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壳还损蟹,还有多少问题困惑着大闸蟹养殖户?


立秋之后,预示着河蟹养殖已进入了最后的阶段。相信大家在经历了高温期的梦魇以及抖抖病的威胁时,都或多或少彻夜难眠。不过,这些难熬的日子总算是挺了过来。可是,最近损蟹的事还是时有发生,而死亡的螃蟹出现的问题却各不相同。这着实又给笔者上了一课。
河蟹养殖中,日常的损蟹本应该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当死亡量呈一个上升的趋势时,就难免不令人引起担忧,尤其是在河蟹养殖的收尾阶段。说实话,有些塘口在经历了今年的持续性高温过后,四壳脱得并不是很出彩,或者说没怎么脱。所以五壳必定是今年河蟹翻倍的重要一环。那么,这么关键的当口,死蟹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那些原因造成的呢?别急,我给您试着分析一下。
一、软壳蟹死亡
在我们走访一些塘口时,发现了一部分死亡的河蟹壳子实在是太软,软到什么程度,就好像没有壳子一样。这部分河蟹要么是同类相残,要么是被水鸟啄死。这一部分死蟹并不是由于疾病引起,发病而亡,死掉了确实可惜。死亡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补钙不到位,软壳蟹居多;二是水草不够,河蟹脱壳无法避敌,导致其他甲壳类动物趁虚而入;三是底部缺氧,不然滩面上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河蟹,从而被水鸟啄死。
那么,应对这种现象,该补钙就要补钙,该增氧就要增氧。
二、底部中毒缺氧死亡
由于最近抖抖病来势凶猛,以致于各家养殖老板谈虎变色。一旦有些风吹草动,立马就会联想到是不是抖抖病。虽然抖抖病传得很凶,但到底是不是抖抖病我们还要做具体的分析判断。有的塘口,水草较厚,滩面上死掉了不少河河蟹。我们发现,有些活着的河蟹虽然出现了轻微的震颤,但却并不具备抖抖病该有症状。这些塘口,有一个共性,水色发黑,水草腐烂,那么就极有可能是中毒缺氧死亡。
对于此类现象,最好是使用强效底净改底、解毒灵解毒、原子氧增氧,三管齐下,成效显著。
三、母蟹死亡
最近有很多养殖老板反应,五十多亩的塘口,一天死掉的河蟹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只,听起来确实让人懊恼。但更令人懊恼的是,这些死亡的河蟹以一两一下的母蟹居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前期营养不太够,导致母蟹较为脆弱,体质差,一旦环境不适,死蟹就在所难免;二是滩面上水草太厚,水下光线照射不足,缺氧严重,母蟹脱壳困难。
所以,这个时候,就应当是补充营养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补钙也起到了一定过得辅助效果。同时,增氧也是重要的一环。最后,还是要辛苦一下,将滩面上的水草尽量割得整齐有序。
河蟹养殖即将进入尾声,而今年注定会是一个丰收年。M.yz023.Com>

