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

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呢?繁殖性能怎样?由于石蛙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药用保健价值,近些年石蛙备受消费者青睐,有着很好的养殖前景,而石蛙养殖并不容易,掌握石蛙养殖技术知识是必要的,此外还应了解石蛙生活习性及繁殖性能等常识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600~1500m近山溪的岩边。白昼多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晚间蹲在岩石上或石块间,见电光后一般无逃逸现象。福建武夷山庙湾山溪较多,其环境适宜该蛙生长,6月初观察各山溪内的成蛙,均较活跃,同时听到鸣声,此期该蛙数量甚多;7月初在溪内石下见到卵群,9月中旬还可听到雄蛙的呜叫;其鸣声为咕(gu)、咕、咕或嘟(du)、嘟、嘟。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冬眠,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2℃时,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石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石蛙繁殖性能怎样?M.yz023.COM

根据现有资料,估计石蛙的繁殖季节在5~9月。白天蝌蚪隐藏在水内落叶下或石缝间,少数个体偶尔浮游在石块上,受惊扰立即逃往石下隐蔽,晚间多数个体游在溪底石上,以口部张合使身体缓缓前行,此时不惧外界干扰,投以小石,仍不逃避。棘胸蛙1次产卵250~350粒,1个繁殖季节可产卵1000~1500粒;卵在水温16~18℃中需要20天才开始孵化,在26~28℃水中约需7天即可孵化;孵化早的蝌蚪经4~5个月生长期,可于当年完成变态;中、晚期孵出的蝌蚪,则需要越冬于次年的5~6月陆续完成变态;幼蛙登陆后约需要2年的时间达到性成熟。

大家如果想要进行石蛙养殖的话,一定要牢牢掌握石蛙养殖技术知识,同时平时在进行石蛙养殖时,一定要结合石蛙的生活习习性和繁殖性能等常识知识,科学高效饲养石蛙,从而顺利实现石蛙养殖效益。

延伸阅读

浅析石蛙的繁殖习性


青蛙又名田鸡,历来被称为庄稼卫士,一直以来青蛙都是生活在稻田里面捕捉害虫的,但是随着这几年青蛙的营养价值和青蛙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因此稻田里面野生的青蛙也越来越少。

浅析石蛙的繁殖习性

春秋两季是石蛙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59月是石蛙的繁殖季节,56月是产卵高峰期。石蛙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呜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每年交配产卵3次。雌蛙年产卵量为5001000粒,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或附着在水沟的石上或水生植物上。交配时,雄性拥抱雌性,并借助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卵径1.31.5毫米,卵外有胶质膜,卵产出后,吸水膨大,可达原卵径的23倍。很多卵粒粘附在一起,呈索状或葡萄串状,长的达20厘米左右,浮在水中或附着水中的物体上。蛙卵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5天左右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在适宜的环境中,经4070天的生长发育,变态成幼蛙。

青蛙的养殖难点

1、青蛙养殖种蛙种苗怎么解决

答:由于各地气温不同,青蛙出洞的时期也不同,大概是从三月份开始就有青蛙出洞了,那个时候可以自行到野外收集种蛙或者青蛙卵,不需要购买所谓的种。

2、青蛙养殖的重心

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充足的食物才是青蛙生长的前提,所以食物关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平时的病害防治,天敌预防,生长环境的卫生。

3、青蛙养殖繁殖、生长问题

答;青蛙一般每次产卵在1000-2500粒左右,从卵到蝌蚪需要一个星期的孵化期,从蝌蚪到幼蛙需要2.5-3个月,从幼蛙到商品蛙需要4-5个月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人的养殖技术,养殖温度和投喂饲料的营养成分的高于低!

经总结分析,青蛙养殖池宜小不宜大,只有小了才方便管理,才能更容易的管理青蛙生长或防病之类的问题,土池,水泥池均可水陆比3:1,或者选择全水面养殖,水深在5-30CM之间!

4、青蛙养殖的相关证件

答:需要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运输证,等。但是我们强调,青蛙养殖有难度,不要盲目投入资金,如果真心想养就必须经过试养的这个阶段,目的就是让自己积累经验,体会青蛙养殖的过程,最后才考虑自己养或者不养,由于是试养阶段,不出售倒卖,相关部门是不会管得很严格的,所以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就算你办理了证件,但是没有技术,证件也只是等于摆设了,只要你掌握了技术,有了证据给相关部门展示,那政府是一定会支持这个项目的,总得来说,青蛙养殖最重要的是技术,不是证件,有证件不代表就有技术!

