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鸡四要点

1、防寒保温:母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20℃左右,最低不应低于13℃。如果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相差过大,则有必要进行人工添热增温,并尽量保持相对稳定。

2、有害气体:对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氨气,它们可以刺激鸡的感觉器官,诱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效率。当进入鸡舍时能嗅到氨的气味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用煤炉增温的鸡舍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当有害气体过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加大通风量、更换垫料等,以减轻和杜绝它们对鸡的危害。

3、通风换气:尤其是在深冬气温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保暖而忽视了通风。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若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采用每次通风时间短些,多通几次的方式较好。如果发现鸡无病打蔫、呼吸微喘,鸡舍内灰尘弥漫、异味很浓,说明鸡舍内空气极度污浊,应立即加强通风。但要防止贼风,一般在难舍背风面墙壁设置弯头式通风装置,以免鸡群直接受风。

4、湿度: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较高的湿度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温度低则会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则鸡舍干燥,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雏鸡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里可导致其脱水、衰弱。因此,要重视对鸡舍湿度的调整。冬季垫料比较干燥,要经常洒水或喷雾消毒。

延伸阅读

夏天养鸡要不要控制饮水?


【常见问题】常有养鸡场的朋友问,夏天养鸡要不要控制饮水?怎样控制才符合科学?

【专家解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了鸡在夏季饮水增加的生理原因。

鸡属于没有汗腺的恒温动物,正常体温在40.643℃之间,通体又覆盖羽毛,因此,比较来说,怕热不怕冷。现代笼养、网养和地面棚养的蛋鸡、肉鸡由于空间窄小,群体拥挤,缺少自然风、自然荫蔽与自然土壤,就使得鸡群个体散热更加困难,更容易发生热应激或中暑。这时,鸡的正常生理反应之一就是增大饮水量,通过大量饮水大量排泄来带走体内的积热,还通过张口呼吸,增加呼吸次数把肺内水份排出,以促进散热。即便如此,在许多地区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且持续闷热,加上鸡舍通风不良,中暑死鸡和热应激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仍时有发生。

这就使众多的养鸡场,面临一个难题:鸡群大量饮水可以减缓热应激,但大量排泄又使得鸡群机体损失大量电解质和维生素,饲料转化率下降,而及时的补充多维电解质又增加开支,同时大量水泄造成垫料过湿,地面粪水四溢,细菌和蝇蛆繁殖量大增,给环境卫生和消毒造成极大妨碍,这又增加了鸡群患病的机率。

那么,如何使鸡的饮水量既符合生理需要又不致使粪便过稀呢?

一般地讲,鸡的饮水量比采食量高22.5倍,影响饮水量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温度、日粮组成、水质、水温、机体状况等。021℃时,饮水量变化不大,0℃以下时,饮水量减少很多。在气温21℃时,饮水量和采食量之比约2:1,超过21℃,饮水量开始增加,27℃时,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8倍,

32℃时,饮水量可比采食量增加45倍,37℃时,可增至8倍。断水8小时,鸡的体重就有变化,尤其是肉鸡。断水36小时,产蛋鸡则不能恢复正常产蛋率。此外,在适中气温时,产蛋率提高10%,每只鸡的饮水量约增加12毫升,产蛋率50%时,每只鸡每天饮水170毫升,产蛋率达到80%时,则上升到200毫升左右。15℃凉水比30℃温水能增加采食量1015%,同时,凉水的饮水量也随之增加。实践表明,褐壳蛋鸡的饮水量比白壳蛋鸡多1020%。鸡的饮水量超过采食量的2.5倍以上,鸡粪就会发软变稀,对于棚养肉鸡来说,一般不限制饮水,但要注意饮水器不存剩水,勤换勤添,要注意减少因操作原因导致垫料过湿,应用机械通风和在网架上铺设循环凉水管(旱地龙管)的办法,有助于减少肉鸡超量饮水,对于笼养蛋鸡来说,限控饮水量比自由饮水量减少25%,不影响产蛋,但减少量超过50%,则会大大影响产蛋率,降低蛋重,鸡的体重也减轻,很容易患病。

