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是河蟹养殖过程中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


养水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有的养殖户在开头就倒下了,有的在中期坚持不下去了,有的笑到了最后。因为养水不但靠科学管理,你自己的养殖理念也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要养水,传统意思上来讲,好水好草出好蟹!
何为好水?简单意义上讲就是水质看上去肥活嫩爽,更深层面上看的话就要涉及到水中的藻种,菌相和碳源之类的。其实就目前而言很多养殖户对塘口水质的要求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很少有精益求精的想法。的确目前气温刚好,很多塘口水色看上去都说的过去,但5月3号至4号的两天大风让很多养殖户看到自己塘口不一样的面目!如果各位有印象那两天风很大,我接到最多的电话就是养殖户问我水怎么变得这么混的?最终说来说去大部分人还是把水混的锅甩给大风,那么这个锅大风该不该背?我很负责任的讲,不该!大风只是导火线,关键原因还是因为你塘口水质的不稳定。
大道理我不讲,我就举两个例子用事实说话,那天很多养殖户给我打完电话之后我便打电话给另外两位养殖户,一位是新袁的周老板,一位是卢集的朱老板,他们的水质之前一直做得非常漂亮,坚持肥水和培菌。我打电话问他们水混不混?他们却倒问我一句,水为什么会混?紧接着便发了几张照片给我,我把那天我拍的图片和两位老板塘口的图片给大家做个比较
那么问题来了,同一天不同塘口的水质环境为什么会差这么多?两种塘口的水我都分别拿到显微镜底下一探究竟,果然不出所料,塘口水混的塘口除了杂质还是杂质,而水质清爽的塘口却看到大量的有益藻类!其实我们做养殖的都应该有这种把事做在前头的心理,因为浑水容易调清难啊!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各位老板养殖不易,养水艰难,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但是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要想水质稳定,虾大蟹肥,就一定要做好塘口的管理工作!勤肥水(活肥),多培菌(黄金益菌素B),让你的塘口藻种和菌相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再大的风也无法把您的塘口吹混!补充一点,千万不要因为一次培藻培菌效果不好就放弃,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为什么别人会成功,因为坚持了,任何稳定的水体环境都是不断积累获得的,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愿所有养殖户都能打赢养水这场战役!

相关知识

一场另类的鱿鱼“赌局”


“去年这个时候,个头小一点的鱿鱼每斤4元~6元,现在则要10元左右;去年同期,个头大的鱿鱼每斤8元~10元,如今则要15元~20元。”昨日,位于大连湾的大连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业户刘毅介绍,时隔一年,鱿鱼价格基本翻倍了。

准确地说,在最近半年多以来,鱿鱼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行情反转,而其价格剧震正在对行业和市场两端产生巨大影响。

一场另类的鱿鱼赌局

最近两天,记者走访大连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发现,20斤装的某规格阿根廷鱿鱼目前批发价为每箱165元,而去年同期批发价仅为70元;另一种型号的阿根廷鱿鱼当前批发价为每箱180元,而去年同期仅为85元。

“今年,鱿鱼价格普遍上涨,我们市场的鱿鱼价格统计数据显示,涨幅达到110~135%。”该市场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在半年多时间内,鱿鱼价格翻倍的情况十分罕见。

昨日,记者走访了新长兴市场发现,该市场较大鱿鱼的售价为每斤15元~20元,较小的也是每斤10元左右。该市场业户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鱿鱼价格确实翻倍了。

从终端市场向上游追溯,在这条神秘鱿鱼身上发生的价格剧震似乎更为惊心动魄。“我是做鱿鱼批发经销的,主要为鱿鱼加工厂供货,每年供货量在1000多吨。”大连鱿鱼批发商于军政介绍,2015年9月份时,大宗进货的国产鱿鱼价格为每吨7000多元,6两以上的规格每吨为8500元~9000元。“而进入2015年10月份后,鱿鱼价格开始稳步上涨,以4两~6两的规格为例,其价格迅速从每吨7000元涨到8500元,到去年12月份时,已攀升至每吨10000元了,此后鱿鱼价格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到目前已涨到每吨17000元,而6两以上规格的现在则达到了每吨近18000元。”

与国产鱿鱼价格暴涨类似,阿根廷鱿鱼身价也翻倍了。“2015年6月前后,大宗进货的阿根廷鱿鱼每吨6900元~7900元,此后价格一路狂飙,目前已达到每吨16000元~20000元,单体600克以上的阿根廷鱿鱼甚至达到每吨22000元。”大连另一位鱿鱼经销商唐先生说。