5、青蛙食物的选择

答:现在养殖行业中动物饲料包括,蛆,蚯蚓,黄粉虫,大麦虫等,蛆是最适合青蛙养殖的,分析得出,蚯蚓和黄粉虫的生长周期较长,2-3个月不等,所以光从时间角度考虑就是不现实的,而且在蚯蚓养殖的场地,黄粉虫养殖的成本上来分析也是不现实的,养殖行业,以节省成本为中心,所以说蛆是最适合作为饲料而被进行养殖的。

青蛙养殖周期

青蛙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青蛙用肺来呼吸,但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

据悉,从卵到青蛙大约要一个多月时间,2个月就可成年,与气温等环境因素有关系。自然界的青蛙,一般的寿命为5年左右,人工养殖的可以活13年左右。但是各种青蛙的寿命各有长短,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寿命越长。牛蛙可以活16年。

青蛙的作用

1、营养成分

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

2、药用价值

青蛙同样也是集食品、保健品、药品于一身的药用动物。食用,是上佳的绿色食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食之至美。药用,是食疗保健品、药品。据《东北动物药》记载:青蛙鲜用或阴干行用,可全体入药,有利水消肿,解毒止咳之功效,能治水肿喘咳,麻疹、月经过多等。其成体的胆、肝、脑、皮均可供药用。幼体蝌蚪有延寿之作用。

正因为青蛙的市场需求比较大,野生的青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青蛙的养殖这几年一直比较火热,但是在养殖青蛙的时候,要充分的先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提高养殖青蛙的成功率。

角蛙的生活习性


【常见问题】角蛙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专家解答】大部分角蛙类的活动时间在晚上,白天则隐藏在隐蔽处,以防烈日和敌害。角蛙栖息于南美温暖而较干燥的大草原地带,对湿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们的适温环境为26-29摄氏度。利用雨量较为集中的夏季来繁殖,会选择在池底产下200-1000颗宛如一个网球大小的卵块。角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所谓两栖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陆地,角蛙的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这种生活方式是角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角蛙类是由水中生活向陆地生活的进化中形成的过渡型类群。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然而,成体适应陆地生活,由鳃呼吸发展到以肺和皮肤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谓水陆两栖中的水是指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干燥、无水、阳光直射的环境是不可能有角蛙类生存的。大部分角蛙类的活动时间在晚上,白天则隐藏在隐蔽处,以防烈日和敌害。角蛙类成体生活在近水潮湿的环境中,不同的角蛙类的具体生活环境又有差异。角蛙类有三种生活类型,即水栖型、陆栖型和树栖型。水栖型中又可分为静水生活型、流水生活型和湍流生活型;而陆栖型又可分为溪边生活型、草丛生活型、土穴生活型;树栖型不再细分。牛角蛙、美国青角蛙和虎纹角蛙、黑斑角蛙属于静水生活型,棘胸角蛙属于流水生活型,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角蛙的生活习性的你整理了《角蛙的生活习性》,中国林角蛙属草丛生活型。不同类型的角蛙生活在不同两栖环境中,身体形态结构和习性同环境相适应。角蛙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通常表现出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被敌害所发现,角蛙从而保护自己。在植物丛中的角蛙以绿色为主,并有斑纹。如林角蛙为绿色,棘胸角蛙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环境中体色会变浅。

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


【常见问题】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该怎么繁殖?

【专家解答】石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但由于石蛙为国家保护动物,因而人工养殖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又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实现人工繁殖又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那么,石蛙有什么营养价值?该怎么繁殖?现将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石蛙的营养价值

1.石蛙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

2.石蛙含有足量的天然谷氨酸成分,肉质奇鲜无比,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脂肪偏低,是最为理想的滋阴消热美味山珍。

3.石蛙蝌蚪能乌发驻颜、清毒净疮,蛙卵有明目之功用。

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蛙对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还发现蛙的皮肉中含有能使人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对产后恢复具有奇效。

二、石蛙的繁殖技术

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3.配种和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4.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小编结语】石蛙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但同时石蛙又为国家保护动物,因而掌握其繁殖技术至关重要。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繁殖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蛙和牛蛙有什么不同


石蛙和牛蛙都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项目,是主要的食用蛙类。由于石蛙和牛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常常被弄混。那么,石蛙和牛蛙有什么不同?现将石蛙和牛蛙的区别介绍如下,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牛蛙:牛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蛙科、蛙属水栖动物。

二、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牛蛙:牛蛙别称美国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三、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牛蛙:牛蛙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

四、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牛蛙:牛蛙肉味甘,性温,胆性寒,味苦,经常食用,可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作用。

【小编结语】石蛙和牛蛙在科属、形态和功效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石蛙和牛蛙的区别,大家都了解了吗?

