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内部结构如何?它是如何进食的?

河蚌属淡水底栖生物,常栖于河床底部。双壳,成流线型,利于抵御水流冲击,也利于其在水底爬行;前端具一可伸缩斧状足,适于在水底掘沙;后端出、入水管口并排,体内一套完整水流循环系统,口端具唇瓣,用于激起水流,水流经过口时,河蚌取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另外,雌河蚌外腮瓣兼具育儿囊的作用。

在外套腔内蚌体两侧各具两片状的瓣鳃,外瓣鳃短于内瓣鳃。每个瓣鳃由内外二鳃小瓣构成,其前后缘及腹缘愈合成U形,背缘为鳃上腔。鳃小瓣由许多纵行排列的鳃丝构成,表面有纤毛,各鳃丝间有横向排列的丝间隔相连,鳃丝和丝间隔之间的小孔称鳃孔。二鳃小瓣间有瓣间隔,将鳃小瓣间的鳃腔分隔成许多小管称为鳃水管。丝间隔与瓣间隔内均有血管分布,鳃丝内也有血管及起支持作用的几个质棍。由于鳃及外套膜上纤毛摆动,引起水流,水由入水孔进入外套腔,经鳃水孔到鳃水管内,沿水管上行达鳃上腔,向后流动,经出水管排出体外。水经过鳃时,即进行气体交换。外套膜也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每24小时经蚌体内的水可达40L、鳃表面的纤毛可滤食水中的微小食物颗粒,送至唇片再入口。因此鳃尚可辅助摄食。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心脏位脏团背侧椭圆形围心腔内,由一长圆形心室及左右两薄膜三角形心耳构成。心室向前向后各伸出一条大动脉。向前伸的前大动脉沿肠的背侧前行,后大动脉沿直肠腹侧伸问后方,以后各分支成小动脉至套膜及身体各部。最后汇集于血窦(外套窦、足窦、中央窦等〕,入静脉,经肾静脉入肾,排除代谢产物,再经入鳃静脉入鳃,进行氧碳交换,经出鳃静脉回到心耳。部分血液由套膜静脉入心耳,即外套循环。无齿蚌血液中含血青蛋白,氧化时呈蓝色,还原时无色,其与氧结合能力不及血红蛋白,一般软体动物100ml血液中含氧通常不超过3mg。血液中含变形虫状细胞,有吞噬作用。因此血液除输送养分外,尚有排泄功能。变形虫状细胞聚集,其伪足部分互相结合,使血液凝固(蚌血液中无纤维蛋白原)。无齿蚌具有3对神经节。前闭壳肌下方,食道两侧为一对脑神经节,很小,实为脑神经节和侧神经节合并形成,可称为脑侧神经节。在足的前缘靠上部埋在足内的为一对长形的足神经节,二者结合在一起。脏神经节一对,已愈合,呈蝶状,位后闭壳肌的腹侧的上皮下面,较大。脑、足、脏3对神经节之间有神经连索相连接,脑脏神经连索较长。蚌的感官不发达,位足神经节附近有一平衡囊,为足部上皮下陷形成。内有耳石,司身体的平衡。脏神经节上面的上皮成为感觉上皮,相当于腹足类的嗅检器,为化学感受器。另外在外套膜和唇片及水管周围有感觉细胞的分布。

以上就是河蚌的内部结构原理,从中我们可知,河蚌是杂食性的,像虫子、绿藻都是其食物,依靠水的作用将食物送入体内,随着季节性的不同有很大变化。

精选阅读

河蚌如何繁殖


河蚌是蚌科动物的统称,按照利用价值可分为食用河蚌和珍珠河蚌,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因此吸引了许多水产养殖户养殖。而在河蚌的养殖过程中,繁殖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河蚌的人工繁殖育苗过程中,需要做好亲蚌选择、培育、受精及胚胎发育等方面的工作。那么,河蚌如何繁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河蚌的人工繁殖育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亲蚌选择和培育

