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种的鉴定和选购

蜂种的鉴定:

蜜蜂的外部形态鉴定通常是指通过对工蜂、蜂王及雄蜂的体色和某些外部器官的大小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以辨别蜂种的纯度或确定蜜蜂品种的一种方法。

蜂群的经济性状考察是指考察那些与蜂群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的生物学特性。它是由蜂王和工蜂共同体现出来的。经济性状是多方面的,考察内容归纳起来,可分为产育力和群势增长率、分蜂性、采集力、抗病力以及抗逆性等。

蜂群的生产力考察是指对蜂群生产蜂产品能力的考察,它是蜂群经济性状的综合结果,生产力可用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及其他各项产品的年产量来衡量。

蜂种的选购:

饲养的蜂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还要考虑是副业还是专业饲养,定地还是转地饲养,以及管理技术水平。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以及高寒地区,适合饲养黑色品种蜜蜂;西南和华南亚热带地区,西方蜜蜂越夏困难,不宜定地饲养。亚热带地区以及广大山区,适合饲养中蜂。其他蜜源丰富的平原和浅山区,饲养意大利蜂,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良生产性能。

开始饲养蜜蜂,以购置5~10群较适宜。蜂群过少,如有损失,不易繁殖补充;在技术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饲养蜂群过多,容易造成巨大损失;随着技术的提高,可以逐渐扩大饲养数量。蜂种最好向本省的种蜂场或养蜂研究所购买。

春末、夏初蜂群正在发展时期,外界又有蜜源,适宜购买蜂种。亚热带地区,宜在11-12月购买。选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总的要求是1、蜂王在1年龄以内,体大、胸宽、腹部丰满圆长,行动迅速、稳健;2、工蜂体壮,健康无病;3、子脾面积大,封盖子脾整齐、成片、无病;4、巢脾平整,少雄蜂房,不发黑;5、蜂箱坚固严密,巢框尺寸标准统一。

1、原群

蜜蜂8-10框(每框有蜜蜂七成以上,下同),子脾6~8框(每框有蜂子六成以上,下同),巢脾10个。

2、分蜂群

蜜蜂4-5框,子脾3-4框,巢脾5个。

3、中蜂

蜜蜂3-5框,子脾2-3框,巢脾5个。

相关推荐

蜂群的自然分蜂和对分蜂的控制方法


蜂群在实行自然分蜂以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具体表现是:蜜蜂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在其中产卵。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以后,蜜蜂就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一星期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的哺育工作大量减少,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往往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蜂王的卵巢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分出群飞走。在分蜂出发前,每只要飞离的蜜蜂都吸饱蜂蜜,作为途中饲料以及在新巢建筑巢脾之用。

蜂群在为大流蜜期培育适龄采集蜂时期(主要蜜源流蜜期开始前的45日到结束前的30日)以及在大流蜜期发生自然分蜂会使群势减弱,没有力量采集和储藏多余的蜂蜜,这就会严重影响蜂蜜产量。只有在大流蜜期开始前的20日以内发生自然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但是分蜂群有飞逃的危险,收捕分蜂群也很麻烦。所以,在发现蜂群造王台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

1.选育分蜂性弱的蜂群

挑选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种群,人工培育蜂王。使用1年龄的产卵力强的蜂王,随时淘汰衰老的、产卵力弱的蜂王。

2.加强管理

着重提高蜂王的产卵量和增加蜜蜂的工作量。在蜂群进入发展时期,用优质巢脾扩大蜂巢;蜂群发展到10框蜂、7~8框子脾时,及时加上继箱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性能。在有蜜粉源时,进行造脾和生产蜂王浆。在分蜂季节,每日检查1次蜂群,割除王台。

3.以强带弱,平衡群势

用产生分蜂热蜂群的封盖子脾抖去蜜蜂,与新分群或者弱群的不带蜂的未封盖子脾交换,加重蜜蜂的哺育工作。在大流蜜期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先除去其中王台,再和弱群对调蜂箱位置,让采集蜂飞入弱群,同时给弱群适当补加巢脾。

4.进行人工分蜂

当蜂群达到10框蜂7~8框子脾时,可以每隔6~7日从每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组成3~5框的人工分群(诱人蜂王或者王台)。距大流蜜期半个月时停止抽脾分群。

5.分隔蜂巢

先将蜂群中的王台割净,在巢箱中央只留下蜂王和1个未封盖子脾,两侧补满空巢脾和巢础框,其上加一隔王板和一装满空脾的继箱,再加上原来的继箱和其他子脾。由于蜂巢被空脾继箱分隔成两部分,不但能刺激蜜蜂积极造脾,使分蜂热受到抑制,而且由于蜂巢的扩大,也为蜂群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于对蜂种和养蜂工机具实行财政补贴的建议


