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犬与仔犬的养殖技术

一、哺乳仔犬的饲养护理

1.饲养:

仔犬出生后,一般11~14天睁眼,未睁眼之前,身体比较脆弱。哺乳的仔犬,若营养不足,环境条件不良,很容易引起疾病或死亡。生后1个月发育较快,食欲旺盛,母乳已不能满足需要,应补喂饲料。饲养标准每公斤混合料应含消化能12.97~13.97兆焦,粗蛋白质20~23%。参考饲料配方:玉米粉27.5%、鱼粉10%、糖粉8%、面粉(高粱)22%、奶粉(鲜奶)10%、骨粉2%、杂肉12%、食盐0.5%。调制熟粥状饲料,日喂3次。

2.管理:

①产后前4天对个别体弱的仔犬要特别加以护理,要经常察看母犬有无压伤仔犬和哺乳情况,一旦有爬出产床的要及时送回。

②仔犬12天左右方能睁能,这时要避免强光。

③仔犬在3周龄已能逐渐行走,晴朗天气可让母犬带着仔犬在运动场活动,增强体质。

④初期母犬可随时舔去仔犬身上易粘污物及肛门,但以后就不管了,需要主人经常给仔犬进行刷试和洗澡,以保持身体清洁。要做到营养充足,保证睡眠,适量运动。

二、幼龄仔犬的饲养护理

1.饲养:

幼龄仔犬的饲养标准,每公斤混合料中应含消化能12.14~12.56兆焦,粗蛋白质15~20%。参考饲料配方:玉米粉32%、麸皮10%、豆粕10%、高梁粉20%、鱼粉10%、糖粉8%、杂肉7.5%、食盐0.5%、骨粉2%,调制熟浓粥状饲料,日喂3次,每次喂八分饱,自由饮水。

2.管理:

①训练适应新环境。仔犬生后40~50天断奶,此期是培育优良仔犬的关键时期。仔犬断奶后由依靠母乳到完全独立生活,换了新的环境,仔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此时最容易发病,死亡率较高,所以要加强护理。要经常用温和的声音和动作喂食,抚摸被毛.训练它适应新的环境。应训练它到固定地点睡觉和排粪尿,注意卫生及时清扫,保持犬舍干燥,通风良好。

②搞好犬体卫生。幼犬皮肤薄.要轻刷试,使其有舒服感而愿配合,并养咸梳试的习惯,适当运动和日光浴,以增强新陈代谢。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及体质健壮。

③预防疾病与驱虫。幼犬易患蛔虫等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而且严重者引起死亡。仔犬开食用左旋咪唑,每2.5公斤体重服1片,30日龄时2次驱虫,效果很好,这样体内寄生虫可以驱除。30日龄幼犬要定期做好疫苗预防接种(目前国内已供应三联苗、五联苗、六联苗)。

相关阅读

哺乳仔兔的科学饲养技术


在养兔生产中,仔兔是养兔生产的基础,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又是生产中的关键。仔兔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兔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众多,但通过科学饲养管理促进仔兔快速发育,以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哺乳仔兔的主要特点

哺乳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兔。有些养殖户不了解仔兔的特点,又缺乏饲养经验,因而造成仔兔成活率不高。仔兔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生长发育快,生理机能不成熟,代谢功能旺盛,利用母乳养分能力强;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

(3)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容易患病;

(4)调节体温能力差。

2初生期的科学饲养管理

针对初生仔兔反应不灵敏、抵抗力差、免疫力弱、抗寒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极易受伤害等特点,加强仔兔初生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1接产

临产母兔快要分娩时,饲养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尤其对初产母兔,分娩时必须有专人接产,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对孕期超过31d的母兔,可以注射催产素助产,一般每只母兔0.5~1ml即可。仔兔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兔口、鼻内的黏液掏出并擦净,及时把初生仔兔放进产仔箱,以免着凉。

2.2及时哺乳

初乳还含有磷脂质、酶和激素,特别是免疫球蛋白是哺乳仔兔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可增强仔兔的体质、抗病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初乳中还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性,能促进胎粪排出;初乳的酸度高,可促进消化道活动;初乳还含有加速肠道发育所必需的未知的肠生长因子,能使仔兔在出生后24h内提高肠生长速度30%左右。因而仔兔在出生后立即吃足初乳,具有诸多好处。一般定时哺乳,每天早上7~9时哺乳1次。

2.3防寒保温

2.3.1仔兔自身供热机能

新生仔兔需要热量多,而出生24h内的仔兔基本不能利用乳脂肪和乳蛋白氧化供热,主要热源是靠分解体内储备的糖原和母乳的乳糖。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仔兔出生12h后氧化脂肪供热的能力才加强;而在寒冷环境(5℃)下,仔兔需要在出生16h后才能有效地利用乳脂肪氧化供热。寒冷是仔兔的大敌,会使仔兔变得不活跃,食欲减退,不愿去吃初乳,而使仔兔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发生。仔兔的体温调节功能从出生的第3d起才开始逐步完善,10日龄时才接近完善。所以,做好仔兔的防寒保温工作是提高仔兔成活率的一大保障。2.3.2哺乳仔兔在各阶段的适宜温度

