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肉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常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主要是由于能量的摄入过量、其他微量营养成分的摄入不足或者不均衡而导致的,其症状是肝脏脂肪过度沉积,肝脏会发生明显的病变,使肉鸡的死亡率增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肉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肉鸡脂肪肝综合症是一种脂类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能量的摄入水平过高、其他微量营养成分不足或者不平衡而导致的机体内代谢功能发生紊乱,使得肝脏脂肪过度的沉积,并表现出肝脏出血等症状,使得肉鸡的死亡率增加。该病主要存在于肥胖、高产的笼养肉鸡身上,但是在垫料饲养的肉鸡也偶有发生。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长期以来,肉鸡在选育过程中通常只重视对生长性能方面加强选育,而没有增强其心肺功能,导致心肺功能无法适应机体旺盛代谢的需要,存在心肺发生衰竭的可能性,从而容易促使机体由于缺氧而发生该病。

营养因素:有些肉鸡养殖户只重视肉鸡生长速度和料肉比,选择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颗粒饲料,部分甚至会添加过多的油脂,且没有适时采取限饲,导致机体生长更加迅速,促使其消耗更多的氧气,从而造成机体出现相对缺氧的现象,进而更易发生该病。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硒、磷、锌、锰、铜等,也容易引发该病。

环境因素:气候寒冷的季节,有些养殖户为确保舍内温度达到要求而忽略通风,造成空气中含有高水平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而减少氧气水平,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而仔鸡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具有旺盛的代谢,往往会由于长时间无法吸取足够的氧气来满足机体需要,导致肺脏发生损伤,机体进一步加重缺氧而引起该病。

生物毒素因素:各种生物毒素中,造成最严重危害的是黄曲霉毒素,肉鸡食入后会导致肝脏发生严重的器质性损害,从而发生该病。肉鸡只要采食污染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者铺垫污染有黄曲霉毒素的垫料,都非常容易出现发病。

其他因素:肉鸡患有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都能够导致机体心脏、肝脏、肺脏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该病。饲料中添加有毒性油脂或者发生食盐中毒等,机体的肝脏都会直接发生损伤,导致肝脏发生病变,从而潴留大量的腹水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较为肥胖的肉鸡,主要症状表现为鸡的食欲下降,精神不佳,站立不稳,喜卧,下腹部有厚实的脂肪组织,外观看起来柔软下垂,鸡冠、肉髯为苍白色。较为严重的病例嗜睡,发生瘫痪,多单侧卧地,体温升高,可达到42℃左右,但是鸡冠、肉髯和脚发冷,腹泻,粪便为糊状,其中含有脂肪物质,一般在数小时内死亡。大多数的病鸡从发病到死亡一般经过1~24天,当饲养环境恶劣,饲养管理方法粗暴时会导致鸡强烈的挣扎而发生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肝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病死鸡的尸体肥胖,在皮下、腹腔、肠系膜沉积大量的脂肪;脂肪肿大,边缘钝圆,发生脂肪变性,颜色为黄色油腻状,质地较为柔软、易碎,在肝脏的表面有大量的血块,肝包膜破裂,肝包膜下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囊壁肥厚并有脂肪沉积;心包积液,心肌柔软,颜色为黄白色,冠状沟脂肪沉积较为明显;肾脏肿大,颜色苍白;脾、心以及肠道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

3、诊断方法

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对其进行诊断时要根据鸡群的营养、品种、发病日龄以及鸡群的状况,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诊断,如要对该病进行确诊则可取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脂肪的含量超过正常对照组的20%。另外,还要做好该病与其他肝脏病变疾病的鉴别工作,例如与包涵体肝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伤寒、禽霍乱以及鸡马立克氏病等病的鉴别,这些疾病都会引起鸡的肝脏发生病变,但是存在差别,临床上要仔细鉴别,以免贻误治疗。

4、防治措施

因引发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对该病进行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养殖程序饲养,防止鸡群受到惊吓,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加强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调控好舍内的温度,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及时提供清凉的饮水。注意对鸡群时行合理的限饲,避免体重过大、过肥,注意饲料的质量。要科学合理的配制日粮,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比例要适宜,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且均衡。在养殖过程中要防止鸡群发生应激反应,可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类的药物,避免应激的发生。做好日常鸡群的疾病控制工作,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对于患病鸡,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合理用药。

对于发病的鸡群,要及时做好诊断并治疗,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氯化胆碱1kg,维生素E1万IU,肌醇1kg,连续饲喂,然后给每只病鸡氯化胆碱0.1~0.2g,连用10天,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与控制作用。还可以每千克饲料加入氧化胆碱1g,蛋氨酸1.2g,维生素E20万IU,生物素0.3mg,维生素B120.012mg,肌醇1g,维生素C0.1g,连喂2周。在治疗的同时要调整日粮的配方,将日粮中蛋白质比例适当提高,能量的水平适当降低,并且要适当增加粗纤维的含量。

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
鸡饲料中胆碱、肌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不足,使肝脏内的脂肪积存量过高。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不足,相对能量过高,母鸡为了获得足够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大量采食,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与能量值不相适应,造成代谢紊乱,使脂肪过量沉积。鸡饲料中主要使用粉末状钙质添加剂,而钙含量过低,母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制造蛋壳而摄入过多的饲料,于是过多的饲料被吸收后转化成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饮用硬水和鸡体缺硒。鸡群缺乏运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天气炎热和喂菜子饼容易诱发本病。
机理
鸡肝脏是合成体内脂肪的最主要场所,合成后的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被输送到血液。其中载脂蛋白的合成需蛋氨酸、丝氨酸、VE、B族维生素等的参与。在脂肪转运过程中,胆碱起重要作用。母鸡在产蛋期为了维持生产力(1个鸡蛋大约含6克脂肪,其中的大部分是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肝脂也相应提高。若合成蛋脂的原料不足,或肝脏合成的脂肪太多,超出了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可产生肝内脂肪蓄积,使肝脏呈淡黄色或淡粉红色,质地变脆。在受到应激时,若鸡突然剧烈运动,肝脏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肝被膜下,形成血凝块,最终病鸡死于肝破裂。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重型鸡及肥胖鸡。病鸡生前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75%~85%突然下降到35%~55%,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往往突然暴发,病鸡喜卧,鸡冠肉髯退色乃至苍白。严重的嗜眠、瘫痪,体温41.5℃~42.8℃,但鸡冠、肉髯及脚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1天~24天,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错误,引起强烈挣扎时可突然死亡。病鸡血液化验,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达到每100毫升或以上605毫克~1148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12毫克~316毫克);血钙增高可达到每100毫升28毫克~74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5毫克~26毫克);血浆雌激素增高,平均含量为每毫升1019微克(正常为每毫升305微克);450日龄病鸡血液中肾上腺皮质固醇含量均比正常鸡高(每100毫升5.71毫克~7.05毫克)。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肿大,边缘钝圆,呈油灰色,质脆易碎,用力切时,在刀表面有脂肪滴附着。肝表面有出血点,在肝被膜下或腹腔内往往有大的血凝块。组织学检查为重度脂肪变性。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时肾略变黄,睥、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病理变化特征即可确诊,其特征性病变为肥胖母鸡腹腔内或肝被膜下有凝血块。本病应注意与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防治
目前对这种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法。防止产前母鸡积蓄过量的体脂,日粮中应保持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尽可能不用碎粒料或颗粒料喂蛋鸡。保证日粮中有足够水平的蛋氨酸和胆碱等嗜脂因子的营养素。禁止饲喂霉败饲料。对易发生脂肝病的鸡群,可在日粮中加入一定量的小麦麸和酒糟,因为小麦麸与和酒糟中含有可以避免笼养蛋鸡脂肪代谢障碍的必需因子。配合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每20千克饲料中加入5克拌匀饲喂(种鸡用量要加倍)。每天下午4点~5点给产蛋鸡投入颗粒状钙质添加剂,如粗贝壳片、颗粒碳酸钙、蛋壳碎片等。每100只鸡加1千克,直接放在饲料槽内,因粗颗粒钙质可在鸡的肌胃中停留较长时间,在夜间能源源不断提供钙质,并能解决产薄壳蛋、破壳蛋多的问题。母鸡在清晨时对蛋白质需求较大,可添加适量龟粉、蚯蚓、无菌蝇蛆等。傍晚添加粗粒钙质以代替部分能量饲料,以避免母鸡过肥。产蛋期的鸡每日光照时间应在16小时左右,人工光照时间从早晨6点半开始到晚上22点半结束。饮水最好是自来水,避免饮硬水。减少饲料的喂量(鸡群产蛋高峰前限量要小,高峰后限量要大)或增喂苜蓿粉等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尤其在夏季更应注意这一问题。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酵母粉也可减少发病。当发生脂肝病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减缓病情:每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63克、胆碱55克、维生素B123.3毫克、维生素E5500国际单位、DL-蛋氨酸500克。每只鸡喂服氯化胆碱0.1克~0.2克,连续喂10天。将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提高1%~2%。