1.亲蚌选择:①亲蚌要求壳色要光亮,呈青蓝色,壳完整无残缺,腹部鼓圆,蚌体健壮肥满,闭壳力强,蚌龄以6-8冬龄为好,雌蚌最好是经产母蚌;②育珠蚌的性别从外观上很难区分,必须根据内部鳃丝的疏密及根数,才能准确判断。一般雌蚌个体稍大,生长轮纹较宽,贝壳也略宽、略厚。打开河蚌,雌蚌鳃丝排列紧密,性成熟后,外鳃瓣的鳃丝数目达100-120根,雄蚌鳃丝排列稀疏,性成熟后,外鳃瓣的鳃丝数目仅为60-80根。

2.亲蚌培育:亲蚌培育池面积最好在2000平方米以上,水深为1.5米,池底淤泥厚度适中。养殖水层含氧量为4.0-8.0毫克/升,pH为6.5-8.0,饵料生物量为10-20毫克/升。水质不宜过肥,以免雌性生殖细胞因缺氧发育不良或发生性逆转。若用小面积水域培育亲蚌,必须具有缓流条件。

3.投放比例:一般雄雌按2∶1的比例(即2雄夹1雌为1组合),并尾相靠地吊在水层中进行性比组合养殖。亲蚌培育工作应从秋季开始,要定时注、排池水,适时繁殖饵料生物,促进亲蚌生殖腺的发育、成熟。

二、受精及胚胎发育

1.受精季节:以三角帆蚌为例。一般情况下,三角帆蚌3龄时已具繁殖能力。每年5月开始性成熟。性成熟时,雌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外观呈橘黄色,雄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呈白色。产卵季节为5-7月。成熟卵子为圆球形,成熟精子镜检能摆尾游动。当生殖巢中绝大多数卵粒成熟时,雌蚌即排卵受精。三角帆蚌每年产卵5-8次,产卵量为40万-50万粒。

2.受精方法:河蚌受精的方法有自然受精和诱导授精两种。①自然受精。在蚌的繁殖季节,雌蚌成熟的卵经生殖孔排至身体外套腔中,雄蚌成熟的精子由输精管经生殖孔排至鳃上腔,再经出水管排到体外水体中。精子随水进入雌蚌外套腔中与待孕的卵结合,完成受精。受精卵就在母蚌的左右两侧外鳃瓣上进行胚胎发育;②诱导授精。雄蚌的生殖细胞通常比雌蚌先成熟。可在雌蚌部分卵成熟时,人工取出雄蚌精液,用生殖盐水稀释后注入雌蚌的外套膜,并把雌蚌预先置于水温比原池水温高3-5℃的受精盆中,进行诱发授精。第1次注入的精液仅仅起诱发雌蚌排卵的作用,需要用同样的方法注入第2次稀释精液,这次精液中的精子正好与诱发出来的成熟卵受精。通过诱导授精,能使河蚌提前进入繁殖季节。

3.胚胎发育:受精卵自卵裂起,经过受精卵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钩介蚴的胚胎发育过程,形成钩介蚴虫。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一般需35-50天。

三、采收钩介蚴苗

钩介蚴在母蚌外鳃瓣上发育成熟后,具有足丝和钩,能够寄生鱼体上,也必须寄生在鱼体上,才能完成变态过程,成为幼蚌。因此,在钩介蚴即将脱膜而出时,就要用鱼作采苗器,将钩介蚴采集在鱼体上。

1.采苗鱼选择:鲢、鳙、草鱼、鲤均能采到钩介蚴,但以性情温顺的鳙鱼和草鱼鱼种为好。每只蚌每次采苗需9.9厘米规格鱼种300-500尾。要选择体质健康的优良鱼种,才能耐受较多钩介蚴虫的寄生。

2.成熟度鉴定:未成熟的钩介蚴不具寄生能力,必须对钩介蚴的成熟度进行鉴定。鉴定方法是取出几只培育的母蚌,首先用开壳器撑开河蚌,加塞固定到一定程度,然后用探针在河蚌鳃瓣中部挑出少许钩介幼虫,若挑出的钩介幼虫能互相粘连成一条链,则为成熟钩介蚴。

