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投喂技巧

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饲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线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浅水处。以便观察蟹的摄食、活动等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
定质:精、青、粗饲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饲料和草类饲料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时期,精饲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
不过,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鲜活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鱼粉、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成蟹喂养时,一年中总的饲料分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长骨骼的时节,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xx是蟹肥育期,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料占20%。
饲料投喂时间,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可少投或不投。如果这时水温超过10℃时,可投喂少量糊状饲料。4月中旬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可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数量不宜多。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7-10月份,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
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以上。
投喂时间一般为傍晚或下午4-5时,日喂一次。蜕壳期间,可少量多投。

相关知识

进入深秋以后,螃蟹饵料应该怎么投喂?



经常有网友问我现在饵料该如何投喂?
天气己进入深秋,早晚温差明显加大,螃蟹生殖洄游明显也加速了,现在的螃蟹己没心思吃食了,再加上螃蟹内膏的转化,体内压力增加,螃蟹吃食量减少,以前螃蟹是主动找食,现在螃蟹是饵料在其边上他才会去少量吃点,而且要适口,不适口的他不会吃的。
所以近期投饵料一定要精细,不必多投,尽量少投,投的适口。以40亩蟹塘、亩放1200只蟹苗、前期没损伤、没虾没杂鱼为例,以前每2天投喂玉米120斤,颗粒120斤,现在每2天的投喂量减少一半,也有三天投喂一次的,但我认为三天一次不科学,螃蟹洄游卷起池边淤泥使池水发浑,这些淤泥能把头天吃不了的饵料复盖掉,螃蟹吃不着,最好是天天少量投喂,如有青虾,最好早晚两次在池中间投喂虾料,螃蟹洄游把虾全赶在池中间了,边上很少。如池塘中有杂鱼,你不管何时喂多少料也不用担心吃不了,反之,你多喂的饵料只能起肥水作用。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饵料的投喂技巧


“长嘴就要吃”,泥鳅也不例外,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但是如何吃出最佳成效,这是饵料的投喂技巧。为了使泥鳅吃饱吃好,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在泥鳅的投喂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四定四看”的原则。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饵料的投喂技巧。

一、“四定”投喂技巧
池塘饲养泥鳅,鳅苗在下塘后两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环境后再投饲料。
1.定时
待池塘中的泥鳅集群到食台上摄食后,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投喂饲料的时间应相对固定,从而使泥鳅养成按时来摄食的习惯。一般日投喂两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下午14—15时投喂一次。在泥鳅生长的高峰季节,晚上19—20时还应投喂一次。
2.定量
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一定要做到均衡适量,防止过多或过少,以免饱饥失常,影响消化和生长,要按水温的高低以及池塘中泥鳅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当池塘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要相应减少日投饲量或停止投饲;在生长的高峰季节,要结合每天检查食台的情况,科学地确定每天的投喂量,其中晚上的投喂量应占到全天投饲量的50%~60%。定量投喂,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减轻鳅病和促进泥鳅正常生长。
3.定质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安全卫生、适口、水中稳定性好,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合理,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不仅营养成分流失,失去投喂的意义,当池塘中泥鳅摄食后,还会引发疾病及其他不良影响。要依据不同水温,投喂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含量合理的配合饲料,促进泥鳅快速生长。
4.定位
在泥鳅苗种刚入池的几天里,开始投喂饲料时,先是将粉状饲料沿池塘四周定时均匀投撒,逐渐将投喂的地点固定在食台周围,然后将投饲点固定在食台上,使泥鳅形成定时到食台上摄食的习惯。一般每亩池塘设1~2平方米的食台4~6个。要将饲料投喂到搭设好的食台上,不能随意投放。定位投喂的好处一是将饲料均匀投撒在食台上,便于泥鳅集群摄食;二是投放的饲料不会到处漂散,避免造成浪费;三是投喂的饲料不可堆积,要均匀地撒开在食场范围内,以确保泥鳅均匀摄食;四是便于检查和确定泥鳅的摄食和生长情况;五是当池塘中的泥鳅需要投喂药饵时,能使泥鳅集群均匀摄食,提高药效。
二、“四看”投喂技巧
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眼力观察鱼池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这就需要经验和技巧。
1.看吃食时间的长短
投喂后在1个半小时内吃完为正常,1小时不到就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泥鳅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在2小时内还未吃完,而泥鳅群已离开食场,表明饱食有余,下次投喂可适量减少。
2.看泥鳅生长情况
4—5月,泥鳅开食后食量逐渐增加,在一周或一旬的投喂计划中,要观察周初与周末或旬初与旬末的变化。如果投喂量不变,而到周末或旬末时,在半小时内就吃完,表明泥鳅的体重增加了,吃食量大了,没有吃饱,要适当增加喂量。
3.看水面动静
吃饱后的泥鳅一般都沉到水底。投食后如果泥鳅没有生病而在水面上频繁活动,属饥饿表现,尤其是泥鳅苗或泥鳅种在水面上成群狂游,这是严重饥饿的表现,俗称“跑马病”,要立即投食,堵截狂游,否则会大批死亡。
4.看水质变化
泥鳅主要滤食浮游生物,可观察水质的肥瘦来判断浮游生物的量是否满足泥鳅生长要求。当水质瘦时,可通过施肥来培养浮游生物;当水质过肥,同养鱼出现浮头时,则要立即换水并加开增氧机,必要时投放敌百虫药物杀死浮游动物,以保证泥鳅健康生长。

