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淡水池塘丁桂鱼养殖技术

丁桂鱼又名欧洲丁桂鱼、金鲑鱼、丁鲑鱼、须桂鱼、丁穗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了桂属,是我同各地近年引进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该鱼共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因此有黄丁桂和绿丁桂、蓝丁桂和白丁桂之称。此鱼形态优美,体形略呈圆筒形,身体披极端细小而致密的鳞片。既是鱼中食用佳肴,又是养殖、观赏、垂钓极品。

丁桂鱼是温水性杂食鱼类,苗种有来源,养殖技术简便,摄食配合饲料,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市场行情看好。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丁桂鱼体较高,侧扁,腹部圆,尾柄的高度比尾柄的长度略小。头较短,口小,端位,口角有一对很短的须。眼中等大,位于头侧正中轴之稍上方,眼间稍隆起,颊部窄。鳞细小,排列非常紧密,侧线直。背鳍短且呈圆形,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稍后。尾鳍后缘几乎平切,或微凹。体色在水中多呈麦黄色,捕起后很快变灰黑色,体背部淡黄色或黑褐色,腹部灰白,各鳍呈灰黑色。

2.生活习性丁桂鱼为淡水底栖鱼类。生存水温0.5~41℃,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PH值7~10。皮肤具有呼吸功能,对水中含氧量变化适应力强.离水可长时间不死亡。

3.食性丁桂鱼为杂食性,以浮游动物为食,鱼种和成鱼以植物残渣及水生昆虫幼虫为食。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能较好地摄食各种配合饲料。经驯化可集中抢食。肠短,其长度与体长约相等。

4.生长人工养殖当年幼鱼可达50~80克,2年体重可达300~500克。

5.繁殖丁桂鱼2~3龄性成熟,通常雄体较雌体成熟为早。可自然产卵,产卵温度为20~26℃。产卵期为5~7月,分批产卵,产出后附于水草上。2~3天可孵化出鱼苗。

二、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培育池以2~3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蓄水保持在1.2米左右,池塘四周浅水区有一定的水草为好。要求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2.池塘消毒用常规的方法清塘消毒。用生石灰75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放养前应施用有机肥.确保有足量的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饵料。

3.鱼苗放养在清塘消毒一周后即可放苗。放养密库一般以体长2~3厘米,2500~5000尾/亩。下塘前用3~4%食盐水浸洗5~8分钟。经三个月的培育可获得全长为12~16厘米的大规格鱼种。

4.饲养管理丁桂鱼养殖初期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适量补充人工饲料。前期应投喂一些豆浆、后期经驯食可投喂配合饲料,饲料的粒径应略小于鱼的口径,开始时可用粉料或微粒料,以后改用小粒径料。投饲量约占鱼体量的5%左右//wwW.nczfj.com//,饵料投放在池塘的浅水处,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体长5厘米以上。可驯食鲫鱼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2~35%,并实行定质、定时、定量、定位投喂。经过3~4个月饲养,鱼种规格可达到30~50克/尾,亩产量达到150~200千克。定期施肥,保证充足的活饵供应;适时加注新水,定期施用光合细菌,改善水质。

三、池塘养成鱼

1.池塘主养

①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东西向,长方形。池中可有少量沉水植物,要求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

②池塘消毒:以常规方法消毒,用生石灰75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

③鱼种放养:在清塘消毒一周后即可投放鱼种,提倡早放养、早开食、早生长,一般在水温10℃左右进行,亩放体长8~15厘米的丁桂鱼种1000~1500尾。下塘前用3~4%食盐水浸洗5~8分钟。

④饲料:投喂含粗蛋白28~32%配合饲料。放养前要施足基肥,饲养期间根据水质、水色,定期施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可结合使用,培养足够的浮游生物。但要注意调节水质,适时加注新水。主养丁桂鱼时不宜混养鲤、草、鳙等食物竞争激烈的鱼类,可适量混养鲢鱼。

