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方法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冬春和晚秋气候多变、天气寒冷、饲养管理不当、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拥挤等原因引起发病和流行.。由于养鹅户对此缺乏预防措施,常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现将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

发病后,种鹅表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常跟不上群或不愿活动。行动迟缓,步履蹒跚,嗉中积食、肿大,倒提病鹅张口呼吸,口鼻流出酸臭液体,鼻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病鹅表现摇头,角弓反张,腹泻,粪便稀薄,呈浅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有的鹅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继而发生跛行,一般病程可延续一个月左右或更长。

2.剖解变化

死亡鹅可见心包内充满透明的浅黄色渗出液,心冠脂肪和心内膜充血和出血,心肌颜色变浅并且柔软。肺脏有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在胸肺膜表面,偶见有一层黄白色假膜覆盖。胃肠黏膜充血、出血,并内有大量黏液,肠道内容物似粉浆或带有血液,有出血性炎症,肠黏膜发红或有出血点,特别是十二指肠端充血、出血较明显。肝脏充血、肿大,表面和切面均散布细小、灰白色假膜。母鹅的卵巢有明显的出血,卵泡上的血管出血程度不一,有的卵泡变形,似半煮熟样。

3.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①全群鹅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2克,进行混饲,2次/天,连用3~5天。对于有症状的鹅可肌肉注射头孢噻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1次/天,连用3~4天。②对于有明显症状的鹅,可在饮水中添加0.02%多西环素,2次/天,连用3天。也可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天,连用3天。③可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1次/天,连用3天。④在饮水中配制口服补液盐,用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混合后加常温水1000毫升搅拌均匀,让鹅自由饮用。也可用电解多维227克加水150升,另外加入0.1%维生素C,现配现用,让鹅自由饮用。可在饲料中添加2%欧贝莱(一种微生态制剂),对于疾病恢复可起到良好作用。

(2)中药治疗。可用金银花160克、穿心莲150克、黄芩100克、桔梗90克、大青叶90克、黄连须80克、甘草50克,这些药量为100只鹅1天的量。每天1剂,煎汁拌料,连用3天。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和止泻作用,对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4.预防措施

(1)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该病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常发、多发、易发的鹅场可使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性高,易于注射,无毒副作用,对鹅无任何不利影响,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2)注意鹅舍的环境变化,保证鹅舍的通风换气,减少应激产生,尤其是更换饲料时,要注意渐进性换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及电解多维,以便增强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3)隔离病鹅,死鹅要深埋或焚烧等,做无害化处理。将鹅舍内的粪便彻底清扫干净,粪便、垫草等清扫物堆积发酵,可用3%的火碱或1∶800消毒威对鹅场及周边环境彻底消毒。鹅舍、料槽、饮水器和一些用具等,亦用0.2%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进行全面消毒。使用0.1%过氧乙酸对鹅群进行喷雾消毒,每天消毒1次,连用7天。鹅舍每天定时进行清扫、消毒,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要改善饲养条件,特别要注意防寒、防潮及饲养密度。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体内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遭遇饲养条件欠佳、饲料更换太勤、环境气候突变、寒冷、潮湿等应激因素时,即可引起发病。

