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解毒要有针对性


进入梅雨期,南京高淳的养殖户朋友喜欢用二氧化氯、碘等卤素类的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养殖户还是习惯于用有机酸之类的东西解毒。为验证有机酸对卤素类消毒剂的解毒效果,好润公司的技术员特以二氧化氯为例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名称:有机酸、硫代硫酸钠对二氧化氯解毒效果的实验对比
(二)实验用具:余氯测试盒、小试管(三个)、塑料瓶(三个)、吸管、刚取的塘水、“绿安”(主要成分为固体二氧化氯)、有机酸、“好水底毒净”(主要成分为硫代硫酸钠)
(三)实验步骤:
1.将三个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塘水,并依次标为0、1、2,其中0号瓶为对照组,1号、2号为实验组。(见图一)
图一
2.从3个瓶中各取5ml溶液分别加入对应的试管中,用余氯测试剂分别检测水中游离氯的含量。检测结果:余氯含量均为0mg/L,(见图二)
图二
3.用小匙分别加入等量的“绿安”(研磨成粉末)于三个塑料瓶中,搅拌均匀,静置2min,各取5ml分别检测余氯含量。检测结果:余氯含量均为5.0mg/L,(见图三)
图三
4.后将3个瓶子做如下处理:0号瓶加入2滴矿泉水,1号瓶加入2滴有机酸,2号瓶加入1粒“好水底毒净”(主要成分为硫代硫酸钠),搅拌均匀后静置2min。
5.上述步骤完成后,从3个瓶中各取5ml溶液分别测定余氯含量。检测结果:0号瓶和1号瓶余氯含量均为5.0mg/L,2号瓶为0mg/L。(见图四)
图四
(四)实验结果
由图四可以明显看出,1号管加入有机酸解毒后的效果与0号管加矿泉水(没加解毒剂)后余氯的含量没有多大区别。而2号管加入“好水底毒净”(主要成分为硫代硫酸钠)解毒后水样中余氯基本为零。
(五)分析
1.有机酸类对二氧化氯的解毒效果基本没有,而硫代硫酸钠对二氧化氯的解毒效果比较突出。
2.此次数据是在实验条件下得出,而在实际的养殖水域中,泼洒完二氧化氯后,表层水体中二氧化氯见光极易分解、挥发,余氯含量较低。而底层水体余氯含量往往较高,加之虾、蟹多数时间在底层活动,所以用完二氧化氯等卤素类消毒剂后一定要注重底层毒素的解毒,否则底层毒素就会越积越多,导致养殖动物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伤亡,尤其是极端天气底热、缺氧的情况下,毒素反应就会越明显。
总结:目前市场上许多养殖朋友普遍使用有机酸解毒,但通过实验不难看出,有机酸类对解二氧化氯的毒基本无效,在这里好润倡导池塘解毒一定要有针对性。
好润百科:
针对性解毒
1.有机磷(敌百虫)、菊酯类(敌杀死、速灭杀丁)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碱性、强氧化性物质来解除——石灰、“超能粒”
2.三嗪类(扑草净)、水溶性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的残留使用氧化性物质予以解除——“超能粒”
3.卤素类(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硫代硫酸钠予以解除——“好水底毒净”
4.强碱(石灰)、藻毒素(蓝藻、甲藻毒素)、重金属类(硫酸铜、硫酸锌)、季铵盐类、茶皂素(茶籽饼)、脂溶性抗生素等物质的毒素残留使用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C——“好水解毒宝”、“好C-100”。
5.体内毒素(肝毒、肾毒)使用生物有机酸、各种酶、免疫蛋白类物质予以解除——“加乐福”。
6.海因类消毒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的药物残留,使用能够打破海因类苯环的物质来解除——“超能粒”
指导老师:李志国

