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常见病稚蟹弓背病的防治技术


稚蟹弓背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副溶血弧菌生物型等细菌感染稚蟹,引起病蟹上岸、腹肢支撑地面将身体支起,反应迟钝,大量死亡的疾病。
(一)病原
李艾宽等(1999)报道,稚蟹弓背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生物型α。二者都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无芽孢,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水解、甘油生酮、明胶水解、胨化、还原硝酸盐阳性,产酸、产碱、酸凝固、凝乳酶凝固阴性,副溶血弧菌生物型菌对葡萄糖氧化发酵产酸不产气,甲基红试验阴性,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脱氧核糖核酸碱基比为(42-45)摩尔%。嗜水气单胞菌为葡萄糖氧化发酵产酸产气,甲基红试验阳性,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脱氧核糖核酸碱基比为58-62摩尔%。用这2种菌分别浸浴大眼幼蟹、稚蟹,均于第2天即开始发病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的相同,且又从人工感染的病蟹中回收到了这2种菌。
(二)流行情况
主要是危害大眼幼体入暂养池变态为稚蟹后不久发生,流行广、危害大,可导致稚蟹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三)症状
大眼幼体变为稚蟹后不久便大批爬上岸,或躲藏在岸边的土缝中,以腹肢支撑地面将身体支起,反应迟钝,甚至人驱之也不回到水中,最后死在岸上。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可用血清学、分子生物技术进行快速诊断。
(五)预防措施
(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进行消毒。
(2)选择健壮亲蟹进行人工繁殖,采取微流水生态育苗(王武等,1998),将苗培育得健壮。
(3)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采用生物、物理、化学方法保持水质、底质优良、稳定(详见河蟹颤抖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蟹体抵抗力。
(六)治疗方法
疾病早期可以外泼水产保护神及饲料上喷水产保护神进行治疗。

相关知识

河蟹养殖常见病腹水病的防治技术


河蟹腹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很大的河蟹疾病,病蟹的背甲内有大量腹水。
(一)病原
由嗜水气单胞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较常见。
1.嗜水气单胞菌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5-1.0微米×1.1-1.7微米,无芽孢,无荚膜,绝大多数菌体为单个,少数为2个相连,极生单鞭毛,葡萄糖氧化发酵测定为发酵型产酸产气,无氯化钠胨水中生长良好,含6%及以上氯化钠胨水中均不生长,其中1株菌对柠檬酸盐不利用,1株菌对赖氨酸脱羧酶阴性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与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外,其余30多项生理生化反应均与《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嗜水气单胞菌相同,个别生化反应不一致是由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菌株存在的差异所致。
2.拟态弧茵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4-0.8微米×0.8-1.4微米,无芽孢,无荚膜,极生单鞭毛,单个或2个相连,菌体直或稍弯,葡萄糖氧化发酵测定为发酵型产酸,但不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酒石酸盐反应阴性,对多黏菌素敏感等30多种生化反应与《白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拟态弧菌相一致。
3.副溶血弧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单鞭毛,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对弧菌抑制剂0/129(150微克/毫升)敏感。胞外产物具明胶酶、几丁质酶、淀粉酶、酪蛋白酶、磷脂酶等多种酶活性及溶血活性。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养蟹地区均有发生,1龄幼蟹至成蟹均受害,在长江流域于5-11月均有发生,其中尤以7-9月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发病严重的塘甚至绝产。在池中不种水草或种得很少,水质恶化,不投喂颗粒饲料的蟹塘,发病尤为严重。
(三)症状
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病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多数爬至岸边或水草上,不吃食,轻压腹部,病蟹口吐黄水。打开背甲时有大量腹水,肝脏发生严重病变,以至坏死、萎缩,由原来的黄色变为淡黄色,直至灰白色;鳃丝排列不整齐,有时有缺损,呈灰褐色以至黑色;病蟹胸部肌肉很不丰满,很瘦;折断步足有大量水流出来,步足肌肉萎缩;心脏肿大,心跳乏力;有时背甲的内膜也被烂成残缺不全,因而从背甲外面观察,背甲呈花斑状;肠内没有食物,或在近肛门处有少量粪便,有的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胸部和腹部连接处水肿,不能正常蜕壳,最后衰竭而死。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作出最后确诊。如果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直接将分离菌株鉴定到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菌株很多,其中有不少菌株是不致病的,因此,如仅作细菌鉴定,还不等于已找到了病原菌。
(五)预防措施
要进行全面综合预防,具体方法详见河蟹颤抖病的预防措施。
(六)治疗方法
采取三步曲治疗方法。第一步:先杀虫,如河蟹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必须先杀虫。否则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后,损伤鳃组织及蟹壳,这就为细菌不断入侵打开了门户,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第二步:外泼消毒药及内服药饲相结合,将蟹体内外及水体中的病原菌同时杀灭。外泼消毒药可以任选一种,最好是选用无残留、无公害的二氧化氯或水产保护神、伏碘,这些药比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漂白精等的费用略贵,但后者会产生诱癌物质,污染环境。外泼消毒药的次数随病的轻重而定,病轻的泼药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反之则泼药次数多、间隔时间短,一般为2-4次。
内服药饲可以选用下列任一种:
(1)每千克饲料中加蟹安Ⅲ号10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河蟹喜欢吃的颗粒药饲,连喂6天左右。
(2)每千克饲料中加治鳖灵1号10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河蟹喜吃的颗粒药饲,连喂6天左右。如在饲料中加些保肝解毒药及维生素C、维生素E,则疗效更好。第三步:在停药后2天,全池外泼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适合河蟹生长。并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使河蟹尽快康复,健康成长。种得很少,水质恶化,不投喂颗粒饲料的蟹塘,发病尤为严重。

