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之蚂蟥叮咬、锥体虫病的防治技术

Yz023.Com

蚂蟥又名水蛭,是鱼类的寄生虫,多数寄生在个体较大的黄鳝头部,被寄生部的表皮组织受到破坏。此外,蚂蟥还是锥体虫的中间寄主,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引起鳝鱼贫血、消瘦和继发性病,影响鳝鱼生长,严重者引起失血过多而死亡。

防治方法

(1)利用蚂蟥趋动物血腥味的特性,可用干枯的丝瓜浸湿猪鲜血后,放入有蚂蟥的鳝池中,诱蚂蟥聚集,待1~2小时取出丝瓜,将蚂蟥捕灭,或在养鳝池中插上一个内装有畜禽血的细小竹筒,待蚂蟥钻到筒内吸血后再捕捉。
(2)发现蚂蟥在鳝头部和鳝体寄生时,可将池中黄鳝投笼捕出后,用2%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浸洗后,蚂蟥即死亡脱落,黄鳝无损伤,效果好而安全。
(3)已患锥虫病鳝,可用2%~3%的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或用0.5毫克/千克硫酸铜和0.2毫克/千克硫酸亚铁合剂洗病鳝10分钟左右。

相关推荐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




蚂蟥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些种类的俗称,也叫水蛭。许多地方在黄鳝养殖中出现大量蚂蟥寄生黄鳝体表引起黄鳝逐步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稻田等浅水中养黄鳝时更为严重。一般养殖密度越大,传染速度越快,死亡量也从少到多最后大量死亡。由于黄鳝是一种无鳞鱼,体表血管丰富,因而蚂蟥极易寄生。在调查中发现,从5~7厘米长的当年鳝苗种一直到成鳝、亲鳝都有寄生蚂蟥的可能。

因而养殖黄鳝必须对蚂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切实做好蚂蟥的防治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选择养殖黄鳝的水域时,应事前调查了解该水域是否有蚂蟥出没,如果水域中蚂蟥很多,进水时应采取过滤处理等措施,防止引入蚂蟥。否则,不宜作黄鳝养殖场地。

2、对养鳝水体,尤其是稻田养鳝水体,下鳝种前应进行彻底清整消毒。一般每1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左右,并翻动表泥后加水深10厘米浸泡10天左右,有条件的可测定水体pH值,使池水pH值维持在9达3天以上。

3、黄鳝下池前仔细检查,如有蚂蟥寄生应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多种,可以用2%浓度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使水蛭完全从鳝体脱落,但病鳝易死亡;也可使用硫酸铜,用量为10毫克/升,浸洗黄鳝5~10分钟,能使水蛭脱落致死,但要合理使用,方法得当,否则易出现死鳝现象。另外,可用蛭敏2000浸泡处理,一般使用浓度为每吨水用药5毫升(约5克),浸泡6~7小时蚂蟥可全部脱落,每吨水用药10毫升则一般浸泡1~2小时蚂蟥即可全部脱落。据实践,以蛭敏2000使用最为安全,效果极佳,但缺点是浸泡时间较长,药价较高。

4、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如出现蚂蟥寄生,最好的方法是用蛭敏2000,每吨水用药5毫升全池遍洒。其次是先将黄鳝捕起采用浸泡处理方法处理黄鳝体表的蚂蟥,然后养殖池用硫酸铜10毫克/升全池遍洒消毒,杀灭池中残存的蚂蟥,再就是做半牺牲性处理,直接向池中遍洒高浓度的硫酸铜,用这种方法池中应有较深洞穴或水草可供黄鳝伸出水面或躲藏。这种方法会将部分黄鳝杀死,应权衡使用,并及时换水。

5、对于初次养鳝或技术欠佳者,不宜盲目追求高密度,如稻田养鳝每亩产量应控制在400公斤以下,这样可降低黄鳝之间的相互感染。为慎重起见,在给黄鳝使用新药时,用药前应做少量预备用药尝试。以防同名药及假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介绍



蚂蟥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些种类的俗称,也叫水蛭。许多地方在黄鳝养殖中出现大量蚂蟥寄生黄鳝体表引起黄鳝逐步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稻田等浅水中养黄鳝时更为严重。一般养殖密度越大,传染速度越快,死亡量也从少到多最后大量死亡。由于黄鳝是一种无鳞鱼,体表血管丰富,因而蚂蟥极易寄生。在调查中发现,从5~7厘米长的当年鳝苗种一直到成鳝、亲鳝都有寄生蚂蟥的可能。