3.采苗方法:①室内采苗。在盆中注入10-15厘米深的洁净新水,将经过检样的母蚌平置于盆底,然后放入采苗鱼,并通入水管使水成为流水,数小时后即能刺激母蚌排出钩介蚴;②室外采苗。在河、湖泊的清爽水质中,可用鱼箱采苗。采苗数量大,适于大量生产。采苗要及时更换采苗点,以每尾鱼寄生约200尾钩介蚴为宜,数量过大会引起采苗鱼死亡。采苗前1天,要对采苗鱼进行拉网锻炼,增强其体质,并排出粪便,以避免采苗鱼污染钩介蚴。

【小编结语】做好河蚌的繁殖工作,是成功养殖河蚌的基础,当引起养殖户们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河蚌的人工繁殖育苗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吗?

河蚌应该如何养殖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西施舌等,是一种软体动物,肉可食。近几年,对于河蚌的养殖已经越来越普遍,河蚌凭借肉质鲜嫩的口感以及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大家知道河蚌应该如何养殖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

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

一、河蚌的养殖环境

河蚌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泥质、沙质或石砾之中。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泥汾,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进行呼吸摄食。天热时则大部分露在泥外。无齿蚌一般生活在泥质底、pH值在5~9的静水或缓流的较肥的水中。

二、河蚌的养殖技术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三、河蚌的养殖管理

1、暂养期管理:手术后的蚌,暂养于微流水、水质清爽的水域中,休复15~30天。在这期间,一般吊养后不要随意翻动,也不可离开水面,更不能开壳检查,以免影响其体质恢复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于30厘米,则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一个月后,对暂养水域蚌进行清查,发现死蚌及时清除,然后再重新吊养到育珠水域。

2、加强水质管理: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会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3、调节吊养深度:根据水位、水温及季节变化,应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适当深吊(水面下40~60厘米),春、秋两季可吊养浅些(水面下15~20厘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肥料可用有机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机肥山鸡、鸭、鸟类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发酵腐熟后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比1:2或1:3),两种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亩用尿素1公斤,还可用泼施豆浆(饲料与肥料)。同时施用钙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百米左右。

5、清除附着物:育珠蚌经吊养一段时间后,在吊养网笼、网袋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必须定期清洗。在4~10月份,每隔一个月涮洗一次。

6、维修养殖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养殖设施有破损情况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黄牛如何进行输精


黄牛的输精掌握的成熟与否关系到黄牛的繁殖好坏,适时而准确地把一定量的优质精液输到发情母牛生殖道的适当部位,对提高母牛受胎率极为重要。所以掌握黄牛的输精非常重要,那么黄牛的输精前有些什么准备和要怎么进行呢?

1、输精前的准备

将待配母牛的阴门、会阴部要用温水清洗并消毒;同时做好输精器材和精液的准备,输精枪应经过消毒,枪的塑料外套为一次性使用,精液必须进行活力检查,合乎输精标准才能应用。

2、输精方法

目前都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首先按母牛发情直肠检查法,将手插入直肠,检查其内生殖器官的一般情况,以辨别是否处于适宜输精的时机。然后把子宫颈后端轻轻固定在手内,手臂往下按压(或助手协助)使阴门开张,另一只手把卡苏输精枪自阴门向斜上方插入5~10厘米,以避开尿道口,再改为平插或向斜下方插,把输精枪送到子宫颈口,然后两手互相配合,调整输精枪和子宫颈管的相对方向,使输精枪缓慢通过子宫颈管中的皱壁轮。技术熟练时,可以把输精枪送至子宫体或排卵侧子宫角注入精液,如果不太熟练时,则宜送到子宫体颈的2/3~3/4处注入精液。输精技术的熟练程度,对母牛的繁殖率有很大关系。

河蚌如何养?养殖技术有哪些?