相关推荐

河蟹池塘解毒



各位养殖朋友早上好,河蟹养殖我们要从细节着手,降低养殖过程存在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河蟹前期解毒很重要,河蟹池塘的毒素从哪里来,如何针对性解毒,我们将对以下讲解。
1.去年小龙虾行情低迷,混养发病严重,导致养殖好多老板都用菊酯或者敌百虫清塘,小龙虾被杀死了,池塘毒素残留也严重。如果解毒不彻底容易导致河蟹苗种死亡。如果用菊酯和敌百虫清塘,建议先打水洗塘,把水放掉,然后用解毒灵解毒一次,在放苗前一到两天再用解毒碧水安解毒。
2.还有部分老板去年池塘青苔生长严重,年底大量使用大量用硫酸铜,硫酸铜处理青苔效果确实好,但硫酸铜熟于重金属,容易导致河蟹甲壳溃疡,严重的时候会影响水草生长。如果使用硫酸铜的,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解毒碧水安解毒,上水过后用一次,放苗前一天再用一次。
3.还有就是最近外河水比较差,首先就是亚硝酸和氨氮超标,亚硝酸盐会影响河蟹摄食,导致河蟹蜕壳困难。一般在打外河水以后建议各位老板用解毒护水宝解毒,或者用小苏打解毒,提高水体酸碱平衡,有利于后期肥水。

白露过后河蟹养殖户要警惕应激性损伤



进入白露入秋后,气温正进一步降低,对于河蟹来说温度下降为其提供了舒适的水体温度,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等着卖螃蟹了,“秋老虎”随时可能发威,再加上经过大半年的养殖,越到后期水质越不稳定,许多客户反映在高温期螃蟹没怎么伤亡反而进入白露前后,陆陆续续出现死螃蟹,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这跟水体环境异常和天气变化导致的应激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螃蟹在蜕最后一壳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日常管理,提前预防,把好河蟹养殖最后一关。
1、切勿过量换水。
许多水质恶化(倒藻、蓝藻、烂草等)的塘口在后期为了提高水体透明度而大量换水,这样极易造成河蟹应激性蜕壳,出现蜕壳不遂、蜕壳期死亡等现象,引起伤亡。建议少量多次地换水,换水前先测外源水指标,没草的塘口适量移栽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
2、用药要谨慎。
白露过后许多养殖户都知道要防纤毛虫,可能会使用部分刺激性药物,这类药物建议一定要谨慎使用,严格把控好剂量,否则会造成强烈的药物刺激甚至中毒,导致最后一壳蜕不出来,因此建议及时使用“氨基酸解霸”或“绿水解毒安”解毒,发现水草或岸边有大量壳子不得使用刺激性药物。
3、改良底质是关键。
白露后池塘底部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最高峰,尤其是中期过量投喂的塘口,底泥开始发黑发臭,刺激螃蟹,引起大量河蟹躁动不安,上草上岸,同时有机物大量消耗池底溶氧,养殖密度高的塘口直接导致河蟹缺氧死亡。建议定期使用“底黑安”或“臭氧水安”强力氧化池底污染物,提高底部溶氧,营造一个良好的底部环境。
4、降解毒素是保证。
后期倒藻、烂草、药物等引起的水体毒素偏高是导致中毒性应激反应的重要原因,趋于成熟的河蟹对水体毒素很敏感,浓度一旦过高,即会引起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大量伤亡,解毒降药残宜早不宜晚,等河蟹体内毒素蓄积到一定量后就难以治疗,只有提前预防。建议定期使用“绿水解毒安”解毒,水浓、水浊的塘口可以配合使用“强效EM”或“利生素”,净化水体,强力降解水体各种有害毒素。
5、内服强体是根本。
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河蟹应激性损伤,都离不开河蟹自身的抵抗力,只有加强体内营养,提高免疫力,才能应对外部的各种刺激,在对抗应激反应过程中,河蟹将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尤其是肝脏,水瘪子蟹在后期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肝脏已经无法应对各种应激反应,因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宝来利来保肝四件套:“保肝灵/肝舒+低聚糖863+肽菌素+速调速补”,增强河蟹体质,维持后期营养需求,缓解肝脏过量消耗。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掌握莫过度



