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之如何搞好蟹防逃设施


养河蟹丰收的又一关键技术是搞好防逃设施。河蟹有灵活而锐利的十只脚(螯足和步足。前头两只大足为螯足,也是蟹的自卫武器),可随意逃跑,当防逃设备不完善时,它会很快地逃走。给河蟹做防逃墙时,应做成光溜溜的墙壁,使它无法附着、无法攀爬才可靠。常见防逃墙有4种:(1)玻璃墙堤坡夯平铺上一层砖块,用水泥砂浆砌成槽状,将5毫米厚的玻璃插于槽中,用角铁相接和作支架固定。玻璃墙作40厘米高,玻璃与角铁间用油石灰镶嵌。也可在鱼池四周做成40厘米高的土墙,土墙的垂直边贴上玻璃,玻璃间用螺钉等器材相接、固定。
(2)水泥砖墙蟹池四周用砖砌为40厘米左右高,用水泥砂浆将墙磨光滑,不给河蟹有攀爬的毛面。水泥砖墙的顶上要做成墙檐,向池内延伸,防止河蟹攀越池墙。
(3)水泥板、水泥瓦围墙有的地方采用水泥板或水泥瓦,直插蟹池四周,高度根据需要自定。这种办法造价低。使用时,注意加强维修,防止破损逃蟹。
(4)塑料板做围墙将土池四周做成垂直的夯牢土墙后,贴上聚氯乙烯塑料板或其他类型的平板塑料板,并用塑料焊条焊牢,高度40厘米即可。
河蟹和鳖一样,喜爱堆积到角落逃生,因此,无论用什么材料做围墙,都要避免做成直角或锐角,要做成弧形,以免河蟹堆积超高逃跑。
河蟹爱逃跑,
围墙少不了;
墙面光滑无夹角,
年终收获一定好。

相关阅读

大闸蟹防逃防盗对策



秋风起,蟹脚痒。9-11月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也是蟹农们收获的季节。为防止成熟大闸蟹上岸活动逃跑或被盗,蟹农们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防逃防盗工作,以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修建围网等防逃设备。蟹塘周围提前用塑料板、厚农膜等材料建造防逃围墙,选取的材料要光滑无褶皱,使大闸蟹没有攀爬的落脚点;围墙的高度不能低于60厘米;蟹农要加强对围墙的观察,对破损的地方要及时修补。
2、加强对池塘巡查。秋季大闸蟹性腺成熟之后为了满足其体内外渗透压平衡,开始生殖洄游。蟹农要加强对蟹塘的巡查,特别是霜降前后、刮西北风或下雨时,大闸蟹活动频繁,蟹农要掌握规律及时捕捞,防止管理疏忽成逃蟹现象。
3、加强蟹塘投食。蟹农要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合理确定投饲量和投食次数,蟹塘中要保证小鱼、植物饵料等供应,防止大闸蟹因为饥饿而逃跑。
蟹季养殖户要加强管理,及时捕捞,防止逃蟹、偷蟹;根据市场行情多渠道销售,取得利益最大化。

稻田养殖黄鳝的设施建设-防逃设施


1.防逃墙 

对于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的稻田养鳝,放养鳝种密度较大,应考虑修建防逃墙;对于0.667~1.333公顷面积较大的稻田,放养密度较小,就可以不修建防逃墙。

(1)聚乙烯网片防逃网采用网箱养鳝的那种网片防逃效果效好,成本也较低。选购聚乙烯无结网片的网目规格为36目即可。安装时网片上方高出水田水位40~60厘米,下方入泥30厘米左右。用竹竿等将网片支撑,四角围成弧形。

(2)单砖防逃墙养殖黄鳝的稻田,四周砌1.1米高的单砖防逃墙,其中水位线以下50厘米砌到硬泥层,上部砌到50厘米后,用砖砌成“T”字形,并用水泥沟缝,防止黄鳝勾尾搭架逃逸。防逃墙要坚固,无漏洞。这种防逃墙效果好,但造价较高,拆除不便。

(3)土质防逃墙及其他可以把田埂加宽至1~2米,在田埂上加围高60厘米的无缝土墙,这种土墙也有较好的防逃作用,造价便宜。可在田埂四周用水泥瓦或塑料膜筑成高50厘米以上的围墙,围墙底角埋入土中20厘米。以上几种,生产者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进出水口防逃

