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类病害的诊断详细流程

M.YZ023.coM(一)疱疹病毒状病毒病
[病原]疱疹状病毒(HLV)与疱疹病毒相似。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病毒粒子为20面体,具有圆环形核状物和双层外壳,直径达150纳米,存在于病蟹血细胞的核内或游离在血液中。
[症状]病蟹行动迟钝,在死前呈昏睡状态。病蟹的外骨路正常,能照常蜕皮。血淋巴变白色,并含有无数微细颗粒。组织切片中的血细胞具有非常大的核和大而折光的胞质含物。
[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美国蓄养在水槽中的蓝蟹,引起幼蟹死亡。在成蟹中也存在这种病毒,但不显症状。
该病的传染主要是摄食了病蟹的组织,也可能是经过含有病毒的水感染。
[诊断方法]初诊可根据血淋巴及血细胞的病理变化。确诊则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
(二)抖脚病(抖肢病、仔蟹上岸病)
[病原]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病毒无囊膜,直径为28—32纳米,分布在细胞浆内,不形成包涵体。
[症状]病蟹呈昏迷状,附肢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活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回。病蟹环爪、倒立、拒食,伴有“黑鳃”、“灰鳃”、“白鳃”等鳃部症状;肌肉发红,尤以大螯、附肢中的肌肉明显;肛门有时红肿、无粪便,偶有长条状污物黏附;头脑甲下方透明肿大,充满无色液体;肝胰腺脓肿呈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并发出臭味。
[流行情况]此病从幼蟹(5—10克/只)到成蟹(200—250克/只)皆有发生。发病时间为5—10月份,而在8—9月份夏、秋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该病流行期间的水温为23—33℃,而以立秋后水温25—25.8℃时发病最为严重,10月份以后水温降至20℃以下,该病逐渐减少。放养密度越高、规格越大、养殖期越长,患病越严重、死亡宰越高。
[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可作诊断,确诊须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毒粒子。
(三)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状病毒病
[病原]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状病毒(Picorna-1ikevirus)。因发现于美国切撤匹克湾,因此简称为CBV。病毒粒子为20面体,直径30纳米。
[症状]病蟹游泳无定向,通常失明。病程进展缓慢,出现上述症状后1个月左右才出现死亡现象。
[流行情况]此病仅发生在美国实验室蓄养的蓝蟹。
[诊断方法]初诊可根据症状。确诊需用电子显微镜看到病毒粒子。
(四)弧菌病
[病原]弧菌(Vibriospp.)。
[症状]病蟹身体瘦弱,呈昏迷状态,往往大批死亡。患病幼蟹活动能力减弱,趋光性差,在水的中、下层缓慢游动,食量降低或厌食,发育迟缓,体色混浊。在病蟹的血淋巴及各期幼体内,用高倍显微镜通常可以看到细菌。在组织中,特别是鳃组织中,有血细胞和细菌聚集而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在濒死或刚死的病蟹体内有大型的血凝块。
[流行情况]革兰氏阴性弧菌在各种水体和底泥中、病蟹和健康蟹的体表及幼蟹体内等处都存在。蟹体表损伤,或在蓄养时放养密度过大,蟹子之间互相刺伤,细菌从伤口授人引起疾病。在流水蓄养池中此病可使蟹大批死亡,特别在夏季高温时期死亡率可达感染蟹的50%以上,受感染的蟹子在1—2天内就可死亡。幼体阶段,尤以溞状幼体患病严重,有时大眼幼体和幼蟹也患此病。
