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河蟹苗种的纯杂鉴别


天然蟹苗纯杂问题较大,不仅常有直额绒螯蟹、狭颚绒螯蟹蟹苗混在其中,而且有大量的螃蜞苗以假乱真。目前,沿海土池自然繁育蟹苗虽然较纯,但是有少数人将价廉的杂种蟹、小老蟹和早熟蟹等作为选育的亲蟹所繁殖的蟹苗卖给客户,结果养殖效果很差,坑害不少渔农民,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一般而言,在购买蟹苗时,下列七种蟹苗不能要:
1.螃蜞苗不能买:因其幼体外形和中华绒螯蟹酷似,所以常有人捕来以假乱真。螃蜞苗与蟹苗的特征有明显区别:河蟹苗眼睛较大,色白黄而明淡,额绿较尖锐,第五胸足末端是4根等长的刚毛,放在台面上是横爬或侧行,放在盆中是沿边有规则的结群游行,体形较大,每千克14万~20万只;而螃蜞眼睛较小,色白,额绿较钝,第五胸足末端是4根不等长的刚毛,放在台面上是向前爬,放在盆中是不规则游行,蜕变成幼蟹后,头胸早不像河蟹那么圆,而是呈方形,步足有短细绒毛。
2.未经完全淡化的蟹苗不能买:应购买淡化时间较长(5天以上)、经过降温处理的蟹苗。除向育苗单位仔细询问外,还可用下列方法来判断:未淡化好的苗中,杂质和死苗较多,颜色不是棕褐色,夹有白色的,用手指捏住蟹苗3~5秒钟放下后,活动不自如,爬行无力或出现“假死”。
3.早熟蟹苗种不宜买:有的蟹虽小(有的只有25克),但性腺已经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环境,开春后直到第一次蜕壳时会逐渐死去。这种蟹背壳呈墨绿色,雄蟹螯足绒毛粗长发达,螯足、步足刚健有力;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四周有小黑毛。
4.小老蟹苗种不宜买:小老蟹有的地方又叫“懒小蟹”、“僵蟹”,已在淡水中生长2秋龄,因某种原因未能长大,之后也很难长大。一般性腺已成熟,所以背甲发黑,腹部四周有毛。夏季易死亡,回捕率很低。
5.咸水蟹苗不宜买:这种蟹在海边长大。它的外表和正宗蟹苗种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把咸水蟹放在淡水中一段时间,则有的死亡,有的爬行无力,有的则体色改变。
6.病、残蟹苗不宜买:病蟹四肢无力,动作迟钝,入水再拿出后口中泡沫不多,腹部有小白斑点;残蟹缺肢少足,或有其他损伤。病、残蟹不易饲养管理。断肢河蟹虽能再生,但商品档次明显下降。

