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与大闸蟹有什么不同

梭子蟹和大闸蟹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其中大闸蟹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美味佳肴。同时,梭子蟹的肉质细嫩、洁白,营养丰富,一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梭子蟹与大闸蟹有什么不同?现将梭子蟹和大闸蟹的区别介绍如下。

一、科属区别

1.梭子蟹:梭子蟹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海生节肢动物。

2.大闸蟹:大闸蟹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弓蟹科、弓蟹亚科、绒螯蟹属淡水节肢动物。

二、别称区别

1.梭子蟹:梭子蟹学名三疣梭子蟹,别称枪蟹、海螃蟹、海蟹、海虫、水蟹、门蟹、小门子、蝎子、盖鱼、三点蟹、童蟹、飞蟹、烟蟀等。

2.大闸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别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螃蟹等。

三、产地区别

1.梭子蟹:梭子蟹产地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半岛、渤海湾、辽东半岛等地。

2.大闸蟹:大闸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我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国,但品质以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和河北的胜芳蟹最为著名。

四、习性区别

1.梭子蟹:梭子蟹身处海洋,离开高盐分高氧环境后存活率大大降低,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2.大闸蟹:大闸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至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

【小编结语】梭子蟹和大闸蟹在科属、产地、习性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可细细区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梭子蟹和大闸蟹的区别,大家都了解了吗?

小编推荐

梭子蟹养殖技术


梭子蟹养殖

【常见问题】梭子蟹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专家解答】一般养虾池稍做改造都可用于梭子蟹养殖。梭子蟹养殖池以沙质泥沙质为好,泥质池底稍差一点,面积以1025亩为宜,小面积养殖池塘便于管理,水深1.52.0米,进排水方便,进水口池底向排水口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彻底排干池水为好,有中央排污条件的更好。为给梭子蟹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条件的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cm的粗沙,供梭子蟹潜伏,减少自残。

梭子蟹对饲料蛋白要求较高,关于投饵量的确定,应根据梭子蟹放养密度,生长时期,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状况饵料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饵料一定要投在饵料台上,或沿池边投喂,千万不能投到环沟和深水区域,以免饵料剩余浪费污染池底。

幼蟹进入养成区后,开始由于贝类饵料充足,这时不需要大量投喂,一般只在夜间投喂少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做为补充,此时需要观察梭子蟹对配合饲料摄食情况,适当调节投喂量。10天后开始增加人工配合饲料和廉价贝类的投喂量,施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如早5点,晚18点、21点、24点各喂一次。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如下投喂方法:

梭子蟹特征特点


梭子蟹因为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而且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被许多大众喜爱,所以现今成为许多创业人士致富的选择,想要养出好的梭子蟹就要注意它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摄食特性,生长发育特性。

梭子蟹的生长发育特性

梭子蟹受精卵孵化后变成成蟹,要经过蚤状幼体、大眼幼体、稚蟹3个阶段。蚤状幼体阶段大约24天-30天左右,整个蚤状幼体阶段要经过4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阶段大约5-6天的时间,蜕壳后即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稚蟹。稚蟹阶段30天左右,从稚蟹到成蟹要经过8-10次蜕壳,每蜕壳一次,甲壳增大,体重增加一次。

春季孵化出来的稚蟹生长速度很快,当年蜕壳8-10次,体重150克左右即可以达到性成熟,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份,雄蟹交配2-3天后死亡,雌蟹抱卵过冬,第二年春季孵化幼体。

1梭子蟹的形态特征

梭子蟹的躯体由头、胸、腹三部分及附肢组成,躯体边缘左右两侧各有9枚锯齿,最后一枚锯齿最为长大,横向两侧方突出,使甲壳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梭子蟹体长可达8.5厘米,体宽可达17.5厘米。

梭子蟹的眼睛为复眼,能转180度。复眼就是由数万只单眼组成的眼睛,复眼的优点是可以有效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从而做出快速的判断和反应。

梭子蟹有步足五对,第一对步足大而坚硬,称为螯足;第五对步足扁平如浆,称游泳足,有较强的游泳能力,所以梭子蟹又被列为底栖游泳动物。

梭子蟹背面甲壳一般呈茶绿色,腹部呈灰白色。分辨雌蟹和雄蟹,可以看梭子蟹的腹部,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腹部呈圆形,俗称圆脐。