控水的关键在于饮水的充足、新鲜、清洁。要知道,超量饮水固然有害,但缺水的危害更大,尤其是在闷热和鸡患某种疾病的情况下。饮水不足会使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血液浓稠,体温上升,免疫力下降,鸡体失水10%,既可造成死亡。雏鸡缺水会导致肾炎,见水后引发暴饮致死与致弱,成年鸡缺水则发生卵巢坏死,肌胃炎、痛风、产蛋下降、薄壳、无壳蛋增多以致停产。实践证明,产蛋鸡停水24小时,产蛋率即下降2030%,且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控水管理还要明了,适时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有助于保持鸡的体况强健。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夏天养鸡,要控制饮水吗?,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秋天适合养鸡吗?秋天养鸡注意什么?


秋天适合养鸡吗?秋天养鸡注意什么?秋天是否适合养鸡还应考虑养鸡场鸡群的生长习性,所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这也就要求养殖户熟悉科学养鸡技术知识,依据科学养鸡技术知识做好秋天养鸡事宜,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秋天养鸡的常识知识。

秋天适合养鸡吗?

并不是特别适合,最好是春节,但是秋天并不好养鸡,不过需要掌握相应的养技术知识。入秋后,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春季育雏的新母鸡陆续开蛋但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也是鸡群易出问题的季节应据秋季气候变化和鸡群状况加强饲养管理,以提养殖效益。

秋天养鸡注意什么?

1、加强环境控制:确保鸡舍内小气候相对稳定: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注意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鸡舍内小气侯相对稳定。尤其早秋季节天气依旧比较闷热,加上雨水较多,鸡舍内比较潮湿为此必须加强通风换气。白天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晚上适当通风,在保证鸡舍温度的情况下应保持通风换气,避免鸡群因温差应激和通风不良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2、调整鸡群:做好饲料过度、适时补光:夏至以后,白昼逐渐变短,绝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半开放式有窗鸡舍采用自然光照,而春季育雏的新母鸡此时需要光照刺激生殖系统的发育若不适时补光就会导致体成熟而不性成熟推迟产蛋。关于新母鸡何时补光,要据鸡群体型发育状况而定。 3.做好防寒准备:不论养鸡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修,堵死墙壁裂缝,更换门窗玻璃,预备好过冬使用的薄膜、草帘子,半开放式鸡舍应及时拆除凉棚,背面窗户可间隔用塑料布封闭。同时还要搞好供暖设施的准备与安装,特别是使用燃煤炉取暖的养鸡场,一定要重点检查烟道和烟囱,发现漏烟、漏气时,及早封堵、更换或进行改造。

4.堵死防疫漏洞:秋冬季节,鸡易发多种疫病,如新城疫、高致病性禽霍乱、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痘病等。疫病预防的主要原则是搞好环境消毒、及早进行免疫接种,要对照免疫接种计划表、免疫接种记录表和秋冬季鸡群常发病免疫程序,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和分析,对超过免疫保护期的鸡群、没有接种的鸡群、免疫效果不好的鸡只,都应根据当地疫情实际,及时补种疫苗,以便堵死防疫漏洞,保证鸡群安全度过冬季。

5.合理调整鸡群:入冬前,及时淘汰老鸡群中的低产鸡和新鸡群中的瘦弱鸡;另要注意调整鸡群,控制好群体数量,合群后还要认真观察,及时制止啄斗现象,对于有强烈争斗欲望的母鸡和已经被啄伤的母鸡,都应捉出单独进行笼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天养鸡常识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予以重视,平常就要依据养鸡技术知识,了解秋天养鸡常识知识,更要重视秋天养鸡注意事项,从而保障秋天养鸡的高效。