相关知识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也叫做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产蛋鸡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主要是导致肝细胞内堆积过多的脂肪,从而导致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细胞发生破裂,最终造成肝内出血而发生死亡。患病鸡群很难形成产蛋高峰,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机理

蛋鸡体内合成脂肪的最主要场所是肝脏,且合成的脂肪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肪蛋白形式被运送到血液。转运脂肪需要载脂蛋白的参与,而丝氨酸、蛋氨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是合成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转运脂肪过程中,还需要胆碱的参与。蛋鸡进入产蛋期,每生产1个鸡蛋则消耗6g左右的脂肪,其大多数是经由摄取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生成,此时为保持生产力,会导致机体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明显提高,即形成更多的肝脂。但如果缺少合成蛋脂的原料,或者肝脏合成过多的脂肪,完全高出载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就会导致在肝脏内蓄积大量的脂肪,使其外观呈淡黄色或者淡粉红色,且质地明显变脆。当蛋鸡发生应激,或者突然大量运动,会导致肝脏小血管发生破裂,促使血液进入到肝被膜下,并凝结成血块,最终由于肝脏破裂而发生死亡。

2.病因分析

饲养方式不当:据报道,蛋鸡采取笼养相比于平养更容易发生该病。这主要是由于平养时机体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并能够通过采食自身排出的粪便而获取一定量的生物素和微量元素;而笼养蛋鸡具有较少的运动量,且不能够采食粪便,使其无法获取足够的生物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导致笼养蛋鸡更容易发生该病。

饲喂不合理:有些小规模蛋鸡养殖户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管理鸡群,且往往饲喂自配饲料,由于没有合理加T,导致饲料中含有较大颗粒的谷实类饲料,如大麦、玉米等,当采食过多时就非常容易发生该病。另外,还有些蛋鸡养殖户在其开产前没有适时采取限饲,致使体况过于肥胖,使其在进人产蛋期后非常容易发生该病,从而造成产蛋量不能够提高。

日粮营养水平不当:日粮中含有过多的胱氨酸、胆固醇、维生素B,、生物素、尼克酸等,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机体容易发生该病。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蛋氨酸等,会导致脂蛋白的合成和转化出现困难,就会使肝脏内沉积过多的脂肪,从而容易发生该病。

遗传因素:据报道,不同品系蛋鸡具有不同的脂肪肝发生率,如产蛋率更高的蛋鸡更容易发生该病,这主要是由于高强度产蛋导致其体内雌激素代谢明显增强,促使体内存在高水平的雌激素,造成肝脏中加速沉积脂肪,从而发生该病。

应激因素:当蛋鸡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刺激,如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受到惊吓、突然更换饲料和饮水等,都能够促使该病发生。这是由于蛋鸡在高温季节如果饲养在空间过于狭小的笼内,就非常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会产生较多的外源性皮质酮以及其他一些糖皮质类固醇,都能够加速脂肪合成,而皮质类固醇还能够促使糖原异生,从而加快脂肪沉积,最终发生该病。

3临床症状

对于急性发病鸡群,主要表现出产蛋率积聚降低,通常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能够达到40%左右。同时,会导致死亡率也急剧升高,通常会高于正常平均死亡率2%~10%。另外,发病鸡群通常具有较好的精神状态,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诊症状,且往往在午后、夜间突然出现死亡,特别是发生异常应激时会导致死亡率明显升高。病死鸡的鸡冠、肉髯呈苍白色,体重偏大,体质良好。发病前,鸡群通常只会表现出减少活动,低头呆立,精神萎靡,然后在地面上蹲伏,陷入半睡眠状态,随即就会出现全身麻痹,最后快速发生死亡。

笼养的产蛋鸡群比较容易呈慢性发病,尤其是当产蛋率达到大约70%~85%时容易发生,接着会出现产蛋率明显降低,部分甚至不能够出现产蛋高峰。病鸡体况良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部下垂,触摸比较柔软,拒绝走动,往往呈俯卧状,鸡冠、肉髯色泽较淡,甚至发绀带黄。如果鸡群过于拥挤以及进行捕捉、驱赶,产蛋时往往会导致肝脏发生破裂,促使鸡冠突然发白,头部前伸或者朝向背部弯曲,最终倒地痉挛而发生死亡。

4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lg氯化胆碱,lOg蛋氨酸,lg肌醇,0.012mg维生素B12,101U维生素E,1个疗程为10天,如果1个疗程后没有痊愈则要再用药1个疗程。

中药治疗:病鸡服用白拟疏肝降脂汤进行治疗,即取决明子、山楂、郁金各15g,半夏、川芎、枳壳、白术、陈皮、制首乌、当归各20g,泽泻、茯苓、茵陈、柴胡、芍药各30g,加水进行2次煎煮,混合药液,添加在饲料中混饲,以上药量适合100只蛋鸡在1天内使用。每天1剂,1个疗程是10天,如果没有痊愈则可再服用1个疗程。

加强饲养管理:鸡群饲喂品质优良的饲料,注意在气候炎热的夏季要尽可能降低能量水平,而提高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粗纤维水平.保证饲料中所含的能量和蛋白质保持平衡,并保证其含有足够的蛋氨酸、胆碱、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等。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症状、预防冶疗方法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一种脂类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细胞中沉积大量脂肪,表现为脂肪肝,有时肝脏出血。病鸡营养状况良好,产蛋减少,因为肝脏功能障碍或肝脏破裂出血突然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笼养蛋鸡,特别是产蛋率高或正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发病较严重。本病发病率通常为2%~5%,死亡率2%~3%左右,但个别鸡群死亡率高达15%~20%,产蛋下降30%~50%。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临床症状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通常发生于产蛋高峰的鸡群,病鸡群营养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直到产蛋下降时才发现。产蛋率通常在短时间内由原来的85%~95%急剧下降到30%~50%。病鸡喜卧,腹部膨大柔软而下垂,沉积大量的脂肪。鸡冠、肉髯颜色变淡,严重的呈黄白色,鸡冠顶端发绀。严重的嗜睡,精神沉郁。

1.2病理变化

从临床症状出现到死亡一般3~5天,病鸡在拥挤、驱赶、受惊、捕捉等剧烈运动时可以突然死亡。病鸡肥胖,皮下、腹腔和肠系膜沉积大量脂肪。大多数病鸡死前在输卵管末端有一个成形的鸡蛋。病鸡肝脏肿大,边缘钝圆,体积达正常的2~4倍,颜色呈淡黄色、土黄色,极易碎。在肝脏有一处或多处出血,切面外翻,在肝脏实质中有大量的细丝状出血,有些延伸到肝脏表面,肝脏周围有出血凝块。有些病鸡心肌变性呈黄色。病理切片镜检:肝脏呈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紊乱,肿大,细胞内有大量的脂肪颗粒。心肌变性呈黄色,有时肾脏变黄,脾脏、肠道等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1.3病鸡血液检查

血清胆固醇明显升高达15.65~29.69毫摩尔/升,正常值为2.9~8.17毫摩尔/升。血钙升高可达6.99~18.46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74~6.49毫摩尔/升。血浆中雌激素明显升高平均1019微克/毫升,正常为305微克/毫升。病鸡血液中肾上腺皮质固醇含量均比正常鸡高(达到5.71~7.05毫克/100毫升),血清中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大大降低。肝脏糖原和生物素含量降低。

2病因

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它对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转运等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影响肝内脂肪含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增加肝内脂肪的因素和降低肝内脂肪的因素两大类。包括:(1)随血液进入肝内的脂肪;(2)营养过剩而在肝内由糖或蛋白质异生产生的脂肪;(3)脂肪在肝细胞内被氧化;(4)肝内脂肪与脂蛋白结合而运出肝脏。肝内脂肪的堆积与否最终就取决于这四个方面的综合平衡,任何一个方面异常都会导致脂肪在肝内的蓄积,最终产生脂肪肝。正因为如此,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确切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只是通过大量的临诊实践和试验研究总结了一些生产中可能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2.1遗传因素

