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病防治为何要以防为主?有哪些防病措施?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治疗蟹病是一项很难的事情,有些养殖户缺乏防重与治的意识,甚至有的养殖户不见死蟹不治病的思想,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给治疗蟹病带来一定难度。
因河蟹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病不易觉察,即使发现也往往到了较严重的地步,此时河蟹已基本丧失食欲,给药物很困难,体外用药的全池泼洒或浸洗的方法也只能适用于小水体,对大水面的池塘、水库较难运用,况且体外用药一般只对体表疾病有效而无法杀死体内的病原体,因些,蟹病防治要以防为主。蟹病是由于养殖环境发生了变化,使河蟹不能适应池塘的环境因素,蟹体在多种病原体浸袭下而引起的。因些,在养殖生产中的预防措施有:
1、彻底清塘消毒,切断病原。
2、挑选体质健壮的优质苗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4、种草投螺,净化水质。
5、定期预防调治水质,泼洒药物消毒杀菌。
6、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河蟹生长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减少疾病发生。

相关知识

河蟹养殖后期技术管理主要以内服保健为主



进入养殖后河蟹池塘水质问题逐渐减少,后期管理上主要以内服保健为主。详述如下:
1、加强底改(底居安),分解池塘底部控制烂草和青苔。
2、草烂发黑的池塘应及时清理烂草,之后调节浑水(碧水安),改底防止底层上翻(底居安)。
3、适当肥水(藻安生+三环-肥),减少季节造成的水浑,提高溶解氧。
4、此时正值最后一壳前期。平时的营养积累很关键,直接影响到脱壳的膨胀率(发头率)。营养好河蟹发头率就高,建议内服:生命素+利多精+低聚糖或鱼大四号。
5、在河蟹的脱壳期间(此时吃料明显下降)以提高体质和壳子的厚度为主,应补充钙质和能量。一般选择:激活+活力钙效果较好。
6、在脱壳后河蟹的大小基本已经固定,关键是提高河蟹的厚度(饱满度),同样大小的河蟹厚度大体重明显重。提高厚度关键是促进河蟹的肝脏和性腺的生长(母的为蟹黄,公的为蟹膏)。建议内服:生命素+低聚糖+诱食酵母+维肝乐。

网箱养殖鱼防病措施


海水网箱养鱼中的鱼病多发生在夏秋交替及秋冬交换季节,致病的重要因素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因此,在季节交替时节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的鱼病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当发生鱼病后,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主要措施有:

1.严格注意挑选健壮、体表无损的种苗。

2.掌握好适宜的放养密度。

3.在冬季来临前,最好将鱼进行淡浴消毒一次,以提高抗病力。

4.在养殖过程中,定时给养殖鱼洗淡水澡,减少鱼病发生。

5.按照投饵原则,定质、定时、定量投喂,绝不投喂不新鲜及变质的饲料,也不能盲目加快或减少投饵量。

6.注意观察养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保证水流通畅,及时清除附着在网箱的附着物,定期洗刷网壁、浮子,更换网衣。