不同日龄仔兔最适宜温度:1~2日龄为30~32℃;3~6日龄为28~30℃;7~15日龄为25~27℃;16~25日龄为22~24℃;25~30日龄为20~22℃。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保温的措施是单独为仔兔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因为小兔怕冷而大兔怕热,母兔在15℃气温下表现舒适,如果把整个产房升温,一是对母兔不适宜,二则多耗能源不经济。

2.3.3措施

仔兔防寒保温的措施有:在冬季,堵住母兔分娩笼舍的进风口,阻断穿堂风袭击母仔兔,具体可采用塑料薄膜隔开外墙,创造环境条件以保温;母兔产仔箱垫干净软稻草;仔兔保温房间或仔兔保温箱里铺上软稻草、干木屑等;在保温箱内安装1盏250W的灯,通过灯的位置高低和开关来调节合适的温度。

2.3.4注意事项

在保温过程中,饲养员要经常察看保温箱的温度计读数并观察仔兔的状态,如互相打堆、集中于保温灯下,则说明保温房内温度不够,要把保温灯放低些;如仔兔远离保温灯而分散在保温箱的四周,则说明温度过高,应把保温灯升高些。

2.4选择性寄养

母兔产仔多、奶水不足或母兔产仔过少需要并窝的最好采用寄养的方法来解决。在高度集中产仔的兔场,为了使每窝仔兔均匀发育,将同时生产的母兔的多余仔兔混合按体重大小顺序重新编组,分别送给产仔少的几只母兔哺乳,使得每只母兔有效乳头占满,不留空位。

2.5仔兔饮水

仔兔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因此,从5~10日龄开始就必须供给清洁的饮用水。应设置饮水槽,也可在每1L水中加葡萄糖20g、碳酸氢钠2g、维生素C0.06g。同时,母乳中脂肪含量高达7%~11%,仔兔又活泼爱动,常感口渴,如不供给清洁的饮用水就会喝脏水或尿液,容易导致下痢。

2.6提早开饲

仔兔出生后14d左右,即可在仔兔笼中放置少量仔兔饲料进行诱食,提早开饲,逐步增强仔兔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仔兔的生长发育,为提早断奶打好基础。

3哺乳仔兔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3.1哺乳仔兔黄尿病

仔兔黄尿病主要是由于母兔感染葡萄球菌,通过母乳传播给仔兔,发病仔兔常见吃乳减少、甚至不吃和精神委靡症状,仔兔臀部有黄色尿染痕迹,3~5d后死亡,如不加治疗,病死率高达100%。发现一窝仔兔中有个别兔子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早给母兔用药干预与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按每日10~20mg/kg口服,连续用药3~5d天即可。

3.2哺乳仔兔腹泻病

仔兔腹泻病在春末夏初和秋冬换季时多有发生,常见病兔肛门处有稀粪污染,吃食减少,精神尚可,但仔兔逐渐消瘦,死亡率70%以上。治疗仔兔腹泻病可口服如下药物(任意一种即可):增效磺胺二甲嘧啶注射液,规格5ml10ml,第一次口腔滴服0.5ml,以后每天两次,连续3d;硫酸庆大霉素,每支2ml(8IU)第一次口腔滴服0.5IU,每天两次,连续3d;或者在仔兔吃初乳前给仔兔口腔滴服上述药物之一进行预防。

4仔兔断奶的最佳时期

母兔产仔后,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在1~2d。研究证明,仔兔生后28~32日龄断奶较为有利,断奶的方法可采用一次断奶法和分批断奶法。

4.1一次断奶法

这种断奶法是断奶前3d减少哺乳母兔饲粮的日喂量,到断奶日龄时一次将仔兔与母兔全部分开。此种断奶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操作,多被兔场所采用;缺点是会引起仔兔应激和母兔烦躁不安。

4.2分批断奶法

这种断奶法是将一窝中体重较大的仔兔先断奶,弱小的仔兔继续哺乳一段时间,以便提高断奶体重。但此种断奶法的缺点是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兔的繁殖成绩,目前多不采用。

参考文献

张可超,张自清.哺乳仔兔饲养管理技术.畜禽业,2007(01).

蔡飞林.仔兔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温州农业科技,2010(02).

