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临床症状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犬瘟热是一种急性、烈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呈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临床特征,少数病例还可发生脑炎,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对犬的健康危害性较大。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犬瘟热的临床症状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学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呈长丝状。犬瘟热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紫外线和有机试剂敏感,乙醚、氯仿、碱性消毒药等可将其杀灭,喜欢低温的环境,在零下70℃条件下,可存活1年以上,经冻干处理,可长期保存,在pH值为4.5~9.O的条件下存活良好,乙醚、石灰水、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犬瘟热病毒。

2、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无季节性特点,但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特点,犬科、浣熊科,猫科等多种动物均有易感性,但以犬科最为易感,幼犬较成年犬易感,纯种犬比土种犬更为易感。有报道证实,已发现人类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病例,由此可见犬瘟热的感染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患病犬和带毒犬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病犬及带毒犬的鼻腔、眼角分泌物、唾液、血液、淋巴结、肝脏、脾脏、脊髓、心包液及胸腹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毒可通过病犬及带毒犬排出的尿液进行长期排毒,还可通过眼泪、唾液、鼻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或呼出的气体等媒介进行传播。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传播。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由于病程长短、机体抵抗水平高低以及病毒致病性强弱的不同,犬瘟热的临床表现类型也有不同,一般临床表现为呼吸型犬瘟热、肠炎型犬瘟热和脓疱型犬瘟热、神经型犬瘟热四种类型。

3.1呼吸型犬瘟热M.yZ023.cOM

病犬表现为鼻镜、眼睑龟裂,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并伴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肺部听诊可见呼吸音增强,心音较弱,病情发生恶化,病犬出现呼吸困难。死后剖检可见肺炎和化脓性胸膜炎,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内有较多脓性黏液,肺脏表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部分病例肺脏萎缩。

3.2肠炎型犬瘟热

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犬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出现顽固性呕吐和腹泻症状,排带有黏液的稀粪,粪便气味腥臭,严重时排出血便。病犬眼球塌陷,皮肤弹性减退,脱水严重,严重时会继发肠套叠。剖检时可见胃肠弥漫性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肠黏膜脱落,肠内有暗褐色黏液物质。

3.3脓疱型犬瘟热

病犬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上可见米粒大小的脓疱。数量、大小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多增大。进入恢复期,脓疱多数自行破溃,愈合后形成结痂,皮肤弹性下降,被毛光泽暗淡。足肉垫皮肤角质化、增厚,质地触之较硬。

3.4神经型犬瘟热

该型临床症状较轻时,可见病犬眼睑、颜面部、口角等部位轻度痉挛,病情较重的病犬表现为口吐白沫、牙关紧咬、颈部强直、有冲撞行为、肢体或后躯不自主的抽搐,甚至后肢不能站立,大小便出现失禁,最后昏睡死亡等。剖检可见大脑呈非化脓性炎症,脑膜出血,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节细胞、脑室细胞与胞核中均有嗜酸性包涵体。

4、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临床诊断,但由于其典型的双相热型在临床病例中并不常见,致使临床确诊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将两种诊断结果相结合,做出最终诊断。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采用PCR技术,PCR技术的应用使犬瘟热的诊断技术提高到了基因水平,PCR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在敏感性、特异性、简单快捷化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提高了犬瘟热的诊断效率,起到了降低经济损失的作用。

5、防治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本着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采用高免血清疗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病犬的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在病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初期,注射大剂量的高免血清,按照犬五联血清0.5~1.Omg/kg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以提高病犬的免疫水平,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要给与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按照0.5~1.Omg/kg的剂量,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续注射3天,对神经症状的出现起到抑制作用。

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消炎,阿莫西林,按100mg/kg的剂量口服,每天3次,或用氨苄青霉素30mg/kg、地塞米松2~10mL,混合进行肌肉注射,每日1~2次,4天为1个疗程。同时要给予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和治疗支气管肺炎。

