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常见病之缺钙症防治技术


河蟹缺钙又称营养性不良或软壳病,是幼体的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有:
1.鳃类水生动物能从水中直接吸钙,而磷则需从食料中获得且应含0.4%以上。因此,如果食料中钙磷不足或缺少,就会发生病。
2.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者长期在阴暗处饲养而造成日照不够,也可诱发缺钙症。
3.池水中含有机锡杀虫药,从而抑制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如浓度达14.5微克/升,即可导致47%~60%蟹发生软壳畸形病症。
在临床上病症通常为病体食欲降低、活动差或无力、生长缓慢。蟹则出现甲壳形不正、不平或质软,严重的死亡。
防治缺钙症,要增加动物性饵料比例,特别是要补给活的或新鲜的动物饵料(鱼、肉等)。了解食料配比、加工情况,是否存在的新鲜的、动物性饵料的缺少或不足的问题,以及食料是否腐败变质等。尽可能做到饵料多样化,切忌单一。以全价营养为标准,这对幼体更为重要。光照与遮阳要适当安排,切不可全照全遮。

相关推荐

泥鳅养殖常见病之胀气病的防治技术



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质不断恶化,疾病不断增多,近年出现的“胀气”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大量死亡。

一、泥鳅“胀气”的症状:泥鳅在池塘中表现为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而沉不到水底,将其打捞上来发现泥鳅肚子鼓鼓的,表现出发胀症状,有时腹部胀得发红,感觉腹壁很薄,肠壁变得很薄,有时伴有肠炎发生;多数肝胆有病变,有的肝脏、脾脏肿大,肝脏发黄、发白、发绿,胆汁变黑变黄。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

二、泥鳅“胀气”的原因:
①泥鳅的肠呼吸:泥鳅除了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可以用肠道呼吸。泥鳅的肠道既承担了消化食物的功能,又承担了呼吸功能。据研究,泥鳅“肠呼吸”可占其呼吸量的1/3。投饵时,“肠呼吸”的次数有所增加。这种次数的培加,有时与投饵的质量有关。例如投喂高蛋白或单一的饵料后,泥鳅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而后逐渐不摄饵,其在池中游动,最后浮到水面。解剖观察,症状如上所述。

②水温对泥鳅的影响:泥鳅生长适宜水温为14~28℃,最适水温为23~26℃,水温5℃时泥鳅进入较深水域冬眠;水温30℃时进入夏眠状态,即入泥安定,不食不动。

③泥鳅的食性: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及转化率高,而对植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及转化率偏低。在人工养殖情况下,一般选择蛋白含量30%左右的全价配合饲料即能满足泥鳅的生长发育需求。

三、防治方法:全池泼洒食盐,5千克/亩;内服药饵:100千克饲料添加消食利胃散500克,甘泰乐500克,大蒜素200克,食盐300克,连喂5~7天。

河蟹养殖常见病腹水病的防治技术


河蟹腹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很大的河蟹疾病,病蟹的背甲内有大量腹水。
(一)病原
由嗜水气单胞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较常见。
1.嗜水气单胞菌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5-1.0微米×1.1-1.7微米,无芽孢,无荚膜,绝大多数菌体为单个,少数为2个相连,极生单鞭毛,葡萄糖氧化发酵测定为发酵型产酸产气,无氯化钠胨水中生长良好,含6%及以上氯化钠胨水中均不生长,其中1株菌对柠檬酸盐不利用,1株菌对赖氨酸脱羧酶阴性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与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外,其余30多项生理生化反应均与《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嗜水气单胞菌相同,个别生化反应不一致是由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菌株存在的差异所致。
2.拟态弧茵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4-0.8微米×0.8-1.4微米,无芽孢,无荚膜,极生单鞭毛,单个或2个相连,菌体直或稍弯,葡萄糖氧化发酵测定为发酵型产酸,但不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酒石酸盐反应阴性,对多黏菌素敏感等30多种生化反应与《白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上的拟态弧菌相一致。
3.副溶血弧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单鞭毛,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对弧菌抑制剂0/129(150微克/毫升)敏感。胞外产物具明胶酶、几丁质酶、淀粉酶、酪蛋白酶、磷脂酶等多种酶活性及溶血活性。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养蟹地区均有发生,1龄幼蟹至成蟹均受害,在长江流域于5-11月均有发生,其中尤以7-9月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发病严重的塘甚至绝产。在池中不种水草或种得很少,水质恶化,不投喂颗粒饲料的蟹塘,发病尤为严重。
(三)症状
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病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多数爬至岸边或水草上,不吃食,轻压腹部,病蟹口吐黄水。打开背甲时有大量腹水,肝脏发生严重病变,以至坏死、萎缩,由原来的黄色变为淡黄色,直至灰白色;鳃丝排列不整齐,有时有缺损,呈灰褐色以至黑色;病蟹胸部肌肉很不丰满,很瘦;折断步足有大量水流出来,步足肌肉萎缩;心脏肿大,心跳乏力;有时背甲的内膜也被烂成残缺不全,因而从背甲外面观察,背甲呈花斑状;肠内没有食物,或在近肛门处有少量粪便,有的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胸部和腹部连接处水肿,不能正常蜕壳,最后衰竭而死。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作出最后确诊。如果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直接将分离菌株鉴定到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因嗜水气单胞菌的菌株很多,其中有不少菌株是不致病的,因此,如仅作细菌鉴定,还不等于已找到了病原菌。
(五)预防措施
要进行全面综合预防,具体方法详见河蟹颤抖病的预防措施。
(六)治疗方法
采取三步曲治疗方法。第一步:先杀虫,如河蟹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必须先杀虫。否则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后,损伤鳃组织及蟹壳,这就为细菌不断入侵打开了门户,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第二步:外泼消毒药及内服药饲相结合,将蟹体内外及水体中的病原菌同时杀灭。外泼消毒药可以任选一种,最好是选用无残留、无公害的二氧化氯或水产保护神、伏碘,这些药比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漂白精等的费用略贵,但后者会产生诱癌物质,污染环境。外泼消毒药的次数随病的轻重而定,病轻的泼药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反之则泼药次数多、间隔时间短,一般为2-4次。
内服药饲可以选用下列任一种:
(1)每千克饲料中加蟹安Ⅲ号10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河蟹喜欢吃的颗粒药饲,连喂6天左右。
(2)每千克饲料中加治鳖灵1号10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河蟹喜吃的颗粒药饲,连喂6天左右。如在饲料中加些保肝解毒药及维生素C、维生素E,则疗效更好。第三步:在停药后2天,全池外泼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适合河蟹生长。并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使河蟹尽快康复,健康成长。种得很少,水质恶化,不投喂颗粒饲料的蟹塘,发病尤为严重。