8.及时更换网箱,通常从鱼种至成鱼,要更换3次~4次网箱,调换网箱时,要小心,以免碰伤鱼体造成感染发病。冬季天气恶劣时,切忌换网箱。

蟹类常见疾病防治



一、颤抖病
病因: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发生阵阵抖动,有的病蟹肝部发黑或发白,损坏至死,鳃溃烂缺损,蟹足尖端呈现黄色或红色,腹甲异常略有黄色,有时透明水肿,顶部呈淡红色,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下水或栖于靠近水面的池边。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严重时须连用两次;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蟹宝0.5%、Vc脂0.2%、抗病毒口服液0.5%、营养素0.8%。
二、上岸不下水病
病因:细菌及病毒引起
症状:病蟹爬上岸边、水草或树根上,长时间不下水,最后失水死亡。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连用3—5天,若厌食可内服健胃消食散0.5%。
三、水肿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腹脐及鳃丝水肿透明,有时趴在池边,不摄食也不活动。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四、肠炎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摄食减少,肠道发炎、发红且无粪便,有时肝、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五、肝坏死病
病因:细菌感染、投喂变质饵料或底质恶化引起
症状:病蟹的肝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黄色或深黄色,严重时内脏模糊,此病一般伴有烂鳃。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六、烂鳃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鳃丝变色,有炎症局部溃烂或缺损,食欲减退,行动迟缓。
防治方法:
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七、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聚缩虫寄生引起
症状:病蟹体表长着一层厚厚的毛状物,且附有污泥,蟹壳呈灰黄色或灰色,无光泽,用手摸其壳,光滑粘稠,污物很难刮到。
防治方法:a:全池泼洒农康宝1号0.2ppm,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ppm;b:在饲料中添加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康宝0.5%、Vc脂0.2%,以利于蜕壳除掉纤毛虫;c: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池底改良活化素、光合细菌、复合芽孢杆菌改善水质和底质。
八、脱壳不遂病
病因:a:缺乏钙、磷等营养盐,饲料营养不平衡;b:细菌或病毒感染蟹的鳃、肝脏等器官,造成内脏病变;c:蟹的体内蜕皮激素分泌过少;d:水质和底质污染。
症状:病蟹病蟹常潜伏在池塘四周浅水处或水草上,甲壳后缘与腹部交界处有较大的裂缝,有的不能脱壳,有的脱壳后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a: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b: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荣成宏伟水产病害防治研究所)

养鸭防病的几个关键措施


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通常包括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副粘病毒病、减蛋综合征、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坏死性肠炎、卵黄性腹膜炎、禽霍乱。对这些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是养鸭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就消毒、预防接种和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几方面进行说明。

1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1.1恰当用药,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前要做清扫和冲洗,把粪、尿、食物残渣、血、毛及体液等有机物要彻底清除,然后再进行药液喷洒消毒。可用于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甲醛、戊二醛、苛性钠、生石灰、漂白粉、过氧乙酸,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消毒前后效果不明显的可提高浓度,若还无效果则要更换消毒液。在选择用药时,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要经过计算、比较最终确定适合本场的几种消毒药,以备轮换用药。

1.2要进行有顺序的消毒

养殖场要遵循一定的消毒顺序,例如鸭场内消毒时要遵循先净化运送饲料的道路,后净化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对养殖区的消毒要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后商品鸭。并要对场内的生活区进行彻底消毒。

1.3保证足够的消毒次数

种鸭场应定期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带鸭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0.2%过氧乙酸、0.1%苯扎溴氨、0.1%次氯酸钠等。场内无疫情时,每隔2星期带鸭消毒1次。有疫情时,每隔l一2天消毒1次。

2做好常规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鸭群可能因地区不同,所发生的传染病也有所不同,有时传染病会不止1种。因此,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来预防疾病时,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从而形成适宜本场的免疫程序。

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期,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有必要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为减小接种引起的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3建立疫病预防体系
3.1控制好入口

养殖场大门口要设消毒池,有专人看管,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场,一定要进时要经过消毒池,并不得在场区内乱走动,更不得将其他禽类带进场区。进人生产区的入口也要设消毒通道,每次进人生产区,必须洗手消毒。

3.2防止交叉感染

场区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无污染。坚持定期的全场消毒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严防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尽可能避免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严格场内管理制度,各养殖舍要禁止生产要求以外的人员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平时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不能随意扔掉,必须做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造成人为传播疾病。

3.3重视疾病防治

对病死鸭,场内兽医要多做解剖,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防治。合格的兽医能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及发病日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适合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选药时要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以防延误病情,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4做好几种病的疫病监测

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如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其他疾病的监测要视养殖环境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确保对疾病的有效预防。

竹鼠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竹老鼠又称竹根鼠,竹鼠,是一种具有一定养殖效益的动物。竹鼠抗病能力强,但在人工养殖时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生病,比如饲喂不当、管理不当等,但如果及时处理了也无大碍,现将竹鼠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分享如下:

1、感冒
原因与症状:竹鼠感冒的原因大多是病毒和霉菌、细菌的感染。潮湿环境的窝室也是很容易产生霉菌的。在季节交换之际特别容易感冒,如果竹鼠有打喷嚏、流鼻水、流泪、眼垢等现象发生,体温也比平常还高的话就是感冒了。恶化的话,还有可能导致肺炎或是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式是为患病竹鼠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还没好之前,要注意竹鼠窝室的保温与温度变化的控制。
2、眼垢
原因与症状:竹鼠通常眼睛有问题时大多会产生眼垢,或是竹鼠身体的机能出现问题时也会有眼垢发生。如果不是眼睛方面的疾病的话,那就要好好的全身检查才行了,千万不可轻忽。
治疗方法:单纯的竹鼠眼睛结膜炎只要点眼药水就可以治愈。过敏性结膜炎的话,竹鼠窝室内的垫材以及厕所内的沙就必须赶快撤除才行。
3、咬合不正
原因与症状:竹鼠的牙齿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它们必须借着咬硬的东西来把过长的牙齿给磨掉。但如果竹鼠的上下的牙齿长短不一或是咬合不正的话,就会造成无法咬东西,甚而食欲低落,嘴巴会无法完全闭上,而导致流口水。有些竹鼠患有先天的咬合不正,但大多数是因为去咬一些硬物时造成牙齿变形,或从齿根就弯曲、折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最好放一些较硬的食物给鼠鼠磨牙用,如树枝、矿物石等。
治疗方法:将竹鼠的牙齿磨齐成适当的长度。
4、骨折与扭伤
原因与症状:造成竹鼠骨折和扭伤的原因很多,有时竹鼠的脚被绊倒而受伤引起,特别是后脚最容易发生。还有,为了让竹鼠保暖在窝室内放入一些毛巾类的东西,因为毛巾上面有很多的网孔,会很容易勾到竹鼠的脚使其受伤。另外竹鼠的爪子的长度会一直长出来,太长的话也很容易受伤。从高处落下或是和同伴之间打架也都可能会造成竹鼠的扭伤或骨折。
竹鼠骨折或扭伤的症状有下面几点:
A:受伤的脚会一直抬高而无法贴在地面上,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
B:动作变得很奇怪或是变的迟钝。
C:如果是伤及到脊椎的话,可能会有下半身麻痹的情形。
治疗方法:如果有竹鼠外伤出血的情况,先将伤口消毒与止血。确定是骨折的话,大多以手术的方式将细的钢钉植入。为了避免竹鼠发生骨折与扭伤,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竹鼠饲养的环境。
5、肿瘤
原因与症状:竹鼠的肿瘤也是分成良性与恶性肿瘤,恶性与良性的判断并需要透过组织的切片检查来研判。竹鼠恶性的肿瘤进行摘除手术后还有可能会移转到其它部位。
治疗方法:让患病竹鼠服用抗癌药物来治疗,不过会产生反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化脓的肿瘤,切开后将肿瘤处洗净并消毒即可,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是良性的肿瘤的话,只要摘除后就应该可以根治了。
6、脂肪肿瘤
原因与症状:竹鼠体内的脂肪如果太多,又无法排出体外时就会发生脂肪肿瘤。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给竹鼠吃高蛋白的食物太多。
治疗方法:竹鼠脂肪肿瘤可以用手术的方式摘除,但是如果没有影响到身体的机能的话,不摘除掉是没有关系的。
7、子宫肿瘤
原因与症状:这是竹鼠母鼠才会有的疾病,也就是在子宫与卵巢处产生肿瘤。大多数的发生原因是因为感染所引起的。
治疗方法:为患病竹鼠进行子宫或是卵巢的摘除手术,并服用抗生素治疗。
8、心脏病
原因与症状:大都多是高龄的竹鼠才会有的疾病,症状是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运动能力差。用X光检查既可知道是否有心室肥大等疾病。
治疗方法:可以服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与强心剂等,让患病竹鼠病情稳定下来。
9、淋巴球性髓膜炎
原因与症状:原因是一种叫做阿雷纳病毒所引发的,人类也有可能会被感染。竹鼠感染的症状大多为痉挛、后肢步行障碍、成长迟缓等症状。被感染到的竹鼠会从尿液中含有这些病毒,会再传染给其它的同伴或是人类,所以要特别注意才行。
治疗方法:目前并没有治疗的方法,只能消极的避免二次感染。
10、肝病
原因与症状:因为竹鼠营养的不均衡或是病毒、细菌等原因所造成的。症状有肝机能变差、肝脏肿大、腹部有积水的现象。
治疗方法:可以透过血液来检查肝功能和肝酵素来做诊断。保持竹鼠食物营养的均衡是最好的方发。
以上这十种疾病是在竹鼠的养殖中较为常见,因此要养好竹鼠,我们不仅要做好饲养管理,对于各类常见疾病也应了解原因与症状,掌握好治疗方法,做好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促进竹老鼠的健康生长。