河蚌不但有食用价值,同时具有药用价值,它属于软体动物类的一种,多养殖在河里,在我国南方多为常见。如何正确的养殖,才能保证经济收益,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河蚌养殖方法: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8、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9、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10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二、水域的选择

不论是池塘、沟港、外荡、湖泊,还是水库、河流,只要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达到上述要求的就可选择为育珠水域进行养蚌育珠。

三、河蚌的养殖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以上就是关于河蚌养殖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新手养殖朋友来说,会产生新的认识,为后期养殖奠定基础,形成正确的养殖方法。

罗非鱼如何进行网箱养殖?


罗非鱼作为食材一直是饕客们饭桌上的美食,以其鲜美的口感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人吃就有人养,所以罗非鱼养殖并不算太罕见,今天给大家介绍下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技术,那么罗非鱼如何进行网箱养殖?

罗非鱼耐低氧,耐肥,怕冷不怕热,在水温为12~13℃时,就会冻伤。生存温度为15~35℃,临界温度为8.61℃0.15℃。因此,在水库内选址时,一定要考虑选择水质肥、避风向阳、气温高的一边,不要放在水库风口处。

网箱结构与布局可做成1米1米1米大的网箱,网目为3厘米大。箱底用密网布做成边高20厘米的盘状底网,防止饵料流失。在全封闭式的网箱顶上50~30厘米处安装诱虫灯一只,网盖上一角设一直径为10厘米粗的黑塑料斜插管或黑铁皮管,作为投饵料管道。用毛竹(直径10厘米粗)做网箱整体框架,网箱顶上用黑色编织物等做成比箱盖大一点的帽子,用来给箱中罗非鱼遮光,避免外界人为干扰,避免动物的干扰,保护鱼的安全进食。在黑暗环境中,鱼儿活动量大为减少,有利生长。网箱间距2~3米,品字形排列。

放种时间水温为24℃左右就可投放鱼种。水温低于20℃容易冻伤鱼体。因此,在气温稳定的20℃以后放种,有利于鱼早开食。

放养密度尾重40克左右的罗非鱼,每平方米网箱内放种330~550尾。

投喂方法刚进箱的鱼要投喂少量的适口性好的饵料驯食,几天以后稳定喂食,日投4次。水温28~32℃是罗非鱼吃食的黄金水温,要多喂。饵料中常拌中草药为防病要点。有飞虫季节,在晚上揭开网盖,开灯诱虫喂鱼,白天再加网盖。不伤鱼体不发病,鱼吃昆虫最有用。网盖制造暗环境,水好鱼儿长不停。

罗非鱼养殖起来除了正常的水温控制外其实非常简单也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产业的经济鱼类。

灵猫如何进行人工养殖?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随着养殖业的不断迅猛的发展,特种养殖业逐渐流行了起来。灵猫又被称为香狸,是一种比较高效益的养殖物种。它分泌出的灵猫香更是一种如同麝香有相同疗效的不可多得的药材,还被当成是高级香料的定香剂。最为珍贵的地方是它的猫皮,是可以制作成上等的裘皮,也可以制作成美丽的装饰品。

灵猫肉可食,味美可口,有滋阴作用。因此,灵猫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目前,野生灵猫资源十分短缺,人工养殖灵猫,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现将灵猫的人工养殖与活体取香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活习性

灵猫有大灵猫与小灵猫之分,均属地栖性兽类,喜独居树洞、土穴、灌木丛及深草丛中栖息,昼伏夜出,夜间常到空旷林缘及村庄附近觅食、活动。灵猫性机警,听觉灵敏,行动迅速。杂食性,以鼠类、小鸟、鱼、蛙等各种小型动物及植物的枝叶、果实和嫩草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各地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