2梭子蟹的生活习性

在自然界,梭子蟹生长在近海浅海,栖息在水深10米-50米的海区,在10米-30米泥沙底质的海区群体最密集。梭子蟹畏强光,白天多潜伏在海底,夜间则游到水层觅食。

2.1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梭子蟹属广温性水产动物,其适宜生长水温是17℃-30℃,最适生长水温是25℃-28℃;当水温低于6℃时梭子蟹进入冬眠状态。低温致死温度为-1.5℃,高温致死温度为35℃。

2.2对盐度适应能力

梭子蟹具广盐性,稚蟹适宜盐度2-30,成蟹适宜盐度10-35。

梭子蟹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水中的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升。

2.3耐干能力

梭子蟹耐干能力比较强,在气温20℃时,可露干8小时不死,2℃-4℃下露干26小时没问题。梭子蟹高强的耐干能力为梭子蟹的活蟹长途运输提供了方便。

3梭子蟹的摄食特性

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稚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4梭子蟹的生长发育特性

梭子蟹受精卵孵化后变成成蟹,要经过蚤状幼体、大眼幼体、稚蟹3个阶段。蚤状幼体阶段大约24天-30天左右,整个蚤状幼体阶段要经过4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阶段大约5-6天的时间,蜕壳后即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稚蟹。稚蟹阶段30天左右,从稚蟹到成蟹要经过8-10次蜕壳,每蜕壳一次,甲壳增大,体重增加一次。

春季孵化出来的稚蟹生长速度很快,当年蜕壳8-10次,体重150克左右即可以达到性成熟,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份,雄蟹交配2-3天后死亡,雌蟹抱卵过冬,第二年春季孵化幼体。

如何养殖梭子蟹


梭子蟹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养殖项目,脂膏肥满、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梭子蟹还有着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等养殖优点,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养殖。那么,如何养殖梭子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梭子蟹的高效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梭子蟹养殖准备

1.池塘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2.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3.繁殖饵料:清塘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千克/亩,P肥为0.3千克/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二、梭子蟹池塘放养

1.来源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升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千克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三、梭子蟹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饵料投喂:梭子蟹为杂食性蟹类,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4.适时收获:梭子蟹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小编结语】梭子蟹的适应水温为8-31℃,适应盐度为13-38,PH值适应范围则是7.5-8,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梭子蟹的高效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梭子蟹养殖:如何提高梭子蟹苗的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梭子蟹苗的成活率?

【专家解答】:要提高梭子蟹苗的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培育

在冬季挑选池塘培育的梭子蟹作为亲本强化培育,既可以保证亲本质量,又可以不受市场和海况影响。搭建小棚作为培育池,池底应铺上一层375px左右的沙子,并配有增氧设备和增温设备。亲蟹入池后,投喂鲜活饵料,及时换水,待水温降到10℃后,梭子蟹即潜沙越冬,此时不投饲,减少换水量。进入春季后,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升温促熟时间。每天升温0.5℃,升至18℃恒温,待亲蟹抱卵。亲蟹培育密度为3~5只/平方米,水深达80~2500px,微量充气。饵料以鲜活贝类、野杂鱼和沙蚕为主,日投饲量为亲蟹体重的10%。每天换水1次,换水时及时清除残饵、粪便及死蟹。

2、防止受伤

无论海捕还是池塘捕捉梭子蟹时动作要轻而快,并用细橡皮筋绑住螯足,防止相互残杀。短途运输可用湿稻草覆盖包裹,放入保温箱中运输,长途运输可采用活水车增氧运输。若气温偏高,可加入冰块适当降温。

【小编总结】:在放苗的之前要注意消毒杀菌,时常观察池塘的水质问题,要想提高成活率,就必须要管理好水质问题。

梭子蟹立体箱式养殖技术 梭子蟹每亩养殖产量


新鲜的梭子蟹是很多人都非常喜爱吃的食物之一,不仅仅因为它的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十足,同时它的营养价值极高。随着越来越多人喜爱梭子蟹,因此让梭子蟹成为养殖项目中的新亮点。那么大家知道要如何养殖梭子蟹吗?梭子蟹每年的产量多高?

