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河蟹养殖中后期质量管理

如何强化河蟹养殖中后期质量管理
经对示范户塘口服务,周边乡镇养殖情况调查,以及市场销售情况了解来看,今年的河蟹与去年相比,规格却要小上许多,硬度也不是太好,价格一般。而规格大、品质好的河蟹不但售价高,且好卖,但数量和比例却不是很多。
原因分析:一是由于今年不少养殖户增加了放养密度,蟹种投放量由以前的800只/亩,普遍增加到了1000只/亩左右,密度虽然增加了,但在放养条件、生态环境、增氧设施、饲料投喂等方面却没有改变多少,从而影响了河蟹的生长;二是天气因素。今年上半年气温较低,而且不稳定,尤其是5、6月份(水产动物最适生长期)雨水较多,光照少,水中溶氧不足,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吃食与生长;三是病害因素。今年河蟹“水瘪子病”呈不断上升势头。为防病、治病,许多塘口用药较多,影响了河蟹的生长。
根据目前不少示范户塘口河蟹规格比往年偏小的情况,要增加河蟹的上市规格,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投喂精料,加强营养,增加体重;二是调节水质,即使河蟹开始转塘,水质变混浊,也要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使水体有一定的水色,保证溶氧充足;三是改善底质,防止河蟹铁锈板或者黑底板的产生;四是及时清除过多或腐烂变质的水草;五是勤巡塘,观察河蟹活动与吃食情况,对投饲质量和数量做及时调整。

相关阅读

河蟹养殖户应强化后期管理工作



河蟹养殖后期的饲养、捕捞和贮运管理好坏,对提高品质和销售价位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必须从各环节严加防控,后期管理尤为重要。
投饵
河蟹饲养后期,将要经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蜕壳,壳长和体重增加幅度较大,饲料投喂要满足蜕壳和积累蟹黄、蟹膏,提高肥满度对蛋白质的需求,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后期应以海、淡水小杂鱼,螺、蚌、蚬肉及动物内脏、猪血等为主;植物性饲料有豆饼、、麸皮和浸泡的大豆等;并适当投喂一定量的南瓜丝、土豆片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和浮萍、蔬菜叶等青绿饲料。投喂时间应在午夜为主和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量控制在池蟹体重的5%左右,防止过多残饵败坏水质,忌投喂霉变、腐烂的劣质饵料。投喂配合饲料必须符合NY5072标准。
调水
水质要求清新、溶氧丰富,符合NY5051标准。后期换水不必太勤,水位一般稳定在1.5m左右,为了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和增加钙质,促进黄壳蟹向青、绿壳蟹过渡,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40g左右。后期蟹池中的一些水草已变老甚至枯死,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一些清洁、新鲜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投入蟹池,使蜕壳蟹更多地生活在水草上,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同时水草也有调节水质的作用。
防病害
优质商品蟹除要求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外,还要求甲壳光洁,螯足、附肢完整,鳃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因此,在管理上要采取积极的病防措施,控制使用药物。必须用药时要符合NY5071标准,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后期池中河蟹个体大,善上岸,腥味重,容易引来周围的老鼠、蛇、鸟类等敌害,因而要加强巡塘,用吓赶、器械、捕捉、药物等途径消除敌害的侵袭,防止其捕食河蟹或破坏蟹的肢壳完整。同时要保持防逃设备的完好。
捕捞
池塘成蟹一般在“重阳”节后,根据上市量大小等因素适时捕捞;网围养蟹一般从十月份开始捕捞,防止造成超过捕捞季节“蟹过冬,影无踪”的事故;稻田养蟹的收获宜早不宜迟,可在收割水稻前10~15d捕蟹。捕捞可采取徒手捕捉,地笼、罾簖、抄网、丝网等工具张捕,也可采取排水集蟹法捕捉,无任采取何种捕蟹方法,都要特别小心,以免碰伤螯足和附肢。
暂养
捕起的河蟹可在蟹箱、笼或室内短期暂养,方法是将箱、笼放到预先选择好的水较深的河沟、湖泊中,用木、竹桩固定悬吊在水中,要求箱、笼底不靠泥,定期在笼或箱内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和青菜等;室内暂养每天用新鲜水喷洒1~2次即可。长时间暂养可在水泥池或土池中进行,暂养池事先必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暂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kg以内,要保持水质清新,温度高时每隔2~3d换一次水,水温低时加深水位至1.5m,暂养期间投喂适量的动植物性饵料。
包装
河蟹可用网袋、蒲包、泡沫箱等作为包装容器,运前蟹的鳃要吸足水分,保持湿润,按规格、雌雄分开盛放。如用泡沫箱包装,一般箱的规格(50×40×30)cm,底部铺上一层无毒的新鲜水草或蒲包,蟹要逐只分层平放,每箱装20~25kg,上部放少量湿润的水草后用箱盖压紧,高温时箱内要放一些碎冰。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河蟹造成直接和间接污染。
运输
短途运输可用自行车、摩托车拖运,远途运输可用火车、汽车,最好用保温车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止互相挤压,防止爬动,做到透气,防风,防日晒雨淋,防高温。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散放于水泥池、水族箱中,不时淋水保湿。

