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泥鳅

中文名称大鳞泥鳅

拉丁名称Misgurnus mizolep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鳅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属名泥鳅属

拉丁属名Misgurnus Lacepede,180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黄河、长江、元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臀鳍条Ⅱ,5;侧线鳞102-107。体长为体高的5.0-6.2倍,为头长的4.7-6.2倍,为尼柄长的5.9-6.3倍,为尾柄高的5.4-6.9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倍,为眼径的4.1-8.1倍,为眼间距的3.2-4.2倍。体长而侧扁。口亚下位。须5对,最长1对口须末端远超过前鳃盖骨后缘。鳞埋于皮下。背鳍不具硬刺,其起点约在前鳃盖骨至尾鳍基部距离之中点。尾柄较高,具有明显的皮褶棱。胸鳍距腹鳍很远。尾鳍圆形。肛门较近臀鳍起点。约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距离的3/4处。身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鳍及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阅读

大鳞白鱼


中文名称大鳞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macrolepis Yihet Woo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9-11;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5-18(17)。下咽齿3行,2.4.5-4.4.2,尖端钩状。侧线鳞57[(12-13)/(3-V)]68。

体长为体高的4.3-5.1(平均4.8)倍,为头长的3.9-4.8(4.3)倍,为尾柄长的5.0-6.4(6.0)倍,为尾柄高的10.7-13.2(11.8)倍。头长为吻长的3.3-4.0(3.7)倍,为眼径的3.9-4.7(4.5)倍,为眼间距的3.1-3.6(3.4)倍。

体侧扁,头后背部明显隆起,身体最高处在躯干前部。头背面宽平。口端位,口裂向上,上颌缺刻小,下颌稍突出,后端达鼻孔正下方。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向下弯折至腹部向后延伸,至臀鳍基部末端又向上弯折入尾柄中线。腹稜自腹鳍基部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仅末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吻端至最后鳞片的中点,或更近于尾鳍基。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基部。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黑色。

福尔马林固定后,体背的鳞片边缘呈灰黑色,体下侧及腹部为灰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其他各鳍也呈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鳞鲑鱼


中文名称大鳞鲑鱼


拉丁名称Oncorhynchus tshanytsch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鲑形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ae

中文属名大麻哈鱼属

拉丁属名Oncorhyn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北太平洋。

生活习性
一般谓之鲑王,日本沿岸较多。为日本输入的高级食用鱼。肉食性,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

大鳞鱲


中文名称大鳞鱲

拉丁名称Zacco macrolepis Yang et Hwan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鱲属

拉丁属名Zacco Jordan et Evermann,190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9。侧线鳞41-46。下咽齿2行,45-54。鳃耙外侧7-10。脊椎骨35-36。体长为体高的4.4-4.6倍,为头长的4.2-4.4倍,为尾柄长的4.2-5.1倍,为尾柄高的11.0-11.4倍。头长为吻长的2.8-3.2倍,为眼径的3.8-4.6倍,为眼间距的2.4-2.8倍。体长而侧扁,体高稍大于头长。口端位,一吻短而钝。上下颌等长,下颌前端有一凸起与上颌空隙相吻合。无须。眼小,位于头侧的上方。吻长和眼间距相等。鳞呈圆形,较大。侧线完全。鳃耙短而稀。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距离为近。与腹鳍相对胸鳍长,末端较尖,可达或超过腹鳍起点。臀鳍较长,雄鱼的第1-4根分支鳍条达尾鳍基部。鳔2室,后室的长度约等于前室的2倍。体腔膜黑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垂直的黑色条纹10-12条。成熟雄鱼在生殖季节体侧有红绿鲜艳的婚姻色。在头部及臀鳍条有显著突出的珠星。

生活习性
平时栖息在支流浅滩和山涧的流水中,以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淡水生。

大鳞结鱼


[学名]: Tor douronensis(Cuvier et Valenciennes)
[资源名称]: 大鳞结鱼
[外文名]: Dalinjieyu
 
[形态特征]:
 
背鳍iv-7~9,臀鳍iii-5,胸鳍ⅰ-12~16,腹鳍ii-8。侧线鳞23~27;背鳍前鳞8~10;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5~19。下咽齿3行,235-532。体长为体高的2.9~3.8倍,为头长的2.8~4.2倍,为尾柄长的5.4~7.4倍,为尾柄高的7.4~12.2倍。头长为吻长的2.4~3.7倍,为眼径的3.7~5.4倍,为眼间距的2.2~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4倍。体延长而侧扁,背缘稍凸出,腹缘较平直。吻钝,向前突出;吻皮下垂盖于上唇基部,与上唇分离,与前眶骨分届处有一浅沟裂。口下位,呈马蹄形。唇较肥厚,紧贴于颌的外表,上唇部分叶;下唇与下颌之间有缢痕,下唇中叶呈方形或长方形,后伸不及两口角的连线,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连续。须2对,口角须较吻须粗长,其长大于或等于眼径。鼻在眼的前上角,近眼前缘。眼中等大,侧上位。鳃盖膜于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或连于峡部。鳞较大,胸部鳞片稍小。侧线完全,后行于尾柄中线。背鳍及臀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发达的腋鳞。背鳍外缘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粗壮,后缘光滑;其起点处于吻端与尾鳍基的中点。胸鳍不达腹鳍起点,相距2枚鳞片。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或稍前,其末端距臀鳍起点2~3枚鳞片。臀鳍接近尾鳍基。尾鳍叉形。最长鳍条约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鳃耙较短,内缘具锯齿状突起,排列较疏。下咽齿咀嚼面较宽,顶端呈沟状。鳔2室。鲜活标本背部青灰色,腹部及各鳍浅灰白色。体侧鳞片基部均有黑斑。浸泡标本背部暗褐色,腹部黄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澜沧江和怒江水系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澜沧江和怒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江河水流迂缓处,杂食性,是产区的食用鱼类之一。