长期以高产蛋量作为育种目标可能是引起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重要原因。高产蛋率对鸡来说是一种较强的应激因素,很容易受某些亚临床疾病的激发而引起发病。在产蛋高峰其雌激素代谢加强,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容易引起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2.2营养因子

2.2.1能量过剩

营养过剩主要是指饲料中的能量过剩,在目前一般的饲养水平中,由蛋白质的营养过剩而导致肝内脂类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由能量水平过高导致鸡只过肥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这也是目前认为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当饲料中能量高而蛋白低时,过多的能量就会在蛋鸡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特别是在肝肌。这些脂肪如果不能及时运出肝脏,就会在肝细胞内沉积,从而产生脂肪肝。笼养蛋鸡饲喂高能量的口粮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出现能量正平衡,过剩的能量会转变为脂肪蓄积在体内。饲料中的脂肪高而亲脂肪的因子如蛋氨酸,维生素如生物素、尼克酸、钻胺素、维生素E、维生素C过低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引发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2.2.2能量和蛋白比

何维明(1992)试验结果证明蛋白和能量的比值大的鸡群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蛋白和能量比低的鸡群,而且蛋白和能量比值过低的鸡群也会发生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资料介绍能量在12.3兆焦/千克左右,蛋白和能量比值为61的日粮,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发病率最低。能量在11.1兆焦/千克,蛋白和能量比值为66.5的日粮,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发病率较低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产蛋性能。

肝脏中的脂肪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才能运出肝脏,低蛋白的日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与脂肪结合造成脂肪运输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另一方面低蛋白日粮使鸡群产蛋减少,过多的能量转变为脂肪蓄积在体内。高蛋白低能量的日粮也能造成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因为日粮中蛋白和能量比值过大,能量相应偏小,部分氨基酸脱去酰胺基生成葡萄糖作为能量。而脱去的酰胺基在肝脏中转变为尿素,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诱发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2.2.3低钙日粮会引发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低钙日粮会造成鸡群产蛋减少,过量的能量会转变为脂肪蓄积于肝脏,另一方面代谢旺盛的鸡群采食超过正常量才能保证钙的需要,造成能量和蛋白摄入过高。在实际生产中给未开产的鸡群补钙推迟,就会造成脂肪过早蓄积,造成鸡群产蛋高峰较低。一般在16周龄到鸡群5%产蛋这一段时间饲喂含钙2%~5%的日粮以满足钙的需要。

2.2.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鸡体内脂类物质转运机制失常或抗脂肪肝物质缺乏能促进脂类在肝脏蓄积。抗脂肪肝物质如胆碱、蛋氨酸等作为磷脂的一部分可以促进脂肪转运,因为磷脂酰胆碱是合成脂蛋白必须的原料。而合成磷脂必须有脂肪酸和胆碱。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会影响自由基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这些物质缺乏会引起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另一方面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鸡会过量采食以满足体内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这样就会摄人过多的能量造成能量过剩,脂肪蓄积在体内。

2.3应激因素

营养、管理、疾病和接种疫苗等因素会引起应激反应,可以诱发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据卞汝霖报道扬州某鸡场给伊莎褐蛋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后部分鸡发生脂肪肝出血综合征,产蛋率下降10%左右,应激会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糖生成,加速脂肪生成,鸡生长速度减慢而脂肪生成增加。

2.4饲养环境

笼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地面平养的蛋鸡,因为笼养蛋鸡的活动量较小,消耗能量较少,过剩的能量可转化成脂肪蓄积在体内。笼养蛋鸡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温度过高的鸡群容易发生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2.5霉菌及其毒素

霉菌及其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易使肝脏受损而引发肝功能障碍和脂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肝脏代谢障碍和脂肪沉积,引起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蛋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在2~15毫克/千克时会引起蛋鸡产蛋下降,蛋重减轻,鸡肝脏肿大、易碎,颜色变为淡黄色。

2.6激素影响

有报道,蛋鸡的产蛋潜力大会使鸡只在生理上对脂肪肝综合征更加敏感。因为产蛋高低与雌激素的活性高低有密切关系,而雌激素对肝中脂肪的合成与沉积又有促进作用。陈卿奎等通过实验复制脂肪肝综合征的蛋鸡的研究表明:患脂肪肝综合征的蛋鸡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血脂和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提示产蛋性能较高的蛋鸡血液中所含较高的雌激素的水平可能是导致其患脂肪肝综合征的根本原因。

3预防治疗措施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由长期的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蛋鸡一旦患上该病,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调整才可缓解,这样往往给蛋禽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发病时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严格育成期和产蛋期的限制饲喂

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保证蛋鸡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鸡只的产蛋性能;另一方面它可以防止鸡只过度采食,导致脂肪沉积过多,从而影响鸡只日后的产蛋性能,同时增加鸡只患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可能性。因此,对体重达到或超过同日龄同品种标准体重的育成鸡,采取限制饲喂是非常必要的。国外有报道认为,蛋鸡在8周龄时应严格控制体重,不可过肥,否则超过8周龄后控制难度将增加。

严格控制产蛋鸡的营养水平,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处于生产期的蛋鸡,代谢活动非常旺盛。在饲养过程中,既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满足蛋鸡生产和维持各方面的需要,同时义要避免营养的不平衡(如高能低蛋白)和缺乏(如饲料中蛋氨酸、胆碱、维生素E等的不足),一定要做到营养合理与全面。

3.2对已经发病的鸡群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每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1000克,亚硒酸钠维生素E200克,维生素B12,200毫克,肌醇900克。连续饲喂一个月以上,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3.3限制饲料中代谢能的摄入量,如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富含亚油酸的脂肪而减少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饲料中玉米的含量,改用麦麸代替部分玉米,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饲料中代谢能和蛋白质的比值(ME/P)因温度和产蛋率的不同而调整。环境温度高的时候ME/P降低10%,环境温度低的时候ME/P增加10%,及时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环境变化下鸡群的需要。在产蛋率大于80%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比值为60,产蛋率65%~80%时//致富经//,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比值为54,产蛋率小于65%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比值为51。对体重超标的鸡群可以适当限饲,产蛋高蜂前期限饲量要小,产蛋高峰后期限饲量要大。蛋鸡在120日龄后开始限饲,一般限饲8%~12%。

3.4添加营养调节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或相互添加甜菜碱,L-肉碱,酵母铬,有机锰等营养调节剂可以不同程度改善脂肪代谢,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在调控鸡脂肪代谢,防治脂肪肝综合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楂,神曲,丹参,首乌,蒲黄,玉竹,枳壳等配伍可以较好的调节脂肪的代谢,减少鸡体内的脂肪沉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3.5改善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防止饲料和垫料发霉。夏季注意防暑降温,保持饮水充足,清洁卫生,将患病鸡从鸡群内挑出在地面上散养。减少各类应激反应,减少该病的发生。

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征、啄癖、蛋鸡腹泻的防冶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养鸡场经常发生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征、啄癖等常发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笼养蛋鸡疲劳症

1.临床特征

先是产软壳蛋,随后站立困难,常侧卧,症状逐渐加剧,骨质疏松,肋骨易断,肌肉松弛,腿麻痹,翅膀下垂,胸骨凹陷,不能正常活动,出现脱水、消瘦而死亡。无症状的鸡,蛋壳变薄,质量也差。有的鸡虽采食或产蛋正常,但因捡蛋时受到惊扰或鸡间啄斗,突然挣扎而死。产蛋量、蛋壳质量和蛋白质质量通常都不降低。有些可能骨折,外部检查即可触摸到骨折部位,或可见皮下淤血。有的鸡骨骼在抓鸡时会被折断。

2.预防与治疗方法

补充磷酸盐、钙质和维生素D3往往有助于减少此症的发生。每1000只青年母鸡,在饲料中加入约9公斤牡蛎壳粉或石灰粉,可以增加钙的含量。患病母鸡食用这种饲料,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大一点的母鸡,缺磷或维生素D,比缺钙更为多见。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将母鸡从笼里放出来,然后在饲料中加适当的磷酸钙。各种不同年龄的病鸡都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和电解质。