相关知识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成蟹湖泊圈围养殖的技术



1.蟹种放养:围拦养蟹通常在大中型湖泊内进行,要选择无污染的水域、水质清新、天然饵料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草和底栖动物丰富的地方,要有一定的水流,有利于水体交换;要避开上游入湖水流的主流区或出水口区;湖底平坦便于施工。水位比较稳定,河蟹生长期内,水位在1米左右为好。围栏养蟹面积可大可小,根据各地条件不同而定、差别也很大。为便于管理,一般围拦面积以1~3公顷为宜。多年实践证明,湖泊围拦养蟹,下游比上游好,东面地段比西面地段好。
①蟹种的鉴别与选购:应按要求和方法选好蟹种,不得马虎。
②放养时间:每年2月中旬至3月底放养较好。此时气温、水温都比较适宜,蟹种运输成活率高,放进水里较敏捷,避敌力强,能吃食,过早投放,越冬死亡率高,过晚投放,影响生长。
③蟹种规格和密度:一般每亩围区可放5~20xx底每只平均可达125克以上,亩产商品蟹10~60千克。放蟹时,还可适量放些鲢、鳙鱼和虾种。
2.饲养管理:湖泊圈围养蟹同传统养蟹不同,由于密度较大,要求单产高,不能“人放天养”,应强化饲养管理。
①饵料投喂:如果以亩产商品蟹10千克为目标,主要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围区内的天然饵料;单产高的则要喂料。河蟹的饵料要求营养全面、新鲜、无污无毒、颗粒大小适中。植物性饵料喂前要浸透或煮熟,动物性饵料如块大要切碎,饵料投喂要根据季节、天气、摄食、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千克蟹日投喂50~100克饲料。河蟹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应以傍晚喂食为主。可在围区中设多点食台或在水中定点投放。饵料搭配,在3~5月内以植物性饵料为主;6~8月以动物性饵料为主;9月促脂长膘,要加大动物性饵料投喂量。蟹蜕壳前后增加钙质饵料的投喂,添加蜕壳促长素,还可以适当增加些蛋壳粉、骨粉、虾壳粉和螺蚌肉等含钙多的饵料。
②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网1次,如箔网设施有损坏,要及时维修;并要检查河蟹摄食、蜕壳、活动和生长等情况,及时清除腐烂变质的残饵和网箔中的污物。汛期、台风季节、性成熟前期对水上、水下的网箔及时检查,维修加固,防逃。
目前,湖泊养蟹疾病较少,但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有病的蟹种不能投放网内,如发现要及时剔除,以防止传染。平时饵料中适当添加少量的土霉素等药物,防止河蟹肠胃细菌性病的发生。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成蟹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种类
1.植物性饲料:豆饼、花生饼、小麦、地瓜、土豆和各种水生植物等。
2.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和河蚌等。
3.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NY5072的规定制成颗粒饲料。
(二)投饵方法
1.“四看”投饵: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物、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35。看天气、水质:天晴多投,透明度少于30厘米时应少投,并及时换水。看摄食活动:发现过夜剩有饲料应减少投饵量,蜕壳时应增加投饵量。
2.“四定”投饵:定时:每天2次,早晨6~7时、傍晚4~5时各投1次;定位:沿池边浅水区定点“一”字形摊放,每间隔20厘米设一投放点;定质:青粗、精结合,确保新鲜适口,建议投配合饵料、全价颗粒料,严禁投腐败变质饲料,其中动物性饵料占40%,粗料占25%,青料占35%;定量:日投饵量的确定按3~4月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为5%~8%,8~10月为10%以上。每天的投饵量为早上占30%,傍晚占70%。
(三)水质管理
1.水位调控:5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6米,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1米,7月上旬后保持水位1.5米。
2.换水:6~9月每5~10天换1次水;春季、秋季每隔2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水深20~30厘米,先排后灌,排水时应从底涵排水,灌水应在晚上灌水。
3.pH调节:每2周泼1次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其次也可以用水生植物培植法进行调节pH,增加水体透明度,使水体透明度长期保持在30~50厘米。溶解氧在水体中始终保持5毫克/升以上。在高温季节还要充分利用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相结合,水草群落此消彼长、互为补充。
4.底质调控:最关健的是在清塘时采用池底太阳光曝晒、消毒和杀菌,排放底泥中的氨氮,增强土壤通透性,灌水后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发育。当水生植物生长发育正常时需要有机营养,当剩余残饵沉底,我们可以投放一定量的螺蛳,一部分残饵作为螺蛳的饵料,别的部分作水生植物有机肥料。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一些生物改良剂。
5.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各巡视1次,早晨主要检查池中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当日的投饵量,并打扫食场,创造一个清洁的摄食环境。中午主要是测量水温,晚上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定期检查和加固防逃设施。加强对蜕壳蟹的饲养管理,察看测试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含量,维护营造河蟹池的适宜环境。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成蟹的养殖池条件与设施