稻田养殖黄鳝要在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安装时,应注意选择材料和确立网目大小,一般网目2毫米的铁丝或纱窗,也可用竹篾纺织和棕片代替。用竹篾编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竹条纵向排列,竹条之间的孔隙为长方形;另一种是纵横向编织,形成方形孔隙,这种编织方法不易逃鱼。拦鱼栅建成“∧”形或弧形,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出水口凸面朝田内,以加大过水面,加大流水量,不影响进排水速度,避免水流过大把拦鱼设备冲倒冲垮。面积小,过水量不大的田块,建一道拦鱼栅即可。田块大或过水量大的田块,拦鱼栅应适当加宽。如放养的种苗较小和增加保险系数,可设双层密拦栅,第一层的作用是阻拦草渣、浮萍和其他杂物;第二层采用铁丝编织,可阻拦较小规格的个体逃逸。拦鱼栅的高度和深入田埂的深度,与防逃墙同。还要确保质量,拦鱼栅两旁用树枝或竹竿支撑,将拦鱼栅固定其上。


如何设置螃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


成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有以下几种:
(1)水泥砖墙
池塘四周,离水边1米用砖砌墙。墙基宽25厘米、深12厘米,墙高1米,墙顶做向内的出檐15厘米。墙四角砌成圆弧形,内墙用水泥粉面,外侧用水泥沟缝。此法具坚固耐用、防逃效果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2)玻璃钢、钙塑板围拦
在池埂上用高1米的玻璃钢或钙塑板埋入土中20xx限为3~4年。
(3)聚乙烯网片围拦
用3×3聚乙烯网片,网高1米,埋入土中20厘米,出土部分50厘米,另30厘米形成向内的出檐。用1米长树桩或竹竿固定网片。如不做出檐,可在网片下端缝上宽为50厘米的塑料薄膜(0.1毫米厚)。此法造价低,装置方便,易修补更换。
(4)双层聚乙烯薄膜围拦
在蟹池外围挖一沟.将薄膜下端埋入土中,出土部分用竹片固定,上端向内倾斜60°角。此法造价低廉,不抗大风,需及时维修更换。
此外,池塘进排水口均应用网片拦好。

大闸蟹养殖之蟹苗、幼蟹放养技术



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天然蟹苗在6月上旬或中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一般14万只/kg左右的蟹苗。土池、稻田、滩地每100平方米放养0.5kg。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0.05kg。网箱放养0.1kg。
培育蟹种在5月下旬~6月下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4万只/kg左右的Ⅲ期幼蟹。土地、稻田、滩地、网围、箱围每667平方米放养0.5kg。
放养密度与培育池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饲养技术水平有关。
放养密度小,个体发育整齐,增重倍数大;放养密度大,个体发育慢,增重倍数小,个体大小悬殊,成活率低,规格偏小。
蟹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改善水质条件,有利于蟹、鱼生长,但以不影响幼蟹、蟹种生长为前提。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要控制,不能放养危害幼蟹、蟹种的鲤鱼、青鱼等鱼,放养应先放蟹,后放鱼。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在蟹种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因子的变化,蟹会栖居洞穴里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的就成了“懒蟹”。
 
一水体溶氧量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建议使用:氨基肥肽+碧水硅藻旺肥水培藻,稳定水体,提高溶氧。
 
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建议前期少量换水,保持水位稳定。
 
三、池中缺乏水草、附着物:
 
河蟹有攀附和隐居的习性,在有水草、芦苇的池塘,白天和夜间均能观察到有大量的仔幼蟹攀附在水草、芦苇,甚至竹筒、草袋上等处觅食和玩耍。如果水中缺少这些附着物,就会有部分河蟹离水上岸,使之穴居的机会增多,产生懒蟹的机会便增加了。建议前期合理种植水草。
 
四、是饵料投喂不均匀:
 
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建议:饵料投喂充足,做到均匀投喂,可使用维康高稳vc+维康乳(3~5亩)全池泼洒,増强体质,补充营养与能量。
 
五、水质变化:
 
1.前期使用过多无机肥料(尿素、磷肥),使氨氮、亚硝酸盐增加,影响摄食出现懒蟹。建议:碧水源+攻底亚硝净;
 