随着稻田养蟹的不断发展,生产上环沟过大、苗种放养量过多,精饲料投喂过多,生产模式单一等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认为养蟹稻田环沟越大越好,开挖环沟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40%-50%。根据多年的经验,养蟹稻田的环沟面积,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土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30%。这样既节约开挖土方支出,又可以少挖废粮田,在市场发生变化,养蟹效益不高时返耕种粮。有的养蟹稻田苗种放量过多,每亩放养量达2500-3000只。实际上,稻田养蟹每亩放养五期幼蟹1200-1500只,或蟹种600-1000只为宜。过量放养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养成的河蟹规格小,上市价格低,影响经济效益。不少稻田养蟹户大量投喂小鱼、黄豆、蚬肉等精饲料,但产量并不能提高多少,效益自然不甚理想。稻田养蟹应在充分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适当投喂饲料,根据不同季节、螃蟹不同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来确定饲料品种。幼蟹期饲料以动物性精料为主,以确保成活率;壮膘期以植物性精料为主,以确保产量;其余大部分时间饲料应精粗搭配,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省开支。生产模式单一化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不少农户都在稻田养成蟹,结果一哄而上,蟹贱伤农。稻田养蟹,可以养成蟹,也可以培育扣蟹,还可以进行稻田鱼蟹、虾蟹混养。这样做既减小投资风险,又有利于平衡水产品市场,确保稳产高效。

解毒不彻底导致河蟹苗溜边上网有伤亡的处理方法



一直以来,河蟹养殖前期由于解毒不彻底导致的河蟹伤亡比较大,河蟹易出现溜边、上网、残肢、断爪等,甚至蜕壳时间延迟,尤其在四、五月期间蜕壳不规律,严重影响河蟹早期的成活率。根据如下案例,希望可以引起养殖朋友们在河蟹养殖前期对解毒的重视。
(一)池塘基本情况
临淮镇胜利村董老板的池塘面积10亩,池塘平底无沟,平均水深50cm,池塘水清,池底大部分有地皮。其池塘一头用网围了一个面积2亩的小区域(当地叫法,小围子),里面水位30cm。
3月5日用某厂家清塘药物(菊脂类)进行清塘。
4月3日放入200斤苗进池塘的小围子里,蟹苗规格为80只/斤,放苗前未试水。
4月8日到塘口发现,蟹苗有残肢断爪(图1)、上网(图2)、溜边(图3)、死亡等现象,并且池底有未吃的鲜鱼(图4)。
经了解,蟹苗放进池塘即出现上网、溜边。经询问得知:放苗后的第2天用了大苏打(硫代硫酸钠),4月7日和4月8日用了有机酸解毒,上述现象未得到缓解。
4月8日取水样经水质电解仪检测,池塘水中农药残留较严重(图5)。
图1残肢断爪的蟹苗
图2蟹苗上网
图3蟹苗溜边
图4池底未吃的鲜鱼
图5瓶中所示蓝色部分为农药残留
(二)处理方案
池塘水位较浅,结合河蟹病症,判断出董老板的池塘蟹苗上网、溜边等现象是由药残和气泡病共同引起,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4月9号上午“好运-CC”6包抗应激;下午干撒“超能粒”10包解毒。
4月10号上午“神力碳”10包和“藻得力”2包肥水。
处理后不见蟹苗有上网、溜边等现象,蟹苗摄食正常,并开始蜕壳,同时水肥起来后青苔的生长受到抑制。
(三)案例分析
1.清塘药物主要成分为敌杀死,属菊酯类,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对虾蟹类毒性危害大。本地常用敌杀死清塘,未解毒或解毒不彻底时蟹苗会出现残肢断爪、上网、蜕壳推迟、死亡等现象。
2.水清、水浅并且水草或青苔等绿色植物较多的池塘,在晴天的下午容易发生气泡病,河蟹出现不吃食、溜边、蜕壳后死亡、继发细菌感染等现象。
“好运CC”含有维生素C能够抗应激,增强蟹苗体质。“超能粒”的主要成分是高铁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打破敌杀死的苯环结构,能彻底的解除“敌杀死”等菊脂类的毒性。“神力碳”和“藻得力”肥水后水体透明度降低,可有效避免气泡病的发生及缓解其危害。