养鸡知识:鸡苗孵化四大要点


养鸡时鸡苗孵化是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现代化养鸡通过孵化机规模化孵化,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而在鸡苗孵化时有四个注意点,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种蛋预热

种蛋宜选择单重40克以上的,确保种苗质量,在进入孵化室准备孵化蛋前,首先要将空调蛋库的种蛋移至22℃~25℃的室内预热6~8小时。这样既能极好的去除蛋面上的水汽,还能避免种蛋因为巨大温差而受损,降低孵化率,待蛋面的温度和适温接近时即可码盘入孵。

2、控制温度

温度是鸡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平稳,防止温度忽高忽低,但是温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鸡苗的孵化期为21天左右,1-6天,控制孵化温度在38.5度,7-14天为38度,15-18天为37.8度,最后几天为37.4度。

3、控制湿度

控制好湿度,在孵化初期可以使得胚胎受热均匀,这样有利于胚胎在中后期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和温度控制一样,湿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前1-7天,湿度为60%-70%左右,8-16天为55%-55%左右,最后一周为65%-70%。

4、通风换气

胚胎发育必须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在孵化后期,胚胎开始通过肺部进行呼吸,这时对氧气的需求量极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会增加。这时如果通风性较差,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造成胚胎窒息,所以应该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以上是鸡苗孵化四大要点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有效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四个技术要点


对于养鸡人而言,掌握好养鸡技术,重视鸡舍建设,做好养鸡场规划,以及鸡群疾病防控等这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实现养鸡经济效益,为此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四个有效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技术要点内容,也就是提高养鸡场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育雏前15天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基础

1.做好1天的补能工作。雏鸡因出壳后经抓捕、运输等应激,造成能量的损耗,所以在第一天的开水中加3%5%的葡萄糖或金维补充能量,提高健雏率,要记住,开水不要超过雏鸡出壳的24h,否则极易造成机体脱水,影响卵黄的吸收。

2.选择理想的育雏药。(如呋舒安、利特康、氟美欣都可以),雏鸡抵抗力差,肠道功能不完全,需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以提高免疫力和成活率,主要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及支原体病等。

3.5天内的饮水器内不可缺水。此时的舍内温度比较高,如果饮水不足就会发生机体内源性缺水,发生酸中毒死亡,确保充分的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

4.7天温度很重要,温度是育雏的关键条件,其中温差更重要(3度以内为佳),温差较大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如:慢性呼吸道病、传支、大肠杆菌病等)。

5.15日龄前的湿度要达标,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为佳。

二、保肝护肾是提高养殖效益的保障

肝和肾既是机体的代谢和排泄器官,又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由于肉鸡生长速度过快,肝肾负担重,加上临床用药的刺激,使肝肾受损,进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肾传支与IBD,所以要形成定期的保肝护肾工作。

从15天起,每隔710天用一次通肾药,(如肾肿腹水消、中牧肾宝,效果都不错)。

三、增强免疫力是提高养殖效益的核心

机体免疫器官非常重要,它是作为疾病预防,抗体产生及疾病治疗过程的主要力量,由于当前临床上免疫抑制病(法氏囊、球虫等)的流行与发生及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饲料、垫料霉变等),很易造成免疫系统的损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发病。所以养殖过程中不但要防止类似原因的发生,还要协助机体增强免疫力。可定期使用肽芪剑、排疫五肽、多迈罗等。

四、合理的免疫和防疫的用药程序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建议肉鸡首先应选择冻干苗配以油苗注射,可以很好的提高抗体的整齐度。

用药及免疫程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正所谓七分养、三分治,良好的饲养管理可大大降低药费。

定期做好带鸡消毒,消毒前先把棚内的蜘蛛网、灰尘、鸡毛等赃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消毒效果,消毒时,先提高棚内温度35度,在温度高的时候消毒效果好。可选用戊二醛、中牧佳碘、百毒杀等。