犬瘟热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天。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天左右出现。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预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防治方法
二免时间80日龄进行;三免时间110日龄进行。三次免疫后,以后每年免疫一次。一旦发生犬瘟热,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病舍及环境用火碱、次氯酸钠、来苏等彻底消毒。严格禁止病犬和健康犬接触。对尚未发病有感染可能的假定健康犬及受疫情威胁的犬,应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在本病流行时期,严禁将外犬带入,并尽量不让所养犬与其他犬接触。其防治的措施为:(1)定期预防接种:具体按下列程序进行。在仔犬6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为第二次,10周龄为第三次。以后每年一次。每次剂量为2毫升。定期预防接种。目前中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幼犬在6周龄即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仍应每年免疫一次。
(2)尽量自繁自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旦发现患犬瘟热迹象的病犬,应立即将病犬隔离,严格禁止病犬与健康犬接触。
(3)及时隔离治疗:一发现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并配合对症治疗、可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和加快病犬的康复。病犬所用的犬舍、物品尽可能予以烧毁,对周围环境应彻底消毒。对尚未发病有感染可能的犬和受疫情威胁的犬,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治疗
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可用大剂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发展。在犬瘟热最初发热期间给予大剂量的高免血清,可以使机体增强足够的抗体,防止出现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对症治疗: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关知识

犬瘟热的特征 犬瘟热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尤其是在免疫工作稍差的发展中国家,是当前世界养犬业至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犬瘟热的特征犬瘟热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1、特征

犬瘟热的最初感染开始于病毒侵袭上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很快扩散至局部淋巴组织、扁桃腺和支气管淋巴结。随后病毒在感染的第一星期内会扩散至上皮组织和中央神经系统。感染后体液免疫应答和病毒的清除相关。而患急性犬瘟热感染恢复的犬只,很可能获得数年的免疫力。没有获得有效免疫力的犬被感染后,病毒很快会扩散至皮肤、内外分泌腺、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季节多发。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三年一次大流行。患该病的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成年犬死亡率在50%以上。雪橇犬等适合于寒性地带生活的犬种患此病死亡率较高。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感染性高,而且病情反应重,死亡率也高。据一些宠物医院统计,犬瘟热的治愈率极低,主要与治疗时间的有关,即早期病犬可望治愈,中后期病犬治愈困难,而且与治疗时使用的血清或抗体、生物药品的药效都有直接关相,还与犬的品种、性别、自身的年龄、体质等有密切关系。

2、传染对象

犬瘟热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犬,潜伏期为3~9天,临床的症状也多样化,与病毒的毒力强弱、环境条件、犬只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警犬比土种犬易感性高。哺乳期的幼犬由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故很少发病。3月龄至3岁龄犬、大于10岁龄犬易传染。另有研究表明,除犬科动物外,鼬科、浣熊科、大熊猫科等多种动物也可感染发病。如大熊猫、虎、狮、小熊猫、猞猁、熊、狼等动物,其中雪貂最为易感,通过实验性感染可100%发病死亡,为公认的犬瘟热实验动物。一般认为猫和猪也可感染,但呈隐性,不引起症状和病毒传播。犬瘟热是当前对宠物饲养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对犬瘟热也易感染。

犬瘟热全国各省区都较为多发,而且有暴发期。饲养密集的地方,卫生与养殖条件差,导致犬类抵抗力差,容易传染犬瘟热。如私人犬囤积场,犬繁殖场,犬交易场,食犬场所等。犬瘟热并不传染人,许多的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迄今为止还尚未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实犬瘟热病毒可以感染人。

3、传播途径

本病传染性极强,病犬为主要的传染源。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如眼分泌物、鼻液、唾液、心包液、胸水、腹水、尿液、粪便等。据报道,感染犬瘟热病毒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尿液是很危险的传染源。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等脏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着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该病也可通过病犬污染的空气传播,如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接触性传染,如健康犬接触病犬后被传染,同舍内发现犬瘟热病犬后,就不能避兔犬之间的相互传染。也有犬因饮食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被感染的情况。

4、防治措施

加强卫生防疫。加强舍犬的消毒工作,特别是犬舍及运动场应使用消毒药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旦犬群发生本病,应立即对病犬进行隔离,防止传染其他犬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病犬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对还未发病的同舍犬只用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免疫,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加强饲养管理。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要控制犬的活动范围,禁止外来犬只随意出入。定期对犬只进行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犬只的抗病力。