1.养蟹池选择与修建
养殖成蟹池塘与养殖扣蟹一样,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排水方便的池塘、外荡等水面均可。但必须四周建好防逃设施,面积以5000平方米以上为好,大水面更有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养殖管理。水深可控制在0.8~1.0米,夏季可控制在1.0~1.5米,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土质与底泥为黏土的池塘最好,黏壤土次之,底部淤泥不超过10厘米。
2.放扣蟹前的准备
清塘消毒:秋冬排干水,铲除表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晒塘冻土;放养前2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22千克/平方米。水草栽培根据不同季节安排茬口,沉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浮水植物占总面积的1/3,沉水植物区用网片隔拦网,保护水草萌芽。当水草移植结束可将原池的浑浊水夜间排干后,立即加注经过滤新水至0.6米深,新水加注后可再投放螺蛳(投放量每公顷为4500千克)。促使水质更清、增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生植物的活力和利用率。
3.扣蟹放养
扣蟹放养前必须做好蟹苗验收工作。本单位培育的无公害扣蟹,必须做好检测工作,要求规格整齐,大小100~20xx生产计划。外单位采购的扣蟹必须提供扣蟹的检疫、验收证明资料,以防劣质扣蟹苗种投放,严重影响无公害生产计划,影响商品蟹质量安全。凡通过验收的扣蟹苗种在投放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用0.3%~0.4%食盐水溶液浸洗3~5分钟后放养。放养期间一般在3月底放养前结束,放养方法可采用一次放定三级放养。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一龄扣蟹培育



1.育种池条件与设施:水源必须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塘、稻田为宜。塘埂坡比1:(2~3),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和尼龙薄膜等材料,防逃墙高60厘米以上。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面积以6000平方米以下,15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2米以下,以1.0~1.5米为宜。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底质以黏壤土为宜。
2.放仔蟹前的准备:首先清塘消毒,老龄池塘应清除淤泥晒塘。放仔蟹15天进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0.2千克/平方米。应在2~4月种植、栽种水草,种类有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睡莲草和黄丝藻等。
3.仔蟹放养:仔蟹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害,严禁掺杂软壳仔蟹。沿海外购仔蟹,要求无病无伤,体质要健壮。放养密度:Ⅲ期仔蟹40~60只/平方米;Ⅴ期仔蟹30~40只/平方米。放养时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放养方法:沿池四周均匀摊开,使仔蟹自行爬走。
4.饲料投喂:饲料的种类有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蛳和蚬等)。人工饲料(豆浆、豆渣、豆饼、麦子等)和全价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投喂量: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投喂时间7月上旬前早晚各1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1次,傍晚时投最佳;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1次,傍晚时投较好。投饵方法:7月前、9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间投饵以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麦麸制成颗粒状均匀散在池塘的四周浅水草处。
5.水质调控:注水与换水是调控水质关键措施,仔蟹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10厘米;7月后保持水深1.5米,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水深20~50厘米。可用生石灰调节pH,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平方米
6.扣蟹起捕:可采用地垄张捕、灯光诱捕、水草带上推网推捕、干塘捉捕和挖洞捉捕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存塘扣蟹。捕获时必须注意不要伤害扣蟹,造成扣蟹养殖成蟹的成活率低下。

无公害河蟹养殖饲养管理要求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生产、流通及加工等环节监控不力等多种原因,致使部分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食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河蟹养殖也亟待从粗放的、随意的养殖走向无公害养殖生产。
一、饲料种类。包括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三类。植物性饲料如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地瓜、土豆、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螺蛳、河蚌等。配合饲料应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制成的颗粒饲料。
二、投喂原则。投喂以饲料新鲜不霉变腐烂,水温低时少投,摄食量大时多投,“两头精,中间粗,精粗并重,增投水草”。无公害河蟹养殖投喂遵循“四看、四定”原则。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35.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时多投,少于30厘米时少投,并及时换水。看摄食活动:发现过夜剩余饵料应减少投饵量。脱壳时应增加投饵量。定时:每天两次,早晨六七点,傍晚四五点各1次。定位:沿池边浅水区定点“一”字形摊放,每间隔20厘米设一投饵点。定质:青、粗、精结合,确保新鲜适口,建议投配合饵料,全价颗粒饵料,严禁投腐败变质饵料,其中动物性饵料占40%,粗料占25%,青料占35%。定量:日投饵量的确定按3月~4月为蟹体重的1%左右,5月~7月为5%~8%;8月~10月为10%以上。每日的投饵量为早上占30%,傍晚占70%。饵料的投喂遵循宁少勿多原则,防止残饵造成水质、底质的污染和饵料的浪费。