一、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冬春和晚秋气候多变、天气寒冷、饲养管理不当、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拥挤等原因引起发病和流行。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在门诊病例中,发现5起种鹅巴氏杆菌病例,由于养鹅户对此缺乏预防措施,给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损失。现将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5户饲养种鹅户,分别饲养种鹅500一2000只,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出现部分种鹅逐渐死亡现象,每天死亡2一3只,持续发生10多天,户主自行给药3一5d,用痢菌净、土霉素、氟呱酸进行拌料,又注射青、链霉素和安乃近,时好时坏,始终控制不了疫情。随后前来我门诊就医,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2.临床症状
发病后,种鹅表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常跟不上群或不愿活动。行动迟缓,步态瞒珊,嗦中积食,肿大,倒提病鹅张口呼吸,口鼻流出酸臭液体,鼻孔有豁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病鹅表现摇头,角弓反张,腹泻粪便稀薄,呈浅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有的鹅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继而发生跋行,一般病程可延续一个月左右或更长。
3.剖解变化
死亡鹅可见心包内充满透明的浅黄色渗出液,心冠脂肪和心内膜充血和出血,心肌颜色变浅,并且柔软。肺脏有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在胸肺膜表面,偶见有一层黄白色假膜覆盖。胃肠豁膜充血、出血,并内有大量豁液,肠道内容物似粉浆,或带有血液,有出血性炎症,肠豁膜发红或有出血点,特别是十二指肠端充血、出血较明显。肝脏充血、肿大,表面和切面均散布细小、灰白色假膜覆盖。母鹅的卵巢有明显的出血,卵泡上的血管出现程度不一,有的卵泡变形,似半煮熟样。
4.实验室检查
①涂片镜检。无菌采取病死鹅的心血、肝脏、淋巴结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卵圆形短杆菌。再用美兰染色,镜检结果为两极着色的圆形短杆菌,并有荚膜。
②细菌分离与培养。无菌采取病死鹅的心血、肝脏组织和淋巴结,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370C恒温箱培养24一48h后,生长出圆形、湿润、表面光滑的露珠状的小菌落,能见到不溶血、乳白色、圆形的细小菌落,豁性较大,边缘整齐。将培养物做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大多数细菌呈球杆状或双球状,两极着色,有荚膜。
③生化试验。该菌能分解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麦芽糖、肌醇、糊精和淀粉等。还原美兰,能产生靛基质。M.RV-P反应阴性。不液化明胶,不产生H2S,不能运动。
④动物试验。取8只小白鼠,分成7组,试验组用灭菌生理盐水10nil稀释3nil菌液,即1nil菌液作10倍稀释,0.1nil/只,皮下注射4只小白鼠,另4只作对照,3611接种组4只小白鼠全部死亡,对照组4只存活。解剖病死小白鼠,病料重复上述试验,复制本病成功,从而引起本病的病原菌系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强毒菌株。
⑤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做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头抱唾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磺胺-6一甲氧嚓咤高敏,丁胺卡那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中敏,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不敏。
⑥与禽沙门氏菌病的鉴别。禽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于1一3周龄的雏鹅,虽然剖检肝表面也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点,但肝脏肿大呈青铜色,肠豁膜虽充血或出血,但呈糠扶样坏死。而且心冠脂肪、心肌外膜和心内膜没有出血。
⑦与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鉴别。禽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鹅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虽然以肝脏、脾脏等器官表面出现大量白色坏死点为特征,但心冠脂肪、心肌外膜和心内膜没有出血点,肠道特别是十二指肠没有膨胀,肠豁膜没有出血,特别是没有带血液胶冻样的肠内容物,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料涂片镜检,不见两端染色卵圆形小杆菌。

二、诊断
根据病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种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1.西药治疗
全群鹅可用磺胺-6一甲氧嚓咤,剂量为0.2g/kg·W,进行混饲,2次/日,连用3一5d,对于有症状的鹅可肌肉注射头抱唾吠,剂量为5mg/kg体重,1次/日,连用3一4do对于有明显症状的鹅,可用0.020%。多西环素饮水,2次/日,连用3d。也可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剂量为30mg/kg%w,1次/日,连用3do可肌肉注射头抱唾吠钠,剂量为5mg/w,1次日,连用3d,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在饮水中配制口服补液盐,用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0g,混合后加常水1000nil溶解,让鹅自行饮用。也可用电解多维227g加水150/L+O.10%VC,现配现用,让其自由饮用。可在饲料中添加20。欧贝莱(一种微生态制剂),对于疾病恢复起到良好作用。
2.中药治疗
可用金银花160g,穿心莲150g,黄答100g,桔梗、大青叶各90g,黄连须80g,甘草50g。为100只鹅1天量。每天1剂,煎汁拌料,连用3d。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和止泻作用,具有一定疗效。
①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本病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常发、多发、易发的鹅场可使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性高,易于注射,无毒副作用,对鹅无任何不影响,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②注意鹅舍的环境变化。保证鹅舍的通风换气,减少应激的产生,尤其是更换饲料时,要注意渐进性换料,并在饲料中添加VC及电解多维,以便增强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③隔离病鹅,死鹅要深理或焚烧,做无害化处理。将鹅舍内的粪便彻底清扫干净,粪便、垫草等清扫物堆积发酵,可用30}。的火碱或1:800消毒威进行鹅场及周边环境的彻底消毒。鹅舍、料槽、饮水器和一些用具等,亦用0.20%。过氧乙酸或0.30%。百毒杀进行全面消毒。使用0.10%。过氧乙酸对鹅群进行喷雾消毒,每天消毒1次,连用7do鹅舍每天定时进行清扫、消毒,保持舍内干、清洁、卫生。.要改善饲养条件,特别要注意防寒、防潮及饲养密度。
三、结论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体内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自然界,当饲养条件欠佳、饲料更换太勤、环境气候突变、寒冷、潮湿等应激因素,即可引起发病。此次鹅场发生的巴氏杆菌病,是因为饲养条件差,正直寒冷的冬季,舍内寒冷、潮湿,病原菌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由于治疗不彻底使病情得不到控制,用抗生素3d,病情见好,过7一8d又发病,这样反复,因多杀性巴氏杆菌有耐药性现象。所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种鹅巴氏杆菌病的病程比较常见,在治疗时,应有耐心,一般疗程在5一7d,也有的需要10天左右,方能很好的收到。