一、竹鼠牙齿过长、错牙:竹鼠是啮齿类动物,竹鼠的牙齿需要不停的咬食物,这样才能使不停生长的牙齿保持一定的长度。可是人工饲养的饲料,比较地精细,所以竹鼠只能通过咬地板及墙面来磨牙,有些是会磨不平,这样使牙齿过长或开叉,小鼠因为先天性畸形,会长出歪牙。这就需要平时注意检查,防止牙齿长歪或者过长,从而影响竹鼠进食。出现这些都可以通过用专用的钳子剪平。方法;用左手抓住竹鼠的颈部毛皮,用右手拿钳子以离唇0.3厘米处剪平即可。20天左右以后复查,如不平就再剪平。
二、竹鼠腹泻拉痢:喂食的食物不干净,可以使竹鼠产生腹泻,而且有些异味。如果注意食物的新鲜干净就不会生这种病,治疗方法:大家可以把它单独隔离,并喂以土霉素及消炎抗菌的药就行,喂法;可用小碗把药化开,放入鼠窝内,它自行会吃,因为生病的竹鼠最喜欢喝水了。也可化开后拌食物喂食或喂牛奶时在里面加入土霉素。3天后就会好。拉痢,症状是粪粒表面有一层淡黄色透明的胶状物,严重时是红黄色胶状物,伴有腥臭味。也是由于食物的不洁引起的,其治疗方法同上。
三、竹鼠伤寒感染:那是由于冷热天气交替,竹鼠受寒所发生的肺部炎症,大多属于细菌感染,其发病时,轻者只是鼻孔流出清淡的液体,不怎么吃食物。如果严重时,其眼角眼屎增多,并发出粗重的喘息声,此时如不及时处理,10-15天就会死亡,其死亡率较高。可用青霉素,及抗生素喂食,这种病很少见,天气急剧变化时,注意给鼠窝添加干草,不能让窝内太过潮湿,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隔离。并注射0.6毫升庆大霉素。或安乃近1毫升。小鼠减半。
四、竹鼠长疮:竹鼠全身某个地方部位会长出瘤子,瘤子成熟后就会自行溃烂,它里面是一种脓绿色的胶状物,其病因是由于里热淤阻所致。长疮的竹鼠有些不想吃食,也有的跟正常鼠一样,视其吃完度投放饲料。如果是这种症状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痊愈。
五、竹鼠外伤:竹鼠交配,混养,或其它原因竹鼠间互相打斗而造成损伤,大家可以用云南白药撒在伤口上,这样一天就会收口结痂,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六、竹鼠的感冒:竹鼠感冒的原因大多是病毒和霉菌、细菌的感染,如果是潮湿环境的窝室也是很容易产生霉菌的。在季节交换之际特别容易感冒,如果竹鼠有打喷嚏、流鼻水、流泪、眼垢等现象发生,体温也比平常还高伴有尾冷的话就是感冒了。恶化的话,还有可能导致肺炎或是呼吸困难。
其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方式是为患病竹鼠口服抗生素。另外感冒还没好之前,要注意竹鼠窝室的保温与温度变化的控制。人用药物可以按量使用。
七、竹鼠流泪水
治疗方法:单纯的竹鼠眼睛结膜炎只要点眼药水就可以治愈。如果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话,竹鼠窝室内的垫材以及厕所内的沙就必须赶快撤除才行。发烧就注射青霉素或安乃近。
八、竹鼠咬合不正
竹鼠的牙齿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它们必须借着咬硬的东西来把过长的牙齿给磨掉。但如果竹鼠的上下的牙齿长短不一或是咬合不正的话,就会造成无法咬东西,甚而食欲低落,嘴巴会无法完全闭上,而导致流口水。有些竹鼠患有先天的咬合不正,但大多数是因为去咬一些硬物时造成牙齿变形,或从齿根就弯曲、折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最好放一些较硬的食物给鼠鼠磨牙用,如树枝、矿物石等。
治疗方法将竹鼠的牙齿磨齐成适当的长度。
九、竹鼠骨折与扭伤
造成竹鼠骨折和扭伤的原因很多,有时竹鼠的脚被绊倒而受伤引起,特别是后脚最容易发生。还有,为了让竹鼠保暖在窝室内放入一些毛巾类的东西,因为毛巾上面有很多的网孔,会很容易勾到竹鼠的脚使其受伤。另外竹鼠的爪子的长度会一直长出来,太长的话也很容易受伤。从高处落下或是和同伴之间打架也都可能会造成竹鼠的扭伤或骨折。
竹鼠骨折或扭伤的症状有下面几点:
a:受伤的脚会一直抬高而无法贴在地面上,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
b:动作变得很奇怪或是变的迟钝。
c:伤及到脊椎的话,可能会有下半身麻痹的情形。
治疗方法如果有竹鼠外伤出血的情况,先将伤口消毒与止血。确定是骨折的话,大多以手术的方式将细的钢钉植入。为了避免竹鼠发生骨折与扭伤,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竹鼠饲养的环境。
竹鼠跟人一样,出现疾病一定要注意治疗,这样才不会出现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冬季生猪常见病有哪些? 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冬季是猪疫病的多发和易发季节,长期困扰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养殖户应详细了解冬季疫病的流行特点,深入分析发病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疫病风险,确保生猪产业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冬季生猪常见病有哪些?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