鱿鱼大宗进货价格短期内翻倍,对于大型经销商来说,就是一场“财富盛宴”。“手里握有大量库存的经销商,这次赚爆了;而有的经销商却看不透价格走向,在行情初起时,便匆匆出货,如今懊恼不已,悔恨自己仅仅舀走一层泡沫。”于军政判断鱿鱼的价格走势,就像是一场另类的赌局。

“听说有经验的"老行家"能从前一年鱿鱼腹中的"鱿鱼仔子"来预判下一年的鱿鱼产量。”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颇显神秘的古老方法如今还有人在使用,而有人真的据此“预知了未来行情”。

全球减产惹的祸?

半年多时间内,鱿鱼价格翻倍,而且,涨价势头仍然难以阻挡,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鱿鱼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世界范围内鱿鱼减产,粗略估计,减产幅度超过60%。”大连辽渔国际水产品市场上述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关于鱿鱼减产的说法很多,比如,今年,再次遭遇厄尔尼诺现象,海水升温,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鱿鱼缺乏食物而减产;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厄瓜多尔等地地震造成海底石灰岩浮出,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导致鱿鱼减产。

“国产鱿鱼的集中捕捞期在9月~12月份,阿根廷鱿鱼集中捕捞期为12月份~次年5月份,每年4月~8月份在中国市场上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国内鱿鱼产量就减产了,照常年产量减产了40~50%,而今年预计还将是一个减产年;而去年,阿根廷鱿鱼产量较好,但今年减产了约70~80%。因此,大幅减产是本轮鱿鱼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

跌宕的“过山车”行情

事实上,最近几年,大宗鱿鱼货品的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跌宕起伏,一度成为“资本禁地”,同时,也成为一些想“一夜暴富”者的冒险之地。

“2006年~2011年,是大宗鱿鱼价格的一个黄金期,以国产4两~6两规格的鱿鱼为例,其价格从每吨5600元左右,一路上涨至18000元,整整翻了3倍,当时,很多投资者都赚大钱了,尤其是一些低价时囤货,待后期涨价抛出的经销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之后,大宗鱿鱼价格突然掉落,上述规格的鱿鱼到2015年9月时,价格跌回每吨7000元左右,几乎是走了一个“价格轮回”,而在此期间,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

“我认为,近期鱿鱼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很可能会超过2011年时的价格顶峰。”于军政表示,从终端市场来看,鱿鱼价格不仅受自身供应量的影响,休渔期间,随着鲜活海产品淡出市场,也将对鱿鱼价格形成推涨之力。

河蟹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防控方法



笔者就以这个话题来简单的聊一聊,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河蟹在湖泊等较大水体中生活是很少患病的,这可能是湖泊等较大水体的自然环境适合其生长需要而削弱病原体滋生寄生的机会。然而,随着池塘养殖的快速发展,因养殖密度大,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殖管理方法的缺陷,容易导致河蟹病害的发生。
河蟹受到病害后会出现这些症状: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生长缓慢;行动缓慢、上岸不下水、容易被捕捉;甲壳附着生物、色泽异常、壳软等等。
引起河蟹发病的主要原因有:1种苗的质量差容易感染病害或者携带病源2在饲喂的过程中投喂大量的冰鲜鱼或者饲料,严重过剩,再者腐败有机质过多,导致底质恶化,有害细菌大量繁殖3天气突变,环境突变应激大容易发病4水体、底质、水草、螺蛳交叉感染严重,有害菌大量繁殖。由此可知,大部分的病害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和水、草、底质息息相关,所以在病害的预防中主要就是对水质、水草、底质进行管理。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方面,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预防措施有:1从根源做起,挑选好亲本;2自己培育出具有免疫力和抗体的蟹苗;3选择反应快,活力强的蟹苗;4加强对水质监控和管理,要求水要“肥活嫩爽”,水质指标在规定的范围内,定期使用菌种、底改来改良水质、底质;5使用安全无残留的水体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等等。在预防以及治疗期,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晴天,避开河蟹的脱壳期。还要及时关注进下来的天气情况,来进行提前的预防。一定要养成多巡塘的好习惯。

