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是什么决定了一壳成败?


一、蜕壳对于河蟹意味着什么?
蜕壳(蜕皮),对于螃蟹或者龙虾等甲壳动物来说,是一种生长方式,不蜕壳也就不生长了,所以这对于它们来说,每次蜕壳都是一次新生。但这对于它们来说,也是最危险最软弱的时候,试想在蜕壳的时候遭遇敌害生物攻击,那么它们将毫无保护,只能做任人宰割的羔羊。
二、蜕壳的存活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1.残蟹数量
残蟹包括磨爪、断肢或螯钳断裂、脱落等情况,在蟹苗阶段,一般在捕捉或运输途中都容易对蟹苗造成机械损伤,已损伤的螃蟹在蜕壳时易造成退壳不遂,降低蜕壳存活率!
对于残蟹(包括磨爪)数量大于10%的塘口,应在苗种下塘后及时做好消毒工作,以免蟹苗造成细菌感染。
2.苗种体质
苗种体质的好坏也决定了蜕壳的存活率,或者说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这个东西不是一句话就能把它说透,关键是养户在选择苗种时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挑好苗,放好苗!就比如养小孩,健壮的孩子养起来不费心,在此不赘述。
3.水质因素
八字精养法的第一个字:水!我想对于任何水产养殖动物而言,能不能适应,首先考虑的一定是水质,河蟹也一样,得有好的水质。那么,适宜蟹苗生长的水质应该是怎样的呢?
①理化指标上,应该是无氨氮、亚盐、硫化氢,pH值7.5—8.5,苏北养殖户大多还习惯用敌杀死(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或敌百虫(有机磷)清塘,在蟹苗下塘前这些杀虫剂残留应当较少或者没有才好,如果还少量残留,短期内不会造成蟹苗中毒,但是时间长了,会慢性中毒,导致蜕壳延后,重者无法蜕壳,直至死亡。
②在可见指标上,水应“活、肥、嫩、爽”,水色呈茶褐色或者黄绿色,透明度在40—60cm,显微镜下观察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如果水质过于清瘦,水体稳定性太差,容易浑浊,蟹苗也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蜕壳死亡率大。
③水深水浅也影响河蟹蜕壳,当前蟹苗下塘后,基本都集中在环沟或深水处,因为深水处水温较表层要高,变化幅度小。3月份天气不稳定,温差大,如果水位太浅,不利于生长和蜕壳(如下图)。
那么,针对以上这些造成蟹苗蜕壳不遂的原因,作为养户,该如何预防,或者该如何帮助蟹苗蜕壳,成了管理中的技术点。请接着往下看,让我来为您支点招:
三、如何让蟹苗顺利蜕完一壳?
1.水质管理
水质方面,主要是适当加深水位,并及时肥水,同时,实时检测水质理化指标,使其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标准。对于还有毒素残留的塘口以及新开稻田地塘口,多解毒稳水,水质稳定是关键。
2.体质管理
①及时投喂精饲料(40蛋白)或鲜鱼,在苗种下塘三天后,因及时投喂,及时投喂能最快让苗种恢复体能体质,尽快达到蜕壳的营养积累,以便顺利蜕壳,在必要时候可泼洒多糖类营养药。
②蜕壳前补钙,补钙补钙补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为什么要补钙?其实在养殖初期池塘并不缺钙,清塘时大量生石灰或漂白粉的使用,使池塘钙含量在短期内达到最高,但这个钙是碳酸钙,并不能直接被螃蟹蜕壳后大量吸收,短时间硬壳,可以说它只是一座好看但不好用的金山。那么,在一壳蜕壳之前,建议广大养殖朋友在发现蜕壳的时候补钙,能最快让螃蟹硬壳。
四、总结
对于河蟹养殖,乃至整个水产养殖,养殖者最在乎的,无外乎养殖动物以及养殖动物所处的环境,即养殖动物和水质,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做对养殖动物最有利的事,就是养殖管理。河蟹蜕壳,就像打游戏闯关,从扣蟹开始到养成成蟹,要闯5—6次关,每一次都九死一生,但一、二次最危险,也最值得广大养殖者关注!

相关推荐

河蟹蜕“一壳”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在河蟹蜕壳期间我们如何管理:
2.做好肥水工作,河蟹在蜕壳期间对溶氧需求更好,溶氧越好,河蟹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就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肥度。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纳米黑金和乌金膏肥水,肥效持久,且有益藻类多,可以被动摄食。
3.河蟹再蜕壳期间对营养需求更高,河蟹需要摄食易消化,更要易于吸收。可以内服肝胆泰乐生命元促进吸收,也可以把黄金益菌素发酵液拌料促进消化,提高摄食。
4.河蟹在蜕壳期间严禁受到任何刺激性强的东西,包括杀虫,消毒药等。在河蟹蜕壳期间很多有刺激性的药物尽量不要用。
5.河蟹在蜕壳期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再河蟹蜕壳期间不要随意增加水位,或者大量换水,这样会给河蟹带来应激,造成河蟹蜕壳不遂。如需要换水可以外泼抗激灵和黄金多糖,增强体质。
6.随时关注河蟹蜕壳情况,发现河蟹壳发黄,或者有少量河蟹蜕壳的情况下,可以外泼黄金多糖和补钙素。内服肝胆泰乐生命元和应激硬壳灵。

到底是什么因素限制了你的河蟹产量?