2.ph:水体碱度过高,影响摄食活动,形成懒蟹。建议:氨基金解霸(或解毒王)+生态活水素。

大闸蟹养殖之蟹苗的投放技术



(1)投放场址的选择蟹苗投放后,在冰封的高寒地区,只要水底的水温保持在4℃以上都能生存。由于水温、气温低,发育缓慢,比气温高的地方性成熟晚,但开春后继续养殖到上市,尽管适宜生长期短,其上市个体并不小。因此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新疆的许多水草丰富的地方都可养殖。
(2)养殖效果比较蟹喜吃动物性饵料,也爱吃植物性饵料。从养殖结果看来,水草丰富茂盛的地方蟹生长好,长势快。如有一研究所选择水草不多的池塘做投喂养殖试验,结果连蟹苗费也没换回来。因此,养殖河蟹选址,一定要选择水草丰富,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精而适口的地方。水草丰富、底泥腐熟为10~15厘米深的湖泊最适养蟹。水草丰富处便于蟹苗觅食、躲避敌害和脱皮。水草不足处、溶氧差的地方养殖效果不好。(3)投放蟹苗的地方如选择湖泊投放,就选水草丰富的一角围网养殖,不能放在闸口、流水处养殖。流水口处溶氧特别丰富,是鱼、虾、蟹最爱活动的地方,如在这里养蟹,最容易造成蟹苗逃逸,回捕率很低。在水草不多的地方养蟹,最好选择水底多乱石和碎砖块处,条件差的还可人造蟹洞,让蟹有栖息躲避处。
河蟹长到一定时候能食小鱼和虾,但比它大的鱼如黑鱼(乌鳢、鳜鱼、鲶鱼、鳡鱼等凶猛鱼类)和大于蟹的蛙类、鸟类都是幼蟹的敌害,应当清除。
溶氧丰富水草多,
底泥肥沃大湖泊,
围网养殖效果好,
水草少了难成活。

大闸蟹养殖之蟹种放养技术要点



蟹种放养是成蟹养殖的第一道工序,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规格适宜的蟹种科学放养,是养蟹成败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放养蟹种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做好放养前的准备:蟹种放养前要抽干池水,让池底经日晒或冰冻一段时间,修整好池埂、圩堤和防逃设备,用生石灰、茶粕等彻底消毒,移栽芦苇、蒿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同时投放一定数量的鲜活螺蛳。为防止蟹种摄食水草嫩芽,可事先用密眼网围拦占蟹池总面积10%左右的地方,让蟹种暂养一段时间,然后拆除网围,使蟹进入生态环境较好的大水面中生长育肥。
2、注意选购蟹种质量:蟹种有用天然苗和人工繁殖苗培育之分,还有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之别。目前养殖效果最好的是长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种,但数量极少。一般用以长江水系亲蟹模拟天然条件繁殖的蟹苗培育的蟹种,但选购时要注意识别,防止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最好自育蟹种或购买本地健康的蟹种,避免长途调运外地来路不明或“带病”蟹种养殖。同时,要鉴别性早熟蟹种。所购蟹种既要品种纯正,又要规格合适、肢体完整、爬行活跃、体质健康、无病无伤。
3、掌握放养规格和密度:为了提高商品蟹的规格和养殖效益,最好选择上年培育的每1kg80~160只的“扣蟹”放养。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条件、养殖模式和饲养管理措施灵活掌握,原则是宜衡不宜密,精养的每667m2不应超过1200只,最好在700只左右,混养和粗养的一般每667m2放养200~600只。
4、重视科学的放养方法:蟹种运输:运输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12小时以内,蟹种用网袋或蟹苗箱盛放,运输途中防止挤压和失水。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水温10℃左右时进行。浸水处理:经运输的蟹种放养前应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如此反复2~3次,让蟹的鳃吸足水份。蟹种消毒:为防止蟹种带入寄生虫和病菌,经浸水处理后放入配置好的药液(每1kg水用高锰酸钾50mg、或呋喃西林1~2mg、或喹乙醇6~8mg)中,浸泡消毒3~5分钟,然后让其自行爬入养殖水域。

