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现代化刍议

养蜂生产也有个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不仅是采用某些机械以改革生产手段, 同时还必须研究改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 使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 专业养蜂生产的形式是以二、三个人为一个生产单位, 五、六十群蜂, 走南闯北, 长途转地饲养; 或者在某个地区定地和小转地。每移动一次蜂群, 如用火车运输, 则需上下装卸6 次, 劳动强度大, 火车运蜂不能及时, 时间又长, 蜂群损失大; 为了节省运费开支, 不利于饲养强群; 每群蜂巢脾数量不足, 不利于生产成熟蜜; 热衷于长途转地的蜂场多, 并着眼交通方便, 蜜源比较好的场地, 容易产生盲目集中。因此, 这种生产方式是有必要加以改革的。

去年夏天, 曾会见一位澳大利亚的养蜂人, 他介绍了他的生产情况: 一个人, 一辆车, 12 0群蜂, 全年转地五、六次, 运蜂都用汽车, 不用火车, 晚间开车几百公里, 蜂群不受损失, 到达新的蜜源场地, 蜂群立即投入生产。年平均单产25 0 斤蜜, 他本人一年生产蜂蜜3 万斤, 他本人不负责摇蜜, 由所属的公司派专车摇蜜.

尽管我国与澳大利亚的养蜂生产各有特点, 如澳大利亚养蜂是只管理蜂群, 不象我们又要摇蜜, 又要生产王浆, 但他们的产值比我们高, 有机械装备, 改善了劳动条件,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现代化养蜂的设计, 归纳起来, 有下列三项目标:

1. 养强群, 取成熟蜜,
2 .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率;
3 . 改善养蜂员的劳动条件和生活。

用汽车运蜂代替火车运蜂的做法, 是实现养蜂现代化的第一步。现行生产组织所以每个生产单位只能保持五、六十群蜂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受汽车装载量的限制, 四吨卡车只能装载70 个继箱群。如果把车厢适当放宽到可以排列5 个箱体, 再把车厢适当加长到可以装8 个箱体, 而把车身降低一点, 使可以装载7 个箱体的高度, 这样: 6X8 X 7 -2 5 0 , 就可以装载1 2 0-1 4 0个继箱群。运输费用可以大幅度降低, 养强群的难题也不难解决了, 生产组织也不必局限于五、六十群蜂的水平了。

为此, 要设计一种专为放蜂用的车辆, 车身要长一些、宽一些、矮一些, 为的是可以多装载蜂群; 驾驶室里设双排座位, 后排要设计为双层卧铺; 这种车辆最好附有装卸用的小吊车。这种要求的放蜂专用车已开始设计改装, 汽车制造厂也愿意帮助我们设计和生产这类车辆.

用专用车辆代替火车运输, 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从调查材料来看, 长途转地的生产组, 其全年的生产费用为80 0 0-9000元, 短途转地的生产组则为4 00 0~ 50 0 0元, 其中运费和人员的旅费开支各占2 / 3 左右。这就是说, 五、六十群蜂要花3 , 00 0 -6 0 0 0元运输费用, 1 20 群蜂的转地运输就要60 0 0 ~ 120 0 0元。如果以专用车运蜂转地, 两年就能把一辆车的投资大部分收回来。燃料消耗100 0公里约20 0 元, 如以全年转地5 00 0公里计算, 即1000 元。再加上蜂群安全比较有保障, 降低了蜂箱的损耗, 以及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到达新的蜜源场地等因素, 用汽车代替火车运蜂, 可以肯定是一项有前途的改革。

以改革蜂群运输条件为起步, 再逐步配置摇蜜车等设备, 既可提高蜂蜜、王浆的质量, 又是社会化大生产合理分工的必然。提高蜂蜜质量, 从生产上说, 要养强群, 取成熟蜜; 从收购上说, 要贯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 还要建立责任制, 把好质量关, 同时, 要彻底解决包装污染的问题。在价格上, 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当前蜂蜜在国内市场出现滞销, 主要受价格的影响, 2 斤白糖的价格才买一斤蜜, 与目前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争取多出口是必要的, 但养蜂生产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 不然将给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带来被动的局面。