养蜂,是一项利国益民、一举多得的传统养殖业,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百花资源,便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十多种蜂产品。这些产品既是极好的大众化食品,又是名贵的广谱性良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蜜蜂授粉可大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油菜、向日葵分别增产39%、50%,提高出油率10%以上;苹果、梨及西瓜等瓜果可提高坐果率50%~ 100%,草莓等大棚作物可提高坐果率1~2倍。蜜蜂授粉是一项既不需要扩大耕种面积,又不需要增加生产投资的增产措施,早就引起世界性广泛重视,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均对养蜂实行扶持政策,作为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近20年来我国的养蜂发展环境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化、农药泛滥,蜜粉源植物遭到乱伐面积减少,假冒蜂产品成灾扰乱了市场,再是养蜂流动性大、野外作业生活艰辛,加之物价上涨而蜂产品价格低迷等原因,使养蜂生产生活成本增高,效益下滑,导致饲养量减少,严重威胁着养蜂业发展和大农业增收。养蜂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主要表现在蜂种及以蜂箱为代表的养蜂212、机具上,1只品质好的蜂王往往要几百元,1套蜂箱也要二百多元,1个养蜂户需要上百套蜂箱,所以购买蜂王和蜂箱等工、机具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成为养蜂入建场和发展的大负担。近年来,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都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大量资金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当前,猪、牛等引种已实行政府补贴,但是在畜牧业中生态贡献最大且直接义务服务农业增产的养蜂业却没有良种补贴,这明显有失公允。现如今农民种粮不仅有粮食补贴,购置农机具也有资金扶持,但是养蜂人风餐露宿辛苦劳作,为社会生产了那么多天然健康产品,义务免费为农作物传花授粉,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收,为维护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享受到蜂种、蜂机具补贴,对此养蜂人意见很大,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养蜂业的发展。2014年,国家决定对养蜂车(带着几种蜂机具)实行财政补贴,养蜂人很受鼓舞,大家又期盼着对蜂种和以蜂箱为代表的养蜂工、机具实行财政补贴,这会减轻养蜂人的很大经济负担,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也定能激发和提高养蜂人的养蜂积极性,促进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此。特建议:

一、尽快对蜂种、蜂机具实行财政补贴,且减少环节实行直补使养蜂人得益:国家应尽快将蜂种(种群、种王)和养蜂工、机具(蜂箱、巢础、摇蜜机、挖浆机、净蜂器、花粉干燥箱、隔王板、采胶板等)列入财政补贴范畴,拨付专款予以支持。应简化补贴程序,最好实行直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定使养蜂人受益。当前国家实行的某些补贴的程序,环节繁多、审批时问太长,不适合养蜂人。因为养蜂人长年在外地流动放养蜜蜂,任务重时间紧,经不住也弄不懂这么多的烦琐环节,更无法操作也难以等待那么长的时间。为防止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现象发生,可实行养蜂人个人申请,经所在村、居委会证明再经县或地市级养蜂主管部门或养蜂协会审查把关,凭批条到有资质的公司(场)购买蜂种或蜂箱等蜂机具后,持正规发票直接到本人或购买单位所在地财政所报销即可。该方法既方便操作,又可防止套取补贴。

二、要确定具有一定资质及符合条件标准的种蜂场和蜂机具生产厂商(公司)。目前,我国种蜂场不少,但有些种蜂场名不副实,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及国营种蜂场,挂着种蜂场的名义,却不培育蜂种,因培育蜂王太麻烦且效益低,其培育的蜂王质量也不高,生产性能差,养蜂人不乐意购买。所以说,国家对蜂种和蜂箱等蜂机具实行补贴,有必要制定供应单位(蜂种场、蜂具厂)和产品的资质条件与产品标准,严格把关筛选,只有达到相应条件并有资质的种蜂场、蜂具厂产出的优质产品才能享受国家补贴。严防劣质蜂种、蜂机具坑害养蜂人,堵塞其套取国家补贴的漏洞。

狐狸发情的鉴定


每年2~4月是狐狸发情配种的季节。在这个时期里,公狐总是处于发情状态。发情的公狐阴囊明显下垂,兴奋,活动量增加,追逐母狐发出咕咕的叫声。母狐发情时,精神不安,食欲减退,排尿频繁,经常用舌头舔外生殖器。