草鱼价格雄起,这些养殖技术要点要掌握


如今人们普遍关注水产品的安全问题,如何为百姓餐桌提供安全放心的水产品,已成为众多养殖户的共识,而草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在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有关养殖草鱼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鱼塘养殖环境的构建

草鱼最易生病,所以养殖无公害草鱼应周围无污染源,如农业废弃物、生活污水,各种垃圾等。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便利,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等条件。

鱼塘面积不要过大,东西向,水深保持2米左右。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冬季鱼池曝晒后,在放鱼种前10天注水,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经2-4天后放水,对注入鱼塘的水源及施入的粪肥须经消毒后入池,防止病菌等有害生物随水流入鱼塘。

2、优质鱼种的放养

要想养好草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氯、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浸泡消毒。第一批在3月中旬入塘,条件较好的池塘亩放规格为300-500g/尾的大规格草鱼250-300尾,规格在200g/尾以下可放500尾,密度过大或没有清洁流动水要备好增氧机,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草鱼占80%,搭配鲢、鳙、鲤等,另外可配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不断提高立体养殖效益。

3.良好水质的调节

养殖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保证池水“肥、嫩、爽、活”,每隔5天添加新水10厘米.有长期流动水更好,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青料为草鱼体重的30%左右,以2小时吃完为度。具体投饲量根据季节、天气、水温和摄食情况予以增减,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皇竹草在夏秋季用2%的EM水喷洒后半小时再喂,有显著降低草鱼肠胃疾病的发生。