不成熟、含水量高的蜂蜜, 不仅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且不易储存, 容易发酵变质, 变得不能食用。因此有必要根据地区、蜜源的特点, 提高收购浓度起点, 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要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取稀薄蜜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说法, 认为大蜂场没有前途了, 国营蜂场不如集体蜂场, 集体蜂场不如个体 包括大包干的蜂场。这种说法的根据是: 转地蜂场间的争运输、争场地日趋尖锐, 国营、集体蜂场往往争不过个体蜂场; 同时也由于劳动报酬不尽合理, 不能发挥国营、集体蜂场养蜂员的积极性。前一种原因表达了目前在转地放蜂中出现的不正之风, 争运输、争场地,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 竞争 , 是非法的, 也是站不住脚的, 要加强对放蜂场地的管理来解决; 后一种原因是属于改善蜂场经营管理的问题。目前各地有几十个千群以上的大蜂场, 最大的蜂场有4 , 0 0多群蜂, 他们积累了一套经营管理的经验, 但还缺少认真地加以总结, 并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蜂场的经营管理是养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最少的投资和最低的消耗,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学的经营管理往往比饲养技术更为高级的一门科学, 蜂场办得好, 科学管理是第一位的。

蜂场要有一套健全的制度, 建立制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而不是消极地限制, 束缚手脚, 如果搞成赚赔不与我相关, 这种管理就是不成功的。在经营方式上, 究竟长途转地合算, 还是以定地饲养加小转地合算, 转地路线的计算与选择, 是单一生产还是综合生产, 怎样在互利的原则下联合经营, 这些间题都将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加以研究解决。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 只有大型的专业蜂场才有条件向现代化养蜂迈步, 并且在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率方面发挥优势.

随着现代化蜂场的兴起, 为了在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和发挥最佳的经济效果, 养蜂生产的管理体制也必须相适应地改革, 通过专业性的联合, 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 建立蜂业联合公司, 从发展生产的观点出发, 将企业中获得的利润优先用于养蜂现代化的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 养蜂生产增长的速度不慢, 但生产手段改进不多, 产品质量反而有所降低, 这种现象说明在解放了生产力以后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研究不够, 国家、集体在这方面也缺少有力的支持。养蜂现代化的研究, 正是为了对现行的手工操作、小生产管理的生产方式加以改革, 并由此确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养蜂业的优势地位.

相关阅读

现代化家禽生产概论


家禽业历来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户的重要副业。但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由于生物科学、机械电子科学的飞跃发展.当代的家禽生产已发展为高度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工业生产,并已在某些发达国家农业大规模工业化中取得领先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家禽业也得到了巨大进步,已由小规模的非集约化的生产向高度专业化、集约化的工业变化。

我国家禽业的规模、生产水平及其经济效益,在总水平上已跻身于国际水平之列,而在有些方面已经跃进国际先进水平,当然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不懈努力.

我国有着丰富的禽种和品种资源及其丰富的基因库。禽蛋的产量多年来一直跃居世界首位,禽蛋人均消费量也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羽毛生产、加工和出口国家。禽肉的产量与消费水平也在上升。我国的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加工体系、伺养工艺与设备体系、禽病防治体系、禽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甩体系、服务体系已建立,并不断发挥出巨大的效率和潜能。

中国家禽业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家禽业协会的成立,更使我国养禽业如虎添具,使组织、技术、商贸系统化,.使家禽业种、养、加一体化。

现代化小型养猪场管理要点


当前,生猪价格有所回升,有一部分农户想投资养猪。兴建生产规模在300~500头猪的小型养猪场,为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笔者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总结出几条供小型养猪场参考,更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场址选择的卫生要求。

小型养猪场要建筑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的地点,远离居民点,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场址最好应设置于种植区内,有利于种、养结合,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屋并处于下风方向。猪场大门及猪舍入口要消毒池,更衣、消毒室。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处理池内发酵处理,最好建沼气池配套。整个猪场按流水作业线的要求布局,做到不出现交叉污染。

二、尽量避免养殖场受外部环境影响。

外来人员不得进处生产猪舍,确需进猪舍的,必须在消毒房内经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后方能进入。猪场从外引入的种猪,要先在隔离舍中饲养。观察一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并经过预防注射后方能转入生产区。

三要适宜的饲养规模。

一是自繁自养型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为1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二是仔猪育肥型规模,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三是繁育仔猪型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100头左右。一般来说,小型养猪场要尽量饲养瘦肉型品种。目前生猪商品市场总体要求是以优质优价效益高的瘦肉型猪为主,用纯种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杂交,形成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一般二元杂交瘦肉率51%,三元杂交瘦肉率58%,比当地猪高13~20%,而且肥育期可缩短70~80天。