相关阅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例猪葡萄球菌病的方法


葡萄球菌病是一种以引起组织器官发生化脓性炎症或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生有所增加,应引起养猪场(户)高度重视。

1.流行特点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环境中,当动物机体皮肤、黏膜等发生破损,加上某些应激因素导致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会引起发病。常见的应激因素有被雨水淋湿,营养失调,垫草潮湿、污秽,圈舍拥挤,光照不良,卫生条件不佳,长途运输等。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夏、秋季多发。

2.临床症状

本病对刚断奶的仔猪影响最大,可能与断奶应激有关,一般同窝仔猪1~2头先发病,1~2天后波及全窝仔猪。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表皮炎,先在少毛部位出现少量呈黄豆大小的微黄色水疱(/),并迅速破溃,水疱液与皮屑、污垢等混合形成痂皮,呈鳞片状附着于皮肤上。有的互相融合形成大的溃烂面,并很快向周围蔓延,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仔猪病情加重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架子猪发病后,临床表现为耳部皮肤发生不明原因的肿胀、发亮,与水肿、气肿、血肿不同,并有跛行或行走无力、关节炎等症状。

3.诊断情况

根据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为葡萄球菌病,确诊可采取皮肤渗出液或痂皮涂片镜检。

4.治疗情况

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均较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最为敏感。常用治疗方法如下(每头仔猪剂量):①氨苄青霉素0.2克、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黄芪多糖注射液5毫升,混合肌内注射,2次/天,连用3天;②清开灵注射液10毫升,肌内注射;③选用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千里光、金银花、鱼腥草、刺黄连、金钱草、槐花、艾叶、茵陈的全草各适量,水煎,取药液加适量白糖或红糖灌服,并用煎液对病猪患部进行擦洗,效果非常好。

5.病例介绍

2012年6月26日,我乡牟某饲养的9头刚断奶仔猪发病,症见仔猪耳朵、颈部、背部皮肤上均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有的已形成大面积结痂,并有微黄色液体渗出,食欲减退,发痒,不时在墙壁、饲槽等处摩擦。根据临床症状和圈舍卫生极差,特别是垫草非常潮湿等情况,初步诊断为猪葡萄球菌感染。遂联合应用方①和方③进行治疗,3天后猪群痊愈。另有我乡王某饲养的2头重约75千克的架子猪今年于5月28日发病,症见精神沉郁,不食,喜饮水,耳部发生不明原因肿胀,用手按压不凹陷,初步诊断为猪葡萄球菌感染。采用以上方①、方②和方③进行治疗,但剂量加大:氨苄青霉素0.5~1克、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黄芪多糖注射液10毫升、清开灵注射液10~20毫升,两头猪均痊愈。

6.诊治体会

葡萄球菌病因诊断不准确而延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注意与猪圆环病毒病、皮肤疥螨、接触性湿疹等相区别。圆环病毒病不仅会感染断奶仔猪,而且还会感染架子猪、母猪,特别对母猪危害非常大,常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皮肤疥螨病会造成所有猪只发病,出现奇痒症状,重症猪因在墙壁或饲槽上用力摩擦,皮肤上会渗出血液,且发生皱缩;湿疹主要因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常见个别猪只发病,很少波及全窝。