螺蛳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在河蟹养殖业中奋斗了两年的技术人员来讲,一直觉得螺蛳投放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近两年的市场调研过程中缺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虽然人人都知道要放螺丝,但就其放养量、何时放、螺蛳的选择及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不太清楚。就此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望能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螺蛳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前期不仅净化水质,而且可以为河蟹提供优良的饵料从而弥补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作为底栖性生物能及时清除底部残饵粪便改善底部环境防治底部细菌滋生;在中后期作为河蟹喜食的一种生物饵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河蟹夹草的发生率;而且螺蛳性寒,在高温期可以帮助河蟹驱热,从而提高河蟹耐高温的能力,减少河蟹死亡。
一、蟹塘常见螺蛳种类
1、田螺
学名中国圆田螺,俗称螺蛳。软体动物门,中国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雌螺怀卵数10-100个不等。发育成仔螺后,陆续排出体外,幼螺在水中行自由生活,幼螺生长至一年左右即达性成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xx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浮螺生长繁殖受阻。浮螺壳薄,肉嫩河蟹喜食,卵生,10度以上便可繁殖产卵,缺氧时,浮在水面。池塘如有较多浮螺,常常是一个好兆头,年底河蟹规格产量都不错。据了解,在去年没有干过塘,旁边水环境水草较好的河沟,打水后出现很多浮螺概率较大,当然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
二、螺蛳投放时间;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螺蛳投放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投放20xx投放量的1/3左右。投放量过大,极易导致前期水清、难肥;严重的还会暴发青苔。
冬天放当年成熟的薄壳小中成螺为好,因为清明时它们就是最好的产子螺种源,而塘中成螺所产的仔螺,也将是春苗最好的开口料;春螺选大字,开春后放螺,螺丝已经开始进入生长期了,个体越大,营养物质越多,是二次蜕壳后,蟹的最好活饵,充足的螺丝供应,将是蟹成长的基础保证。
2、螺蛳尽可能选择空壳少、泥污少的,同时尽量避免螺蛳携带青苔入塘;②甲壳较薄用脚踩易碎;③最好选用人工捕捞的甲壳无破损成活率相对较高
3、投放螺蛳第二天要及时消毒,防止带入有害菌。
4、投放螺蛳后视水质情况酌情肥水。
5、投放螺丝时尽量避开阴雨沉闷天气防止螺丝投放后由于天气气温等影响而导致螺丝死亡坏底成活率低。冬天5℃以下,放螺蛳会冻伤;夏天28℃以上,放螺蛳在运输过程中会缺氧而死,还有在运输过程中淋雨也容易导致螺丝死亡等等,
6、由于早期气温较低螺丝不易爬行投放时应注意不要成堆的投放防止螺丝堆积造成缺氧死亡。
7、投放前做好解毒工作防止螺蛳投放后上岸、潜入底泥严重时造成死亡增大养殖成本。
四、养殖过程中螺蛳钻土原因
①冬眠:当塘口的水温低于5℃时,螺蛳会潜入泥穴中冬眠;
②高温:当塘口水温高于33℃时,螺蛳也会潜入泥土中或群集于阴凉水草处一边摆龙门阵,一边避暑;
③药物中毒:当塘口水体药物过量的时候,螺蛳也会为了寻找合适的环境,所以选择钻入泥土中。
④养殖水体营养元素缺乏螺蛳缺食少吃摄食底泥中的有机质。
五、养殖过程中关于螺蛳的几大误区
1、螺蛳不要喂,认为蟹料剩下的就可以被螺蛳吃了,其实不是的,蟹料价格高这样无疑加大养殖户的成本,而且残饵量少,螺蛳还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加上螺蛳是公母比1:9,想要螺蛳繁殖好,公螺的营养是要跟上的。而且螺蛳是一次交配七次产卵,故清明节左右交配期尤其重要,故因做好前期肥水工作培养优势藻类供螺蛳摄食
2、螺蛳越多越好,有养殖户把螺蛳放到每亩1000斤,养殖水体不仅肥不起来而且长期透明见底,导致河蟹打洞,青苔滋生,水体不稳定。我们建议养殖户分两到三次投放,第一次放200-300斤/亩,第二次在上大水10天后放200斤/亩。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7/8月份补放200每亩左右。