泥鳅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1.栖息特征泥鳅属温水底栖鱼类,在我国分布很广,泥鳅的生活环境主要在河川、湖泊、塘堰水沟(渠)、沼泽水地、稻田等浅水水域,或者生活在淤泥较深的表层,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在池塘里人工养殖时,其喜欢在池底活动,只有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水温在25-28℃时生长最快;在7℃以下或30℃以上,或者在池水干洞时,泥鳅就会潜入10-30厘米的软泥层中“休眠”。钻人淤泥中的泥鳅靠土壤中的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可长期维持生命。
2.特异功能泥鳅可以用鳃呼吸,也可用皮肤和肠呼吸,这是泥鳅与其他鱼类不同的特殊生理功能。泥鳅的肠壁不仅薄而血管密布,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在空气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跃出水面吞吸空气,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从肛门泄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远胜于其他鱼类,故在运输时不易死亡,也是养殖增产潜力较大的优良鱼种之一。据资料报道:水中溶氧低达。.46-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缺氧时泥鳅将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利用肠呼吸,即使池水溶氧低于。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事。泥鳅在水中除缺氧时利用肠呼吸外,在摄食后肠呼吸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例如,当投喂高蛋白或单一饲料后,泥鳅就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逐渐不摄食,浮在水面。经解剖观察,肠管中充满了空气。
3、食性杂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对食物要求不十分挑剔,凡是水中和泥中的动物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适口饵料,实际生产中,丰富的饲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工养殖的泥鳅快速生长,增产增收。泥鳅在幼苗阶段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指浮游动物),以后逐渐向杂食性转变,到了成鳅阶段主要摄取植物性饲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较植物性饵料快,其中对浮萍的消化速度最慢,对蚯蚓的消化速度较快。
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阶段可投喂蛋黄,豆浆和其他粉状饲料。鱼种阶段可投喂米糠、麸饼类、蚕蛹粉等,也可以用堆放厩肥、鸡粪和牛粪、猪粪等方法培训浮游生物作鱼苗作鱼苗鱼种饲料。成鱼阶段用米糠、马铃薯渣、蔬菜渣、蚕蛹粉、麸饼粉等与猪粪或腐殖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投喂时一定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喂食。由于泥鳅特别贪食,因此饲料投喂不宜过多,日投饲量,鱼种阶段为泥鳅体重5%-8%,成鱼阶段为5%左右。开始时每天傍晚喂一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一次。