大鳞孔鲷


中文名称大鳞孔鲷

拉丁名称Scopelogadus mizolep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金眼鲷目

拉丁目名Bery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奇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Stephanoberycoidei

中文科名孔头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Melamphaidae

中文属名鳞孔鲷属

拉丁属名Scopeloga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海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从鳃盖后方到尾鳍基的纵列鳞少于17,鳞片不规则或不明显,两颌齿单行,背鳍II-10-12,臀鳍I-8-9,鳃耙(6-8)+(15-18),体长为头长的2.4-2.9倍,为尾柄长2.7-3.3倍,脊椎骨24-26。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鳞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macrolepis Wang and Chen, 1989
[资源名称]: 大鳞金线鲃
 
[形态特征]:
 
体侧扁,较粗壮;头的背面平直。头后背部平缓后延,背腹缘稍呈弧形。吻圆钝,吻皮稍突出,盖于上唇基部。口端位,上颌略长于下颌。唇较肥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伸达颏部,左右不相连。鼻孔位于上颌须起点上方,至眼前缘较吻端稍近。眼中等大,眼上缘略低于头背部轮廓线。须2对,口角须稍长于上颌须,后伸接近前鳃盖骨的后缘。鳃盖膜在前眶骨后缘稍前的下方连于峡部;鳃孔上角几与眼上缘水平线平齐。鳞片中等大,覆瓦状排列,被覆全身,背鳍前方及胸腹部鳞片变小。侧线鳞稍大于体鳞;侧线完全,自鳃孔上角和缓下弯后平直伸入尾鳍基中央。腹鳍基有腋鳞,边缘游离。 背鳍外缘平截,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分节,后缘光滑;其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尾鳍基为近。胸鳍短,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臀鳍紧接肛门之后,其起点距腹鳍起点较尾鳍基为近。尾鳍叉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南丹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广西已知分布于南丹县的地下河流中,广西外仅知分布于贵州的荔波。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地下河流,以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

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之苗种培育



夏花培育刚孵化出的鳅苗附在草把和池壁、缸壁上,依靠卯黄营养,不需要投喂。鳅苗不
再附在附着物上时开始投喂。开食后的鳅苗培育应采取肥水与投喂相结合的方式,即将培育池的
水体培育成绿色、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时。将鳅苗放入培育池中,用煮熟的蛋黄投喂。鳅苗体
长1厘米时,投喂轮虫、水蚤等浮游生物,辅以鱼糜等自制饲料。上午投喂2次,下午投喂3次,
夜间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鳅苗吃完为宜。10~15天以后,鳅苗体长1.5厘米左右时
及时分池,培育密度控制在每亩8万~10万尾。
鱼种培育夏花分池前10天,消毒鱼种池。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万~3万尾,条件好的鱼种
池可多放养一些。在鱼种放养前,每亩施经过发酵的家畜粪肥60~100公斤肥水,使池水呈黄绿
色。水体透明度低于16厘米时用生石灰调节,每亩用量为5公斤。饲料投喂量以鱼种2小时内
吃完为宜,投喂方式为上午10时投喂每天投喂量的1/3,下午6时左右投喂每天投喂量的2/3。
鱼种体长5厘米以后,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8%~10%。鱼种体长10厘米以后进入成鱼养殖阶
段。日常管理中。一是要加强巡塘,防止水质变化;二是防鼠害、敌害;三是勤注水,水深保持
在1.2~1.3米。


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1月/3日/第006版
泗洪县科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张刚王守军孙修云刘殿如刘军

大鳞光唇鱼


中文名称大鳞光唇鱼

拉丁名称Acrossocheilus ikedai (Harada)

异名Poropuntius ikedai (Harada, 1943)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光唇鱼属

拉丁属名Acrossocheilus Oshima,191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海南岛昌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16-18,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0[6/(2.5-3-V)]32;背鳍前鳞12-13;围尾柄鳞14。

