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蜂幼虫腐臭病

疾病名称美洲蜂幼虫腐臭病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二类),内检(二类)

发病历史本病最初发生于英国,以后传到欧美各国,现全世界均有发生。 目前许多国家把此病列为检疫对象。 本病不但危害性大,而且一旦发生就很难根除。轻者影响蜂群繁殖和采集力,重者造成蜂群的覆灭。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采用烧毁患病蜂群的办法来根除病原。

病源幼虫芽胞杆菌

流行病学特点幼虫芽胞杆菌主要是通过蜜蜂的消化道侵入体内,故被污染的饲料、巢脾和花粉是病害的主要传染来源。病害在蜂群内的传播主要是内勤蜂在清理巢房和清除病虫尸体时,把病菌带进蜜、粉房,通过饲喂将病害传给健康幼虫。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养蜂人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而致,如误将带菌的蜂蜜喂蜂和随意调换巢脾等;蜂场上的盗蜂及迷巢蜂也可传播本病。本菌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未经检疫的出售蜂、引进蜂及蜂群的转地放牧等引起。 工蜂、雄蜂和蜂王的幼虫期都易感此病,但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见到蜂王和雄蜂的幼虫发生感染。本病通常感染孵化24小时左右的幼虫,其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蜂卵孵出53小时后的幼虫就不再感染此病了。本病多在夏秋季发生流行,潜伏期为7天左右,并且本病的发生与蜂的品种有一定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因此,中蜂很少发生本病。

症状健康的幼虫有一个发亮的、珍珠样的外观。首先在巢房基部以C字形发育,而后伸直生长,并充满整个巢房,感染幼虫死亡时呈竖立姿势。 患病幼虫多在封盖后死亡,染病子脾房盖潮湿、发暗、下陷。后期房盖穿孔,巢脾上出现空巢房与卵房、幼虫房、封盖房相间排列的插花子脾。幼虫和蛹的色泽也发生变化,开始为褐奶油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幼虫体呈粘稠状,用一探棒插入幼虫残体再拔出时则拉成丝状。在这个阶段病幼虫发出一般与动物胶一样的很难闻的臭味。一个月后病幼虫残体最终干巴,形成典型的硬黑色的鳞片,紧贴在巢房下侧。如在蛹期发生死亡,则在蛹房顶部有蛹头突出,即称蛹舌现象,这是美洲幼虫腐臭病的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在干燥鳞片上也有蛹舌存在。

相关推荐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因及防治方法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传播快、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是病毒。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周围有病蜂群,带有病毒的病蜂在采花时把病毒沾染到花朵上,健康蜂采花时会感染病毒引发疾病;箱体不严,在外界缺花少蜜时,带有病毒的病蜂侵入健康蜂群盗蜜,会把病毒传给健康蜂群引发疾病或健康蜂群侵入病蜂群盗蜜感染病毒引发疾病;健康的处女王跟带有病毒的雄蜂交配会全面感染病毒引发疾病;病蜂用过的蜂箱、蜂具等都会传播病毒引发疾病;空气、风力也传播病毒引发疾病;病蜂场管理人员衣物所沾染的病毒也是传播疾病的媒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诱发传播渠道之多是不好预防的,只有在发现病蜂群时及时治疗。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毒主要危害蜜蜂的大幼虫。健康的大幼虫晶亮、饱满带有光泽,而带病的大幼虫暗淡、瘦弱、没有光泽。病死的大幼虫呈淡黄色、袋状,有的粘在巢壁上,有的死在巢房底部,封口的大幼虫死后被工蜂咬破口显现出死亡的幼虫。发现这样的病蜂群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轻者用竹签把病死幼虫挖出消毒销毁,巢脾经严格消毒后再用;严重的巢脾销毁化蜡。其他巢脾和蜂箱通过严格消毒后再用。消毒办法:蜂箱用0.5%的新洁尔灭刷洗后再用75%医用乙醇对蜂胶液喷雾消毒;蜂脾脱蜂后用75%医用乙醇对蜂胶液喷雾消毒,千万不能带蜂喷雾,若这样,蜂很快就会全群飞逃。处理好的蜂群平时最好再喂点抗病毒药物。病情严重没有挽救价值的小群可以销毁,以免危害全场。另外,病情轻微的蜂群经过处理可以换箱换脾移到2.5 km 以外没蜂的地方隔离饲养。隔离饲养的蜂群平时注意饲喂抗病毒药物,以防发病。有病史的蜂场要注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强群培育种王更换弱小病群的蜂王,这样也可以促使病群好转。

有过幼虫病病史的蜂场,每年春季把蜂场场地和蜂具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场地用生石灰或火碱消毒;蜂具、蜂脾用75%医用乙醇加蜂胶液消毒。