泥鳅的饲料来源及种类
一是运用粪肥培肥水体来增加水中有机物、藻类植物和轮虫、水蚤、水蚯蚓、孑孓、草履虫等。
二是适于泥鳅捕食的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田螺、螺蛳、蚯蚓、昆虫类和蜗牛。
三是收集屠宰下脚料、农副产品和加工下脚料、小杂鱼肉、豆渣、米糠、豆饼、菜粕、麦麸和幼嫩植物的茎、叶、种子等。
四是人工专门培养泥鳅喜食的活饵料,如黄粉虫、蚯蚓、蛆虫、蚕蛹等。
五是配制泥鳅专用全价饲料(根据泥鳅的营养需求配制成的泥鳅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如下:
配方一(%):鱼粉10-20,豆饼粉20-35,小麦粉15-18,菜饼粉8-15,米糠粉5-8,龙虾粉5-8,鸡场粉2-4,鱼用生长素1-1.4,血粉5-8,蚕蛹粉4-7,无机盐0.1-0.5.
配方二(%):鱼粉15,豆粕20,菜籽饼20,四号粉30,米糠12,添加剂3。
配方三(%):麦麸42,豆粕20,棉粕10,鱼粉15,血粉10,酵母粉3。
配方四(%):麦麸48,豆粕20,棉粕10,鱼粉12,血粉7,酵母粉3。
配方五(%):麦麸50,豆粕20,棉粕10,鱼粉10,血粉7,酵母粉3。
配方六(%):小麦粉50,豆饼粉20,菜饼粉10(或米糠粉10),鱼粉10(或蚕蛹粉10),血粉7,酵母粉3。
配方七(%):肉粉20,白菜叶10,豆饼粉10,米糠50,螺壳粉2,蚯蚓粉8。
配方八(%):血粉20,花生饼40,麦麸12,大麦粉10,豆饼15,无机盐2,维生素加剂1。
配方九(%):豆饼40,菜籽饼5,鱼粉10,血粉5,麦麸30,苜蓿粉10。
配方十(%):小杂鱼50,花生饼25,饲用酵母粉2,麦麸10,小麦粉13。六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晚上在泥鳅池内用黑光灯诱集昆虫,供泥鳅捕食。
泥鳅的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2、四看投喂技巧在泥鳅的饲养过程中给泥鳅投饵时,通过观察池塘的表面现象就能判断实际的投饵量是否合适。一看吃食时间长短、二看泥鳅个体的生长大小、三看水面动静、四看水质变化。