中西医结合治疗雏鹅感染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但据文献报道该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鹅。然而今年来,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周边地区雏鹅频发病毒性肝炎,根据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性诊断、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

1病例介绍

正阳县一肉鹅养殖户王某共养殖肉鹅4 000只,雏鹅 9日龄时,突然出现异常,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行动呆滞,常蹲下,厌食,发病半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扭转。然后在数小时内全群发病,发病后当天死亡20只,立即在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但未见好转;第2日又死亡40 只,于是户主带10只病鹅到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雏鹅病毒性肝炎,建议王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 w后鹅群逐渐恢复正常。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例常无明显症状,病雏鹅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有踢腿、抽搐、很快死亡。多数病鹅表现精神极度沉郁,呆滞,食欲废绝。闭眼昏睡,缩头拱背,扎堆或离群独处。有的软脚站立不稳,几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倒向一侧,头弯向背部,两腿阵发性痉挛,呼吸困难,有的出现腹泻,多呈角弓反张而死。

3主要剖检变化

病死雏鹅剖检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脏表面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等的小如针尖大,大如绿豆的紫红色或鲜红色出血斑点,有的出现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的淡黄或灰黄色坏死斑;胆囊胀大,胆汁充盈而稀薄;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胰脏也有不同程度出血或出血斑,肾肿大充血,出血。有些病鹅肠道充血、出血。

4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的分离鉴定

4.1.1涂片镜检。取心血涂片,肝、脾分别触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4.1.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心脏血,肝脏,脾脏和脑等病理变化材料,接种于巧克力琼脂、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放入37度恒温箱培养24~48后,三个平板上均未观察到有菌落生长。

4.2病毒的分离鉴定

4.2.1病毒的分离。无菌采病、死鹅的心、肝、脾、脑等组织等量混合、剪碎、研磨,用无菌生理盐水作1:5稀释制成悬液,反复冻融3次后按1 000 IU/mI加入青、链霉素混匀,静置处理30 min后,取上清液接种9 Et龄鸡胚10枚,72 h 全部死亡。接种健康雏鹅10只,48 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肝脏、气管与死亡病雏鹅的病理变化一致。

4.2.2血清学鉴定。取10只7日龄鸭病毒性肝炎敏感鹅,分为2组。一组为试验组,每只皮下注射1 Tnl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卵黄抗体;另一组为对照组。24 h后两组每只均皮下注射0.2 ml已制作的病毒上清液,结果试验组存活 90%,而对照组全部死亡。

经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确诊该鹅群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5防治措施

立即对整群鹅紧急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每瓶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500 ml/瓶)中加入10支庆大霉素(8万IU/支)剂量按每只2 ml。对养殖和活动场地彻底清扫和消毒;对料槽、水槽要彻底刷洗和消毒;用消毒水带鹅消毒,每天1次,连续3~ 5 d。

使用清肝热解毒的中草药,配方如下:板蓝根、茵陈各 100 g,银花、连翘、龙胆草、栀子、柴胡、甘草各60 g,田基黄50 g(以上为100羽雏鹅用量),水煎后加150 g葡萄糖饮服,病重者用滴管滴服,每只10~12滴,每日2次,连用 3~5 d。

采取了以上的相应措施,经过3~5 d的治疗,除发病严重的病鹅又死亡30余只外,其余大群鹅精神好转,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雏鹅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感染所致,患病雏鹅经I型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紧急注射,疫情能够平息。

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这是因为:第一,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和西药病毒灵对病毒有强烈抑制其复制的作用,故对消除该病的病因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二,板蓝根、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栀子利三焦,通大便,泻火;茵陈、田基黄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龙胆草、柴胡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使用可达到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中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不仅对病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健康鹅有预防作用。

防治该病时,必须改善鹅舍内条件,如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适当的饲养密度,每天清除粪便和垃圾,清洗饲槽、水槽,保持舍内的清洁干燥等,有助于鹅群早日恢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防治鸡支原体病治疗效果好


鸡支原体病是由禽败血支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出现罗音,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养鸡集约化的发展,其危害日趋明显。该病虽死亡率低,但常可引发其他疾病,导致饲料的利用率及产蛋率下降,对养鸡业造成严重影响。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发生最多,病情也较严重。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支原体可通过病鸡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传播,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种鸡交配均可传播该病。母鸡感染该病可产生带菌卵,致使孵化率和出雏率降低。各日龄鸡均可感染,但以1~2月龄鸡较多发,且致死率和对雏鸡生长的影响都比成鸡严重。