预防接种。使用犬瘟热疫苗对犬进行免疫是最佳的预防措施。幼犬在出生后6周龄时进行首免,8周龄进行二免,10周龄进行三免。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使用剂量为2mL。常规免疫接种在正常情况下是高度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但据报道,犬瘟热在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和芬兰等国家常规免疫执行很好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这表明预防接种过的犬也可能发病,而发病机制可能存在新的变化。

1、流行病学
犬瘟热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原体,患病动物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感染群在不断增大,流行加快,流行面积增广。
1.1易感动物目前已知的可自然感染CDV的动物包括食肉目所有8个科、偶蹄目猪科、灵长目的猕猴属和鳍足目海豹科等多种动物。其中兽医临床中常见的有犬科的犬、狼、貂;鼬科的雪貂、水貂、紫貂;浣熊科的小熊猫、涣熊;猫科的猫;大熊猫科的大熊猫;熊科的棕熊、灰熊和黑熊等。其中犬科、鼬科及涣熊科呈高度易感性。
1.2感染源患病动物是主要的感染源,CDV大量存在于感染和患病动物的鼻、眼分泌物、
唾液中,也见于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脏、脊髓、心包液及胸腹水中,并且可从尿中长期排毒,污染周围环境。由于有感染致病性的强毒株的存在,该病在我国经常发生,尤其多见于家养犬,相关的疫情有大量报道。
1.3传播途径凡是有野生易感动物存在和家犬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此病,此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若与病毒携带者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动物喜欢舔舐的地方,可感染此病。此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也可经眼结膜和胎盘感染
1.4影响发病和死亡的因素
1.4.1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视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CDV的敏感性。对大多数犬来讲,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都可感染此病,但80%的2月龄以内的仔犬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不易感染此病。也有报道,最小的发病年龄犬是45天;3~12月龄的幼犬易感性最高;2岁以上的犬发病率逐渐降低。若犬患犬瘟热前后从未使用过血清或单抗,康复后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其他动物也与之类似。但近年来报道有多种动物如小熊猫、貂等CD的死亡率几乎达100%。甚至CDV的弱毒苗也可引起小熊猫致病死亡。所以预先做好免疫工作仍是最重要的。
1.4.2季节性、周期性本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10月到来年2月),多见有呼吸道症状。CDV和由于气温变化降低而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细菌、病毒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早期报道,该病大约2~3年流行一次,具有周期性。但现在许多地方这种周期性已不明显,而呈现常年发作,这可能与犬科和鼬科的宠物及经济动物饲养密度过大有关。对野生动物的发病可能与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CDV污染面积扩大有关。
2、诊断
2.1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2.1.1犬的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4天,有的可延长到15~20天。50%~70%的犬呈亚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到39.5~41℃,持续1~3天,食欲减退,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然后体温下降,进入无烧期或低烧期,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大约再过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眼结膜潮红,伴有黏性、脓性分泌物,起初鲜见咳嗽,仅在诱咳时表现为干咳。随着上呼吸道炎症的进一步发展,粘稠的脓性鼻液增多,病犬呈现“唇式呼吸”或“颊式呼吸”。肺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有干、湿性罗音或捻发音,支气管音粗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幼犬在腹泻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继发肠套叠。
若没有控制好病情,绝大多数犬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肌肉痉挛、共济失调、圆周运动、癫痫样惊厥或昏迷。随着病程的发展,抽搐时间延长(几十秒钟到十几分钟),抽搐次数增加(每天数次或几十次)。出现神经症状的患犬大多数预后不良,即使治愈,也多会留有后遗症。
犬瘟热还可以造成犬的结膜炎、角膜炎,导致角膜溃疡、穿孔。有些犬在急性症状后的10~20天,可出现鼻和脚垫硬化,尤其在幼犬更为明显,痊愈后可自行脱落。幼犬腹部还可能会出现脓性皮疹,开始出现米粒大小的痘样水疱,后因细菌感染化脓,随后结痂、干涸、脱落。
2.1.2其他动物CD的临床症状其他动物的临床症状与犬的大体相似。但对CD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尤以小熊猫和水貂最为敏感。犬的CD弱毒疫苗也能引起小熊猫发病。水貂感染CDV后的死亡率可达90%。
2.2实验室诊断在感染的组织内发现典型的胞质内包涵体可作为确诊依据。但是,有时仅检查到包涵体可导致假阳性。最好进行病毒学或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技术和酶标抗体技术及利用PCR技术检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等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本病的诊断。
3、治疗
3.1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大剂量使用犬瘟热单克隆抗体、犬瘟热免疫血清、γ-球蛋白、犬干扰素、胸腺肽等。当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高免血清其效果往往不理想。3.2控制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试验选用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一般选用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四环素等;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病犬,可选用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等。
3.3对症治疗有呼吸道症状的病犬,应尽量少输液体以免对肺造成伤害。若有必要输液,必须慢输或计算好全天需液量后进行连续全天输液。为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可静脉输注10%葡萄糖酸钙;为缓解呼吸困难,可应用喘定、氨茶碱。控制体温过高可使用双黄连静脉输注。
对有消化道症状的犬应大量补充平衡液以防脱水,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以防止酸中毒。止吐可用胃复安(灭吐灵)、爱茂尔等,止泄可使用维迪康等。黄连素对犬应慎用,可能会引起中毒。腹泻时会引起肠道正常菌群的紊乱,而致产生维生素B类的菌群数量下降,所以应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
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应让其安静,避免刺激,输液时尽量少输等渗液。为缓解抽搐,可使用安定。为降低颅内压,可选20%甘露醇注射液、25%山梨醇注射液或使用右旋糖酐静脉注射。为缓解感觉过敏可肌肉注射扑尔敏、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但在治疗早期尽可能不用。为恢复神经机能可应用维生素B1缓慢肌肉注射。
对体温低下的、代谢水平低的犬必需补充能量如足量的葡萄糖,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和辅酶A等,对白细胞减少并体温低下的动物要慎用抗生素,可肌肉注射肌苷注射液。对贫血严重的犬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右旋糖酐铁和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
4、预防
犬瘟热的预防以免疫注射为主。目前,国外有7种疫苗可用于预防本病。其制品有: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通过雪貂减弱的活毒疫苗、通过鸡胚减弱的活毒疫苗、犬瘟热与犬传染性肝炎联合疫苗、通过组织培养减弱的活毒疫苗、犬瘟热免疫血清和强毒联合应用、麻疹疫苗。临床常用的是六联疫苗,能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副流感、传染性肝炎、腺病毒II型和犬钩端螺旋体病。免疫程序为:50日龄至3月龄的幼犬,需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3~4周。3月龄以上的犬,连续注射2次,每次间隔3~4周。以后每年1次。
5、结束语
10多年来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其流行特点以及临床表现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非典型性犬瘟热病例数量不断增加,给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容易误诊。本文对伴侣动物犬、经济动物貂、野生动物大熊猫等动物的犬瘟热流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临床成功诊治的病例进行了总结,将其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