二、饲养管理

1.基本设备。猫棚是用来遮挡雨雪、防止烈日暴晒的。可因地制宜,利用宅旁、坐北朝南的牛棚、猪圈以及原有的破旧房屋等改造而成。根据灵猫穴居和畏寒的习性,其笼舍应由卧室和活动场组成。可就地取材,利用工厂的冲花铁皮或铁丝网制成100厘米100厘米80厘米的活动笼,用木板或竹片做成6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卧室,并在卧室与活动笼间设出入洞口互通。整个笼舍也要用砖、水泥砌制。因灵猫的牙、爪锋利,所以笼舍设备要坚固。活动场露天半敞开式,可用些土砖、山石作洞穴,供其活动、休息。笼舍要朝南、干燥、通风、保暖便于清扫管理。

2.饲养。成猫人工饲养,应喂其喜欢吃的鼠、鱼、蛙等动物性食物,人工配合饲料如兽肉、猪肠和杂鱼搭配占2/3,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大麦、山芋、南瓜等占1/3。未驯服的小灵猫多在黄昏前后出窝进食,半夜前陆续吃完。一般2~3天后即可逐渐引诱进食。食物可直接放于窝内。由于小灵猫为夜行性动物,投食时间为每天下午4~6点,投喂量因小灵猫个体大小和气候冷暖而有所不同。一般秋冬日食量500~600克/只,春夏季为400~500克/只。

灵猫配种前,宜饲喂全价饲料,饲料应新鲜,并富含动物性蛋白及维生素E、B、C。孕期饲料要富有营养,以保证胎兽的正常发育。要根据种猫体况改变饮食条件,过肥、过瘦均对配种不利。母猫产崽后,饲料质量要维持在孕期水平。饲料要稠稀适当,增加钙片,以保证母猫奶汁充足及仔猫生长发育中骨骼钙的需要。母猫无奶或奶水不足时,可增喂鲜鱼汤催奶。

仔猫3个月后即可断奶分窝。分离后的幼猫体弱幼小,每日应喂2次。饲料中应添加肉、鱼等动物性饲料,另外每只加0.5克钙片和0.6克酵母片,以促进生长发育。有的断奶分窝后,饲养者要用手指将碎肉塞入仔猫嘴中,以使其逐渐开始自行取食。

3.管理。饲养灵猫应保持安静,防止惊扰,产崽后应防止母猫移动仔猫。灵猫拒食时,可用活鼠诱食。笼舍内应干燥清洁,大小便均排在窝箱外,每日打扫一次,并注意清除窝内的食物残渣。夏天笼舍气温以12~16℃为宜。冬季应堵塞风洞,窝内加铺干稻草等以防寒保暖。

灵猫繁殖技术

1.种猫的选择

人工饲养时,灵猫一般要2岁才达到性成熟。种猫应选择年龄2岁以上、健康无病、体躯丰满、肥瘦适中、毛色光泽、性情活泼、反应灵敏的个体。

2.配种前的饲养

在秋冬季对留作繁殖种群的灵猫,即应饲以全价饲料。饲料要新鲜,富含动物性蛋白质,并加适量的维生素E、A、B、C。有条件的可加喂些鸡头、鸭头、鸡蛋等,以促进种猫生殖腺的发育。冬季也要做好防

寒保暖及笼舍卫生工作。

3.配对

小灵猫多在2~4月发情,也有延迟至5月,少数在8月也可发情,但为期较短,仅有3~5天。在1月末2月初,当种猫即将发情时,选择晴天放人繁殖笼舍,让其先适应环境,为配种做好准备。加强对种猫的观察,当雌猫阴门明显肿胀和充血,并听到种猫发出咯咯的叫声时,表明已开始发情。这时可打开活动场间的小门让其自由活动,进行雌雄并笼饲养。灵猫多在夜间交配,如发现活动场上有脱落的背毛,说明种猫已进行交配。

4.孕期管理

判断交配是否成功,先要注意雌猫的食欲变化。若食欲不振,说明已进行过交配,几天后食欲转好并保持良好的胃口,则说明交配已成功。应及时将雄猫移出,以避免干扰,保持孕猫生活环境的安静。一般雌雄并笼饲养20~30天,交配大多成功。对孕猫要加强管理,饲料要新鲜、富有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每天打扫笼舍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孕猫的惊扰。临产前要停止打扫笼舍,并给活动场适当遮光,以保持安静,使孕猫有安全感。

河蚌怎么养 河蚌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河蚌怎么养?