二、脂肪肝综合征

1.临床特征

在发病的鸡群中,多数鸡的体况良好,直到产蛋逐步下降到10%~40%或鸡群达不到产蛋高峰时才被察觉。患脂肪肝综合征的鸡普遍过肥,体重一般超标20%~25%。特征是有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肝脏(肝脏变黄到出血)和体腔内。笼养鸡比平养鸡多发,而且发病急速。有的病鸡虽外观健康,但冠与肉髯苍白。

2.治疗方法

更换饲粮或减少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含量。用低能量饲料,比如用麦麸代替玉米,降低饲料能量。如果用全价日粮喂母鸡,则添加维生素非常有益。如果饲料主要是谷物类,则建议更换为全价日粮。控制鸡体内脂肪是唯一成功的治疗方法,同时调整和减少总能量的摄入。三、啄癖

1.临床特征

多发生于集约化养鸡,是当代养鸡业的常见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的鸡,不分季节,无论蛋鸡、肉鸡或种鸡,无论平养或笼养,均可发生。其他禽类,如火鸡、鹌鹑等也有发生。啄癖表现为互相攻击伤害(/),自食或争食所下的蛋,以至吞食各种异物。在雏鸡中,这种恶癖常限于啄食趾部和尾部;而在成年家禽中,泄殖腔、尾部和冠等为最常被啄食的部位。鸡群中一旦发生啄癖,会很快波及全群,严重时啄癖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50%。

2.预防方法

断喙。在鸡出雏时或出雏后2周内断喙,可以减少啄羽的发生率。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喂全价饲料,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四、初产蛋鸡瘫痪综合征

初产蛋鸡瘫痪在鸡笼内不能站立,不能吃食和饮水,引起死亡。检查时发现,该鸡直肠和骨盆腔内有未排出的已经长成的鸡蛋。原因是初产蛋鸡尽管努力,但始终没有将鸡蛋产出来,而是停留在骨盆腔,压迫坐骨神经,引起局部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感染及坐骨神经麻痹,导致初产蛋鸡瘫痪。

治疗方法:将瘫痪鸡挑出,用手指慢慢将鸡蛋取出,肌肉注射抗菌素、庆大霉素连续3~5天,调整饲料营养,减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维生素D3和钙的用量。

五、初产蛋鸡腹泻

初产蛋鸡腹泻是生理性消化不良性腹泻,与细菌无关。发病原因主要是初产蛋鸡换料不当,刚开产就用产蛋高峰期高蛋白质、高钙的饲料。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高钙,刚开产就加8.5%石粉,鸡肠道不适应,造成钙不消化,刺激肠道,引起腹泻。根据笔者的经验,初产蛋鸡换料要有过渡期,可预防并减少初产蛋鸡腹泻。

治疗方法:①饲料中添加加酶(产酶)益生素,用量按说明规定连用5~7天;②复方地芬诺酯片(复方苯乙哌啶片)1片/只,研碎拌料,每天上午喂1次,连喂3天;③饮水量为平时的1/4,待腹泻症状消失,再恢复正常饮水量。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母猪无乳综合症,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病症,该病会导致后代仔猪不能够吮食足够的母乳,过度饥饿,缺乏营养,生长发育缓慢,且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而使其更容易出现发病和死亡,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母猪无乳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1、发生原因

疾病因素。母猪如果患有传染病或者全身性疾病,往往会伴有无乳综合征。对于初产母猪,如果发生难产,分娩所需时间过长,人工助产操作不当,导致子宫内滞留有胎衣碎片或者产后分娩过多的恶露,往往会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从而导致机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等,进而引起无乳综合征。另外,母猪低血钙或者缺乏维生素E和硒时也能够引起该病。

选种及年龄因素。作为种用母猪的母本泌乳性能较差,或者乳房发育不良;年龄过老,体质虚弱,胎次过多;配种过早,乳腺还没有完全发育、8胎以上的体质虚弱或者过于消瘦的老年母猪,都会导致乳腺功能变差,从而容易发病。

环境因素。母猪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在分娩期间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特别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比较容易发生。

饲养管理不当。母猪饲喂单一饲料或者品质较差的饲料,突然更换饲料,营养水平较低,发生霉变或者频繁调整饲料配方,导致泌乳料中含有过少的氨基酸,饲喂不合理而导致妊娠母猪体况过瘦或者过肥,妊娠期间缺乏运动或者受到惊吓、粗暴驱赶、过大噪音,产后营养不良或者饲喂较少的精料、青绿饲料,缺乏维生素,机体发生自身中毒、应激,舍内光照不足,通风较差,空气污浊等,都可能导致其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

通常是初产母猪、年老体弱和体况过肥的母猪容易发生该病,主要是在产后3-4天内出现发病,且病猪在生产时往往会由于无力分娩,导致分娩所需时间过长,胎衣排出缓慢。一般来说,患病母猪从开始分娩到分娩后的1~2天内能够正常泌乳,从而能够正常哺乳仔猪。但产后经过大约24~48h就会出现泌乳量减少或者停止泌乳。乳头及乳房明显缩小并逐渐干瘪,乳房过于松弛或者肥厚肿胀,但无法挤出乳汁。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通常可达到39.5~41.5°C,呼吸加速,心跳加快。

后代仔猪由于吮乳时间变长,会开始频繁用头撞击母猪乳房,并用嘴用力拉扯乳头。如果吸吮乳头发现无乳后就会立即争抢吸吮其他乳头,并伴发刺耳的尖叫声。另外,仔猪还会过度饥饿,营养不足,体质逐渐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粗乱,鼻吻干燥,排出少量且质地干硬的粒状粪便,严重时甚至停止排泄粪尿,明显嗜睡,部分被饿死,部分由于在母猪周围休息而被压死或者踩死,少数能够存活的也会体质虚弱,生长发育缓慢。

3、治疗措施

催乳治疗。如果患病母猪乳房比较饱满,但无法分泌乳汁,可以静脉注射由100mL10%葡萄糖、20万~30万IU催产素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l~2次;或者皮下注射30万~40万IU催产素,每天3~4次,连续使用2天。同时,配合对乳房使用热毛巾温敷和按摩。如果患病母猪乳房比较松驰,但无法分泌乳汁,可肌肉注射由20万IU催产素、5~10mg黄体酮、10~20mg苯甲酸雌二醇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用3~5天,治疗效果较好。治疗过程中,后期仔猪可自由饮用按1:5倍稀释的代母乳,或者装入奶瓶供其吮吸。

消除炎症。如果患病母猪伴有阴道炎、子宫炎或者产褥热,可先肌肉注射适量的己烯雌酚,促使子宫颈口张开,接着向子宫内灌入20~30mL氧氟沙星。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再静脉滴注以上药物,每天1次,连续使用3~4天;如果症状较轻,可每天肌肉注射20mL2.5%氧氟沙星、30mL鱼腥草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4天。同时,配合每天注射30万IU催产素,促使机体尽快排出炎性分泌物。如果病猪发热,可肌肉注射10~20mL氨基比林。如果由于患有产褥热而导致败血症,还要另外加注100~200mL5%碳酸氢钠。在治疗乳房炎时,要立即将其与仔猪分离,先将患病乳房的乳汁全部挤掉,接着在乳房基底部位注射400万IU青霉素、100ml_0.1%的普鲁卡因进行封闭,每天1次,连续使用2~3次,并在乳房上涂擦适量的30%的鱼石脂软膏。

中药治疗。如果母猪由于感染其他疾病而引起该病,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路路通、王不留行、漏芦、木通各10g,青皮、陈皮、皂角刺、生栀子、黄芩、柴胡各8g,金银花、花粉、牛蒡子、连翘各10g。乳房存在肿块时可添加赤芍、当归各10g;恶露无法排净时可添加20g益母草、10g当归、10g川芎。发髻加水煎煮后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每天1剂,直至康复。如果母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该病,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进行治疗,即取30g王不留行,甘草、漏芦、木通、通草、川芎、白芷各10g,花粉、生地、白芍、柴胡各15g,20g当归,15g青皮,加水煎煮后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每天1剂,通常连续使用3剂就能够康复。