掌握蛋鸭的繁殖方法


1. 蛋鸭的自然交配

(1) 自然交配的方法自然交配,即选择合适的公、母鸭,按合适的比例,在同一环境下饲养,让公、母鸭自由交配以繁殖后代的一种配种方式。根据不同要求又分为以下3种交配类型:① 大群配种法大群配种法指在母鸭群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公鸭,公鸭与母鸭可随机交配。这种交配方式在公鸭之间由于竞争的存在,所以强壮的公鸭会获得更多的后代,这种方法的受精率较高,但不能准确知道雏鸭的亲代,因此,只适于一般的繁殖场。② 小间配种法小间配种法又称单间配种,一个配种小间放1只公鸭和相应数量的母鸭,自然交配收集种蛋,这种方法适用于育种场。公、母鸭均可编号,配置自闭产蛋箱,在收集种蛋时要标明公、母鸭的号码,能确知雏鸭父母。此法对条件要求高,工作烦琐,受精率低于大群配种法,所以只适合育种场。③ 同雌异雄轮配法育种工作中的家系育种为了充分利用配种间,多获得配种组合和便于对配种的公鸭进行后裔测定和组建家系,通常采用轮换配种的方法。方法是在第一个配种期内放入1只公鸭,留够第一个公鸭配种的种蛋后,将第一只公鸭拿出,空舍1周后,再放人第二只公鸭,5天后收集第二只公鸭配种的种蛋,以此类推。(2) 种鸭自然交配的管理① 选择优秀的种鸭生长阶段选择在6~8周龄时,成年阶段选择在20周龄左右进行。种鸭的选择除在育种场进行综合选择外,一般种鸭场选择种鸭时主要看鸭的外貌有无缺陷,体重是否适当,健康状况如何。蛋鸭发育快,性成熟早,初配年龄以150日龄以上为宜。过早交配会影响公鸭的正常体成熟,同时也会导致受精率低。② 育成期公、母鸭分开饲养育成期公、母鸭分开饲养,可更便于对公鸭进行体重控制和光照管理。此外,也便于管理人员在母鸭转入产蛋舍前先转移公鸭并使公鸭易于适应产蛋舍的生活。③ 及时进行公、母鸭混群要想得到较为满意的种蛋受精率,应在母鸭开产前3~4周放入公鸭。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适当提早合群可提高母鸭的受精率。合群初期公鸭的比例可稍高些,如蛋用型公、母鸭比可为1︰(14~16);20天后可改为1︰25。在大群配种时,应将公鸭及早放入母鸭群中。混群后的前几天,应仔细观察公、母鸭之间的行为。如果公鸭攻击性过强,应移走一部分公鸭。将这些移出来的公鸭放置于一个单独围栏内,当母鸭更为成熟并且已准备好接受公鸭时,再把公鸭逐步放回鸭群。考虑到鸭群中的这种争斗和等级地位关系,放人公鸭的年龄和体重要相似,体质较差和活动能力差的公鸭配种能力较差,很少参与到配种中,应及时淘汰。2. 调配鸭群合理的性别比例一般情况下,将公、母鸭比例控制在1︰( 20~25)。在实际饲养中,如果公鸭互夺配偶,影响交配,表明公鸭过多,应适当减少。公鸭过多并不利于提高受精率。因为,公鸭相互打斗,引起死淘率加大;母鸭被过渡交配,导致部分母鸭体况下降,甚至害怕公鸭,不愿接受公鸭的交配,反而导致种蛋受精率下降。如果公鸭追逐母鸭配种而无互相争夺现象,表明公鸭数量相当;如果母鸭追逐公鸭,则表明公鸭数量不足或性欲不旺,应及时补足公鸭。公、母鸭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1岁左右的种鸭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鸭群公鸭数量可适当减少;气候寒冷季节,鸭的性活动受影响,公鸭比例应适当提高2%左右(按母鸭数计);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特别是放牧鸭群,由于能获得丰富的动物饲料,配种性能增强,公鸭的数量可适当减少;鸭群水中交配成功率高,所以在鸭群放水时间较长的季节里,公鸭配种能力强,母鸭比例也可相应大些。在种蛋孵化前,还应对种蛋进行受精率检验,以便于纠正不适当的配偶比例。方法是,随机抽样10枚种蛋,将受检种蛋打开,观察附着在蛋黄表面的胚珠情况。胚珠为一圆形白点的,属无精蛋,胚珠较大,内层透明而边缘浑浊的是受精蛋。优良的种蛋受精率应达到95%以上。3. 严格控制好公鸭的体况公鸭太肥或太瘦时,其精液质量差,行动不便,缺乏活力,影响公鸭的交配及种蛋的受精率。对公鸭要加强管理,保持健康体况。4. 及时淘汰残弱公鸭,补充健壮公鸭由于打斗、疾病或个体竞争力差的原因,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些公鸭变得残弱。残弱公鸭不但精子质量差,而且往往不能交配。因此,应定期淘汰残弱公鸭,并计算公、母鸭比例,当比值偏小时,应及时补充适龄健壮公鸭。有条件要定期做精液品质检查,如发现精液品质差的公鸭,要及时淘汰。5. 及时淘汰低产和停产母鸭根据鸭的外貌和生理特征及行为,及时淘汰低产、停产及伤残母鸭。(1) 根据母鸭羽毛光泽和脱落情况来判断春季鸭群刚进入产蛋期,高产母鸭表现出活泼,羽毛紧密且有光泽;而低产个体则表现为羽毛蓬乱,没有光泽。到了秋季,高产个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产蛋,养分消耗多,色素减退,羽毛零乱,由于多次与公鸭交配,背部羽毛变得稀疏,体况有所下降;低产个体由于产蛋少,消耗少,有些个体甚至已经停产换羽,所以表现羽毛光亮、整洁。(2)根据鸭喙的色素消退情况来判断开产前母鸭喙的颜色多为较深的橙黄色,随着产蛋的增加,色素逐渐消退,出现点状的灰黑色,鸭产蛋越多,鸭喙的黑色也就越深。(3)根据腹部容积和耻骨间距来判断高产蛋鸭腹部柔软,泄殖腔大而圆润,耻骨薄而有弹性,耻骨间距在4指以上;低产蛋鸭腹部有硬块,泄殖腔小,冷凉,耻骨间距3指以下。肛门下的羽毛粘有稀便等。