因而养殖黄鳝必须对蚂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切实做好蚂蟥的防治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选择养殖黄鳝的水域时,应事前调查了解该水域是否有蚂蟥出没,如果水域中蚂蟥很多,进水时应采取过滤处理等措施,防止引入蚂蟥。否则,不宜作黄鳝养殖场地。

2、对养鳝水体,尤其是稻田养鳝水体,下鳝种前应进行彻底清整消毒。一般每1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左右,并翻动表泥后加水深10厘米浸泡10天左右,有条件的可测定水体pH值,使池水pH值维持在9达3天以上。

3、黄鳝下池前仔细检查,如有蚂蟥寄生应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多种,可以用2%浓度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使水蛭完全从鳝体脱落,但病鳝易死亡;也可使用硫酸铜,用量为10毫克/升,浸洗黄鳝5~10分钟,能使水蛭脱落致死,但要合理使用,方法得当,否则易出现死鳝现象。另外,可用蛭敏2000浸泡处理,一般使用浓度为每吨水用药5毫升(约5克),浸泡6~7小时蚂蟥可全部脱落,每吨水用药10毫升则一般浸泡1~2小时蚂蟥即可全部脱落。据实践,以蛭敏2000使用最为安全,效果极佳,但缺点是浸泡时间较长,药价较高。

4、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如出现蚂蟥寄生,最好的方法是用蛭敏2000,每吨水用药5毫升全池遍洒。其次是先将黄鳝捕起采用浸泡处理方法处理黄鳝体表的蚂蟥,然后养殖池用硫酸铜10毫克/升全池遍洒消毒,杀灭池中残存的蚂蟥,再就是做半牺牲性处理,直接向池中遍洒高浓度的硫酸铜,用这种方法池中应有较深洞穴或水草可供黄鳝伸出水面或躲藏。这种方法会将部分黄鳝杀死,应权衡使用,并及时换水。

5、对于初次养鳝或技术欠佳者,不宜盲目追求高密度,如稻田养鳝每亩产量应控制在400公斤以下,这样可降低黄鳝之间的相互感染。为慎重起见,在给黄鳝使用新药时,用药前应做少量预备用药尝试。以防同名药及假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甲鱼养殖之吊钟虫病防治技术



[病原]鳖吊钟虫病的病原为钟形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鳖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发育缓慢。在病鳖的四肢凹处、颈部、腹甲及尾部,肉眼可见附着的吊钟虫,腹甲部像生锈似的洗不净。吊钟虫侵害严重时,稚、幼鳖全身呈灰白色。
[流行情况]吊钟虫病危害各种规格的鳖。常温养殖池流行季节为6~9月,加温池一年四季均可患此病。该病流行面广,鳖常因并发其他传染病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
全池定期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硫酸铜与浓度为1.5毫克/千克的硫酸亚铁合剂,浸泡24小时后,排去1/2含药水,然后再补加足量新水。治疗
1.清塘放养时,若水温在10~30℃之间,用浓度为0.35%的食盐水浸洗病鳖10~20分钟,每天1次,连用2天,可杀灭虫体。
2.患病鳖池遍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药物浓度随水温而定,水温高时,药物浓度为0.8毫克/千克;水温低时,浓度为1毫克/千克;连续泼洒2天,能有效杀灭钟形虫。
3.若病鳖体重为3~4克,全池遍洒浓度为0.6毫克/千克的硫酸铜,连用2天,再泼洒浓度为0.3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钟形虫3天死亡;若病鳖体重为200克,连续2天全池遍洒浓度为0.6毫克/千克的硫酸铜,同时连续3天投喂“鳖肤康”,可治愈。
4.用浓度为10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涂抹患病鳖,经30~40分钟放隔离池,连续涂抹2次,可杀死虫体。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斜管虫病病防治技术介绍



□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医学部

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寄生虫病。本文就常见寄生虫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斜管虫病

病原:鲤斜管虫,属纤毛门、动基片纲、管口目、斜管虫科、斜管虫属。虫体腹面观卵圆形,后端稍凹入。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薄,后端较厚