标准长为体高的3.0-3.5(xs=3.30.14)倍,为头长的3.9-4.5(4.20.15)倍,为尾柄长的6.1-7.7(6.90.39)倍,为尾柄高的8.7-9.5(9.10.2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2.90.17)倍,为眼径的3.1-4.1(3.70.28)倍,为眼间距的2.0-3.3(2.70.28)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弧形,腹部稍扁平。头中等大,近锥形而侧扁。吻圆钝,向前突出,吻长稍短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的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沟裂。须2对,细长,吻须比颌须稍短,可达眼中央下方,颌须位于口角,后伸超越眼的后缘。口下位,呈浅马蹄形,上颌后伸达到鼻孔之后下方,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上唇紧贴于上颌之外,下唇分两个侧瓣,较肥厚,为斜行的唇后沟所限,沟前端相距为眼径的2/3,侧瓣之间为下颌外露的部分,其前缘具角质。眼较大,位于头侧的前上方。跟间宽,较隆突,大于眼径,约为眼径的1.6倍(大鱼),或几相等(小鱼)。鼻孔位于眼的前上角,离眼前缘比吻端为近。鳃膜于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鳃耙近似三角形的片状,排列较疏,下咽齿多数侧扁,齿冠成一斜面并具一顶钩,主列腹面第一枚齿很小,第二枚齿较大。

背鳍外缘稍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顶端柔软,等于头长或稍短,其后缘具发达锯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比吻端为近。腹鳍和胸鳍几乎等长,其起点和背鳍起点相对。胸鳍后伸不达腹鳍,间距2个侧线鳞。腹鳍后伸不达臀鳍,间距1-2个侧线鳞。臀鳍起点距腹鳍和尾鳍相等,或前后稍有移动,后伸将达到尾鳍基(幼鱼不达)。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前方。尾鳍叉形,上下叶几等长,最短鳍条为最长鳍条的1/3(小鱼)或更长(大鱼)。

鳞较大,在鳃峡和胸部鳞变小,腹鳍基具狭长的腋鳞,背、臀鳍基部均有鳞鞘。侧线从鳃孔处略向下弯,径行于尾部的中轴。

体色在侧线的上方色暗,下方色浅,每一鳞片的后缘黑色,尾鳍基有一黑斑,各鳍微黑,体侧没有垂直黑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之苗种繁殖



人工繁殖(1)产前准备。准备好6个网箱,用2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设置在水
质清新的池塘中。根据亲鱼体重,备足催产激素和带有精确刻度的注射器,针头用5号针头,使
用前高温消毒。所有孵化设施和用水于产前2周全部消毒,孵化巢在产前1周用15毫克/升高
锰酸钾溶液消毒。(2)人工催产。6月上旬开始第一批人工催产。催产前用小水泵从外塘抽水进入
亲鱼培育池,形成水流,刺激亲鱼性腺成熟。用于催产的雌性亲鱼应腹部圆大,生殖孔处有卵粒
突出,轻压腹部有微黄色或无色卵粒流出;雄性亲鱼生殖孔孔径变大,轻轻挤压有乳白色精液流
出。用手掌心抵住泥鳅头部,四指合拢抓住泥鳅颈部以下部位,使泥鳅见不到光亮,将带有激素
的注射器成45度角轻轻插入泥鳅背部肌肉,将激素注入泥鳅体内。然后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
分别放入已设置好的网箱内,观察发情情况。雌性亲鱼出现少量排卵或轻轻挤压亲鱼有卵粒流出
即可以进行人工授精。(3)人工授精。将亲鱼捕捉上来后用毛巾或纱布将体表水轻轻拭去,然后从
上腹部向下用适当的力度挤压亲鱼腹部,将卵粒挤入碗中,再用同样方法挤入精液,用手或羽毛
搅拌,使卵粒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撒入水花生、四季草做成的鱼巢上,放入孵化设施中。(4)
人工孵化。将粘满受精卵的鱼巢系在砖上沉入孵化缸、孵化池内,距水面20~30厘米,受精卵
密度在1万~1.8万粒/平方米,水温23~24.5℃时.72~75小时即可孵化出鱼苗。
自然繁殖产前将网箱设置好并进行孵化设施消毒。具体操作如下:(1)将成熟的亲鱼移入设
置好的网箱内,放进已准备好的鱼巢,然后用流水方式刺激亲鱼交配。雌雄比例为2:1,亲鱼放
养密度为2公斤/平方米。(2)及时将粘上卵粒的鱼巢取走,重新放人新鱼巢。(3)孵化方法与人工
孵化相同。

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12月/27日/第006版
泗洪县科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张刚王守军孙修云刘殿如刘军

大鳞短额鲆


中文名称大鳞短额鲆

拉丁名称Engyprosopon grandisquama (Temminck hlegel, 1846)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鲆科

拉丁科名Bothidae

中文属名短额鲆属

拉丁属名Engyprosop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眼间隔平或宽凹形,尤以雄鱼更宽,口较小,头长为上颌骨长2.2-3.5倍,颌齿小,上颌前部2行,后部1行,下颌1行,左右侧同样发达,背鳍和臀鳍全部鳍条不分支,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胸鳍不对称,有眼侧的稍长,全部鳍条不分支,有眼侧的腹鳍基底较长。有眼侧被大形或中大的弱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只有眼侧有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弓状弯曲部,无颞上支。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20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