相关推荐

现在丁桂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丁桂鱼又叫做金鲑鱼、丁鲑鱼、丁鱼岁、须鱼岁、金岁鱼、须桂鱼、丁穗鱼,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价值的经济鱼类。除了可以食用外,它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为它的身体有几种颜色可以表现,非常神奇。那现在丁桂鱼价格多少钱一斤?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丁桂鱼简介

1、丁桂鱼外形

丁桂鱼的嘴巴比较小,旁边有一对短的胡须,头比较扁平,牙齿呈钩状。它的鳞片非常细小,排列很紧密,鱼鳍比较平直,也有的是微微凹进去。丁桂鱼的背部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黑褐色的,腹部是灰白色的。

2、丁桂鱼的食性

丁桂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它们喜欢吃水底腐败的有机物质,也细化摄取浮游动物。如果是人工喂养丁桂鱼的话可以投喂买回来的商品配合饲料。

3、丁桂鱼的生长习性

丁桂鱼喜欢在溶氧充足的河流、湖泊水草茂盛的地方生长,即使是低溶解氧也是可以存活的。作为低栖下层鱼类常常会出现在水面来寻找食物。丁桂鱼的皮肤可以进行呼吸,所以即使离开了水一小会也是不会出现死亡现象的。丁桂鱼适合在水温二十二到二十八摄氏度的环境中生存,冬季的话会钻到泥底下越冬。

丁桂鱼在天然水域中产量不是很大,最大的不超过15斤。如果是人工养殖的话一般两年时间就可以达到一斤。它们的繁殖习惯和鲤鱼是比较相似的,一般要两三年时间才可以自然产卵。

二、现在丁桂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丁桂鱼的价格不便宜,基本在25-30元一斤,不过各地的水产市场价格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丁桂鱼还会受到大小、野生还是人工养殖、市场供应情况等影响。

三、丁桂鱼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1、池塘要求

养殖丁桂鱼的池塘面积最好是东西向、长方形的,面积大概不超过五亩地。池塘中可以有少量的沉水植物,并且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好、排水进水方便。

在喂养丁桂鱼苗之前池塘就要做好消毒措施,一般选择生石灰即可。

2、放鱼苗

在池塘消毒后的一周时间就可以放入丁桂鱼鱼种了。掌握早放养、早开食、早生长的原则。通常在水温十摄氏度的时候进行该项工作。具体的数量要根据丁桂鱼鱼种的大小来定。

3、喂食

丁桂鱼喂养的话尽量选择粗白蛋含量比价高的配合饲料,具体要合理搭配起饮食,使其生长更好。平时要注意定时定点投喂,不要喂食过多,以免剩余大量饲料污染水质。

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鳜鱼的养殖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鱼类一般都是草鱼、鲤鱼以及鲫鱼,而且它们都是属于淡水鱼。虽说桂鱼现在是越来越受食客的喜爱,但是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只知道桂鱼的鱼刺较少。那么,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鳜鱼的养殖技术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桂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桂鱼是河鱼,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平时鳜鱼独居生活,这也是几乎所有食肉鱼的共性。鳜鱼对水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中国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桂鱼
一般指鳌花鱼鳜鱼又叫鳌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桂鱼的习性
1、桂鱼属底栖凶猛肉食性鱼类,牙齿尖利,胃功能很强,能伸缩膨胀,但肠管很短。它以鱼虾为主要食物,兼吃浮游动物,但不呓素食。它的食欲极强,有时同类之间也相互残杀,春秋食量大,冬季停止摄食。
2、桂鱼适宜在水质清洁、并有活水进出的水域,死水、脏水的池塘无法生存。在水草繁茂的湖泊中,数量最多
3、性情孤僻,不合群,喜欢单独行动。桂鱼善于隐蔽,常常躲在石洞里,或是水生植物的根部、水下土坎和涵洞旁,一动也不动,并善于以它身体上的斑块,迷惑其他鱼类。当发现猎物时,突然窜出猛扑过去吞食。它特別喜欢石洞和石块,平时总是傍石而游。
4、桂鱼有趋光性。白天有卧穴的习惯,总是躲在石洞、石缝之中,夜晚出来觅食。
5、生长较快,当年可长到100克左右,第二年可长到500克,第三年则可长到1000~1500克,最大体重可达10千克。春暖花开之际,桂鱼活动频繁,常常到浅水处觅食,食欲也旺,是最好钓的季节。
6、分布广,在我国各地江湖泊、水库之中,几乎都有它的踪迹。产卵期是每年5~7月,有成双成对游动的习性
7、肉质鲜美,营养价位很高,是古今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之一。