养猪喂生料喂法有技巧


养猪喂生料不仅节省人力、财力、电力,还可增加猪的采食量,促进猪生长,猪增重快、出栏早,并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增加养猪效益,但必须讲究饲喂方法。
1.饲料的选择。生喂饲料主要选择禾木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副产品,如谷糠、稻糠、麸皮等。特别是浓缩饲料配合成混合饲料,都不能煮熟或用开水拌料,否则将会严重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利用率会下降15%~20%。青绿饲料更要生喂,因熟喂时大部分蛋白质、维生素会遭到破坏。黄豆、豆饼、花生饼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它会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此类饲料不能生喂,要高温处理后再喂。
2.喂生料的方法。喂生料的方法分湿喂和干喂两种。湿喂就是料和水按比例搅拌成块状喂猪,最适宜的比例是1:1,最高不能超过1:2。拌成的饲料,要以手握成团、放开即散为宜。干喂就是把配合饲料以干粉状喂猪,但要经常供给清洁的饮水。
3.生料要粉碎。生料粉碎后的颗粒直径以1.21.8毫米为宜。这种粉料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长膘快,利用率高,效益好。如果直径小于1毫米。猪采食时易黏嘴,影响适口性,还会引起胃肠病: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饲料粗糙,适口性差,猪不爱采食,影响生长。
4.青饲料和精饲料分开喂。当猪饥饿时,胃肠就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精饲料营养丰富、体积小、粗纤维少、适口性好、质量高、易消化、易吸收,最好先喂精饲料。如果青饲料和精饲料混合喂猪,由于青饲料体积大、水分多,会降低精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率,因此要分开饲喂。
5.掌握好喂量。给猪喂生料时要根据猪只的大小和不同的生长阶段掌握好喂量。仔猪一天喂6次,育肥猪一天喂4次,间隔时间要均匀,喂到九成饱为宜。种公猪日喂料控制在22.5千克,配种期增加到33.5千克。妊娠母猪日喂量为22.5千克,哺乳期可增加到45千克。
6.供应充足的水。不管干喂或湿喂,一年四季都要给猪供应清洁的饮水。不然会因缺水而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还会引发疾病,特别是哺乳母猪更不能缺水,否则影响乳汁的分泌,()造成缺奶,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怎样提高猪的瘦肉率
怎样提高一般猪的瘦肉率?在相同饲养、营养水平条件下,瘦肉猪种育肥性能好,瘦肉率高。而作为一般猪也可通过不同饲养方式、方法提高瘦肉产量。
1.选好仔猪。选好用来育肥的仔猪,是保证育肥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基础。特别是户养育肥猪,常需到集市或母猪户挑选购买仔猪,这需要注意选择仔猪身体发育均称,身子要长,骨架要大,腿高,断奶体重大。这种猪往往是猪群中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多的猪。相反,骨架小,体躯短圆,往往生长早期就沉积脂肪,胴体瘦肉率低,日增重也偏低。仔猪还要体质健壮,表现是反应活泼爱动,贪食争抢,胆大,很少患病,皮毛滑亮、洁净,有弹性,生长发育快。
2.限食饲养。大量试验证明,特别在育肥后期,适当地限制饲粮营养的供应或减少每日采食量,对增重没有不利影响,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和饲料报酬。限食前期(65千克以前)不限食,即让其自由采食,吃饱并保持旺盛食欲为度;后期限制采食量,后期(6590千克)限制在正常喂量的95%左右为宜,以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营养水平,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每头每日平均采食量,前期控制在1.651.85千克为宜,后期控制在2.62.8千克较为合适。试验结果表明,前期不限食可充分让猪生长发育,因前期是长肌肉阶段。后期限食,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提高产瘦肉量,又不降低增重。如此,可达到使一般猪也能多长瘦肉。
朱德红

螃蟹保活运输技巧


秋冬来临,河蟹开始上市,北方地区早捕的成蟹也接着投放蟹种,为明年丰收打好物质基础。据此,不论蟹种或成蟹都涉及运输问题。如技术不到位,往往有大量死亡。这里介绍运输途中不仅保鲜而且保活的技巧。
一、蟹种
自游泳状态的“大眼幼体”脱皮后变成8条腿爬行生活时开始至性成熟前,这一阶段都可用来养殖的种源为蟹种(幼蟹)。从规格划分,由1万尾/公斤~2万尾/公斤的规格称为鱼种。
运输蟹种,人们习惯用尼龙丝袋盛放后装入竹篓或塑料泡沫箱中,缺少必要的事先排泄鱼种粪便的准备,因而降低了成活率。科学的方法是:一要在5℃~10℃时装运,温差不宜超过2℃,还需通风透气,保持潮湿和防止鱼种活动;二是在发运前将待运蟹种放在蟹笼中或可以密封的网箱内,然后把蟹笼或网箱放入河流或微流水中经4小时以上吊养,待其肠内粪便排空后才装运,这样,24小时内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可达98%以上)。
二、成蟹
由幼蟹经8次以上脱壳,达到性成熟,体色由浅灰色变为深绿色后即为成蟹。其规格视水域环境优劣,50克/只~150克/只不等。
运输成蟹,要尽量保持原来温度,温差不应超过5℃(必要时用冰降温)。短途运输可用浸湿的蒲包,并注意在途中避免挤压;长途运输需尽量缩短时间,并采用通气良好的竹篓存装。装箱时先在篓子底部铺一层泥或蒲包,然后将活蟹一只一只摆平叠放。装满后再加盖扎紧,防止爬动。如在蟹群中放些吸水好的材料保湿,效果会更好。此外,为防止风吹失去水分,要用麻袋等物挡风,这样,24小时内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98%以上)。
如果运输抱卵亲蟹或性成熟的用来交配的雄蟹,则不应在容器中摆平叠放,而要每只蟹单独用毛巾包裹,严格防止操作不当而断其腿脚。