梭子蟹立体箱式养殖技术

1、投饵

梭子蟹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大面积养殖以投喂低值贝类为好,其次为鲜杂鱼。体重0.8g的幼蟹,日摄食量为体重的80%,体重30g的个体为体重的20%。结合梭子蟹的人工养殖实际,饲养量和饲养时间,应根据梭子蟹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2、水质管理

清澈见底的池成活率低,在养殖过程中要适当肥水,使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另要坚持每天换水。

3、雌雄分养

雌雄混养的养成率极差,且冬季雌蟹价格比雄蟹高2倍以上。考虑到梭子蟹雌雄品种的不同市场价值,以及雌雄梭子蟹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多数情况下为了提高梭子蟹的整体产量和销售价值,应将梭子蟹按照雌雄不同类别进行分开饲养,提高梭子蟹的养殖效果和效益。

梭子蟹每亩养殖产量

假使梭子蟹的成活率为70%,成品蟹规格为3.5两/只,每亩产出为600只,那么每亩的总产量就是210斤。

假设当年梭子蟹的出塘价格为20元/只,综合估算下来的话,每亩的利润就是2538元。当然以上费用仅为预估,具体的利润还要视梭子蟹的市场行情而定。螃蟹是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的淡水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

梭子蟹养殖准备

1、池塘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2、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3、繁殖饵料:清塘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千克/亩,P肥为0.3千克/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梭子蟹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饵料投喂:梭子蟹为杂食性蟹类,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4、适时收获:梭子蟹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众所周知,螃蟹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而这几年养殖螃蟹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给不少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若想要养殖创业,养殖梭子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梭子蟹怎么养才好?梭子蟹的养殖准备和养殖管理介绍


梭子蟹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项目,是我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梭子蟹的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等养殖优点,因此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那么,梭子蟹怎么养才好?现将梭子蟹的养殖准备和养殖管理介绍如下。

一、梭子蟹的养殖准备

1.池塘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2.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3.繁殖饵料:清塘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千克/亩,P肥为0.3千克/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二、梭子蟹的池塘放养

1.来源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升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千克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三、梭子蟹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饵料投喂:梭子蟹为杂食性蟹类,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4.适时收获:梭子蟹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小编结语】梭子蟹生长的适应温度为8-31℃,盐度为13-38%,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梭子蟹的养殖准备和养殖管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蒸梭子蟹怎么吃


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大陆沿海;为杂食性蟹类,喜食鱼、虾、贝、藻,还会食同类;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鲜食以清蒸为主,是海味品中的上品。那么,清蒸梭子蟹怎么吃?食用禁忌有哪些?怎么挑选?

一、清蒸梭子蟹怎么吃?

1、清蒸梭子蟹的做法:

首先,将梭子蟹清洗干净,注意,要将蟹的外壳、肚皮、爪子、犄角旮旯的泥沙都冲干净,然后摆入盘内;

其次,往锅里倒水,加入姜片、葱、料酒,开火将水烧开;

再次,将摆入盘内的梭子蟹连盘一起放入水开后的锅里,蒸十五分钟左右;

之后,生姜切丝,加点适量的醋,做成蘸料;

最后,将蒸好的梭子蟹移出锅,搭配蘸料准备食用。

2、清蒸梭子蟹的吃法:

第一步,将蟹脚和蟹钳剪掉,放凉,里面的肉和壳会自动分开;

第二步,首先揭开蟹掩(即蟹肚脐上的一小块盖),然后揭开蟹盖;

第三步,吃蟹黄蟹膏,注意,蟹腮、蟹胃、蟹心、蟹肠不能吃;

第四步,顺着蟹脚方向,拆出蟹肉;

第五步,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截蟹脚尖可以把蟹腿肉顶出来;

第六步,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可将蟹壳直接剪开,舀出蟹肉,最后一段先剪开两边,然后掰开吃里面的蟹肉。

二、梭子蟹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1、梭子蟹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不能和茶、大枣、柿子、葡萄、柑橘、梨子、柚子、无花果、石榴、红薯、芹菜、茄子、土豆、西红柿、香菇、香瓜、南瓜、泥鳅等一起吃。

梭子蟹和南瓜、西红柿、柿子等一直吃会中毒,和梨子、葡萄、柚子、石榴、无花果、香瓜、土豆、茄子、茶等一起吃会损伤肠胃,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和红薯一起吃容易在体内形成柿石;和芹菜一起吃会引起蛋白质的吸收、降低营养价值;和香菇一起吃会引起结石;和大枣一起吃会患寒热病;和泥鳅一起吃会因为功用相反而作用抵消;和柑橘一起吃会使人走路脚软。