症状:寄生在罗非鱼体表及鳃上,少量寄生时对鱼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产生大量粘液。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一层粘液层,组织损伤,呼吸因难;如果水温及其他条件合适,病原大量繁殖,2-3d内即有大批病鱼死亡。

流行情况:鲤斜管虫分布广泛,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适宜水温为12-l8℃。流行高峰期为春、初夏及秋季。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及冬季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

诊断:该病无特殊症状,病原体较小,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防治方法:

1.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或硫酸铜0.7g/m3,泼洒全池消毒。

2.放鱼前用硫酸铜8g每立方米的溶液.浸洗l5-30分钟。

3.发病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g/m3泼洒全池。

4.青蒿末,一次量,每千克体重,0.3-0.4g。拌饲料投喂,1天2次,连用5-7天。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小瓜虫病病防治技术介绍



□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医学部

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寄生虫病。本文就常见寄生虫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属动基片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及包囊期。

症状:虫体大量寄生于罗非鱼时,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故叫白点病。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将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小瓜虫对寄主无年龄选择性,从苗种到成鱼各年龄段皆受其侵害。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15-25℃,2-3天可遍及全池,大量死亡。

诊断: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抱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需用显微镜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小瓜虫的胞囊。

2.放养鱼种前,若发现有小瓜虫,用l-2%食盐水浸洗病鱼l5-20分钟。

3.用亚甲基蓝1-3g/m3全塘泼洒,每隔4天泼洒1次。连用3次。

4.全池遍洒福尔马林15-25×10-6浓度,隔天遍洒1次,共泼药2-3次。

5.每亩每米水深,使用辣椒粉250g、生姜干片或鲜生姜500g,混合加水10kg煮沸。熬成辣姜汤,冷却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次。晴天中午泼洒。

黄鳝养殖之病害防治



(一)鳝病预防
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须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日常管理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预防工作:
(1)对新建的鳝池注意脱碱工作,等碱性消失后再放种,以防止新池因碱性太强造成黄鳝大量死亡。
(2)放养鳝种前,做好鳝池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3)采购与捕捞鳝种时,注意操作,避免损伤鳝体,特别要严防投放钓鳝和电捕鳝。
(4)放养前对鳝种消毒,用4%食盐水或每立方米水加10克漂白粉的溶液浸洗鳝种5-10分钟。
(5)饲养管理中注意水温、水质控制,严格执行“四定”投饲原则。

(二)黄鳝发病时的异常现象
黄鳝发病时,有一系列异常现象出现,须注意观察,及时冶疗。摄食量降低,活动减弱或反应迟钝,或在水中上下打转狂游,或互缠绕;体表光泽变淡,粘液增多,或出现“白毛”着生,或出现表皮溃烂、肛门红肿等。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逐渐进入秋冬,各种寄生虫病依然严重威胁着罗非鱼的养殖,广东地区作为罗非鱼养殖大省不能松懈对寄生虫的防治。本文介绍几种罗非鱼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

1、车轮虫病

(1)病原和症状

病原体为车轮虫属和小车轮属种类,国内已发现14~15种。根据鱼体上车轮虫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车轮虫,虫体直径为54~101微米,主要侵袭鱼类的皮肤;另一类是小型的车轮虫,虫体直径为20~47微米,主要侵袭鱼的鳃。车轮虫对尼罗罗非鱼苗种危害甚大,大量侵袭鳃瓣时,常成群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严重时使鳃组织腐烂,鳃丝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致死。

(2)防治方法

①可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液浸洗病鱼,或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②1.5~3.5%食盐水药浴15~30分钟,每隔2天洗一次,反复数次;

③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30千克煮水全池遍洒,也有较好的效果。

④韭菜4斤/亩,加2两盐与韭菜捣烂均匀混合,全池遍洒,疗效颇佳。

2、指环虫

(1)病原和症状

病原为指环虫属,隶属指环虫科。这种虫的种类很多,估计在500种以上。指环虫寄生于鳃瓣,钩住鳃丝,破坏鳃组织,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碍鱼的呼吸。受严重感染的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暗灰,体色变黑,病鱼缓慢的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瘦弱死亡。当每片鳃上发现有50个以上的虫体,或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时,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就可确定为指环虫病。

