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湖北地区河蟹池塘管理方案


一、扣蟹养成二龄成蟹
根据湖北河蟹养殖情况,扣蟹养成二龄成蟹的,目前已处于清塘、种草、放苗阶段。
1、清塘
使用生石灰清塘,每亩150斤,干法清塘;
使用茶籽饼:50斤/亩·半米;
漂白粉(有效率≥30%):40斤/亩·米。
2、种草
种植伊乐藻:根据塘口底肥情况决定行距和株距或草的每窝种植大小,肥效好,行距可稍大,株距稍大,每窝可稍小;也可按照行距8-10米,株距3-4米来决定,尽量大窝大窝种植,窝的大小为直径40厘米;种草后,需要立即肥水,一是防青苔,二是便于水草快速吸收营养扎根,剂量10亩塘平台40-50厘米水深:1袋肥水宝+1瓶育菌宝。
轮叶黑藻种植:使用轮叶黑藻芽孢,拌泥后,每窝3-5粒,最好用泥压好,防止鸟吃,行距和株距为6×4米,然后加水30-40厘米。
3、青苔防控和肥水
青苔防控和肥水方法参考虾稻连作管理方案。
青苔防控:对于部分青苔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不是致命问题,当前阶段只是暂养,有螃蟹活动青苔问题不大。
肥水调水:根据池塘情况补肥,保证池塘水色(保肥保温减少蟹苗应激)。如遇到下雪冰冻天气,需及时破冰,防止蟹苗缺氧。
4、如何选苗和放苗
选苗:买苗最好买优质苗,可以联系澳华工作人员,直接选购澳凌苗,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买苗时最好查看天气情况,确保运苗不会堵在高速路上,造成蟹苗成活率低;具体选择蟹苗方式如下:
1)到正规大型扣蟹养殖场选择头苗,通过水花生打堆捕捞上来的苗,质量好,不要购买使用菊酯药物驱赶上来的苗;
2)规格整齐,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附肢完整,足爪无损,表面无附着物;
3)剔除早熟蟹、黄壳蟹、软壳蟹,病蟹,残肢太多的蟹;
4)可以打开蟹壳看,肝胰腺(饱满和金黄色)、食线清晰;
5)规格根据自己以往经验进行选择,70-120xx后行情,然后是囤蟹的管理有风险。
2、管理方案
在池塘囤蟹的,注意池塘水草腐烂,建议使用爽水宝(3亩/瓶)改底2次/月,同时还需正常投喂澳华膨化育肥料;并且注意做好防盗工作。
撰稿:武汉澳华/卢义、李贤、黄文虎、梁涛

