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蟹塘管理要点分析

YZ023.cOM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新开塘口就其原因主要是新塘水质及其土质都不大稳定加上未清塘导致塘里鳅鱼等野杂鱼过多引起水体泥浑;②养殖水体白浑:这种现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水体枝角类过多形成的虫浑,而另一种则是由于五月随着温度的上升水草生长过旺吸收了水体大量微量元素养殖水体矿物质缺乏导致水体呈现雾状浑。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先用絮凝剂降解水中悬浮物待水体净下来过后用全效底改片分解底部有机质,第二天用纳米黑金+肥水旺一组十亩地培肥水质,第三天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十斤调节水体。而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虫多的塘口在早上六点以前延边一米的地方喷杀虫药,但不建议全塘杀虫。在第二天及时解毒毕竟涉及到三壳望各位老板慎重用药。雾状浑的塘口建议先用纳米黑金+肥水旺培肥水质增加水体微量元素再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调节水质。
2蜕壳前的消毒工作
河蟹养殖已然到了五月份但由于养殖前期对底改工作的乎视底部残饵粪便大量堆积加之五月温度逐渐升高蟹塘养殖水体浑浊的情况下池塘底部细菌大量滋生严重影响了河蟹蜕壳存活率及其翻倍率。建议蜕壳前使用超碘对蟹塘进行消毒处理保障三壳顺利进行。
3.蟹塘青苔问题
五月蟹塘水位升高现在田面水位基本在30-40公分,田面水位尚浅阳光直射田面导致田面青苔疯长严重阻碍了田面水韭菜的生长。建议使用青苔净+纳米黑金杀青苔的同时抑制青苔生长并在两天后使用水博士解毒。
4.防蓝藻
近期塘口出现水白,水浓等不正常现象,这样水体会出碳氮磷比例的失调,容易爆发蓝藻!建议广大老板及时使用黄金益菌素+活肥平衡藻相菌相,减少蓝藻发生!
5.田面草腐烂导致水体发红
温度升高,田板水草开始发烂,建议及时使用全效底改片底改,分解烂草,导致烂草发烂引起大缺氧坏水!
6.补钙
河蟹属于甲壳动物其甲壳主要是由钙和磷组成,在养殖前期养殖水体中的钙含量大概在80-100.而在近期塘口服务中所测得的水体钙含量在50-60由此可见养殖水体中钙含量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以您所看不见的方式逐渐减少的。建议及时补钙增加河蟹翻倍率的同时减少河蟹硬壳时间增加其翻倍存活率。

相关推荐

近期河蟹塘水体浓浑问题分析



四壳已然接近尾声,20xx河蟹养殖的成败就看五壳翻倍的大小了,众所周知的是要想螃蟹养的好水和草肯定少不了,“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清水养大蟹”关于水草这里不多说,这里主要说一下7月以来蟹塘水体浓浑问题。主要表现在蟹塘水体呈黄绿色,在近期很多养殖户老板们问我为啥水体发浓发厚?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在此笔者简单分析一下并提供自己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黄绿水?
黄绿色的水是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其水色稳定且营养丰富。而就目前塘口状况来看黄绿色水中除了硅藻和绿藻外还含有大量杂质及蓝藻。就其原因主要为①进入7月以后持续高温天气环沟伊乐草活力渐弱出现磅草、草根发黑糜烂、水韭菜大量漂浮蟹塘水草较少失去了对水体的净化能力。②高温天气太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增强开始大量繁殖。③部分蟹塘螺蛳投放量相对较小而养殖过程中多螺蛳的消耗量较大螺蛳清水作用被大幅度降低。
就目前情况来看浓黄绿色水对河蟹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影响:
①黄绿色水水色较浓厚,水体透明度较低,阳光照射不到底部,容易导致水体底部缺氧。
②在目前水草活力不好尤其是大雨过后水草趴底的情况下,水体透明度过低极易导致水草在池底糜烂从而败坏水质。
③水体底部缺氧条件下大量细菌滋生,提高了河蟹的发病率及蜕壳死亡率。
④水体透明度较低而目前天气闷热的条件下,水体底部温度得不到释放而导致底部温度升高影响河蟹蜕壳后的生长。
那么如何处理呢,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处理意见:
①水草多且活力尚好的塘口建议早晨先少量换注外源水,过水后用“水博士”1瓶3亩地解毒、调水。下午“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第二天晴天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②缺水草的塘口可每天早上少量换注外源水持续2-3天,亦可补栽水花生为河蟹提供遮阴物且能净化水质。然后用“水博士”一瓶2亩地解毒,下午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降解水中杂质、增加底部溶氧、改善底部环境。最后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一亩地五斤+优加益生菌1袋3亩地调节水质抑制蓝藻生长。
③河蟹养殖塘全年螺蛳投放量大概为500—600斤,水体浓浑的塘口可根据自身塘口状况适度投放螺丝(避开大缺氧的环境)虑食蟹塘过多藻类达到净水的目的。

