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闸蟹养殖之幼蟹、蟹种的培育设施


(一)土池
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600平方米~3000平方米。面积小,精养程度高,可获较高的单产,其缺点是水质易变化。面积大,水质较稳定,但难以管理。选择池埂宽、无渗漏、保水力强、东西向、长方形,坡比为1:3~1:4,有进、排水系统,水深1m~1.2m的浅水池塘,沿池埂的四周浅水区种植茭白、茨菇、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池埂上用砖、玻璃钢、钙塑板、聚乙稀网布建成防逃设施,高50cm,飞檐20xx保持在40cm~50cm,田埂和滩池埂内侧四周开挖50cm深、60cm宽的水沟。田埂和滩地埂上建防逃设施。埋入土中10cm,高出地面50cm,飞檐20cm,每隔2m用一根竹杆撑住并固定上纲绳,进出口处安装防逃网。
(四)网箱
用0.2mm单丝织成目大10mm~15mm的聚乙烯网布,制成4m×2m×1m带盖网箱。上口边缘一侧开口,用铁夹或细绳扎紧,便于投饲和观察。箱内每平方米投入1.5kg~2.0kg轮叶黑藻或菹草、水花生等。网箱设置在离岸边较远、水深1.2m左右的池塘、河道、湖泊内。箱高1m,其中40cm在水中,呈交叉形棋盘式排列。箱距2m~3m,行距4m~5m,箱可移动,可随水位高低升降。
(五)网围
面积600平方米~3500平方米。网围结构由墙网、底敷网、石笼、毛竹桩等组成。

相关推荐

大闸蟹养殖之蟹苗、幼蟹放养技术



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天然蟹苗在6月上旬或中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一般14万只/kg左右的蟹苗。土池、稻田、滩地每100平方米放养0.5kg。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0.05kg。网箱放养0.1kg。
培育蟹种在5月下旬~6月下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4万只/kg左右的Ⅲ期幼蟹。土地、稻田、滩地、网围、箱围每667平方米放养0.5kg。
放养密度与培育池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饲养技术水平有关。
放养密度小,个体发育整齐,增重倍数大;放养密度大,个体发育慢,增重倍数小,个体大小悬殊,成活率低,规格偏小。
蟹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改善水质条件,有利于蟹、鱼生长,但以不影响幼蟹、蟹种生长为前提。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要控制,不能放养危害幼蟹、蟹种的鲤鱼、青鱼等鱼,放养应先放蟹,后放鱼。

河蟹养殖之幼蟹和蟹种培育:水泥池培育技术



1.水泥池水泥池面积较小,一般30平方米左右,池深1.2米,池底略向出水端倾斜,底铺5厘米厚的泥沙,并放置若干瓦片供幼蟹穴居。池塘四周应设置防逃和遮荫设施,排水口要设置滤水网罩。蟹苗入池前用100~200克/立方米浓度的漂白粉彻底消毒。进水时需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止鱼虾、青蛙、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进入。蟹苗混养量为0.05~0.1千克/平方米。
2.饲养管理
(1)投饵用于饲喂幼蟹的饵料主要有水蚤、水蚯蚓、鱼粉、豆饼粉、鱼、虾、螺、蚌等的肉糜及人工配合饵料。投喂时饵料要新鲜,日投喂量:鲜饵料约占幼蟹体重的10%~20%,干饵料约占幼蟹体重的3%~5%。日投喂2次,上午投喂全天饵料的30%,傍晚投喂70%,投喂饵料要均匀。
(2)水质管理蟹苗入池时要求池水30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至高温季节水深要加至1米。以后视水质情况每1~2天彻底换水1次,换水时应注意温差不能超过3℃。若在水中投入少量水草,也能起到稳定水质、遮荫和提供植物性饵料的作用。
(3)分级疏养蟹苗入池后,每20~30天分级疏散1次,以防密度过大。疏养后的密度应仅为原池的1/3~1/2。
(4)防止敌害鱼、虾、青蛙、水蛇、老鼠、水鸟及水禽等都是河蟹的天敌,要严加防范。