河蟹养殖常见病真菌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
河蟹真菌病的病原为离壶菌。该菌的菌丝很长,为不规则交叉分支,一般不分隔,弯曲,直径8~40微米。菌丝吸取河蟹幼体营养,生长发育很快,不久就充满宿主体内,不论头胸和腹部内均可寄生,好似松树叶和杨树根须。在河蟹幼体内的菌丝颜色不断变化,呈黑、绿、青、灰、桔黄等颜色,靠近幼体表面的菌丝形成隐子囊。真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般比细菌强,耐受温度、盐度、pH值的范围很广,在含有氯化钠为0.7%、pH值5~11的范围内均可生长。
2.症状
受感染幼体头大尾小,体呈黑色,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该菌传播速度很快,第1天幼体就可能有1%寄生,2~3天后所有幼体100%感染,严重者全部死亡。
3.流行情况
据调查显示,目前该病已为我国河蟹人工繁殖中的主要病害,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岛,从沿海到内陆,大部分河蟹人工育苗场均有发生,从河蟹胚胎的卵-幼体-蟹-成蟹-亲蟹,真菌类离壶菌均有寄生,尤其对幼体和幼蟹造成很大威胁,一般成活率只有5~6%,如果蟹苗经药物浸泡再培育幼蟹,成活率可提高1~3倍。
4.防治方法
真菌病原目前尚无有效办法杀灭,但已掌握其传染途径和寄生部位。因此首先应设法切断其传染途径,宜从亲蟹入手,凡是河蟹人工繁殖场,应选择没有离壶菌寄生的成蟹作为亲蟹,在亲蟹促产前进行消毒处理。