四要优化饲养管理。

为了达到瘦肉型生产定向目的,优化饲养管理是关键,重点要做到一促、二控、三加。一促是:生长早期,足量投饲能量饲料,促肉、骨生长,主要是以红薯、玉米等淀粉主含量饲料,混以高蛋白饲料,特别要注意充足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因为猪瘦肉中蛋白质高达21%,其主体是饲料中粗蛋白转化的结果,所以一般在猪的生长过程中,要分阶段投饲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前期猪体重在20~45千克,投料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较好。中期猪体重在45~70千克,投饲蛋白质含量16%为好。后期不少于14%,整体要比脂肪型猪饲料蛋白质高4%~10%。二控是:生长后期抑制能量饲料投放量,一般不超过总食量的85%,控制脂肪沉积,可提升瘦肉率含量。三加是:适度合理投用添加剂。有些用户过量使用添加剂,导致效果低下和浪费。杜仲粉可促进肌肉纤维发育,令肉质鲜美,一般用量在0.2%~0.3%为宜;腐殖酸有抑制猪后期脂肪沉积作用,一般最大用量不应超过0.6%。

五要提供适宜环境。瘦肉型猪生长,要求外部最适宜温度应在18~21℃,温度过高,采食下降,日增重缓慢。所以,夏季应采取遮荫、喷水、通风透气等措施,冬天应采取温棚饲养、挡风、增温等措施,形成促进脂肪生成,阻碍蛋白质沉积的适宜温度。

六要加强疫病防治。对小型养猪场来说,免疫规范化、科学化非常重要。主要应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设施设备,坚持科学设计、科学预防为主;二是规范防疫程序,坚持正规防疫;三是规范猪源防病,坚持自繁自诊;四是规范出栏防病,坚持整进整出、场外交易和售后消毒。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不但要定期消毒,用足用药量,而且要多种消毒药、杀病毒与杀细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消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七要选择最佳出栏期。最佳出栏期,可为养猪创造最高效益。按时出栏,一般为3月龄左右,且多以实际体重为难。常取二元猪为80~85千克,三元猪为85~90千克为佳,过早或过晚都有损饲养效益。

八要注意严格消毒。

猪场采用人工打扫、冲洗和使用各种化学消毒药物相配合的方法进行消毒,消灭病原。

1、进场消毒:(l)在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烧碱,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注意:车身消毒最易忽视。(2)进入场区的消毒:在猪场正门的出入口处,要建消毒房,内设6根紫外线灯管(四个墙角各安装一个,房顶吊两个)。消毒盆和消毒池。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要用紫外线灯照射15分钟,之后在消毒盆内用来苏地消毒液洗手,然后再从盛有5%苛性钠溶液的消毒池中越过进入。(3)参观人员经过在消毒间消毒后,按指定的路线参观。

2、猪舍消毒:根据猪场生产特点必须对各类猪舍实行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即每批猪转出后至下批猪转入该舍前,应将前批猪留下的粪尿、剩料、垫草、饮水、污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地面、猪床、走道、饲槽、围栏、用具、下水道等处,待晾干后再用高压消毒机用2%苛性钠溶液进行严格冲洗,7天后方可转进下批猪只。

3、场区的消毒:整个场区每半个月要用2%~3%的苛性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不留死角;各栋舍内走道每5~7天用3%苛性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用1:800的消毒威带猪消毒。

4、饲养管理用具:饲槽及其他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0.1%新洁尔灭消毒,或饮水用1:2000消毒威消毒。

5、走廊过道及运动场:定期用2%烧碱或1:300消毒威或菌毒灭消毒。

6、猪体:用0.1%新洁尔灭,2%~3%来苏尔或0.5%过氧乙酸或l:2000消毒威等进行喷雾消毒。

7、产房:地面和设施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福尔马林熏蒸2小时,再用烧碱或菌毒灭等消毒一次,事毕,用干净水冲去残药,最后用10%石灰乳刷地面和墙壁。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再用0.l%新洁尔灭消毒全身后进入产房。母猪分娩前用0.l%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清理胎衣和产房。