春季河蟹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环节



日前气温回升较明显,河蟹进入正常的摄食的生产期,此时是全年生产效益好坏的基础阶段,细节决定成败,下面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环节:
一、时刻关注青苔生长。春季水温低、水质较瘦,适宜青苔生长,在巡塘时要注意是否有青苔滋生,如出现,可采取人工捞除或抬高水位,并使池水肥起来的办法控制其生长。
二、灵活改变池塘水位。水位的升降一方面能保持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又能刺激河蟹快速蜕壳、同步蜕壳。春季,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到3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较快升高,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三、根据吃食情况控制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河蟹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河蟹养殖户要根据当天吃食情况判断投饵量是否足够满足河蟹生长需要,以此来调节次日投饵量。
四、做好病害预防。此时较易发生烂肢、纤毛虫等疾病。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消毒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

河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疾病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长期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为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的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蟹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是预防疾病的一项主要措施。
1、饲料投喂
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使用饲料,不仅能满足蟹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能提高蟹的防病抗病能力。养蟹常用的饵料种类有配合饵料、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蟹喜食的植物性饲料有豆饼、浸泡的大豆、花生饼、玉米、小麦、麸皮、南瓜、山芋、各种水草、草叶等。喜食的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虾等、螺蚌肉和动物内脏等。配合饲料应根据河蟹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求营养全面、成本低、饵料系数低、使用方便、诱食性、不污染水质。
2、投喂饲料要根据四看、四定的原则
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四看——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质,看河蟹摄食情况。
3、投喂方法:
投喂在浅水或岸边。
成蟹饲料一般不用加工,但是黄豆和玉米要煮熟。
“两头精,中间青”刚放苗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中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后期多投动物性饲料。
疾病爆发的季节一般投饲平时的80%左右。
二、日常管理
1、六查六勤
此外,不要过多的干扰蟹的摄食、蜕壳过程以提高蟹的成活率。做好管理记录。
2、水质底质调控
水质好坏直接决定蟹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和正常繁殖,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要定期使用一些底质水质改良剂,以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
整个养殖期间水质底质改良应采用四条措施
(1)解毒:解除藻毒素和氨氮、亚盐毒性用绿水解毒安;雨季预防农药残留用氨基酸解霸;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解毒用鱼虾解毒安;抗生素和养护肝脏用低聚糖863。
(2)调水
换水:养殖前期,五至七天注水一次,十至十五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六至九厘米,三至五天换水一次。
水位:水位与水质的控制有一定的关系,按照养殖生产经验掌握:春浅、夏满、秋勤、冬深有利于蟹的生长发育。
管理水草:防伊乐草出水面灼伤死亡,在6月前割完水草用富草素,同时多改底防止草根腐烂。
调水色:使用利生素、强效EM、速调107、光合细菌等保持蟹池的水质清爽及改良不良水质。如果底热或池底缺乏菌相水浑可用絮凝或吸附类产品处理后,肥水精华素加利生素肥草。如果野杂鱼过多水浑可放鳜鱼,河蟹摄食活动活跃导致的水浑和雨后水浑可以不用刻意处理。
调优水化学指标:水草过盛导致的pH过高可拉水沟、平时多使用强效EM。氨氮、亚盐高,首先控制pH不要过高降低氨氮的毒性,多使用光合细菌和乳酸菌可有效降低氨氮。配合氧化型底改和注意底部增氧,硝诺按说明使用可以降低亚盐,降亚盐不可追求过快。
(3)改底:化学改底和生物改底交替进行,根据池塘情况选择改底产品。
生物性底改:底巧、底改、生物底爽。
氧化性底改:底速安。
增氧性底改:底生氧。
消毒性底改:爽底安。
(4)消毒:水体和底部消毒
生物消毒:菌克27、强力噬菌王。
化学消毒:特立灭。
底部消毒:爽底安。
三、内服保健方案
宝来利来一直在疾病防控上坚持的内服的理念:营养+促消化吸收+免疫增强剂
营养类:速调速补、电解活性多维、宝来多维
促消化吸收类:产酶益生素、生命激活酶
增强免疫类:激安C、低聚糖863、免疫多糖518等。
河蟹脱壳期间注意钙的补充:离子钙、钙加加、生物活性钙补。
四、疾病防治方案:
(1)增加免疫能力。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制剂制成药饵投喂,如:大蒜素、保肝灵、菌毒双克等。
(2)杜绝病原体。定期泼洒杀虫、灭菌药物。高温季节,每20天左右进行一次,先杀虫、后灭菌消毒,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主要使用药物为硫酸锌、特立灭、菌克27等。同时定期对养蟹工具进行消毒,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3)对症下药。发现病死蟹要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另外要注意蜕壳期间的用药安全。
(4)加强巡塘通过巡塘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如发现病死蟹、青苔等要立即捞取,对病死蟹要作深埋;在降水较多时,防止池埂的渗、塌及河蟹逃跑;同时防止青蛙、水蛇、老鼠等敌害的入侵。