河蟹养殖常见病窒息症防治技术



又称缺氧症、猝死症。用鳃呼吸的特种水产动物最易发生窒息症,窒息症是人工养殖常见的多发病。河蟹一般要求池水溶氧量为5毫克/升,若低于2毫克/升则会发生缺氧窒息死亡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不换水、无增氧设备和饵料密度超限。也可能是池水中有机物过多(残食、烂草、淤泥、排泄物),即水过肥,招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而耗氧及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池中浮游生物(藻类、原虫、微生物)大量繁殖污染,也会造成缺氧、中毒和病害。池水盐度过高会降低水的溶氧量,也容易发生缺氧症。
临床检查观察时,病初可见食欲降低,活动力下降,头不时浮出水面困难地呼吸;病后期不食、不动、浮于水面,最后窒息死亡漂浮水面或沉底。剖检时,单纯缺氧症尸体一般鳃部色泽不发黑,但会有细沙附着,不见有其他病症。检测水中溶氧量,可以确诊。
治疗蟹窒息病,应立即换新鲜水或增氧,同时清除池中过多的水生植物,特别是腐烂的植物。这项措施越早、越快、越见效。也可将上草或上岸呼吸的蟹捞出放入新鲜水池中饲养,以缓解病情。如有条件的养殖场,可进行池水溶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的监测,以便于采取换水或清池消毒等措施,从而从根本上防止病的发生。放养密度始终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过密,可引发缺氧、伤害以及污染,使池水水质变坏,促使大量生物(藻类植物、微生物、寄生生物等)繁殖而产生疾病。

河蟹养殖常见病之缺钙症防治技术



河蟹缺钙又称营养性不良或软壳病,是幼体的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有:
1.鳃类水生动物能从水中直接吸钙,而磷则需从食料中获得且应含0.4%以上。因此,如果食料中钙磷不足或缺少,就会发生病。
2.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者长期在阴暗处饲养而造成日照不够,也可诱发缺钙症。
3.池水中含有机锡杀虫药,从而抑制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如浓度达14.5微克/升,即可导致47%~60%蟹发生软壳畸形病症。
在临床上病症通常为病体食欲降低、活动差或无力、生长缓慢。蟹则出现甲壳形不正、不平或质软,严重的死亡。
防治缺钙症,要增加动物性饵料比例,特别是要补给活的或新鲜的动物饵料(鱼、肉等)。了解食料配比、加工情况,是否存在的新鲜的、动物性饵料的缺少或不足的问题,以及食料是否腐败变质等。尽可能做到饵料多样化,切忌单一。以全价营养为标准,这对幼体更为重要。光照与遮阳要适当安排,切不可全照全遮。

河蟹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因:主要是水霉病和绵霉病、生毛病,主要因运输、操作不慎,水霉菌和绵霉菌侵入蟹体。
2.症状:蟹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丝,像一团团灰白色陈旧棉等。菌丝长短不一,约2~3厘米向外生长。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向外生长成棉团状菌丝,俗称“生毛”。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酵素分解组织,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蟹行动迟缓,摄食量减少,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蔓延,造成死亡。此病淡水生物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受伤河蟹。当水霉病着生面积占体表的1/4时,河蟹数日内即死亡。
3.预防方法:捕捞、运输、放养河蟹等操作要细致,谨防蟹体受伤;放养时用漂白粉或食盐浸洗消毒。
4.治疗方法
(1)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蟹3~5分钟。
(2)对病蟹用浓度50~100毫克/升芳草水霉净药液浸洗10~20分钟。

河蟹养殖常见病河蟹急性中毒的防治方法



河蟹急性中毒有两种症状:

(1)有毒因子,因为侵袭强度大,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河蟹的鳃、三角膜,使河蟹背甲后缘涨裂出现假性“蜕壳”,或三角膜呈红、黑泥性异状,或河蟹的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

(2)有毒因子,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水草、人工饲料的吃食带进,经由胃、肠的血泫循环,使河蟹内分泌失常,螯足、步足与头胸部离异而死亡。
致使河蟹中毒死亡的因子,有池塘内部的,如池底有毒气体硫化氢、氨、水中生物性毒素等。有外源性的,如过高浓度用药,受有毒物感染的饲料等。

防治方法:
①蟹种放养前,养殖池干水后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清塘。6~9月,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
②年终,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5厘米)。
③在池中栽植聚草、水花生来净化水质。
④一旦出现病症,马上更换新水。