仔兔养殖技术要点


目前一些农户饲养的仔兔育成率低,有时整窝死亡,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都不明显,严重挫伤了养兔户的信心。要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保证整窝仔兔不死,综合许多有经验养兔户的实践,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法提高母兔泌乳能力。仔兔出生后裸体无毛,闭眼封耳,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前12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仔兔生长发育快,体重成倍增长。为了保证母兔营养,每天除供给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混合精料外,还需供应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及添加草药进行催乳,如干草、蒲公英、王不留行等。
2保证仔兔吃足好奶。保证仔兔及时吃到初乳,多吃奶吃足奶是提高仔兔成活率的基础。对母兔有奶不喂的要进行人工强制哺乳,方法是将母兔放进产仔箱让母兔哺乳,待哺乳完再取出,经过几天训练后就可自行喂乳。
对产仔过多的要进行寄养,母兔一昼夜哺乳一次,强壮仔兔每次都能吃到奶,弱小兔吃不上,会出现强弱不匀。但因寄母嗅觉灵敏,能嗅出不是自己的仔兔,不但不喂奶,还会咬伤咬死寄养的仔兔,所以寄养时需要将寄母的尿涂擦在寄养仔兔身上,使其嗅不出是另外一窝的仔兔。
3要彻底预防致命的疾病。仔兔致命疾病主要是黄尿病和胺毒败血症。要进行彻底预防,不让其感染发病。
黄尿病是仔兔吃了因葡萄球菌感染患有乳房炎母兔的乳汁而发病。病初期呈急性肠炎,进而排出黄色似尿状鲜粪,污染肛门四周,后躯被毛潮湿、腥臭,病兔昏睡,全身发软消瘦,病程3~4天,死亡率很高。
仔兔脓毒败血症是仔兔体表被尖利物刺伤或吃了被葡萄球菌感染乳房炎的乳汁而引起的。病后在背、腹、胸等多处或全身发生炎症,呈现粟粒大白色脓包,身体瘦弱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此病应立即停止喂乳,如发生脓毒痘疮,可在患部涂抹碘酊,用0.1%的链霉素水溶液药浴,一日2次,连浴3天。
4防止吊奶出巢致死。吊奶就是仔兔过多,吃不饱,哺乳时仔兔叼在乳头上就不放。一般情况下母兔哺乳3~4分钟结束就跳出巢外,而当哺乳时突然受到惊动或者患有乳房炎时仔兔吸乳引起疼痛立即跳出产仔箱,()将紧叨乳头不放的仔兔带出箱外,造成冻死。
5防寒避暑确保适温。虽然仔兔阶段需要的外界温度高于成兔,但如于高于35℃,也会引起中暑,而低于16℃后会引起冻僵,所以防寒避暑是仔兔在12日龄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寒冷季节产仔箱的保温性能要高。要选择保温性能好,吸湿性强的材料做垫草。箱底放入塑料泡沫,消毒后的禽毛、兔毛、柔软的野草等。分娩后母仔分离,将仔兔移入温室,每天定时人工哺乳。在发热的天气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整个兔舍外边要有遮阴设备,门窗要经常敞开通风。
6要提早补料保证发育。仔兔随着日龄加大食量逐渐增多,母乳供不应求,需要提高补料。在正常情况下,仔兔在17~18日龄才开始采食,开始时吃得很少,只吃柔软菜叶、树叶等容易咀嚼好消化的饲料,以后逐渐增多。需要供给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容易消化,蛋白质含量20%以上,粗纤维含量低于10%的优质饲料,并需加入适量的酵母粉,生长素、维生素及木炭粉,炒高粱面、土霉素等。即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又可防止拉稀,球虫、巴氏杆菌、肠胃炎等疾病。
8搞好防疫工作。仔兔抗病力很差,要坚持每天清除粪尿,洗刷饲具、勤换垫草,每隔5~7天撒石灰水消毒兔舍、场地,保持干燥卫生,使病原微生物无法繁殖,以防疾病的发生。平时采集车前草、金钱草、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马齿苋、桔树叶、大蒜、生姜、韭菜、桔皮等中草药,任选2~3种中草药,按每千克饲料各用10~20克,粉碎拌料喂仔兔,可预防各种疫病的感染。从仔兔采食7~10天起,按每100千克饲料加入氯苯胍6克,土霉素1000克的比例拌料饲喂,能有效预防球虫病,拉稀等疾病的发生。定期在仔兔饮水加入0.1%的高锰酸钾,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断奶后,及时注射兔瘟疫苗,以提高仔兔的免疫能力。
131300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朱春华

仔鹅的养殖管理技术 不同阶段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各种野生青草和蔬菜都是鹅的好饲料.鹅具有耐粗饲、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中国是世界养鹅业和鹅产品消费大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鹅以食草为主,所需精料较少,放牧、舍饲均可,且疾病少,基本上不用药.鹅肉药残少,是现代人最理想的食品之一.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仔鹅的养殖管理技术不同阶段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1、雏鹅阶段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出生到4周龄这一阶段的鹅,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养鹅生产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育雏工作尤其重要。