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十个常见问题



(1)河蟹暂养池多大面积为宜?
暂养池面积和养成面积比例一般为1:4~5。
(2)河蟹暂养池如何处理?
暂养池一般在10月底就要开始处理,有以下几个步骤:
A.消毒:建议用绿康露(1瓶用1~2亩),温度适宜可用生物方法,如黑金神+活菌王+藻健康+降解灵,也可选择制剂、菜籽饼。
B.解毒:5~7天后按3~4亩水体用1瓶解毒超爽即可。
C.栽草:解毒两天后即可栽种水草,一般先选择伊乐藻(俗称吃不败),水草的密度不宜太密,估计水草能养到占池子的70~80%为宜,同时用健草养螺宝促进水草生长,一桶可用3~4亩。
(3)暂养池蟹苗放养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建议养殖户最好等水草扎了新根再计划购苗。放苗规格每斤100±20只,放苗密度根据目标产量、目标规格、养殖成活率、养殖技术水平而定。
放苗前3天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1+1用2~3亩)改底;放苗前8小时,用护苗露+纳米氧(2+1用4亩)全泼池泼洒;蟹苗到塘口后,最好渡2次水,放苗第2天用应激宁+降解灵(1+1用2亩)抗应激。
(4)暂养池早期如何管理?
定期肥水:建议每月肥水至少2次,按6~8亩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各10公斤,可另加黑金神1包,这样能有效控制青苔生长或不长青苔,水温高于10~12℃以上,可酌情投喂饵料。
(5)什么样的池塘更适宜养殖河蟹?
养殖河蟹的池塘,应选择交通便利、有电源、有好水源的位置,蟹塘应该有回型沟。因为有回型沟、有滩面,便于合理科学种植水草,河蟹根据生理状况,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隐藏。
(6)河蟹养成池如何科学种植水草?
A.回型沟里种伊乐藻,池塘水面四周可以种伊乐藻、苦草。养殖早期,河蟹一般放在回型沟里,伊乐藻为低温水草。
B.滩面上,建议最好用围网圈起来,合适时机再把它拆开,滩面上种轮叶黑藻,一行一行的,行距控制在2~3米(行距间可以种伊乐藻,高温时,伊乐藻浮起来,可以把伊乐藻捞起来,仅供大家参考)。
(7)养殖过程中,河蟹如何补钙?
饲料中的钙及水中的钙元素,远远不能满足河蟹生长对钙的需求。所以,养殖河蟹过程中必须经常补钙。
A.肥水时,选择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或特力钙),肥草时,选择健草养螺宝+特力钙。
B.河蟹开始蜕壳时(俗称报点),按6~8亩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钙各5公斤;蜕壳高峰期,按2~3亩用离子对钙500g+降解灵1包,按4~6亩用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整个蜕壳期,可用离子对钙拌料投喂,每公斤饲料拌10~15g。
提示:希望广大养蟹户更加注重河蟹养殖过程中第一次蜕壳时的补钙,因为河蟹第一次蜕壳补钙、补能量至关重要,可以决定整个养殖过程中河蟹的回捕率(成活率)。
(8)养殖过程,如何有效防控蓝藻的发生?
养殖过程中出现蓝藻,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水草烂了,调水或改水不到位引发蓝藻,所以把养护水草是根本。另外,养殖过程中尽量不使用低档的生物肥,要经常使用菌种养护水质,如新活菌王、新生态、乳酸宝、黑金神等。
(9)养殖过程中,如何护理水草?
有些养殖户认为“水草长得好没必要护草”。其实不然,有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后,水草根部变黄、变黑、烂根,水草叶面开始附着泥漫,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是缺肥(草烂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水草太密、改底不到位)。没有足够的肥(营养),水草根部的活力就会下降,导致变黄、变黑、烂根,并且缺肥使得水草叶面光合作用减弱,容易附着泥漫、脏东西。建议定期使用黑金神+粉剂活菌王+藻健康+降解灵(1+2+1+1用8~10亩),定期使用健草养螺宝+粉剂活菌王(1+3用8~10亩),同时也可用新活菌王、乳酸宝。
(10)河蟹塘浑水如何处理?
A.杀虫:有虫的情况下,该杀就杀,包括较多的桡足类、枝角类、纤毛虫。
B.解毒:杀虫后用净水王或解毒超爽,1瓶用3~4亩。
C.肥水:黑金神+六抗培藻膏+特力钙,10kg+5kg+5kg用6~8亩。
D.护水:水恢复正常后,定期护水。

