的成活率更高。第一农经小编在本文中给您整理了《幼蜈蚣的饲养管理技术》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麝香鼠的日常饲养管理


麝香鼠麝香鼠产的是天然麝香,在西方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了。麝香鼠的麝香在2004年就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生产药品了,也成了这几年火爆的特种养殖品种。 1.繁殖期的饲养与管理

麝鼠的繁殖期一般是四到九月份,这一时期在种鼠选定后,应以一公一母组合配偶,放在同一圈舍饲养,任其自然交配,母鼠的妊娠期一般为25~29天,4月末或5月初产第一胎,产后半月即可进行交配,一般气年可产四到五窝,由于这段时间是母鼠妊娠、产仔、哺乳交替进行的繁殖期,母鼠负担很重,必须精心饲养。饲草要鲜嫩适口,多样化,同时营养要丰富,另外,还要适当补喂动物性蛋白质和无机盐,环境要安静和卫生,炎热的季节窝舍要做好通风,遮荫和避暑。刚出生的仔鼠体重约20克左右,体长6~7厘米,体表无毛,皮肤裸露,仔鼠哺乳期为20天左右,20日龄左右就可爬出窝室,采食青绿多汁的细嫩饲料,也可以下水游泳。麝香鼠的幼仔发育很快,30日龄体重可达200克以上,这时可对仔鼠进行分群,5~6月龄即可接近成鼠。

由于这段时间正值夏秋季节,也是各种食物生长茂盛,食物最丰富的季节,青绿饲料一般每日每只250~500克,精饲料40~50克,青绿饲料应在早晚凉爽时投喂,精饲料应在下午投喂,要保持圈舍卫生,经常更换池水,夏季应每日换水一次,秋季至少每三日换水一次,并在每次换水时,要把池水中的污物清除。麝香鼠的自洁能力很强,窝内如不干净,它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圈内的粪便和残余食物要及时清除,以防在圈中发酵。这一段时间繁殖的幼鼠比较多,幼鼠生长发育很快,要求营养很多,必须补充充足的青草和其他青绿植物,饲喂次数应该为每天3~4次。随着日龄的增加,各种饲料量也逐渐增加,可日喂2~3次,到60日龄时已基本成熟,可按常量饲喂,即每天青绿饲料350克,精料50克,要勤换水,勤打扫,要注意检查,使之可随时吃到新鲜,不变质的饲料。

2.越冬期的饲养管理

麝鼠的越冬期是从11月初至第二年3月中旬。在这一段时间,家养麝香鼠最后一胎幼鼠便陆续断乳分窝独立生活,种鼠和幼鼠均需要经过越冬期到第二年春天再进行繁殖,所以越冬饲养的好坏对种鼠的成活和下年的繁殖有直接影响。越冬期的管理主要要注意御寒增热,在鼠越冬前,要维修窝室,笼壁要坚实无缝,不透风,在窝室内垫干草,既能保温又可供食。麝鼠有自己清理窝室和在固定地点排便的习惯,所以不需过多的打扫卫生。这段时间可不用在游泳池供水,为了满足麝香鼠对水分的需要,越冬期应多投喂多汁的青绿饲料,麝香鼠有贮存食物的习性,饲养者可不必每天投放饲料,可按日量累计每周或每半月投放一次即可。值得注意的事麝香鼠越冬期运动量减少,容易产生疾病,应特别注意。

3.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除繁殖期和越冬期外,其余时期就是恢复期了。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较简单,是全年工作最轻松的时候。日粮标准与越冬期大致相同或稍低些,饲喂量也相应提高。尽管工作粗放,但在疾病防治,清洁卫生等方面也要搞好,绝不可掉以轻心。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雏鸡的饲养管理》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的饲养和管理”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9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