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育苗中生态因子对蟹苗成活率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挂灯笼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界生态环境因子变化过快(如升温过快),而刺激抱卵蟹提前排苗(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相当于提前催产),这时原蚤状幼体不能开口摄食,引起大量死亡。
二、水中盐度
目前内陆采用的人工海水配制,是赵乃刚提供的河蟹人工半咸水配方,蚤状幼体最适盐度为l7%左右。有的生产单位在蚤III、蚤IV过程中适当添加K+,因为K+能提高甲壳类幼体的蜕皮。在大眼幼体淡化过程中盐度下降值每天不得超过晚期死亡率很普遍。2时密度过高,分泌物过多,小水体生态环境水质易恶化,产生大量死亡。
2.投饵量。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是混合投喂活饵绿水系统
绿水培育系统首先被夏威夷孵化场的Fujimura等运用于罗氏沼虾幼体培育中,目前内陆也有相当部分生产单位采用此种主法。其系统主要是一种半流水方式,将富含浮游植物的绿水定时流入培育池中,而其中的浮游植物除蚤I摄食外,蚤III足以后都不摄食,其主要目的是起生物的自净作用。因为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群落在一定程度内能够调节环境,抵消外界的作用。生物呼吸过程中逐渐把有机质矿化,就不会在水体中积累起来。水生生物还起着过滤器和沉淀器的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并把有害物质埋藏于土壤,使水质变清。当水生生物利用毒性作为食物或其它用途时,使毒质分解或失掉毒性。起了解毒作用,自养生物吸入CO2,放出绿水系统可提高蟹苗的育成率。
总之,河蟹育苗中各因子是幼体成活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因子的控制又与饵料、密度等方面紧密相关,因而在生产中必须全面考虑,才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及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提高蟹苗前期成活率的关键点



河蟹养殖过程中大多数塘口很少看见死蟹,但最终的成活率却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二壳之前的“偷死”是导致蟹塘成活率低的关键。二壳之前蟹苗太小,温度偏低,大多数死蟹都沉在塘底,不易发现;二壳之后随着河蟹慢慢长大,温度也升高,此时的死蟹会浮出水面。如何保证河蟹养殖前期的成活率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定期解毒、降药残
很多蟹塘清塘时会选择毒性较大的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杀灭池塘里的野杂鱼、小龙虾等,这些农药残留时间长,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代谢很慢,对来年放苗有很大的影响,药残严重的池塘蟹苗上岸现象很明显(图1),导致成活率很低。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毒性大的农药清塘,如果已经使用,可定期5-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底加氧”解毒,减少药残的影响。
图1蟹苗上岸后“撑爪”的中毒症状
二、挑选体质较好的蟹苗
蟹苗体质好,放苗后抗应激能力强,容易早摄食,能保证蟹苗前期正常生长。放苗时可以使用“LY-生命素+激活”泡苗,可进一步增强蟹苗体质,促进蟹苗早摄食。
三、加强放苗后的营养积累
河蟹越冬后,体质相对较差,又马上面临第一次蜕壳,蜕壳时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此时的营养积累至关重要,放苗后应及早投喂。前期适当投喂冰鲜鱼诱食驯化蟹苗摄食,喂料拌食“营养套餐”(“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可起到诱食、保肝、增强体质的作用。气温超过10℃就要天天投喂,投喂量为蟹苗体重的2%-3%,低于10℃可根据实际情况2-3天投喂一次。
四、保证深水位
河蟹前两次蜕壳恰逢春季,天气易变,早晚温差大,水质不稳定,适当加深沟中水位到80-100cm(图2),有利于保证底层水温稳定,水质变化小,减小蟹苗应激。
图2保证深水位放苗
五、适当肥水
池塘合理肥水,透明度控制在40-50cm为宜,适当肥水培养藻类降低透明度,能减少光照对河蟹的刺激,控制青苔的暴发,促进水草生长,保证充足的溶氧,有利于蟹苗吃料。但是肥水要根据池塘自身的情况,切不可盲目施肥,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过高(图3),最好选择全溶、低氮、高碳的有机肥。
图3用肥不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过高