【专家解答】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河蚌还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珍珠是一种名贵的装饰品,而且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所以养殖河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接下来就有第一农经来看看河蚌的养殖技术。

亲蚌的选择

通常选择亲蚌时以个大体壮,闭壳能力强,贝壳完整、色泽光亮为标准。蚌龄以4~6龄为最好。刚成熟的蚌怀卵量少且孵化率低;超过6龄的蚌,怀卵量少且成熟不一,孵出的幼蚌易早夭。

静水采苗法

将三角帆蚌母蚌研空半小时或晒10~20分钟后放入直径约50厘米的木盆中,加水浸没蚌体,即可见母蚌排出幼虫,马上将母蚌换到另一盆水中,放入宿主鱼,搅动盆水,以增加溶氧及鱼与幼虫接触的机会,而提高采苗率。每盆一次可放入母蚌3~4个,体长10厘米的鳙鱼100~200尾,或黄颡鱼30尾左右。10~20分钟后,估计每尾鱼的鳃、鳍、鳞等部位共附幼虫200个左右,即把鱼移至培育池暂养。然后放入第二批宿主鱼采苗,直至母蚌排空为止。

流水采苗法

把母蚌放入流水培育池中,每平方米水面放3~5个,宿主鱼200尾左右。引入的水流流量不宜过大,以免幼虫随水流失,采苗2~3天可完成。

网箱采苗法

在水质好的宽广水面选点设置小型(21.3l米)网箱,网片采用聚乙烯,30目网布。网箱吊在固定框架上,放入母蚌10~20个,宿主鱼300~500尾,自然采苗2~3小时可完成。

宿主鱼的饲养

对宿主鱼要精心饲养管理,每立方米水体中的投放量不超过200尾,水深保持0.5米左右。要求水流畅通,水质清新,溶氧充分。每日投放饲料2次,日测水温3次,即8时、12时、17时各一次,求得平均值并记录累加。当累加至180℃时,要及时做好脱苗的准备工作,如清理育苗池的池底,铺上2厘米厚细沙,然后放水至15厘米深。当宿主鱼身上的白点有破膜现象时,应马上捞起放入育苗池,让幼苗陆续脱落潜入细沙,并控制水流以防幼苗被冲走。当水温累加达200℃以上,表明幼苗脱落完毕,应将宿主鱼捞起,以免吞食幼苗。

【小编总结】在所有的养殖中呢都有养殖的一些技巧,河蚌养殖也是如此,在养殖的时候,养殖河蚌是一项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产物,所以好好养殖河蚌的话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的。

养殖肉羊舍饲如何进行疾病预防


近年来,养羊业迅速发展,除一些大型企业实施了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外,农村散养户正处于由粗放型饲养向现代化饲养和集约化形式过渡的初级阶级。养羊业生产过程中,羊的传染病、寄生虫病是养好羊的最大威胁。它们可影响羊的生产性能的发挥,严重时可造成羊只死亡。另外,有些人畜共患病,病羊还有可能将病菌传染给人,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做好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类疾病的防治工作,不仅可保证肉羊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羊病的发生,还可以保护人体健康。

一、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整体羊群的健康水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如果是集约化饲养,必须做到大、小、公、母分群饲养,按品种、年龄、饲养目的、体质强弱等分开饲养,专人管理。除了要特别注意羊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外,还要加强圈舍的卫生和合理饲喂,既重视饲料、饮水卫生,又要注意不喂发霉变质及被农药污染的草料,不饮死水、污水,使用的饲料种类力求多样化,并合理搭配与合理调制精、粗饲料,使其营养丰富全面,同时,保持羊舍清洁、干燥。从外地引进种羊时,应做到不从疫区购买,买入后也要隔离检疫1个月后,确认健康无病,方可与原来羊场中羊只合群饲养。隔离检疫期间,要特别警惕从农户、集贸市场购入时,要对羊只常发生的几种主要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

