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蟹塘的水变成了这样?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我们所说的好的水质所满足的肥、活、、嫩、爽应该是什么样的?
养殖水体好的标准“肥、活、嫩、爽”,这四个字与水体藻类指标相关:
(1)“肥”指水色浓,藻类数量高,是透明度25~35厘米和浮游植物浓度20~50mg/L。
(2)“活”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有变化,“活”意味着藻类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质循环良好。
(3)“嫩”指水色鲜嫩,虾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大部分藻类细胞未老化,水肥而不老。
(4)“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藻类含量一般在100mg/L以内。
所以,良好水色的指标是: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藻类浓度20~10mg/L,硅藻、隐藻等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当然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水色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可一概而论。
接下来我们看一张图片
也许算不得太好但在这个阶段这类水也实属难得,我们把这类水称作别人家的水。
再来看下面几张图看一下里面有没有你家的水?
白浑
浓浑
泥浑
出现这类情况我们该说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日常所说水混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天气突变、投饵不足导致河蟹活动性大易引起水浑。
2、水里鳅鱼、鲫鱼等野杂鱼过多也会造成水浑。
3、新开挖蟹塘水体和土质都不太稳定遇到雨天养殖水体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底部有机质被携带上来悬浮于水中形成泥浑
4、水中枝角类、轮虫等过多造成养殖水体白浑
5、五月份温度升高水草长势较快,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质吸收较多导致水体中碳源等元素缺乏引起水体发白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减弱逐渐导致泥混
当这几点被列出来的时候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水是这样浑了的,然后就开始着手处理水浑一心想着要把水调好但结果多是事与愿违。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一塘好水不是靠调出来的而是靠养出来的,调水说明你的水质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去处理,而养水更注重平时的管理,所以水浑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管理上的失当也可以说是人祸。
其实有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塘里的杂鱼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人家也有杂鱼但人家的塘就是不怎么浑?塘里虫多也只是一味的杀虫而从不考虑杀虫后对水中藻类乃至整个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当别人的草还保持活力的时候你的草却已经挂脏、草根发黄发黑、出水开花逐渐萎缩。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不排除有天气等因素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自身管理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句河蟹养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能提供相应的技术但却无法代替您去管理,蟹塘无小事请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相关推荐

河蟹塘长了蓝藻,你该这样做 !



近些年来,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会暴发蓝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市场上随之出现一些杀蓝藻的“特效药”受到大部分养殖户青睐,但是用完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这样反反复复的杀蓝藻,最后导致高温期还没过,池塘已经没有了水草,同时诱发其他问题,比如河蟹大量伤亡、缺氧、水变等,严重可导致泛塘,给河蟹养殖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池塘暴发蓝藻不一定要杀,只要处理控制方法得当,就不会对养殖造成危害。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蓝藻暴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2、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3、水位浅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浅的池塘光照强度大,水温升高快,这时其他藻类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能继续生长。
4、池塘环境差
蓝藻暴发是判断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蓝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华,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恶劣的环境造成其他藻类无法正常生存,而蓝藻成为最后的优势种群导致暴发。
5、水体流动性差
蓝藻喜欢高pH值、静水水体,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增氧设备,增氧能力不足,水体流动性差,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导致其他藻类难以生长,蓝藻仍能继续繁殖。
二、处理、控制蓝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随着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补菌调水,补碳保草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水草长势良好直接关系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和蓝藻形成竞争。
4、定期解毒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河蟹养殖朋友们,你蟹塘的水和底质还好吗?


50公分,中期为11.2米水深,后期为80公分。要根据不同塘口情况,草长水也长,用水控制草,保证水草很好的生长
2.对于老塘、肥水较大的塘套养少量的花白鲢,或者定期使用强效底净或者全效底改、黄金益菌素+红糖调水,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水体中过多的有机质和水体浓度。
3.水体PH过高藻类没有活力,草上泥较多,可以第一天使用水博士调节PH,第二天使用优加益生菌+活肥洗泥
4.草长的不来劲,可以定期使用蟹草肥a+强效底净
5.维持藻相平衡、菌相平衡,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红糖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使水体更好的自我调控
四、处理过后的水和草实例
第一天使用:强效底净改善底部淤泥
第二天使用:解毒灵降解水中杂质
第三天使用:黄金益菌素+红糖
公众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

氧的基本知识,让你知道虾蟹塘缺氧该怎么办?