[诊断方法]用显微镜(最好是相差显微镜)检查血淋巴,发现有细菌,再根据上述病理组织学变化就可确诊。
(五)甲壳溃疡病
[病原]病原是一些能够分解几丁质的细菌,隶属于弧菌、假单胞菌、螺菌、黄杆菌等。
[症状]病蟹的甲壳上有数目不等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面较为常见),溃疡处有时呈铁锈色或被火烧焦的样子,所以也叫壳病、锈病或烧斑病。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的中心部稍凹下,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斑点扩大,互相连结成为形状不规则的大斑,小心处有较深的溃疡,边缘变为黑色。溃疡一般达不到壳下组织,在蟹子蜕皮后就可消失,但可继发性感染其他细菌病或真菌病,引起病蟹死亡。
[流行情况]引起此病的病原细菌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任何海水养殖的水体和池塘中都可能存在。因此,对蟹类的危害似乎没有专一性,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种蟹子已有报道。我国的梭子蟹、锯缘青蟹等也常发生。
此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蟹在捕捞、运输和饲养过程中甲壳上表皮受伤,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侵入。此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
[诊断方法]从外观症状就可初诊。确诊需从溃疡处分离出细菌,在培养过程中能分解几丁质。
(六)水肿病
[病原]病原有两种:一种是细菌,未定种;一种是真菌,毛霉菌(Mucorsp.)。
[症状]由细菌引起的水肿,病蟹的腹与胸甲下方交界处肿大,呈透明状、用子轻压其胸甲,有少量水外溢,病蟹厌食,活动迟钝或不动,呼吸困难,常在浅水处窒息死亡;由毛霉菌引起水肿,病蟹腹部不肿大,反而因消瘦而内陷,雄蟹尤为明显.胸甲下方与腹部交界处肿胀.但不呈透明状,病蟹白天上岸不下水,胸甲的鳃区为灰白色,行动缓慢,死于岸上。
[流行情况]细菌引起的水肿,在夏初至中秋气温较高、河蟹生长旺盛的时期发病;毛霉菌引起的水肿,在秋后天气凉爽河蟹成熟时期发病。
[诊断方法]从外观症状就可初诊。确诊需从病灶处分离出细菌或真菌。
(七)链壶菌病
[病原]青蟹链壶菌、蓝蟹链壶菌。
[症状]链壶菌寄生在蟹类的卵和幼体中,受感染的卵初期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幼小的菌丝,到严重时卵内充满菌丝,变为不透明,菌丝甚至可伸出卵膜以外成为绒毛状。蟹腹部所抱的卵块,如果健康的卵为橘黄色时,受感染的卵呈褐色;如果健康的卵块为褐色或黑色时,受感染的卵则为浅灰色。受感染的卵块一般比正常卵块小。真菌一般仅侵害卵块表面的卵,
不穿入内部的卵。
受感染的幼体身体衰弱,活动能力减低,最后停止游泳,身体逐渐变白,不久死亡。死后的幼体体表也可生出绒毛状菌丝。
[流行情况]青蟹链壶菌是卞伯仲等(1979)在菲律宾的锯缘青蟹的卵和幼体内发现。蓝蟹链壶菌是Armstrong(1988)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发现。我国锯缘青蟹在育苗期的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也常发生链壶菌病,病原的种名未进行鉴定。抱卵的蓝蟹感染率可高达90%,受感染的卵占卵块总数的25%。
[诊断方法]从卵和幼体的症状或将卵和幼体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菌丝就可诊断。如果需鉴定病原种类,可将带有菌丝的卵和幼体放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后进行鉴定。
(八)微孢子虫病
[病原]寄生在海蟹中的微孢子虫主要有下列5种:
(1)米卡微粒子虫,寄生在蓝蟹的肌肉中。新鲜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1.9微米×1.5微米。
(2)蓝蟹微粒子虫,寄生在蓝蟹肌肉中。新鲜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3.6微米×2.1微米。
(3)普尔微粒子虫,寄生在绿蟹的肌肉中。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1.25微米×1微米。
(4)微粒于虫—种,寄生在蓝蟹的肌肉中。新鲜孢子椭圆形,大小为1.7微米×1.2微米。
(5)卡告匹里虫,寄生在蓝蟹的肌肉中。新鲜孢子椭圆形,大小为5.1微米×3.3微米。
[症状]病蟹不能正常洄游,在环境不良时容易死亡。被感染处的肌肉变白色,混浊不透明。因蟹类的甲壳较厚,隔着甲壳不易看清内部肌肉的颜色,但在附肢关节处的肌肉变混浊,白色比较容易看到。感染严重的蓝蟹横纹肌纤维被溶解。
[流行情况]此病的传播是由于健康的蟹子吞食了病蟹的肌肉或微孢子虫的孢子而感染。微孢子虫的营养体在宿主消化道结缔组织间血窦内的血细胞中进行发育和增殖,以后就扩展到全身的横纹肌中行孢子生殖。各种蟹子都可能被感染。
[诊断方法]取变白不透明的肌肉,做水浸片或涂片后用吉姆萨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孢子,即可确诊。
(九)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虫、单缩虫等。
[症状]虫体附着在蟹体表、附肢上,大量附生时如棉絮状。病蟹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幼蟹发育缓慢,不能蜕皮,严重者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全国各地各种蟹的育苗期及养成期均可发生,尤其对幼体危害严重。固着类纤毛虫可附生在蟹卵、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和幼蟹上繁生,形成很大的群体,严重时可超过幼体自身大小的2—3倍,使幼体浮于水面,似白絮状。
[诊断方法]一般肉服观察可初步诊断。确诊时需刮取绒毛状物在显微镜下检查。
(十)拟阿脑虫病
[病原]蟹栖拟阿脑虫。
[症状]受感染的蟹嗜眠,活动能力差。严重感染者,心脏有白色坏死的组织区域。血淋巴中充满了拟阿脑虫,血细胞很少,血液凝固性差。拟阿脑虫可寄生于蟹的各组织中,特别是心脏和鳃组织,吞食血细胞和组织细胞,并造成组织严重的机械损伤,导致蟹贫血,窒息死亡。
[流行情况]蟹栖拟阿脑虫为兼性寄生纤毛虫,为机会侵入者。蟹饲养在拥挤条件下,互相刺伤,致使拟阿脑虫从伤口侵入,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破坏宿主组织,引起宿主死亡。
[诊断方法]取血淋巴或心脏直接镜检,可看到前端尖、后端圆、具尾毛长形的纤毛虫,就可确诊。
(十一)蟹奴病
[病原]寄生甲壳类蟹奴。
[症状]蟹奴附着在授腹部,使病蟹的脐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看到多个乳白色或半透明的颗粒状虫体。蟹不能蜕皮,严重阻碍了蟹的生长发育,病蟹均失去生殖能力,一般不能长到商品规格。患病严重的蟹,肉味恶臭,不能食用。
[流行情况]蟹奴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种类也多,能侵害许多种蟹类,有时感染率较高。我国上海、湖北、安散等地时有发生,且在滩涂养的河蟹发病率特别高。如将已感染的蟹移至内陆淡水中饲养,则蟹奴不能繁殖幼体,从而不再感染。通常雌蟹的感染率较雄蟹高。流行季节为7~I0月份,以9月份为发病高峰,10月份以后逐渐下降。
[诊断方法]掀开蟹的腹部,肉眼就可看到蟹奴的囊状部分。
(十二)蜕壳困难病
[病因]可能是因缺钙引起蜕壳困难病。
[症状]病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有明显的棕色斑点,壳蜕不下,全身变黑死亡。
[流行情况]