犬瘟热初期症状 犬瘟热能治好吗


疾病,是每个人都会经过的事情。其实动物也是一样,在养殖者照顾不周,又或是动物本身抵抗力很差的时候便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犬瘟热就是狗狗容易患的疾病之一,就好像普通的感冒一样。但这种病的传染性很高,所以养殖户越早发现越早治疗为好。

犬瘟热初期症状

犬瘟热症状初期狗的体温高达39.5-41摄氏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有腹泻。在以后2-14天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有脓性鼻涕、脓性眼屎这时候已经是犬瘟中期了。同时继发胃肠道疾病,呕吐、拉稀,食欲废绝,精神高度沉郁,嗜睡。犬瘟热发病后期就会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口吐白沫,抽搐,此时比较难治。

犬瘟热能治好吗

犬瘟热能治好。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虽然危害很大,但是并不是不治疗就一定会死亡。实际有一些犬患了犬瘟热,可粗心的犬主并没有发现,从而也就没有给予治疗,犬自己耐过了。

还有一些犬感染了犬瘟热,而犬主由于种种原因未给予治疗,犬自己也耐过了。可见犬感染了犬瘟热后,只要自身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完全有可能不治而愈。其实,能不能治好80%看狗狗主人是否细心、耐心,20%的情况看狗狗的抵抗力。