这四个技术要点是养殖技术的重点,养殖户要想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就要抓好这四个技术要点,通过提高养殖效益来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四个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地养鸡的四个重要选择4个技术要点


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自然放养的鸡,因为其饲养时间久自然放养肉质好,绿色健康。在山地养鸡不仅养殖技术要求比较低,也比较省力,简单又受市场欢迎。但山地养鸡也有其重点,那就是做好四个重要的选择。接下来和小编一起了解这四个重要选择吧。

1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体型中等偏大、毛色光亮、胫高、细长、冠大、脸红,品质优良、风味好的土鸡或杂交品种,如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杏花鸡等优良品种。

2饲料选择

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和呼吸频率很快,需要及时补充代谢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供给营养完善的配合饲料,创造有利的采食条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采食时间。配料时应注意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各种添加剂的添加,以免因长期缺乏引起疾病。在建植饲草草地时,除考虑饲草的耐践踏性外,还应充分考虑鸡的食性,应增加豆科和细嫩牧草的种植比例,如菊苣、紫花苜蓿、黑麦草、聚合草、紫云英、红三叶和白三叶等。

3场地选择

场地宜选择在交通方便,有充足电源、水源、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以中成林及林(果)树龄为3~5年的林地为佳,其中以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60%~70%,且山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中成林养鸡最为理想。鸡舍设计要求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北向南。

4饲养管理

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4.1外界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育雏期最关键的管理技术是温度的调控管理。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大量失水、代谢受阻、生长发育缓慢、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或感染呼吸道病和啄癖,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拥挤打堆,由于相互挤压,导致部分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育雏前3d室温保持35℃,以后每天降温0.5℃,直至降到18~21℃,严防温度忽冷忽热。(2)相对湿度。一般育雏室的相对湿度要求:1~10日龄为60%~65%,10日龄以后为50%~60%。如果空气湿度过低,雏鸡体内水分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影响到体内剩余卵黄吸收和羽毛的生长,一旦给雏鸡初次饮水后,也会因饮水过多而发生下痢。同时,在高温条件下,舍内水分蒸发过快,雏鸡采食下降甚至脱水,空气过分干燥,容易引起尘土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育雏初期必须注意水分的补充。(3)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室内的污浊气体,引进室外的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这是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污浊气体如不及时排出,会影响雏鸡健康,甚至引起发病死亡。(4)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合理的光照可以加快鸡只新陈代谢,增进食欲,有助于Ca、P的吸收,促进雏鸡骨骼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1周龄内可保持24h连续光照。以后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而相对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5)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使雏鸡生长良好、长势整齐的必要条件。雏鸡的饲养密度是:1~10日龄,70~80只/m2;11~20日龄,50~70只/m2;21~30日龄,30~40只/m2;31~40日龄,20~30只/m2;41日龄以后,10只左右/m2。

4.2日常管理

雏鸡胆小、躲避意识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异响、陌生人进舍、光线突变易造成惊群,出现应激反应。极易遭受老鼠、蛇、狗等伤害,且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压伤、踩伤、夹挂等意外伤亡。因此,要确保雏鸡鸡舍环境稳定及饲养人员固定,定期进行消毒。

4.3疫病防控

育雏期间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在雏鸡10日龄左右进行稀释滴鼻免疫,马立克氏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在雏鸡皮下接种,鸡痘疫苗多采用翅膀内侧皮下刺种。同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在初生雏7~10日龄前的日粮和饮水中加2%环丙沙星,以防白痢病的发生;在15~60日龄期间的雏鸡饲料中加2%球虫克,以抑制鸡球虫病的发生。使用疫苗时,应选用反应小、效价高、质量可靠的疫苗,并按说明使用,确保接种工作保质按量完成。

养鸡场鸡舍科学建设管理的四大要点


养鸡场鸡舍建设是营造养鸡场鸡群良好生存环境的关键内容,也是养鸡场环境工程的主要部分,为了有效提高养鸡场养殖效益,养殖户要根据鸡群的生物特性进行鸡舍的科学建设管理,这极其关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养鸡场鸡舍科学建设管理的四大要点。