河蟹池底改产品的科学使用方法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认识到了使用底改的必要性,但是用什么样底改,怎么使用即科学又经济?何时使用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呢?这些问题有待解决。
首先我们要了解底改,根据功能可分为解毒型底改、增氧型底改、氧化型底改、还原型底改、生物型底改等。其实使用最多且效果显著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分解型底改,另一种是增氧型底改。下面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整理出如下办法,希望对那些想养好蟹,养大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过去养殖户都在六月底、7、8月份才使用底改,实际5月初就可以底改一次。为什么这么早要用底改呢?经过3、4两个月的饲养,河蟹已经脱壳两次,进入5月份还有一壳,有些塘口5月底已经第三壳结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各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加大,此时的饲料投喂也逐渐变大。粪便、残饵增多。有些塘口坂田上水不多,活动的河蟹不多,河蟹还是较多活动在环沟以及深水区,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环境恶化加剧。根据多年观察发现,这个阶段有些塘口以及出现缺氧、半缺氧状态(常见状况时河蟹躲在草头、在岸边、上岸、伊乐藻中有很多草窝等),说明此时的环境以及开始变化,给养殖户提醒要改善环境了,否则河蟹摄食量会下降,饲料转化率会下降。有些塘口在年终结算时发现饲料比别人喂得多,可是河蟹产量、规格都没有别人大,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就是因为池塘长期处在半缺氧状态,导致部分河蟹只吃不怎么长,脱壳翻头也比较小,最终导致河蟹产量和规格都上不去,所以5月底至少要全塘底改一次,深沟、环沟以及深水区要底改2次,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环境,给河蟹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们顺利脱壳生长。
刚说过为什么要底改,现在谈谈用什么样的底改?根据塘口水质情况,如果池塘水质出现各种问题(水浑、虫子、水白、水红、甚至爆发蓝藻),使用解毒型底改;水质不浑浊、而且在前期经常解毒的塘口使用分解型底改分解残饵粪便、使用氧化型底改增加底部溶氧提升氧化还原电位,同时配合调水产品效果更好。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掌握蟹池的水体环境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那么为什么中度肥水能提高池塘养蟹的产量,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现分析如下:
蟹池人为大量投饵后的剩饲、残饲,河蟹的排泄物经过分解加上池底土壤厚有肥力对池水的慢慢释放等,形成了池水的肥力,池水肥力是池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基础因素之一。当池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使池水呈某种藻类带来的固有色,有绿色、褐色、黄褐色等。水的肥度常按池水的颜色或透明度来判断。清水指水色清淡、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水的透明度一般在35厘米以上,肥水指水色浓、水中浮游植物量多,一般呈褐色、茶褐色、油绿色,水的透明度较低。一般在15厘米以内,中度肥水介于二者之间,水色肥而嫩爽。
蟹池池水肥度的调节:
目前许多养蟹户普遍采用进排水的方法来调节蟹池水的肥度,这不是最佳办法。因为过多的进排水:一是浪费电力;二是流失水中有效成份;三是水位不定,河蟹洞穴变化频繁,部分河蟹迁移水面以上不吃食,不蜕壳,形成懒蟹;四是进排水稍有疏忽,就可造成河蟹的逃漏。养蟹池塘水的肥度可用以下办法来调节。
1、水质清瘦的池塘,往往池底淤泥少,池中肥力不足,可采用施肥的方法来调节,一般在池塘清整后,蟹种放养前15天,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3一5担,养殖中期如池水仍较瘦,可用化肥追吊,一般每次每亩用尿素3-4公斤,15-20天用一次。
2、投放鲢鱼、鲫鱼种或青虾苗。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和青虾能摄食河蟹吃剩的饵料碎屑,减少池塘有机物积累,繁池适当混养这些品种,可起到控制池水过肥的作用。一般亩放鲢鱼种100尾、鲫鱼种500-600尾(每公斤20-40尾)、青虾苗2万尾或2-3厘米的幼虾0.5-1公斤。
3、对池底淤泥较多,水中肥力较足的池塘,可通过栽植水草或投放浮游性水生植物如大、小叶浮萍、水花生等,吸收水中肥力,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移栽或投放的水草面积约占总水面积的1/5-1/4。这样不但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要,还可改善水质及河蟹的肉味品质。