发情母狐外生殖器表现:初期阴门肿胀、外翻;中期阴门高度肿胀、外翻、呈粉红色,阴蒂暴露、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泌物呈白色、黄色凝乳状,这时最易接受交配;后期阴门收缩,肿胀减轻,分泌物减少,黏膜干涩,是发情结束的表现。在生产中一般按以下分期观察配种。

1.发情前期。母狐阴门高度肿胀,肿胀面平而光亮,触摸时硬而无弹性。阴道分泌物颜色浅淡。当公母狐放对时,相互追逐,嬉戏玩耍。公狐欲交配爬跨时,母狐不抬尾,并回头扑咬公狐,拒绝交配。

2.发情期。母狐阴门肿胀程度有所变化,肿胀面光亮消失而出现皱纹,触摸时柔软不硬,富有弹性,颜色变淡。阴道流出较浓稠的白色分泌物。母狐食欲下降,有的母狐出现停止吃食1~2天。这时公母狐放对时,母狐表现安静,当公狐走近时,母狐主动把尾抬向一侧,接受交配。此时为最适宜交配时期,银黑狐可持续2~3天,北极狐可持续3~5天。

3.发情后期。母狐外阴部逐渐萎缩,颜色变白,放对时,母狐对公狐表现出戒备状态,拒绝交配。此时可停止放对。

(黑龙江吴国华)

中蜂保种措施与方法探讨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优良的蜜蜂品种,在我省广大山区都生存栖息。中华蜜蜂具有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抗病能力强、繁殖力高等特点。对我国特有的被子类植物的生长繁衍起到了重要的贡献,已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于西方蜜蜂对中华蜜蜂的侵入,加之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对中华蜜蜂品种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没有得以应有的重视,致使我省中华蜜蜂饲养量一直徘徊不前。为此,我们提出了对我省太行山区中华蜜蜂的保护措施与方案。其措施是从本场选育到闭锁繁育,再到轮回换种保种法,一系列的选育和育种方法,建立起对中华蜜蜂保护的整体链条,对我省太行山中华蜜蜂进行保护,使得这一优良品种在太行山区长期繁衍生息。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西方蜜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我省的广大山区都适合定地饲养。由于中华蜜蜂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因受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及蜜粉源的长期影响,在蜜蜂的个体形态和群体性能上形成不同的地理差异。因此,为了对各地区的中华蜜蜂的这些地理性差异进行固定和保护,在中华蜜蜂的引种上不宜远距离引种。为了更好地对太行山区的中华蜜蜂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使这一地方性品种得以在太行山区长期生存栖息,提高其活体基因库的质量和数量,在保种工作中采取以下保种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一、本场选留蜂种
1.种群的选择

中华蜜蜂不宜远距离异地引种。根据当地中华蜜蜂的表现性状,通过拟设的育种措施,为扩大种群数量,首先在本地多个蜂场(本场内进行)选择,对本场内的蜂群进行全面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选择,选择其经济形状、生产能力、表现形状和形态特征较为一致的蜂群选作种用。为了达到对当地中华蜜蜂进行保种的目的,在种群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一些,这样种群内的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而使得同质间等位基因的纯合率就越少,而异质等位基因的丢失就越少,这样对当地中华蜜蜂特有的表现性状的保留时间越长,已达到保种的目的。

2.种用母群的选择

在种用母群的选择上最好是对其祖代或父代表现性状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其的遗传基因是否稳定,其优良性状是否能遗传下来。如不能对其祖代或父代的表现性状进行考察,就对其后裔进行严格的考察和检测,检测其表现性状是否与上一代的表现形状或该品种的表现形状基本一致或相近。而后在进行淘汰或留作种用母群。

3.种用父群的选择与培育

种用父群的选择和母群的选择过程基本相同,但上选择的量要大与母群的选择量的8~10倍左右。在一般生产蜂场对父群(雄蜂)的选择不加重视,只重视对母群的选择。而在保重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父群的选择,种用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与其交尾的蜂王的成功率和质量,只有大量的健壮的雄蜂才能保证与其交尾蜂王在交尾过程中优胜劣汰,让最健壮的雄蜂与其交尾,保证蜂王的质量。

二、闭锁繁育

闭锁繁育是蜜蜂保种的最佳繁育方式。因为应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可防止外来基因渗人(防止遗传污染)。在扩大种群组的规模时,可避免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由于种群组规模越大,群组内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由性等位基因纯合而形成的二倍体雄性个体的机率就越小,因而基因丢失的可能性就越小,种性保存的时间就越长。