今年的虾蟹养殖,让很多的养殖朋友头疼不已,耳边时常会传来些许噩耗,这家的池子昨天翻塘,那家的池塘虾子河蟹爬坡,随着雨水的降临,短暂的凉爽天气,也让人们暂时舒缓了一口气。那么当池塘出现缺氧爬坡,龙虾河蟹迟迟不肯下去,或者严重时出现缺氧死亡等情况时,此时的你,又该怎么办?所以,当我们碰到这些问题时,不仅要讲究方法,也要竟可能的降低损失,在本文中将会给你一个答案。
一、影响氧气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当氧气融入水中的速度,与水中透出氧气的速度相等时,即达成一个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在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一定体积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称之为溶解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水温、水中含盐量、及氧分压的影响。
1.温度对溶氧的影响。氧气的溶解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在低温时氧气随温度的变化更明显。
2.含盐量对溶氧的影响。当水体的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水的含盐量增加,氧气的溶解度下降。
3.氧分压对溶氧的影响。在温度与含盐量一定的情况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面上氧分压升高而增加。
二、水中溶氧是怎样被消耗的?
1.水中溶氧过饱和。当水中的溶氧过于饱和时,会不断的向空气中透出,如果曝气越充分,饱和程度越大,则溶氧也会流失较多,此外溶解氧也会随水而流失。
2.生物作用耗氧。水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以及一些水生动物等,其呼吸作用耗氧率的变化较大。随着品种、个体大小、水温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作为产氧能力较高的浮游植物和其它水生植物,在白天其光合作用产氧量大于其呼吸耗氧量,而在夜间则变为耗氧高,所以其耗氧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繁殖速度,所以控制好水草的密度和培育良好水色尤为重要。
3.底质耗氧。在池塘底部的淤泥中,其底栖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氧化也会产生耗氧,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越多则耗氧能力越高,当水温升高溶氧充足时,生物活性也较强,底质的耗氧速率也加大。
4.人为操作不当。当人为大剂量泼洒杀藻杀菌药物时,如使用硫酸铜、漂白粉等,会打破池塘水环境的平衡,造成藻类的大量死亡,从而使池塘产氧能力大幅度降低。
龙虾缺氧上草
龙虾缺氧爬坡
三、缺氧类型
1.突发性缺氧。池塘水中的溶氧极少,龙虾大批量死亡,此阶段易发生在高温闷热天气,池塘水草腐烂环境较差的池塘中。
2.急性缺氧。在养殖过程中其表现症状为,龙虾初期开始上草、爬坡,并开始俯卧在水边,人为驱赶也不下水,严重时会出现虾子行动迟缓,四肢无力并且横卧不动最终死亡。
3.慢性缺氧。此阶段龙虾少量出现上草趴边情况,一般会在第二天太阳出来后自行离去,如果虾子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其虾子活动量不大,吃食较差且生长缓慢。
龙虾缺氧导致死亡
四、防止缺氧措施
1.夏秋交替时节,闷热阴雨天气较多,此时虾塘较易缺氧,及时做好预防。外源水较好时,及时往池塘里面过水,增加水体溶氧,闷热天气时,可在池塘对角处放置水泵,使池塘水体流动使之成为内循环,提高底层水向空气中曝气,水流可融入空气中的氧气,改善底层溶氧。
2.当水体中的杂质过多,可使用化学性的改底,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减少溶氧消耗。而对于水体通透性不好的池塘,可使用有机酸打破水体表面张力,同时能提高水体的通透性,从而提高溶氧,对于蓝绿藻较多的池塘,可采用大量过水,使用乳酸菌等方式,抑制蓝绿藻的大量繁殖,从而调节藻相。
3.减少耗氧。高温时期,伊乐藻容易上浮腐烂,此时应及时将上浮发黄且死亡腐烂的青苔和伊乐藻捞出,避免败坏水质减少耗氧。及时查看投喂的饲料是否吃完,适当的增减,避免饲料在底部大量的败坏,所以要做到精准投喂。

高温蓝藻,你的虾塘蟹塘中招了吗?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其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蓝细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这是蓝藻同其他细菌重要区别。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静水。夏秋时节大量繁殖,可形成水花,常见的蓝藻水华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色球藻等
一、蓝藻的特点
1.分布广: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适应性强,可在极端不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氢出现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3.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4.浮游种类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
二、蓝藻的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例如微囊藻夏荤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体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的物质。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虾类的死亡。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虾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2.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蓝藻大量生长后大量消耗水体中的微量元素,非常容易发生倒藻,转水的情况,池塘的溶氧甚至能跌到0毫克每升。
3.有的种类繁殖过盛(形成湖靛),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后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引起鱼虾生病或大量死亡。
4.蓝藻的假空泡能够自由调节自生比重,白天上浮与有益藻类竞争光照,夜晚受重力影响下沉水底大量耗氧,水体溶氧分布不均衡,水体分层严重。
湖水中爆发颤藻
三、蓝藻发生的原因
1、多年没有清淤,池底严重恶化;养殖用水为污水,有机质丰富,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另外由于水源不便,为了维持一定的水深,何时有水何时进,从而忽略了对水质指标的监控,一旦含有微囊藻等蓝藻的水进入塘口,便大量繁殖,很快形成优势种群。此时一般药物很难奏效。所以蓝藻的爆发和当地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
3、投喂高蛋白的冰鲜鱼和利用率低的高蛋白饲料,水体含氮量增大,氮磷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到了高温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投喂,水质恶化加快,更加容易爆发蓝藻。
四、控制蓝藻的方法
1、减少池塘蓝藻密度
①沿下风口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螃蟹对虾的刺激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养殖动物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螃蟹、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
②大量换水把含有大量蓝藻的水排出去打进新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的塘口容易出现排水后没有水进或者进水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之限于一些进换水方便的塘。
③其他方法一些养殖户通过混养部分花白鲢的方法,利用花鲢控制枝角类的数量,利用白鲢吃掉部分蓝藻,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放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引起缺氧。
④用微生物制剂抑制蓝藻的繁殖。主要用一些芽孢菌和复合的一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大量繁殖,和蓝藻争夺营养,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蓝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pH值;通过分泌胞外活性产物来抑制蓝藻的繁殖。
2、培养有益藻类
①控制控制轮虫、枝角类的数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类
②直接向塘里补充吸氮能力强的卵囊藻。实验表明活力旺盛的卵囊藻的吸氮能力是放线菌的1.7倍,大量补充能够很好的抑制蓝藻生长。
③加大肥水力度,首先就是平衡营养盐,向塘中补充以磷肥硅酸盐为主的肥料,将池塘氮量比例降到10:1以下,加快有益藻类的繁殖。
只要上述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控制蓝藻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1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