稻田养蟹的中后期管理



夏秋高温季节,是水稻和螃蟹生长的关键时刻,抓好中后期管理,对提高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大有益处,其管理要点是:
1、保持水质清新

稻田养蟹要经常换水,及时排除残饵和污物。换水时,要先排出池水1/3左右,再加对新鲜水,并保持一定水位,水位切不可大起大落,换水在下午3——4时进行,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合理投喂饵料
河蟹中期饲养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限制动物性饵料投喂,进入9月份以后,再逐渐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并投喂足够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
3、防逃、防敌害
稻田水浅埂矮,河蟹打洞,常会造成田埂漏水,引起河蟹逃窜。因此,要经常检查堤埂和防逃设施等,及时堵塞堤埂的洞。进出水口的网罩如有损坏,要及时换,大风大雨天气要注意防逃。同时还应防止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进入蟹池。
4、注意防治蟹病
应经常用生石灰溶解后泼洒全池,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5——20公斤,或用0.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对水体进行消毒。一旦发现病蟹,应立即隔离诊断治疗。养蟹稻田内不用或限制使用无机肥和农药,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5、及时捕获河蟹
10月上旬开始捕捉河蟹出售。对蟹种或暂不出售的河蟹应选好越冬池越冬或进行暂养。

河蟹养殖中后期如何解决水草上脏的问题



河蟹养殖一般在五月中下旬以后,我们要求水质开始慢慢的清爽,不能像前期水质那样肥,一般透明度要保持在30-40公分。如果水质不能保持清爽,养殖中后期水草会出现生长缓慢,水草自净能力变弱,从而导致水草上脏的问题。
一般水草上脏有三种情况:
1)由于养殖中后期池塘的投饲量增加,残饵碎屑增多,不断积累在水草的叶面上,而水体又是静止状态,久而久之就不容易脱落。养殖中后期天气突变以及其他情况,会导致池塘中出现倒藻情况,而大部分养殖户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藻类死亡后会沉积在水草的叶面上,从而导致水草脏。还有一个是前期水质浑浊,水草在晚上呼吸作用强,会吸附大量的悬浮颗粒。
如果是这种情况,第一天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底改产品彻底改善底质,第二天使用绿百多黑金刚(1亩/袋)或蟹安神(1亩/袋)化水全池泼洒,然后连续使用两次绿百多草洁浊水净(2-3亩/瓶)对水草叶面的脏物进行分解,同时配合使用绿百多旺草长根粒粒肥(3亩/袋)+蟹草皇(2-3亩/瓶)为水草提供足够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可有效改善水草脏的问题。
2)水草上长有许多类似青苔的绒状物。这种情况一般是比较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在杀灭这些绒状物的同时会对水草有一定影响。一般可使用一些表面活性剂类产品,但是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要控制好用药量。杀灭以后,还是要注意使用绿百多旺草长根粒粒肥(3亩/袋)+蟹草皇(2-3亩/瓶)为水草提供足够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可有效改善水草脏的问题。
3)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如果两种情况都有,可先使用表面活性剂类产品将其杀灭,然后第一天使用绿百多池底清道夫(6亩/袋)或水底双改颗粒(6亩/袋)底改产品彻底改善底质,第二天使用绿百多黑金刚(1亩/袋)或蟹安神(1亩/袋)化水全池泼洒,然后连续使用两次绿百多草洁浊水净(2-3亩/瓶)对水草叶面的脏物进行分解,同时配合使用绿百多旺草长根粒粒肥(3亩/袋)+蟹草皇(2-3亩/瓶)为水草提供足够营养,促进水草生长,可有效改善水草脏的问题。