2、梭子蟹什么人不能吃:肝炎患者、伤风感冒发热的人、肾功能患者、心血管病患者、胆囊炎或胆结石患者、脾胃虚寒者、经期的女性、过敏体质的人、孕妇等不能吃梭子蟹。

梭子蟹含有大量蛋白质,不易消化,肝炎患者由于消化机能减退,吃了会加重肝脏负担,伤风感冒发热的人吃了会使感冒难愈,肾功能患者吃了会因为代谢不了而导致肾病出现;梭子蟹含有大量胆固醇,心血管病患者吃了会增高胆固醇,加重病情,胆囊炎或胆结石患者吃了会使病情复发或转重;梭子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吃了容易导致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经期的女性吃了会出现经血增多,孕妇吃了可能对胎儿不利;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是引起荨麻疹或哮喘。

3、梭子蟹食用注意事项:梭子蟹是寒性的,不要一次吃太多;也不能隔夜吃,有伤肝脏和肾功能;生蟹、死蟹不能吃。

三、梭子蟹怎么挑选?

在挑选梭子蟹的时候要选贝壳呈褐色或紫色的,纹理清晰有光泽的,蟹足和躯体连接紧密的,提起蟹体时蟹足不松弛下垂的,选择个大的、活的、母的、有正常腥味的,个小的营养不充足,死的不要吃,母蟹更美味且营养价值更高,有臭味的是坏的,会吃坏肚子。

节肢动物梭子蟹吃什么长大的


梭子蟹又名白蟹,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蟹,因肉质多,且上市比较早而价格小贵,所以很多人养殖,那梭子蟹吃什么长大的?鱼还是腐肉?养殖时需要注意哪些?

1、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2、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养殖注意事项:

1、养殖水质

过去一般只注重pH、氧气、温度、盐度,对钙重视不够。实际上钙对蟹类、虾类、贝类的生长至关重要,稍有不足梭子蟹就生长缓慢或脱壳困难。

池塘内的需钙生物密度远比自然海区要高,相对来说对钙的需求量也大,光是依靠换水,绝对供不应求,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

中途施加生石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既可增加钙源,又可调节pH值,但次数过多或用量过大,势必会杀伤一些有用的细菌和微生物,使池塘中的生态失去平衡。

2、配备增氧设备

梭子蟹由于白天生活在底层,开始缺氧时往往不容易发现,但等你发现时,后果已经造成。所以在气温高、气压低的季节,要随时开机增氧。

3、温度

梭子蟹胃口与水温关系密切,20-30℃时摄食旺盛,其余温度胃口不大。

4、盐度

池水盐度在1.015以上、沙质底或泥沙质底、平均水深1.5m以上养殖区,成品梭子蟹体色好看,附肢干净,较接近天然梭子蟹,商品价值较高。

三疣梭子蟹图片啥样


三疣梭子蟹因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等特点而成为我国池塘养殖中重要的经济品种之一,现在人工养殖的比较常见,那么三疣梭子蟹图片是什么样的?养殖三疣梭子蟹时为什么会出现黄底板与黄鳃现象?

一、三疣梭子蟹图片是什么样的?

1、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2、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二、养殖三疣梭子蟹时为什么会出现黄底板与黄鳃现象?

1、三疣梭子蟹上边可能是由于蟹黄鳃且水肿,导致其携氧能力下降,从而蟹出现了与缺氧时类似的情况,往塘边靠。

2、三疣梭子蟹黄底板多为底质差及长时间未蜕壳引起。

(1)底质差原因

①养殖池塘为多年的老池塘,年初未进行彻底清淤,只简单的进行环沟修整,淤泥多,底质差。

②中后期颗粒料、饵料鱼投喂增加,残饵及虾蟹粪便也增加,改底频率低,导致池塘底质败坏。

③使用劣质肥水膏及化肥,不注重补菌调水,很多未被藻类充分吸收的肥料沉积塘里,同时养殖过程又不注重改善底质,导致有害物质增加,池底败坏。

(2)未蜕壳原因

①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的持续高温及低溶氧,部分三疣梭子蟹可能少蜕一次壳甚至是二次壳,长时间未蜕壳蟹易出现黄底板。

②动物饵料(饵料鱼)投喂不足,一些塘口以投喂麻虾为主,饵料鱼投喂不足易造成梭子蟹体能下降,影响蜕壳。

③平时不注重补钙与补矿,随着虾蟹的生长,池塘水体中的钙镁及一些微量元素被逐渐利用,不及时补充,越往后虾蟹容易蜕壳困难甚至是不蜕壳。

处理建议:

1、注重加强对池塘底质的改善,定期使用化学改底底黑安或臭氧水安配合生物改底底改改善池底。

2、养殖中后期注重补菌少补肥,其实中后期池塘内的肥料充足,可利用利生素或乳酵素等有益菌拔肥,以菌调藻。

3、三疣梭子蟹数量较多的池塘,加强动物饵料的投喂,增强营养,同时促进梭子蟹增肥,蟹肥了到时候价格会更好。

4、定期补钙补矿,保持虾蟹能吸收到足够的钙,促进蜕壳,降低蜕壳不遂、不硬壳的几率。

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


【常见问题】三疣梭子蟹如何在土池育苗?

【专家解答】

1、养殖方式:采用围网养殖模式,将围网靠池边埋入池底,面积根据育苗需要约50-200平方米,围网内池底铺10厘米细砂,便于梭子蟹底栖浅埋。

2、水质管理:池塘面积以3至5亩,便于水质调控,每两天换水10%~20%。盐度确保在千分之16到千分之30,pH值7.8~8.5,溶解氧5mg/L以上,生物饵料丰富。

3、饵料投喂:饵料以鲜活贝类、杂鱼肉、沙蚕等为主,投饵量按体重的20%~30%,早晚各一次,并每天早晨投喂前及时清除蟹笼底部的残饵,防治污染水质。

4、病害防治:在亲蟹经过严格挑选后放入亲蟹池前,一定要严格消毒,以防纤毛虫类和真菌类生物引发病害。建议在池中投放一定量的EM菌,使其形成优势群落,分解有机废物,降低水中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细菌滋生,达到生物防病的效果。

【小编点评】当前正是三疣梭子蟹亲本挂笼育肥关键时期,为此小编汤姆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为探索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的你整理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一文。

养殖梭子蟹的技术和方法


梭子蟹的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北方养殖选择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为宜,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小杂鱼虾贝类资源丰富、进排水方便的海区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质以泥沙质较好,池底要铺沙15公分左右。

准备工作

梭子蟹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池塘的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翻松曝晒池底,另外还要维修塘堤、闸门、水渠等配套设施。

第二步:设置障碍物:为了便于蟹苗休息和隐藏,当整修好池塘后,还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碍物。

第三步:进水并繁殖饵料生物:清塘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开闸进水,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进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公分左右,池塘进水后,要施用化肥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N肥在1.5kg/亩,P肥为0.3kg/亩,并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

蟹苗放养

1.来源及选择: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kg较好,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

2.放养时间:我们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养。

3.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氨氮含量要小于1毫克/L水体,溶解氧大于5毫克/L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公分。

4.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的蟹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1500只/亩。

梭子蟹的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换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换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换水1次,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间隔时间应该就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具体变化。

2.投喂:三疣梭子蟹属杂食性,它以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等为主要饵料。每天的投喂饵料量要根据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养殖前期一般按蟹子总体重的8%左右投喂,中期为12%,后期为5%;当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时候,每天的投饵量应为总体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喂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则投喂,当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时,不用投喂饵料。

3.巡池管理:

要早晚各巡视塘1次,巡塘期间要仔细观察梭子蟹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池水的变化,检查池子中的残渣饵料情况,及时的调整投喂量和换水量。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台风的准备工作。要经常查看闸门的拦网和堤坝是否有破损和漏洞,若发现问题要尽快修复。

收获操作

梭子蟹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梭子蟹的高效混养

可控生态混养技术,是提高养殖池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是养殖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笔者就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池塘混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概括如下:

1.清整池塘,肥水很重要。池塘进水50公分用漂白粉消毒,杀死桡足类,清除敌害生物等。施尿素或发酵消毒过的鸡类、猪类,使水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

梭子蟹2.梭子蟹苗和虾苗的投放。梭子蟹苗一般在5月中下旬投放,宜选择土池育苗的Ⅲ期幼蟹,每亩投放1公斤,投苗时注意规格齐,体质壮的苗种。脊尾白虾虾苗是以抱卵虾自繁的方式,本地以6月下旬投放无损伤,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动活泼的抱卵虾每亩1.5公斤,这段时间投放,小白虾出苗齐,病害少,有利虾、蟹生长,便于生产管理。