河蟹养殖常见病真菌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
河蟹真菌病的病原为离壶菌。该菌的菌丝很长,为不规则交叉分支,一般不分隔,弯曲,直径8~40微米。菌丝吸取河蟹幼体营养,生长发育很快,不久就充满宿主体内,不论头胸和腹部内均可寄生,好似松树叶和杨树根须。在河蟹幼体内的菌丝颜色不断变化,呈黑、绿、青、灰、桔黄等颜色,靠近幼体表面的菌丝形成隐子囊。真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般比细菌强,耐受温度、盐度、pH值的范围很广,在含有氯化钠为0.7%、pH值5~11的范围内均可生长。
2.症状
受感染幼体头大尾小,体呈黑色,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该菌传播速度很快,第1天幼体就可能有1%寄生,2~3天后所有幼体100%感染,严重者全部死亡。
3.流行情况
据调查显示,目前该病已为我国河蟹人工繁殖中的主要病害,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岛,从沿海到内陆,大部分河蟹人工育苗场均有发生,从河蟹胚胎的卵-幼体-蟹-成蟹-亲蟹,真菌类离壶菌均有寄生,尤其对幼体和幼蟹造成很大威胁,一般成活率只有5~6%,如果蟹苗经药物浸泡再培育幼蟹,成活率可提高1~3倍。
4.防治方法
真菌病原目前尚无有效办法杀灭,但已掌握其传染途径和寄生部位。因此首先应设法切断其传染途径,宜从亲蟹入手,凡是河蟹人工繁殖场,应选择没有离壶菌寄生的成蟹作为亲蟹,在亲蟹促产前进行消毒处理。

河蟹养殖常见病上岸不下水症的防治方法



主要表现:变态后的幼蟹不下水,病蟹爬在岸边、水草上或树根上,白天也不下水,体质虚弱,抗病力降低,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有时伴有纤毛虫或鳃部溃烂、肝脏变色等症状。
防治方法:
①预防。A.把好进种关,购买充分淡化的大眼幼体;B.经常使用“天牧分解芽孢”(5-6亩·米/瓶)和“百毒速解”(1.5亩·米/罐)调节水质,并定期施用“蟹必康”(2-3亩·米/袋)改善蟹池底部环境;C.移栽水草,合理投饵。
②治疗:A.以水质调节为主,第一天全池泼洒“百毒速解”(1.5亩·米/罐)+“活力聚能氧”(3-4亩·米/瓶)或“强力高稳VC”(2亩·米/袋);B.第二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1.5-2亩·米/袋),间隔一天全池泼洒“蟹必康”(2-3亩·米/袋)调节水环境,并用“爽底安”(2亩·米/袋)或“底优净”(2.5亩·米/袋)改良底质;C.3~5天后再全池泼洒“天牧分解芽孢”或“复合利生素”+“天牧降解素”来调节和维护良好水质;D.之前停料2-3天,接着拌料内服“百利康”(40-50kg饲料/袋)+“速肝保”(40kg饲料/袋)或“肝泰乐”(40kg饲料/罐)+“氨基电解维他”(60-80kg饲料/袋)提高河蟹免疫力的产品。E.若有纤毛虫寄生,用药前先杀纤毛虫。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