育苗户可从五个方面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泥鳅苗往往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笔者经过两年的试验总结,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有以下几点。

1、泥鳅孵化池最好是大于20㎡的水泥池,孵化出苗三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培育一周后鳅苗长到1cm左右,体质增强,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再分塘。

2、在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待一周后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并在放苗前事先放入数条泥鳅苗试水,4-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泥鳅苗方可正式下塘,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50cm。

3、放苗前亩投放300kg腐熟的粪肥,以培育天然饵料,3-5天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殖到高峰期,及时投放苗种。

4、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尾左右,泥鳅苗下塘后每天亩投喂泥鳅苗专用粉料或自己自制的粉料,不主张投喂豆浆,豆浆虽然适口,但是肥水快不容易控制水质。

5、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5mg/L,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池塘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cm以上,泥鳅苗经过一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

养殖户如何正确放苗,提高蟹苗成活率



有的池塘放苗后蟹苗爬边、上岸,有的池塘前期未见死蟹,但到了后期却没有产量,回捕率低。这都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蟹苗的成活率和回捕率?答案就是放苗方法,正确的放苗方法是提高成活率和回捕率的重要因素。下面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放苗准备
1、加深水位
放苗前水位不应低于80-90cm,水位越深,水体越稳定,且更利于低温期的肥水;水位越浅,受到天气影响就越大。水位深,可减缓昼夜温差变化对水温的影响,减小对蟹苗的应激,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水位深,池底光线弱,青苔不容易生长;水位深,可以减少水体浑浊、白浊带来的影响。
2、彻底解毒
清塘、杀野杂鱼等药物的残留,及池塘中各种毒素和化工废水的污染,都可以直接影响蟹苗成活率,严重时会引起蟹苗打洞、上岸、甚至死亡。所以彻底解毒是重中之重,建议放苗前7天左右,全池泼洒“碧水安”,用量10亩/瓶。
3、肥水下塘
水肥后,不仅能够培养水草、藻类,有效控制青苔生长,而且水肥的池塘水质稳定,蟹苗适应快,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肥料的选择则尤为关键,最好具备全溶解、营养全、易吸收、不生虫、无污染等优点,因此可溶性有机肥为最佳选择,如“肥水肽Ⅲ”。在放苗前5-7天将水肥起来,早期温度低,肥水需多次多量才能达到效果。放苗后也需多次追肥,稳定水质。
二、放苗方法
放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吐水”、恢复体质和减少应激。蟹苗,尤其是外地苗,经过长途运输后体质下降,直接放入塘里应激大,易容易出现上岸、爬边等现象。若放苗时遇到天气不稳定或下雨时,常常造成大量死亡。
建议:①蟹苗先放于塘边适应气温;②使用池水淋洒或浸泡蟹苗3-5分钟,反复2-3次,使其吐出胃、鳃上面的泥巴或杂质,适应水质;③每80斤蟹苗使用1包“LY-生命素”+1包“激活Ⅱ”,浸泡10分钟恢复体质,过后可将浸泡液泼洒于池塘;④将蟹苗放到塘边浅水区,让其自由爬行,剔除活力差的。
三、注意事项
①传统的消毒方法常使用食盐、碘制剂、高锰酸钾等消毒剂,对蟹苗刺激较大,常常雪上加霜,影响成活率,所以不建议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
②放苗后应及时投喂。大部分蟹苗在运输前都不喂食,体质较弱,所以建议放苗后第5天开始投喂,以开口料、鱼浆为主,恢复体质,提高抵抗力。

影响蝎子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蝎子是传统名贵中药,近年来人工养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养蝎专业户往往因蝎子成活率低而影响经济效益,制约了养蝎业的发展。现就影响蝎子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蝎子嗅觉灵敏,来自不同场所或环境的蝎子,由于蝎体上带有不同的气味,易相互残杀。如果需要合群,在合群前一周应各喷洒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时互相认同。