牙鲆饲料及投喂技术


一、饲料的营养要求
牙鲆对饲料营养的基本要求是高蛋白、中脂肪,与其他食鱼性强的鱼类相比,其对脂肪要求是较低的。由于牙鲆经常栖息在池底,有时重迭在一起,静止不动,其运动量比其他养殖鱼类少得多,而且肌肉内和腹腔中不大积蓄脂肪,剩余的脂肪积蓄在肝脏中。因此如果长期投喂高脂肪饵料,会降低肝脏功能。为了能使牙鲆健康地生长,必需投喂适宜其各阶段生长相应的饵料。苗种期(稚幼鱼),要求蛋白质含量为50%以上,一般为56%;养成期,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出池前饵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8%。对脂肪的要求较低,苗种期饵料中脂肪为7%,养成期为10%~13%,出池前为14%左右。最适C/P比,苗种期为65%左右,养成期随着生长,C/P比提高到65%~76%,出池前所用饵料C/P比达到80%。
二、饲料的选择
(1)要适合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营养成分,并含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
(2)所用饲料,容易投喂。
(3)饲料在水中溃散少。
(4)饲料价格适当,饲养者可以接受。
三、饲料的种类
主要有生鲜(冷冻)饵料、湿型颗粒饲料、固体配合饲料(干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等。
(一)生鲜(冷冻)饵料
新鲜的卤虫成虫、糠虾类(适用苗种期)、杂鱼(鯷鱼、竹荚鱼、绵鳚、沙丁鱼、鰕虎鱼、玉筋鱼及其他杂鱼的稚幼鱼(适用于苗种期)及幼、成鱼等,其中以玉筋鱼为最好。
(1)最好能及时获得适合牙鲆生长不同阶段适口的生鲜饵料。否则就必需切成适合牙鲆摄食大小的块、条状。这就要考虑到对饲养水的污染问题。
(2)能否经常供给质量好的生鲜饵料,尤其在夏季,生饵的鲜度更为重要。
(3)应注意生鲜饵料其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大,应及时加以调节。
(4)需要添加维生素类、矿物质类。
(5)对生饵需要有适宜的冷冻保鲜有效措施,如果使用时解冻方法不合适,就不能保证其生饵的鲜度。
(二)湿型问粒饲料(MP)
1.用湿型颗粒饲料要比用生饵有以下优点
(1)能减少因投喂而造成饲料的散迫流失。
(2)可制成营养平衡的饲料。
(3)容易添加药物和营养剂。
2.用湿型颗粒饲料存在以下问题
(1)制作湿型颗粒饲料时,也需要生饵。所以生饵的鲜度、生饵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等,都会影响到饲料的质量。
(2)需要具备营养学的知识。
(3)饲料的调制也需要相应劳力。
(三)固体配合饲料(干颗粒饲料DP、膨化颗料饲料EP等)
固体配合饲料可减少生饵和湿型饲料的缺陷。也就是说对饲养水质的污染很少,鱼的疾病发病率低,投喂作业简单,保管容易等。在营养方面,大都由各饲料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严格选择原料制成的。所以一般可放心使用。
四、投唱方法及投喂量
要根据饲料的种类、鱼的体重、水温等不同,而投喂方法及投喂量也不同。
(一)使用生鲜饵料
苗种期可使用卤虫成虫、杂鱼类的仔稚鱼整体投喂,或用切碎的玉筋鱼肉等。
(二)投喂湿型颗粒饲料
用湿型颗粒饲料养殖牙鲆时,要随时调节、及时投喂。
(三)投喂固体配合饲料
投喂固体配合饲料的规格大小、投喂量。
在苗种期应尽量增加投喂次数,每天投喂6~5次,以后随着生长逐渐减少投喂次数。长到100克左右日投喂4次;长到300克左右日投喂3~2次;长到500克日投喂2次;长到500克以上日投喂1次。
在夏季高水温期,每天投喂1次,或者2~3天投喂1次,而且控制在按饱食量的50%~60%,同时强化维生素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牙鲆属于变温动物,不同水温其摄食量有很大差异。一般在苗种期日投饵率在6%~4%,长到100克大致为2%左右,长到 300克以上大致掌握在1%~0.5%。