一、场址的规划

鸡舍建筑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肉鸡生产能力的发挥、养鸡盈利的大小,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如果要新建一个养鸡场应选择一个地势干燥、土质良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冬季保温,四季通风,光照和排水。如果还想扩大规模,还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二、交通规划

通往养鸡场的交通要方便,道路要好,以便于鸡雏、饲料、垫料等物资的运进和出栏肉鸡以及粪便等的运出。

三、水电规划

水和电是养鸡生产中必备的条件,在选择养鸡场时必须考虑该处电力是否能满足生产高峰时的需要。不能长时间的停电,尤其是育雏时鸡舍需要温度和光照,停电将造成鸡雏因低温死亡。水质要清洁无污染,最好是深水井或消毒的自来水,未经消毒的河水、池塘水或含有过量氯离子的水,不能给鸡饮用。

四、防疫问题

养鸡场应建在远离村屯或畜禽饲养场1千米或更远的地方,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个体养鸡户也不应将鸡舍设在过往人员频繁或生活区内,最好能有一个小的隔离段,除饲养人员外,杜绝外人的出入。养鸡场(舍)的布局视饲养规模及条件而定。规模较大的养养鸡场,一般分四个区:管理区、生产区、鸡粪污物区、病鸡隔离区。

以上就是第一农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鸡场鸡舍科学建设管理四大要点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抓住这四大要点,有效进鸡舍建设的科学规划,不仅要给养鸡场鸡群建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要节约建设成本,从而保证养鸡场生产效益的顺利实现。

养鸡技术经验分享,养鸡“四注意”


:养殖户养鸡时需要注意的四点,养鸡经验分享。

1、断喙主要目的是防止鸡群发生喙羽、喙肛、食血等恶癖。喙癖的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室内光线过强;食槽、水槽不足;粗纤维含量过低;通风换气不良和鸡本身习性等。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为防止断喙中出血过多,断喙前2d可在饲料中加2mg的Vk;断喙后3~5d,可在饮水中加入多维。

2、限制饲喂主要目的是控制鸡的生长,抑制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情况下,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促进鸡积蓄脂肪而超重,影响成年后的产蛋能力。限饲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同时可节省10%~15%的饲料。限制饲喂一般从6~8周开始,直至18~20周龄结束。

3、随时淘汰低产鸡为节省饲料,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合理淘汰低产鸡很有必要。开产5~6周后,如仍有个别鸡未开产,可及时淘汰。低产鸡的淘汰应在开产后40周进行。

4、定期驱虫驱虫是蛋鸡饲养管理中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能有效地预防鸡的各种肠道寄生虫,确保鸡群健康生长。驱虫一般进行2次比较适宜,第1次在鸡7~8周龄进行,第2次在鸡的开产前17~19周龄进行。可选用左旋咪呋25~30mg拌料一次喂服。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养鸡户养鸡时四注意,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冬天来了,冬季养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导语:冬季因为气温降低,会导致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随之而变,对鸡的生长影响很大。这个季节是鸡疾病多发季节,一定要能过加强管理,确保鸡的体重达标,使鸡的生长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温度、湿度、空气、饮水、营养供给等方面达到最佳的状态,稳定体重,确保注射疫苗都能达到效果,提高鸡群自身的抗病力,使鸡群平安稳定越冬,提高生长及产蛋能力。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一、要注意保持鸡的体重稳定

鸡群平均体重是衡量一个鸡群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鸡的体重对于鸡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疾病的侵害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蛋鸡,在产蛋阶段,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高,自身代谢和维持产蛋都需要能量,在冬季低温情况下还要保持体温,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很容易导致鸡的体重出现波动,导致体重下降,而且还易患疾病。要保持鸡的体重稳定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寄生虫的防控