池塘养殖大闸蟹之培育优质蟹种新技术



1、控制放养时间。近年来,绝大部分的人工繁殖蟹苗出池时间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用这部分蟹苗培育一龄蟹种,由于放养时间过早,生长时期过长,通常蟹种的出池规格都在20克/只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蟹种性腺发育成熟。培育一龄优质蟹种,应用5月份出池的繁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长江口天然蟹苗发苗时间通常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这些蟹苗培育蟹种最好,应充分利用。
2、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蟹苗放养密度过大,蟹种生长速度缓慢,出池规格越小。培育一龄优质蟹种,每亩蟹池可放养蟹苗0.3~0.5千克,必要时还可以多放。只要蟹苗质量好,饲养管理得法,不仅蟹种出池规格可以达到要求,而且回捕率可达10%以上。
3、控制饲料质量。优质蟹种的培育,首先应通过施足基肥,栽好水草,培育基础饵料来满足蟹种摄食需要。同时根据蟹种生长速度和基础饵料状况,适时适量投喂。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按在池蟹体重的4%~6%统筹安排。生长后期,为了促进蟹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体质安全越冬,可以适量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
4、调节池水水质。在控制蟹苗放养密度和控制投喂量的情况下,搞好水质管理十分重要。一是调节好培育池的水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培养好基础饵料,水深保持在0.5米左右即可。以后逐步将水位增加到0.8~1米,并保持水位相对稳定。二是调节好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活爽。三是搞好水动态管理。根据天气、水质变化以及蟹种吃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7~9月份高温季节,定期冲水或换水,通常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定期泼洒生石灰水,调节水质。
5、调种池塘水草。栽种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蕹菜等为好。水草移栽要求在蟹苗下塘前20~30天栽好,平时加强管理,及时补栽,确保水草覆盖面积始终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满足蟹种隐蔽和摄食需要。
6、调整管理措施。各项管理措施一定要到位。蟹种池要有完整的防逃设施,严防蟹种逃逸。平时通过换水、控料等措施,促进蟹苗、蟹种蜕壳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相互干扰。大批蟹蜕壳后,多投喂一些优质饲料,同时做好蟹病预防和治疗工作。
通过上述方法,保证蟹种培育有适当的单产水平,每亩蟹种产量达到80~120千克;适当的出池规格,每千克80~160只;适当的出池时间,12月中下旬起捕。

大闸蟹养殖之蟹苗幼蟹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投喂
幼蟹、蟹种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5月~6月蟹苗下池,由密集到分散,由游泳到底栖,有个暴长的过程,须多投蚌肉、鱼虾、网糜等动物性糊状饲料。7月~9月,水温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旺盛,增投麸皮、菜饼、稻谷等植物性混合饲料,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之比为2:1。日投喂量为幼蟹体重的10%~20%。饲料可投在池边浅水区的多点饲料台上。网箱、围网投饲,可用勺均匀泼洒。
(二)水质管理
幼蟹对缺氧特别敏感。要经常加注新水和换水。5月~6月,蟹苗、幼蟹放入后,水位保持在40cm~50cm。7月~9月高温季节,水位控制在1.0m~1.2m。培育期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5cm~10cm。要边注入,边排出,进水速度要适中,水温差要在±3℃以内。
(三)防逃、防病、防敌害、防洪涝、防干旱和防台风
因苗种迁移,不适应环境,缺乏饵料,水质恶化,天气突变等原因常引起逃逸。每天早晚要检查网和堤埂是否有洞,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网罩是否损坏。洪涝时要排水,干旱时要注水,台风季节要注意网具的维修。