母猪无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此病以夏季发病较多,其它季节也有发生,经产母猪的发病率高于初产母猪,管理状况不同的猪场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场发病率高达50%,有的场却很少见到。在患病的母猪中有一部分虽经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泌乳功能得到改善,但仍赶不上正常母猪的泌乳成绩。
发病病因
据报导母猪无乳综合症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可分为应激因素、内分泌失调、传染性因素以及营养和管理几个方面。
(1)应激因素:在现代养猪条件下,许多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可引起母猪的应激反应,如转群时的强行驱赶、惊吓、躁声等等。
(2)内分泌失调也是造成母猪无乳综合症的综合原因之一。有的母猪发生无乳综合症时其体内循环的激素量浓度较低,如促乳素。
(3)营养和管理因素:如分娩前后的饲料突然改变,或者饲料单一,营养不足;在管理方面如产房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高等都可能导致母猪患无乳综合症。
(4)传染性因素:如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萄等引起的乳房炎,其它全身性疾病如猪的兰耳病以及子宫炎也可能引起母猪的无乳综合症。
临床症状
母猪的无乳综合症常常在分娩后13天发生乳汁减少或停止。母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粪便干、少,对仔猪表情淡漠,甚至仔猪哺乳。有些母猪虽然允许仔猪哺乳,但放乳时间很短,仔猪吃不到多少乳汁。那些因乳房炎造成泌乳失败的母猪可见乳房肿大,触诊疼痛。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泌乳失败除母猪表现无乳以外,其它症状多不明显。
诊断
母猪无乳综合症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分析,一般不难诊断。即使乳房无炎症表现,也可以通过仔猪饥饿、脱水消瘦等一系列表现得到证实。
预防
1、激素疗法:肌肉注射乙烯雌酚45毫升,一日两次;或肌肉注射缩宫素5-6毫升,每日两次。
2、药物疗法:
(1)肌肉注射常量青霉素、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清除炎症。
(2)中药治疗口服以五不留行、穿山甲为主的中药催乳散。
3、也可通过对母猪乳房按摩、仔猪吮乳促进母猪乳房消炎、消肿和排乳。
4、对初生小猪可采取寄养的方法,以免饿死。
治疗
应激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引起母猪泌乳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应激。除必要的兽医防疫措施之外,还要搞好猪舍内环境的管理,如控制好产房中的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避免粗暴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环境条件,供给全价的饲料等等。

奶牛脂肪肝产生的临床症状 奶牛脂肪肝产生的防治措施


奶牛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健康影响极大。奶牛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内的代谢发生异常,导致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内,比正常含量多出5%。由于奶牛通常在围产期出现发病,因此也叫做围产期脂肪肝。病牛由于肝功能异常,会抑制胆汁分泌,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并发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繁殖能力。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脂肪肝产生的临床症状奶牛脂肪肝产生的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及危害

较多因素都可使奶牛发生脂肪肝病,主要包括营养、卫生、遗传等方面。奶牛主要在围产期发生脂肪肝,在该阶段体内激素分泌会发生较大变化,使其采食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泌乳所需以及日常消耗的能量,促使其从脂肪组织中调动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用于提供能量,多出部分就会被运送到肝脏,堆积较多的脂肪,最终引起脂肪肝。尤其是体况肥胖的奶牛,相比于正常体型的奶牛在围产期会分解更多的脂肪组织,导致采食量明显减少,从而就更容易导致能量负平衡,进而更容易发生脂肪肝。奶牛饲养过程中突然更换饲料,使机体消化吸收系统无法及时适应,同时还会造成瘤胃内出现微生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的不适应现象,导致缺乏维生素、氨基酸,引起细菌内毒素血症和瘤胃酸中毒,从而导致脂肪肝。另外,如果奶牛围产期缺乏足够活动,使其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长期采取舍饲,且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过高,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周围存在较多污染物,以及通风不良等,都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也容易导致脂肪组织产生茶酚胺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最终发生脂肪肝。

奶牛发生脂肪肝后影响生产性能,主要是导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泌乳量减少。特别是脂肪肝往往会引起代谢、消化以及生殖等功能紊乱综合征。另外,奶牛发生脂肪肝还会影响机体代谢,这是由于机体生化特征有所变化,如血清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含量明显增加;肝糖原数量减少,肝脏沉积脂肪;严重时会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增加,而尿素氮含量减少,从而出现酮血症、低血糖症。此外,奶牛发生脂肪肝还会影响内分泌,如发生脂肪肝时由于出现能量负平衡会引起低血糖,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导致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比例身高,同时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会作用于脂肪细胞膜受体,导致蛋白激酶被激活,从而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化,发生脂肪动员来缓解能量负平衡。胰高血糖素能够促使血糖水平升高使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会阻碍脂肪动员,抑制机体生成酮体,阻碍肝脂沉积。

2、类型

奶牛脂肪肝根据轻重程度可分成三种类型,即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的特征是肝脏中所含的甘油三酯重量为肝脏净重的1%~5%;中度脂肪肝的特征是肝脏中甘油三酯重量为肝脏净重的5%~10%;重度脂肪肝也叫做脂肪奶牛动员综合征、临床脂肪肝,特征是肝脏中所含的甘油三酯重量为肝脏净重的10%以上。但是,正常情况下,肝脏中所含的甘油三酯重量为肝脏净重的1%以下。一般来说,重度脂肪肝主要在奶牛分娩前发生,且与肝脏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紧密相关,且病牛在发病前往往表现出采食量减少、体重明显降低以及尿酮浓度升高,而糖皮质激素浓度也在一定程度下降。奶牛发生中轻度脂肪肝,也会导致尿酮含量有所增高,但程度相对较轻。

3、临床症状

病牛拒绝采食青贮料、精料,且可能发生异食癖,机体消瘦,皮下不存在脂肪,皮肤弹性变差。一般排出干硬粪便,但严重时会排出稀便。精神萎靡,拒绝走动,停止采食,有时会伴有轻微腹痛的症状。体温、呼吸和脉搏基本正常,瘤胃蠕动轻度减弱,尤其是病程持续时间长时瘤胃会停止蠕动。当病牛重度脂肪肝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会由于严重衰弱和内中毒而发生死亡,并伴有其他疾病;当奶牛患有中度和轻度脂肪肝时,经过1.5个月左右就可能自愈,但产奶量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且繁殖力和免疫力都受到一定影响。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主要以补糖保肝、解毒以及避免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且必须及早采取治疗,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病牛可静脉注射1000mL25%葡萄糖,并配合肌肉注射100mL氢化考的松(含有1g有效成分)和200万IU胰岛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每天使用200mL丙二醇,经由胃导管分成2次投服,连续使用5天。口服15g烟酸、80g氯化胆碱,每天1次,连续使用1个月。静脉注射由1000mL复方盐水、1000mL5%碳酸氢钠、100mL维生素以C、1000mL促反当液等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另外,适当配合静脉注射适量的抗菌素,如链霉素、青霉素等。

合理饲喂。奶牛围产期要根据围产期所需的营养饲喂含有全面、均衡营养的日粮,精料的饲喂量要适当减少,防止产前体况过于肥胖;妊娠期要确保日粮中含有足够的碘、磷和钴,防止过多能量转化生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同时还要确保机体摄取全面、均衡的元素;分娩后,要注意加强护理,逐渐饲喂适口性较好的饲料,防止产后由于大量泌乳而引起能量负平衡,造成体况过于消瘦。

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症状 猪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的应激综合征是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表现各种特异症状的综合征,健康猪因环境的突然变化易发生该征而出现全身颤抖、呼吸困难、肌肉僵硬、下痢、水肿病等综合病症。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病症状猪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给大家了解一下以降低该征给养猪户带来的损失。

1、表现形式及发病症状

急性应激。这是最严重的一种应激表现形式,少数对应激敏感的猪在进行抓捕、注射或者受到惊吓时就会突然发生死亡,部分种公猪在配种过程会由于极度兴奋而发生死亡,部分会在车船运输过程中突然发生死亡。猪心性急死也叫做急性心衰竭、致死性昏厥,育肥猪和仔猪都能够发生。病猪主要特点是快速发生死亡,心肌以及全身横纹肌发生变性,一般在气候炎热的季节突然发生死亡,没有表现出任何先驱症状。应激性肌病主要是育肥猪容易发生,典型特征是宰后肌肉发生炎症、水肿、变性以及坏死。肉眼观察,发现颜色较淡,质地松弛,存在渗出液。通常可分成三种类型,即PSE猪肉也叫做水猪肉;肌肉坏死,主要是背肌发生坏死,也叫做背肌坏死;腿肌坏死,主要是腿部肌肉发生炎症坏死的疾病。