1.闭锁繁育的理论和方法

Robert E.等于1982年提出了闭锁集团繁育的理论及方法,是防止在保种工作中由于经过几代繁育后出现近亲交配,造成蜂群生活能力下降,二倍体雄蜂的出现和增加。在育种和保种工作中由于长期隔离交尾,各群、组之间都存在着同代次之间的近亲血缘关系,这些同代次之间的交配使得近交率很高,相对同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提高。如果采用人工授精进行选育,按血缘关系进行双亲的选种选配,那么近交率提高的越快,导致蜂群的生活能力下降,生产能力极度下滑,直接影响了保种工作的选育。而采用闭锁繁育的方法和措施,蜂王(处女王)虽是经过以保种为目的选留下来蜂王的后代,而雄蜂是选留群组中自由产生的雄蜂,在处女王交尾过程中,以自由竞争的方式获得与出女王交尾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选育种群的生存能力,减缓了近交系数的提高速度,而且减少了二倍体雄蜂的出现比率。

2.闭锁繁育蜂王的交配形式有以下几种
(1)隔离随机自然交尾

将整个种群组放人隔离交尾场,建立在山区的保种场,在繁殖季节,控制半径应在15~25 km,选择的种群要保持其独立和充分发挥的原则,蜂群之间尽量不要调补子脾和饲料。

(2)人工授精

按同等数量由各蜂群中抓取雄蜂,放人同一个飞翔笼或铁纱笼中,并将其充分混合;随机从该飞翔笼中抓取雄蜂,给各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或按同样数量,由各群抓取的雄蜂,用洗涤法将其精液搜集起来,集中后搅拌均匀,再用其给每只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混精授精法)。

(3)顶交

在选中的种群组内选出一只优秀蜂王,用其大量培育雄蜂,使所有的处女王与该蜂王产生的后代雄蜂在隔离交尾场中随机自然交尾。或将该蜂王产生的雄蜂与培育的出女王进行混精人工授精。

三、轮回换种

在本场选留和闭锁繁育的基础上,为了防止优良性状逐渐退化或消失和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扩大其优良基因库的贮存量,可根据轮回换种的理论,对经过上述种手段选育的中华蜜蜂群组采取轮回换种的保种措施,即在不同场地内进行选育出的蜜蜂群组之间,进行轮回换种,例如,利用卵虫输送法或成熟王台输送法,将A蜂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培育的成熟王台输送到B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B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A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B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C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C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B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 C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A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A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C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以此类推,这样不但避免了育种过程中多代次繁育造成的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也避免了二倍体雄蜂出现的概率,增加了群组内异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扩大了基因库的异质等位基因的贮存量。

注意事项:

1.在轮回换种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经济性状和形态特征应基本相近,差异不要过大。
2.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应当相近。
3.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进行本场选育和闭锁繁育必须同时进行,采取统一的保种方案和措施。
4.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雄蜂,必须不能有其他蜂王产的雄蜂出现,只能培育选育优良蜂王产的雄蜂。
5.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育王时间和雄蜂培育时间必须统一进行,如不统一也会影响处女王的交尾,降低蜂王的成功率和蜂王的质量。

影响母牛发情鉴定的因素 母牛发情鉴定四法


为确保母牛发情鉴定能有效进行,要观察母牛发情及持续的时间必须要达到最大化及最优化,要对各项发情行为指标的发情症状进行评价,还需要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提高发情鉴定效率。奶牛发情的行为能否被观察到,这取决于许多因素,而且尽管高产奶牛出现的发情症状会发生变化,但在管理水平上仍有许多工作可用于优化发情鉴定。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母牛发情鉴定的因素母牛发情鉴定四法。

1、牛群大小及产犊类型

为了能充分表现发情行为,必须要有母牛准备好爬跨,也必须要有母牛准备好等待爬跨。爬跨其他牛的母牛一般是快要发情或者快结束发情的牛,而这些牛和正在发情的牛一起形成一个“性活跃组”(SAG),而处于间情期或乏情期的母牛一般不存在于SAG中。研究清楚地表明,发情的持续时间及强度随着SAG动物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而使得大群牛的发情鉴定更加容易进行。一般来说,在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产犊及配种类型的饲养系统中,SAG要比全年产犊的牛群大,因此可更好地进行发情鉴定。在全年产犊的牛群,只有约2%的母牛会在预期的时间内产犊。

牛群大小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发情鉴定。首先,随着牛群(以及产犊集中程度)增大,SAG也明显增大,从而使得发情鉴定容易进行。另一方面,随着牛群的增大,发情鉴定的准确率和效率降低。牛群增大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牛群管理人员需要照看更多的牛,因此可能忽视对单个牛的鉴别,观察发情的准确率及观察的密切程度均可能下降。