(2)防治方法

①放养鱼种前,用0.05~0.1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毫克/升浓度的晶体敌百虫(含量90%)溶液浸洗鱼体20~30分钟。

②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成0.2~0.4毫克/升的浓度。

③晶体敌百虫和面碱合剂(两药混合比例为1:0.6)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1~0.2毫克/升的浓度。

④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3、小瓜虫

(1)病因与症状

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鳃部而引起。被感染的罗非鱼体表和鳃部有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病鱼的体表、鳃部粘液增多,鳃丝成暗红色,鱼体消瘦,病鱼游动缓慢,浮于水面,呼吸困难,陆续有死亡。在水温15~25℃时,2~3天可遍及全池,大量死亡。被感染的鱼体表和鳃部有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

(2)防治方法

①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②水温在15~20℃时,用亚甲基蓝3克/立方米全池遍洒,每隔3~4天泼洒1次,连用3次;

③用1~2%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


黄鳝养殖之拦网养殖技术



拦网养鳝是在自然沟渠中,用网片拦截沟渠两端养殖黄鳝。其优点是:投资省,黄鳝生长快,繁衍也快,池内水体温差小,缺点是:敌害多,防逃能力差,冬季收获困难。实践证明:拦网养鳝“一年一收”,每100平方米面积可产商品鳝75~100公斤;“两年一收”,每100平方米面积可产300公斤以上。

一、沟渠选择

借用拦网养鳝的沟渠,最好选择蓄水时间长,暴雨时节水位不暴涨,且水体不狂流,沟埂较高,沟埂平面较宽的沟渠拦网。

二、拦网装置

用作拦网的网片,应选择聚乙烯材料做成的,二股绺与三股绺交织的,每隔1米处有明显纵横交错织板线的网片。网片的宽度(即拦网的高度),应在沟渠历年来的最高水位的基础上加高0.7米,并附加拦网埋入泥下的深度0.7米。装置拦网时,先将网脚埋入泥中0.6~0.7米深,拦网楔入沟埂内1米深。然后用几根竹竿将拦网垂直支撑起来。为了确保拦网养鳝的成功,还可在同一端布设两道拦网。两道拦网相隔1米左右。

三、防逃防害

选作养鳝的沟渠两端的拦网布设好之后,应在拦网与沟渠更相交处(即形成池子的四角处),堆积150~250公斤粗砂,以防黄鳝雨夜堆积一角,相互合作外逃。此外,在沟渠两边的埂子上,还要修一道防逃坎,坎面40厘米,坎上埂高75厘米,坎下至水平面高度80厘米。借自然沟渠拦网养鳝最大的弱点是敌害甚多,如田鼠、水蛇、蛙类等,要随时歼灭和捕捉。

四、种草植萍

拦网养鳝的沟渠内,应种植水花生、水葫芦和放养紫背萍,以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五、清毒投种

用250毫克/升的生石灰在拦网的沟渠内全面泼洒消毒,15天后挑选体色黄、体质健壮、个体重量35~40克的鳝种,每100平方米面积投放20公斤左右。

六、投饲管理

因借用自然渠拦网养鳝投放鳝种的密度较小,所以投饲不需太勤,一般每2天投一次即可,投饲量为黄鳝体重的4%~6%。为解决鳝食短缺,可在拦网养鳝的沟渠中,每100平方米水面放养小鱼4公斤(小鲫鱼和柳条鱼等)、小虾1公斤(罗氏沼虾、米虾等)、小实螺4~8公斤,让这些小生物,不断地清残食蚤,不断地繁衍后代供鳝食用。
拦网养鳝是一种仿野生的人工养殖方法,其日常管理十分简单,只要定期做好清毒和灭虫工作就行了。消毒每间隔20天一次,用25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范围内泼洒;灭虫每间隔45天一次,用90%晶体敌百虫0.5~0.7克/立方米水体化水全范围内泼洒。

七、越冬收获

拦网养鳝一般采用带水越冬法。越冬前,任黄鳝自由寻找越冬场所,水深、水浅都没有多大问题。也可在沟渠两坡边,加盖些防寒物,如稻草、茅草等。收获黄鳝时,先将沟渠水抽干或排干,用脚使劲踩淤泥和洞口,让鳝爬出来受捕。如果是冬季收获,可采用挖捕或抠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9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