相关推荐

虾蟹等甲壳类固着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1.病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累枝虫、钟虫、聚缩虫等。
2.症状: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对低氧敏感。
3.流行情况: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危害养殖的各种虾、蟹的卵、幼体和成体,尤其是对幼体的危害为大。水中溶氧较低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4.诊断: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
5.预防措施:进行综合预防。
6.治疗方法:(1)育苗池可降低水位,全池遍洒制霉菌素。每立方米水体放药125克,药浴30分钟,或放药62.5克,药浴1.5小时,或放药35克,药浴2.5小时。(2)育苗池中如发病较轻,可慢慢升温2~3℃。投喂优质饲料促使蜕皮后进行换水,可以痊愈。(3)全池遍洒硫酸锌,每立方米水体放药3克,4天后进行换水。(4)全池遍洒洗必泰,每立方米水体放药2~3克,24小时后大换水。(5)全池遍洒螯合铜,每立方米水体放药0.8~1.2克,48小时后大换水。

河蟹养殖过程中四类敌害两类病害防治方法



一、敌害的防治主要包括鼠害、鸟害、蛙害及水蜈蚣害的防治
1、鼠害:池塘养河蟹,由于塘内河蟹的密度大,腥味重,很容易招来大批老鼠,使河蟹(尤其是刚蜕壳不久的软壳蟹)受到老鼠的袭击,造成一定伤亡,影响河蟹产量。
防治方法有:在防逃墙外投上药饵,诱鼠吞食,中毒致死;利用老鼠害怕灯光的特点,在夜间人工捕捉;用鼠笼、鼠夹、电猫等灭鼠工具捕杀;在防逃墙上增加一层网且较小的胶丝网,也能起到防治作用。
2、鸟害:鹭鸶等一些水鸟,能啄食河蟹,影响河蟹产量,可用扎草人威吓法驱赶之。
3、蛙害:青蛙喜欢捕食蟹苗及幼蟹,对蟹苗及幼蟹的危害较大。防治方法有:在蟹苗或幼蟹入池前,用生石灰(用量为75公斤/亩)清塘,杀灭池中的蛙卵及蝌蚪;在养蟹池四周设置防蛙墙,防止青蛙入池,如青蛙已跳进池中,则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捕杀。
4、水蜈蚣害:水蜈蚣对蟹苗及幼蟹的危害较大,应在蟹苗或幼蟹进塘前用石灰干塘清塘,彻底杀灭之。在注入新水时,可用麻布放在水中,过滤新水,防止水蜈蚣随水入池。如池中已发现水蜈蚣,则可特制小捞网捕杀。
二、病害的防治
1、原生动物病害:主要有单缩虫及聚缩虫,附在蟹苗及幼蟹体表,影响河蟹的摄食及正常活动。对于单缩虫,可用5~10ppm 的福尔马林液全池泼洒,彻底杀灭;对于聚缩虫,则可用0.25~0.6ppm的孔雀石绿药液泼洒治疗。
2、细菌性病害:河蟹易患此种疾病,患病后蟹的腹部附肢发生腐烂或肛门发生红肿,造成食欲减退或绝食。可用0.5~1ppm的土霉素药液泼洒治疗。

蟹类常见疾病防治



一、颤抖病
病因: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发生阵阵抖动,有的病蟹肝部发黑或发白,损坏至死,鳃溃烂缺损,蟹足尖端呈现黄色或红色,腹甲异常略有黄色,有时透明水肿,顶部呈淡红色,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下水或栖于靠近水面的池边。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严重时须连用两次;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蟹宝0.5%、Vc脂0.2%、抗病毒口服液0.5%、营养素0.8%。
二、上岸不下水病
病因:细菌及病毒引起
症状:病蟹爬上岸边、水草或树根上,长时间不下水,最后失水死亡。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连用3—5天,若厌食可内服健胃消食散0.5%。
三、水肿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腹脐及鳃丝水肿透明,有时趴在池边,不摄食也不活动。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四、肠炎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摄食减少,肠道发炎、发红且无粪便,有时肝、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防治方法: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五、肝坏死病
病因:细菌感染、投喂变质饵料或底质恶化引起
症状:病蟹的肝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黄色或深黄色,严重时内脏模糊,此病一般伴有烂鳃。
防治方法:同“上岸不下水病”
六、烂鳃病
病因: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蟹鳃丝变色,有炎症局部溃烂或缺损,食欲减退,行动迟缓。
防治方法:
a:外用泼洒二溴海因0.2ppm或聚维酮碘250ml或正海奇强克毒60ml/亩米;b: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c: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七、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聚缩虫寄生引起
症状:病蟹体表长着一层厚厚的毛状物,且附有污泥,蟹壳呈灰黄色或灰色,无光泽,用手摸其壳,光滑粘稠,污物很难刮到。
防治方法:a:全池泼洒农康宝1号0.2ppm,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ppm;b:在饲料中添加鱼虾5号0.1%、虾蟹脱壳素0.1%、虾康宝0.5%、Vc脂0.2%,以利于蜕壳除掉纤毛虫;c: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采用池底改良活化素、光合细菌、复合芽孢杆菌改善水质和底质。
八、脱壳不遂病
病因:a:缺乏钙、磷等营养盐,饲料营养不平衡;b:细菌或病毒感染蟹的鳃、肝脏等器官,造成内脏病变;c:蟹的体内蜕皮激素分泌过少;d:水质和底质污染。
症状:病蟹病蟹常潜伏在池塘四周浅水处或水草上,甲壳后缘与腹部交界处有较大的裂缝,有的不能脱壳,有的脱壳后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a: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时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ml/亩米;b:内服虾蟹宝0.5%、鱼虾5号0.1%、营养素0.8%、鳃病速克0.5%、Vc脂0.2%、肝胆双保素0.2%、盐酸环丙沙星0.05%、诱食剂0.2%,连用3—5天。