2.母蝎产后负仔期间,公蝎喜抢食仔蝎,所以在母蝎临产前,应把公蝎集中到别处饲养,待母蝎产仔1个月后,再将雄、雌蝎混养,重新交配怀胎。

3.仔蝎离开母体后,母蝎和仔蝎食欲均旺盛,如果食物不足,会出现母蝎吃仔蝎和仔蝎互相残杀的现象。这时应供应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食物,并且及时分群。

4.蝎子在蜕皮时,如果食物不足,则会出现已经蜕皮的吃未蜕皮的或正在蜕皮的,未蜕皮的吃正在蜕皮的或蜕皮后还不能活动的仔蝎。这时要多投食物,将蝎喂饱。

5.不同年龄或不同生长期的蝎子所需温度不同,产期蝎需要32~39℃的温度,初生仔蝎需要32℃以上的温度,非产期蝎4个月以后,所需温度为25~32℃。温度不合适,会引起相互残杀nczfj.com/,所以应保障不同年龄或不同时期的蝎子以不同的温度。

6.蝎子生活的环境湿度为60%~75%,如果生活环境过于干燥,食物水分又不足时,容易引起相互残杀。因此,活动场所湿度应大一些,栖息地湿度要小一些,平时要供应充足的饮水。

7.讲究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食物,饮水要清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猫、鸡、鸟、蚂蚁等蝎子天敌的侵害。

河蟹塘爬苗严重会影响成活率吗?



20xx的春节在紧张不安中艰难度过,许多河蟹养殖户为了一年的生产,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最近店里不乏一些师傅向我们反应:有不少蟹苗爬得很厉害,是不是水不对头了?对成活率有没有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爬苗的原因?
温差大:爬苗多见于天气变化大的时候,比如连续晴天后突然降温下雨,又或者天气突然暖和起来。这个时候,由于天气变化带来的水温变化,影响到了蟹苗的活动能力,出现爬苗等情况。
清塘药物残留:还有一个原因要考虑是否使用过过量的农药泡塘,如果没有充分的让药物分解,在温度回升的时候,土壤就会释放出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刺激蟹苗。
pH值过高:部分池塘由于石灰还未过性,亦或者水体过浓使得水体pH值过高,也会在天晴、或者倒藻的时候出现大量爬苗现象。
爬苗对蟹苗成活率有什么影响?
较为严重的爬苗,或者持续爬苗都说明了蟹苗对池塘环境的不适应。有刺激引起的、有天气变化引起的、也有因为水质不好造成的。通常我们都认为水稳决定成活!如果放苗后一个阶段(半个月内)出现爬苗、死蟹等情况,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补点蟹苗。
爬苗怎么处理?
1:加深水位,好比睡觉盖被子,被子厚了(水深)暖和,被子薄了(水浅)就会冷。所以说,早期加深水位不仅有利于水体的稳定,更是可以起到稳定水温、确保吃料的作用。
2:尽早投喂,天晴时可以开始投喂一些颗粒饲料。
3:连续爬苗严重,需要及时带水到药店检测一下,确认水质指标是否超标。在天晴时,使用碧水安解毒,外泼一些维生素如营养快线,改善水体、提高蟹苗的抗应激能力。
当然,只要爬苗数量不多,零星的伤亡影响是不大的。真正决定早期成活率还要看第一次蜕壳情况。水体稳定、减少刺激和污染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为何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养殖成活率?



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各种蟹苗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率