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是可以治好的。发现病群时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我地有个姓付的养中蜂者,2013 年春季蜂群发展很好,他移了一部分蜂王进行分蜂,王台成熟后分了五六个新分群,随即转运到5 km 外一个中蜂场,想用别人的雄蜂进行杂交,但不知对方蜂群患有幼虫病,结果交尾群运回后全场感染疾病,经过反复治疗控制,2014 年春季把剩余的五六箱蜂进行严格的消毒换箱换脾转移到二三千米以外没蜂的地方隔离饲养,结果蜂群繁殖发展很好。另外一个姓曹的蜂友2013 年养了2 群中蜂因烂子而垮掉,2014 年春把所有蜂箱、巢脾、蜂具全面消毒后又买了2 群中蜂,发展很好,除取了 50 多千克蜂蜜外,还发展了4 群蜂,共6 群蜂,群势很好。由此看来,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可以治好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是有规律的。一般在外界蜜粉源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蜜蜂有花采,能正常维持繁殖、生活,蜂群就不易发病;反而条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蜂群一感染病毒就会发病。在外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设法给蜂群补充足够的生活条件,保证蜂群的正常生存。

美洲肺鱼


中文名称美洲肺鱼

拉丁名称Lepidosiren paradoxa Fitzinger

英文名称South American lun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角齿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eratodimorpha

中文目名美洲肺鱼目

拉丁目名Lepidosireniformes

中文科名美洲肺鱼科

拉丁科名Lepidosirenidae

中文属名美洲肺鱼属

拉丁属名Lepidosire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栖息在水草繁生的南美洲平原沼泽中。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鳗形,鳞片细小,圆鳞,偶鳍鞭条状,只1中轴骨,鳔成对,仔鱼具外鳃鳃弓5对,鳃裂4对,体延长。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雄鱼有护卵习性,仔鱼在外鳃 衰退前即开始呼吸空气。

怎样冶疗蜜蜂幼虫病的方法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根据蜜蜂4个发育阶段的虫态来分类,理所当然,我们可以将蜜蜂病害分为卵病、幼虫病、蛹病和成年蜂病。

蜜蜂在幼虫发育期,应该说是非常脆弱的,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犯,多发幼虫病害。常见的有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黄曲霉病、幼虫冻伤、中毒等。

最使蜂农头疼的是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蜂场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个蜂场毁灭。不少蜂农将治疗蜜蜂幼虫病寄托在药物上,狠狠的用药;病群迁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难恢复生机。彻底根治办法是采取换脾、换王、换箱等措施,将病群所有的巢脾虫脾一律销毁,再配合用药,即可治愈。

最好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于脾,找到蜂王杀死,诱入1只新蜂王。将病蜂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或化蜡或烧毁,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属设备如隔王板、副盖、隔板等一律换成消毒过的。同时喂足饲料,场内喂水。再配合用药。用两三种药物交叉进行饲喂,至少喂药1周。如第一次毁脾没有成功,仍出现花花脾和腐烂幼虫,还要进行第二次毁脾。

美洲幼虫病主要症状:

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最易感染此病,初期主要症状并不明显,在5日龄~6日龄时症状将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般在封盖以后死亡。患病的幼虫主要表现为,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泽,并渐渐变成咖啡色,而死亡时则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状。恶病封盖子的房盖常呈现下陷、湿润及穿孔的特征。

欧洲幼虫腐臭病要症状:

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1日龄~2日龄的幼虫,潜伏期为2天~3天,封盖以前死亡。死亡的幼虫开始呈苍白色,然后渐渐出现黄色斑点,最后变褐色和黑色。由于死亡幼虫呈现溶解性腐败,故背线清楚可见,已伸直幼虫的背线为窄条状,弯曲幼虫的背线呈放射状。

囊状幼虫病主要症状:

1日龄~2日龄的幼虫最易感染本病,潜伏期为5天~6天,封盖前后幼虫死亡。病初其症状并不明显,刚死亡的幼虫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头部形成钩状,背部出现棕色点,逐渐变成暗灰色,皮下渗出液增多,略带黄色,形似水袋,此时用镊子夹取幼虫有塑料袋盛水的感觉,这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症状。

预防:

⑴要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春秋易发病期要保持强群,喂足饲料,注意保温,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⑵选育抗病品种,同时注意驱杀病群内的雄蜂,以提高后代的抗病力。

治疗幼虫病的药物很多:

①每1000克1∶1糖水,加土霉素和四环素40万单位,根据群势强弱,每群每次喂100~200克。

②每支80万单位青霉素,每支100万单位链霉素,每支30万单位红霉素,均用1支加在1000克1∶1糖水中,每群每次喂200~300克,每天1次。

③白垩病可用白垩净,按说明书使用。④囊状幼虫病可用病毒灵,每框蜂用1片,溶于50克1∶1糖水中应用。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

1.病原

为囊状幼虫病病毒。它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可在成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春、夏两季流行。此病多危害中蜂,引进的西蜂有较强的抵抗力。