(荣成宏伟水产病害防治研究所)

蜈蚣的生活习性详细介绍


(一)蜈蚣的栖居地

蜈蚣分布较广,南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北至华北地区各省均有分布,但较多的是陕西、河南、江苏等省。

栖居环境,蜈蚣喜欢居于潮湿、阴暗的地方,多栖息在腐木、石缝和阴湿的草地等处。畏光,昼伏夜出。野生条件下以捕食昆虫为主,其他大甲壳类虫也是它的猎取对象。一般在10月以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潜伏在离地面10~13厘米的土中越冬,第2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3月上旬),起蛰出来觅食。

根据以上的生态特征,人工饲养蜈蚣建立饲养池的时候,一定要把饲养池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但根据蜈蚣怕强光和日光暴晒的特征,还要在饲养池上遮荫,池内堆积一些石头、碎砖和瓦片,池内的饲养土要含有大量的腐草或腐叶,土壤湿度在15%左右。严防阳光暴晒,特别是夏天,在强烈的阳光下30分就能造成死亡。

蜈蚣有胆小怕惊的生活习性,因此蜈蚣饲养场或饲养室一定要建在没有振动的地方。如在工厂、矿山区建场,整天有机械振动,蜈蚣一定不安,逃逸现象严重。

(二)蜈蚣的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影响很大,不同季节的活动各具特点。即使在同一季节内,也因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影响而不尽相同。

1.季节性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晚春或初夏,蜈蚣蛰伏结束后,起蛰开始活动。当温度超过10℃时,蜈蚣从地下爬出,向上运动,并开始外出觅食,这时蜈蚣喜欢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吸收太阳的热量,以恢复身体的机能。

初夏至初秋,这一段时间温度很高,蜈蚣的活动也最活跃,充满活力。蜈蚣在夏季里经常外出觅食,并出窝爬行,在感到温度较低时,出来活动更频繁,感到温度高、光线强烈时就躲在光线较暗、阴凉的地方。

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降低,活动逐渐减少,活力减弱,行动开始迟缓,不爱活动,且取食频率降低。在野外很少见到蜈蚣爬行。

冬季来临,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蜈蚣已不在外面活动,开始钻入土中冬眠,为适应冬眠而把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一直到来年春天再缓缓爬出地面。

2.昼伏夜出的特性

在夏季活动旺盛的季节里,可以观察到蜈蚣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白天,尽管也在窝内活动,但往往不离开窝到外面去采食,而到了晚上,蜈蚣常常爬出窝去捕获昆虫作食物。这是蜈蚣适应自然的结果,因为在夏天昆虫夜里静止的多、活动的少,容易捕捉。再者晚上活动相对比较容易避开天敌的攻击和人的干扰。夜间活动时,上半夜比较活跃,下半夜就回窝静止,因为下半夜气温已经降低。

(三)蜈蚣的种群关系特征

蜈蚣在野生状态下密度甚小,看不到相互排斥和相互干扰的种群关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密度大大增加,种群关系特征表现得就比较明显。

1.蜈蚣的群居性

在蜈蚣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都能表现出种群个体之间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各自都在自己占有的空间自由自在生活。捕食时,各自都能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没有什么冲突。尤其是在早春、晚秋刚起蛰和将要冬眠以前,由于蜈蚣的活动量减少,食欲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很少。这时的种群相处和睦。

雌蜈蚣产下卵以后抱卵孵化,当孵化到35~40天时,经过第3次蜕皮,幼体蜈蚣已呈乳白色,蛆虫状,长度已达5毫米,在母体的怀抱中已能蠕动。再后来,幼小的蜈蚣再经过2次蜕皮,幼体发育成体色灰黄/,体节背板呈淡黑色,这时它们松散地集中在母体的腹面,雌蜈蚣仍然担负着护理幼蜈蚣的责任,警觉而敏感,谨防敌害侵食幼蜈蚣。这时,幼小的蜈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服从雌蜈蚣的管理、保护,很少散漫离开母体。

2.蜈蚣种群内的相互抑制性

当蜈蚣饲养密度过大,蜈蚣的活动范围缩小,行动受到限制、食物获得受到影响,就会产生种群内部的自疏作用,即通过种群内部的各种相互抑制现象,来降低种群的密度,达到新的平衡。蜈蚣的自疏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干扰