外形特征
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身体呈黄绿色,腹部
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鳜鱼广在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较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青鱼、团头鲂、鳊、
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厘米以下的鳜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等,25厘米以上则喜食较大型鱼类鳊、鲤等。
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截形,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说明风味的确不凡它肉多刺少,肉洁
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鳜鱼是典型的鱼类,性凶猛。刚从鱼卵中孵化出的鳜鱼苗就以别种鱼苗为食。成鱼扑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与它的食性相适应,它的嘴长在端位,并且很大,下颔突出,上、下颌骨上有许多犬状齿,
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
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口裂大且上位,略呈倾斜状,下颌向前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的后缘。在上下颌骨和口盖骨上均长有大小不等的锋利牙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大棘,鳃盖后缘有1~2个
扁平的棘;鳜鱼的鳞圆而细小,体色为棕黄色,较鲜艳,分布许多不规则斑块。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棕黑色或红褐色条纹。第6~7背棘下有一暗棕色横带。背鳍、尾鳍、臀鳍上都有2~4条棕色圆斑连成条带。背鳍发达,前部为硬刺,后部高大且圆。胸鳍、臀鳍、尾鳍均呈圆形。它的腹鳍、臀鳍前部都长有锋利的硬骨刺,是黑龙江中最美丽的一种鱼。它嘴大牙利,身宽尾短,游动起来五彩斑斓,背鳍状如抻开的皇冠,鳍骨锋利如刀戟,比战场上披挂齐全的一员战将了,长相威猛潇洒,英俊潇洒,雄健无敌。难怪它在水里横冲直撞,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霸气。

鳜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桂鱼营养价值
1、桂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鳌花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2、桂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3、桂鱼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具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
4、吃桂鱼有ldquo;痨虫rdquo;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5、适宜体质衰弱,虚劳赢瘦,脾胃气虚,饮食不香,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妇女、脾胃虚弱者尤为适合。
桂鱼的挑选方法
优质的桂鱼眼球突出,角膜透明,鱼鳃色泽鲜红,腮丝清晰,鳞片完整有光泽、不易脱落,鱼肉坚实、有弹性。
桂鱼的保存方法
将桂鱼去除内脏、洗净后,放入80-90度将沸未沸的热水中稍微焯一下,此时桂鱼的外表已经变白,这时候再放入冰箱保存,比不焯热水的保存时间能长一倍。
桂鱼的适宜人群
1、适宜体质衰弱,虚劳消瘦的人食用。
2、适宜饮食不香,营养不良的人食用。
3、桂鱼对于老幼、妇女、脾胃虚弱者尤为适合。
4、有哮喘、咯血的病人不宜食用桂鱼。
5、寒湿盛者不宜食用。

林蛙室内水池越冬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蚌种。林蛙的越冬曾经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室内水池越冬的方式大大地提高林蛙越冬的成活率。中国林蛙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冬季严寒时,需要寻找适宜的地点入蛰休眠,此时不食不动,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靠夏秋活动期蓄积的脂肪供给能量;肺呼吸基本停止,皮肤成为呼吸器官;并依靠皮肤的渗透,从土壤中或水中吸收水分,获取维持生命的最低水量。为了适应这种生存的状况,首先林蛙要有良好的体质,还要做好越冬准备,营造良好的越冬环境。林蛙越冬受多种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有些条件更为敏感和难以把握,水中越冬时必须遵循低温、富氧、微流、安静的原则。此外,水的pH值、水质、光线等因素对林蛙越冬也有较大影响,要力争做到水体中性、水质清澈、光线暗淡、远离噪声。只有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同时具备,林蛀才能安全越冬。