相关推荐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解决蟹塘水质发浑的问题



造成蟹塘水质发浑主要原因:1、水体过瘦、营养物质不足造成;2、水体中浮游生物过多(枝角类、桡足类)引起的水体发浑;3、小杂鱼过多、龙虾过多造成的水浑;4、天气突变,倒藻引起水体发浑;5、刚刚使用杀虫剂、消毒剂之后水体发浑;6、饲料不足造成水体发浑。
解决方法:
1、水体过瘦的及时补充水体营养肥水,使用(生物肥爽+氨基酸培藻精/肥水精华素+氨基酸培藻精/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肥泼+氨基酸培藻精)进行肥水,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使用量;但在肥水之前要现看池塘里是否有青苔,如果没有青苔可以按照上述用量使用,如果有青苔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上述用量,但如果过多,建议先人工捞除,然后再进行肥水,使用的量要适当加大,避免由于肥水补充水体营养以后被青苔大量吸收,造成青苔泛滥;所以在使用肥水之前要问清养殖户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决定肥水产品的使用量。肥水过后,注意使用(强效EM或利生素),进行改水调水。
2、如果是池塘中浮游动物过多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先杀除部分浮游生物,然后再进行肥水,培养藻类;可以用药杀死部分浮游生物,然后用(绿水解毒安/增氧解毒安/氨基酸解霸)解毒,再用肥水的产品进行肥水,肥水之后注意使用(强效EM或者速调107),维持水色!
3、小杂鱼、龙虾过多时,先用药杀死小杂鱼,然后再使用肥水的产品进行肥水;使用(生物肥爽+氨基酸培藻精/肥水精华素+氨基酸培藻精/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肥泼+氨基酸培藻精)进行肥水,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使用量。
4、天气突变,出现倒藻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体中藻相不平衡,有益藻类偏少,解决方法是先注入5-10cm外河藻相较好的水源,然后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使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使用(生物肥爽+氨基酸培藻精/肥水精华素+氨基酸培藻精/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肥泼+氨基酸培藻精)进行肥水,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使用量。
5、刚刚使用消毒剂或杀虫剂以后水体发浑主要是由于消毒剂和杀虫剂对藻类造成影响,杀死部分藻类所引起的,像此类情况可以先观察3-4天,看水体是否能自然转变,如果可以,则使用(强效EM)稳定水色;如果水色不能自然转变,依然发白发浑,则可以先打外河水源5-10cm,然后使用(绿水解毒安或者氨基酸解霸)解毒,然后在使用选择晴天上午,可使用(底改)改良底质,再使用(生物肥爽+氨基酸培藻精/肥水精华素+氨基酸培藻精/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肥泼+氨基酸培藻精)进行肥水,最后使用(强效EM、利生素、速调107)等稳定水质。
6、如果是因为饲料不足引起的水底发浑,可以适当添加每天投饲量,增加量为每天10Kg,连续增加3-4天,观察情况是否有所改变,如果水色不再发浑,则可以适当补充水体肥度,平衡水色,使用(生物肥爽+氨基酸培藻精/肥水精华素+氨基酸培藻精/生物酵素肥+氨基酸培藻精/肥泼+氨基酸培藻精)肥水,之后使用(强效EM、利生素、速调107)等稳定水质。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在蟹种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因子的变化,蟹会栖居洞穴里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的就成了“懒蟹”。
 
一水体溶氧量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建议使用:氨基肥肽+碧水硅藻旺肥水培藻,稳定水体,提高溶氧。
 
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建议前期少量换水,保持水位稳定。
 
三、池中缺乏水草、附着物:
 
河蟹有攀附和隐居的习性,在有水草、芦苇的池塘,白天和夜间均能观察到有大量的仔幼蟹攀附在水草、芦苇,甚至竹筒、草袋上等处觅食和玩耍。如果水中缺少这些附着物,就会有部分河蟹离水上岸,使之穴居的机会增多,产生懒蟹的机会便增加了。建议前期合理种植水草。
 
四、是饵料投喂不均匀:
 
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建议:饵料投喂充足,做到均匀投喂,可使用维康高稳vc+维康乳(3~5亩)全池泼洒,増强体质,补充营养与能量。
 
五、水质变化:
 
1.前期使用过多无机肥料(尿素、磷肥),使氨氮、亚硝酸盐增加,影响摄食出现懒蟹。建议:碧水源+攻底亚硝净;
 