河蟹塘后期损蟹分析



王老板:这两天塘里怎么有两个螃蟹损啊?前两天还不多的,这两天怎么增加这么多的啊?
孙老板:台风过去的第二天,塘里螃蟹,龙虾浮得不清呢!
高老板:怎么回事啊?这么大的螃蟹怎么就损掉了呢?是不是海鱼喂了的?
......
最近这两天类似的电话接了不少,几乎有一半的客户塘里出现有损蟹情况,至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分析了看一看,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朋友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先把出现损蟹情况分一下类:
1、台风过后出现死亡,死亡量以40亩为例在10-20xx的残饵粪便,腐烂的水草,缺氧就更严重了!
2、弧菌,这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但到了养殖后期被不少养殖户所忽视,消毒的频率大大降低,但这一段时间正好水温整体下降,底部又特别容易缺氧,导致弧菌大肆横行!
3、青虾,因为几次台风带来的缺氧,塘里的青虾或多或少的出现部分死亡,那死亡的虾去哪了呢?一般是被底部微生物分解了,有害细菌借助虾的尸体里的营养大量繁殖,因为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被螃蟹或者其他的虾吃了就会导致:有食线的螃蟹,虾出现死亡了!
4、取龙虾的方式,这两年龙虾行情不错,不少蟹塘里套养了龙虾,前十天左右龙虾价格统评都在50一斤左右,这两天价格回落了也能在35-40左右。在价格高的时候,不少养殖老板下大地笼,用药驱赶等等方法,大笼放在塘里,有不少螃蟹走里面走,久而久之就会有溃疡、磨爪、掉爪等现象,一旦消毒不及时,就造成了现在的损蟹。这里建议大家利用龙虾性成熟之后游边繁殖打洞的生物习性,用小甩笼下午放笼早上收,白天放在岸边晒,这样对螃蟹的损伤可以降到最低!
小结:
台风来时做好抗应激工作,台风过后要消毒,每天关注底层缺氧问题,捕虾捕蟹要科学!最后预祝各位养殖老板养殖大丰收,2018发发发!

池塘那些事之近期蟹塘吃食量少原因浅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河蟹来说也是一样的。河蟹吃食量的多少关系到河蟹体质的好坏以及其翻倍率的大小从客观上讲也能反映一个蟹塘河蟹存塘量的多少。近日来听到不少养殖户反映河蟹吃食量明显降低,蟹塘水体清晰喂下去是食吃不掉由此怀疑蟹塘河蟹存塘量少,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其原因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
一、天气突变气温变化大
河蟹属于变温动物,吃食量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是遇到连续阴雨天,特别是有短时大雨的情况下,水温降低,温度变化较大螃蟹会有应激反应,导致螃蟹吃食量明显下降。
二、蜕壳期间吃食量下降
河蟹处于蜕壳期,活动量和吃食量都会下降。螃蟹蜕壳期间,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和溶氧,体质较弱,蜕壳后,壳的硬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螃蟹基本不怎么活动,觅食量相对较少。
三、蟹塘水草较多较厚
进入5、6月份温度逐渐升高环沟伊乐草涨势过旺,环沟水草连片挤压了河蟹生长空间河蟹活动受限活动量减少摄食不到饲料。
四、蟹塘螺蛳和浮螺多等生物饵料多
河蟹摄食部分生物饵料从而导致对饲料摄食量减少。
五、受疾病影响导致河蟹摄食量降低
随着5、6月份温度的上升日常投喂量增加残饵粪便大量堆积在池底,而我们通常忽略了池塘底部改善问题导致底部细菌大量滋生,严重降低了河蟹的体质从而导致河蟹发病率升高如(水肿、肠炎、黑鳃等)影响河蟹正常摄食。