在育雏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好场址,要求附近的水源和草源充足、良好。准备好育雏室以及育雏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与工具。在雏鹅人舍前要对空舍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消毒,使用福尔马林一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墙壁则要使用20%的石灰乳涂刷,地面以及工具则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对育雏室进行检修,将漏洞、漏风的地方以及鼠洞堵死,并在舍内铺上干燥、松软垫料。

做好雏鹅的选择工作,要求所选择的雏鹅体质健壮,精神状态良好,活泼好动,叫声有力,双眼大而有神,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时,双脚迅速的收缩。对于健康水平不佳和有异常症状的弱雏则要淘汰。

将挑选好的雏鹅按照品种、体重、强弱等进行分群,以免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和发育不一致的现象。另外,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做好调群的工作,以保证群体的均匀度。雏鹅的饲养密度要适宜,不同日龄的饲养密度不同,一般第一周每平方米饲养25只,以后每周减少5只,一直到10只为止。对雏鹅进行适时开饮、开食。要先开饮再开食,开饮时在水中添加多维,以刺激雏鹅的食欲,还可以促进雏鹅排出胎便,促进卵黄的吸收。雏鹅在开饮40min后即可进行开食,开食的饲料可为充分浸泡的碎米或者半熟的米饭。雏鹅开食后要逐渐的增加饲喂量,原则是少喂勤添,随着日龄的增长,饲喂次数逐渐的减少,在开食后可饲喂一些青绿饲料,注意不可饲喂过量,以免引起雏鹅腹泻。雏鹅的饲料要注意易于消化且品质优良,注意各营养物质的配比,以给雏鹅提供充足的饲料。

加强管理,因雏鹅的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要做好育雏室的保温工作,并且要保持舍内干燥且空气新鲜。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在育雏阶段室内24h光照,光强为每20~30株玉米使用1只40W的灯泡,离地面2m,在4周龄后逐渐的减少照明时间。另外,雏鹅的体质较差,易患病,因此育雏阶段还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做好卫生的清洁、消毒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可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以起到增强体质、保健的作用。

2、仔鹅阶段的饲养管理

仔鹅是指4~8周龄左右这一阶段的鹅,仔鹅的特点与雏鹅相比,各器官以及机能的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抵抗力都有所增强。仔鹅阶段是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此阶段的日增重较快,脂肪开始大量的沉积,平均的日增重可高达100%,所以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以保证仔鹅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对这一阶段的鹅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主要是以放牧为主,可以增强仔鹅的体质,加强锻炼,保进骨骼的发育。另外,仔鹅在通过放牧采食到种类更为丰富的饲料,获得充足的营养。在放牧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补饲,对于留为种用的仔鹅,则要注意根据体型、外貌进行筛选后分离饲养,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仔鹅适宜的体况,避免饲喂过肥或者过瘦。

仔鹅在上市前的15~20天要减少或者停止放牧,而改为圈养或者笼养,其目的是减少体能的损耗,提高育肥的效果。在育肥的第一周,青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可为1:1,以后则要逐渐增加精料的比例。另外,为了促进仔鹅增重,还可以使用强制育肥法,即填饲法,人为的将饲料强行的填入仔鹅的食道内以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

3、成年阶段的饲养管理

商品鹅通常在10周龄左右即可上市,成年鹅的养殖一般为后备鹅、产蛋鹅以及种鹅。后备鹅的养殖要注意控制其体重,防止过于肥胖影响生产性能。要对鹅进行限饲喂养,以有效的控制体重,否则会导致鹅的体重过高,影响性成熟。

鹅进入产蛋期后对营养的需求量开始大量的增加,为了保证鹅在产蛋期的产蛋性能,要注意营养的供应,尤其是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以保证鹅的产蛋率。在放牧的情况下每天还要做好补饲的工作,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确定最佳的补饲量。

为了提高种鹅的繁殖力,要加强对种鹅日常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考虑到种鹅的营养需求,以及健康水平,调整好群体中的公母比例,为种鹅提供良好的水源,以提高种鹅的受精率,从而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另外,还要加强对种鹅的光照管理,这是影响种鹅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可在种鹅临近产蛋时适当的延长光照时间,以刺激母鹅适时的开产。