猪急性高热症。通常是待宰的育肥猪容易发生,是由于使用某些全身麻醉药物而引起的一些应激综合征,如胆碱、氟烷等,但与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没有关系。病猪前期表现尾巴发抖和肌肉颤抖,接着出现呼吸困难,体表发生充血,出现紫斑,体温快速升高,能够达到43℃左右,心跳亢进,后肢持续痉挛、收缩。症状严重时,随着症状的进一步加重会引起全身无力、肌肉僵硬,最终发生死亡。

慢性应激。该类型应激不会导致病猪出现特殊的病理变化,往往是存在心脏明显肥大,尤其是中隔及右心非常明显,肾上腺发生肥大,并存在胃肠溃疡等病变。这可能是由于应激原刺激强度较小,经常间断,再加上作用方式和临床症状比较不明显,往往会被饲养员忽视。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控制,也会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饥饿、冷应激、噪音等是比较容易形成慢性应激的因素,其都可能造成不良因素的累积,导致机体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减弱。暗猪肉通常是由于猪长时间受到较小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消耗较多的肌糖,储存的糖原明显减少,体内生产较少的乳酸,且与呼吸性碱中毒生成的碱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形成暗猪肉。主要特征是猪肉颜色较暗,具有较差的保水能力,切割时不会渗出液体,切面干燥,且质地粗硬。

2、临床诊断

该病可根据应激原类型、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等进行初步诊断。应激原,即检查猪饲养环境是否发生改变,是否侵入寒风,是否存在日射、热射导致的热应激,以及是否存在运输、配种、拥挤、惊吓、免疫等应激原,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弱应激原。然后根据病猪发生慢性应激综合征、急性应激综合征以及猝死性应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通常猪发生应激后会表现出恐惧、逃跑以及经常作防卫或者攻击姿势,对声音、人非常敏感,食欲明显降低,被毛逆立,心跳亢进,尾巴和肌肉震颤。剖检疑似发生应激而死亡的病猪,要注意观察肌肉是否形成DFD猪肉或者PSE猪肉,是否存在肌肉僵硬及踝关节僵直的现象。另外,还要注意对慢性死亡病猪的脏器变化进行观察,心脏是否肥大、内脏明显胀满、肺脏发生水肿以及细支气管含有大量泡沫等。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根据发病轻重程度采取对症治疗,如果猪已经受到应激原刺激,要立即进行单独饲养,并采取治疗。如果病猪症状较轻,可让其进行充足休息,并补充适量的营养,促使其自行康复。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按体重口服或者肌肉注射1~3mg/kg氯丙嗪,或者按体重使用50mg/kg催眠灵或者50~60mg/kg苯巴比妥,或者静脉注射40~120mL5%碳酸氢钠溶液。另外,病猪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5~1mg/kg3.5%静松灵注射液,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0.55~1mg/kg安定注射液,也可选择使用片剂,按体重口服2~5mg/kg。为避免病猪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和过敏性休克,可静脉注射适量的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或者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加强饲养管理。先是改善饲养管理,确保合理组群,禁止任意混群,避免出现噪音和受到骚扰,保持舍内安静。夏季要加强防暑降温,冬季要加强防寒保温,避免舍内温度急剧升高或者降低。猪群进行运输或者出栏前,要供给充足的饮水,最好饮用适量的口服补液盐,即在1000mL水中添加20g葡萄糖、3.5g氯化钠、1.5g氯化钾、2.5g碳酸氢钠。如果有需要可在猪上船或者装车前,每头按体重肌肉注射1~3mg/kg盐酸氯丙嗪,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该病。

药物预防。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抗应激药物进行预防,这也是最简便、有效的方式。一般来说,常选择使用的药物是镇静剂(如安定、利血平、氯丙嗪等),缓解中毒的药物(如小苏打等)、参与三羧酸循环的物质(如苹果酸、琥珀酸类)、激素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类(如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如硒)等。

引起猪应激综合征的病因有:

1、多因受到饲养管理中某些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产生应激反应以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常见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应激原包括:感染、创伤、中毒、高温、噪声、运输、饥饿、缺氧、重新分群、运输、交配、产仔等,这些应激原刺激机体,导致机体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特异性障碍与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产生应激综合征。

2、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病最常发生于瘦肉型、肌肉丰满、腿短股圆而身体结实的猪,如皮特兰猪、波中猪、兰德瑞斯某些品系猪,红细胞抗原为H系统血型的猪也多为应激易感猪。易感猪较容易受惊,难以管教,常表现肌肉和尾部发抖。

临床症状

根据应激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猪应激综合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猝死性(或突毙)应激综合征多发生于运输、预防注射、配种、产仔等受到强应激原的刺激时,并无任何临诊病征而突然死亡。死后病变不明显。

2、恶性高热综合征体温过高,皮肤潮红,有的呈现紫斑,黏膜发绀,全身颤抖,肌肉僵硬,呼吸困难,心搏过速,过速性心律不齐直至死亡。死后出现尸僵,尸体腐败比正常快;内脏呈现充血,心包积液,肺充血、水肿。此类型病征多发于拥挤和炎热的季节,此时,死亡更为严重。

3、急性背肌坏死征多发生于兰德瑞斯猪,在遭受应激之后,急性综合征持续约2周左右时,病猪背肌肿胀和疼痛,棘突拱起或向侧方弯曲,不愿移动位置。当肿胀和疼痛消退后,病肌萎缩,而脊椎棘突凸出,几个月后,可出现某种程度的再生现象。

4、白猪肉型(即PSE猪肉)病猪最初表现尾部快速的颤抖,全身强拘而伴有肌肉僵硬,皮肤出现形状不规则苍白区和红斑区,然后转为发绀。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呼吸,体温升高,虚脱而死。死后很快尸僵,关节不能屈伸,剖检可见某些肌肉苍白、柔软、水分渗出的特点。死后45min肌肉温度仍在40℃,pH低于6,而正常猪肉pH应高于6。这与死后糖原过度分解和乳酸产生有关,肉pH迅速下降,色素脱失与水的结合力降低所致。此种肉不易保存,烹调加工质量低劣。有的猪肉颜色变得比正常的更加暗红,称为“黑硬干猪肉”(即DFD猪肉)。此种情况多见于长途运输而挨饿的猪。

5、胃溃疡型猪受应激作用引起胃泌素分泌旺盛,形成自体消化,导致胃黏膜发生糜烂和溃疡。急性病例,外表发育良好,易呕吐,胃内容物带血,粪呈煤焦油状。有的胃内大出血,体温下降,黏膜和体表皮肤苍白,突然死亡。慢性病例,食欲不振,体弱,行动迟钝,有时腹痛,弓背伏地,排出暗褐色粪便。若胃壁穿孔,继发腹膜炎死亡。有的猪只在屠宰时才发现胃溃疡。

6、急性肠炎水肿型临诊上常见的仔猪下痢、猪水肿病等,多为大肠杆菌引起,与应激反应有关。因为在应激过程中,机体防卫机能降低,大肠杆菌即成条件致病因素,导致非特异性炎性病理过程。

7、慢性应激综合征由于应激原强度不大,持续或间断反复引起的反应轻微,易被忽视。实际上它们在猪体内已经形成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其生产性能降低,防卫机能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其生前的血液生化变化,为血清乳酸升高,pH下降,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

诊断鉴别

可根据有应激的病史、临诊表现、氟烷检测结果和剖检所见而做出诊断。

防治措施

治疗

治疗原则就是镇静和补充皮质激素。首先转移到非应激环境内,用凉水喷洒皮肤。症状轻微的猪可自行恢复,但皮肤发紫、肌肉僵硬的猪则必须使用镇静剂、皮质激素和抗应激药物。如选用盐酸氯丙嗪作为镇静剂,剂量为1~2mg/艇体重。一次肌肉注射,或安定1~7mg/kg体重,一次肌肉注射。也可选用维生素C、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钠等。使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可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防止酸中毒。

预防

1、应加强遗传育种选育繁殖工作,通过氟烷试验或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检测和血型鉴定,逐步淘汰应激易感猪。

2、尽量减少饲养管理等各方面的应激因素对猪产生压迫感而致病。如改善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噪音,避免过冷或过热、潮湿、拥挤,减少驱赶、抓捕、麻醉等各种刺激。运输时避免拥挤、过热,屠宰前避免驱赶和用电棒刺激猪。在可能发生应激之前,使用镇静剂氯丙嗪、安定等并补充硒和维生素E,从而降低应激所致的死亡率。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1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长期以来,肉鸡在选育过程中通常只重视对生长性能方面加强选育,而没有增强其心肺功能,导致心肺功能无法适应机体旺盛代谢的需要,存在心肺发生衰竭的可能性,从而容易促使机体由于缺氧而发生该病。