一、越冬前的准备

1.越冬设施

室内人工水池越冬是在室内建造的人工越冬池内越冬的方式。用于建池的房舍必须保温、安静、有电源和水源。并设有水循环设备、增氧设备,有条件的可安装控温设备、溶氧监控设备。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即可建造林蛙越冬池。越冬池规模,可视越冬林蛙的数量而定,基本原则是宜大不宜小,林蛙宜疏不宜密。要注意的是新建池须确保无渗漏;水泵质量好,不漏油;新建的水泥池注满水浸泡一周后,再反复清洗脱碱,方可放入林蛙:砂石、鹅卵石等洁净无污染;所用水质要清澈,pH值要在6.5~7.5之间。

2.入越冬池时间

越冬入池时间因地而异。林蛙入池的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的大气及养殖设施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东北地区入池时间为10月15~25日。初步确定林蛙入池时间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指标,即室内越冬池内的温度和室外温度。一般情况下,越冬池内的水温维持在5~6℃、室外白天温度一直处于0~2℃时,将林蛙从蛙圈多功能池中移入越冬池内。

3.捕捉和药浴

林蛙从蛙圈的多功能池移入越冬池时,可在圈内放置草帘子或蒿草,从草帘子或蒿草下边捕捉,尽量减少蛙体受伤,从而提高林蛙的越冬成活率。药浴一般为消毒剂浸泡,消毒剂要安全,无刺激。

二、越冬期间的管理

1.水的管理

(1)水深在入蛰活动期,林蛙由肺呼吸向皮肤呼吸转化,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这一时期,林蛙在水中生活是不稳定的。受气候变化影响,林蛙在不断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当水温低丁3℃时,林蛙入水;当水温高于3℃时,林蛙则爬出水面,在越冬池内的鹅卵石上活动。在林蛙适应期,要将室内温度降为2~3℃。越冬池内注水不宜太深,一般5~10厘米即可,要求越冬初期池内的鹅卵石大部分能露出水面,待林蛙随外界气温的降低全部入水、且不复出时封闭门窗,随气温的再度降低,再逐渐将越冬池内的水加深到50~70厘米。幼蛙入越冬池初期,室温在10℃以下,池内水温4℃以上。因此,若此时水太深,没有给林蛙留活动的陆地区域,而将其强行入水越冬,林蛙很难适应自身生理机能的转变,必然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在林蛙活动期,我们不应将水深直接加到冬眠期水位线。

(2)水温越冬最佳水温控制在3℃,如果冬季气温低、水池表层结冰时,采取窜水的方法,将水表层结的冰絮融化。

(3)水循环水循环时间每日不得少于8小时,当水溶氧低于下限值5毫克/升时,适当增加水泵工作时间,以保证水中溶解氧充足。越冬池内微流水是林蛙越冬的一个重要环节,微流可及时更换林蛙越冬区域的水体,冲洗沉积林蛙皮肤表面杂质,降低呼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水中溶氧,更好地维持林蛙的表皮呼吸。

(4)换水越冬期间净化水质主要是换水,尽量少用药物进行水体消毒。一般每7~10天换1次水,换水量不超过1/3;要注意水温的温差不能过大,防止应激的发生。

(5)水的酸碱度酸碱度是林蛙越冬的关键条件之一。水中的pH值和越冬林蛙的密度及水质有关。pH值偏低,会在林蛙皮肤表层形成一种酸性膜,制约林蛙的皮肤呼吸,甚至导致林蛙窒息死亡。林蛙越冬池中的pH值低于5.5时,林蚌有死亡现象,因此,越冬池水的pH值下限为5.5。根据生产实践,pH值为6.5~8.0,呈弱碱性较好。

(6)溶氧溶氧是林蛙水中越冬的关键,冬眠状态的林蛙,活动微弱,生理代谢不停地进行,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低于5毫克/升时,林蛙开始出现游动,低于1毫克/升时出现死亡,越冬期水中最佳溶解氧为7~9毫克/升。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水质因素外,越冬池水中的铁、碳酸钙、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等的含量也影响林蛀的越冬。含铁量不应超过0.2~0.3毫克/升。过多的铁盐氧化耗氧易粘附在林蛙皮肤上,影响其皮肤呼吸;铁还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缺氧,同时使水质呈偏酸性。