这是一种被动的自疏行为,完全是由于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一方面,蜈蚣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的蜕皮、生长发育,也影响取食增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雌蜈蚣在繁殖期间,因相互干扰也会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发育受到影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或孵出的幼小蜈蚣死亡率高,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正在抱卵孵化的雌蜈蚣因受干扰,就会爬走不抱卵,有的还会把卵吃掉,使繁殖失败。

(2)争夺食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饲养密度过大,有时会造成食物供给不足,这时有的个体由于得不到食物而与已得到食物的个体争斗,产生互相夺食现象。有时为了夺得食物,个体之间打斗现象非常严重,有的个体会因打斗致残、致死。

(3)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间接的抑制反应。蜈蚣饲养密度过大时,它们能排出大量的粪便,加之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大量堆积在窝内,这些粪便和食物残渣逐渐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病菌新陈代谢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密度愈大,污染愈严重,对蜈蚣危害性就愈大,甚至造成饲养失败。

(四)蜈蚣的食性

蜈蚣在野生条件下喜食昆虫、蜘蛛和蚯蚓等,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小动物,但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偶尔也吃一些多汁的植物性饲料。

1.蜈蚣的食物种类

在自然界,物种生存斗争的规律是弱肉强食。蜈蚣个体本身很小,虽然捕食能力还算强,但毕竟爬行速度有限,所以动物性饲料种类相对较少。捕捉的动物一般相当于自己身体大小,或比自身更小一些的,不具备较大反抗能力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以及一些小爬虫。

蜈蚣的动物性饲料以小昆虫、小蜘蛛及其他一些多足类的动物为主,这些动物性食物能占野生状态所捕获食物的70%~80%,有时更高一些。它们主要是捕食昆虫的幼虫,而不是直接捕食成虫。

具体来讲,动物性饲料包括以下几种:首先选择的食物为小蜘蛛;其次是小蚂蚱、小蚯蚓、地鳖虫的若虫,鼠妇;再次就是鞘翅目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蜈蚣在缺少动物性饲料的情况下,偶尔也能吃一些植物性饲料。蜈蚣对植物性饲料的要求很高,一般只吃一些多汁的青绿的、幼嫩的植物,如幼嫩的青菜等。蜈蚣在没有动物性饲料和优质植物性饲料的情况下,吃腐质土也能活3个月。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人们利用蜈蚣对饲料要求广泛的特征,可以配制动物性饲料,也可以供给一些植物性饲料,因地制宜是开发蜈蚣饲料的好办法。

2.蜈蚣的取食方式

蜈蚣与蝎子的活动规律一样,昼伏夜出,一般情况下,夜间出来取食,从夜幕降临到深夜ll点左右,是蜈蚣取食的黄金时间。因为这一时间昆虫及软体动物因光线黑暗活动减少或停止活动,对外界的敌害入侵已经放松,容易捕捉。

蜈蚣捕食时攻击能力并不强,但它们捕食的方法相当巧妙。当它们发现处于静止状态的昆虫时,隐蔽地接近目标,立即用毒钩把小动物夹住、毒死,而后送入嘴里吃下。取食时,一般是在栖居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有时也带一部分回到栖居地继续取食。

蜈蚣捕食的活动范围不大,因为从时间上讲外出时问只有几个小时,蜈蚣的行动速度也不快,有的还守在原地等待小昆虫的到来。因此捕食范围只有几平方米或几十平方米。

兔类鼻疽(兔)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类鼻疽(Melioidosis)

本病是由伪鼻疽单胞菌(PseudomonaspseudomaIlel)引起兔、啮齿类等多种动物的一种疾病。以各组织的千酪样小结节及出现鼻、眼分泌物、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为主要特征。

病原

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极易形成由粗糙到粘稠以及呈奶油色至橙黄色的菌落。本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一条端鞭毛、与铜绿色假单胞菌十分相似,有时呈二极染色。本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应用DNA杂交试验表明,伪鼻痘假单胞菌与鼻疽假单胞菌有密切关系。

流行病学

本菌对啮齿类、猫、狗、猪、山羊、绵羊、马和人类有致病力,兔和豚鼠对本菌高度易感。本病自然发生于啮齿动物和兔,通过跳蚤等昆虫的叮咬而在这些动物中传播。有人认为本菌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它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属于正常栖居菌。当家免感染本菌后,由于外部和内部环境改变,从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造成本病的爆发。