大闸蟹养殖之蟹种培育控与促技术



蟹种培育,关键是控制好规格。生产上需要培育成规格为每只重5~10克的“扣子蟹”。因此,在蟹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控制和促长技术。
控制:控制阶段一般在9月10日前,要使蟹种的规格控制在每公斤3000只左右。这段时间以投喂青绿饲料为主,即投喂苦草、浮萍、水花生等,投喂量占蟹体重的50%左右。精饲料一般每周喂1~2次。
促长:促长阶段一般在9月上旬~12月中旬,要使幼蟹通过3次蜕壳,规格由每公斤3000只长至每公斤100~200只。这一阶段要正常投精料,人工饵料以少量小杂鱼加小麦、大麦、米糠、南瓜配合投喂,日投喂量占蟹体重的3%~5%,应在傍晚投喂。每次蜕壳前,要增加投喂动物性饲料或添加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同时投喂水草,日投喂量占蟹体重的20%~30%。
管理:一、给蟹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活的环境。二、种养结合,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三、高温阶段必须控制水温,提高水位,防止产生小绿蟹。四、合理选择和投喂饵料,严格分阶段控制或促长。五、促进蟹种集中同步蜕壳,保护软壳蟹。六、控制水质,既要防止幼蟹性早熟,又要防止产生懒蟹。七、坚持巡塘检查蟹种活动、摄食、生长等情况,注意防逃。

大闸蟹养殖之如何搞好蟹防逃设施



养河蟹丰收的又一关键技术是搞好防逃设施。河蟹有灵活而锐利的十只脚(螯足和步足。前头两只大足为螯足,也是蟹的自卫武器),可随意逃跑,当防逃设备不完善时,它会很快地逃走。给河蟹做防逃墙时,应做成光溜溜的墙壁,使它无法附着、无法攀爬才可靠。常见防逃墙有4种:(1)玻璃墙堤坡夯平铺上一层砖块,用水泥砂浆砌成槽状,将5毫米厚的玻璃插于槽中,用角铁相接和作支架固定。玻璃墙作40厘米高,玻璃与角铁间用油石灰镶嵌。也可在鱼池四周做成40厘米高的土墙,土墙的垂直边贴上玻璃,玻璃间用螺钉等器材相接、固定。
(2)水泥砖墙蟹池四周用砖砌为40厘米左右高,用水泥砂浆将墙磨光滑,不给河蟹有攀爬的毛面。水泥砖墙的顶上要做成墙檐,向池内延伸,防止河蟹攀越池墙。
(3)水泥板、水泥瓦围墙有的地方采用水泥板或水泥瓦,直插蟹池四周,高度根据需要自定。这种办法造价低。使用时,注意加强维修,防止破损逃蟹。
(4)塑料板做围墙将土池四周做成垂直的夯牢土墙后,贴上聚氯乙烯塑料板或其他类型的平板塑料板,并用塑料焊条焊牢,高度40厘米即可。
河蟹和鳖一样,喜爱堆积到角落逃生,因此,无论用什么材料做围墙,都要避免做成直角或锐角,要做成弧形,以免河蟹堆积超高逃跑。
河蟹爱逃跑,
围墙少不了;
墙面光滑无夹角,
年终收获一定好。

大闸蟹养殖之蟹种越冬管理技术



加强蟹种越冬管理,能提高蟹种成活率,增加成蟹养殖效益。
一、选择越冬池。蟹种越冬池要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深1.5-2m,面积2-4亩,使用前每亩用生石灰100kg清塘消毒。
二、挑选蟹种。越冬蟹种要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无附着物,每亩放养蟹种75-110kg,规格每只在5g以上。
三、管好水质。池水水质要清新,溶氧高,保持1.5m以上水深,以维持较高水温,水位过浅,须及时补水,防止蟹种被冻伤冻死。水质过肥,及时要换新水,防止蟹种缺氧窒息死亡。
四、适当投饵。越冬期间如天气晴暖,水温在4°C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螺蚬蚌肉、蚕蛹等,补充营养,防止蟹种体质消耗过大而死亡。
五、预防疾病。蟹种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越冬期间,每隔20天每亩用生石灰10kg,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水体,预防蟹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4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