营养因素:有些肉鸡养殖户只重视肉鸡生长速度和料肉比,选择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颗粒饲料,部分甚至会添加过多的油脂,且没有适时采取限饲,导致机体生长更加迅速,促使其消耗更多的氧气,从而造成机体出现相对缺氧的现象,进而更易发生该病。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硒、磷、锌、锰、铜等,也容易引发该病。

环境因素:气候寒冷的季节,有些养殖户为确保舍内温度达到要求而忽略通风,造成空气中含有高水平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而减少氧气水平,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而仔鸡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具有旺盛的代谢,往往会由于长时间无法吸取足够的氧气来满足机体需要,导致肺脏发生损伤,机体进一步加重缺氧而引起该病。

生物毒素因素:各种生物毒素中,造成最严重危害的是黄曲霉毒素,肉鸡食入后会导致肝脏发生严重的器质性损害,从而发生该病。肉鸡只要采食污染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或者铺垫污染有黄曲霉毒素的垫料,都非常容易出现发病。

其他因素:肉鸡患有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都能够导致机体心脏、肝脏、肺脏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该病。饲料中添加有毒性油脂或者发生食盐中毒等,机体的肝脏都会直接发生损伤,导致肝脏发生病变,从而潴留大量的腹水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个别病鸡会突然发生死亡,且发病前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通常运动、饮水、采食等都正常,往往会突然出现失控行动而大声尖叫,直接倒地死亡。大部分病鸡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精神沉郁,双翅下垂,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呼吸加速,腹部膨胀、下垂,无法稳定行走,往往呈鸭步,部分还会由于站立困难而以腹部着地,如同企鹅。病鸡腹部皮肤明显变薄,且发亮,该处的羽毛发生脱落,用手按压能够感到明显的波动感。病鸡腹水会迅速积聚,往往在发病后的1~3天发生死亡。

3鉴别诊断

鸡脂肪肝综合征:二者相似处是发病通常是由于饲喂过多的高能量日粮而引起,且病鸡腹部膨大,软绵下垂,呈俯卧状;区别是采食过多的饲料能量而导致体况过度肥胖,穿刺膨大腹部不会流出液体,鸡冠发生褪色或者呈苍白色,成年肉鸡往往容易发生,剖检后发现有大量脂肪沉积在腹腔。

禽伤寒:二者相似处是病鸡羽毛蓬松杂乱,双翅下垂,腹部膨大,如同企鹅走动或者站立,如果卵泡破裂就会发生腹膜炎;区别是由于感染鸡沙门氏杆菌而引起禽伤寒,鸡冠皱缩,呈苍白色,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3~44℃,排}h黄绿色的稀粪,且粪便导致肛门周围被污染,剖检能够发现肝脏发生肿大,呈古铜色或者棕绿色,心脏、肝脏、肌胃存在灰白色的坏死灶,取病料进行培养即可鉴定是沙门氏杆菌。

防治措施

及时治疗:病鸡可使用中药治疗,即取350g泽泻、150g车前子、200g猪苓、150g醋制甘遂、200g茯苓、150g大戟、50g芜花、200g白术,加水煎煮2遍,药液混合后分成5~7份,以上药量可供400~500只病鸡饮用。也可使用12号针在病鸡腹部刺人,抽出腹水后注入2万IU的青霉素,采取几次治疗就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如果药物能够引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则禁止长时间连续投喂,为此可采取交替使用不同药物的方式来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调控日粮营养含量:肉鸡具有代谢旺盛,大量耗氧,增重速度快,容易发生该病的特点,因此3周龄前要适当的限制饲养,以控制生长速度适宜,减少耗氧量。采取早期限饲,可调低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通常在0~14日龄饲喂低能量日粮(代谢能量11.5MJ/kg),控制粗蛋白水平在20%左右;大约21日龄改饲喂高能量日粮(代谢能量12.97MJ/kg),控制粗蛋白水平在18%左右,从而对生长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饲喂粉料,少饲喂颗粒饲料。饲料中控制食盐添加在0.5%以内,磷水平至少达到0.05%,且适当增加硒和维生素E的添加量,每千克饲料中只要要含有0.5g维生素C,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

改善饲养环境:设计和改造鸡舍时,要处理好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供给充足的氧气。鸡舍最好设有天窗,安装换气扇,定时采取强制通风换气,促使舍内空气新鲜;供暖时应避免空气被污染。通常可采取定时控制的负压通风系统和恒温控制的风扇来处理温度降低和通风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是指仔猪断奶时因各种应激因素导致仔猪严重腹泻、掉膘、成活率降低,饲料利用率差,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形成僵猪,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的现象,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下面一起来看看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1、断奶仔猪发生应激的原因

生理因素。仔猪的各项器官和生理功能的发育还不健全,尤其是消化功能,胃酸分泌不足,在断奶后,乳酸的来源终止,而胃酸的分泌量仍较少,这就会导致胃内酸度不足而使胃蛋白酶的形成减少,使蛋白质饲料难以被消化,而引起消化不良,无法消化的饲料为小肠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及其他的病原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使乳酸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使仔猪发生腹泻;仔猪消化酶的分泌量不足,断奶会导致消化酶的分泌更少,活性降低,外加饲料变为难以消化的植物性饲料,仔猪会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另外,仔猪的免疫力较差,断奶后母源抗体的来源被切断,而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的还不健全,机体抗体水平降低,抗病能力差,极易感染疾病,这也是仔猪发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

饲料因素。由于仔猪的胃酸分泌少、消化酶的种类少、活性低,如果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过高,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时,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含量过高也易引起腹泻。另外,饲料中的一些抗性因子也会影响仔猪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最终均会表现为断奶应激,主要的表现即为腹泻。

环境因素。仔猪在断奶后由产房转入保育舍,饲养环境发生着变化,因仔猪的适应力较差,当养殖环境发生改变后,仔猪无法完全适应,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另外,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如温度不适宜,过冷、过热或温差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相对湿度过大、卫生条件不佳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仔猪产生应激反应。

病原性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仔猪发生应激,主要表现为发生腹泻。其中由细菌引起的常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因仔猪在哺乳期有母源抗体的保护,抗病能力较强,另外,乳汁中含有可抑制大肠杆菌繁殖的物质,仔猪一般不发病,当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自身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易受感染而发生腹泻。

2、断奶仔猪应激的解决方式

提高断奶仔猪的抗病能力。加强断奶仔猪的营养,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给断奶仔猪饲喂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优质的饲料,以使仔猪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使仔猪健康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另外,要想办法增强仔猪免疫机能,可在仔猪的饲料或者饮水中使用一些保健药物,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减少换料应激。为了避免或减轻仔猪的换料应激,可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开始进行补饲工作,训练其采食教槽料,以锻炼仔猪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可以使仔猪在断奶后很好的适应植物性饲料,使胃肠机能得到锻炼,从而减轻营养性应激的发生。仔猪在断奶时要逐渐的进行,不可一次性的完全断奶,完全用饲料代替母乳,要逐渐进行,让仔猪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断奶前的1周左右,要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同时增加饲喂饲料的次数,一直到完全断奶,以减少心理应激。

加强饲养管理。断奶后为了减少环境应激,可在夜间将母猪移出产房,让仔猪在原圈舍与原群体饲养3-4天,待适应后再进行转群并栏的工作。在转群时要尽量让同一窝猪在一个群体,并且在断奶后仍要饲喂几天教槽料,并且要少喂勤添,以后逐渐更换为保育料。仔猪在转群后可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一些抗应激类药物和一些调理肠胃的保健类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应激,以改善和调节肠道内环境,促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预防腹泻的发生,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避免失重。

加强环境的控制。环境变化是导致断奶仔猪产生应激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仔猪对温度的变化表现的极为敏感,因此在转群时保育舍内的温度要适当的高一些,与产房温度一致,等转群后再逐渐降低温度,一直到适宜的温度为止。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也不可忽高忽低,避免温差过大,做好夏季防暑、冬季保温的工作。保持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做好圈舍的日常清扫工作,并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大量的繁殖。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在接种时要注意仔猪的体况,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以使仔猪获得免疫力。

