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蜕壳前管理

Yz023.cOm
今年春天较早,而且倒春寒多,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在河蟹蜕壳前我们如何管理:
1.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给河蟹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病害微生物的感染,外部病原少了,河蟹被感染的机会就少。建议各位老板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用碘消毒三天两次,特别磨爪严重的塘口。
2.做好肥水工作,河蟹在蜕壳期间对溶氧需求更好,溶氧越好,河蟹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就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肥度。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肥效持久,且有益藻类多,可以被动摄食。
3.河蟹再蜕壳期间对营养需求更高,河蟹需要摄食易消化,更要易于吸收。可以内服益生肽功能发酵料促进吸收,也可以把益菌素发酵液拌料促进消化,提高摄食。
4.河蟹在蜕壳期间严禁收到任何刺激性强的东西,包括杀虫,消毒药等。在河蟹蜕壳期间很多有刺激性的药物尽量不要用。
5.河蟹在蜕壳期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再河蟹蜕壳期间不要随意增加水位,或者大量换水,这样会给河蟹带来应激。如需要换水可以外泼应激宁和葡萄糖离子钙,增强体质。
河蟹池塘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收获就多一点点。

相关推荐

河蟹前期蜕壳管理要点


每个地区,每年都会有很多相同现象,相邻的两张池塘,苗一样,水一样,饲料一样,用药一样,一年到头也看不见死螃蟹,而年底的产量规格却相差甚远。那为何差异会如此之大呢?产量低的池塘,河蟹都去哪里了?如果河蟹三壳以后出现大量死亡,基本都是可以看见的,死亡量少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其实大家都知道,最终产量低的池塘,主要是早期一二壳的成活率很低,“偷死”严重。近几年,河蟹苗种退化严重,很多池塘也存在连作障碍,再加上很多人为不正确操作因素,致使河蟹在一壳、二壳时出现顶壳、掉脚、“偷死”等现象导致前期成活率极低。因此,前期蜕壳期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深水位
稳定决定存活。前期昼夜温差大,水位越深,温差越小,河蟹应激也越小,吃料也会越好,成活率也会越高。众所周知,河蟹蜕壳时所需溶氧更高,大约是是平时的2-3倍,水越深,水体越大,溶氧越充足,翻壳比也会越大。同时,前期温度低,水草生长缓慢,而水浅光照强,青苔(喜光,光照越强,生长越快)却容易大量生长,严重影响水草生长。
2、保证足够的营养
营养决定规格。河蟹蜕壳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保证足够的营养,才能帮助河蟹顺利度过“鬼门关”。只有在吃料好,营养积累充足,体质好的前提下,蜕壳才越顺利,翻壳比也会相应增大。因此,前期要投喂高蛋白饲料或者冰鲜鱼,同时使用“利洋营养套餐”(“LY-生命素”4袋+“营养快线”4袋+“利多精”1瓶)拌1000斤料,或者1袋“冰鲜宝”拌20xx底利益的最大化。