河蟹养殖之苗种放养技术



河蟹苗种的科学合理放养,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之一。生产上对河蟹苗种总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为了达到以上四点要求,在河蟹苗种放养中须抓好四关。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质量关: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质量要求: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培育蟹种用V期幼蟹,质量要求:体色呈青灰色;肢体完整,无伤无病、附肢齐全;幼蟹弄翻后能立即翻正并能迅速爬行,反应灵活。
河蟹苗种放养时的消毒关:蟹种下塘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病原菌带入。消毒的药物很多,如用高锰酸钾50毫克/升消毒2分钟即可;用福尔马林15ppm浸洗19分钟,最后不要直接下塘。蟹种到达池口后,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xx养成上市蟹亩放1300—1500只;一龄扣蟹1000—1200只/亩(规格在200—360只/公斤);规格在160—240只/kg亩放养量800-]000只;规格在100—200只/kg,亩放养量700—800只。如是辽河水系品种应在前面放养量的基础上增加20%,如果是蟹鱼虾、鱼蟹混养,则应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严格控制,尤其不能放危害鱼种的鱼类,如黑鱼、鲤鱼、青鱼等,但可适量放养鲢、鳙鱼以及少量的草、鳊鱼,放养量控制在500尾/亩。
河蟹苗种放养的时间关:冬前冬后放养,正冬不放,一般越冬后的蟹种3月份放为最好,水温达10℃时,投放最适宜,若放大眼幼体则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注意河蟹苗种放养须在晴天进行。

河蟹网围无公害养殖条件



1.网围水域条件
(1)网围区要选在远离航运要道与进排水河口的湖泊和外荡,水域开阔,风浪平缓,水质良好无污染。
(2)网围区水草茂盛,水草主要品种以轮叶黑藻、苦草和马来眼子菜为主,少量聚草、金鱼藻、水花生和菹草等,水草覆盖率应在80%以上,螺蛳等底栖动物丰富。
(3)网围水域常年水深0.8~1.5米,水位落差少,旱季不干枯。
(4)底部较平坦,淤泥较少,底质为黏土硬底,最好为沙泥。
2.网围设计与工艺材料
(1)网围面积:根据湖泊条件、管理水平确定,以自然生态养殖的网围面积为150~170亩。若个人投饲料养蟹,面积以30~150亩为宜。网围的形状以圆形为好,抗风能力强,省材料;多个网围在一起,以方形为好。方形网围要把四角设计成圆弧形,可防止河蟹沿直角向上攀爬逃跑和向下在网角底部打洞逃跑。
(2)网围的结构工艺与材料:建网围的主要网衣材料为聚乙烯3×3网线编织的网片,网目为2~3厘米。网围的高度以网围区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总网高度不超过3~4米。网衣装上下两道聚乙烯纲绳,下纲网脚附加直径10~15厘米粗的石笼网,每米石笼装石子7千克,用倒矛桩将底网石笼插入泥中35厘米,底质硬时,用开沟器开沟。网墙顶部缝制40厘米高的防逃塑料板,每隔2~5米沿圈定的养殖区插一根直径12厘米、4~5米高的槐木桩或竹桩,插入泥底0.5~1米固定围网。为提高网围区的安全,通常在网围区外侧5~10米再建一道网围设施,防大风和行船。在两层网的四角设若干捕蟹地笼,用于经常检查网围逃蟹情况。