1、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发生的原因

1.1病原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造成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引发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这主要是因为在哺乳期,由于母乳抗体及乳中其他抑制物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繁殖,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当仔猪断奶后,肠道消化酶下降,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在肠道后段腐败发酵增多,加上母源抗体供应中断,免疫力下降,这就容易引起感染造成腹泻。

某些病毒如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侵袭细胞,引起小肠破损程度增加,使受感染的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肠绒毛,小肠的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液体排出量增加,肠内大量未被吸收的固体物质自身吸附水分,以保持肠内渗透压的平衡,加重了腹泻。

1.2生理性因素

1.2.1胃酸分泌不足仔猪断奶后,乳酸来源终止,胃酸分泌仍然很少,仔猪胃内酸度不足,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影响饲料特别是蛋白质消化,消化不良的饲料为小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它病原菌繁殖提供了条件,而乳酸杆菌的生长则受到抑制,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肠内渗透性紊乱而发生腹泻,表现出应激综合征。

1.2.2胃肠消化酶少仔猪4~5周龄时,消化系统仍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仔猪断奶,本身就是一种应激,会使消化酶含量减少、活性降低。断奶仔猪从吃母乳为主转到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两种营养源截然不同,加上又给以高能高蛋白饲料,终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1.2.3免疫能力较弱断奶后仔猪母源抗体来源终止,而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循环抗体水平降低,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抗病力较差,这也是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

1.3饲料性因素

由于仔猪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含量不足,若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过高,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过高,很容易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饲料中植物凝集素、抗胰蛋白酶营养因子会降低仔猪对大豆产品的利用率。大豆蛋白内的抗原蛋白可引起肠道发生过敏性反应,出现绒毛萎缩、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最终导致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具体表现出腹泻症状。

1.4环境因素

当舍内温度昼夜温差超过10度时,可导致腹泻率上升25%~30%,湿度过大也可使腹泻发生率升高。

2、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处理

2.1疫苗接种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免疫接种。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猪轮状病毒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灭活苗等,在怀孕母猪产前30d及15d各接种一次;母猪产前45d及15d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2mL/头。通过母乳中产生的抗体来影响仔猪,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还要根据仔猪体内实际抗体水平,在仔猪18~20日龄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3mL/头。另外,各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免疫计划。

2.2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消除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要想办法增强仔猪免疫机能,加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体)能力。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可以提高仔猪免疫力,减少发病。

2.3减少换料性营养应激

首先要做到提前补饲。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饲,提前锻炼仔猪胃肠道,促使相关酶的分泌,可使仔猪断奶后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从而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其次断奶应逐渐过渡,移母留仔。在断奶前1~5d,逐日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以减少心理应激影响。断奶最后2d夜间将母猪移舍,同一窝仔猪留在原舍饲喂3~5d,待适应后再进行并栏,以减少环境应激影响;断奶后还应适当控制饲喂量,少喂勤添,逐步换料。

2.4加强环境控制

保持舍内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夏季要注意防暑,舍温不超过30度,冬季要注意保温,舍温不低于20度,湿度保持在60%~80%。断奶前后提供较高的环境温度、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可以明显减少仔猪的应激及腹泻。定期消毒是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重要手段。仔猪刚断奶,免疫系统低下且未完善,易受病原微生物侵害,如果猪舍未严格消毒,卫生状况差,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这就为腹泻埋下了祸根。仔猪舍在进猪前5~7d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包括饲槽,用具及饮水器等。猪舍在饲养仔猪期间,每周带猪消毒一次,使用无毒、广谱、无刺激的消毒药。

2.5调理肠道,改善内环境平衡

对发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猪群,要注意改善和调节肠道内环境,预防腹泻。可用抗生素+杜仲叶提取物+益生菌自由组合,杀灭病原,吸附毒素,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建立良好的内环境,促进饲料消化吸收,提高猪群生长速度。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产蛋下降综合征是青年母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产蛋鸡群不能如期达到产蛋高峰,或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有蛋壳的变化。鸡感染该病后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生产,降低经济效益。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1、病原体

引起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病原为禽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无囊膜,基因组为双股DNA。病毒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该病毒对酸碱稳定,耐热,60℃30min,丧失致病性,70℃20min,则可完全灭活。该病毒48h可被0.3%的甲醛溶液灭活。

2、流行特点

鸡、鸭、鹅均可感染该病毒,鸭、鹅为其天然宿主,一般感染不发病,可以成为病毒的长久宿主。该病无明显季节性,患病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既可垂直传播,又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主要侵害26-32周龄鸡,其他年龄的鸡也可感染,但症状不明显

3、临床症状

感染鸡无明显症状,主要以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一般比正常要低20%左右,个别严重的鸡群可下降50%。发病后2~3周产蛋率突然下降到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蛋壳畸形,可见蛋壳颜色变浅或有斑点.还有的蛋壳变薄,出现软壳蛋和畸形蛋等。种鸡群感染时,种蛋的孵化率低,弱雏数量增加。

4、病理变化

该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不明显,剖检主要见发病鸡的卵巢萎缩,子宫及其输卵管有卡他性炎症,严重的出血、溃疡,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病理变化。组织学变化可见,输卵管腺体水肿。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检变化,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可借助实验室。可采用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诊断。

注意该病的症状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支原体、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等传染病有相似之处,诊断时,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以免耽搁病情的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治疗措施

目前该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鸡群投服抗菌药物,对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发生该病后要立即紧急消毒,隔离发病鸡,加强对病鸡的饲养管理,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充足的饮水。为防止继发感染疫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土霉素或大观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减少死亡。另外,同群的鸡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索和黄芪多糖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

7、预防措施

7.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水平,要保持鸡舍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定期对饲槽、饮水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粪便污染。另外还要注意防止饲养密度过大,保持合适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要饲喂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

7.2加强检疫管理

坚持自繁白养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可以减少或避免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的流行和传人。如需引种,要从非疫区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正规化种鸡场引进,引进前要对种鸡进行检疫,如果引进的检疫鸡群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为阴性,方可混群饲养。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同一养殖场内同时饲养鸡和鸭,防止鸡与其他水禽接触。

7.3做好免疫接种

目前防止该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免疫接种。对未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鸡群4个月龄左右时免疫接种灭活疫苗,2个星期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也可接种产蛋下降综合征与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同样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还要做好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降低该病或其他疾病的感染率。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产蛋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的疾病。于1976年发现,故又命名为产蛋下降综合征1976。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鸡感染禽类腺病毒后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本病多为垂直传播,通过胚胎感染小鸡,鸡群产蛋率达50%以上时开始排毒,并迅速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多通过污染的蛋盘、粪便、免疫用的针头、饮用水传播,传播较慢且呈间断性。笼养鸡比平养鸡传播快。肉鸡和产褐壳蛋的重型鸡较产白壳蛋的鸡传播快。
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属于腺病毒Ⅲ群,无囊膜,能在鸭胚、鸭胚肾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肝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繁殖,但在鸡胚肾细胞和火鸡细胞中生长不良,在哺乳动物细胞不能生长。在鸭胚生长良好,可使鸭胚致死。
本病病毒能凝集鸡、鸭、火鸡、鹅、鸽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家兔、绵羊、马、猪、牛的红细胞。国内外分离的病毒株有十余个,国际标准为荷兰127株。已知各地分离到的毒株同属一个血清型。病毒对乙醚、氯仿不敏感,对pH适应谱广,0.3%福尔马林48小时可使病毒完全灭活。

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幼龄鸡不表现临床症状;尤以25-35周龄的产蛋鸡最易感。可使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10%-50%,蛋破损率达38%-40%,无壳蛋、软蛋壳可达15%。本病主要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尤其产褐壳蛋的母鸡易感性高。
症状
最初症状是有色蛋壳的色泽消失,出现薄壳、软壳、无壳蛋和小型蛋。薄壳蛋蛋壳粗糙像砂纸,或蛋壳一端有粗颗粒,蛋白呈水样。蛋壳无明显异常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一般不受影响。病程持续4~10周,产蛋下降幅度达10%~40%,发病后期产蛋率会回升;有的达不到预定的产蛋水平,或开产期推迟,有的出现一过性腹泻。
防治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为避免垂直感染,应从非感染鸡群引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防止由带毒的粪便、蛋盘和运输工具传播该病;不要与其他禽类混养,隔离饲养,防止野鸟进入鸡舍。在鸡开产前2~4周,用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或含有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抗原的多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免疫力至少可持续1年。
治疗
发病时,可用抗生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辅助治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4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