台湾养猪状元林国忠建现代化养猪场


住着宽敞明亮的花园洋房,吃着精心配比的营养套餐,夏天热了开空调,冬天冷了吹暖气,开心的时候在地毯上跳跳舞,困了累了就到私家游泳池里泡泡澡,打个喷嚏医生立马出现在眼前,一天24小时还有专业保安随叫随到羡慕吧,告诉你,这不是人过的日子,是猪的生活,你相信吗?看了那些场景,嘴里经常迸出的那句口头禅像猪一样活着,说着说着就从以前的鄙夷飞快地变成忌妒了。不错,厦门台商林国忠为他的猪宝贝们提供的这种五星级豪华服务现在已是羡煞五湖四海了,全国十余省份人士纷纷上门求亲,林老板每天乐得左挑右选看亲家呢。

昨日,记者带着好奇赶往位于同安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的厦门国寿种猪开发有限公司,整个工场坐落在绿意浓浓的青山绿水间,绿瓦白墙在六月雨后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清晰。

消毒,一个都不能少

一进大门就感到很特别,人走消毒通道,车也不例外,其貌不扬的大门上机关很多,车一通过就有六个方向的消毒喷水把汽车上下清个透。林国忠介绍说为了防止外界的尘菌带入工场引起猪宝贝们感染而特别设制了这样的装置,真是一个有心人!

在设备先进的监控室里,一墙的屏幕显示器清晰地展示着工场里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母猪舍、公猪舍、分娩产房、保育室、肥育室、种猪检定舍等一目了然,猪宝贝们各就各位、自得其乐。记者看到,有的公猪在游泳池里惬意地闲聊,产房里的准妈妈们则安静地待产,保育房里,刚出生的小BABY围在妈妈身边正甜甜地吃着奶,还有一些偷懒的家伙吃饱喝足后在睡早上的回笼觉。

猪睡1800,我睡180

猪宝贝们憨态可掬,自如放松,工作人员则是全副武装做服务。林国忠说,为了宝贝们健康成长,我们这些人可是要吃苦头,每天进出数次的上下消毒,全身还要穿上封闭式的防护服来回不停观察检测,对一头种猪的一天生活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分析,包括吃多少东西、喝多少水、排粪量是多少等等。为了跟进科学饲养,林国忠在工场里配置了6部电脑,应用GBS、GPS等育种软件提高产猪效率,他说,这在大陆养猪工场里也是第一个。

除了前面那些豪华服务,林国忠还特别提到了两个他为猪宝贝们改良创新的装置。一个是水帘式空调,能保证大猪20-25摄氏度、崽猪25-28摄氏度的全年恒温;另一个是分娩室产床上的防压架,有效防止崽猪被压死,林国忠说这个装置在大陆独一无二,减少的损失每年每床能给工场增加1000元的效益。说到此,林国忠幽默地自嘲起来,当年来厦创业时,给猪妈妈们配置的是1800元的产床,而自己睡的床却只有180元,这个段子至今还被同业人士当做笑话津津乐道。

猪宝贝飞来飞去全国作秀

精心伺候下的种猪很争气,体重嗖嗖上蹿,没两年就达1000多斤直逼吉尼斯纪录。据了解,国寿工场现有原种猪1200多头,分别为台系杜洛克、瑞系长白、大约克等种类,每年向市场提供祖代、父母代种猪和商品猪20000余头。2003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种猪擂台邀请赛上,国寿种猪荣获长白种猪第二名、杜洛克种猪第三名的好成绩。之后,国寿种猪频频坐飞机在全国各地比擂夺标,名声大噪,林国忠因此也获得养猪大王的称号。目前,福建5个中国种猪联合育种基地中,林国忠的种猪场就占了3个。

亲家个个都满意

记者昨日经过二次消毒进入林国忠特别设计的看猪台时,有幸目睹了这些重达千斤的猪大腕们。记者透过密封的玻璃幕墙看到,猪小姐猪先生们款款走上与我们视线平行的展示台,如选美大赛一样,时而搔首弄姿、时而凑到玻璃前与我们打个招呼,亲密接触的距离最近也不过二三厘米,这些白色的、棕色的种猪看起来更像是原始森林里的熊大王,体长近两米、毛色纯净、作风粗犷,有一只杜洛克公猪凑到玻璃前不停吐着白色泡沫,林国忠笑说,这只杜洛克是看到美女流口水呢。其实这是评判种猪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口水多的公猪说明性欲好,繁殖力强,后代生命力旺盛。难怪林国忠要把展台设得如此高,让客户对每一头交易的种猪都能轻松地看清楚猪的腿部、rǔ房等全部细节。