2、观察发情的时间和地点

研究表明,地面对奶牛发情行为的影响很大。混凝土地相对较滑,因此不利于母牛爬跨或被爬跨,而以前曾经在混凝土地面上滑倒过的个体可能不再愿意试图爬跨。大多数的爬跨发生在母牛能稳定站立及不太拥挤的情况下。干燥地面的小围栏区域是观察发情的理想场所。

奶牛的发情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这是观察发情必须要有规律地经常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早期进行的研究表明,牛的发情可持续18~20h,但大多数研究发现其持续时间不超过is}1。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虽然发情持续的平均时间为15h,但20%的母牛发情持续的时间不超过6h。还有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奶牛发情持续的平均时间为14h。

长期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奶牛在晚上更有可能比在白天表现发情行为。但是采用录像或生物遥测学方法监测爬跨类型时,并未发现这种在夜间表现更多的发情行为的特点。研究表明,对表现发情行为的时间进行的研究结果并不与单纯的日间发情模式相一致,发情行为的表现时间可能应当解释为奶牛在无其他农业生产活动干扰的情况下的一个时段。

国外有学者分析了采用每次15min或30min的观察,共进行3~4次的刚性检查程序对发情鉴定效率的影响。如果采用每日3次、每次15min的观察(8:00,14:00及21:00),发情鉴定率为69.6%,如果将观察的时间增加到30min,则发情鉴定率可增加到81.2%,如果进行4次30min的观察(8:00,14:00,21:00及24:00),则结果最好,发情鉴定率为84.1%。观察的绝对次数并非很关键,可调整,以便和农场生产的时间表相一致。

3、个体的标记

必须要能从任何位置很容易地鉴别每个奶牛个体,这样饲养员可以很快永久性地记录动物的号数。最好采用臀部冷冻烙印及有标号的颈圈或者大的耳号用于个体鉴别。在小的牛群,即使饲养员认为他们对每头牛都很清楚,但由于鉴定或记录不准确,仍会出现许多错误。观察舍饲牛发情时,必须要提供充足的照明,以便观察到牛的行为症状及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别。

4、环境因素

发情行为的表现模式可随着温度、爬跨的频率及由于热、中等或冷的气候环境而表现的不同活动而有变化。在冷的气候条件下,爬跨行为在18:00和6:00之间要比全天其他时间少得多,而在炎热的天气,在全天最热的时候最少。发情持续时间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可减少到8~10h。显然,在实施秋季产犊及冬季配种时,发情持续时间缩短及发情行为强度降低被广泛认为是这类牛群配种管理的主要问题。

5、人为因素

随着很多奶牛场工作人员的人数逐渐减少,找到具有家畜工作经验的员工也越来越困难,牛场常常缺乏能准确进行发情鉴定的员工。牛场应指派专人负责奶牛发情鉴定工作,而且要确保该人受到过良好的母牛发情鉴定训练,这是极为重要的。