犬瘟热的治疗方法

1、大青叶注射液4-8毫升,庆大霉素16-24万单位(个别犬改用青链霉素效果较好),分别肌注,每日1-2次,连用3-5日。发热重者加注复方安基比林,喘重者加注氨茶碱,拉血重者加注止血敏,口舌溃烂者加注维生素B2并口腔喷冰硼散。

2、在上方的治疗基础上结合补液和补充维生素,5%糖盐水250-500毫升,50%葡萄糖20-40毫升,5%碳酸钠20-60毫升,一次静注或腹腔注入,并用2.5%维生素B12.5亳升,10%维生素C5亳升分别肌注,每日或隔日一次。

3、在上方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草药煎剂灌服,板兰根20克、贯众15克、栀子20克、黄苓20克、黄连12克、黄柏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山药15克、苍术12克、枳壳12克、木香10克、姜半夏18克、竹茹20克、生地榆15克(拉血重用地榆炭)、甘草8克,此为3只幼犬用量,水煎3次,煎液约1200毫升,每日1剂,分2-3次胃管投服或直肠灌注,连用3剂。

犬瘟热的预防方法

1、预防接种:犬瘟热的预防关键是接种犬瘟热疫苗,目前我国常用疫苗较多,有灭活苗、弱毒苗,有单苗和联苗等,免疫接种后一般在1-2周产生中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免疫期可达1年。免疫持续期的长短主要受免疫方法、疫苗性状和个体因素等影响,一般在6个月内免疫保护能力较强。

2、隔离病犬:对于同室的狗狗,因为很难彻底隔离,所以建议把确定没有患病的狗,寄养在亲戚朋友家或托狗所、半年左右。否则,就算病狗痊愈后犬瘟与细小病毒还是在狗体内留多日的,等狗完全病好还得消毒环境1月以上才能接狗回家才行。

3、经常消毒:以防病菌溜出传染给其它动物,可以在加湿器与大喷壶里加CDV专用消毒液之后,放在隔离狗舍的出入口,人进出时用喷壶消毒自己的手足,而加湿器就长期放在隔离门口、作阻隔病菌空气用。隔离狗舍里也可放置一个加消毒液的加湿器长期消毒,也可在空调出风口放置消毒液。

犬瘟热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这种病的死亡率非常高,高达百分之八十。所以大家对自己的狗狗一直要仔细观察,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此征兆需要进行及时治疗。

狐狸犬瘟热病的防治


(1)狐狸犬瘟热的病因

本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特别是幼龄狐狸,死亡率可达100%。本病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多发。

(2)狐狸犬瘟热的症状

潜伏期为930天,有的长达3个月。可分为三型。即:超急性型、急型、慢性型。超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初期或后期。突然发病,表现咬笼网、吱吱叫、抽搐、口吐白沫等神经症状;急型发生黏液性和化脓性结膜炎与鼻炎,体温升高,常发生下痢和肺炎,出现四肢麻痹和运动失调;慢性型脚掌肿大,脚软垫发炎、变硬,鼻、口唇和脚掌皮肤上有水泡状疹/,眼裂和耳发生皮炎,生殖器和肛门肿胀。

(3)狐狸犬瘟热的防治

每年必须在12月至翌年1月份和7月份进行犬瘟热疫苗防疫注射,最好用单联苗。不得从疫区引种和购进饲料。从非疫区向疫区或当年发生过犬瘟热的狐场调人种狐时,在调入前须注射犬瘟热疫苗,15天后方可调人。搞好清洁卫生,严格消毒,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狐狸,封锁狐场。病狐狸尸体焚烧,粪便经发酵处理。

狐狸犬瘟热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发生结膜炎和鼻炎时可用青霉素点眼、滴鼻;发生肠炎时可用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发生肺炎时可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出现神经症状时可用苯巴比妥等治疗。

犬瘟热的防治及其注意事项


陈元波,李广茂

(黑龙江省宁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57400)

犬瘟热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很高,最易感染幼犬,尤其是1岁以下的犬。在犬瘟热最初发热期间给予大剂量的高免血清,可以使机体增强足够的抗体,防止出现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犬,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