在养殖过程中,除单独用生鲜饵料、湿型颗粒饲料、固体配合饲料外,还可以将配合饲料和生鲜饵料并用,即从苗种期到入秋投喂配合饲料提高成活率。在水温降到25℃以下时,改换投喂高热能的生鲜饵料。另外还可以将配合饲料和湿型颗粒饲料并用,即从苗种期到入秋投喂配合饵料,提高成活率,在养殖的最后阶段,投喂改善营养价的湿型颗粒饲料,养殖出肉质好的成品鱼。
五、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是指所投喂饲料的种类和数量对增加鱼的体重所起的作用,即使鱼增加1千克体重所需要该种饲料的数量(千克)。计算公式为:
饲料效率=投喂饲料的重量(克)/养殖鱼增加的体重(克)100%
不同的饲料其饲料效率不同。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将体重100克的牙鲆养到500克,其饵料效率大约应在35%~40%。环境恶化时,饲料效率会降到30%以下。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养殖牙鲆的饲料效率有的可达50%。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养殖1年时间,饲料效率在20%~40%,这要比养殖真鲷、鰤鱼等饲料效率高。
六、投喂饲料应注意事项
前面所提到投饲量和投饲方法,只是一个大致标准。在实际投喂时,还要掌握以下几点,灵活掌握,酌情调整。
(1)投喂时要考虑到饲料的损失、饲料效率和鱼的健康状况等。一般按鱼饱食量的80%~90%投喂。由于各池的换水率、养殖密度、水温等不同,每天鱼的摄食量却不尽相同。在实际进行投喂作业时,要看鱼的摄食状态、残饵量,随时调整投喂量。
(2)每次投喂,可先将应投喂量的60%全池投撒,剩下的40%根据鱼的摄食状况进行投撒。
(3)牙鲆耐高水温的能力比较弱,而且个体越大,耐高水温的能力越弱。因此,在高水温期间,要从维持鱼的体力出发,可按日所定的投喂量的1/2~1/5,1天投喂1次或隔天投喂1次,并添加复合维生素类。在出池上市之前的1~2个月,应增加投喂生鲜饵料或精加工的饲料,也可添加7%~10%的鱼油,以达到提高肥满度,增加体重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夏季到来之前,要投喂高蛋白、低、中脂肪的饲料来增加体长的生长,保持肥满度在16,使之顺利度过夏季。夏季肥满度越高的鱼,死亡的情况越多。7~9月高水温期,一定要减少投喂量,维持体力,保证存活是第一重要的。在水温下降到25℃以下时,要投喂增加脂肪含量的饲料。
(4)要避免长期单独投喂一种饲料。
七、人工并殖牙鲆的生长
人工养殖牙鲆的生长速度与饲养水温、饲养密度、换水率、饲养方式、所用饵(饲)料和投饵及苗种购人时期、生长阶段,雌、雄不同性别等都有很大关系。在水温低于13℃、高于25℃,几乎很难生长或生长很慢,在水温13~25℃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生长速度加快。饲养密度越大,生长越慢,换水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饲料营养平衡好,利于生长。在适温时期,苗种购入时间早,适温时间长,相对生长快。人工养殖牙鲆第一年生长速度较快,第二年以后不像第一年生长那样快。一般雌性要比雄性生长快。
在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如果养殖顺利的话,一般在5月放养5~6厘米、体重1.5~2克的牙鲆苗种,2个月后可长到20~23厘米、体重50~100克;养殖4个月可长到全长25~30厘米、体重150~300克;养殖8个月以后可长到全长30~40厘米、体重300~800克,特大个体有的达到全长42厘米、体重1000克左右。但因苗种不良或因环境不适应、管理不当,尽管养殖1年,也有的长不到200克。