河蟹养殖过程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处理方法



每年在高温到来的时候,河蟹池塘水质、病害问题突出,不过根据经验来看,高温季节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蓝藻池塘越来越多,一般以微囊藻、颤藻水华为主,个别出现鱼腥藻。
2、高温季节暴雨天比较多,池塘多水浑。严重的从早到晚一直浑水,轻微的早上和傍晚水浑。
3、河蟹发病逐渐上升,以肝脏坏死、水肿为主。
4、部分池塘水草上浮,有的腐烂。
这四个方面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建议:
1、根据蓝藻的生物学习性,调节时以补充有益菌为主,需要适当加量,隔天连续使用。如“利菌多”、“净水三环”.可以在下菌前适当的处理风尾处蓝藻,结合改底、解毒。
2、下雨倒藻引起的水浑使用“碧水安”可以有效处理。若水浑严重,配合“速解安”、“底居安”较好。
3、发病河蟹应该以内服保肝(肝胆康+生命素)为主,根据死亡变化情况,结合外用消毒。
4、水草上浮池塘,应该及时适量补充营养(藻安生、利菌多)维持水草生长。
蟹塘水质浑浊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引起蟹塘浑水的原因主要可能有两个,天气变化大会引起浑水,使用漂白粉或硫酸铜后水质也容易发浑。
有效的处理方案:使用碧水安2亩+速解安2亩全池泼洒明显好转,为了稳定水质再补充藻安生+三环-肥。
分析:1、天气不稳定变化大的时候,水变引起;尤其使用消毒剂后杀掉水中菌和藻类,净化能力更加下降,加重水浑;2、很多池塘处在伊乐藻开花时期,水体却营养。注:长时间水混池塘水草很脏,净水能力严重下降。此方法不明显。
河蟹池塘水草腐烂以后及易引起水质恶化,河蟹也容易爬坡,需要定期改底(底居安)和底部增氧(底加氧),以改善底部环境,防止河蟹爬坡引起死亡。
微囊在氮磷比例(12:1)失调的情况下容易大量生长,通常在下风口表现蓝绿或者浓绿色为主,颜色主要有藻类的多少决定。同时在下风口能闻到带有青霉素味道的气味。这时在处理藻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毒稳水和后期藻类的培养。一般在下风口大剂量的撒底居安(粉)或者大剂量泼洒氧速保有效,同时用改底的药降解死亡的藻类,视情况连用2~3次后,解毒稳水(碧水安),然后接着下肥培养其他藻类即可(注意少下含磷的肥料)。