2.ph:水体碱度过高,影响摄食活动,形成懒蟹。建议:氨基金解霸(或解毒王)+生态活水素。

河蟹养殖户五壳育肥四步走战略



20xx8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立秋。天气是越来越凉爽,河蟹的五壳也随着悄然来临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河蟹养殖最重要的一关——育肥。
育肥的意义:
为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并追求优秀的河蟹品质与质量。
育肥的原因:
河蟹在经过了一个高温期的折磨后,大多数塘口的池塘水质,水草活性,河蟹营养物质的摄入,水中钙离子含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再加上临近蜕壳期河蟹需要大量的能量,这是导致近期河蟹体质较弱的主要原因。
育肥的措施:
对于育肥的措施,归整于四步步:
水体中钙离子含量
我们都知道,河蟹脱壳需要大量的钙质,对于育肥期的河蟹来说,有效地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为河蟹创造优质的蜕壳环境尤为重要。
建议使用“补钙素”有效增加钙含量(最佳值为:50mg/L以上),在水世纪各技术服务点可做使用前后钙离子含量对比。
调节水质
A、相信今年许多细心地养殖户都发现了一个现象“PH偏高”。优化水草栽种面积占比,调整水质环境,稳定PH值在8.0-9.0之间。
B、水草腐烂的塘口,及时捞出烂草,如无法捞起建议使用:定期“全效底改”分解烂草,搭配“解毒灵”解毒,从根源上解决硫化氢,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
C、河蟹脱壳需要良好的水质环境,保持池塘水质肥度,控制透明度在40cm左右。水质较瘦的的塘口,可使用“活肥或绿爽”追肥,培养优异的藻类结构。
蟹大小,看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池塘保持合理的水草栽种占比60%左右。
优化饵料投喂
因河蟹蜕壳需要大量能量,在此阶段投喂冰鲜鱼、鸭肝等动物性饵料,搭配饲料、玉米等。
最后预祝所有的养殖户朋友实现大丰收。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止蟹池水草长势差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蟹先养草”,蟹池水草不仅可增加溶氧、遮荫降温、提供饵料,而且能转化物质、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水草是维持蟹池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水草的栽种和管理存在误区会导致养殖失败或经济效益不高,针对后圩有些示范户今年蟹池水草长势差甚至没有水草的情况,特做以下总结。
一、水草长势差的主要原因
1、蟹池缺肥或水质过肥。蟹池缺肥一般发生在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加之蟹池投放了大量的螺蛳,水质清瘦,特别是新开蟹池与清淤后的蟹池熟土层浅、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水质过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响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难以生长。
2、清塘药物过重或药物使用不当。蟹池一般用生石灰清塘,由于用量过大,药性没有完全消失;另外由于连续大量使用硫酸铜,造成水草的伤害。
3、水草茎叶有附着物。由于水质较差,水草茎叶会附着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为各种藻类、纤毛虫和有机物,直接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萎缩甚至死亡。
二、解决方法
1、新开蟹池与清淤后的蟹池,要对池底进行浅耕10-15cm,通过10-15天的曝晒曝冻,形成熟土层,再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100-150kg/亩,然后灌水种植水草。水质清瘦的池塘,可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50-100kg/亩,将有机肥分成多个堆均匀分布在蟹池周围的浅水区,经常翻动,让肥水慢慢地扩散到整个池塘;也可直接施入尿素5-8kg/亩,或者将复合肥5-10kg/亩化水后均匀施入,增加池水的肥度,促进水草的生长。对于水质过肥的蟹池,一方面可采用换水或增加活螺蛳投放量的办法解决,也可以使用水质改良剂(沸石粉、硫代硫酸钠、复合底改等),待水色好转后再使用微生物菌彻底改善水质,增加池水的透明度,促进水草的光合作用。
2、用生石灰清塘的池塘需在药性消失后种植水草,大量使用硫酸铜的池塘需及时换水,以降低池水中铜离子的浓度,减轻对水草的毒性。
3、水草茎叶有大量藻类及有机物,可用EM菌1kg/亩,也可用米活化后加水泼洒在水草上,效果较好;水草茎叶有纤毛虫、藻类、有机物的,可用1mL/L硫酸锌+0.2mg/L硫酸+0.1-0.2mg/L强氯精全池泼洒,3天后用光合细菌为主导的复合细菌泼洒,有非常好的效果。

