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近方蟹

[学名]: Hemigrapsus penicillatus
[资源名称]: 绒毛近方蟹
[形态特征]:
 
头胸甲方形,甲面具細凹点,额域稍隆起,胃、心域间有H 形沟。额宽,前缘平直,中央稍凹。螯脚掌粗大,两指基部具一簇绒毛,內面较为浓密。此绒毛雌性及幼蟹均不明显。头胸甲棕色,螯足、步足为红棕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山东  [原产地区]:青岛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我国沿海滩涂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常群居于河口或潮间带沙泥质的石块下或石缝里,有时有时会攀附在养殖牡蛎的串壳中。

相关推荐

近江牡蛎


[学名]: 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资源名称]: 近江牡蛎
[外文名]: southern oyster
[别名]: 蚝(广东),蚵(福建),蛎黄(江苏、浙江),蛎子、海蛎子(山东以北)。
 
[形态特征]:
  贝壳大,坚厚。一般多呈圆形、长卵圆形或三角形。右壳略扁平,较左壳小,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鳞片。壳面有灰、青、紫或棕等色彩。工壳较右壳更厚大,同心鳞片的层次少而强壮。壳内面白色,边缘为灰紫色。韧带长而阔,紫黑色。闭壳肌痕大,一般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中部背侧。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  [原产省份]:中国南北沿海均产  [原产地区]:我国沿海省份多有分布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的内湾、低潮线至水深约7米水域处,营固着生活;适温范围为10~33℃,适盐范围为5~25,滤食浮游生物等。

黑尾近红鲌


中文名称 黑尾近红鲌
拉丁名称 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Yih et Woo
地方名称 高肩(四川)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近红鲌属
拉丁属名 Ancherythroculter Yih et Woo,1964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23~2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侧线鳞65~70;鳃耙细长,外侧17~24,内侧22~24;下咽齿3行,2o4o4-5o4o2(2o4o4-4o4o2;2o4o5-4o4o2)。体侧扁,口亚上位,斜裂,后端延至鼻孔后缘下方,鼻孔约位于吻端至瞳孔的中点,眼较小。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在腹鳍基部处内凹。侧线较平直,位于体侧中部,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第3根硬刺较发达,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长,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末端几近肛门。尾鳍深叉,下叶略比上叶长。鳔2室,后室大,长度约为前室的2.3倍,呈圆筒状。腹腔膜银灰色,肠管短,前端膨大,后端细小,约为体长的0.8~0.9倍。背部深灰色,体侧浅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略带灰色。
生活习性 在江河栖息的上层鱼类,以小型鱼类为食

近江牡蛎条石养殖


按条石的排列及管养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床式养殖、立石养殖和桥石养殖。

(1)床式养殖

在底质较软的海涂养牡蛎,用条石插入泥滩为柱,另将条石横压在两石柱为梁,再把条石排列于两个平行的横梁间,形成蚝床,其特点是蛎石利用率高。

(2)立式养殖

把条石以1米左右距离竖立于滩涂上,从采苗至养成均不移动疏殖,其特点是省工、管理方便。

(3)桥式养殖

用条石排列成剪刀形的蚝通,采用后的养殖过程中要经过分株与翻株。分株是在采苗后两个月左右,将蚝通的条石疏殖,改为每6块条石为一级,称为蚝株。排列时第1块条石顶着第2块条石的后面,似三角架,第4~6块条石以剪刀式叠在三角架后。在蚝株之间又用长60~70厘米蛎石相连,犹如]桥梁。为了促使牡蛎生长,在白露前后,将条石阴阳面翻转,并将蚝株中第4-5块条石疏排为厚面相靠,称为翻株。

桥式养殖虽然花工较大,但产量高。

方尾鱼


中文名称方尾鱼

拉丁名称Tetragonurus cuvieri Risso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方尾鱼科

拉丁科名Tetragonuridae

中文属名方尾鱼属

拉丁属名Tetragon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内,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圆,呈圆筒形,口中大,前颌骨不能伸缩,上颌骨几完全被眶前骨所遮盖,颌齿细小,上颌齿弯尖,下颌齿扁平,吻裸露无鳞,颊部被鳞,体被中等大鳞片,鳞具嵴,不易脱落。尾柄近尾鳍处有鳞片变形而成的2条侧嵴,尾柄甚长而厚,横切面呈方形,背鳍2个,紧相邻。第1背鳍10-12鳍棘,棘短,可折入沟内,第2背鳍和臀鳍同形而相对,9-17鳍条,腹鳍1鳍棘5鳍条,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可折入1浅沟内,尾鳍叉形。

生活习性
摄食软体类无脊椎动物。海(洋)生。

经济价值
非食用鱼类,有时甚至有毒。

梭子蟹育苗前期清塘的四点方法



养殖池清塘是指清除养殖池中一切不利于养殖品种生长和生存的因素。经过一年的养殖的池塘应进行清淤、晒塘和药物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清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的成活和健康生长起着关键作用。根据多年的摸索管理,建议育苗人员做到以下四点,可以解决池塘老化的问题:
1、抽干池塘四周环沟内积水,然后晒塘半个月,让原有池内残留的有机质氧化分解。
2、用挖掘机挖出环沟中淤泥,池塘平台用拖拉机翻耕底泥,约翻耕15厘米,让底层污泥暴翻于上层,待充分氧化。
3、池塘的进水。育苗池进水经120目筛绢网滤过后入池,谨防外部水源的野生小杂物混于池内,进好新鲜干净的海水池塘,每亩1米水深使用30—35千克茶粕全池均匀泼洒(茶粕使用前必须浸泡24小时),使用时每50千克茶粕加1.5千克食盐和1.5千克生石灰,可以提高蟹苗的出塘率;也可在育苗前10—15天使用敌白虫1.5斤每亩,杀灭水中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
4、进水后3—4天,用100—150斤每亩的漂白粉带水消毒,全池泼洒。漂白粉宜装在塑料或木制容器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残渣不能倒入池塘中,若用金属容器装漂白粉溶解后的液体水,会降低药效而腐蚀容器,应防止使用此类容器。一般清水池塘或池水呈中性或微碱性的池塘,施用后效果更佳,再过7—10天,待药性完全消失后,即可进行梭子蟹的挂笼生产。

短臀近红鲌


中文名称短臀近红鲌

拉丁名称Ancherythroculter wangi (Tchang)

异名麻尖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在长江上游。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尾柄长。头长而尖,头长为眼径的4倍以上。口亚上位。眼较小,吻长大于眼径。口亚上位,下颌略长于上颌。眼较小。眼间距大于眼径。鳃孔向前伸至眼后缘的下方。鳞中等大,背部鳞片较体侧鳞小。侧线鳞60-64。围尾柄鳞1820。侧线前部略下弯,后部平直。第1鳃弓外侧鳃耙1518。鳔后室末端圆钝。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部的中点。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刺长短于头长。胸鳍未端不达腹鳍。臀鳍条17-22。体长240毫米。体背侧呈灰黑色,腹侧银白;背鳍灰色。尾鳍暗红色,其边缘为黑色。

生活习性
适应于流水环境,数量不多。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00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