2.密度

对于林蛙的室内水池越冬,1000只/平方米是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比较合理的密度。林蛙越冬密度是越冬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越冬密度要合理,过密会影响林蛙安全越冬,死亡率高;密度过稀,虽然成活率高,但既浪费水面又浪费人工,经济效益差,尤其对规模化养殖更是如此。林蛙密度过大,没有空隙可钻,没有越冬栖息地,八能爬在池底的砂上,缺乏稳定的越冬环境,集堆的林蛙个体数过多,影响了林蛙的皮肤呼吸。林蛙单位面积内数量过多,产生了过多的代谢物,而循环水朋;能完全将其冲走,从而影响林蛙呼吸且污染水质。

3.噪音

在林蛙入蛰活动期,噪音对于林蛙有较强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除了越冬管理人员外,其他人不能随便进入越冬房内。进入深眠期后,一般的噪音对其没有较大影响。但是,刷烈的震动或长期的噪音对其也有一定的聊虬有时会一致其提前活动,从而影响越冬成活率。

4.光照

林蛙越冬需要较暗的散射光线,较强的直射光线会导致林蛙活动,从而影响林蛙越冬。此外,过强的光照还会造成水温的升高,从而引起林蛙活动。对于室内越冬池,在白天关闭越冬房四周的窗户,防止光线进入,维持低温I佝越冬环境。

5.房舍内的温度

越冬用的房舍要能够保温和降温。在出河和入河期间要能够降温,仅水温比外界要低。一般可以在出河和入河期间封闭门窗,有条件的可以加设制冷装置,春季可以用冰块降温。

在越冬深眠期间要注意室内的温度变化,注意观察越冬池表面结冰情况,若发现有大片结冰现象,立即在房舍内用火炉加温,当冰面消融后,停止加熟。也可通过窜水或注入井水控制冰层的形成。

6.越冬期间每天要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越冬期间要每天进行检查,要及时记录林蛙的死亡状况、水的温度、深度、溶氧等。经常观察林蛙越冬状态是否安定平稳,溶氧监控仪的数字指数是否灵敏准确,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越冬池要定期测水中溶氧量,越冬池水溶氧量要达到了毫克/升以上,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以下,越冬蚌会患病或缺氧窒息死亡。同时还要防止鼠害发生。

三、出蛰和繁殖孵化

1.出蛰活动期

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也开始升高,当气温高于5℃、水温高于3℃时,林蛙开始活动。这一时期是林蛙从解除休眠至陆地生活的适应过程。随着春季气温回升,昼夜温差较大,林蛙出蛰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适应温度变化。低温时,会找隐蔽遮盖物或进入水中保持体能高温时,若爬出隐蔽物不方便,会造成林蛙大量死亡。这时,应立即降低水位,使大鹅卵石等露出水面,从而使林蛙有活动的陆地区域。但是,水位也不宜太低,防止水温变化过大。在此期间,水温尽可能控制到最低,此外,尽量使水温缓慢变化,防止其急剧变化。

2.繁殖和孵化的准备

从3月末到4月初,气温逐渐转暖,冬眠的林蛙开始苏醒并开始分散,在水池短距离游动。这一时期,雌蛙处于跌卵期,卵细胞从卵巢跌入体腔,经输孵管进入子宫。雄蛙精巢发育,大量成熟精子形成,为繁殖期做好准备。林蛙在产卵前7~10天即开始跌卵,当水温低于1℃时雌蛙不能跌卵;林蛙抱对的适宜气温在5℃以上,水温在3℃以上。此时要适时控温跌卵、抱对和孵化蝌蚪。

北方地区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养殖成本低的优点,是梨树县池塘养殖主要品种之一。由于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制约了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009年在青石岭水库进行草鱼健康养殖试验。通过改变饲养模式,降低饲料成本,经157d精心饲养,成鱼平均产量502kg/667平方米,产值3337元/667平方米,成本2057元/667平方米,利润1280元/667平方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池塘条件和放养模式