青年鹅的养殖管理
青年鹅也称中鹅或仔鹅,主要指脱温后到60~70日龄的鹅。此时鹅的特点是消化力和对外界的适应性及抵抗力增强,是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特点是充分放牧,加强锻炼,实行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这时只要是无毒的青草均可供鹅食用,这样可以节省饲料。
鹅养殖场青年鹅的管理
刚放牧的早期,鹅较幼小,尚未完全适应放牧生活,每天的早、中、晚需要补些料,以后可以逐步过渡到完全放牧,让其采食天然的青绿饲料和稻、麦田的落谷遗粒。在放牧过程中,要注意侦察放牧场地,使鹅群天天有丰美的水草和谷实饲料。50日龄以后的鹅群,主要是放牧稻、麦田育肥。鹅生长是否正常,还可以羽毛生长和成羽着生情况作为依据。放牧场地不好,早晚要进行补料。
鹅养殖场青年鹅的管理
在放牧过程中要注意让鹅有充足的饮水和充分的休息,尤其是天气炎热时,放牧要起早待晚,即早出晚归•中午要让鹅群到树荫下休息。夜晚要防野兽的侵害,平时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变化,应及时赶到可以躲避风雨的场地,不能让暴雨淋湿鹅身。
鹅养殖场青年鹅的管理
饲养的季节和放牧场地好时,鹅群可充分利用田间遗粒育肥,不必花费任何育肥饲料。一般鹅群长至60~70日龄时,就可以选种,不留种的仔鹅,膘肥的可以出售,瘦的则需进行育肥后上市。

菲律宾蛤仔


[学名]: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资源名称]: 菲律宾蛤仔
[外文名]: manila clam
[别名]: 蛤蜊,蛤仔、蚬子、砂蚬子,花蛤
 
[形态特征]:
  成体贝壳卵圆形,壳长与壳宽比例变化较大,壳长约55毫米、高40毫米、宽29毫米。壳质坚厚,膨胀。壳顶稍突出,稍向前方弯曲。韧带长,突出。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边缘略呈截形。贝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具带状花纹或褐色斑点,花纹长,不规则。壳面有细密的放射肋,顶端极细弱,至腹面逐渐加粗,与同心生长纹交错形成布纹状。壳内面灰黄色,略带紫色。铰合部细长,每壳有主齿3枚,左壳前2枚与右壳后2枚顶端分叉。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山东  [原产地区]:青岛胶州湾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约10年  
[地理分布]:鄂霍次克海(太平洋西北部边海)南部,日本,中国,印度一西太平洋广泛分布。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中辽宁、山东产量较大。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靠近河口沿岸的潮间带沙泥滩。大多栖息在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有流水注入的砂泥底质的内湾滩涂的中、低潮区,广温、广盐,主要食料为硅藻等。

仔、幼蟹培育技术


蟹苗,又称大眼幼体,通常每公斤有14-16万只,个体重仅6-7毫克,寻觅饵料和逃避敌害的能力很差。若直接投放到湖泊、成蟹池等较大水体中养殖,成活率必定非常低,对蟹苗资源也是很大的浪费。因此,无论是天然蟹苗,还是人工繁殖的蟹苗,一般都应经过20-40天的培育,让蟹苗脱皮3-5次,发育成3--5期仔蟹,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再继续培育成数克重的幼蟹,然后投入较大水体养成蟹,适应性更强,成活率也会更高。
扣蟹。幼蟹培育多在池塘中进行。
1、幼蟹池条件:面积一般700-2000平方米,池深1.5米左右,要求水源足,水质好,注排方便,池底淤泥少。为便于起捕幼蟹,池底自进水口一端向出水口一端倾斜,两端高度差10-15厘米。幼蟹池四周要建防逃设施。
2、清野、消毒、种草:准备养殖幼蟹的池塘要将肉食性、杂食性的鱼类、蛙类等彻底清除。屑蟹投放前7-10天,要进行消毒处理,一周后加水时要防止野杂鱼等入池。池底要种植水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均可。也可移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等,覆盖率要在30%左右。水草可为仔蟹提供隐蔽环境,也可作部分饲料,也可在池底放些碎砖烂瓦,供仔蟹栖息。
3、仔蟹投放:规格3000-5000只/公斤的仔蟹,每667平方米可放3-4万只,8-10公斤,每平方米投放45-60只。经过4-5个月的培育,出池规格可以达到5-8克,即120-200只/公斤。
4、饲养管理:幼蟹培育正处于6--9月的高温季节,摄食旺盛,活动频繁,抓好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①投喂:饲料要新鲜、适口,投喂要均匀。前、后期可适当多喂些动物性饲料,中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植物饲料要合理搭配投喂。日投饲量占体重的5%--10%。要设饲料台,定点投喂与分散投喂相结合。要将饲料投在水位线上下,以傍晚投喂为主。
②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使水中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要经常加水或换水,一般3-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深10-15厘米,如换水可先抽去池水的1/4-1/3,再加新水。既要保持水质良好,又要使水位相对稳定。同时,夏季每隔15--20天一次生石灰,每667平方米每次用量为10-15公斤,既可防病,又能补充钙质,对幼蟹脱壳有利。
③日常管理:要做好防逃、防病、防敌害工作。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根据幼蟹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申德林)