母牛发情鉴定四法

母牛发情鉴定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发情应配母牛,正确掌握配种时间,适时配种,防止误配漏配。实践证明,正确掌握母牛发情和排卵规律、抓住最佳配种期进行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鉴定母牛发情的方法有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和直肠检查法等。
1、外部观察法
外部观察法是鉴定母牛发情的主要方法,主要根据母牛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发情情况。母牛发情时往往兴奋不安,食欲和奶量减少,尾根举起,追逐、爬跨其他母牛并接受它牛爬跨,发情牛爬跨其他牛时,阴门搐动并滴尿,具有公牛交配动作。外阴部红肿,从阴门流出粘液。
2、试情法
试情法是根据母牛爬跨的情况来发现发情牛,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群牧的繁殖母牛群,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发情鉴定效果试情法有2种:一种是将结扎输精管的公牛放入母牛群中,日间放在群牛中试情,夜间公母分开,根据公牛追逐爬跨情况以及母牛接受爬跨的程度来判断母牛的发情情况;另一种是将试情公牛接近母牛,如母牛喜靠公牛,并作弯腰弓背姿势,表示该母牛可能发情。
3、阴道检查法
阴道检查法是用阴道开张器来观察阴道的粘膜、分泌物和子宫颈口的变化来判断发情与否。发情母牛阴道黏膜充血潮红,表面光滑湿润;子宫颈外口充血、松弛、柔软开张,排出大量透明的纤维性粘液,如玻棒状(俗称吊线),不易折断。粘液最初稀薄,随着发情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稠,量也由少变多。到发情后期,量逐渐减少且粘性差,颜色不透明,有时含淡黄色细胞碎屑或微量血液。不发情的母牛阴道苍白、干燥,子宫颈口紧闭,无粘液流出。
4、直肠检查法
进行直肠检查法时,检查者须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上涂润滑剂,先用手抚摸肛门,然后将手指并拢成锥形,以缓慢的旋转动作伸入肛门,掏出粪便。再将手伸入肛门,手掌展平,掌心向下,按压抚摸,在骨盆腔底部,可摸到一个长圆形质地较硬的棒状物,即为子宫颈。沿子宫颈再向前摸,在正前方可摸到一个浅沟,即为角间沟。沟的两旁为向前向下弯曲的两侧子宫角。沿着子宫角大弯向下稍向外侧,可摸到卵巢。用手指检查子宫角的形状、大小、反应以及卵巢上卵泡的发育情况,来判断母牛的发情。发情母牛子宫颈稍大、较软,由于子宫粘膜水肿,子宫角体积也增大,子宫收缩反应比较明显,子宫角坚实。在子宫角的两侧,可摸到两个卵巢,卵巢上发育的卵泡突出卵巢表面,光滑,触摸时略有波动,发育最大时的直径为1.8~2.5厘米,排卵前有一触即破感。不发情的母牛,子宫颈细而硬,子宫较松弛,触摸不那么明显,收缩反应差。成年母牛的卵巢较育成牛大(因为经过多次发情,不少退化的黄体仍然存在),卵巢的表面有小突起,质地坚卖。
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肠内触摸时要用指肚进行,不能用手指乱抓,以免损伤直肠粘膜。在母牛努责(排粪动作)或肠管收缩时不能将手臂硬向里推,可待它努责或收缩停止后再继续检查。一般发情正常的母牛采用外部观察就可准确的鉴定发情,没必要采用直肠检查,特别是不熟练的技术人员,直肠检查很容易触破卵泡,影响牛受胎。
母牛的发情表现虽有一定规律性,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有时表现不大明显或欠规律性,因此在确定输精适期时,必须综合判断,具体分析。

蜂群人工分蜂分群的方法和管理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的基本方法。它是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和蜜脾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

如果不考虑蜂场的设备条件、当时当地的蜜源情况,无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必然造成全场蜂群都成为弱群,没有生产能力,这是应该避免的。

1.均等分蜂

距离当地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在45天以上,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一群蜂平均分为两群,两群都能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发展强壮。做法是:把原群蜂箱向一旁移出30~40厘米,另在对面30~40厘米处放一空蜂箱,把蜂群里的一半蜜蜂和巢脾连同蜂王放入空箱内,整理好两箱的蜂巢。经过半天左右,给无王群诱入1只产卵王。飞翔蜂返巢时,就分别飞入这两箱内。如果其中一箱飞入的蜜蜂较少,可将它向原址移近些。均等分蜂的缺点是使1个强群突然变成了2个弱群,它们需要经过1个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产。对于分出的新群不宜诱入王台,因为新蜂王要经过10余天才能产卵,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响蜂群的发展。如果新蜂王婚飞时丢失,则损失更大。

2.不均等分蜂

不均等分蜂是从一群蜜蜂中分出一部分蜜蜂和子脾,分成一强一弱两群。此法适合对发生分蜂热的蜂群采用。可从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2~3框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连同老蜂王,放入一新蜂箱。放置在离原群较远的地方。巢门用青草松松堵上,让蜜蜂慢慢咬开。检查原群,选留1个质量好的王台,其余王台全部割除,或者诱入人工培育的王台或产卵王。如果离大流蜜期时间较长,可用封盖子脾把分出群逐步补强;否则,以后可将分群与原群合并。

3.混合分蜂

是从几个蜂群中各提出一两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根据情况混合组成3~6框的分蜂群。次日给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亦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时,每隔6~7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从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15~18框蜂的强群。

4.补强交尾群

交尾群的新蜂王产卵以后,可以每隔1星期用从强群提出的封盖子脾补1框,起初补带幼蜂的、以后补不带蜂的封盖子脾,逐步把它补成有6框蜂以上能独立迅速发展的蜂群。

5.蜂群的快速繁殖

许多蜂场采取大量分蜂的方法,将一群越冬群分成5~6群,集中采蜜。也有新建的蜂场,为了迅速增加蜂群数量,可采取快速繁殖蜂群的方法。做法如下:将全场蜂群分为3群一组,其中1群为繁殖群用来分蜂,另两群为补助群。春季,蜂群发展到有9~10框蜂、6~8框子脾时,开始用补助群的封盖子脾补助繁殖群。从每一补助群提出1框封盖子脾,放人一空蜂箱内,盖好箱盖,缩小巢门。经过2小时左右,大部飞翔蜂已飞回本群,此时把2框带幼虫的封盖子脾分别加入繁殖群的两外侧,或者继箱内的一侧。次日,再把这2个封盖子脾移到蜜脾以内,与其他子脾靠拢//致富经//。过6~8日再用2个补助群的两框不带蜂封盖子脾补给繁殖群。经过2次补助,繁殖群得到2000~2500只蜂和4框封盖子脾,迅速发展强壮,积累起过剩的哺育蜂,促使它们发生分蜂热,造王台(当然,亦可开始人工育王)。每次从补助群提出封盖子脾时,同时给它们补充上空脾或者巢础框。