河蟹常见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总结



为切实有效地降低河蟹病害发生,采取合适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措施,提高养殖成活率,现就河蟹常见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颤抖病
症状:病蟹常爬至离水边10-20cm的上或水草上,步足环起,不能伸展,身体不能动弹;把蟹的腹部朝上放于桌面,蟹不能翻转身,如用手敲击桌面则蟹足阵阵抖动。成蟹发病高峰在6-8月,幼蟹发病高峰在8-10月。
病因:苗种质量差、生态环境恶化、饲料投喂不当等。
防治方法:选购优质苗种,以生态预防为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种植多品种水草,改变生态环境,经常使用底质改良剂调节水体并拌服Vc加免疫多糖。发生此病后换池养殖,同时发病池换养其他非甲壳类生物或改为种植。
2、纤毛虫病
症状:纤毛虫少量寄生时,蟹外表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蟹体表可见许多绒纤毛状物,手摸有滑腻感。
治疗:用硫酸锌、甲壳净等药物防治,可以杀灭或减少蟹体表的纤毛虫,同时应改善池塘环境,减少纤毛虫发生。
3、蜕壳不遂病
症状:河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现裂缝,但旧壳蜕不下,称蜕壳不遂症。
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增氧机,保证水中溶氧;定期遍洒生石灰或磷酸二氢钙;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种好水草,保持水质优良;在河蟹集中蜕壳时,加喂蜕壳素。
4、肠炎病
症状:河蟹摄食减少或拒食,有时口吐黄色泡沫,肠道发炎,无粪便。
防治方法:投喂新鲜饲料;在饲料中拌服大蒜素加适量食盐,5-7天为一疗程;在池水中泼洒消毒剂(如溴氯海因、聚维酮碘等)1次,隔5-7天再使用1次底质改良剂(如腐殖酸钠、枯草芽孢杆菌等)改善养殖环境。

河蟹养殖常见病甲壳溃疡病防治技术



一、病原
体表受伤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从病灶分离出多种细菌,属于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螺菌和黄杆菌等,菌为革兰阴性菌。
二、流行特点
该病对幼蟹、成蟹均可造成危害,发病率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般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由于该病的病原菌多,分布广,故流行范围较大,任何养殖水体(包括淡水、咸淡水与海水)均可发生。
三、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中、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形成微红色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斑点,这种黑色斑点在腹部较为常见,溃疡处有时呈铁锈色或被火烧状。随着病情发展,溃疡斑点扩大,互相连接成形状不规则的大斑,中心溃疡较深,甲壳上变成洞状,可见肌肉和皮膜,导致河蟹死亡,并造成脱壳未遂的症状。如果溃疡达不到壳下组织,在河蟹蜕皮后就消失,但可导致其他细菌和真菌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四、诊断
如果病蟹腹甲发现有黑色斑点,就可初步判断为此病,确凿要从溃疡出分离出分解几丁质的细菌。要注意与维生素C缺乏症的区别:甲壳溃疡证在黑斑处有有溃烂,而维生素C缺乏症虽然有黑斑,但斑块位于甲壳表面光滑,无溃烂。
五、预防方法
1、在蟹的捕捞、运输与饲养的过程中,操作要小心,防止受伤。
2、饲料营养要全面,且水质避免受重金属离子污染。
3、易发病池应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并用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
4、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使池塘有5-10厘米的软泥。
5、发现病蟹,及时隔离与消除。
六、治疗方法
用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鱼体每天拌料投喂甲砜霉素40-60mg或氟苯尼考粉15-20mg,分2次投喂,连用3-5天;或拌料投喂大蒜素50-100mg,连续投喂3-5天。

鹅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省养鹅业迅速发展,农民积极性很高。掌握养鹅技术,实行科学饲养,减少疫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养鹅基本要求。养鹅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是鹅病的防治,虽然鹅体型较大、健壮、抗病力强,但有些疾病会引起鹅的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止鹅疾病的发生,要做到预防为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尽量减少损失;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鹅病防治的基本要求