3.池塘水的管理,防止倒藻和缺氧。池塘纳藻换水后,稳水解毒最重要。有条件的池塘,建议每间隔5-7天更换一次水,进水后要用消毒剂全池消毒,细菌的进入,底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人员要定期改善池底,宜一周改底一次,以防缺氧,减少发病率。常关注天气骤变,严防倒藻。水色过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要排掉上层池水,加注新鲜海水抑制藻的繁殖,也可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对水体消毒,施用微生物剂来恢复水色;要加强日常检查、记录,及时开起增氧机,特别是傍晚和夜间,通过增氧机来增加池水的溶解氧,保持一个好的水色。

4.饵料的投喂。要坚持多餐少量,勤查多看,注意饵料新鲜适口,要提高饵料的转化率,减少粪便,保证虾、蟹吃饱不浪费,养殖前期可投放一些EM菌等生物制剂来分解氨氮,改善池底,防止池塘缺氧中毒。

5.及时剔除公蟹。为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建议养殖人员在7月上旬至8月底钓出公蟹,不但改善池塘的养殖密度,还节约饵料成本,而且到梭子蟹交配季节,如公蟹过多,塘内会出现梭子蟹间相互残杀,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6.做好梭子蟹秋冬季的育肥。育肥时期,可通过补充有机钙质,增加梭子蟹壳的厚度和硬度,从而起到增重的作用,养成的中后期,多投一些低值贝类,以促进蟹性腺的发育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7.轮捕5厘米以上的脊尾白虾。养成期,根据市场行情,可用地笼等网具有计划地轮捕脊尾白虾上市,留小捕大,鲜活销售,可控制池内脊尾白虾的密度,防止缺氧,及时回笼资金。

8.病害防治贯穿于养殖时的全过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持良好的池塘水质环境,是养殖成功的根本。

三疣梭子蟹养殖水质调控与幼体选育技术


【常见问题】如何做好三疣梭子蟹养殖水质调控与幼体选育技术?

【专家解答】培育用水的调控:幼体收集前后,进行培育用水的生态调控是保持水环境稳定的关键。方法是:在幼体收集前2日,注入过滤海水为池有效水体的60%,加入EDTA钠盐3~5克/立方米水体。并加入小球藻40万个/毫升,扁藻、小硅藻各2万个/毫升及部分角毛藻,轮虫3~5个/毫升。温度控制在22~25℃。幼体收集后根据观测,调控在上述范围内,并在特殊发育阶段做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幼体生长、发育、变态的需要。

幼体质量的鉴别及选育收集:并不是所有抱卵的亲蟹都能顺利孵化,有时环境突变或恶化,会使抱卵的雌蟹突然流产,即雌蟹将卵块用螯足梳理掉。同样,能孵化的幼体也有质量上的差异。弱的幼体难以培育,因此,在培育幼体之前,必须鉴别孵化幼体的质量,以决定取舍。三疣梭子蟹孵化幼体的等级有:

①一等:活力良好,集群能力强,无下沉个体,形态正常,分布在水槽表层,可收集。

②二等:活力好,集群能力弱,无下沉个体,形态正常,分布在水槽上层,可收集。

③三等:活力较好,集群能力很弱,有部分下沉个体,部分个体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中层,可选育。

④四等:活力缓动,不集群,大部分个体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中下层,不收集。

⑤五等:活力弱,不集群,个体全部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下层,不收集。

⑥六等:不动,不集群,个体全部下沉,形态异常,分布在水槽底层,不收集。

【小编点评】选优的方法是:将确定孵化的亲蟹,傍晚投放于1立方米水体的水槽中(1只/槽),充气,控温22~25℃,投入轮虫20个/毫升,定时观察确定孵化时间。在孵化过程中应防止盐度变化超过3和水温超过25℃,否则孵化后畸形幼体比率增高。孵化后,早晨水槽停止充气,旋转水槽内的水,使卵膜及刚毛等脏物下沉堆积,健康幼体则浮于上层,用虹吸法将上层幼体吸入已准备好的幼体培育池中培养,收集密度为2万~4万尾/立方米水体。国内的生产性人工育苗多未经选优,直接在原池进行幼体的孵化培育的,密度一般在10万~20万/立方米水体。注意,一个池内应尽量选用同期孵化的幼体。小编汤姆为探索三疣梭子蟹养殖的你整理了《三疣梭子蟹养殖水质调控与幼体选育技术》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梭子蟹与大闸蟹有什么不同》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有什么不同”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82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雁怎么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