多呈现混合感染。猪瘟、口蹄疫是冬季多发的疫病,一些生猪养殖场(户)免疫程序不够合理、科学,特别是个别养殖户对免疫存在侥幸心理,致使生猪隐性带毒,母猪出现垂直传播,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以及霉菌毒素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多种病原侵入,造成以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等病毒性疫病感染为主,继发副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病情更加复杂,诊治更趋困难。

非典型性居多。随着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生猪对疫病的抵抗能力逐步增强,这使得疫病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加之病毒变异,猪流行病的趋势逐渐转向非典型,剖检变化复杂,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疫病的症状表现比较缓和,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对疫病诊治增添了很大难度。

呼吸消化系统疫病增多。冬季,天气寒冷,特别是北方与中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O℃以下,加之猪舍设计、猪场管理水平等原因,多数猪场为了保持猪舍内温度,猪舍门窗紧闭,造成空气污浊,许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侵入猪体引起疾病,以猪流感、中大猪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给仔猪和与育成猪造成很大损失。

2、原因分析

圈舍环境差。冬季为了增温保暖,需要门窗关闭、降低通风强度,使猪舍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但通风不畅会导致舍内湿度过高以及CO、C02与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过多的有害物质会使猪群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疫病发生机会增加,也会使已有疾病症状加重。

病原性传播。随着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病原也发生了变化,由免疫抑制引发的病毒、细菌、原虫等混合感染,其病原大多存在于圈舍、粪污等处,且寒冷季节,猪舍内低温高湿,猪抵抗力减弱,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快,猪体内、圈舍、粪便等处病原菌较多,易发混合感染。

免疫接种缺失。目前,我国很多养殖户对抗体监测作用重视不够,部分养殖场没有根据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免疫接种,疫苗的存放、运输、使用等不够规范严格,是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直接原因,没有对生猪起到应有免疫作用。另外,药物的滥用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部分养殖户免疫前后、免疫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这些都属于免疫抑制性药物,导致免疫接种失败,但又没有及时补针,导致生猪疫病的发生。

管理不科学。个别养殖户在购买仔猪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导致仔猪将病原带入,造成疫病的发生;另外,冬季气温逐步降低,猪为应对严寒,必然会加大采食量以增加机体代谢产热来维持体温,当猪场管理不到位,出现采食量有限、日粮影响不够、环境刺激过度时,就会造成猪抵抗力降低,引发疾病,加之对病死猪处理不科学,导致病原的扩散和传播。同时,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在冬季最高,但很多养殖场冬季的管理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应对寒冷能力差,使母猪能量储备不够,造成怀孕母猪早产、流产、产弱仔情况的发生。