仔鹅的放牧


仔鹅的放牧是降低养鹅成本的主要方法。鹅群经过雏鹅阶段的放水放牧锻炼,已逐渐适应了外界的自然条件,在水草丰富的田野牧地,仔鹅能够完全依靠天然饲料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仔鹅的放牧要求是使鹅群吃饱吃好,促使鹅群快速生长。

鹅喜食人工播种的牧草或生长在河岸、湖畔、塘边、溪旁、果园、低洼地带的草。在养鹅场附近可人工播种一定面积的优良牧草,并将其划分为若干小区,实行轮流放牧。放牧地有树木遮阴或建人工凉栩,以供鹅休息用为最佳。

在鹅群放牧时,一般每250~300只鹅为一群,由2人负责放牧。鹅群不宜过大,否则在小块地放牧时,走在前面的健壮鹅就会吃得很多,而落在后面的鹅则会吃不饱,影响生长,从而造成鹅群生长发育和个体大小的不一致。为了保证鹅群每天吃到充足的天然饲草,必须每天转移放牧地,饲养员在放牧前应预先找好水草丰茂的放牧地,规划好放牧线路,以保证放牧时不放回头路(指已放牧过的地方)。如果在牧场小、饲草丰富而质量好的地方放牧,应将鹅群赶得集中些,使鹅群慢慢采食饲草;如在牧场大、饲料饲草少而质差之处,鹅群就应赶得分散些,使鹅能充分自由地觅食优良的饲草。

一般放牧应使鹅群循序缓慢前进,不要赶得过快、鹅群过散,以免鹅群疲劳。鹅的消化能力极强。为了避免鹅群夜间挨饿,放牧时清晨要放得早,晚上要收得迟,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并注意白天尽可能让鹅群多吃嫩草,让鹅群在傍晚采食。放牧时,在鹅群饱食后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尽可能避免惊扰.待鹅群休息后,再躁动起来继续赶去放牧、饮水、游泳。一般每天牧食和休息约各6次左右。鹅群可在地势高燥的近河处搭建的临时鹅棚内过夜。饲养35日龄前的鹅群,鹅棚要用高约80厘米的竹篱围成,中间竖一竹竿,用网中央缚住竹竿顶端,向四周分散,将整个临时鹅棚罩住,以防野兽猛禽的侵袭。到鹅群 35日龄后,除下雨外,在一般情况下,鹅棚顶上均不需遮盖。鹅棚应随鹅群的放牧。天天移动,鹅群放牧到哪,就在哪里住宿过夜,以尽量减少鹅群往返的体力消耗。当然,如果放牧地离鹅舍不远的话,可将鹅群赶回鹅舍过夜。

牧地离鹅舍不远的话,可将鹅群赶回鹅舍过夜。 鹅群早晨放牧开始和黄昏吃饱后返回鹅栩(舍)时,应该让鹅群缓慢前行,不能急赶,特别是在吃饱之后,更应该注意。此外,仔鹅比较敏感,容易受惊吓,一遇异常情况,鹅群便会骚动不安,而堆集受伤,因此饲养员在阴雨天放牧时,不要突然打开雨伞(可穿雨衣),免得鹅群受到惊吓; 炎夏季节放牧时,除需考虑水、草外,还应注意选择有树阴的地方,使鹅群能避免烈日暴晒和暴雨的袭击;暴雨过后,要等雨过天晴,泥土不猫脚时才能将鹅群赶出去放牧;鹅群每次放牧归棚前,应清点鹅数,及时追寻走失的鹅只。