每年我在市场结束后都会到全国各地的河蟹主产地进行一些调研,但随着调研的时间累积和调研深度加深,以往萦绕在脑袋里面一些模糊的地方逐渐清晰起来。是什么在限制河蟹的产量往上增加?
调研出来很大一部分老板,大都会说类似于这样的话:今年我全年水好、草好,料吃的也好,可为什么没有产量?我想,如果这个问题问我们刚加入这个行业的老板,他们也许会给出很多的原因,例如:水不好、草腐烂、长蓝藻、有肠炎、黑鳃.......但,如果问问我们有经验的,那批挣钱几率很大的老板,他们基本只会给出两个方向的可能:一,苗种,二,清塘。
这里,我不给大家讲刚进入这个行业老板们,提到的这些基本常见问题,我只说挣钱老板们最在意的这两个方面。
一、苗种
每年,我们在选择苗种的时候都有人说各种各样的挑选苗种的办法,挑苗种的目的很简单,都是为了河蟹养殖的更大,成活率更高。这对于我们的养殖来说是很好的技能,毕竟河蟹要养殖成功,就是能最后要起到的产量(养的好还要卖的好,这里不提怎么卖河蟹),而产量怎么来,这里有一个公式大家可以看一下:
规格x成活率=产量
同等放苗密度下:1规格大x成活率高=产量高
2规格小x成活率一般=产量一般
3规格大x成活率一般=产量一般
4规格小X成活率低=产量低
从实际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每年能挣钱的老板和绝对亏的老板数量其实并不高,大部分的老板还是属于2-3点那多少挣一点,亏也亏不到哪里去的那一类。这有一个模型可以供大家参考
而苗种的重要性是在每年养殖中,当大家都没有在乎,但没有重视的部分。在这批挣高利润的老板眼中,苗种决定了50%的成功率。如果苗种不行,再努力的养殖,即使你水好、草好、吃料好,一样没有任何用处,最后的产量就是中间大部分老板的结局。
这里我强调苗种的优质,我说几点,大家试着注意,一是在苗种的亲本。这方面的注意点很多,但就两个方向深入些,一个方向是亲本的规格,就目前市面上大规格河蟹做亲本正悄然兴起,希望大家注意。大规格亲本的公蟹和母蟹目前都是选自不同的地区,避免近亲繁殖导致苗种退化。
另一方面是苗种期间的管理,投喂的饲料蛋白高低差异会导致河蟹苗越冬期间的营养累积度。还有就是苗种期间的水质管理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说。但大家对于苗种的注意力绝对不能轻视。
二、清塘
对于清塘,很多的老板认为就是用药将塘口里的杂鱼,虾杀死掉就好。然后时间允许的话就会再晒晒,认为这就是清塘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的老板能深入的了解清塘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在清塘上面下重功夫。如果说苗种是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占比在50%,那清塘就要占比在30%。
也许有的老板会认为这样的占比太高,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好茶水需要好茶才能泡得出来;我们国学中藏风聚气的福地......目前的所知中,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教授翻译国外的《池塘底质学》大家可以尝试看看,从中学习池塘要想达到高产,该如何调整池塘底质的属性。一句话大家也许听过:新塘旺三年!为什么新塘就能旺三年?三年也许是个不确定的时间,但新塘在河蟹养殖中确实在前一两年中,养殖的过程是顺利的,结果大部分是良好的。相同的投入比情况下,新塘要占据优势。如果还有怀疑,这里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如果有过农村种植庄稼的老板会有这样的认识,一块地不一定适合种小麦,但种玉米可能会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地中将秸秆拿来焚烧后(当然,国家不允许焚烧秸秆了),那焚烧后的地来年的庄稼长势会好很多,为什么?
当大家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看待我们的清塘时,可能你就会对池塘底部本身下更多的功夫,因为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一一的解释。大家一定明白如果清塘不彻底,来年养殖,必然会出现类似,杂鱼多、虾多、虫多、青苔多、病害多、草难保、水难调、蟹难看的结局。
比如,在用某些产品泡塘后,放苗下去苗中毒、爬边、上岸不下水,河蟹蜕一、二壳时间明显比别人的晚。还有很大的隐患是在三、四、五壳期间水好草好的情况下,年底产量低,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一二壳期间偷死掉了。由于气温的原因,我们的河蟹在一二壳期间的死亡是不大容易看得见,正是由于这样看不见得情况就会导致河蟹在年底结果的未知,因此有一部分老板还会说,养河蟹就是赌博。事实真是这样吗,我想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归根结底,早期河蟹死亡看不见,和苗种的品质、清塘的毒素残留以至后期的生产管理都是密切相关的,但个人的工作几年经验告诉反馈的结果是:河蟹的数量在一二壳决定80%,规格是在6个月的养成期累积下来的,想提高你的产量,希望能在这两个方面下大功夫!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831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