3、防治措施

强化养猪场的饲养管理。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料,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合理喂料,保证水源干净,尽量减少猪在营养方面产生的疾病;做好防寒准备工作,特别是母猪、仔猪舍的保暖,控制好湿度,认真检查猪舍水管是否漏水,是否有进贼风的地方,利用中午温度较高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粪便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换入新鲜空气;猪舍地面要平整,不能有容易伤蹄的尖硬物,对于种猪,要经常、定时赶到运动场运动,增强四肢韧性和身体活力,使猪精神愉悦、情绪缓和。

强化疫病检疫和防免。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定期开展检疫,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有疫病的要果断处理。坚持自繁、自养、自育的原则,实行全进全出,同一栋猪舍的猪日龄相差不要超出2周,减轻病原在场区内的水平传播;制定和完善防疫程序,并严格做好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病等重大烈性传染病的免疫工作,同时要做好疫苗的购买、运输、保存、免疫记录、抗体检测等,对免疫后使用药物及抗体检测不达标的猪做好记录,及时补针。

强化猪常发病预防。坚持定期消毒,通过消毒杀灭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减少猪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猪舍门前消毒池可用2%烧碱溶液,舍内消毒可用百毒杀、季铵盐类等,舍外环境、下水道、排污沟可用3%烧碱溶液,空舍消毒必须先清洗,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最后用2%烧碱溶液、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制定合理有效的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案,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及酶制剂,提高猪群抵抗能力;如生猪呼吸道问题,建议选用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消化道问题,建议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

冬季生猪易感染哪些疾病?如何治疗与保健?

一、猪高热混感类病
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保健方案:
1、板青颗粒1kg+银翘散500g+干扰素200g拌料一吨,每月连续使用七天。
2、脱霉剂(微生态制剂)1kg+复合维生素500g拌料一吨,建议长期使用。
治疗方案:
1、上午注射血清或者干扰素+头孢喹肟分点注射,下午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2、板青颗粒1kg+氨苄西林10%1kg+盐酸多西环素10%%1kg拌料1吨或者饮水。
二、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保健方案:
黄芪多糖70%1kg+板青颗粒1kg+白头翁散1kg拌料一吨。
治疗方案:
1、干扰素+硫酸小檗碱注射液或乙酰甲喹注射液分点注射。
2、板青颗粒1kg+白头翁散1kg拌料半吨。
3、氨苄西林+口服补液盐饮水。
三、口蹄生疮病
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保健方案:
1、黄芪多糖70%1kg+黄连解毒散2kg拌料一吨。
治疗方案:
1、干扰素+头孢喹肟分点注射。(除特殊情况,尽量不要注射药物,以免应激引起心肌炎的发生)
2、安乃近100g+氨苄西林200g+黄连解毒散500g拌料500斤。
四、猪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症状为咳嗽,体温升高到40℃~42.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趴窝不愿站立,眼鼻有粘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充血,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夜里可听到病猪哮喘声。仔猪可因窒息而死亡,做好防治工作特别重要。
保健方案:
1、病毒性呼吸道病
氟苯尼考粉10%1kg+替米考星20%1kg+板青颗粒或清瘟败毒散1kg拌料一吨连用七天。
2、细菌性呼吸道病
氨苄西林10%1kg+替米考星预混剂20%1kg拌料一吨连用七天。
3、原虫性呼吸道病
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10%1kg或氟苯尼考粉20%1kg拌料一吨连用7天。
治疗方案:
1、干扰素+替米考星注射液。(病毒性呼吸道)
2、林可大观霉素或头孢混悬液+替米考星注射液分点注射。(细菌性呼吸道)
3、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替米考星注射液分点注射。(原虫性呼吸道)