无公害河蟹池塘养殖的蟹池建造



按照河蟹的生活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从便于进行生产管理出发,选好建池地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发展池塘养蟹、提高有效产出的关键措施之一。
1.建池地点的选择:河蟹具有昼伏夜出、蜕壳生长和生殖洄游的生活习性,喜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和环境安静的水域,有打洞和上岸活动的习惯。因此,蟹池一般应选择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和通路通电比较方便的地方进行建造,而离水源较远或有工业污染的地方不宜选用。从池塘养蟹的发展趋势看,今后必然要起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因而蟹池的建造应注重规模,注重生产配套,注重以养蟹为主综合经营的需要,规模不宜过小,通常连片蟹池应在百亩以上,努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2.蟹池的规格:养蟹池塘面积大小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从多年生产实践看,蟹池面积不宜过小,过小既不利于河蟹的高密度养殖,又不符合河蟹的生活习性,水质管理、蟹病防治也有难度。通常养蟹的池塘以8~10亩为宜,20~30亩也可以。养蟹池塘的结构与建筑工艺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蟹池池埂埂面宽2~3米,坡比为1:2.5或1:3,沿坡脚建2~3米宽的平台,用作河蟹上岸活动、觅食和蜕壳场所,再沿平台四周开挖3~4米宽的环形集蟹沟,沟深0.5~0.8米,用作河蟹暂养和捕捞用。蟹池中间为大平台,用于栽培水生植物,培养底栖动物,作为河蟹的饵料生产车间和活动栖息场所。蟹池一般建成长方形、东西向。这样的蟹池采光面积大,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与增氧。池底要求硬质黏土或黏壤土。池埂、池底要求不渗不漏,保水性能好。新挖的蟹池池埂要夯实,不能留有洞隙,以防漏水逃蟹,防止河蟹钻洞形成“懒蟹”。
②蟹池为长方形、东西向,在蟹池坡脚处不建平台,直接沿坡脚开挖4~6米宽、深0.5~1米的环形集蟹沟,蟹沟中间为平台,其他要求同第一种形式。
③蟹池形式。这种养蟹池可仿对虾池或罗氏沼虾池进行规划与建造。池塘形状多呈长方形,长宽比约为2:1。池坡不应太陡,坡比为1:(2.5~3.0)。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放干池水晒塘和捕捞。淤泥一般以不超过10厘米。池塘须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管上套有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必须设置拦网以防野杂鱼顶水进入养殖池中抢食和残害蟹苗。其最大优点是既适应河蟹觅食、活动、蜕壳、栖息的要求,又便于操作管理和河蟹捕捞,应加以大力提倡。另外,还可建造养蟹水泥池,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均可,面积一般20~40平方米,池深0.8~1米,池底要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并要建好排污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养鳗池进行养蟹。
3.排灌设施:河蟹为甲壳类水生动物,对水中的溶氧、pH等环境因子要求较高,加上河蟹贪食,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多,活动比较频繁;极易引起水质变化、污染,因而养蟹池必须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通常进水渠建在池埂上,而排水渠建在池下,最好和商品蟹的捕捞结合起来,平时用作排水,捕捞时通过在排水口安装套网放水捕蟹。进排水管道四周要用三合土夯实,排水管外端要加防逃网。总的要求是做到高灌低排;灌排分开,每只蟹池都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此外,有些地方喜欢在蟹池内建蟹岛,池底用小瓦等材料建蟹穴,供作河蟹上岸活动和打洞。从养殖生产实践看,为增加养蟹池水体,增加养蟹空间,最好不要建蟹岛。可扩大池坡和建好平台,作为河蟹上岸活动和蜕壳场所。至于建蟹穴更没有必要,否则反而引起“懒蟹”和黑壳蟹的形成。