寄生虫对于鸡的生长影响很大,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在饲养环境不好,或者鸡舍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寄生虫如鸡虱、鸡螨虫就会大量滋生,一旦长期存在就会加速鸡体内营养的流失,导致鸡的营养不良,从而导致鸡的体重出现波动,所以要加强鸡舍环境的管理,做好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及驱虫,确保鸡群健康的生长。

2、防止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

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导致一些菌群失衡,这样会造成鸡的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例如鸡腹泻病的群体发作,使鸡对于营养的吸收降低,再加上低温会消耗鸡的体内能量,体重会在短期内降低,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3、保证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

鸡的体重生长,主要是饲料的充分供给,特别是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更要注重营养的全面与均衡。在选择饲料上,一定要确保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这样才能确保鸡的营养充足,满足产蛋、自身代谢及抗寒冷的需要,确保体重不因外界条件变化而降低。

4、刺激集群的采食

由于鸡体本身对于温度有应激反应,在冬季鸡群的采食量会明显出现增大的情况。如果鸡群的体重都正常,基本采食欲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则一定要采取办法刺激鸡群进行采食,从而达到增重的目的;而对于体重低于标准的,则要采取分离单独饲养方式,进行额外的营养添加来达到增重目的,使低体重的鸡群体重增加,尽可能提高均匀度。

二、加强鸡群的环境管理

环境对于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气温降低,鸡场多数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特别北方地区,要对鸡舍进行密闭处理来进行保温,鸡舍内的空气清新度受到影响。另外氨气浓度也会大增,加上高密度的饲养,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暴发,使群体染病,所以必须要加强环境的管理。

1、做好隔离饲养

鸡场的选址尽量要远离居住区,在地理上进行环境隔离,另外在管理上,对于进出场内的车辆、人员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尽可能杜绝不必要的来往流通,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实现真正的隔离饲养。

2、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鸡场的管理上,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加强卫生管理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要做到细致、全面,不漏死角,每天对厂区及鸡舍进行全面的打扫,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科学的消毒流程,确保厂区内的消毒工作能够做到全覆盖。对于病死鸡要按照无害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消灭传染源头。对鸡舍内消毒时,最好是带鸡消毒,但在冬季一定要尽可能利用中午进行,中午温度较高,能够避免因消毒而带来的温度差过大,确保温度影响最低。

3、确保环境的稳定

冬季鸡舍为了保温,都要做密闭处理,这样做虽然对于保温有利,但是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排除,导致氨气量上升,同时湿度也会加大,所以在保温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换气,确保鸡舍内的空气清新。可以开设天窗、使用轴流风机、纵向通风等方法,也可以通过减少鸡群饮水、减少撒水、增加舍内温度、添加降氨除臭的药物添加剂等方式达到除氮降湿的目的。在除氨降湿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温与通风换气,通风不可避免会导致舍内温度降低,所以尽可能以换气为主,采用间隔换气方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停止换气,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鸡群的应激过强。

三、增强鸡群的抗体

1、疫苗的预温

冬季进行防疫注射疫苗时,一定要先进行疫苗的预热,因为冬季外界温度较低,而疫苗又要求在冰箱中保存,在短期内温度是无法达到舍温的,疫苗温度达不到25℃,应激大而且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冬季注射疫苗一定要先进行预温,确保免疫时造成的应激最小,发挥最大的效力。

2、鸡群的抗体检测

要加大鸡群抗体的检测,密度要比平时加大一倍,H5的Hl抗体低于6log2,H9的Hl抗体低于8log2,变异株的Hl抗体低于5log2,要考虑进行免疫。另外在标准值以下的个数,不能超过20%。

3、免疫时间的调整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免疫时间调整,如饮水免疫的断水时间要延长到5~6小时,确保免疫效果。根据疫苗的反应调整免疫时间,如在下午进行禽流感变异株的免疫,这样可以减轻上午免疫的较大应激,对产蛋的影响程度也能减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21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