1.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致病应激因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2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和进行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和各种用具清洁干净。

1.3预防为主,定期预防性用药,及时接种疫苗。

1.4勤查细看,掌握群体动态,及时发现疫病,尽早治疗或处理。

2常见鹅病的防治方法

2.1鹅瘟

2.1.1概述

小鹅瘟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有时出现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病变主要特征是肠道发生假膜性纤维素性肠炎,在小肠中断和后段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本病流行在3~25日龄的雏鹅群中,日龄越小的鹅越容易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50%~80%。10~25日龄的雏鹅发病后,部分可以自愈,25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接触传播,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对养鹅业危害最大。

2.1.2防治

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小鹅瘟血清、庆大霉素、病毒唑进行皮下注射的措施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很理想,因此,本病防治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种鹅、种蛋、雏鹅开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1.2.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鹅雏机体的抵抗力。

2.1.2.2对留种母鹅在产蛋期前15~30d前接种小鹅瘟疫苗。

2.1.2.3种蛋和鹅雏最好自繁自养,并做好种蛋、孵化场所、设备用具的消毒。

2.1.2.4对无母体抗原的新生鹅进行弱毒疫苗接种。

2.1.2.5对发病的鹅群要及时隔离、封锁和彻底消毒。对死鹅雏、垫草要深埋、焚烧。对发病或同群的鹅雏进行小鹅瘟血清紧急接种、预防接种。用小鹅瘟血清、庆大霉素(20001U/只)进行皮下注射,15日龄以下的1mL/只,15日龄以上的2mL/只,隔日注射1次。紧急预防注射0.1~1mL/只,皮下注射。

2.2鹅霍乱

2.2.1概述

鹅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成年鹅多发,1月龄以下的雏鹅少见。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排稀便,肝脏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心冠状脂肪有出血点。鸡、鸭也可感染,发病率高。本病多发于春、秋气候多变季节。主要通过与病鹅接触或通过被病鹅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

2.2.2防治

2.2.2.1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力,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最关键措施。因为鹅发生霍乱经常不是外面传来的,而是由于健康的鹅体内就带有该菌,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的。如鹅群密度过大、舍内潮湿、饲料营养缺乏、体内有寄生虫以及气候聚变等,都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2.2.2.2预防性免疫。对于疫区或常发生本病的地方可注射鹅霍乱疫苗,免疫效果很理想。目前常用的是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和灭活油佐剂苗。1月龄以上的鹅皮下注射2mL,接种后14~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3个月,若在第1次注射后8~10d再注射1次,免疫效果更佳。

2.2.2.3鹅群发生霍乱后,应该将病死鹅全部烧毁或深埋。禽舍、场地和用具要彻底消毒。病鹅进行隔离治疗,对未发病的鹅,全部喂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健康鹅注射疫苗。

2.2.2.4病鹅的治疗:用土霉素1~2g/kg饲料,拌匀后喂服,连用4~5d。或按鹅体重20~30mg/kg,每日口服一次喹乙醇,连用3~5d,效果也很好。

2.3小鹅流感

2.3.1概述

小鹅流感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雏鹅急性、渗出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鹅流鼻汁,呼吸困难并摇头,病期3~5d。本病只有鹅发生,特别是雏鹅易发生;冬、春季节常发,往往在春季发生后,秋季再度流行。经过长途运输,抵抗力降低,以及气候变化很大,雏鹅受寒加之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最易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自然流行要经过15~30d才能停止传播蔓延。雏鹅死亡率极高。

2.3.2防治

2.3.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力。冬春季节注意防寒,夏秋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

2.3.2.2预防接种灭活菌疫苗。

2.3.2.3药物预防:对新生雏鹅按每只1万IU青霉素点眼或滴鼻,即:100只雏鹅用1支10mL安痛定稀释青霉素。

2.3.2.4药物治疗:口服敌菌净30mg/kg,2次/d;或用青霉素12~15mg/只,2次/d,一般4次即可治愈。

2.4鹅痢疾

2.4.1概述

鹅痢疾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鹅常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拉稀。病原菌在鹅粪便中含量最多,饲料、饮水和用具污染最易传染病原菌。气候变化、饲料搭配不当,以及吃了腐败变质的饲料,都能引起鹅痢疾发生。