高温蜕壳前河蟹养殖户要做好预防工作



小满开始,随着气温的升高,投饵量的增大,水中有害污染物不断积累,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开始蓄积,有害藻类、细菌大量繁殖,水色容易浑浊、变浓,往往导致河蟹第三壳、第四壳伤亡较大。因此,河蟹养殖户建议提前做好蜕壳前的预防工作,避免蜕壳期河蟹损伤。
1.蜕壳前解毒。高温期蓄积的毒素(氨氮、亚硝酸盐、药残等)会直接导致河蟹慢性中毒,吃食量减少、缺氧等一系列症状,使得河蟹蜕壳无力,出现蜕壳不遂、拉脚等现象。建议全池泼洒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7亩/瓶),降解池塘毒素,缓解高温应激。
2.蜕壳前改底。在蜕壳前,建议使用一次卫底(2亩/瓶),改善池塘底质,减少毒素和有害菌滋生,防止高温期底质泛酸、发热。
3.蜕壳前强体。在每次蜕壳前,全池泼洒金维安(4亩/袋)+离子钙(2亩/瓶),提前补充营养,增强对高温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保证螃蟹蜕壳时体内储存足够的能量和钙质,预防软壳、顶壳、拉脚等不良现象。
4.蜕壳前调水。养殖中后期水质容易浓浊,导致水体溶氧不足,河蟹蜕壳过程中缺氧,造成伤亡,因此建议在蜕壳前,使用FS-活力菌(2亩/袋)调节水质,减少水中耗氧有机物,提高透明度。
5.蜕壳前拉草。伊乐藻生长过旺的塘口,在大量蜕壳前一定要打草头、拉草,保持水草间的空隙,防止河蟹缺氧和形成懒蟹。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1、及时观察,确认河蟹蜕壳期
(1)河蟹养殖期间,要加强对池塘的巡视工作,主要是多看池塘蜕壳区、浅水的水草边和浅滩处是否有河蟹蜕壳后的空壳。如发现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2)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的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淡,腹甲无水锈,步足柔软。
(3)看河蟹规格大小。河蟹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左右,而体重比蜕壳前增大了近一倍。在河蟹生长例行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个体大、体色淡的河蟹,表明河蟹已经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总是在蜕壳前几天吃食迅猛,主要是为后边的蜕壳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到了蜕壳前一两天,河蟹基本上不吃食。如发现近几天投喂饲料的剩余量有所增加,检查无蟹病发生,则表明河蟹有可能即将蜕壳。
2.河蟹蜕壳时期的管理事项
河蟹在蜕壳的进程中和刚蜕壳不久,尚无抵御敌害的能力,因此养殖过程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做好蜕壳时的保护工作。
(1)为河蟹蜕壳提供良好的环境,给予其适宜的水温、隐蔽场所和充足的溶氧,池水不可灌得太多,因为水位深,蟹体承受压力大,增加河蟹蜕壳的困难,所以在建池时留出一定面积的浅水区,或适当留一定的坡比,以供河蟹蜕壳。
(2)投喂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化分,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饲料,蜕壳区如果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3)为便于加强蜕壳管理工作,蜕壳来临前,在饲料中添加快佳钙或快补配合肝胆康和高稳易还原VC或汉宝水产专用VC,保证大部分的河蟹以良好的体质同步蜕壳,而且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数量,使动物饲料比例占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饲料的喜食度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4)河蟹蜕壳时喜欢在安静的地方或者隐蔽的地方,因而在大批量河蟹蜕壳时,需有足够的水草,可以临时提供一些水花生、水浮等作为蜕壳场所,减少投喂,减少人为干扰,并保持安静,应尽量少让人进入池内,也少用捞网打苗检查,注意家禽鹅、鸭等、进入培育池,惊扰河蟹蜕壳,甚至引起死亡。
(5)蜕壳期间,保持水位稳定,经常用超浓缩PSB调节水质,一般不需换水。
(6)发现蜕壳时,需加强巡塘检查力度。清晨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可以检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足水份膨胀后,自由爬动时,放入原池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收取刚蜕壳的河蟹换个池塘专养。
(7)河蟹在蜕壳后蟹壳较软,需要稳定的环境,此时不能施肥、换水,饲料的投喂量也要减少,以观察为准。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后出来大量活动,沿池边寻食时,可以大量投喂,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高稳易还原VC+VE或新酶肽VC配合新酶肽免疫多糖和水产专用消化酶,同时定期外泼优力钙配合解毒应激灵,增加河蟹抗应激作用,强化河蟹的营养,促进生长。

河蟹蜕壳不遂病


疾病名称蜕壳不遂病

为害对象 河蟹
疾病概述 河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背甲上有明显的棕色斑块或斑点。

病原 河蟹感染疾病无力蜕壳或在生长过程中缺乏钙质或某些微量元素,均可引起蜕壳不遂,但此处是指由后者引起的疾病。

症状 河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背甲上有明显的棕色斑块或斑点。病蟹全身发黑,因无力蜕壳而死亡。本病在池塘养蟹中最为常见,个体较大的成蟹(规格在100克/只以上)、干旱或离水的河蟹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检查河蟹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对症下药治疗。如是缺钙或缺微量元素引起,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1)每月用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

(2)全池泼洒磷酸钙,使池水成1-2毫克/升浓度。
(3)在饵料中添加适量的贝壳粉和促生长脱壳素,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一般3-5天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河蟹第四次蜕壳期间及蜕壳后的养殖管理技术