1防治

目前主要有犬瘟热鸡胚细胞弱毒苗,常规免疫程序是9周龄时首免,15周龄时二免,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母犬在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可使仔犬从初乳中获得较多的母源抗体。犬舍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发现病犬只要及时隔离饲养。发现病犬后及时进行隔离,尽早治疗,可注射高免血清和对症治疗,给予抗生素类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对周围的犬紧急接种疫苗,及时消毒污染环境,对病死犬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症治疗,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对犬舍环境进行消毒,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疗犬瘟热初期的方法为肌肉注射柴胡和安痛定,可快速降温。也可使用犬瘟单抗和浓缩血浆,或者将500万干扰素与基因工程胸腺素联合使用是最有效最直接对病毒进行杀灭拟制。也可使用利巴韦林、菌必治、清开灵、地塞米松与复合维生素B1进行静脉注射,但应注意,地塞米松会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数量,大幅度减少动物对非特异性感染的抵抗力,具体这个药的实用与否必须结合个体病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建议非专业人员自行使用。针对于犬瘟热中期,可注射犬用免疫球蛋白增加其抵抗力,并服用抗生素、滴消炎药水配合血清治疗,有很好效果,但是犬治疗好后也会留下不同情况的后遗症。也可口服安宫牛黄丸、复合维生素B和复方甘草合剂(板蓝根20g,麦冬8g,半夏7,金银花lOg,大黄8g,甘草7g,连翘lOg,黄芩8g,石膏40g,黄芪lOg,冬花8g,茯苓lOg,白术9g,柴胡6g)。如果犬瘟热后期出现频繁抽搐时可服用氯丙嗪、安定、谷维素、安宫牛黄丸。口服时可将药物碾碎放入易消化液体,用注射器推人病犬口内即可,不可用牛奶,因为犬科动物不易消化牛奶。这个时期的治疗的成功率很低,但兽医工作人员也不要轻易放弃。

2影响治愈的因素

完成免疫程序的犬只,不论采取的是主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都能减轻发病症状。由于犬瘟热发病初期与一般感冒症状相似,很容易延误该病的最佳控制和治疗机会。犬瘟热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方案的确立密切相关,适宜的治疗方案应体现标本兼治,病原疗法和对证疗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一般痊愈后的犬将终身免疫。但由于免疫系统受损,犬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应在充分保障其营养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犬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3注意事项

当犬患有犬瘟热并有初期症状的时候,是不影响其进食及活动的,只是鼻镜开始干燥。虽然很多原因都可引发鼻镜干裂,但如果犬无内外伤,在其鼻镜干裂后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后,犬鼻镜仍不湿润,并且犬日渐消瘦、皮毛暗淡无光,此时也许已经是犬瘟热初期症状。所以,要及时诊断治疗,把犬身上的病毒体消灭在萌芽状态,增强犬的免疫功能,不要错过犬瘟热治疗的最佳时机。

犬瘟热病程长,患病犬的体质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要保持犬生活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中,少食多餐,并饲喂其易消化的食物。采用正确的治疗措施,及时病情控制,一般早期为1个疗程(3~5天),中期1~2个疗程,晚期在2个疗程以上。

所谓病情控制,病犬反应特征应为体温下降到39℃以下,眼、鼻、口无明显分泌物,食欲基本已恢复,神经性症状没有发展且有好转的表现。在病情控制基础上,可内服抗生素,如先锋IN、螺旋霉素等和维生素B、维生素C等,患犬大约在2~3星期内达到痊愈。

早中期病愈率良好,后期病愈率下降,尤其是脑炎和肺炎症状出现时治疗的意义不大,有的病犬经过治疗,症状一时得到改善,但最终还是死亡。由治疗过程可知,经连续2~3天治疗,尤其采用了静脉注射利巴韦林、菌必治、清开灵等治疗法,患犬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时,一般结果病愈率极低。

