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育苗前期清塘的四点方法


养殖池清塘是指清除养殖池中一切不利于养殖品种生长和生存的因素。经过一年的养殖的池塘应进行清淤、晒塘和药物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清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的成活和健康生长起着关键作用。根据多年的摸索管理,建议育苗人员做到以下四点,可以解决池塘老化的问题:
1、抽干池塘四周环沟内积水,然后晒塘半个月,让原有池内残留的有机质氧化分解。
2、用挖掘机挖出环沟中淤泥,池塘平台用拖拉机翻耕底泥,约翻耕15厘米,让底层污泥暴翻于上层,待充分氧化。
3、池塘的进水。育苗池进水经120目筛绢网滤过后入池,谨防外部水源的野生小杂物混于池内,进好新鲜干净的海水池塘,每亩1米水深使用30—35千克茶粕全池均匀泼洒(茶粕使用前必须浸泡24小时),使用时每50千克茶粕加1.5千克食盐和1.5千克生石灰,可以提高蟹苗的出塘率;也可在育苗前10—15天使用敌白虫1.5斤每亩,杀灭水中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
4、进水后3—4天,用100—150斤每亩的漂白粉带水消毒,全池泼洒。漂白粉宜装在塑料或木制容器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残渣不能倒入池塘中,若用金属容器装漂白粉溶解后的液体水,会降低药效而腐蚀容器,应防止使用此类容器。一般清水池塘或池水呈中性或微碱性的池塘,施用后效果更佳,再过7—10天,待药性完全消失后,即可进行梭子蟹的挂笼生产。

相关阅读

红星梭子蟹


[学名]: Portunus sanguinolentus
[资源名称]: 红星梭子蟹
 
[形态特征]:
  头胸甲隆起并密生颗粒,前侧缘9齿,第9齿较长。肠域及后鳃域各具红褐色斑点,斑点外围有乳白色圈。左右螯足相称。背面呈偏黄的黄绿色,螯足长节内侧及可动指与不可动指腹面中央红棕色。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原产地区]:我国南海海岛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世界广泛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下带的泥沙环境。

纤手梭子蟹


中文名称 纤手梭子蟹
拉丁名称 Portunus gracilimanus
生物代码 610060290040010004
中文门名 节肢动物门
拉丁门名 Arthropoda
中文纲名 甲壳纲
拉丁纲名 Crustacea
中文科名 梭子蟹科
拉丁科名 Portunidae
中文属名 梭子蟹属
拉丁属名 Portun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甲面密生短细绒毛,螯足的掌节明显较长节细,前侧缘共9齿,末齿明显大于其他各齿。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以下的泥沙中。

三疣梭子蟹养殖方法


①选择好合适的池塘,进排水方便、10~15亩左右的池塘为宜,要进行淤泥的清除,并在池塘内设置隐蔽物。

②用每亩15~20公斤的生石灰和30~50ppm的漂白粉进行清塘,50公斤家禽兽肥、或5公斤尿素和1公斤磷肥进行施肥。

③把握合理的放养密度,建议人工苗每亩5000-7000只;自然苗每亩2500~3000只小苗、1500~2000只中苗、800~1000只大苗的放养密度。

④宜选用新鲜适口的饵料进行投喂,养殖前期日投饵量为蟹体重5-8%,中期10-15%,后期2~4%。

⑤日常管理:

(1)换水梭子蟹养殖的水质管理,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水中溶解氧,二是调节池水比率。要求6~7月间,每2~3天换水1次;8~9月间,每1~2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1/3~/2。夏季池水盐度偏高,除了加强换水,有条件的地主可引淡水入池,使池水盐度保持在25左右,以利于蜕壳生长。10~11月,每3~4天换水1次,天气不好,海水混浊,可适当延长换水时间。对于面积比较小,放养密度比较大,要配备增氧设施,以满足梭子蟹蜕壳时对氧气的需要。并注意做好池水的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透明度等的观测和记录工作。

(2)投饵:梭蟹为杂食性,凡是新鲜的低值鱼、虾、贝、蟹以及绿藻等,均可作为饵料。投饵量应依蟹大小而异,每日早晨和傍晚各投饵1次,以傍晚多投,早晨少投。投饵还要根据水温的变化和残饵情况及时调整。当水温超过35℃或低于14℃,应减少投饵或停止投饵。三疣梭子蟹也摄食配合饵料,其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1%,颗粒直径4.8~5.6毫米,颗粒长12~19毫米。使用对虾的配合饵料,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梭子蟹同类相残多发生在蜕壳和严重饵料不足时,因此,当天然饵料供应不上时,可及时投喂配合饵料。

矛形梭子蟹


[学名]: Portunus hastatoides
[资源名称]: 矛形梭子蟹
[形态特征]:
 
小型种。头胸甲长20毫米,宽43毫米。头胸甲扁平,分区清楚。甲面密覆细绒毛,并有成群的小颗粒。侧胃区和中胃区的颗粒团彼此连结,之后具1条颗粒隆脊。后胃区及心区各有1颗粒团,中鳃区各有3团颗粒,凡有颗粒团处均较隆起。额具有4齿,中间2齿较小。内眼窝齿钝,背眼缘有2条短缝,腹内眼窝齿突出而钝。前侧缘连外眼窝齿在内共有9齿,外眼窝齿较随后各齿为大,末齿最为长大,成棘状横向突出。头胸甲后侧缘与后缘成直角相交,相交处成齿状突出。第3颚足表面布有长绒毛,长节外末角向外侧伸出。螯足长节较宽大,前缘具有4棘,后缘末端具2棘;腕节内、外末角各有l锐刺;掌节的外侧面基部及背末端各具1尖棘;指节较纤细,指端尖锐,内缘具大小不等的钝齿。前3对步足细长,各节边缘具毛,第4对步足成游泳足,长节末缘具细锯齿,后来角的锯齿较大,前节边缘也列生有小齿,指节末部有时具1黑色斑点。雄性腹部策3~5节愈合,第6节的长度大于宽度,尾节小于第6节长的1/2,呈圆锥形。
 
 
[原产国家]: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原产省份]:东海、南海  [原产地区]:中国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东海、南海。国外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安达曼、印度、马达加斯加、东非。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潮线至82米的沙,泥质浅海底。5~6月抱卵。在张网渔获物中常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5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