林国忠说,卖猪如嫁女,要让每一个来的亲家都全面了解、满意归去是他的经营宗旨,所以他在公司的大门上大大地标注着欢迎亲家光临几个大字。从1998年来厦创业至今,林国忠的诚信经营赢得了无数客户赞誉,锦旗和荣誉几年中纷纷洒洒从未断过。

颠覆常人对猪场的印象

在国寿种猪场,记者还注意到林国忠是一个特别的环保人士。工场中沼气的充分利用是林国忠养猪大王之外又一个吸引人的焦点。他在场内建了一个280立方米的沼气池,把所有猪粪经过沼气发酵再通过脱硫完全燃烧应用于全工场50多个炉灶,崽猪保温、产床保温、办公室、厨房、员工生活等一并解决,连工场大门前的爱心茶水也是用沼气煮开的。

他还把一般人对养猪场脏乱臭的印象彻底颠覆,变成了一个种类各异的大园林,他修建鱼池盆景和瀑布,把从台湾带来的十余种特殊花卉种植在工场里,有大王椰子树、樱花、紫檀、罗汉松、榆树等,还有一种不长在藤上长在树上的树葡萄让许多来参观的人大开眼界。他说现代化的养猪场应该也是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园林休闲地。

当年小猪倌而今猪状元

参观完一圈后,林国忠才坐下娓娓道出他的创业史。上世纪70年代初,18岁的林国忠高中毕业后开始养猪生涯,他以三头肉猪起家,数十载拼搏成为台湾有名的养猪状元。谈起初衷,他说只是为了不欠债才做起了猪倌,没想到有今天的成就。1990年,他获得台湾10大农业金荷奖,并成为台湾养猪十大杰出青年。目前他在台湾的养猪场里还养着2000头肉猪,是台湾的模范养猪场,生产也系统化、规模化了,制作的肉干、肉块系列产品供不应求。1998年,他到大陆来发展,除了同安这个130亩的工场外,他还在江西投资了另一个面积达320亩的猪场。

他说,当初来厦投资,所有亲属都反对,只有太太一人支持,现在规模扩大发展迅速了,亲属们纷纷支持了,却只有太太因为长年见不着他而反对。幸运的是我坚持下来了,当初如果退缩了,回去了,现在再来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自谦是个小农民的林国忠自从到大陆发展后,就一直沉浸在养猪的乐趣中,他说,台湾农民做农业就应该到大陆来,大陆土地广阔、市场大、人才多、人工优势台湾不可比,我在大陆实现了多年的理想。

要办一个世界猪博物馆

在林国忠的眼里,他来大陆推广新技术并不是简单地和大陆的对手竞争,而是和来自日、韩的先进农业进行技术竞争。他说,台湾技术目前仍比大陆先进,但是不进则退,所以科技研发也是其工场的重点方向。他现在还在筹划着另一件事,就是在种猪场附近开办一个世界猪博物馆,把全球各地的猪种都引进到这里来展览生产,他认为大陆最有条件建这样的博物馆,因为全球猪的种类只有祖国大陆最多。

加拿大现代养蜂业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最北边。平均气温较低,冬天寒冷,但夏季日照长,气候宜人。只有相对较少的土地为牧草和农作物。主要农作物为麦类和油菜。集中在加拿大中西部的草原三省【亚尔伯达省 (简称为亚省)、沙斯克其温省和曼尼托巴省】。东西部沿海省份平均气温较高,种植莓类和果树等。加拿大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山、水和森林。

1养蜂业概况

加拿大以生产蜂蜜为主。蜂王浆、蜂胶和蜂毒生产非常有限。此外生产一定数量的花粉和蜂蜡。年产蜜量为3万一4万t,约居世界第八。全国有60万一70万群蜂。大多为卡尼鄂拉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或其杂交种。群均产蜜量较高,是世界平均数的2倍。专用于产蜜的蜂群群均产蜜量为100~120 kg。蜂箱采用世界通用的郎氏标准箱。有70008000名蜂农,其中专业养蜂人数约占20%,但拥有80%的加拿大蜂群数。约80%的加拿大蜂蜜产于草原三省。其中亚省是加拿大产蜜最多的省份,占全国的1/3~1/2。也是整个北美产蜜最多的地区之一。草原三省约有50万群蜂。每专业养蜂户拥有蜂群500~15 000群,平均约为2 000群。近两年来养蜂人数和蜂群数均有增长趋势。

