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鳝种的投放-放种前的准备


(1)网箱进塘网箱应在放种前一个星期下塘架设完毕。这样可使网衣上形成一道由丝状藻类组成的生物膜,避免鳝种进网后擦伤皮肤。同时也使网衣上的一些不利于黄鳝生长的物质提前释放出来。

(2)水草移植网箱移植水草的目的是使黄鳝能较好地栖息或增加溶氧,还起到遮挡强烈的阳光等作用。一般移植的水草有水花生和水葫芦等,要求水草的面积占网箱面积的70%~80%。

(3)鱼池消毒鱼池消毒按常规的办法进行,一般用生石灰等即可。

(4)鳝种消毒鳝种消毒的药物有食盐(3%~4%,浸泡鳝种5~10分钟)、高锰酸钾(200毫克/升,浸泡15分钟)、漂白粉(10毫克/升)、硫酸铜(8毫克/升)等。

(5)套养泥鳅泥鳅在网箱中生活有利于黄鳝的生长。泥鳅喜欢上下游动,可以起到改善池内通气条件,防止黄鳝互相缠绕和清除池中残食等作用。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人工驯食黄鳝的特殊时期,千万不能混养泥鳅。否则只能带来弊端,延长驯食时间,甚至导致驯食失败。这是因为:一是两者食性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人工饲料中有一定比例的植物性饲料,泥鳅几乎不需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必须经过一段强制性驯食才能适应。而黄鳝还未开口取食,泥鳅就一扫而光;二是两者口径不同。黄鳝口大,可一口吞进一大块饲料,而泥鳅口小,取食需频频嗫吸,易使饲料散失水中,降低饲料利用率;三是两者习性不同。泥鳅较活跃,在黄鳝驯食的特殊时期,泥鳅上串下跳,使水体波动较大,造成水质污染。鉴于上述原因,在黄鳝驯食结束后每平方米放养3~5尾泥鳅,可收到共生互利的效果。在以后的喂养黄鳝前,先撒一些麸、糠类让泥鳅摄取,可提高黄鳝的饲料利用率。


相关阅读

黄鳝鳝种的投放-放养的密度



放养的密度可根据养殖水平、养殖水体的质量、鳝种供应量、饵料供应量以及养殖时间等方面确定。放养量一般每平方米为2千克左右,也有放5~6千克/平方米的。若每千克20~40尾时,可放40~80尾或100尾左右。有人指出,鳝种放养视规格大小而定,在50克/尾大小时,每平方米放160尾;在25克/尾大小时,每平方米放250尾;在15克/尾时,每平方米放450~500尾。

在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方面,目前仍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各地均采用的是“经验法”。为了更好地使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现作综合介绍。江西省南昌县(1999年)在260口网箱方面的放养时间是4月10~18日,放养规格是17~150克/尾,平均规格为62.5克/尾,密度为每平方米1.25千克,约20尾。浙江省舒妙安等1999年的试验中放养时间是6月10日,密度为10.6~15尾/平方米。江苏省泰兴市钱华等(1999年)网箱养鳝的放种时间是4月15日至9月25日,每平方米2千克。湖南省沅江市柳富荣1999年在230口网箱中的放养时间为4月15~25日,规格为25~100克/尾,平均57.3克/尾,密度为1.78千克/平方米(31尾/平方米)。


黄鳝种的引进及投放



1、何时引进鳝种为宜?
由于黄鳝的繁殖为每年的5-9月,因此,引进鳝种的最佳时期应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一般头年10月至次年5月均是引种佳期。不少引种户认为冬春季是黄鳝休眠期间,黄鳝尚不吃食,没必要那么早引进。而一般养殖户均需从外地引种,都需经过长途运输。而冬春季黄鳝不吃食,水温低,长途运输对种黄鳝的成活、繁殖等方面,几乎不会造成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可考虑于黄鳝开食前引种。运输距离较短的,运输时间在60个小时以内的,也可考虑其它时间引种,采用汽车、火车运输均可。夏季气温高,黄鳝运输较困难,凡运输时间在60小时以上的,建议采用飞机空运,以确保鳝种安全。

2、引进的鳝种如何投放?
刚从外地运输回来的鳝种,运达目的地后,应及时解开包装,用温度计测量其水温,并与欲投放的池水温度相比较,若温差小于2℃,则可直接投放;若温差大于或等于2℃,则应将其倒入塑料盆、桶内、漂浮于池面让其传热,直至水温相近才投放。建有繁殖池的,可直接将鳝种按每平方米10条以内的密度直接投入繁殖池。若繁殖池尚未建好,则可放入其它池内暂养,待建池完成后再将其转池投入。若尚未修建任何鳝池,则可立即挖建一个临时鳝池,将其放入暂养。

黄鳝无公害稻田养殖的条件与鳝种放养



无公害稻田养殖黄鳝,黄鳝可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本身也为黄鳝栖息创造了条件,互生互利,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也收获了一定数量的黄鳝,综合效益显著,是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又一条途径。

1、稻田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自如、旱涝保收,且通风、透光、保水性能好,弱酸性土质的田块。

2、稻田工程

加高、加宽、加固田埂,一般田埂宽应大于0.4米,并高出田面0.5米以上,田埂夯实不漏水,并在田块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罩好。其次要平整田块,在四周开挖宽、深0.4~0.5米的排水沟,田内再开数条纵横沟,宽、深0.3~0.4米,沟与沟相通,形成井字状,沟占稻田面积的8%~10%。再翻耕、曝晒、打碎泥土后,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牛粪800~1200千克作基肥,均匀撒于田块中。3月底至4月初,排水沟放50~100千克鸡粪,注水深0.3米,繁殖大型浮游动物供黄鳝摄食。