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


1流行病学

病猪感染的胞内劳森菌主要侵入肠黏膜细胞进行发育和繁殖,通常会侵害猪小肠、回肠与大肠前端相连处黏膜部位的肠腺窝细胞和没有成熟的上皮细胞,这些细胞感染病菌后很难发育成熟,且会持续进行有丝分裂,导致明显的细胞增生,从而造成肠壁明显增厚。同时,由于机体的修复和代偿作用导致病变出现重叠,随着症状的加重,会引起发生局限性回肠炎病变、坏死性肠炎病变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病变,且由于肠黏膜发生病变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吸收,使饲料转化率降低。

病菌主要侵害猪只,自然感染具有8~10天的潜伏期。该病主要是断奶仔猪到成年猪阶段发生,特别是6~16周龄的生长育肥猪更容易发生,发病率在5%~40%范围内,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以及带菌猪排出的粪便,并通过消化道在猪只间进行水平传播。

2.临床症状

急性型。通常是4~12月龄的后备母猪或者育肥猪容易发生。病猪排出稀薄的煤焦油样的粪便,并混杂肠黏液。食欲不振或者略微变差,没有出现继发感染时体温通常保持正常或者略有升高,一般为0.5℃,皮肤苍白,接着体质虚弱,四肢乏力,行走时后肢明显摇晃。同群猪只先后出现发病,食欲不振,出现剧烈腹泻症状时还会突然发生死亡,严重时死亡率甚至达到10%~30%,妊娠母猪患病后还会发生流产。另外,粪便会黏附在病猪肛门下方以及后躯皮肤上。

慢性型。该类型时该病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临床非常容易发生。通常是6~20周龄猪容易发生,且猪群中大约有10%~15%会出现临床症状,同舍猪只始终有少数发生腹泻,排出不成形的黑色稀粪,且其中混杂没有完全消化的玉米渣。猪群采食量略微减少,但经过一段时间会导致猪群个体体型存在大小不同,体重差异明显的现象。病猪具有食欲,但每次采食几口就停止。大多数病猪经过6~10星期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其生长速度要比正常健康猪只降低5%~10%,饲料转化率降低25%左右。如果病猪发生热冷应激或者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会导致病情加重,开始出现严重的腹泻。另外,该病往往会与水源性肠道疫病沙门氏菌病混合发生或者相互继发,导致病情更加复杂化,且出现预后不良。

隐形感染型。猪群感染该类型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猪群中有个别会出现轻度的腹泻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猪群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减少饲料消耗量,猪群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至少推迟10天。由于这种消耗性疾病造成较大损失,容易被养猪户忽视,还容易继发引起肠道性或者其他疫病,且猪群体型大小不等也会影响销售,给养猪业造成损失。

3鉴别诊断

回肠炎、猪痢疾、胃溃疡以及猪鞭虫病呈急性发病时,病猪都会发生出血性下痢,食欲减退,严重时发生贫血,体表皮肤呈苍白色,甚至突然发生死亡,且通常是生长肥育阶段容易发生。一般根据病灶位置不同会排出颜色不同的粪便,当上消化道(如小肠或者胃)发生出血性病变时,通常会排出暗红色或者煤焦油状的粪便;当下消化道(如大肠)发生出血性病变时,通常会排出鲜红色或者红色的粪便。根据临床症状,很难区别回肠炎与猪痢疾。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同,回肠炎与猪痢疾都对林可霉素、泰乐菌素敏感,而痢菌净(乙酰甲喹)只能够用于治疗猪痢疾,而无法用于回肠炎的治疗。鞭虫病对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等抗寄生虫药物比较敏感。对患有回肠炎的病猪进行剖检,发现回肠与结肠部位会发生病变,导致肠管增生、肥厚,并发生出血;猪痢疾主要是集中于结肠部位发生病变,结肠黏膜明显潮红、水肿,并发生出血,有时还会有纤维索性坏死性伪膜覆盖在上面,而小肠只发生轻微病变或者没有发生病变。

4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确诊后发生该病后,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疾病传播,避免下一批猪也发生感染。急性病猪可按每千克体重注射lOmg支原净,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也可在每升饮水中添加60mg支原净饮用,连续使用5天;慢性病猪,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50g支原净(80%泰妙菌素)。均匀混合饲喂,连续使用21天。其他没有发病的猪要采取药物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25980%泰妙菌素,均匀混合后饲喂,连续使用15天。