从五个方面掌握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其常栖居在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水域中,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一般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每年的6――9月份为河蟹活动摄食的盛期。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因而利用大水面养殖河蟹,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镇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水域的选择
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最好是沉水植物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中的芦苇、蒲草),螺蚬较多的水域(螺蚬不足可以进行人工放养)。这样,河蟹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生长。水草不多的地方可以采取人工种植部分水草的方法予以弥补。
1.2防逃设施的建立
采用网片和树桩(竹桩)将养殖水域圈围起来。拦网宜采用聚乙稀网片,网目大小以不逃蟹为宜,最好采用双层围网。拦网的高度应在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网脚以石笼作沉子沉入底泥中,并用倒刺桩将网片插入泥土中,在内层网衣上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做成倒檐,以防河蟹从网上翻出外逃。每隔一定距离用树(竹)桩插入泥土中0.5――1.0米,以加固拦网,防止风浪冲击。
1.3清野
幼蟹放养前,应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清除水域的野杂鱼类,减少河蟹的天敌,为河蟹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蟹种放养
2.1严把蟹种质量关
养殖效益的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选购苗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选购的幼蟹(蟹种)应当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2.1.2在江淮地区及长江流域,长江蟹是优先选购蟹种,其生长速度及回捕率要优于其它蟹种。在同等条件下,辽河蟹性成熟比长江蟹早,个体的平均规格自然要小得多。
2.1.3内陆纯淡水培育的蟹种要优于沿海地区培宜的蟹种。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培育用水有一定的盐度,培育出来的蟹苗不适应内陆水域,易早熟,生长速度不很理想,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培育幼蟹。
2.1.4从多年养殖结果看,生态式土池育苗比工厂化水泥池育苗来得好,前者培育的苗种更加适应自然放养,特别是大水面放养。
2.2适时确立放养时间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的3――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的冬季和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
2.3确定合理放养量
放养量的确定应根据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及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以200――300只/千克的蟹种按400――600只/667平方米的密度放养。面积大、饵料足、水质好,资金有保障的也可适当地增加投放量,但不能超过该水域的自然供饵能力。
2.4采用科学的放养方法
放养前,将蟹种装在船上,尽可能地放均匀一些,范围放大一些。如果是外地采购的蟹种,因历经长途运输,脱水时间较长,则不宜直接投放,而应先将幼蟹进行缓苗处理,即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取出放置3――5分钟,如此反复2――3次,待幼蟹充分吸水,适应水域环境后再按上述方法放养。
3饲养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水域中水草一般较丰富,在前期一般无需投喂,7――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为了有效地保护好水草免遭大量破坏,此时应及时投喂部分人工饵料,如螺蛳、河蚬、鱼虾肉等,植物性饵料中的谷类、豆类、南瓜丝、山芋丝等,以更好地促进河蟹快速生长。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和下午17――18时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应按河蟹体重的5%――7%。上午宜投喂在水草的深水区,下午应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
3.2水质管理
大水域一般水体畅通,水质不易变坏,但在水草被河蟹咬断漂浮水面时应及时捞出,以免在高温季节腐烂败坏水质。同时禁止有机磷类及菊酯类药物污染水质。另外,每隔15天用生石灰按25――30千克/667平方米化水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
3.3日常管理
首先要加强拦网管理,及时检查围栏的网片有无漏洞,如发现漏洞,应及时补修,特别是在洪水季节,河蟹很容易随水的流动逃逸。
另外,在河蟹生长期间禁止打捞水草,禁止放鸭,禁止用渔具进行水下作业,因为这样都很容易造成河蟹伤亡,特别是河蟹蜕壳高峰期,其危害性更大。
4病害防治
4.1水域清塘消毒应尽可能进行。
4.2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快,尽量不要使蟹体受伤。
4.3采用定期泼洒生石灰与拌饵投喂内服药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常用的内服药有氟哌酸、益肝素、FRC等。
5成蟹捕捞
大水面养殖河蟹不同于池塘养蟹,应适时进行捕捞。9月中旬开始,有相当一部分河蟹企图向网围外攀逃,因而适时确定捕捞时间,对提高回捕率,减少河蟹逃逸很重要。所以大水面拦网养蟹,必须提前开捕,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赶在成蟹自然生殖洄游前集中力量组织捕捞,通常用地笼和蟹簖(迷魂阵)进行定置张捕,捕捞效果较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44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