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该疫苗是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注射,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可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2、肉羊四联苗或五联苗。肉羊四联苗即是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是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每年春季和秋季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

3、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预防羊痘,每年春季接种,免疫期1年。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羊尾根内侧皮内注射疫苗0.5毫升。

4、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在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羔羊育肥阉割前1个月或羊只受伤时,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5、肉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肉羊感染衣原体而流产,在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每只3毫升,免疫期1年。

6、口蹄疫疫苗。是预防羊口蹄疫疾病的,不论羊只大小,每年春季和秋季每只肌肉注射各2毫升。7、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免疫期1年。

8、肉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羊链球菌病。每年春季和秋季在羊背部皮下各接种1次,免疫期半年;6月龄以下的肉羊接种量为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的每只5毫升。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本地区(场、群)的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和规律、抗体水平、动物年龄结构、疫苗性质,灵活掌握和制定一个适合本羊群情况的具体的免疫程序,不要千篇一律,搞好疫苗防疫注射和药物预防,保持羊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使羊群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二、不准在生产区或羊舍内屠宰或解剖死亡的病羊,更不准在生产区内随意乱丢死亡的羊只,减少羊群疾病的发生。

三、定期对羊舍、用具和运动场等进行预防消毒。这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治疫病发生的必要而又重要的措施。注意将羊舍内外的粪便及时清扫、堆积、发酵,以便及时杀灭粪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或虫卵。另外羊舍环境常使用的消毒剂可选用3%来苏儿、20%石灰乳、1%~2%的火碱,对羊舍环境应经常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对羊舍、用具及运动场各彻底消毒1次,平常也应一个月消毒一次。当某种疫病发生时,可用火碱进行扑灭性的彻底消毒。

要想使养羊业呈现良好发展,就应尽量按照以上措施去做,在保障羊群健康的情况下,使羊群发挥出理想的生产水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蜜獾如何进行人工饲养


蜜獾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体长可达98厘米,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其寿命可达24岁。蜜獾主要活动于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近几年,常常有听过养殖蜜獾致富的新闻,蜜獾养殖的市场前景在不断扩大。那么,蜜獾如何进行人工饲养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蜜獾如何进行人工饲养?蜜獾的养殖技术。

蜜獾的人工养殖方法其实很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为此,现将蜜獾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圈舍建造

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园地,周围用石头或砖砌垒2米左右高的围墙。里面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砌垒些洞穴,洞穴的上面要严密,以防漏雨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干树叶等。园地面积的大小、假山的大小及洞穴个数的多少,要根据饲养蜜獾的数量而定。

二、配种繁殖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母蜜獾在1岁左右,公蜜獾在1.5岁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公、母之间即开始有性冲动行为。蜜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开始交配。公、母性交后,其胚泡滞育期较长,受精卵2~3个月内不着床,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受精卵着床后即开始发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产仔。其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产仔3~4只。仔蜜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到秋末冬初时,边蜜獾基本长大。

三、饲养

蜜獾是杂食动物,其饲料来源非常广泛。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瓜干、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类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鼠类、昆虫类等。在应用时,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最好配合起来饲喂。在蜜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数量,使蜜獾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越冬。当蜜獾进入配种期,由于母蜜獾、公蜜獾性欲冲动,性交次数较多,消耗体力较大,这时其饲料质量也应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应占到40%左右,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左右,蔬菜类应占10%左右。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蜜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更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应增加到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蜜獾的身体健康。

对幼蜜獾的饲养:当仔蜜獾长到80日龄以后,就可断奶分窝饲养。

四、蜜獾的日常管理

1.投料要新鲜无污物;

2.经常打扫饲养场地,保持干燥卫生;