2蜂蜜的种类和特点

加拿大主要以生产液体状蜂蜜为主,还有少量巢蜜和乳油状结晶蜜等。蜂蜜质量好,大多为水白色,结晶后为白色,清香气味适中。水分含量大多在 15.5%~18.0%,蜂蜜的水分取决于降雨量,雨水特多的年份会超出此范围。根据多年经验,若草原夏天偏少雨、干燥,通常蜂蜜水分含量不会偏高。

3蜜源植物

加拿大的蜜源植物主要为苜蓿、三叶草等牧草和油菜。草原三省的流蜜期为5月中旬至8月底。最早的蜜粉源植物为柳树,接着是果树和蒲公英,然后是牧草和油菜。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7~14天的差异,同时也与年份有关。

4蜂蜜质量控制

蜂农主要从继箱取蜜。根据食品卫生部门的新规定,从子脾箱和化蜡中分离出的蜜不能作为食品在市场出售。蜂农大多采用吹风机脱蜂,也有用无毒的蜜蜂驱避剂脱蜂的,但逐渐减少,为减少外源化学物质进入蜂蜜。对于出口或销售蜂产品至外省的蜂场需要申请卫生合格证书。采蜜季节来临,食品质检部门检查蜂农的蜜房卫生,实地采集蜂蜜和水样品送实验室检测,使药物污染控制在生产的早期。般来说蝉琅毛具有较强的防药物残留意识。偶尔发生的药物残留超标的蜂产品需销毁;对不按规定施药者,会被依照条例受到处罚。

5蜂蜜市场

加拿大生产的蜂蜜有一半出口,其中约80%出口美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少量出口到中国,但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6蜜蜂授粉

加拿大有20多种经济植物与蜜蜂授粉有关,其中包括油菜、蓝莓和果树等。加拿大是世界头号油菜籽生产国。近年来种植面积渐增,牧草面积随之减少。约有半数蜂群涉及近1 300万t油菜籽的生产,其中有8万群用于亚省南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的专业授粉。有3 500群用于居世界第二位的蓝莓授粉。

7蜂群的分布和繁殖

加拿大多采用定点养蜂,多年不变。每个点放 20~40群。点与点相距24km,具体距离取决于蜜源的多少与好坏。通常蜂农将蜂群分布在方圆35 km 范围内。蜂群的繁殖期大多为5月中旬至7月底。在此期间蜂农育王和分群。由于加拿大的春夏季较短,早春从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和美国进口一些蜂王。近年来蜂农注重当地蜂种(或蜂王)培育,以提高蜂群的生产、抗病和越冬能力。

8蜂群越冬

加拿大冬季寒冷,是蜂群越冬的一大挑战。大约 10年前,越冬死亡率一般在5%~15%。近年来成倍增长,30%左右。蜂群大多在室外越冬。少量为室内。室外越冬大多用隔热材料把4个或多个蜂群围在一起,每个蜂群留有透气孔,以减少箱内蜂群代谢产生的水分,。改善蜂群内的保暖环境。室内越冬是温度控制在40c良好通风环境下进行。也有少数的草原地区蜂农将蜂群送至温暖的南部沿海地区过冬,早春在那里给蓝莓授粉和春繁。早春蜂农也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少量笼蜂以补充过冬死亡的蜂群。

舍得投入才能提高效益 现代化猪舍应该这样建!


近期以来,由于猪价的持续上涨,让不少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养猪行业中,但对于猪舍该如何设计建造才能将猪养好的问题让很多养殖户都费尽心思。3月17日,农财宝典记者走访江西奥斯盾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并对熊俊宏董事长进行访问,听取他对于现代化猪舍建造问题的看法。舍得投入才能提高效益现代化猪舍应该这样建!具体来了解一下:

熊俊宏告诉记者,若想建造现代化的猪舍,养猪户需要有长期发展的思想,还要改变传统的养猪观念。他认为,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具有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目前,中国的养猪业和发达国家养猪业的差距主要是硬件和软件上的投资不足,所以,养猪户要想养好猪,还需舍得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建造猪舍,从根本上去提升养猪的效率和效益。
奥斯盾公司建造的爱沃克(Airworks)猪舍是目前国内非常先进的现代化猪舍。熊俊宏介绍,建猪舍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该如何对猪舍进行通风,爱沃克猪舍有独特的负压垂直通风模式,风程短,可以在26秒的时间让猪舍重新换一次空气,能时刻保持全猪舍新鲜空气,且无死角,可以有效解决其他传统猪舍中存在的问题——如污浊的空气、冬天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的降温、地面潮湿等。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该用什么材料去建造猪舍。熊俊宏说,爱沃克猪舍用的建造材料全是从美国进口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的木材,比起传统上的钢制材料,此种木材运用在猪舍上可防火、保暖、不导电、不传热、不生锈和经久耐用等优点,是目前建造现代化猪舍不可少的先进材料。

熊俊宏热情带农财宝典记者前往在公司里的爱沃克猪舍样板间进行参观。母猪养育的重点在于产房,熊俊宏向记者展示构造时解说,在夏天时候的产房,母猪要求温度低一点,但小猪要求高一点的温度,所以公司加了保温伞和保温垫子,适合了小猪的要求。但母猪一产奶就会产热,使体温升高,工人又不能将舍内得温度调太低,因为低温会对小猪有影响,这就造成了母猪与小猪在温度上的矛盾,解决该矛盾公司有如下措施:第一是风从上往下进入产房,保证母猪始终有风可以吹到;第二是安装滴水设备,目的是打湿母猪身体,同时加大风量,及时将身上的水蒸气带走;第三是冷水循环技术,使用深井水或专门制冷的水给母猪降温。

爱沃克猪舍的育肥舍有180多平方米,熊俊宏边说边推开育肥舍的房门,这可能是全世界猪密度最大的猪舍,平均0.67平方米可养育一头180斤的肥猪。在这么多头猪在里面,育肥干湿食槽中一个料位就能摊到16头猪,传统的只摊到7至8头,可以说是翻了一倍。此料槽可以使饲料的浪费率降低在1%以内,其他大部分是5%到10%的饲料浪费率。
熊俊宏:现代化猪舍该怎么建?舍得投入才能提高效益熊俊宏:现代化猪舍该怎么建?舍得投入才能提高效益
这个漏缝地板是老外将其作为现代化猪舍的第一产品,熊俊宏指着地板介绍,它经过长达9个小时的蒸气养护,使表面不起皮,不残留有害病毒细菌,成年母猪站在上面也不伤蹄子。

为了防止氨气经过漏缝地板缝隙进入到舍内,在猪舍的旁边建造耳房,里面有风机,通过风机抽动,将地板下面的氨气全部抽走。风机属于全进口的,厚度是国内的四分之一,可以很好地节省能源。传统的叶片会变形,用了3到5年后,效果变得很差,此风机可以用30年,而且不会变形,一直都保持着优良的效果。
最后,熊俊宏向记者展示了爱沃克猪舍的整体模型,他表示,以后的家庭型、中小型和大型的猪场会呈3-3-3的趋势存在,各种级别的猪场占比相同,所以要想在同行间有竞争力,传统的猪场向现代化的猪场升级需要各养殖户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多去学习国内外其他先进技术,来提升自己猪场的养殖水平。

我国养蜂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是养蜂大国,尽管养蜂总量居各国之首,但单体养蜂的现状是规模小效益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养蜂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据悉,养蜂发达国家每名养蜂人可饲养几百乃至几千群蜂,其收入相当丰厚,而我们每名养蜂人只能养几十群,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基本靠天吃饭,缺乏抗风险能力,缺少发展后劲。我们在机械化程度及养蜂设备、工机具上的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一、我国养蜂机械化现状
1、近百年的饲养方式基本没变

自上世纪1911 年的清末秀才张品南引进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一百多年来,虽然养蜂业的规模、条件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蜜蜂饲养方式变化或发展不是很大,依然秉承着百年来的活框饲养传统方式,在饲养操作、生产机具等方面发展尤为缓慢,饲养操作依然沿用原来老一套,尤其是生产机具变化更是不大,当前的养蜂生产依然基本靠手工或半手工操作。从而导致养蜂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经济效益低,进而直接影响着养蜂积极性与发展。