相关知识

湖北地区河蟹五壳如何更细致的管理



20xx汉川的河蟹养殖有着较20xx不同的喜与悲,喜的是20xx给汉川的河蟹养殖业开了一个好愿景,没有暴雨、洪水连绵不绝的困扰,大部分的塘口轮叶黑藻得已完整的保存下来,对于河蟹养殖而言有草才能有一个好的规格和品相。悲得的则是从下面的天气气温图我们就可以详细的看出来,深陷30℃高温的第四壳,全月的微风闷天,缺氧翻塘,蜕壳死亡。
河蟹的蜕壳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前面蜕壳的翻倍率影响着后面这一年的翻倍率。虽然前期1-2壳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们可以很数字化的通过一个完整的表格细化的算下来,相差10%的蜕壳翻倍率,到了年底的时候会产生多大的河蟹体重上的差距。
另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会有部分塘口没有水草或者水草的密度小于30%的整体面积。针对这样的塘口环境建议要加大整个水体的改底、调水工作,要想保持住良好的水体环境,3-4天改底(强效底净)、调水(水博士)的工作就要循环一个流程。
并可以沿边铺设一些轮叶黑藻,毕竟能适当的提供一些栖息的环境。
进入5壳结束到河蟹出塘的阶段,需要主要轮叶黑藻的腐烂问题,这个阶段气温逐步的下降,轮叶黑藻的生长期基本结束,开始结籽,烂草。
受此影响水草腐烂消耗水体溶氧,水体的亚盐等有毒指标会快速的升高起来,水质恶化,纤毛虫的问题会比较严峻。改底、调水的工作依然不可松懈。
河蟹营养管理
河蟹自身的营养积累主要来人工的饵料投喂、水体的初级生物饵料,其中以饵料所在占的比例最高。
1.饵料的选择。5壳阶段涉及到压黄增重,一般建议投喂高蛋白的饲料,比如专门的压黄料。同时配合冰鱼、粗粮等搭配投喂。
2.投喂量的多少。饵料的投喂量一般可以维持在5%-6%个点左右,具体投喂量根据塘口的吃食情况、天气、蜕壳高峰期做临时的调节,这个就需要每天做好巡塘的工作,检查吃食情况,及时的调节。如果塘口的泥鳅等野杂鱼比较多,水草环境比较差,可以适当提高饲料的投喂量,减小野杂鱼闹食引起的水混压力。
3.投喂方式。投料的时候尽量在塘口开出固定的食道,形成固定的投喂地点。食道的条数根据塘口面积合理设置即可。
4.保肝保健内服药。河蟹5壳因需要保持一个较高的饲料蛋白点的投喂,对河蟹肝胰腺的压力较大。需要按疗程做好河蟹的保肝保健工作,在投喂饲料的时候配合肝胆泰乐+黄金多糖投喂5-7天。
河蟹补钙管理
1.补钙的意义。河蟹的生长增重必须依靠蜕壳才能实现,对于河蟹来说每一次蜕壳都是经历一次生死,只有成功完成蜕壳才有可能活下去。因此每次河蟹蜕壳的时候都需要进行补钙的工作,补钙作用主要体现在:蜕壳前补钙,为河蟹蜕壳提供一个离子钙充足水体环境,促进河蟹整齐蜕壳。蜕壳基本结束时补钙,促进河蟹迅速硬壳,减少蜕壳后河蟹互相残食的损耗。
2.河蟹5壳的特点。5壳的补钙工作大致的可以分成3个大的阶段来处理,母蟹、公蟹、尾蟹。因此大的补钙工作有至少3次左右,然后根据塘口蜕壳的小高峰具体的调节补钙次数。可以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增加补钙的频率。
3.水体钙含量对河蟹蜕壳的影响。通过20xx对汉川塘口的水体钙测定,发现当塘口水体的钙含量达到60个点及以上的时候,同等河蟹放养密度下,高的钙含量的塘口,河蟹蜕壳能够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翻倍率。
水体钙含量低的塘口,通过报点前补充补钙素,河蟹的蜕壳数量、整齐度有一个很直观的改善。
4.抗应激保活力。进入9月份气温逐步的回落,大致的气温稳定在28-22℃之间,偶有个别天会出现大幅度的降温,因此需要在做好补钙工作的时候配合增强体质抗应激的工作,外泼黄金多糖或者抗激灵保持河蟹有一个良好的活力状态。
5壳作为河蟹养殖过程中的最后一次生长蜕壳,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河蟹养殖一年的整体产量与效益。因此需要我们精细管理,谨慎操作。

四月份河蟹池塘管理技术要点



4月是养殖河蟹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一壳后恢复体质,为二壳蓄积能量,如果管理不善,将会对全年养殖成功产生影响。
一、勤肥水
1、原因:四月份天气很不稳定,而这个时候塘口水位一般只有30-50cm,天气的变化很容易引起水温的变化,最终导致螃蟹应激“感冒”。而通过“纳米黑金+肥水旺”培养水体藻类,可以有效的增加水体的保温作用。所以这个时候肥水不仅关系到苗的成活率,苗的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养殖过程中螃蟹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以及螃蟹回捕率的高低。
2、肥水好处:
a、定向培养硅藻水,有效抑制青苔繁殖。
b、为河蟹青虾提供天然饵料。
c、提高积温,促进蜕壳。
d、减少池塘环境应激,为河蟹蜕壳提供一个稳定的水环境。
e、补充碳源,促进水草生长,提高草活力。长得太慢,经不起河蟹攀爬,高温更无草;水草太多,容易封塘造成底层溶氧缺、诱发蓝藻等;水草太少,蜕壳受影响,净水无保障。所以,四月是水草管理的重要期,一定要因地制宜,养好水草。
2、促进水草根系发达,草茎粗壮,使用“蟹草肥”
3、提高水草活力,除去草脏。使用“纳米黑金+活肥”。