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吃什么饲料


据科学研究,石蛙的肌肉当中含有20种以上矿物元素,其中含量较大的有8种元素,按其含量大小依次为钾(K)、磷(P)、钠(Na)、镁(Mg)、钙(Ca)、铝(Al)、硅(Si)、铁(Fe)。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正因如此,石蛙的市场需求量也是特别的大,很多人都开始饲养石蛙起来。

石蛙养殖技术

1、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2、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石蛙吃什么饲料

1、石蛙吃什么分不同阶段来看,为:卵外膜,未受精卵,高蛋白流汁饵料,蛋黄、豆浆薯类的茎叶、瓜类的果叶、米饭,鲜嫩水草小蝇蛆、小黄粉虫、小蛆蝴等。

2、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小鱼虾及其它昆虫。

3、也少不了黄粉虫。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多汁软体黄粉虫俗称面包虫,黄粉虫为多汁软体动物,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达50%。

养殖石蛙赚钱吗

1、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

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可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延长其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年生长速度。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可年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一般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

未来石蛙养殖前景

1、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

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可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延长其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年生长速度。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可年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石蛙的一些养殖技术,以及在饲养方面,石蛙的注意事项。大家对石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石蛙的价格还是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家里面有条件的话,建议多去买一些石蛙回来食用。

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


石蛙属于青蛙的一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石蛙成为一种新兴的创业项目在农户中开始流行开来。相对于青蛙而言,可能人们对于石蛙有些陌生。那么,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石蛙和青蛙的差别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石蛙和青蛙有什么区别?石蛙和青蛙的差别有哪些?

一、石蛙和青蛙的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青蛙:青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两栖动物。

二、石蛙和青蛙的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青蛙:青蛙别称蛙、蛤蟆、蛙子等,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湿地等地区均有分布,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

三、石蛙和青蛙的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青蛙: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躯干部短而宽,前肢短小,后肢长而发达,背上是绿色,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

四、石蛙和青蛙的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青蛙:青蛙味甘,性凉,均有补虚益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或小儿疳疾、消瘦、食欲不振、水肿、膨胀、虚劳发热等症。

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湿地等地区均有分布。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石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


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蟾蜍也叫蛤蟆,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那么,石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石蛙和蟾蜍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

一、石蛙和蟾蜍的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二、石蛙和蟾蜍的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蟾蜍: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

三、石蛙和蟾蜍的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蟾蜍: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前肢粗短,身体肥胖,后肢短,足比胫长,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腹面为乳白色。

四、石蛙和蟾蜍的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蟾蜍: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以上就是关于石蛙和蟾蜍的区别介绍,石蛙和蟾蜍虽然在外形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科属、别称、形态以及功效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想养石蛙,石蛙的养殖方法和各种习性了解了么?


石蛙是养殖蛙内的其中一种,其市场欢迎程度极高,近年来,不少养殖朋友投入养石硅的市场中去,但对技术要求非常高,新手很难一次养好石蛙,其次石蛙成本比较高,资金要充裕,没有足够的资金链,会导致前功尽弃,由于这两个方面的限制,养的人虽多,但成功的比例极其低。先了解养石蛙的基础知识,再投入养殖,才会更加科学有效。

人工孵化石蛙的养殖方法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养殖石蛙之种蛙的培育方法

准备选留作种的石蛙应在冬眠前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每天1次,定点投饲。采食旺季每天换水1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1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l:l比例进行群养。雌蛙体型较宽,前肢短小,腹面细嫩光滑。雄蛙体型较大,前肢短粗,强壮有力,趾上及胸部有黑色小突出物,用手摸有明显感觉。