要说蜜蜂饲养方式与技术有所发展进步的话,主要体现在蜂病的防治及蜂种的改良等方面,养蜂科技人员研制发明了许多种蜂病防治的药物和方法。时至当前,可以说蜂病越来越杂,蜂药也越来越多,其发展势头迅猛,给养蜂生产带来极大的麻烦和损失。应该说随着社会与科学的整体发展与进步,蜜蜂饲养方式与技术也有所发展和进步,但比较起其他行业来却就缓慢落后许多了。

2、养蜂工机具陈旧技术落后进步缓慢

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开创了我国科学养蜂新纪元。从此,我国进入灵巧活便的科学饲养期。这一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采用了标准蜂箱、活框饲养技术,为之配套的还有摇蜜机、启刮刀、蜂扫、蜂帽、喷烟器等专用蜂机具。这些蜂机具己引进使用上百年,时至今日依然被沿用,可以说一百年来没多有大变化。

要说蜂机具有所发展进步,主要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的小机具创新和原材料的代替、更换等方面,其中也有些发明创造。例如巢、继箱连接,原来都是用木板或竹条、钉子相连接,既麻烦又费力费时,十几年前养蜂人发明了蜂箱连接器,上下挂件一扣,就解决了蜂群转运中一大难题,既方便又省事。各种蜂机具制作材料大都发生了变化或改进提高,例如摇蜜机、启刮刀等由生铁换成了不锈钢;部分隔王板、巢础、王台条等,由竹木或蜂蜡材料,换成了塑料制品。发展或进步最快的当属蜂王浆生产机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养蜂人几乎不生产蜂王浆,故也没有王浆机具一说,直到七、八十年代蜂王浆被大量开发生产,蜂王浆专业生产机具也就随之面市。原来挖王浆养蜂人多用小号画笔,现在改用王浆铲也是一项进步提高。

3、对实现养蜂机械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或某项技术设备的发明与推广,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个人认为,导致我国机械化养蜂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首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无论从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养蜂科技人员和养蜂人本身,对实现养蜂机械化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从思想深处理解和认识到实现机械化对养蜂现代化与规模化的作用。很少从高层次、长远处着想,这是造成被动应付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至今日,我们一再提养蜂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确从没把养蜂机械化提上议程;前年制定出台的《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五年蜂业发展的行动大纲。该文件系统总结了我国的养蜂成就、存在问题、发展潜力等多方面,也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却唯独没有机械化,实行养蜂机械化是实现养蜂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养蜂的机械化就没有养蜂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养蜂规模化和高效益。因为,没有养蜂机械化,养蜂人就得靠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经济效益低,还得吃受累,从而严重影响着养蜂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后继乏人,直接影响着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对策与建议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速推进养蜂机械化,将养蜂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多少年来,我们在养蜂饲养方式及蜂机具发展改进上是有一些变化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特别是在高科技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养蜂业是相对落后的。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并正确认识蜂业形势和现状,要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差距,并须下大气力尽快解除这些困难与问题,切实地推进养蜂业的进步提高和健康发展。首先,要针对养蜂艰苦,效益低下的现实,加速推进养蜂机械化,把实现机械化作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口来抓,力争做出成效,把养蜂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手工操作中尽快解脱出来,以提高其从业热情、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

2、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研发、示范推广,大幅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

多年以来,我们的养蜂工机具改进提高及发展缓慢,究其原因除了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财政扶持力度及科研投入也都明显缺乏与不足。实践证明,养蜂机具的一些小创造,大多是养蜂人或相关企业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并制作出来的,在这方面,国家投入甚少或几乎没有,研发和示范推广经费就更没听说过。这己成为影响养蜂机械化进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所以,建议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相关企业、科技人员应紧密围绕养蜂生产实际和需要,加大养蜂新机具的研发,及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蜜蜂饲养、生产新机具,进一步加快示范与推广进程,逐步加速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

3、全行业应树立和提高危急意识与创新精神

很多人总爱讲成就谈发展强调大好形势,高调评价养蜂业现状与形势,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我认为这种思想和认识不符合我国养蜂业现状,不利于养蜂业发展。实际上,近二十多年来,平原地区的中蜂己濒临灭绝,很多地方的西方蜂群饲养量也在下降,诸多养蜂人纷纷弃蜂改行。所以说,我们在总结成就建立信心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树立紧迫感和危急意识,积极应对挑战,奋力解除困难,走机械化、产业化之路,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危急意识,加速推进蜜蜂机械化高效养殖,尽快使养蜂业走出困境再步辉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8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