无公害肉牛生产的饲养管理 无公害肉牛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无公害肉牛生产是指在肉牛饲养、屠宰和加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肉牛及其产品不带有任何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药物、毒物残留,同时,还应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来,肉牛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效益可观,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生产无公害绿色肉牛产品,是稳占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无公害肉牛生产的饲养管理无公害肉牛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1、牛场设计

建设肉牛场之前,首先必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了解,秉承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牛的品种、数量以及今后的发展规模进行确定。牛场要选择地势高燥,地质均匀,透气透水性好,抗压性强,导热性和稀释性小,以砂壤土质为好。地面有一定的坡度,以1%~3%比较理想,切忌超过25%。地下水位在2m以下,要求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要选择适宜种植优质牧草且土地广阔的场地,确保饲料和饲草充足。牛场要建设在公路、铁路附近等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便于牛和大量饲料的运人,粪肥和育肥牛的运出,但要注意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在300m以上,与居民点、村庄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处于主风向的下风向。确保牛场附近lkm内没有大型化工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饲料厂、畜牧场、采矿场和皮革厂等污染源,还要远离居民点污水排出口。牛场周围建有高于1.Sm的围墙或宽度大于2m的防疫沟,周围建立绿化隔离带。肉牛场的建筑物主要有育肥牛舍、病牛舍、兽医室、饲料加工间、饲料库、青贮窖、氨化池、水塔、车库、职工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选种

目前,国内饲养的肉牛多为引进品种,如夏洛莱、西门塔尔等为主要品种,还可以选择引进品种与本地肉牛品种进行杂交的后代。要选择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前躯高宽,四肢与体躯较长,后肢飞节高,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能够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肉牛品种进行饲养。此外,要科学结合育种,引进优秀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选配。引入的肉牛必须来自非疫区,无任何普通病症和传染病,具有当地兽医部门开具的检疫证明。对于从场外选购的肉牛要经过严格消毒和检疫,在隔离区观察15天后,经检查确保健康合格够才能够转入生产群。

3、饲养

肉牛无公害饲养要根据其不同发育阶段期所需的营养,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一般是根据肉牛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进行配合,并进行加工制得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昆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全价配合饲料中含有肉牛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且比例适当,能够充分满足肉牛发挥生产潜力的需要。复合添加剂预混料主要由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和一些促生长剂、抗氧化剂、保健剂等组成,添加量一般为1%,虽然使用量少,但作用较大。浓缩料主要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组成,通常在全价料中占5%~50%,这类饲料可根据厂家提供的推荐配方,只需添加少量原料即可配成全价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则是为补充肉牛饲喂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造成的营养不足,其是按一定比例将多种饲料原料混合而制成的饲料,其与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构成肉牛营养全面的日粮。购买的各种饲料原料要储存在干燥、干净、无污染的仓库内,并保证产品标志清楚,还要定期对各种饲料和饲料原料进行采样和化验,确保饲料无污染、无霉变、无有害物质。所用的浓缩精料、肉牛增重剂、添加剂、兽药等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饲料中禁止加入抗菌素或生产抗生素的药渣。

4、卫生管理

每天应刷拭1次牛体,除去牛体表的污物和灰尘。牛舍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饲草(料)要保持新鲜,不霉变,饮水要清洁卫生。每天清理1次舍内粪便,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贮,定期喷洒消毒药制剂,积造有机肥,还田增收,防止环境污染。肉牛集中饲养区设有专用的污水处理池,对所排污水进行统一处理。在指定地点扑杀需要处死的病牛,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处理患传染病牛的尸体。

要保持卫生、按时防疫、定期检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春季每头肉牛皮下注射ImL牛炭疽疫苗;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每头犊牛注射3mL,每头成牛注射4mL。对于新购进牛只和春季防疫中老弱、病牛在夏季进行补针防疫。秋季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每头犊牛注射3mL,每头成牛注射4mL。每年2月和10月各驱虫1次,驱虫药可选用伊力佳(每35kg.w用2片)或虫克星、硝氯酚(每20kg.w用量为ImL)。