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冬春之交话猪病
猪传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季节发生,最长见的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所致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药物治疗。
在上述猪病中,猪瘟、猪副伤寒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猪黄白痢。猪流感、喘气病、传染性胃肠炎死亡率较低,但一旦侵害了猪群,猪生长发育迟缓,有的还成为僵猪,迟迟不能出栏,使养猪效益下降。
猪病贵在预防。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猪瘟疫苗预防期限为一年,副伤寒疫苗为6个月,喘气病为8个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双价苗效果也不错。仔猪副伤寒侵害2月龄-4月龄的仔猪,一个月龄以内5个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
春节前后将进入猪瘟发病高峰期,养猪户要尽快到当地兽医注射猪瘟疫苗。为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在产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肠杆菌双价苗。
除按时注射各种疫苗预防猪病外,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勤垫,圈舍周围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碱水等消毒。饲料要多样化,常喂些胡萝卜、白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平常做好猪舍保暖,有条件的还可罩上塑料暖棚等。
二、猪春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猪春泻病是春季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系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1、传染性胃肠炎
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2、轮状病毒病
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3、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病程较急,发病后一般都来不及治疗就死亡。若发现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4、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氟呱酸、痢特灵、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5、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
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龄内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预防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可在仔猪初生3日龄内按每公斤体重每次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有良好预防效果。
6、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猪,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上有湿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7、猪痢疾
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病猪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本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可选用痢菌净、黄连素、痢特灵、杆菌肽、喹乙醇、四环素等药物治疗,若发现疗效欠佳时应尽快调换药物。

三、冬春猪霉形体肺炎的防治
冬春季节,是猪霉形体肺炎的多发病季节。而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为: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左右,最长的可达一月以上。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以仔猪、怀孕和哺乳母猪多见。突然发病时可出现头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钟60-100次,张口喘气,并发出哮喘声,咳嗽少而低沉,粘膜发紫,体温变化不大,死亡率较高,病程7-10天。慢性型都是由急性转为慢性、发病初期为短而少的干咳,久之可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运动以及进食后或气温骤变时最为常见。病程可拖至2-3个月甚至半年,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长发育缓慢。此外,还有隐性型,即全身无明显变化。
防治:肌肉注射猪喘平,每日2-4万单位/公斤,连续5天为一疗程。盐酸土霉素1至1.5克,一次肌注,7天为一疗程。氢富马酸盐肌注,每日一次,剂量为11毫克/公斤,连
用5天,1克枝原净粉剂溶于4.5公斤饮水中,让猪自由采食,一般连服7天,有较好的疗效。
四、早春须防猪流感
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天,病程一周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症状:猪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粘液。
预防:
1、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取暖保温。
3、防止易感猪对感染的动物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猪接触。
4、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
治疗:
1、对本病无特殊药物,只有采用地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可试用复方吗啉片或复方金刚烷片及板兰根冲剂,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
3、对病重猪可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另加病毒灵,同时肌注,每天2次,连用5天。
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比例为0.2%,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冬春季谨防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病征:发病突然,爆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畜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小时死亡,多数在1-2天内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可长达5-7天。
防治:补饲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剂,给断奶仔猪喂大蒜,断奶时适当减少饲喂量,一周后再添加足量等,均有预防效果。

罗非鱼养殖的五个综合防病措施介绍



罗非鱼养殖的疾病相对较少,但是,越冬期间和日常养殖中,仍有一些常见的鱼病发生。因此,应重视疾病的防治工作,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罗非鱼发病,很多情况是水体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体的传染侵袭所致。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防病措施。

1.池塘和越冬池的水,首先要符合饲养水的标准。利用地下深井水和温泉水,事先要进行水质分析,因深井水溶氧低或含铁、硫量过高。使用前应采取增氧和除铁措施(氧化、沉淀、过滤等)。

2.用来作繁殖用的亲鱼和留作翌年放养的鱼种,进越冬池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受伤的鱼一律不能留用。

3.越冬期易发生水霉病,这主要是由于鱼体受伤后水霉侵袭所致,故捕捞和运输一定要小心细致。此外,越冬池水温不宜低于16℃。

4.无论是养殖池塘还是越冬池,进鱼前都要消毒。养殖池塘可用生石灰清塘。越冬池则排干池水,清除污物,用1~4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亲鱼和鱼种入池前要用0.4%食盐溶液药浴10~15分钟。每隔1个月左右,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预防。

5.管理规范,管理人员具有一定养鱼知识,责任心强。严格按操作、管理规程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32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