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质量管理措施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不应只是对产品加工过程及终端产品的管理,而应贯穿于从养殖、加工、贮运到销售的全过程,尤其斑点叉尾鮰作为加工出口养殖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质优价廉数量充足的原料鱼,是养殖单位和农户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斑点叉尾鮰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斑点叉尾鮰苗种繁育养殖示范推广产业化开发技术工作,对斑点叉尾鮰养殖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作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苗种生产方面

苗种生产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养殖单位和个人提供体格健壮、规格整齐、品种纯正的苗种。作为水产苗(良)种场,首先要确保亲本种质,可以从国外引种,也可以从国内最近在国外引种的单位购F1代选种,切勿从成品鱼中选留亲本。其次要规范技术操作,确保斑点叉尾鮰的种质和苗种质量。作为养殖单位和个人,要从正规苗(良)种场购苗种,一看有否苗种生产许可证;二看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确实购买质优价廉的苗种放养。

二、养殖生产方面

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斑点叉尾鮰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因为它关系到斑点叉尾鮰加工出口的原料质量,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病害防治过程中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停药期限的掌握,所用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最终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养殖生产过程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出口产品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建立出口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可以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因为在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条件下,生产者的质量认识不同,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相差较大,又很难实行统一的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通过建立基地的形式实行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渔需物资等,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洪泽县发展斑点叉尾鮰产业,就是走建立苗种基地和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的路子。

2.实施养殖新技术,制定和修订相关质量标准

斑点叉尾鮰作为出口加工的养殖产品,要实施健康养殖技术,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和效益。要制定和修订与国际接轨的出口产品斑点叉尾鮰质量标准,并以此制订标准化养殖操作规程规范养殖生产,并加强对养殖户技术培训。洪泽县斑点叉尾鮰养殖,通过标准化养殖示范,结合出口加工要求,总结制订了“无公害食品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

3.加强对养殖过程中投入的管理

渔用药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都是水产养殖的必须投入品,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必须加强对这些物品使用的质量管理,要建立许可使用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尤其是渔用药物要尽可能不使用,如确需使用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最好是生物渔药或生物制品,不得使用斑点叉尾鮰禁用药物。

4.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自律作用

作为养殖主体的农户,由于对产品质量管理的认识程度、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重视程度等差异很大,很难管理到位。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将他们组织起来,提高他们的社会组织程度,加强行业自律、互相监督、自我控制。洪泽县斑点叉尾鮰养殖,就是通过成立洪泽县斑点叉尾鮰养殖协会,协会以民办公助方式设立,是以鮰鱼养殖户为主的群众性组织。协会通过与养殖户订立“五统”制度来保质保量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五个统一”是指生产统一标准、用药统一规范、苗种统一调购、饲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收购。

5.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队伍和监控体系

作为养殖企业养殖场或乡镇渔场,应设立专(兼)职质量检查员,一方面经常向养殖户宣传加强养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养殖户管理情况、用药情况、饲料投喂情况等,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8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