无公害肉牛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1、肉牛养殖的环境条件
1.1养牛场场址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通风良好、地下水位低、易于组织防疫的地点。应建在居民点的下风向,距离居民点至少500m,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公共场所1000m,距离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源3000m。放牧牛场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环境空气、灌溉用水、农药使用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
1.2养牛场的规划布局.规划应符合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有关要求。生产区要规划在管理区、生活区的下风或侧风向,保持200~300m的防疫间距;隔离牛舍、污水处理池、粪便处理池和病死牛处理区应设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并与生产区保持300m的卫生间距;青贮窖、氨化池、堆草棚、饲料房应设置在管理区。生产区的门口应设置地面消毒池,通道顶部悬挂紫外线消毒灯;配备机械喷雾消毒机,以保证出入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及厕所。养牛场周围有围墙(围墙高1.5m)或防废沟(沟宽2.Om),周围建立绿化隔离带。
2、引进牛种的要求
2.1种牛与犊牛和架子牛的引进
种牛的引进应从具有《种牛经营许可证》的种牛场引进,于起运前15—30d内在原种场或隔离场进行检疫,并查看健康档案、预防接种记录及免疫标识;犊牛和架子牛应从达到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的牛场引进;所有牛检疫合格并取得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
2.2其他要求
运输车辆在装运前必须清洗、消毒,取得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发放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后方可装牛起运;运输车辆在使用后也要彻底消毒。运输途中,不准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运抵养牛场后,隔离观察15~30d,经检查健康合格后,转人繁殖、育肥舍。严禁从疫区及高风险疫病的国家和地区引种和购牛。
3、中兽药使用要求
3.1兽药质量要求
预防、诊断和治疗肉牛疾病所用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所用兽药必须是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且具有兽药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许可证》;必须是从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3.2兽药使用要求
应遵循以下原则:(1)使用疫苗预防肉牛疾病;(2)使用对人和肉牛及环境安全的消毒药;(3)使用我国国家兽药典和兽药规范收载的用于肉牛的兽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4)使用国家兽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微生物制剂;(5)在兽医指导下使用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营养药、维生素类药、局部止血药、吸附药、导泻药和助消化药;(6)抗寄生虫药和抗菌药的使用规定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肉牛允许使用的抗寄虫药、抗菌药及使用规定》的要求;(7)使用规定要求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要求
4.1粗饲料、青饲料主要有玉米秸、麦秸、稻草、牧草、野草及秕壳类、藤蔓类、缨菜类副产品。这类饲料的来源其生产地应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其产地土壤、环境空气、灌溉用水、农药使用应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相关标准。
4.2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的原料主要有全株玉米、甜菜叶、鲜牧草、青刈大麦、野青草等,这类饲料其产地应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标准。
4.3糟渣类饲料
主要有白酒糟、啤酒糟、玉米淀粉渣、甘薯渣、甜菜渣、醋糟、酱油渣、豆腐渣、洋芋粉渣等酿造业、制糖业、加工业的副产品。这类饲料其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4.4能量饲料
主要有玉米、大麦和高粱。这类饲料一般取其籽实经粉碎、膨化、压扁等不同加工饲喂肉牛。其生产产地生态条件和感官要求、卫生要求应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关规定。
4.5蛋白质饲料
常用的有棉籽饼、葵花籽饼、菜籽饼和胡麻饼。其中棉籽饼、菜籽饼中分别含有棉酚、芥子苷等毒素,一般采用浸泡法喂牛。此类饲料其生产产地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其产地环境条件、感官要求和卫生要求均应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关规定。
4.6矿物质、维生素类饲料
常制作成饲料添加剂利用。常用的矿物质添加剂有:乳酸钙、碳酸钙、磷酸氢钙、硫酸镁、硫酸钠、碘化钾、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氯化钴、亚硒酸钠等;常用的维生素添加剂有:VA、VI)3和VE三种。这类添加剂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其产品应是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或者具有《产品登记证》的进口产品。
4.7其它相关要求
不使用除蛋、乳制品外的动物源性饲料;不使用抗生素滤渣作肉牛的饲料原料;不使用激素、类激素产品。
5、防疫要求
5.1免疫
主要预防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牛肺疫、牛出败、牛结核、牛布病等。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5.2寄生虫控制
选择高效、安全、广谱抗寄生虫药定期驱除牛体内外寄生虫,并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等工作。常用的寄生虫控制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哒唑、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
5.3疫病监测、控制和扑灭
肉牛养殖场常规监测的疫病至少包括:口蹄疫、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下列措施控制。
5.3.1驻场兽医应及时诊断尽快向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根据疫病种类做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防疫、治疗和淘汰等工作。
5.3.2其它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尸体按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健康牛群和受威胁牛群用相应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当发生人畜共患病时,须同时报告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共同采取措施。