症状

当家兔感染本菌发病后,鼻腔内流出大量分泌物,鼻粘膜潮红。在眼角也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病兔表现呼吸急促,甚至由于窒息而死亡。另外,病兔体温升高、颈部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公兔睾丸红肿、发热。母兔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炎的症状或造成孕兔流产。

病变

本菌进入机体后以菌血症形式经淋巴系统扩撤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细菌扩撤到肺脏和鼻粘膜后,在鼻粘膜处形成结节,这些结节可能破溃形成溃疡。肺脏出现结节或弥散性斑点,在慢性病例可见肺脏的突变。腹腔和胸腔的浆膜上有许多点状坏死灶。睾丸和附睾组织有千酪样坏死区域.在全身的淋巴结,特别是颈部和腋窝淋巴结内有千酪样的小结节。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而不能只靠临床检查或血清学试验。可应用补体结合试验的结果傲为家兔活动性或近期感染本菌的一个判断指标。

治疗

联合应用二甲比林、磺胺二甲恶唑与新生霉素、四环素可治疗本病。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诊断方法



泥鳅发病以后,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因此,要及时诊治其病害。正确诊断泥鳅病是有效防病治病的关键技术,必须首先对有病的泥鳅进行正确的检查和诊断,才能对症下药,鳅病的诊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鳅病提供依据。

泥鳅患病后,不仅在身体上表现出症状,而且在鳅池中也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有的病泥鳅身体消瘦、柔弱,食欲减退,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手抓即着;有的病鳅在池中表现出不安状态,上下窜跃、翻滚,在洞穴内外钻进钻出;有的体表黏液脱落等。这些情况可能就是泥鳅发病了。诊断时应细心观察,一般先仔细观察鳅群体症状,再观察个体症状。

同时,有无有毒废水流入养鳅池,投饵、施肥是否过多而引起水质恶化,并对水温、水质、pH、溶氧和以前发病及用药等情况做详细调查。现场调查是诊断鳅病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2.鳅体检查

一般采用刚死没有腐烂变质或者是快死的病鳅或者是病害症状明显的病鳅,鳅体应保持湿润,方法是按照先体表后体内、先目检后镜检的顺序进行。

(l)体表检查将病鳅置于瓷盘中,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体表、肛门、尾部等处细致观察。大型的病原体通常很易见到,如水霉、车轮虫、小瓜虫等。小型的病原体,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根据所表现的症状来辨别。如泥鳅背部表皮出血发炎,严重时溃烂掉鳍条,为赤鳍病;鳅体特别是尾部出现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严重时可看到骨骼,则为打印病等。

(2)体内检查体内检查以检查鳃为主。解剖鳅体,取出鳃,从前看到后是否有寄生虫,然后根据观察到的虫体及数量,确定可能为何种寄生病。

在诊断过程中,应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鳅体检查的情况综合分析,找出病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甲鱼养殖户如何迅速调查诊断病害



甲鱼病害发生后,在鳖体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有时候许多病的病症一同表现出来,为了有效地治疗,必须准确地诊断,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鳖病诊断分为调查、检查、分析、确诊几个步骤。以下介绍调查步骤。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鳖的活动情况,水中症状以及大体了解诱发疾病的外部因素。所以,调查必须深入现场,首先是观察鳖在池中的活动情况。凡是病鳖总会表现出行为异常,如行动迟缓、反应迟钝、不摄食、静卧不动或者钻入岸边的沙中、头颈伸缩无力等,这些都要一一记录在案。
其次,要考察养鳖场的建设布局,温室结构,鳖池大小和深浅、鳖池环境和设施等,看是否符合鳖的生态要求。
第三,要根据渔业水质标准,测量水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水温、pH值、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和硫化氢含量、重金属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铬离子等)含量等,观察水色变化,有条件的最好做一下水中浮游生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然后检查是否有污染源,有没有被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污染的可能,特别要注意是否会被人直接投毒。
第四,要详细调查饲养管理技术。一面翻看饲养管理日志,一面询问管理人员,从放养密度、分养操作、饲料原料、营养配方、投喂方法、日增重率和日常防治措施等几方面入手,还要重点询问什么时间发现第一个病例,在这前后鳖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有无换水、倒池或投喂其它饲料的情况,发现第一个病例后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等等。
这些调查都有助于我们进行综合分析,诊断疾病,掌握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有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根据体表表现出的典型症状,初步诊断该病,然后进行治疗。但只要时间充裕,最好是从憋体检查与剖检、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调查,再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内因和外因,来确诊疾病。还可以进行初步性治疗,根据疗效帮助确诊。