大闸蟹养殖户水库围栏培育1龄蟹种技术



水库围栏培育1龄蟹种是利用水库特有的大水面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与大水体集约化养殖方式相结合的一项培育蟹种新技术,与池塘培育蟹种相比具有规格大、品质优良、性成熟比例低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1、围栏水域的选择
水域是进行围栏培育蟹种最基本的条件,不同的水域蟹种的生长速度、育成规格、饱满程度、性成熟率以及成活率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水域的选择十分重要。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水域环境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水面开阔,水质良好,pH值7.5~8.5,溶氧5mg/L以上,有微流水;②水面比较平静,风浪较小,远离入口和航道,来往船只少,环境安静;③长期水深保持在0.8~1.0m,水位落差小;④水底平坦,以软沙壤为佳,淤泥要少;⑤水生植物丰富,以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为主,水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便幼蟹栖息、隐蔽、摄食和脱壳;⑥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为主,小型鱼类和虾类资源相对丰富。
2、蟹种围栏设施建设
2.1围栏建设要求
围栏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培育蟹种的成败,因此,围栏的建设要求牢固,防逃性能要好,同时还要经济实用。
2.2围栏形状
围栏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型、正方形或长方形,为了便于施工和生产管理,我们选择建设正方形围栏。但是为了防逃,围栏的四个角设计成圆弧形,以防止逃蟹。
2.3围栏结构
围网材料采用密目聚乙烯网布,网目为1.5~2.0mm,上端露出水面0.5m,加缝0.2m的钙塑板,下端缝制石龙,埋入泥中,围网的高度以常年平均水深为依据,围网制成后,围绕既定的养殖区,每隔2~3.0m插入一根毛竹作桩,将网布固定于毛竹上,四角再打桩固定,即可建成培育蟹种围栏。
3、幼蟹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3.1清除敌害
天然水域围成的围网区内往往有乌鳢、鳜鱼、鲶鱼和蛙类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影响蟹种的生长、摄食、脱壳和栖息,它们往往摄食正处于脱壳期的幼蟹,严重地影响了蟹种的成活率。因此在放种前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用7.5mg/L的巴豆或者用20xx就可以养成100g/只的成蟹。因此,作为为大水面培育大规格的1龄蟹种,为防止蟹种规格过大和性早熟,应尽量缩短幼蟹的生长期,推迟购入幼蟹的时间,最好在6月中下旬购入V期幼蟹进行投放。
4.3投放规格与放养量
幼蟹的放养规格和放养量与养殖模式、饲养管理水平和要求达到的1龄蟹种的规格和产量差系密切,为满足水库围栏养蟹需要的大规格优质蟹种的要求,最好选择投放V期幼蟹,投放规格为5000只/kg,投放密度为4500只/亩。
4.4投放方法
幼蟹投放前要进行药物消毒,具体做法为采用广谱抗菌新药蟹宁,将其配置成浓度为1~2ppm的水溶液,运到的幼蟹首先进行药浴,时间为5分钟。消毒后的幼蟹选择蟹种围栏中水草和饵料丰盛处,连同包装袋一同沉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冲去泡沫,取出放置5分钟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待幼蟹吸足水分后再打开包装,让幼蟹自行爬入水草中。
5、饲养管理
5.1饵料投喂
5.1.1饵料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喜食水草和商品饲料,但更偏爱动物性饲料。其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天然的各类水草、菜饼、豆饼、玉米、小麦、土豆、南瓜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鱼、小虾、螺、蚬、蚌等,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我们主要以天然的水草和螺蛳为主,同时前期辅助性地投喂部分小鱼和玉米、麦子等。
5.1.2投喂技术由于幼蟹的活动能力相对成蟹要弱,特别是刚投放的幼蟹经过长途运输,体质较弱,因此前期幼蟹的投喂要采取定点投喂与分散投喂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日饵量为蟹种重量的3%~6%,以次日上午基本吃完为原则,在投喂小鱼时,前期要将小鱼剁碎,后期将其切成两段投喂,螺蛳要砸碎:投喂小麦、玉米等谷物时事先煮熟或者充分浸泡再进行投喂。为控制蟹种营养的过分积累,防止其性早熟,在经过一个月的投喂后,便停止人工投喂,让其自行摄食围栏内的天然饵料。
5.2日常管理
蟹种的日常管理要认真细致,坚持做好四查、四勤、四定和四防工作。
5.2.1四查四查是查蟹种的摄食情况,查水质、查生长、查防逃设施。在围栏养殖河蟹工作中,防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幼蟹的投放初期更应注意防逃工作,每周检查一次围网,发现漏洞应立即修补,在暴雨、大风及汛期更应日夜巡查,必要时加高和加固拦网设施。
5.2.2四勤勤除杂草、勤巡塘、勤做清洁卫生工作、勤做工作记录。
5.2.3四定日常投饵要坚持四定的原则,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5.2.4四防防敌害生物侵袭、防水质恶化、防蟹种逃逸、防止偷盗行为,特别是要防止敌害生物的危害,经常检查围栏区内有无水老鼠、青蛙、水蛇等对河蟹危害较大的天敌进入,一但发现要马上消灭。
5.3水质管理
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水草茂盛、微碱性水域中。大水面围栏养蟹使得蟹种围栏和外荡水体经常保持了微流水状态,因此水质条件有充分的保证,但要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要经常检查食场,不断捞除残饵、烂草和死亡的幼蟹,防止疾病蔓延和败坏水质,经常清理围网内的杂物和浮沫,以防堵塞网目,影响围栏内外的水体交换。
5.4幼蟹脱壳期的管理
在幼蟹的集中脱壳期要保持环境安静,禁止使用机动船,巡视时要尽量减少响动,以免惊扰幼蟹脱壳。禁止打捞围栏区的水草,保证河蟹有优良的脱壳环境;同时还要增投优质饲料,增加未脱壳和已脱壳幼蟹的能量,以趋向集中脱壳;还要适当泼洒生石灰,用量为每次每亩10~15kg,以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同时改善水质。
5.5病害防治
由于水库自然环境优良,天然生物饵料丰富;另一方面从围栏的选址、蟹种的选购、菌种投放的方法和密度、饲料的投喂、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都严格把关;同时每一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用量为10~15kg/亩,不但能预防蟹病,还可以补充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以利于蟹种的生长。因此,水库围栏培育蟹种基本上可以杜绝蟹病的发生。
6、蟹种的捕捞
当年投放的幼蟹生长至9月底平均规格可以达到10g左右,10月份就可以进行捕捞。一般采用地笼进行捕捞,在围栏区内投放多条地笼,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各收获一次,捕出的蟹种可马上销售,也可以进行暂养。暂养最好用土池,暂养密度为500kg/亩。对于建在成蟹养殖大围栏内,为养殖成蟹直接配套的蟹种可以不用捕捞,待来年5月份,大围栏内水草生长起来后再进行捕捞,或直接拆除蟹种围栏,让其自行进入大围栏内即可。