颖鲤投喂技术


一般来讲,养鱼全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科学的投喂技术,最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的浪费,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鲤鱼的消化道短且直,又是一种极贪食的鱼类。在室内喂养时可以看到,只要是稍间断地多次投喂,它能边吃食观察边排泄,很多饲料没有来得及消化,直没有能得到吸收,便被排出体外。因此,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饲料利用率很低,造成饲料浪费,增加了养鱼的成本;二是因为没有很好消化而造成难以吸收,或根本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鱼类体内并没有及时补充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因此对生长很不利。所以科学、正确地掌握投聘技术,是提高养鱼经济效果的重要措施。
(一)日投饲次数及投饲量
1.日投饲次数
日投饲量确定后,一日内鱼类应投喂多少次为宜,国内外学者做过不少试验。对于日投饲次数,虽然各学者所得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但共趋势基本一致。就是鱼苗阶段应比鱼种阶段投喂的次数多,鱼种阶段应比养成鱼阶段投喂的次数多。此外,各月之间因水温不同,投喂亦应有所区别。
颖鲤在幼苗阶段投喂次数应较多,或者鱼的规格相同,而喂食期处在造温甚至最适温范围内,其投喂次数应比非适温期时要多。
日本有的学者进行试验,从清晨至晚间10小时内,将日投饲量分为1至10次分别进行投喂,结果认为,以4~6次的投喂方法为好。但也有的学者认为,4~8次为好。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在鱼苗生长阶段,应每小时投喂一次,一般1天投喂10次。我们在金寨县池塘养鱼种过程中,考虑到劳动强度问题,在1.7~2.7厘米鱼苗培育到5厘米的养殖阶段,制订了1天内投喂6次的技术方案;而5厘米鱼种进网箔养殖阶段,1天投喂7一8次。结果均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2.日投饵量
众所周知,饲料投喂不足,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其生长就不好;反之投喂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而且易使水质变坏,不利于鱼类生长。两种养殖结果都会使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科学的投喂量与鱼体的增重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投喂量又与鱼体大小、水温高低和溶氧量大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多少和鱼类生长有关的其他元素的含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要获得十分准确和完善的投饲量,又是十分复杂和难以办到的,只能做到相对准确的投饲量。
(二)鱼体大小与饲料粒径的关系
鱼苗阶段,尤其是水花下塘时,因鱼苗口径较小,水中浮游生物若个体较大,或者鱼池培育水质过早,浮游生物已长大了,鱼苗下塘后就难以摄取这些饵料而影响正常生长。有经验的养殖技术人员此时就采取拉空网,将大个体浮游生物转走,另采取追肥或投喂部分豆浆或豆饼浆,补充鱼苗所需的部分饵料。在鱼种培育早期阶段,加工适合鱼类摄食的颗粒饲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尤为有利。因为颗粒过大,饲料在水中需经一定时间的浸泡才能散开,此时,已有部分营养溶解于水中而被散失,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营养也不全面。目前有不少单位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应引起注意。
(三)鲤鱼的几种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组合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讲应依据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来确定。在有可能条件下,应尽量满足各种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但有时因各地饲料原不完全一致,成从原料价格,成本投人与所获效益来综合比较分析,亦可略作变动。
(四)饲料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原料
加工的原料一定要新鲜,严防腐败变质的原料混进。
2.配料和搅拌方法
加工的原料,尤其是使用添加剂时,各种成分必须搅拌均匀。一般来讲,应按饲料加工机次进料数量为单位进行配料,然后经搅拌再加工成饲料。不要一次配备过多数量的原料,以防搅拌不匀。为使添加剂拌得均匀,应先得将添加剂与少部分混合饲料拌匀,再逐渐增加混合饲料,进行多次搅拌多次混合,然后再上机加工成饲料。
3.饲料规格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规格,应以满足不同规格鱼种的需要,即满足鱼的适口性。如果加工机械缺少这种配套设备,一定要配备一台破碎机与其匹配。
4.饲料保存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饲料发霉或变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36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