实验室检查诊断甲鱼常见病害


s液,制成10%~20%的组织悬液,再以2000转/分钟离心10~20分钟,吸取上清液分别接种于已长成单层的FHM、EPC或其它传代细胞,置培养箱中37℃下培养。7天后将接毒的培养细胞冻融1次,吸取该细胞冻融液1毫升盲传于另一瓶正常传代细胞中,为盲传一代,依此盲传3~4代后,将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在铜网上吸附,用2%磷钨酸负染,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与此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类型的鉴定、耐酸性试验和乙醚抵抗性试验等理化特性检验,对病毒进行综合鉴定。
如果你仅仅想知道疾病是否由病毒引起,而无需了解是哪一种病毒时,有一种方法更简单方便:取病鳖的肝、肾、脾等组织,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2~3次后,剪碎研磨成组织悬液,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国际单位/毫升,作用一段时间后,离心取上清液,按每只0.2毫升的量注射于健康小甲鱼,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病症出现,可确定该疾病是否由病毒引起。
3.细菌分离:无菌操作取病鳖体表病灶和内部器官的病变组织,用接种环反复插入后,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放入30℃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各菌落形态,并挑取各菌落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同时,挑取各菌落分别划线于营养琼脂平皿、新鲜鸡血琼脂平皿,置于30℃下进行纯化,培养24小时后,再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结构。有条件的地方,可取细菌培养物铜网上制膜,2%磷钨酸(pH值7.0)负染后,电镜下观察细菌的细微结构。
然后,将各菌株进行各种生理生化试验,确定其生长适温、各种理化特性。
最后,根据其细菌菌落颜色、大小、有无溶血现象以及菌株的形态、大小、生长适温和各种理化特性,参考《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动物微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书籍资料,确定病原菌的名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加一步动物感染试验和鳖的感染试验,确定几种菌株中,哪一种或几种是主要致病菌。
在此基础上,可分别对几种菌作药敏试验,确定治疗药物。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中华绒螯蟹病害



1.投饲:落实病害防治工作必须做好饲料的合理配比和投喂优质饲料,同时投饵量要适当,在加快河蟹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无机盐类,增加磷酸氢钙,促进其及时顺利蜕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做到在水体中设置有益植物等作为河蟹的隐蔽物和提供植物性辅助饵料,对配合饲料做到营养全面,满足河蟹蜕壳生长的营养需求,动物性饵料要新鲜适口,同时动植物性饵料要合理搭配,并经常添加钙、铁等元素的物质。食场周围积聚了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极易滋生病原菌,威胁蟹的健康,因此应经常性对食场进行消毒处理。对于鲜活动物性饲料,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3%~5%食盐或其他药物消毒,杀灭其中的病原体投喂。
2.换水: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平时养蟹池必须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并且根据水温变化经常换水。例如水温15℃左右时,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换入的水应尽可能高于池中的水温1~3℃。在水温26℃左右的情况下,一般每3天换水1次,盛夏要换入低于池中水温2~3℃的水。冬季河蟹冬眠期加水切忌过高,否则河蟹在高温刺激下活动消耗体力太大容易致病。要保持池水清、爽、活的状态,精养池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7~9月份的高温季节,精养池塘要坚持每6~7天加换新水1次,每次换40~50厘米,进水速度要适中,水温差要在3℃以内。这一个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用量15~20千克,以调节水环境和水中的钙质。高温季节,致病因子极易大量滋生,从而可能引起蟹病发生。每隔半个月用水体消毒灵或高效百毒净全池泼洒1次。
3.巡塘:在病害防治中,要坚持巡塘,结合早晚投饵察看蜕壳生长、病害、敌害情况,检查水源是否污染。也要检查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暂养区用潜水泵抽水循环或用其他办法,加速水的流动,增加溶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4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