仔兔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小兔称为仔兔。仔兔的生理特点是:器官发育不完全,调节功能差,适应能力弱,故新生仔兔不易饲养。加强仔兔的管理,提高成活率,是仔兔饲养管理的目的。仔兔管理主要是抓三关:初生关、开食关、断奶关。
第一关:初生关
除保证孕兔妊娠和泌乳期的营养水平外,一是记准分娩时间,做好接生准备。二是仔兔出生后及时让其吃足初乳,采用强制哺乳、人工哺乳、寄养等措施,实行母仔分养,按时哺乳。三是切实做好仔兔保温防冻、防压、防吊乳、防鼠害,确保母仔安静舒适的生活。
1.早吃初乳。初乳是仔兔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直接来源和惟一来源。尽管仔兔获得母源抗体主要来自母体胎盘血液,但初乳中也含有丰富的抗体,它对提高初生仔兔的抗病力有重要意义。初乳适合仔兔生长快、消化力弱的生理特点。实践证明,仔兔能早吃奶、吃饱奶则成活率高,抗病力强,发育快,体质健壮;否则,死亡率高,发育迟缓,体弱多病。在仔兔出生6-10小时内应让其吃到初乳,发现没有吃到初乳或没有吃饱,应及时让母兔喂奶。
2.强制哺乳。有些母性不强的母兔,尤其是初产母兔,产仔后不给仔兔哺乳,导致仔兔缺奶挨饿,若不及时处理,会使仔兔死亡。强制喂奶的方法是:将母兔轻轻放入产仔箱内,轻轻抚摸其被毛,使其保持安静,再将仔兔分别放在母兔的每个乳头旁,让其自由吮乳。当仔兔较长时间没有吃奶,又处于较低的气温条件下,仔兔往往没有能力寻找和捕捉奶头,这时需要人扶着仔兔喂奶。
3.预防受冻。仔兔出生前处于恒温的环境中,母体子宫内的温度为39℃左右,而生后由于仔兔裸体无毛,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需要较高的温度。出生后前3天,产仔箱需保持较高的温度,最好提供33-35℃的温度。
4.防止鼠害。防鼠可主动灭鼠和被动防鼠相结合。主动灭鼠是利用药物和器械灭鼠,但投放药物要注意安全,防止家兔误食药物;被动防鼠是将仔兔和产仔箱放在老鼠不能爬进的地方。用猫来灭鼠不是最佳方案,因猫会吃掉仔兔,同时猫的一些寄生虫也会感染家兔。
第二关:开食关
母兔泌乳量是很有限的,随着仔兔的生长,()仅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兔对营养的需求,必须给仔兔补料。大多数仔兔14日龄之内100%的营养是从母乳中获得。当开眼后,已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时,便开始认识草料,从此走上了一条先靠母乳为主,后采食饲料为主、再到独立生活的剧变之路。给仔兔补料一般从16-18日龄开始。仔兔开始吃食量很少,可将小浅盘粉料放在产仔箱里诱食,也可将粉料捏成小颗粒,从仔兔口角处塞进口腔,几次后仔兔便会主动采食了。这时是应激反应多发阶段,15-20日龄时,母仔同笼饲养、共同采食,增加母兔饲料量和料槽,提高饲料品质。20-45日龄,母仔分开,单独供给仔兔富含营养、易消化、新鲜卫生、适口性好、加工细致的优质饲料,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消炎、杀菌、健胃、驱虫等药物。一般含粗蛋白质20%~22%,粗纤维低于8%。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喂料量,少喂多餐,供足温水,使仔兔逐步适应独立生活的外部环境。并要经常检查产仔箱,及时更换垫草,淘汰弱小仔兔。
第三关:断奶关
仔兔断奶的日龄,应根据饲养水平、繁殖制度、仔兔生长情况以及品种、用途、季节气候等不同情况而定。一般40日龄后就开始减少母仔接触的次数,并降低母兔的营养水平,减少泌乳量直至断奶。45日龄后,体质强壮、采食好的仔兔,完全断奶。体弱仔兔多留在母兔身边l周左右。断奶时采取母去仔留的方法,以防环境骤变发生应激反应。断奶现在一般采取分批或一次断奶,其实,不宜分批断奶,因为多次断奶对小兔的应激更大,管理也麻烦。而且只要有一只仔兔断奶,对母兔的体况恢复和繁殖就会造成麻烦。最好采用一次断奶法,即在同一时间将母仔分开饲养。对个别窝重大小不一致的问题,要靠平时调整,只要断奶体重差不多即可。断奶时,实行离奶不离笼的方法最佳,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让断奶仔兔留在原笼饲养数日再转入幼兔舍,以减少环境变化和断奶同时进行使仔兔产生的应激,影响其生长。
277500山东省滕州市农业局文伟林

仔鹅的饲养管理


4周龄以上至70日龄选人种用或转人肥育前的鹅称为仔鹅。这个时期是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较强。由于仔鹅的消化器官已较发达,消化道增大,消化能力不断增强,采食量逐渐增加,能大量地利用青绿饲料,饲养方式上应以放牧或舍饲饲喂青饲料为主,这不仅节约了精饲料,而且放牧又能得到充分的运动,体质与生活力得到增强。

放牧饲养

养鹅不怕精料少,关键在于放得巧。这充分说明了放牧在养鹅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巧牧在养鹅中的意义。科学的放牧可使鹅得到充分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同时又使鹅采食大量的青绿饲料,满足了营养需要,节约了精料,降低了成本。

放牧前先要进行放牧训练,以不同信号表示出牧、收牧、放水、休息等,养成人鹅亲和的良好习惯。放牧地点可利用遗谷较多的茬田或苗圃果园等有杂草的地方,为了便鹅能采到大盘的青料,最好选择有丰茂鲜嫩牧草,未受污染而又距鹅舍不远,地势平坦,附近有清洁水源的场地,牧草的高度以不高于鹅体为宜。在放牧的过程中,为合理利用草地,应划分小区,将鹅群按照一定的次序在小区间轮牧。