如何预防养殖过程中河蟹底板不干净现象



现在已是金秋季节,风吹稻浪,蟹香肥美,好一幅丰收喜悦的秋景图,很多蟹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养出的河蟹给他们带来了可观效益,但也有一部分蟹农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究其原因,人家的河蟹金爪、白肚,青背,规格大、形象好、质量高,不用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河蟹经纪人抢着要,而他们塘口爬出的河蟹,身体不干净,爪子与底板布满铁锈一样的东西,发黄、发黑,即使用刷子等工器具处理也不易除净,附着力很强,河蟹虽然养大了,但由于底板发黑严重影响卖相,河蟹留在塘口无人问津,急坏了这些蟹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河蟹养殖中后期,由于投喂量的增加,大量残饵、排泄物若未及时分解清除,底改不到位,水草死亡腐烂后造成底质酸化,腐蚀蟹壳而引发底板及爪子出现铁锈发黄、发黑现象,不仅外观不好看、而且影响河蟹的品质,进而影响河蟹的销售。
要防止出现这些现象,重点要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在养殖期间,注重水草的生长,要经常使用氨基酸营养肥促进水草的生根发芽,防止水草死亡,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出现的少量水草死亡要及时打捞,并作解毒处理,如个别塘口,种草不是特别成功,水草不足部分可用水花生替代。
二是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如“浓缩EM菌原露”、“复合枯草杆菌”等调节水质,活化底质,防止有害物质过高,底质酸败,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使pH值呈弱碱性。
三是尤其注意最后一次河蟹蜕壳前的底改,这是十分关键的技术措施,最好化学、生物底改双管齐下,加大底改用量与次数,快速、彻底分解酸败的有机物,活化池塘底部,确保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在清澈的水质、清爽的底泥、干净的环境中完成,这样出塘河蟹一定清洁干净,为促销保收起到一个有力的推动作用,对已形成黄、黑底板蟹的塘口,可通过泼洒“甲壳净”来治疗。连用2~3次,注意休药期在20天以上,这样也可以对底板促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河蟹养殖过程中“懒蟹”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生长不平衡的现象,个体小的河蟹往往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故称为“懒蟹”,懒蟹个体不易长大,严重影响河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懒蟹”的产生是多方面,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1、养殖池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大部分上岸栖息,时间一长,使能适应在岸上洞穴里生活。
2、水位变化大,如果养殖池水位忽高忽低,河蟹的洞穴也随之变动,当水位下降时,河蟹就在陆上穴居,不再下水觅食。
3、投饵不均匀,有的河蟹吃不到饵料,就会取食洞穴中的有机质来维持生命,久而久之,习惯洞穴生活。
4、池中缺少漂浮物(水草等),使河蟹适应在岸上打洞穴居。
根据“懒蟹”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是增加水中溶氧,做到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新鲜,并及时清除残饵。
二是控制水位,不同季节养殖池的水位有所不同,但在同一季节内,水位要保持相应对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三是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布点要均匀。
四是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池塘要有一定的水草量,水草覆盖面在60%以上,。而水草少了光照直射池底水温高对河蟹早熟有直接关系,如果池塘欠水草可采取水花生补救,水草能防止水温升高起到降温闭暑,控制其早熟作用。

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八大管理细节详解



近几年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料、药、水草、养殖工具、养殖工人、蟹苗、桂鱼苗、龙虾苗、虾苗、交易市场等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各种风险随之加大。所以,规避风险,控制成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养殖才能更轻松,更成功!
饲料料:两头精,中间粗
◇养殖前期:建议使用40~42蛋白的优质饲料,或喂煮熟的新鲜鱼,多放螺蛳,每亩从20xx都会遇到塘工因不识字用错药,导致河蟹大量伤亡的情况。所以,最好选择识字且负责任的塘工,还需做到:每天早晨及时查看料台、看是否有漂浮的死蟹及数量;白天清理水面杂物,如水草,青苔;根据前一天河蟹的吃食量计算河蟹食量,提前做好喂食的准备;晚上多巡塘,查看是否有河蟹上岸……遇到不懂的问题得多问,不自作主张。
鱼苗:鱼大蟹小
蟹塘一般混养花鲢、白鲢及桂鱼来调节生态平衡。如何混养鲢鱼:低密度养殖每亩放养花白鲢20xx清除一次,重新放养龙虾苗。
近几年河蟹价格下跌,许多蟹农都在尝试混养模式,有喜悦,有辛酸。一点个人经验送给你们:“高温养龙虾,低温养青虾”。
螺蛳: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螺蛳可做河蟹的鲜活饵料,又可清水、净水,放养螺蛳是养蟹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水质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前过水养蟹模式早已行不通,导致养蟹对螺蛳的需求越来越大,螺蛳却越来越少。每个养殖户都有这种感觉:没螺蛳或螺蛳少的塘水,很难调!

所以,尽量在5月份多放螺蛳,放养螺蛳还需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在阴雨天放养螺蛳,会导致成活率低;第二,在放螺前取样查看螺蛳的成活率,确保其成活率。
交易市场:卖的早,不如卖的巧
由于河蟹交易金额较大,尽量卖给讲诚信的人,保证电子秤的公正,两天清一次账。卖蟹更要看准时机,尽量不要选择雨天,因大雨天气取出的河蟹活力差,导致卖不掉、放不回的尴尬局面。另外,河蟹喜食南瓜,卖蟹前可在吊笼或网箱里多放南瓜片增加蟹的体重。近几年河蟹价格的高峰一般在中秋前10天左右和国庆节假日及卖蟹的后期,低峰则在国庆节一个星期后。所以,养殖户应多到市场了解行情,观察市场河蟹的发货量及余蟹,既要丰产,又要丰收! 
养蟹周期长,琐事多,做好每件小事才能避开大患。小细节定成败,养蟹成功贵在细微与系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831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蝴蝶怎么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