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放秋插苗养得好能有多好?他将告诉你答案!

<M.YZ023.coMbr>追风少年邢超强与养蟹者说的故事
“养蟹者说”达人简介:
邢超强固城湖大闸蟹CQ-Vampire_
一个少年,居然,一个人,在父亲生病时,独自养殖了80亩精养蟹塘,而且,自己是主要劳力,七,八月夏天,当很多这样的孩子玩着手机,住着空调间,陪着女友时。你能想到他在干嘛?
他在每个夜晚,一个人割水草,3~4船。有时,接到他夜间的视频,我心疼地说:白天干吧!这样会累坏的。他调皮的笑笑:没事,潘叔,夜间凉快,出活。
我认识他已经很长时间,也偶尔在高淳小聚。今年,是他最困难的一年,因为父亲生病。他家的蟹塘,就是他在挑大梁。
从去年开始,他从养蟹者说微群学会了自制有机肥,肥水膏后,常常和我开玩笑,潘叔,这样下去,我又要到处找农肥种黄豆,从蟹农兼职豆农了。
关于插苗的培养控制技术,估计这个小家伙有了更大的心得。当养蟹者说微群里的很多群友问他怎么养时,他总会谦虚地说:你问我潘叔,潘叔比我利害多了。其实,小家伙,已经有了很多个人的认识,相信今年的群友会,他将会告诉大家插苗究竟怎么养成超大蟹!
说了这么多,大家很关心这个叫超强的小伙子,养蟹到底有多超强吗?
今年,他在高淳春天本地几个群,晒出的低温肥水视频,让高淳养蟹户叫出了:“舅服你该,邢总,教教我当!”
低温肥水在行动
今年,5月,他晒出的超大蟹,让很多老司机觉得不可思议,有些技术专家,多被蒙圈了。
当他10月份,晒出一塘长江水时,大家才明白,今年这小伙子赚大发了。
目前还没清塘,螃蟹还在卖,净利润6000元/亩,已经落袋。
大家肯定要问?他到底怎么养的?
用他的话说:养蟹以前我听我爸的,认识潘叔后,我听他的。今年,我直接按他写的。我知道这个孩子谦虚,凭他个人养蟹的天资,勤奋,这个少年的明天,将会是高淳人养蟹的佼佼者,在这里,我们祝福他,新蟹农二代,你会成为蟹大大的!

相关知识

山羊秋繁秋养技术


秋天是抓苹膘和母羊配种的黄金季节。为提高羊群产羔率和产肉率,须认真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抓好放牧。早秋天气早晚凉爽,中午热,放牧时应坚持早出牧,中午避暑,晚收牧,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中、晚秋有霜天气晚出牧,晚收牧;无霜天气早出牧,晚收牧。每天坚持饮井水或泉水2次,不要饮污水。晚秋季节放牧还要注意保暖.山区应将羊群领到牧草长势较好的阳坡地放牧。

二是抓好补料。羊群白天放牧,夜间应补喂适量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精料,以利促长催膘。孕羊中期每只每天补充精料0.2~0.3公斤,后期0.45~1公斤;哺乳母羊前期每只每天补充精料0.5公斤,中期减至0.3~0.45公斤,产双羔母羊补0.7公斤。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供给足够的饮水,添加适量的食盐。

三是抓好配种。秋季母羊膘情好,发情正常,排卵多,易受胎,有利于胎儿发育,在此期间抓好母羊配种可以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

母羊1.2~1.5龄即可配种。母羊发情表现为减食,鸣叫不安,外阴部潮红肿胀,阴道流出分泌物,频频摇尾,发情持续期为1~2天。以在发情后30小时左右配种最好。

四是抓好保胎。要禁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草,禁空腹饮凉水严防孕羊受惊吓,不让其有急跑跳沟等剧烈活动,特别是在出入匿门或补饲时要防止互相挤压;怀孕后期严禁防疫注射。对有习惯性或先天性流产的母羊,宜在一定时间注射兽用保胎药。