在繁殖群内出现有卵的王台时,把它的蜂王用安全诱入器扣在没有王台的子脾上,放入1只新蜂箱内。从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子脾,1框不带蜂子脾,加在此新蜂箱内。另补加一两个蜜脾。把它搬到新地址,妥善保温,缩小巢门,饲喂稀蜜汁。3日后释放蜂王,以后逐步扩大蜂巢。

将繁殖群的蜂王提出以后,经过1星期,所造成的王台已经封盖,这时在它两侧放2个新蜂箱,将蜜蜂、子脾和蜜粉脾平均分配给这3箱。如储蜜不足,则补加蜜脾。每箱只留1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然后,把旧箱搬放到一个新地址,使飞翔蜂平均分配到留下的两个新箱内。分蜂群的新蜂王产卵后,补加空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

3次从补助群提出蜜蜂和子脾以后,及时扩大其蜂巢,把它们培养强壮,投人生产。这样在第一次人工分蜂后,使蜂群增加了1倍,由3群分成2个强群(补助群)和4箱弱群(分蜂群)。

分蜂群发展满10框标准箱时,再按上述方法,把它的蜂王和1框子脾提出来,再由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封盖子脾,1框不带蜂封盖子脾,组成1个分群,放在一个新地点。按均等分蜂法,把已提出蜂王的无王群平均分成2箱。在以后6日内,逐渐把两箱移开,每天移开25厘米。

第二次分蜂后的第六日,再把每个半群平均分开。在这个新分群中,给每1分群保留1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任何一个分群的蜂王在婚飞时损失了,就将它与邻群合并。

6.分蜂群的管理

新分群的蜂群群势一般都比较弱,它们调节巢温,哺育蜂子,采集蜜粉和保卫蜂巢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天冷时要注意保温,天热时要遮荫,缺乏蜜源时,巢内要保持充足的饲料,并且缩小巢门,注意防止盗蜂。根据蜂群的发展和蜜源条件,添加巢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补加蜜粉脾或者进行奖励饲喂。

实行大量人工分蜂,最好在距离原场5千米以外的地方建立分场,可以避免分出群的蜜蜂飞返原巢和发生盗蜂。

蜂群的盗蜂与逃蜂处理


盗蜂是指飞到别的蜂箱内盗窃蜂蜜的蜜蜂。有时是一群盗一群,也有时是几群盗一群或互相乱盗,通常发生在本场内,有时也会由邻场蜂群引起。往往是弱群和无王群首先被盗。被盗群贮蜜被盗,工蜂大量死亡,甚至蜂王也被咬伤或死亡,会给生产造成损失,所以养蜂者要分析原因,及时做好预防和制止工作。

在蜜源较少的时期最容易发生盗蜂;饲养管理不当,如蜂箱上有缝隙、巢门过大,开箱检查时间过长,采蜜和喂蜜时将蜜汁或糖浆泼洒等易引发盗蜂;治螨不当也易发盗蜂。

预防盗蜂主要是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流蜜期将结束时要抓紧抽出空脾,紧缩蜂巢;巢内留足贮蜜;无王群及过弱的群要及时合并;把破旧的蜂箱修好。蜜源中断时要缩小巢门,尽量少开箱检查,必要时利用早晚进行;喂蜂和调整蜜脾要在傍晚进行,先喂强群,防止蜜汁洒在箱外,若不小心泼洒在蜂箱上立即用湿布揩干净,泼洒在地上要用泥土盖严。发生盗蜂时被盗群的巢门前比较混乱,有许多蜜蜂在周围疾飞;和正常相反,蜜蜂进箱时空腹,出箱时腹部膨大;有的工蜂互相咬杀,地上出现较多死蜂;在箱盖和箱体的接缝处蜜蜂聚集企图钻入。