为防止黄鳝逃逸,可在稻田四周砌砖墙或土墙。砖墙一般砌1.1米高的单砖墙,以水泥填缝,其中水位线下为50厘米,水位线上60厘米。土墙是将田埂加至2米宽,在埂的外围加60厘米的土墙(注意不能有缝),进、出口用泥土封好,再拦上铁丝网,然后在田中均匀地挖些沟,深0.5~1.0米,面积占稻田的5%左右。

3、水稻栽培

选择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株行距20厘米×26厘米。

4、鳝种放养

选择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整齐、体色发黄或棕红色的苗种。一般每亩放养30~50克/尾的鳝种800~1000尾,并套养5%泥鳅。泥鳅上下蹿游可增加水中溶氧,也可防止黄鳝相互缠绕。放养时水温差不要太大,切勿用冷水冲洗鳝种,以防“感冒”。用3%~5%食盐水浸泡鳝种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及寄生虫。


黄鳝种的筛选方法


选购或留用的鳝种苗,由于捕捞、暂养及运输中受伤或受病害感染,难免有质量不好的,在以后的饲养中会不断发病死亡,而且还会感染其他鳝种,因此一定要在饲养前淘汰。通过以下的方法可淘汰劣质鳝种。

感官筛选法
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进行筛选。鳝苗种健康活泼欢跃,用手捉住时鳝苗种能抬头且挣扎有力,鳝肌肉紧绷。若身体、尾部扭曲,发红斑,肛门红肿,以及用手捉鳝时鳝体软绵无力为劣质鳝种。

水流筛选法
鳝鱼喜欢逆水行动,用适当的力将鳝池内的水按一定方向搅动,鳝鱼朝相反的方向游行(顶水行动),活动自如,那是正常鳝;若是跟着水流走、无力游动的为质量不好的鳝种苗。

拍打筛选法
根据野生鳝平时惊动少的特性来筛选。筛选时用浅盆盛装鳝鱼,然后轻拍盆沿,质量好的鳝种会往外跳,跳不动或不跳者是劣质鳝种,但是受伤和患寄生虫病的鳝种也往外跳,所以要仔细鉴别筛选。

行为筛选法
根据鳝鱼的群聚性来筛选。在无土的水体中,鳝鱼成群地往四角钻顶的为质量好的鳝种,单独游走活动无力的为劣质鳝种。

入穴筛选法
根据鳝鱼喜居洞穴的特性来筛选。将鳝种放入有土或者是有水草的水体,在2小时左右钻入洞穴或水草的鳝种为好鳝种,不钻洞或不钻草,或是钻头不钻尾,再或是钻进一会又出来的,大都是不好的鳝种;也有一部分质量不好的鳝种能钻洞或钻草。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黄鳝种的引进与放养



1.鳝种的引进
目前,人工生产的苗种只有少部分,大部分还是野生(即自然环境中)的鳝种。无论是哪种渠道引进的鳝种,都要把好筛选和驯化关,具体操作见前五(三)部分。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苗种筛选好、驯化好,才可能顺利地进行养殖,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

2.放养密度及生长效果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方式、鳝种规格、饵料的供给情况、水环境及是否有微流水条件而定,当然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即养殖者的技术水平。放养密度太小不能充分利用资源;放养密度大而养殖条件跟不上,则大鳝吃小鳝,成活率不高,甚至导致病害发生而全部死亡。因此,要根据多方面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情况,规格大小在每千克30一40尾,流水养每平方米放养2一3千克;静水养每平方米放养1一2千克。4月中旬到6月底以前放养,11月收捕,成活率在80%以上。可长到每千克14一16尾,大的可长到每千克10尾。如果放养规格大一些,每千克在20一25尾,每平方米流水放养3一4千克;静水放养2一3千克。到年底成活率达90%,可长到每千克8一10尾,大的可长到每千克6尾。

蟹种越冬早准备


一、强化投喂
在蟹种进入越冬休眠期间,应强化投喂,让蟹种积累一定能量,以供其休眠期的消耗。投喂多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丝蚯蚓等,也可投喂添加了动物性饵料的人工配合饵料。要尽量延长投喂期,不能因整体摄食量下降而过早停喂。
二、调控水质
蟹种对水质的要求比鱼种高,对水质的污染也更敏感。蟹种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晰透明、水草茂盛的微碱性或中性水域中。池水适宜的pH值为7~9,最适为7.5~8.5。pH值过低,会导致蟹蜕困难。但pH值忽高忽低,变幅过大也会影响脱壳。池水水位应不低于1米,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解氧过低,会导致蟹不吃食、不脱壳。
三、防病保温
蟹种自身打穴钻孔的能力较弱。对于池养环境来说,蟹种钻穴越冬难度则更大。可因地制宜采取下列补救措施:1.加深水位,增加水草(水花生等)覆盖面及深度;2.人工扦插巢穴,如设有蟹岛的池塘可在岛上用砖瓦等材料筑好巢穴后,加深水位,使巢穴沉浸水中,以供蟹种栖息;3.在池的背阳面建筑挡风墙或草帐,有条件的可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地上。(吴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7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