2发病原因

鸡感染支原体后,由于免疫接种、更换饲料、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鸡舍不洁、维生素缺乏、鸡舍内弥漫各种尘埃、冬季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的浓度较高等导致该病的加剧。其中氨气的影响尤为严重,被吸入的氨气可严重刺激气管和支气管,损坏呼吸道黏膜,病原微生物粘附在尘埃微粒上进入呼吸道,进而附着于气管黏膜.引发该病。

3临床症状

病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病初有少量浆液性、黏液性鼻液,并污染鼻孔周围及颈部羽毛,常出现摇头、打喷嚏、张口呼吸等症状,并可听到支气管罗音,有的病例在咽喉部可见米粒大小的黄白色伪膜,严重时喉头、气管常被纤维蛋白所堵塞。病程较长的鸡眼部发炎,有干酪样渗出物,由于鸡只的抓挠,会在眼部肿胀处出现结痂。症状较轻时,呼吸道症状不太明显,但产蛋量下降。当混合感染情况出现时,其症状表现更为复杂。

4病理剖检

鼻腔、气管内有大量浆液、黏液性分泌物,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出血且覆盖有灰白色或红褐色黏液。肺部有不同程度肺炎病变。病程较长的气囊混浊、增厚,充满干酪样物质,严重的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如无混合感染,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5鉴别诊断

5.1鸡支原体病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表现为全群鸡急性发病,呼吸严重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很快出现死亡。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

5.2鸡支原体病与鸡新城疫的鉴别

鸡新城疫表现为全群鸡急性发病,消化道严重出血,并且出现神经症状。鸡新城疫可诱发鸡支原体病,而且往往是鸡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支原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示出来。

6预防措施

对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感染;对刚出壳的雏鸡用链霉素饮水或滴鼻;对被感染的鸡群接种鸡败血支原体油乳苗,成年鸡皮下注射0.5ml,雏鸡皮下注射0.2m1,预防效果较好。

7治疗措施

7.1中药治疗

黄芩100g、麦冬100g、沙参100g、甘草30g、花粉100g、白头翁100g、白芍60g、知母80g、五味子30g。一剂三煎,连用5~7天。

7.2西药治疗

用泰乐菌素500mg/L饮水,连用5~7天,有良好疗效。

8讨论与体会

购鸡前要做好鸡舍内外消毒工作,用碘类消毒剂每3~5天喷雾1次,降低粉尘中支原体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鸡舍内饲养密度不能过大,确保舍内温度、湿度适宜,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肉鸡饲养要采用全进全出制。

对该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以中药消炎解痉、止咳化痰、调节血液酸碱平衡、降低应激,恢复肺脏、心脏和肝脏功能,解决了单一使用西药的不足。

通常患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一般都会伴有大肠杆菌病感染,造成雏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量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

支原体主要破坏上呼吸道黏膜,而上呼吸道黏膜是阻挡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一旦遭到破坏,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他病毒性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引发感染。呼吸不畅会使氧气供应不足而引起食欲下降、血氧含量降低,心肌缺氧易发腹水病和猝死病,并且引起鸡只伸颈呼吸而影响采食和消化吸收。

鹅巴氏杆菌病


疾病名称鹅巴氏杆菌病

疾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动物种类 鹅
疾病概述
又称鹅出血性败血病(鹅出败)、禽霍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全身粘膜有小出血点,剧烈下痢为特点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种禽类均能感染。