三四月份河蟹池塘管理技术要点



一、预防河蟹上岸现象
对于清塘后池塘注意药物残留、重金属超标:如使用菊酯等杀杂鱼等建议下苗前使用池塘解毒灵(1~2亩/瓶)解毒,同时放一点蟹苗试水,如效果不好建议多次换水、解毒,无应激爬岸反应再下苗。
二、早期塘肥水和维护:
初春水温低、光照弱、藻种少、肥水困难,水体较瘦,易长青苔,所以做好早期肥水尤为重要,建议使用精博早期肥水效果较好的藻动力3~5亩/瓶,因藻动力富含高效藻类生长素、低温藻类生长因子及藻种,在水温10度以下,可以打破藻类休眠,快速提高微藻细胞活性,促进藻类在低温情况下生长;可以有效促进早期低温藻类的生长。由于低温早期肥水起来后容易导致水肥时间短,即肥效短,所以在水肥起来后,建议5~6天配合使用氨基酸肥霸8亩/瓶,保持水体的肥、活、爽;同时,由于底部易起青苔,建议早期泼洒控苔解毒底改5亩/袋,预防青苔的产生,起到改善底部环境。
三、河蟹第一次顺利脱壳
河蟹第一次脱壳一般在3月底4月初,主要是水温在15度以上持续一周,基本就要脱壳了,所以做好前期养殖的管理,使第一次脱壳整齐顺利的完成,为整个养殖开个好头,尤为重要,由于早期河蟹摄食相对较少,河蟹体质较弱,建议3~4月份可以泼洒葡萄糖酸钙10~15亩/袋,葡萄糖酸钙易溶虾蟹吸收快,促进硬壳;高能补充水体营养:富含虾蟹类必需的高能营养,迅速恢复体能,促进体质恢复。一般7~10天泼一次,有利于河蟹第一次脱壳的整齐度。
四、早期水草的培植和维护
河蟹塘一般3~4月份开始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选择好的水草种子是栽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好的根系是水草长的好坏的一个关键,水草有发达的根系有以下好处:①有利于固定水草不易漂浮;②吸收池底更多的营养,促进水草健壮,从而保持水草的健康生长。所以水草生长期的维护重点是稳定并促进水草根系的生长。在4~8月河蟹养殖的黄金季节,注重水草根系的培育和维护,“长根粒粒肥”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对河蟹养殖池塘水草的生长维护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使水草根系发达、植株矮壮、叶面宽大,更好地为河蟹养殖服务,养出又大又好的河蟹提供保证。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9月河蟹养殖已经将近尾声,许多塘口投资已经达到最大值。在养殖即将结束的时候,许多老板已经放松了下来,也因为大家疏忽的管理,导致了中后期部分塘口螃蟹出现了伤亡,下面将九月份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补钙
目前公蟹还处于脱壳期预计到15—-20号结束,5壳螃蟹脱壳时间延续相对较长,翻倍率也相对较大,所以塘口要有充足的钙含量以保证河蟹吸收,特别是软壳伤亡量大的塘口,可以选择使用补钙素补钙处理,5壳根据塘口自己塘口情况,建议补钙2至3次,以3次为佳。
2、伤亡大处理
螃蟹出现伤亡主要还是因为弧菌感染和中毒、缺氧引起。可根据伤亡的严重情况适当的捕捞螃蟹进行出售、此外塘口还要常换水,定期改底。
3、疾病的预防
9月易出现黑鳃、烂鳃、肠炎、水肿等疾病,脱壳后塘口适当的降低水位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复合碘、聚维酮碘消毒为佳。
4、纤毛虫的杀灭
纤毛虫寄生在螃蟹身上、造成活动量变小、吃食少、体质差、吸收螃蟹体内营养,增重的概率小、螃蟹爬边大多身上都带有纤毛虫,9月中旬左右可以选择纤纤净杀灭纤毛虫。
5、水质的调控
定期的改底、和调菌稳定水体。养殖中后期由于塘口管理的疏忽、大部分塘口可能会出现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物质。可以选择使用全效底改片或者强效底净定期改底氧化有毒物质,并使用黄金益菌素对水体指标进行调控。

九十月份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管理要点



随着入秋以来,部分地区链球菌有所缓解。气温变低,链球菌“大势已去”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在链球菌之后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小渔为大家提供以下参考建议,希望大家在9、10月份都能有所收获!