放牧时应组织好鹅群,找好放牧路线,仔鹅群一般250~300 只由2人管放为佳,如牧地比较开阔,草源丰盛,可组成1000只一群由4人进行管理。放牧时要注意附近的农田有否喷过农药,若使用过,则需待一星期后,才可在附近放牧。牧鹅时间长短应视鹅日龄大小而定,一般每天放牧8~10h为宜,天气炎热的夏季,要充分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何、选择鹅舍附近的草质好、数t 足的地方放牧。由于仔鹅的尾尖、身休两侧羽毛已长齐,可放心地让鹅尽早吃上露水草,民间有吃上露水草,好比草上加毅料之说。但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雨淋。而当仔鹅的肩部两侧上下大毛长出,且尾尖大毛也有2cm长时(35~36日龄),表明其羽毛已较丰满,抗寒抗雨的能力较强,即使大雨天也可放牧。这时,放牧可做到早出晚归,尽量延长鹅的采食时间。

要牧好鹅,除应确定合理的放牧时间外,关键要在巧放牧上下功夫。鹅吃草的习惯是先吃一顿草,然后就要找水喝,喝足后卧地休息。故当鹅在采食途中,待吃到半饱时,就感到疲怠。其表现为采食速度减慢,有的停止采食,扬头伸颈。东张西望,鸣叫,公鹅表现尤其明显。此时,就须把鹅群赶人池塘或澳河,让其饮水,游泳。鹅群在水里饮水梳毛,疲乏顿时消除,情绪十分活跃,相互追扑或潜入水底。经过一阵激烈运动之后,鹅群就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时,应尽快地把鹅群赶回草场,让鹅群继续采食。待鹅群吃饱后,让其在树荫下或荫棚里休息。鹅群休息时,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惊扰。当鹅群骚动时,说明鹅群已休息好了。再次将鹅群赶人草场,让鹅采食。这样鹅群就能吃饱、饮足,休息好。故放养时,除考虑草质、草!和清洁的水源外,舍外活动场还应有遮荫物,地面要平坦,具有一定倾斜度便于排水,保持雨后地面干澡,以便鹅吃饱喝足后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

仔鹅生长快,需要的养分多,故在放牧的基础上,还要坚持补饲,以免引起换羽不一而影响生长发育。开始放牧时,,每次喂7~ 8成饱才出牧。以后逐渐减少放牧前的补饲。过渡到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一般40日龄后,仔鹅即可沦河散养,仅在喂食和晚上才赶上岸,但在12月份至翌年的3月底前,即使60日龄前的鹅,都不可下水,否则易患疹病。放牧的河水深以1.5-2m为宜,每平方米放3~5只为好。河岸上应搭建鹅橱,以避风雨和鹅群过夜。随着鹅长大,放牧鹅群不宜过大,一般每群百只左右,便于1 人放牧管理,大群不宜超过500~600只。

为保证放牧鹅能多采食清洁的青绿饲料,晴朗缓和天气,可整天放牧。遇到特殊情况,如阴雨天或青绿饲料时不足要照常补喂青何料。天气炎热时,要适时休息和放水,避开中午的烈日照射。放牧前要对鹅群进行检查,如有疫情要及时注射疫苗,勿在疫区放牧。发现病弱鹅要隔离出来留在舍内饲喂和治疗。放牧途中,要慢,地犯赶鹅群,以免造成互相拥挤踏伤。鹅回舍前,让鹅在水中洗净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喂料,然后赶人舍内,以免弄湿舍内地面。

补饲的精料以糠麸、稻谷为主,以及适量粉碎的豆饼和玉米等,也可采用大肉鸭料。由于仔鹅阶段既长骨头又要长肉,要有足够的磷、钙来供给骨骼的生长,否则往往出现脚软、乏力,不能支持体重,故饲料中应加人2,5%的贝壳粉、2%的骨粉、0.3%的食盐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产中可发觉,当鹅肩部与腿侧长出新羽时,增重较快,食欲最旺;而当其背腹的绒毛开始脱落更换新羽时,增重速度虽慢,但如果营养不足会影响换羽,这时应补喂些热能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一般以糠麸为主,掺些粮食、饼类、煮熟的土豆等。补饲采用的参考配方(%)如下:玉米粉20、鱼粉4、花生赦 4、米糠10、统糠印、食盐O.5、骨粉0.5、生长素及抗生素1。注意要将精饲料与青饲料以1:4的比例配制成半干半湿状喂给,补饲量视草情、鹅情而定,一般每日只补饲精料100~200g。经放牧和补饲管理,至70日龄时,仔鹅体重可达2.5kg,大型鹅种中仔鹅的体重更大,一般大型鹅可进行强制育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932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