改善管理。猪场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制,每个批次间必须空栏,并加强消毒。确保舍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注意控制舍内温度适宜。尽可能避免将不同窝或者不同栏的仔猪混群饲养,控制饲养密度适宜。尽可能饲喂方式和饲料发生改变,确保正常供水。另外,猪场在防止回肠炎发生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疾病的防控。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

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病鸡下痢,排泄物为石灰浆状的粪使,使肛门周围受粪便黏污,有时还会堵塞肛门。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病死鸡会脱水,表现为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脏肿大,卵黄吸收不全,有未吸收完全的卵黄,状态变为棕黄色奶酪样。肺变为灰褐色,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盲肠肿大,肠内有凝结物,病程较长的病例,心肌、肌胃以及肠管的部位可见白色白痢结节。

青年鸡。主要发生在40-80日龄的鸡,青年鸡患病多为病雏鸡在患病时没有彻底的治愈,从而转为慢性。青年鸡患病后会发生突然的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下痢,病鸡常发生突然的死亡。但是这种现象并不连续发生。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肝脏会显著的肿大,质地变脆而易碎。被膜上有出血点,或者灰白色的坏死灶。心脏也发生病变,表现可见肿瘤样的黄白色白痢结节,较为严重的病例,心脏变形。另外,白痢结节还可见于肌胃、肠管。

成年鸡。成牛鸡感染此病多是由于雏鸡白痢的带菌者转化而来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常发现不及时。但是仔细观察可见病鸡的精神不佳、食欲减退,贫血,消瘦,有的还会发生贫血,鸡冠苍白,缩头垂翅,缩减闭目,产蛋率会降低,病鸡表现为下痢,会在肛门周围黏有白色或者黄色的粪便,这一阶段的鸡患病死亡率不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将病菌带入场内,危极整个鸡群的健康,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均有所增加。病理变化主要的病变位置是肝脏、脾脏发生肿大、质脆易碎,表现有坏死点,肾脏充血。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停止产蛋。

4、实验室诊断

对于该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诊,最终的确诊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方法是取病料接种于培养基中,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的鉴定,通过生化试验以及挑取病料制成悬液,取悬液适量注射健康鸡,可分离出沙门氏菌,可确诊为该病。利用纸处法可以选择出敏感药物以治疗疾病。其中该菌对新霉素、氯霉素高度敏感。

5、防治措施

预防。对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调控环境温度,保持相对的恒定,勤换垫料。保持鸡群适宜的饲养密度,提供适宜的营养,防止鸡群发生啄癖。

治疗。如果鸡群患病要及时的隔离饲养与治疗。病鸡可使用新霉素进行治疗,在用药时要注意不可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要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另外,还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注意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前后4-5天,不可以使用抗菌类药物,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鸡白痢的病变特征
1.雏鸡: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图13-3)。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黄色奶酪样。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内有凝卵样物。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
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特征
1.雏鸡:孵出的鸡苗弱雏较多,脐部发炎,2-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7—I0日龄达死亡高峰,2周后死亡渐少。病雏表现精神不振、怕冷、寒战。羽毛逆立,食欲废绝。排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病变而出现呼吸困难,气管,伸颈张口呼吸。患病鸡群死亡率为10%—25%,耐过鸡生长缓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雏有时表现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原地不动。
2.育成鸡:主要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鸡多为病雏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或育雏期感染所致。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的鸡和下痢的鸡,病鸡常突然死亡,死亡持续不断,可延续20-30天。
3.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常为无症状感染.病菌污染较重的鸡群,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低水平。鸡的死淘率明显高于正常鸡群。
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2.治疗:
土方:
花椒15g,蜂蜜30g,大黄、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小丸,每只小鸡1d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两次,浓缩汁为30ml,每天鸡服3-5滴,或稀释3倍自饮。
展望
目前,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疾病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多,抗生素的过多、过量使用,造成了抗生素药效下降、体内残留和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视,要求更多的绿色食品供应市场,因此生态方法防治畜禽疾病是一条方便、有效的途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推广与应用,对推动我国饲料业的绿色进程,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绿色化,提高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67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