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1、少数地区链球菌切勿掉以轻心。

粤西等地气温仍旧较高,链球菌也难免会有,主要建议注意消毒,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板黄散”预防,三天一个疗程。持续高温天气下使用。

2、注意天气、水质变化,防止应激反应。

入秋以后,气温转凉,平均水温下降至26-27度,藻类、菌类活性减弱,水色变化大,朝黄晚绿,易出现倒藻现象;且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天气变化大,应注意防止应激反应。

建议方案:
若池塘出现倒藻现象,水色早晚变化过大,水中有大量毒素。先有机酸解毒,之后补充芽孢杆菌;另外注意补充少量磷肥和白云石粉,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磷和镁离子,保持藻相稳定。
台风前闷热天气加开氧机,避免“翻塘”,台风前后“泼洒姜+氧多”,避免应激死亡。

3、防止缺氧浮头,定期改良底质

入秋以后,水温日变化、也变化较大。由于温差易导致池塘水温分层,上下水层对流,造成底部有害物质及耗氧有机物上升,出现“返底”现象。
避免措施:白天中午加开增氧机曝气,打破“氧障”,增加底部溶氧。注意氧化改底,减少池塘底部有害物质,可选用15%过硫酸氢钾改底,每月2次。

4、寄生虫病

该季节罗非鱼常见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较多。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活化底泥,培养有益原生动物,抑制有害寄生虫。

针对车轮虫:外用“原虫膏”一包3亩,内服“虫虫草+三黄散”拌料20斤,连续三天,效果明显。

指环虫病:内服“虫虫草”3天,外用“甲苯咪唑”1次或第一次用代森铵,第二次“甲苯咪唑”。(切记农药杀虫推荐“二次用药”方法,把风险降至最低。可回复【二次用药】几次,查看二次用药具体方法)

5、细菌性肠炎

主要病原为豚鼠气单孢菌和肠型点状气单孢菌,发病症状主要为肠壁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按有淡红或深红脓状液流出。

防治建议: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投喂过饱,日常投喂7分饱即可,高温天气可内服”大蒜素”或EM菌预防。

发病后可用”硫酸新霉素+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拌料投喂,一套拌料20斤,连用3-4天。

6、细菌性败血症

该病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孢菌水,高密度养殖全年较为普遍,9~30℃之间流行,以28℃左右最为严重。

防治建议:
体表出血,外用第一天”苯扎溴铵+浓戊二醛”,一套2-3亩,第二天”二硫氢基甲烷+浓戊二醛”。内服”氟苯尼考+地锦草+K3粉+三黄散”每套拌料20斤,连用3-4天。
体内出血:外用氯制剂或碘制剂消毒;内服同上,量加倍。