3.对饲养场地要保持安静,防止参观和生人进入。同时还要防止家狗和野猫的侵袭。

蜜獾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养殖技术,如果有打算进行这方面的养殖的话可以去学习准备一下。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鱼不进食的原因


水质问题

水是鱼生活的环境。水质由于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而会改变。如有了洪水,水色变得浑浊,水中多泥沙,不利于鱼的生活;水生植物过多,或腐烂变质,也会影响到水质。特别是受人的影响,如人们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倒人江河湖塘堤堰中,会使水质变差;工厂的废水含有化学物质、有毒物质,流人自然水域,鱼就受到严重威胁,不但无食欲,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因此说,水质的好坏是影响鱼的食性和食欲的主要因素。

水温问题

属于温带性的鱼生活的最佳水温是15度C一25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鱼活跃,食欲旺盛。若水温低于10℃或高于350C,鱼会感到不舒服,活动量减少,食欲很低,甚至不吃食。大自然的气象瞬息万变,一会儿是万里晴空,一会儿是乌云压顶,一会儿又是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水中有了波浪,浊泥翻起,使鱼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应带来了生理的变化。若是燥热的气温下降,微风细雨,水中的溶氧量增加,鱼儿就会由呆滞变得活跃,就会增加食欲,这时钓鱼的效果自然会好。

河蚌养殖:河蚌怎么养


【河蚌养殖】河蚌怎么养?河蚌怎么养出珍珠?

【首先,我们要知道河蚌是怎么出珍珠的?】

珍珠是在贝体内形成的和贝壳类似的物质。不论是天然珍珠或是人工培育的珍珠,都是由于贝类在偶然条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细小杂物进入并接触其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将这些微小杂技层层包裹而形成赘生物,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珍珠。

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随结晶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构成的,而贝壳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棱柱层。因此,它们虽然同是碳酸钙结晶,但由于结晶系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物质-珍珠和贝壳。

【其次,河蚌怎么养殖,有哪些养殖方式?】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最后,河蚌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小编结语】好了,上文第一农经小编已经为您介绍了河蚌的养殖方法和出珍珠的条件,以及养殖河蚌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了,其他更多的就是水域的选择,不论是池塘、湖泊、水库,还是河流,想要培育出珍珠,那就要必须让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达到上述要求。

河蚌的消化系统是怎样的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有些地区,河蚌主要用作淡水育珠蚌,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当然它的肉也可食用,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作为一种蚌类,河蚌的消化系统是怎样的?河蚌主要吃什么食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河蚌的消化系统

河蚌口位前闭完肌下,为一横缝。口的两侧各有一对三角形唇片,大,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食功能。口后为短而宽的食道,下连膨大的胃,胃周围有一对肝脏,可分泌淀粉酶、蔗糖酶,有导管入胃。胃后为肠,盘曲于内脏团中,后入围心脏,直肠穿过心室,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上,出水管附近。胃肠之间有一晶杆,为一细长的棒状物,前端较粗,顶端形态变异较大,呈细尖、膨大、钩状、盘曲等。晶杆位于肠内,其前端突出于胃中,与胃盾下部相接。晶杆可能为储存的食物,河蚌在缺乏食物条件下,24小时后晶杆即消失,重新喂食,数天后晶杆恢复存在。

二、河蚌吃什么食物?

河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蚌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蚌壳的开闭,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食物便随水进入蚌体。食物随水进入外套腔,颗粒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动至唇瓣,经唇瓣选择后小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腮相交处,入外套膜痕至后端,两壳猛闭排出体外。据有人统计,每天流进蚌体的水可达40升。

河蚌的消化系统和其它的水生动物有很大的不同,其消化系统相对于鱼类来说比较复杂。河蚌的饮食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以各种藻类为食,有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由于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没有办法吞食肉类水草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只能食用一些食物碎屑,草类等简单的食物。以上文章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河蚌的内部结构如何?它是如何进食的?》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茬口安排如何进行”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16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