河蟹五壳基本结束,养殖户开始卖蟹,这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0xx河蟹养殖活动已然接近尾声,河蟹五壳也已基本结束。在这即将丰收的时刻您还应该注重什么?最近有很多养殖户朋友问我说我家满塘蓝藻水该不该杀?满塘泥浑水该怎么搞?晚上河蟹上岸多影响大不大?其实该怎么说呢现阶段这些在高温季节另人闻风丧胆的几大“杀星”对此时的河蟹来说影响已经不太大了,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注重什么呢?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河蟹后期育肥
1、投足饵料,同时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如冻鱼,鲜鱼等。
2、适当降低池塘水位,提高池底水温,利于河蟹提早成熟(根据温度来降水位)。
3、勤打水,促进水体的流动,刺激河蟹快速的蜕壳。
二、关注蟹价变化
河蟹养殖最终的目的就是赚钱,而蟹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利润的多少,就目前河蟹价格来看没有期待中的高价,相比于去年同期价格要低很多,就其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今年中秋节延后上市河蟹味道较差市场消费低迷导致市场价格低迷。还望各位老板密切关注蟹价变化抓住时机争取将利润最大化。
三、加强底改和消毒
到了后期河蟹投喂量加大加上受泥浑水、蓝藻水和雨天的影响池塘底部环境极易变差导致底部细菌大量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底改和消毒工作减少河蟹死亡提高回捕率。
四、做好防盗措施
每年到了河蟹起捕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养的螃蟹到最后却给别人做了嫁衣。各位老板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夜间巡塘或者相邻几个塘口互相帮忙防范,避免因此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河蟹交易大多都集中在后半夜进行,而后半夜也是人最困乏的时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各位老板在前往卖河蟹的时候切记不要单独前往可以找一同伴一同前往相互提醒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最后在这里预祝各位老板20xx河蟹养殖取得圆满成功!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如何防控软壳蟹?