1.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显微镜观察结果
1.1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蟹苗个体粗壮,13万只,kg左右的7日龄大眼幼体。镜检体内无细菌,体表无聚缩虫、丝状细菌等异物。
1.2劣质蟹苗又叫杂色苗,体色为乳白色、黑色或桔红色,体内带菌或黑白混杂姜黄蟹苗的比例一般不足5%。体色发白的蟹苗镜检可以发现其体内有大量弧菌,体表多洁净仅个别个体身上有少量聚缩虫及丝状细菌,或者体表同时着生大量的聚缩虫和丝状细菌。而杂色苗中的黑色苗不同于接近蜕皮变态时的蟹苗,其体色为一种病态的黑色素凝集反应,随着蟹苗日龄的变化其体色始终呈黑色,不同于优质蟹苗随着个体日龄的变化有一个由黄色转黑色再转黄色、黑色的体色变化过程。胃肠内常无食物,即使在同一育苗池中仍可以看出蟹苗个体大小不均整体偏小,每千克含蟹苗l5万只甚至更多。
1.3第三种蟹苗体色、个体大小、体内镜检结果均类同于优质蟹苗,但是镜检其体表可见有丝状细菌或聚缩虫等附着物。这种蟹苗只要在病情初期及出池销售前进行几次必要的杀菌除虫工作,就可使它们成为优质蟹苗。但是病情严重时再进行杀茵除虫工作效果往往较差。
2不同质量的蟹苗发育变态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盎
不同质量的蟹苗,在蟹苗至Ⅱ期在蟹的变态发育过程中的表现相差极大。河蟹I期仔蟹大量上滩死亡的现象主要由于蟹苗质量不佳引起的。
2.1优质蟹苗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均在70%以上,Ⅱ期仔蟹经正常管养生长,其成活均很正常。每千克蟹苗一般能育成Ⅲ一v期仔蟹7.5万只以上。
2.2杂色苗在育苗池内及池底即可见有部分死亡的蟹苗。从大眼幼体投放于仔蟹养殖池后的第2天即见有部分大眼幼体死于池边或水草上,严重的至I期仔蟹期时已有20%左右大眼幼体死亡,变态为I期仔蟹后,出现大量上滩死亡现象。成活率极低,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最低的仅为8%,且至Ⅱ期仔蟹时仍有较明显的死亡现象。大眼幼体至Ⅲ一v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一般只有5%~7%,即每千克蟹苗一般只能育成Ⅲ一v期仔蟹1万只左右。
2.3第三种蟹苗大眼幼体期的死亡率极低,而变态为I期仔蟹后的3~4d内大量Ⅱ期仔蟹上滩死亡,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最低的为25%,最高的也只有35%,镜检I期仔蟹发现体表有大量脏物,个别个体有聚缩虫及丝状细菌特别是口器周围更多,已明显阻碍了个体的摄食,消化道食物很少或没有。也有较明显的Ⅱ期仔蟹死亡现象,至Ⅲ期仔餐后才相对稳定。大眼幼体至Ⅲ~v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一般只有15%左右,即每千克蟹最多能育成Ⅲ一v期仔蟹2.5万只左右。

如何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



为防止池塘饲养的幼蟹自相残杀,防止产生懒蟹或小绿蟹,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上池塘饲养幼蟹应遵循以下原则:
(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幼蟹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
池塘要求浅水,清水,斜坡大,水草多。幼蟹要求清水、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其池水溶氧高,幼蟹生长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幼蟹挖穴少,又为幼蟹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
(2)根据蟹种生长期的密度,分级饲养按个体增重情况,逐步稀疏生长期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水体、饵料,发挥蟹种的生长潜力,又防止了蟹种因密度过大而影响生长,影响成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蟹种在饲养阶段很难用捕捞的方法来稀疏密度,因此生产上可采用二级培育法。即将一个大池塘按一定比例一分为二,先用较高的密度在一级池中培育,待长到一定规格,再去掉防逃墙,开通蟹沟,加水,让蟹种自己爬进第二级培育池;至此,蟹种才在整个大池塘中生长。
(3)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池塘内单一饲养蟹种,其水体、饵料没有充分利用,而且养蟹池因大量投饵后,水质容易变肥并混浊,加之幼蟹因缺乏水生植物作为栖居和蜕壳的场所,不利于蟹种栖息、蜕壳和生长。而在蟹种池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如水稻、水蕹菜等)和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等),则可以做到蟹稻、蟹和水生蔬菜互生,蟹鱼混养。河蟹的粪便、残饵肥水,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可利用水中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不仅促进水生植物和鱼类生长,而且使池水转清,也有利于河蟹生长;与此同时,水生植物既可以为河蟹提供新鲜适口的植物性饲料,又为河蟹提供了栖居、蜕壳的良好环境。它们互利共存,形成一个水底、水中、水面结合的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早期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促长促均匀,防止产生懒蟹;中、后期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控制其生长,防止产生小绿蟹。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77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