流行病学特点 对鸡最易感,其次是鸭、鹅、火鸡、麻雀、啄木鸟、白头翁等家禽野鸟都能感染。不同年龄的鹅都能感染,雏鹅、仔鹅最为敏感,在性成熟后开始产蛋时亦较易感。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一般鹅以秋季9~11月流行较重,种鹅常见于春季产蛋期流行。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鹅的症状因流行时期不同、鹅体抵抗力、病菌致病力的强弱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型常发生在刚开始暴发的最初阶段。病鹅无前驱症状,晚上吃食正常,第2天即发现已死亡。有时病鹅表现突然不安,倒地后双翼扑动几下,随即死亡。随着疫病的发展而陆续出现急性型。病鹅精神萎顿,离群独居,尾翅下垂,头隐翅下,打瞌睡,停止呜叫,不下水嬉戏,不食或少食,体温升高到41.5~43℃,口渴,由鼻和口中流出粘液,张口呼吸,剧烈下痢,排出绿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恶臭,出现症状2~3天即死亡。慢性型大多出现在疫病流行后期,也有急性不死而转为慢性。病鹅持续腹泻,消瘦,贫血。有的关节发生炎性肿胀,表现跛行,行走不便,切开肿胀部位见有豆腐渣样渗出物。慢性病鹅一般不会死亡,但长期不能恢复。剖检最急性型看不到明显病变。急性型可见全身粘膜、浆膜、心包膜、冠状沟和心脏都有出血,皮肤发紧变红,肝充血肿大,肺弥漫性充血,出血与水肿。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是心外膜,心冠状沟和心肌有出血点,肝、脾表面有灰白色的坏死小点,小肠出血性炎症。有的死鹅腹腔内有纤维素凝块,卵巢表面尤为多见。慢性型因病原体侵袭的器官不同而异。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可见鼻腔、窦内以及气管呈卡他性炎症,有时肺局部硬变。表现关节炎症状的病例,切开关节肿胀部可见豆腐渣样渗出物,公鹅如肉髯肿大,内有干酪样物质。

诊断方法 本病一般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生前较难诊断。根据多种禽类都会感染的特点,结合剖检的特征性病变,可初步诊断,若确诊,还应进行实验室检验。取病鹅的心血或肝组织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如见到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即是巴氏杆菌。从肝、脾、心血分离培养(用普通肉汤或血液琼脂培养基)菌落呈蓝绿色边缘,桔红色荧光即为巴氏杆菌。无菌操作取病料,制成悬液,取0.5~1.0毫升,皮下或腹腔内接种兔或小白鼠,接种动物在l~2天死亡,其心血或肝中也能分离出巴氏杆菌,即可确诊.

预防 避免病原的传入和带菌者传播疾病。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如确需引进,应从无病鹅场购买,引进鹅群隔离观察两周,确证无病后才可并群。鸡、鸭、鹅不要混养。发现病鹅要及时隔离,必要时实施封锁。被污染水源,至少经2周自净后才能开放,其他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应彻底消毒。病死鹅应深埋或作无害处理。本病常发地区和受威胁地区,要及早抓好疫苗预防工作。1010禽霍乱活菌苗,用清洁无污染的自然水按说明书规定稀释,也可加入少量饲料拌成稀汤样。待免疫鹅停水停湿料4~6小时后,让其自由饮食含疫苗的水料,在1~2小时内饮完。第一次服后4~5天,再服一次,3天后便能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8个月。用此法应注意免疫前,后3天不能用治疗禽霍乱药物,不能用霉饲料和垫草,感染疾病不饮不食的鹅不宜使用,饮食具要充足,保证鹅能同时吃到。用于注射免疫的疫苗,主要是弱毒菌苗和灭活菌苗。弱毒菌苗国内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肌肉注射0.2~l毫升,间隔两周再进行一次,一般5~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3~6个月。该苗只能在非疫区作预防注射,注射前后几天内绝对不能使用抗生素。如用灭活菌苗,每只成鹅肌注2毫升,注射后3~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3个月。一般说注射疫苗后,鹅均有不良反应,对产蛋有一定影响。

治疗方法
治疗可用青霉素成鹅每只肌注5~8万单位,每日2~3次,连用4~5天。链霉素成鹅肌注1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氯霉素肌注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连用2~3天。内服50毫克,每日1次,连用2天。土霉素,每千克饲料2克拌匀饲喂,连用3~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SM2)20%钠盐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0.5毫克,每日2次,连用3~5天。长效磺胺片口服每千克体重0.2~0.3克,每日1次,连服5天;或在饲料中加0.4~0.5%,每日1次,连用5天。复方敌菌净按0.02~0.05%拌料饲喂,连用1周。皮下注射抗禽霍乱高免血清每只2~10毫克,连用2天,早期治疗有效。喹乙醇用于预防时,每100千克饲料拌3~5克,连喂数天;用于治疗时,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口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403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