试验塘1口,面积5.0667平方米,水深1.7m,水源为水库水。

试验塘于2009年4月28日投放草鱼春片,规格100~125g/尾,放养密度40kg/667平方米,1905尾,重量200kg。花、白鲢春片,规格100~150g/尾,放养密度10kg/667平方米,448尾,重量50kg。

2饲养管理

春片下塘前15d,生石灰干法清塘,使用量100kg/667平方米。春片下塘前7d注水0.5m,每隔15d注新水1次。

选择当地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

驯化开食采用常规的音响驯化方法,4d内鱼种全部上浮抢食。

3日常管理

试验塘采用低蛋白高纤维的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青饲料。饲料原料为市售豆粕,鱼粉,玉米,麦麸,草粉,多维及无机盐等。草鱼饲料粗蛋白含量占15%~20%。

日投饵3次,时间分别为8∶00~9∶00,13∶00~14∶00,16∶00~17∶00。进入6月以后,取消13∶00~14∶00时段投喂的颗粒料,改投喂浮萍和嫩草。投喂量以当日不留残饵为准。每晚将水中残留的草梗捞出,以防水质变坏和草鱼误食腐败的草而感染肠炎等。

4水质调节

水质调控标准以保证池水肥、活、嫩、爽。水体清新,水色以淡绿色为主,ph值7.0~8.5,透明度30cm以上,溶氧5.0mg/L以上。

进入7月份,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为防止水质老化,每15d换掉20cm老水,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在6~9月的生长季节,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h,阴雨天白天不开机,夜里开增氧机,防止浮头发生。每天记录水温,池鱼活动情况,投饵数量等。每15d随机抽样测重,及时调整投喂量。

5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在6月下旬~9月下旬,精饲料中要加入抗菌药防鱼病。7月开始,每15d全池泼洒生石灰rǔ1次,用量10~15kg/667平方米。定期全池泼洒浓度为1.0mg/L漂白粉。

青饲料投在饲料框内,投饵台周围经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饲料台、框可定期挂药袋消毒。

6产量与效益

2009年10月1日干塘起捕全部成鱼共计2510kg,平均产量502kg/667平方米。其中草鱼2020kg,1887尾,平均规格1.07kg/尾;成活率99.1%。花、白鲢490kg,443尾,平均规格1.11kg/尾,成活率99.0%。共用颗粒饲料2292kg,青饲料9400kg,饵料系数1.13(不含青饲料)。

主养草鱼池总产值16685元,总成本10285元,利润6400元,平均产值3337元/667平方米,成本2057元/667平方米,利润1280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1∶1.6。

7讨论

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养殖中,适宜采用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生产草鱼颗粒饲料,应加入一定量的草粉,既可降低饵料成本,又能满足草鱼对纤维素等特殊营养的需求,促进草鱼生长。搭配投喂的水旱草,应柔嫩、新鲜、适口。青饲料含有草鱼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且有利于草鱼肠道消化,增强抗病力,是主养草鱼重要的辅助饲料。投喂饵料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通过观察天气、水体情况及鱼的吃食量确定合理的投喂量。

草鱼易患肠炎和赤皮等病。渔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在鱼体内残留,造成鱼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渔药一般包括杀菌剂、灭虫剂、水质改良剂等,在选用渔药时应特别注意。在农业部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列出了宜用渔药26种,如二溴海因、优氯净、漂白粉、氯化钙、强氯精,并规定了用途及用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可参考。

池塘主养草鱼,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饲料成本,通过投喂低蛋白颗粒饲料结合青饲料,可降低成本19%左右。池塘主养草鱼,虽然不增加产量,但可增加收入,可增加效益77%。

梨树县有数千亩池塘,中低产塘居多,增产已不可能增收,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呢?基于梨树县具体情况和市场因素,降低养殖成本是较适合渔业发展的好方法。本次试验,降低成本,改变原有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既丰富了水产品市场,又增加了养殖户收入,是适合梨树县养殖业推广应用的项目。

作者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81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