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河蟹成蟹养殖将进入第四次蜕壳过程。就对成蟹养殖而言,河蟹第四次蜕壳只要管理措施得当,一般不会出现较大伤亡。但是,这一阶段已进入梅雨季节,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必须一着不让抓好这一阶段的养殖管理。
一、环境的营造
蟹池中旱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应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板田上水草长势不好的池塘应在水草区域适度施肥,水草不足的区域要及时补种或移植,争取做到池塘中水草疏密相间,合理布局,池塘生态环境良好。围网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应视水草生长情况决定围网撤除,大部分围网撤除时间在6月中旬-下旬;环沟深处的伊乐藻应进行部分清除与移栽,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引发疾病。在清除伊乐藻过程中,应做到少量多次,边改底边清除,防止池塘底层有毒的害物质泛池败水。对尚未补放螺丝的池塘,可在蜕壳后投放一批优质活螺丝,投放量视螺丝存塘量而定,普遍可投每亩300斤左右。
二、饵料的投喂
进入6月份河蟹摄食量已较大,第四次蜕壳以后食量将增加,应及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小鱼每亩达3斤左右,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豆粕、玉米、黄豆、蚕豆等,动物性饲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
三、水质的管理
河蟹养殖池塘水质应保持鲜、活、嫩、爽,池塘水位一般要求达到较高水位,在蜕壳前可泼洒一次生石灰进行调节水质,生石灰用量不宜过高,要求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0斤左右,适度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含量。由于气温较高,河蟹活动量增加,可能由于投喂量不足、水质调节不好、水体活动空间小、杀菌消毒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池水浑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如调整饵料、品种,调节水质、增加水位,杀菌消毒、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相应措施,保持池塘水质清爽,水质清瘦的池塘应应考虑适度肥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公分左右,有利于河蟹的的健康生长。
四、病害的防治
现在正处于梅雨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气压低、湿度大、光照少,伊乐藻、苦草顶端出水水部分易腐烂,致病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质分解不彻底,产生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当前是河蟹病害防治的关键时刻,应结合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水体生态环境营造等开展防治工作。在第四次蜕壳以后要进行1次杀菌消毒,特别是在第三次蜕壳以后这项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尤为重要。现在也是微生物制剂应用效果较好的时期,可广泛使用、定期使用,一般7-10天左右用一次,既可调节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怎样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河蟹是靠蜕壳才生长的。每蜕1次壳体重增加20%左右。但是有些养殖户常常遇到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的问题,这除了蟹的品种不适应当地水域环境外,与脱壳有关的因素还有饲料的营养成份,水质的酸碱度,池塘的条件以及蟹种本身是否性成熟有关。今以长江品种为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选种长江水系中的河蟹品种也有优劣之分。既要拣去非长江品种的,又要去除已经性成熟的凡第一侧齿超出眼眶的为长江品种、低于眼眶的均为非长江品种;凡脐部(雌性)已覆盖整个腹甲,并且边缘长出绒毛的,是已经性成熟的。雄性则也同样在群体中已经成熟。必要时,可揭开腹甲观察。成熟(雌性)的卵巢呈紫色,甚至可见卵粒。成熟(雄性)的有白色精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不慎混入性成熟蟹种,大都会蜕不出壳而死亡,混入数量越多,死亡也越多。
(二)调节水质水质的理化因子是河蟹蜕壳生长的第一要素。适应河蟹蜕壳的水质要求pH值在7.5~8.5之间;铵氮在0.1~0.4毫克/升以内;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的清新水域环境。而一般池塘水质的pH值在6.5~7之间,甚至6.5以下;铵氮高达0.5毫克/升以上。肥度较高的老水、肥水、水花水,是最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的水质。调节方法是先排去原塘水1/3以上,加入等量新鲜水,使水质保持爽而活,每0.067公顷每半月施生石灰10~15公斤,调节池水酸碱度,使之呈微碱性;池中水生植物的栽种面积保持占池塘水面的30%以上,以吸收池塘肥分澄清水质,利于河蟹攀爬、摄食和帮助蜕壳;在池中背风向阳处设缓坡,供河蟹取暖、觅食、蜕壳;高温季节不施有机氮肥、可施无机氮肥搭配无机磷肥。视水质肥瘦酌情用量。每次每0.067公顷各1~1.5公斤,使铵氮不超过0.45毫克/升;底质污泥超过20厘米的要去除一部分,保持10厘米以内。
(三)加强投喂河蟹在蜕壳前,仍需要较多的营养,以供给蜕壳前后生长需要,不论何种规格均需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才可促使其群体尽可能多的同步蜕壳。保证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有条件的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量根据培育规格而定。培育扣蟹的,不超过蟹总体重的5%,可防止营养过剩而早熟;培育成蟹的,则可投其蟹总重量的10%以上,尽可能使其吃饱、吃好,促使蜕壳生长。
(四)防治病害河蟹的栖息水域,不论池塘或稻田,在放种前,均需清塘消毒,杀灭病原菌,凡能排净水的塘,尽可能排净后清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溶化后均匀泼洒至整个池底及四周堤坡内侧。这对培育扣蟹的塘尤为需要。放养蟹种后,如发现有寄生虫寄生,要及时下药。

河蟹蜕壳补钙抗应激



(葛老师说蟹)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是3月22日,农历二月十六,离中秋节还有175天。今天天气多云转阴,明天天气多云,后天天气多云。
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开始有少量河蟹蜕壳。
1.河蟹蜕壳期间不要大量加水,如果需要加水,在打水过后用葡萄糖离子钙和应激宁增强体质。
2.河蟹将要蜕壳,建议各位老板现在肥水,即可以增加水体肥度,又能增加溶氧,还可以抑制青苔。建议各位老板可以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肥水时间久。
3.发现河蟹蜕壳的池塘,在有少量河蟹蜕壳的时候补钙一次,发现大量蜕壳再补一次。建议各位老板第一次用葡萄糖离子钙和应激宁,第二次用高钙。
4.河蟹在蜕壳期间加强内服,增强体质。
5.河蟹在蜕壳期间严禁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比如杀虫等。
河蟹池塘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收获就多一点点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7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