高温软壳蟹防控要点
进入高温期,池塘环境开始剧烈变化,螃蟹进入一个危险而重要的时期。众所周知,螃蟹的习性是怕热不怕冷,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河蟹的活力、食欲、抵抗力逐步下降,特别是水位过浅、水草过早衰败的塘口,中下层温度较高,河蟹易焦虑、急躁、活动量大,消耗体内能量,而吃食较少,,营养得不到补充,最终导致蜕壳无力,出现软壳现象。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螃蟹体质较差,活力不强,呼吸频率下降,造成生理性缺氧,易爆发疾病,水温过高也是水瘪子蟹的诱因之一,要引起重视。
近期有许多养殖户反映草边上出现大量软壳蟹、有的还有点活力,缓慢爬行,大多数处于高温昏迷状态,不久便伤亡。特别今天天气不正常,上半月阴雨较多,到了中下旬温度一下子上来,水温、PH、溶氧等变化较大,出现大量软壳蟹。其实高温季节受水温和水质影响,加上伊乐藻为主的塘口,进入7月水草大量上浮腐烂,失去水草的天然遮阴净水作用,河蟹很少出现大量蜕壳,等到温度降下来后再蜕最后一壳(白露前后)。而我们看到的高温期蜕壳的螃蟹许多是应激性蜕壳,这类螃蟹体质较差,受光照、温度、底热、低溶氧等刺激后提前蜕壳,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营养积累,缺少钙质和能量,导致蜕壳不遂和软壳现象,特别是底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蜕完壳后螃蟹上草,表层水温高,直接引发高温伤亡。
水过浅、过瘦,应激性蜕壳多
哪些池塘易出现软壳蟹?
1、水位过浅、没有水草的池塘。导致水温过高,水体缺氧,亚硝酸盐偏高,应激反应重,河蟹蜕壳生长受阻。
2、透明度过高,水质较瘦的塘口。此类塘口光照过强,对河蟹造成较大刺激,引起生理活动紊乱,同时营养不足,水体缺乏钙、磷等蜕壳必须物质,导致营养积累不够,出现大量软壳蟹。
3、蓝藻爆发、水草腐烂的塘口。螃蟹蜕壳过程中对溶氧的要求比平时更高,高温季节晚上蜕壳较多,此时水体缺氧易导致蜕壳无力,出现软壳现象。
水草衰败造成河蟹软壳现象居多
4、高温杀蓝藻的塘口,导致缺氧和慢性中毒,影响螃蟹蜕壳,造成软壳。
蓝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粘性大,缺氧
轻度水瘪子病的螃蟹有时也能蜕壳,但蜕完后甲壳硬化时间比正常螃蟹长,营养补充不到位基本以软壳居多,部分水瘪子螃蟹蜕壳时将所有体力和能量消耗在蜕壳上,若蜕完后水环境变化过快及营养补充不到位,极易引发大量伤亡,需引起重视。
防控高温软壳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维持水位、不可过浅,太浅的没草的塘口晚上及时打水,补充新鲜水源。
2、气温较高、闷热天气晚上及时开增氧机,防止缺氧。
3、经常杀蓝藻的塘口(高温不建议大规模杀蓝藻)一定要及时使用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解毒,同时稳定水体PH值。
4、出现少量软壳蟹时,及时全池泼洒金维安+离子钙,补充河蟹营养,防止应激性蜕壳伤亡,提高河蟹体质,增强食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瘪子病。
5、水草烂的塘口建议高温期每个星期使用卫底(2亩/袋)改底,减少底部耗氧,防止缺氧和毒素杂菌蓄积,降低河蟹发病率,同时移栽水花生或从其他塘口拉点水草过来,帮助螃蟹蜕壳。
6、水草大量上浮后(尤其是伊乐藻),不要过度捞除(把发黑腐烂的捞吊就行),否则水面上没有水草覆盖容易导致下层水温过高,建议及时泼洒健草露(2亩/瓶),急救水草,提高其活力和抗逆性,减少腐烂。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养殖户解决问题,欢迎转发。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3578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