2.4.2防治

2.4.2.1加强管理。不喂腐败变质的饲料,要在清洁的草地上放牧;及时隔离病鹅,做好场地和用具的消毒;饲料中减少蛋白质含量。

2.4.2.2药物预防。平时可用氯氟沙星、恩诺沙星饮水或拌料进行预防。

2.4.2.3药物治疗。病鹅初期可用蓖麻油2~3匙灌肠,防止肠道发酵,再服用磺胺脒,每只鹅用0.25g,混入饲料中或逐只喂服,2次/d,2d为1个疗程。

2.5鹅曲霉菌病

2.5.1概述

鹅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黄曲霉和念珠菌引起的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成年鹅常为个别散发。几乎所有禽类都能感染,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其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常因饲料、垫草潮湿,被霉菌污染,长出大量孢子,鹅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或采食含有曲霉孢子的饲料而感染发病。

2.5.2防治

2.5.2.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孵化室卫生,避免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不要让幼鹅与霉烂变质的草堆接触,饲槽和饮水器具及其周围搞好卫生和消毒,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对预防本病的流行具有重要作用。

2.5.2.2在发病季节,定期给鹅饮用0.05%硫酸铜水溶液。

2.5.2.3对发病鹅可采用药物治疗:100kg饲料中或饮水中加入14.2~22g或6.3~22g制霉菌素,连用5~6d,以后改为小剂量再用2周。硫酸铜按0.03%饮水,连用10~15d,以后改为0.01%水溶液,再饮用10~15d。

2.6鹅球虫病

2.6.1概述

鹅球虫分为鹅肾球虫病和鹅肠型球虫病。分布广,感染率高,损失严重。每年5~9月是鹅球虫病的发病季节,雏鹅、中鹅较易感染。

2.6.2防治

球虫病主要通过粪便污染土地、饲料和用具传染,因此,搞好鹅的粪便处理和鹅舍的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方法。不同年龄的鹅要分开管理,栏圈、食槽、饮水器等用具要经常消毒、清洗,勤换垫草。对常发地区的雏鹅,应定期饲喂预防药物。下列药物可供防治时使用:

2.6.2.1氯苯胍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00mg,连用10d,屠宰前5~7d停药。预防量应减半。

2.6.2.2球痢灵每千克饲料加250mg,连喂3~5d,预防量应减半。

2.6.2.3球虫净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25mg做预防用,屠宰前4d停药。

2.6.2.4克球多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50mg,饲喂作治疗用。预防量减半。用药应在屠宰前5d停止。

2.6.2.5广虫灵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00~200mg,拌匀后喂,连喂5~7d。

2.7鹅裂口线虫病

2.7.1概述

鹅裂口线虫是一种肌胃寄生虫,主要感染鸭和鹅,寄生在鹅的肌胃或肌胃角质层下面。这种线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排出的虫卵随鹅粪排出体外,在23℃适宜湿度下经一昼夜,在一般适宜条件下经5~6d,发育成侵袭性幼虫,沾在牧草上,鹅食入带侵袭性幼虫的草而感染。

2.7.2防治

搞好鹅舍清洁卫生,定期给以消毒,有预防作用;定期驱虫,通常在20~30日龄,3~4月龄驱虫各一次。驱虫应在隔离鹅舍内进行,投药后的3d内,彻底清除粪便,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常用药物有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5mg,一次口服;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50mg,一次口服。

另外,通过养鹅实践总结出,鹅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因此,广大养鹅户平时要备用一些养鹅常用药,如青霉素、恩诺沙星、敌菌净、氧氟沙星、消毒王、丙硫咪唑、磺胺咪、高锰酸钾等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8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