大闸蟹养殖之成蟹的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的要求及准备用于养殖成蟹的池塘要求环境安静,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灌排方便;长方形,面积1500~3500平方米,池深1.5米以上,池埂宽,池埂坡比1:3~4,池底平坦,淤泥浅。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塑料膜、钙塑等材料建一高约1米,深入土中15厘米,稍向内倾斜的防逃墙。
混养前排干池水,检查修整池埂,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污物,然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每平方米施用0.5~0.6千克腐熟粪肥,并将在自然水体中采集的轮叶黑藻切成10~20xx可长成100克以上的商品蟹。为了调节和改善水质,成蟹养殖池中也可投放少量滤食性鲢、鳙鱼。不可投放鲤、青鱼、草鱼、鲂等,因鲤鱼、青鱼是河蟹的天敌;草鱼、鲂鱼会吃掉专门为何蟹栽种的水草。
3.饲养管理
(1)投饵养殖成蟹的饵料十分广泛,低值杂鱼、螺蚌肉、蚯蚓、切碎的动物内脏及各种饼粕、水陆鲜草、蔬菜等都可以用于饲喂河蟹。如养殖规模较大,最好使用人工配合饵料,人工饵料一般用20%~30%的动物性蛋白原料,配以60%的植物性蛋白原料,再加5%的黏合剂、2%~3%的矿物质和1%~2%的复合维生素混合制成,为颗粒料。饵料投喂视水温而定,初下塘时水温较低,河蟹摄食量小,每3天投喂1次,且以青粗饵料为主;以后随水温上升逐渐增加精饵料和投喂量,6~10月是河蟹的生长盛期,要加强投饵,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10%,以投喂后2~3小时抢食干净为宜。
(2)水质调节混养蟹种时池塘水位只有约50厘米,以后随水温上升逐渐要加深水位,至夏季水位保持在1.2~1.5米,并每隔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占全池的1/3~1/2。换水时,老水和新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
(3)日常管理每日早、晚巡视池塘,以检查河蟹的吃食、生长情况及防逃设施。水温20℃以上时,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1次,药量为每100平方米1.5~3千克,防治病害。

池塘养殖大闸蟹之蟹种放养技术



1.清塘消毒
蟹种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清除乌鳢等凶猛性鱼以及鳝、蛙、蛇等河蟹的敌害生物。时间是在投放蟹种前半个月,可在干池里放水深至5cm~10cm,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能杀死细菌、寄生虫、水生昆虫、椎实螺、害鱼、蛙卵、蝌蚪、青泥苔等,这是因为生石灰经水化后变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的作用,其反应式是:CaO+H2O→Ca(OH)2。用生石灰清塘后,还可提高池中的pH值,尤为重要的是可增加池中钙离子的含量,部分满足河蟹蜕壳中对钙的需要,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也有带水清塘的,具体方法是水深1m左右,每公顷用生石灰1875kg~2250kg,同样是化水全池泼洒。清塘药物还可用漂白粉等,但综合效果不如生石灰。
2.蟹种选择
目前长江中下游省份池塘养蟹的蟹种大都选择长江天然1龄蟹种。要求蟹种体色正常,体形完整,无断肢足,体质健壮,规格一致。对于长江口附近的蟹种要严格检查看有无蟹奴寄生,对蟹奴寄生的蟹种要坚决剔除。
3.蟹种投放时间
湖泊养蟹的蟹种以冬末春初投放为好,但池塘养蟹不宜投放过早,因河蟹在池塘中越冬会因水位过低而冻伤甚至死亡。一般认为,池塘养蟹的投放时间以2月份~3月份为好,这时,要加深池水防冻伤。在运输和投放等操作中注意不使之冻伤和损伤,蟹种进池适应一段时间后即可摄食生长。
4.放养规格
80年代中期刚开展池塘养蟹时,投放蟹种的规格偏小,约为20xx代后期,改为投放每千克60只~100只大小的规格蟹种,这种大规格蟹种一是成本增加,二是成分复杂,尤其存在着一定量的性成熟现象,导致养殖效果也仍然不佳。适合的规格应为120只/kg~200只/kg,即每只5g~8g左右。
5.放养密度
根据目前池塘养蟹尚有一些难题没完全解决的现状,建议放养蟹种密度不要过大。投放密度过大,往往因饲料不足而使河蟹自相残杀,或者因水质不适而导致疾病增加,以致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8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