浅析石蛙的繁殖习性

春秋两季是石蛙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59月是石蛙的繁殖季节,56月是产卵高峰期。石蛙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呜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每年交配产卵3次。雌蛙年产卵量为5001000粒,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或附着在水沟的石上或水生植物上。交配时,雄性拥抱雌性,并借助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卵径1.31.5毫米,卵外有胶质膜,卵产出后,吸水膨大,可达原卵径的23倍。很多卵粒粘附在一起,呈索状或葡萄串状,长的达20厘米左右,浮在水中或附着水中的物体上。蛙卵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5天左右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在适宜的环境中,经4070天的生长发育,变态成幼蛙。

只要养好石蛙,市场就会很广阔,石蛙体内含有20多种以上矿物元素,其中最多是钙,所以他是缺钙人士的优选食物,市场欢迎度高。在石蛙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水位,经常地注入和更换池水,随进做好防病除害工作。

石蛙和蟾蜍、牛蛙有什么区别


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那你知道它和蟾蜍、牛蛙有什么区别?它吃什么食物?怎么分辨公母吗?据蛙科资料显示,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石蛙和蟾蜍、牛蛙有什么区别?

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牛蛙:牛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新蛙亚目、蛙科、蛙属水栖动物。

3、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别称不同:

1、石蛙: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在我区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等地。

2、蟾蜍: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

3、牛蛙:牛蛙别称美国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形态不同:

1、石蛙:石蛙体大而粗壮,体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各异,头扁而阔,吻端钝圆,突出于下颌,躯干部较短,平扁,无尾,颈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一的窄长疣,腹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背面无窄长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蟾蜍: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前肢粗短,身体肥胖,后肢短,足比胫长,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腹面为乳白色。

2、牛蛙:牛蛙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

功效不同: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疮、滋补健身之效。

2、牛蛙:牛蛙肉味甘,性温,胆性寒,味苦,经常食用,可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作用。

3、蟾蜍: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石蛙怎么分辨公母?

雄蛙胸部有大小疣刺;前臂极粗壮;原拇指及内侧3指有黑色锥状刺;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长裂状;有雄性线,紫红色。

雄蛙体长123mm,雌蛙体长131mm左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突出下唇;吻棱不显;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吻眼之间,略近于眼;鼓膜隐约可见;犁骨齿强,自内鼻孔内侧向中线倾斜,齿列后端间距窄;舌卵圆形,后端缺刻深。

罗非鱼有哪些生活习性


罗非鱼是水产业里面的重点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它的肉味很鲜美,肉质也很细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是很多消费者都喜爱的一种鱼类之一。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有进行罗非鱼的养殖,比较常见的养殖方式就是网箱养殖。那么罗非鱼有哪些生活习性呢?它又要怎么养殖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罗非鱼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3、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4、繁殖力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面积以3-5亩为宜,池底平坦。放养前10天,每亩按60-7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3天后,每亩施人鸡肥、猪粪等农家肥75-100公斤,注水至一米,水色变成茶褐色或油绿色后即可投放鱼苗。

2、鱼种放养与搭配:南方地区到4月中、下旬,当气温回升稳定(水温在18C以上)时放苗。每亩投放规格为3.0-3.5cm的奥尼夏花鱼2000-2500尾,大规格的花鲢40尾,白鲢30尾,也可搭配少量的鲤、鲫鱼等。

3、前期喂养:放人鱼苗后,把浸泡过的花生饼或菜籽饼等搅拌均匀,沿塘边向中央泼洒,每亩每天按1.5-2斤投喂。经过一个月的养殖,鱼苗可长至10厘米左右,体重10-12克的规格。

4、中后期管理:

①饲料投喂: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温度是22-32C,食欲旺盛。投喂范围要广,尽可能使所有的鱼种均衡摄食。其饲料有菜籽饼、糠饼、麦麸、花生饼、豆饼等,最好混合使用。有条件的投喂罗非鱼全价配合饲料,一日投喂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日投饵量:体重10-20克,5-7%,20-50克,4-6%:50-100克,3-5%,100-200克,2-4%:200克以上,为鱼体重的2%左右。

②水质调控:在5月中旬至6月可逐渐加水至1.5米,7、8月是高温季节,加水至1.8米左右,有条件的最好每星期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泛塘现象。

③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鱼种放养前可用4-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5-9月是鱼病多发季节,每隔半月可用漂白粉1ppm或生石灰20公斤/亩全池泼洒。有鱼病征兆时,可采用抗菌素和维生素药饵投喂3-5天。

以上就是有关罗非鱼的知识介绍。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是一种很好养殖的鱼类。

蟾蜍有哪些生活习性


蟾蜍也叫蛤蟆,是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疙瘩,身上提取出的蟾酥也是稀有的中药材。那么,蟾蜍有哪些生活习性?人工养殖蟾蜍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蟾蜍的生活习性