6、养殖场的卫生消毒
6.1消毒剂选择和消毒方法
应选择对人、牛和环境都安全、无残留毒性、对设施、设备元破坏的消毒剂。如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烧碱、生石灰、新洁尔灭、甲醛等。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对象,可分别采取紫外线、浸泡、喷雾、喷洒、熏蒸和火焰等方式消毒。
6.2消毒制度
6.2.1环境消毒在牛场、牛舍门口设消毒池,消毒室池内以2%-5%的火碱水浸湿并保持液面1-2cm,室内应设紫外线杀菌灯;牛舍周围环境(含运动场)每2-3周用2%火碱或生石灰消毒1次;牛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次氯酸盐消毒1次。
6.2.2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更衣换鞋并经紫外线消毒,禁止将工作服、工作鞋穿出场外,每15d用新洁尔灭水溶液清洗消毒1次。谢绝外来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非要参观须遵守牛场内的防疫制度,更换工作服和鞋,按指定线路参观。
6.2.3牛舍消毒坚持每天清除粪便及废弃物,打扫舍内卫生,每月定期带牛消毒1~2次;每批牛出栏后,彻底清除粪便,打扫干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并空圈5—7d。喷雾消毒的消毒药物可用0。1%新洁尔灭、O.3%过氧乙酸、O.1%次氯酸钠等。
6.2.4用具消毒定期对饲料槽、饮水槽、饲料车、运牛车及饲喂工具消毒。可选用2%火碱、O.1%新洁尔灭、O.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
7、养殖场的管理
7.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遵循无公害肉牛生产饲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原则,本着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的前提,制定人员管理制度、饲养制度、兽药饲料采购保管使用制度、肉牛防检疫制度、卫生消毒制度、病牛报告制度等。
7.2人员管理
从事肉牛饲养和管理的人员应健康无病。凡上岗的人员应先取得健康合格证,并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每半年体检1次。患痢疾、伤寒、弯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含病原携带者)和布鲁氏菌病、肺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的人员不得进人无公害肉牛场工作。兽医不应对外出诊,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配种工作。
7.3饲喂管理
按生产用途、体重、性别、年龄、强弱大小分群(栏)饲养;饲草、饲料和饮水应按饲养规范操作进行,其质量和安全应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关要求;饲养人员要留心观察肉牛的食欲、精神状态和粪便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兽医人员;对成年种公牛、种母牛应定期浴蹄和修蹄;所有牛用打耳标等方法编号;肉牛育肥期合并栏(圈)时要做到: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先混群后调整并栏,先拴系在一起然后再合并。
7.4资料档案管理
资料记录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种牛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饲草料来源、日粮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记录,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出栏肉牛的销售去向记录等。
7.5废弃物处理
污水应经消毒、发酵、沉淀后作为液体肥料使用;垫草、污物和粪便集中在贮粪场堆放,经高温堆肥法、沼气发酵法和其他有效消毒措施处理后用作农业肥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64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