养蜂人员发觉盗蜂后,应尽快设法制止,如果蔓延扩大,制止就十分困难。一般处理是将被盗群的巢门缩小到只能一两只蜜蜂出入,在巢门前持续喷水,阻止盗蜂活动,用杂草、带叶的树枝将巢门隐蔽起来,也可用煤油涂在巢门前驱逐盗蜂。盗蜂较少时可将盗群移动10米,原地放空箱空巢脾,一二天后恢复盗群原位。如果大部分蜂群发生盗蜂,蜂场又在别的蜂场蜜蜂的飞行线上,只能采取迁移场地的方法制止。

若由于管理疏忽引起蜂群自然分蜂,老王会带领部份工蜂出逃,形成逃群,或因敌害侵犯、盗蜂骚扰、缺蜜饥饿、烟熏或震动、箱内有不良气味等原因,也可引起逃群。逃群开始一般在附近的树上或建筑物上结成蜂团,此时应抓紧收捕,时间长了逃群就会远飞。

收捕方法是准备一个空蜂箱,里面放人一个幼虫脾和适量的蜜脾和空脾,蜂团结在树枝上可轻轻锯断树枝将蜂团抖落在空蜂箱内,如蜂团结在高处,可用喷过少量蜜汁的空脾举到蜂团下招引,把蜂王收到后放人箱内,其他蜜蜂就会自动进箱。

如属自然分蜂,对原群要进行检查和调整,抽出多余的空脾,选留一个最好的自然王台,将其余的王台毁掉,形成一个交尾群。如因其他原因引起的逃蜂,要迅速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改进饲养管理。为了防止同场蜂群相继飞逃,应立即暂时关闭全场或邻近箱的巢门,等逃群处理好后,再开放巢门。

壁蜂


壁蜂(MasonBee)系蜜蜂总科(Apoidea)、切叶蜂科(Megachilidae)、切叶蜂亚科(Megachilinae)、壁蜂属(Osmia)。目前,我国已发现有5个种,分别为紫壁蜂,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凹唇壁蜂,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江苏和浙江等地;角额壁蜂,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叉壁蜂,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安徽和浙江等地;壮壁蜂,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四川和福建等地。现已成功人工养殖。

一、特征和性能

(一)形态特征

各种壁蜂的共同特征是成蜂前翅有两个亚缘室,第一亚缘室稍大于第二亚缘室。六足的端部都具有爪垫,下颚须4节,胸部宽而短。

雌性成蜂腹部腹面具有多排排列整齐的腹毛,称腹毛刷是壁蜂的采粉器官。雌性蜂的体长因蜂种而不同,紫壁蜂体长8~10mm,角额壁蜂体长10~12mm,凹唇壁蜂体长12~15mm,叉壁蜂体长12~15mm。通常在天然管状洞穴营巢,并用泥土隔离巢室和封闭巢口。

雄性壁蜂头、胸及腹部第1~6背板有灰白色或灰黄色毛,腹部腹面没有腹毛刷。复眼内侧和外侧各有1~2排黑色长毛。体长比雌性蜂略小。

(二)生物学特性和授粉特性

壁蜂多数种类为独栖性昆虫。为典型绝对滞育昆虫,成蜂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里度.过秋天和冬天。在自然界,交配后的雌性壁蜂,在果园或果园附近寻找比其身体稍大的洞穴,如木材的孔洞、石头缝隙或土墙上的孔洞等作为巢穴。壁蜂一年一个世代,一年中有300多天在巢管内生活,成蜂在自然界活动时间约30~60天。雄蜂出房后3~4天,雌蜂才陆续出房,并与等待在巢穴附近的雄蜂交配。交配后雄壁蜂陆续死亡,雌蜂在3~4天内选地筑巢、采集花粉和产卵,培育下一个世代的壁蜂。

壁蜂是多种落叶果树的专门传粉昆虫,其采集的植物主要为蔷薇科果树,如桃、李、梨、苹果等(图1、图2),在果树未开花时,也采集十字花科及其他植物的花。壁蜂在采访花时,直接落在花朵的雄蕊群上,将喙插入花心吸食花蜜,同时用后足蹬破花粉囊,使花粉粒暴露出来,用腹毛刷收集花粉,并用带花粉的中后足和腹部接触雌花的柱头,起到为雌花授粉的作用。

二、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壁蜂采访花朵速度快,多数每分钟10~15朵,比家养蜜蜂快1倍以上,授粉效率极高。我国对壁蜂的研究和利用较晚,现已人工饲养、用于作物授粉的壁蜂有角额壁蜂、蓝壁蜂、凹唇壁蜂、紫壁蜂和叉壁蜂等,以角额壁蜂和凹唇壁蜂应用最多,主要用于杏、桃、李、梨、苹果等水果的授粉,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以凹唇壁蜂繁殖快、授粉效果较为理想(图3、图4)。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95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