河蟹塘水草管控技术要点分析



水草的合理种植与良好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河蟹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蟹大小,看水草”,水草不仅能够增加水体溶氧、调节水温、提供天然饵料、降解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还可以为河蟹栖息与蜕壳提供隐蔽场所,从而提高河蟹的成活率。那么蟹塘水草管控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总的来讲可分为两方面:避免“水草死亡”与防止“水草疯长”。下面将就如何避免水草死亡与防止水草疯长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避免水草死亡
1、避免水草老化
由于水质的不清爽或者水体中肥料营养不足时常会引起叶子发黄、停止生长,进而引起水草的老化,严重时水草会下沉到底部死亡腐烂,从而引起“坏水”。所必须保持水质清爽及充足的肥料营养才能避免水草老化。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一肥”(4亩/袋)与“藻立生”(1亩/袋),每10-15天一次。
2、栽草密度适当
水草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水体上下层水体的对流、影响阳光照射、降低光合作用,还会是河蟹的行动、觅食受限,出现“懒蟹”或“爬草”等现象,影响河蟹的生长。水草密度太小会使河蟹争相抢占空间,引起个体间的残食,在河蟹蜕壳期尤为严重,河蟹成活率降低,大大降低了蟹塘的产量。所以前期种草药选择多品种的搭配、种足草,伊乐藻与苦草的数量要适中,轮叶黑藻与黄丝藻的数量要多,具体方法不详述。
3、保持良好水质
水质浑浊、有机质过多,水草不净常常会消弱水草的光合作用,使水草生长停滞,进而死亡。不良水质对沉水性的水草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有显著地影响,所以在平时要注重调水,保持良好水质,水体能见度要在30厘米左右。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净水宝”(2亩/袋)和“强效EM”(4亩/瓶),每10-15天一次。
4、保持良好底质
蟹塘底质同样是水草生长的重要介质,也影响着水草的生长。随着养殖过程中残饵、剩料、尸体、死藻的积累,水体有机污染物不断增加,提高了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此时就会使NH3-N、NO2-N、H2S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使草根活力下降呼吸困难而死亡,严重时直接引起河蟹的大面积死亡。
解决方法:定期泼洒“底巧”(4亩/袋)、“底速安”(4亩/袋),同时配合“强效EM”(4亩/瓶)效果更佳显著,每10-15天一次。
5、了解水草特性
水草的不同特性决定了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伊乐藻使一种高效、优质、速生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具有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点,当水温达到25℃基本停止生长,高温季节会大量死亡,所以要捞草,以免败坏水质。轮叶黑藻耐高温不耐低温,高温生长迅速,使后期的主要水草品种。苦草具有生长密度大、耐高温、不臭水、河蟹喜食等特点,但同时易受河蟹及龙虾的破坏,在蟹塘饵料不足的情况下更为严重,所以要综合考虑搭配品种方便管草控草。
二、防止水草疯长
伊乐藻与轮叶黑藻在高温季节容易“疯长”,所以要适时控制水草的高度,控制水草的涨势。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蟹生长最为旺盛,同时水草的生长也最为快速。防止水草“疯长”的方法有:
①人工清除捞出腐烂的水草、割草头、拉草沟。
②加水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要缓慢加水避免水草死亡与河蟹应激。
③使用调水解毒增氧的微生态产品,如“绿水解毒安”(2-3亩/瓶)、“净水宝”(2亩/袋)、“底生氧”(4亩/袋)调水改水、解毒增氧。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科学喂料
河蟹饲料的的投喂不仅关系着河蟹自身的生长,还影响着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所以喂料要有科学性。尽量投喂高品质适量的饲料,这样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避免饵料浪费及水体污染。料过量的时候,大量的残饵需要消耗水体的溶氧使池塘形成一个高度厌氧的环境,继而引起NH3-N、NO2--N、H2S的积累,毒害水草根系,造成水草腐烂。料不足时,河蟹会摄食水草,苦草最易受到破坏,根系也难以保全,引起根系上浮,败坏水质。
2、水位适宜
水位的深浅影响着水体的能见度,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决定着水草的长势。控制水位的原则:以水草不露出水面为准,还要遵循“春浅、夏满、秋适中”的原则。在2-3月份,控制水深在20cm-30cm,有利于水草的栽种与迅速生根扎根;在4-5月份,控制水深在40cm-60cm,有利于水草充分发挥光合作用;在6-8月份,控制水深在90cm-120cm。只有适时适宜的水位才能控制水草的长势,维持较好的水体环境。
3、及时捞草与科学割草
每逢高温季节便是水草最容易上浮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捞草。当池塘水草覆盖率≥50%以上时,对于上浮的没有新根的水草要及时捞出。若水草上浮之后下沉后再也不上浮,更应该及时的捞出,防止腐烂影响底质。
割草头也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最好在晴天进行,阴雨、闷热天尽量不要割草。每一次割草不宜太多,要分点交叉割除,每次割草亮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高温季节正常情况下一月一割即可。另外,割草之后最好进行水质改良,这样可以防止割草是搅动引起的水浑、缺氧、底质变坏等不良后果。
以上内容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蟹塘水草管控技术要点,然后也要注重日常的管护工作。纵观整个水草管控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合理的草种搭配、及时的水草养护,再配以周期性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改底肥水可以达到良好的水草管控目的。“只种不管,适得其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草死亡及疯长,保持水草良好长势,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357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