蟾蜍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蟾蜍的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在越冬时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度时,才结束冬眠,蟾蜍一般在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人工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二、人工养殖蟾蜍的注意事项

1、如何区分公母蟾蜍

在人工养殖时如何区分出公母蟾蜍是很重要的,也是每个养殖户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这关系到蟾蜍的繁育,一般母蟾蜍比公蟾蜍的个头较大,而且母蟾蜍的表皮较为平整,而公蟾蜍的表皮较为粗糙,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公蟾蜍的脚趾部位有一个小肉垫,而母蟾蜍没有。

2、敌害预防

养殖时要注意蟾蜍的天敌防治,蟾蜍主要天敌有鼠类、蛇以及鸟类,这些都会对蟾蜍进行攻击,蛇鼠之类地上的敌害,可在养殖场地周围修建护栏进行防护,平时注意观察,人工捕捉,而飞禽类的敌害,可用噪音惊吓,比如每天放几次鞭炮,也可以用农村的老办法,在场地内摆几个稻草人,大家在养殖时可以在场地建设上进行预防。

3、取蟾衣的方法

去蟾衣是也要注意,很多野生蟾蜍往往将自己蜕掉的皮吃掉,人工养殖就要注意这点,而有些养殖户为了加快蟾蜍蜕皮,使用暴力手段强行蜕皮,这样往往导致蟾蜍受伤而亡,给蜕皮最好使用水蜕法,水蜕法完全可避免蟾蜍吃掉皮衣的情况,而且退下的皮既美观,有平整,不像其他蜕皮法那样,缩成一团,卖相不好,水蜕法的蟾衣比正常蟾衣价格高出1000-3000元左右。

4、取蟾酥方法

在取蟾酥时可对蟾蜍喂食白酒、大蒜,这两者会对蟾蜍造成刺激,加快耳后腺和皮腺白色浆液的分泌,在这种情况下蟾蜍分泌毒液的剂量比正常多三分之一,一般一只成蟾可取0.06克蟾酥,而且取下的蟾酥要经过处理制干才能贩卖,一般3kg鲜蟾酥能制作1kg干蟾酥,而1kg干蟾酥价格在一万五千以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蟾蜍的生活习性以及养殖的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养殖户!

野兔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常见问题】野兔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专家解答】 夜食性。野兔具有昼静夜动的特性。白天无精打采,闭目养神,采食量很少;夜间精神旺盛,采食、饮水增加,约占全日采食量的70%以上。因此人工养殖野兔,在晚上要喂足草料,饮足水,有条件的饲养户可在深夜加喂l次。野兔通常会在夜里出来觅食,白天很少活动,但在发情季节里,它们打破了自己的所有规律,它们激情似火,在温暖的年份里,野兔会从1月一直打到10月,但其中的高峰阶段是在3月和4月。

嗜眠性。野兔在白天常闭目养神,呈静伏或睡眠状态。这时除听觉外其他刺激不易引起兴奋。根据这一习性,饲养员在保证正常喂料、饮水及日常管理工作外,应保持兔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白天尽量不要妨碍野兔睡眠。

繁殖性。由于野兔是一夫多妻的动物,因此公野兔总是想同尽可能多的母野兔交配,它们忙忙碌碌地寻找母野兔,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和母野兔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充其量不过一两天,之后,公野兔会继续它自由的游荡生活,只留下母野兔照管即将到来的小生命。

独居性野兔虽有群性,但很差。群养时,不论公、母及同性别的成年野兔经常发生互相争斗现象,特别以公野兔为甚。

喜洁性。野兔喜爱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潮湿污秽的环境,易造成野兔传染病和寄生虫的蔓延。所以在野兔舍设计及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圈舍清洁干燥,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野兔很讲卫生,经常用前爪洗脸。野兔的肛门、口、鼻不清净时,说明有病,要尽快查清原因,对症治疗。

【小编点评】《野兔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一文为打算投资野兔养殖朋友做了一个野兔养殖知识普及。野兔兔种,那很好养,有成熟的养殖技术。如果是山上捉的单个野兔,也能养活,但是不好养。尤其是成年雄野兔不好养。关键要弄清楚野兔习性。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石蛙有什么生活习性》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石蛙养殖土鸡”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3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