技术支持:陈老师华南渔愉鱼

湖北地区越冬大闸蟹养殖探索经验分享



螃蟹如何安全越冬也是一个难题。湖北地区都采取寄养的方式,每年12月至来年2月把扣蟹进到暂养池中进行标粗养成,进的规格在80~120xx的4、5月份,规格在15~30只/斤时再分到水草栽好的大池中进行养成。
通过这几年的观察,螃蟹在来年的3月中旬到4月初,也就是到暂养池第一次脱壳时,往往发生很多的问题,死亡率非常的高,苗子损失非常严重,造成很多养殖户的苗子不够。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种苗问题:种苗的好坏决定养殖的好坏,很多养殖户没有固定的苗源,人家说哪里的苗好就往哪里买,有时还图便宜,买到一些有残肢的、规格不一的、体色不好的蟹苗,甚至有二龄蟹、老头蟹、蟹贩子倒腾的网箱蟹。这对养殖造成很大的难题,所以选好蟹苗非常关键。
2.营养问题:很多养殖户把塘清了就准备放苗,尤其喜欢清水放苗。需提醒的是,清水里的浮游生物少,溶氧低,保温效果差,苗种下去后,“缺衣少食”,很容易造成螃蟹应激死亡。加上很多养殖户认为,蟹苗过来了就冬眠,没必要投喂饲料,殊不知漫长的冬季没有摄食,蟹苗的抵抗力会变得非常差。因此放苗前建议先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解毒,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降解灵来培养一定的肥度和浮游生物供蟹苗摄食,养殖期间还要定期使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稳定水质。此外,在水温达到10度左右时,应强化投饲,投喂鲜鱼或优质配合饲料,让蟹苗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为第一道壳做好准备,同时还要适时使用高稳C+金多维+酶解多糖,补充微量元素。
3.补钙问题:很多养殖户都不重视这个问题,到每年的3、4月份才开始补钙,造成蟹苗出现脱壳不遂或软壳等问题,甚至大量死亡。在冬季时期,可以不定时地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钙(或降解灵+高稳C+离子对钙)来补充水体中的钙,为第一道壳提供充足的钙源。
4.水、底质问题:这期间,养殖户朋友往往疏于管理,连投饲都很少,更不会花精力去养护水质,造成很多问题:一是来年寄养池大量长青苔;二是在3月下旬时,螃蟹脱第一道壳时出现脱壳不遂或脱不了壳,蔓延到二道壳,引起大量死亡。根据经验丰富的资深养殖户介绍,冬季肥水很重要,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肥水,不但能在低温肥起水色,而且水色稳定时间久,还能培育出优质生物饵料,适合苗子吃,增强苗子的抵抗力;再者基肥做好了,来年寄养池不会长青苔。还有的养殖户认为刚放苗不需要改底,其实,现在很多的暂养池都是老塘,淤泥比较深,会在整个冬季过程中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同时还会消耗很多的溶氧,造成种苗中毒、缺氧、抵抗力下降,甚至到脱壳时不能顺利脱壳而大批死亡。所以在冬季过程中,一定要经常使用六控底健康+得立康(或粒粒神)控制塘底的腐败,定期使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消除塘底的毒性。
5.管理问题:整个冬季的管理是保证来年顺利养成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的四个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提高越冬养殖螃蟹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帮助。
如有疑问或更多养殖难题,请致电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湖北仙桃、洪湖片区业务经理罗荣和,欢迎您的咨询!

五月份河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河蟹在三月中旬至四月初基本都完成了第一次蜕壳,到了五月份气温、水温持续升高,此时就需注重水草管理、水质调控以及蜕壳不遂的补救等养殖管理要点:
1.水草管理
保持合适的水草布局和栽植密度,保持水草旺盛的生命活力,是实现河蟹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以伊乐藻为主导的塘口,一定要保持水草的合理密度,板田要采用东西向、条块式种植方式。要有明显的有草区和无草区,有草区带宽一般不超过4m,水草保持合理稀植;无草区带宽一般为2-3m,不种水草,作为投饵区和虾蟹活动区;水草以切断(250px左右)、撒播为宜,便于水草节节生根,减少分支;5月份要对伊乐藻控制,控制水草疯长,保持高温期成活;蟹沟内的伊乐藻水草覆盖率控制在50%以内,过密的地方要适当间草,间草以保持绝大部分水草能见到阳光为度;水草疯长区域要适当修剪,修剪时不宜一次性到位,要分期分批进行。
2.水质调控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投入品的增多,部分富营养化、高PH值塘口发生蓝藻的几率明显上升,处理不当将造成水草死亡、河蟹规格偏小的问题发生。此时减少膏肥和粉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适当补充磷、钾肥,以保持水草活力为主,水体透明度由3-4月份的750px提高到1000px,板田水深控制在1000px以内。另外要定期泼洒氨基酸和乳酸菌,保持池水PH值相对稳定。
3.蜕壳不遂的补救
根据河蟹蜕壳不遂的严重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处理。一般以断腿为主并且断腿数量在2-3支以内为多的塘口,可以不补苗,可充分利用河蟹断肢再生功能解决这一问题。蜕壳畸形、“大盖帽”、断螯较严重的塘口应适当补苗,补苗数量根据蜕壳不遂的严重程度灵活掌握,一般不超过三成。补放的蟹种要求规格相对整齐、体质健壮,壳具有一定硬度。捕捞时要尽量做到小心轻放,防止动作过大造成蟹种外骨骼和内脏受伤。运输时尽量不要相互挤压,运输时间越短越好,运输距离越近越好。蟹种运抵塘口后不要急于下塘,应用本塘池水充分冲淋3-5分钟,使蟹种下塘前有个适应过程。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3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