2.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7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蜂清理。蜂群发病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蜂群中通常出现近百只死亡幼虫,工蜂采集活动正常,称为慢性型;另一种是早春或晚秋,蜂群繁殖时患病,蜂群内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工蜂表现不安,采集力明显下降,甚至整群飞逃,称为急性型。

3.诊断方法

当蜜蜂开始采集活动时,可以看到从巢内拖出的病死幼虫,在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幼虫,可疑为本病。检查幼虫和封盖子脾,是否死亡幼虫比健康幼虫多,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从幼虫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将病虫或死虫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用电镜观察。

4.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蜜蜂在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给健康蜂群。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和蜂种有关。在我国南方,中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广东、福建在3~4月和11~12月;江西、湖南出现在4~5月和10~11月;北方发病较晚,一般出现在5~6月。不同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如西方蜜蜂较东方蜜蜂抗病力强,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性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5.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第二,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蜂病方拾遗


名称蜂病方拾遗

分类 加工品部丸散类
附方
1、治蜜蜂孢子虫病方:①用山楂1公斤,煮成1公斤山楂水,每群喂0.5公斤,隔2天喂1次,连喂4~5次(《经济动物疾病诊疗大全》)。②用柠檬酸0.5~1克或醋酸83~4毫升,加糖浆或蜜水1公斤配成酸性饲料,也可用酸果汁加糖代替。每群每次喂0.5公斤,隔2天喂1次,连喂4~5次(《历代兽医验方精选》)。

2、治蜜蜂囊状幼虫方:①华千金藤(海南金不换)30克。或虎杖15克,紫草15克,甘草5克。或射干、贯众、野菊花、侧柏叶各15克。煎成浓汁,调糖浆喂,连喂4~5次,每隔1~3天用药1次(《历代兽医验方精选》)。②半枝莲(狭叶韩信草)45克;或山乌龟(金线吊乌龟)3克;或虎杖、紫草各15克,五加皮30克;金银花15克,桂枝9克,甘草6克;或金银花、贯众各30克,甘草6克。煎汁过滤,配成1∶1糖水或蜜水喂饲,连喂4~6次,可治10~15框蜂(《经济动物疾病诊疗大全》)。

疗效
1、防治蜜蜂螨疗效。

①上海《怎样养蜂》编写组介绍:可用烟叶浸出液,选择质量好的烟叶切碎,用6倍重的水浸泡1日后过滤,在蜜蜂不受冻的情况下,用手提喷雾器斜喷蜂脾,每脾喷打6~8下,隔日1次,直至消除为止(上海《怎样养蜂》)。

②用升华硫黄装在塑料瓶中,瓶口盖2~3层纱布,用压气法将粉均匀地喷洒在封盖子脾上,每7天1次,连治3次有效。如遇到大小蜂螨同时危害时,也可用卫生球粉、升华硫黄各半混合使用。如采用画笔抹粉,轻刷封盖子脾更好(同上)。

2、治蜂囊状幼虫病疗效。四川省仪陇县阳通乡兽医站陈林强介绍,四川省仪陇县畜牧局刘守怀推荐:用香加皮100克,淫羊藿、紫草各30克,板蓝根、贯众各5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1000克,调匀喂蜂,每日1次,连喂7天。此为50脾蜂用量,预防用3个月喂1次,共试治21桶,治愈15桶,有效5桶。用本方预防49桶,连用5年,从未发病(《中国兽医秘方大全》第883页)。

文献记载 《经济动物疾病诊疗大全》中有治蜂枣花中毒法:

①在傍晚给蜜蜂补饲稀薄蜜汁或糖浆;或给病蜂喂些甘草水,均有较好效果。

②用2%的苏打水或每公斤糖浆中加入40万单位的青霉素,用喷雾器逐脾喷洒,每天1次。连续5~7天的记载。可供参考。

美洲浅黄鹅


美洲浅黄鹅以其独特的色彩使其跻身于羽毛最华丽的鹅种之一。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配以一群正在吃草的、浅黄鹅实在是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此鹅颈部长度适中,身体矮胖,腹部有二个垂叶,尾端与背线齐平或略高于背线,羽毛颜色除了腹部几乎为白色外,全身的浅黄羽深浅程度亦下不同,背部及身体两侧边的羽毛边缘均呈乳白色。喙及脚蹼为桔红色,双眼为棕色.

选种时以中等程度的浅黄而无灰色者较受欢迎,背部毛色以不掺杂为理想,但是这样的个付较少,大多数个体背部多少有点杂色存在。身体窄小瘦弱。龙骨突出,。有灰色羽毛或深暗者为不合格。

该鹅很适合农家饲养,屠体大小适中屠体清洁如白羽鹅。肉质细嫩适于红烧和烤鹅用。公母配比1:3-5。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8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