五是抓好防疫。秋季应在羊群配种前用左旋咪唑或硫咪唑对羊群进行一次驱虫,同时注射疫(菌)苗预防传染病。羊舍要勤清除残渣残草,保持干燥清洁,定期用2%火碱溶液、3%石碳酸或2%福尔马林液消毒。经常刷拭羊体,以加强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若羊群因吃了再生青草和豆科牧草发生肚胀和中毒,应及时在肋部穿刺放气,一次内服鱼石脂5克和酒精20毫升,加水100毫升。

夏秋高温季节大闸蟹养殖户需加强蟹池管理



俗话说:“七月、八月长壳,九月、十月长膘”,夏秋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最好时期,这时应做好强化培育的工作。
高温时期,当水温超过33℃时,特别是连续高温季节时,河蟹几乎全部处于半清醒状态,对溶氧,要求非常高,对环境的变化,抵抗力也非常弱,易大量死亡,此时无论使用和不使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大量死亡。因此当水温高达33℃以上时,应慎用水产药物和耗氧性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
高温季节水体中各种生物也都进入了生命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水体中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加上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大量积累,此时水质极易恶化:透明度极度下降;水色过浓并带点黑色;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因子超标,因此,对高温时期的水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外源水好的一般每3-5天换水(加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10-20cm。
外源水不好的应定期使用微生物调节水质(如EM菌、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粪粘球菌),能很好的改善水质过浓、发黑,不清爽无光泽度等问题。
2、若发现河蟹多数上岸,吐气泡呼吸空气中的氧,尤其是白天有大量爬出水面,受惊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马上又上岸,表明水质缺氧或败坏,此时应尽量换水,同时使用分解增氧底改物质改善底质,增加池底溶氧。
3、改良底质:高温季节,池底沉积了大量残余的饵料及其他有机质,产生出大量的有毒物质。所以对底质改良刻不容缓。可选用除臭营养底改物质或腐殖酸(钠)、益生菌等,既能解毒改底,又能净化水体。尤其是青苔较多,水体混浊,不清爽的塘口效果特别明显。一般每7-10天改底一次。

一组数据告诉你水质对甲鱼养殖的总要性



水产养殖中,水是第一要素,作为特总水产养殖品种,甲鱼养殖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甲鱼养殖中,水质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质
以及这样的水质
人工养殖的甲鱼,可以说90%甚至100%的时间都在水中活动,水是甲鱼耐以生存的环境,试问水质不好,甲鱼又如何能健康?
在此,笔者以一组数据来简单说明水质对甲鱼养殖的影响。
江门某养殖户,养殖面积共计200余亩,以杂交鳖为主,抽取了其中5口不同水质的鱼塘,测定其pH值进行对比,得出数据如下: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0915205373.png>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0915205816.png>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0915210270.png>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水的pH日变化对甲鱼吃料速度有直接的影响。4号和5号池塘pH日变化甚至超过2,而其吃料速度也超过2小时。实际上,这已经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因为很多时候,早上喂的料到下午都没吃完。
同一个工人,同样的饲料,其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水质的差异,投喂的结果却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已经足以说明水质的重要性。
pH只是水质好坏诸多指标其中的一项,还有诸如溶解氧,氨氮亚盐,硫化氢等等。而我们这里所列举的其对吃料的影响也只是最表面的表象,不好的水质影响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所能看到的腐皮烂脚,白底板,白点病等等,它们的爆发都离不开恶劣水质的作用。
所以水才是养殖的重中之重!

投放多少大眼幼体Ⅲ期幼蟹成活率最高,让数据告诉你



温棚培育条件下大眼幼体的最佳放养密度目前产业界尚无定论:密度过大则成本高、成活率低,导致经济效益不佳;密度过低虽然成活率高,但温棚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同样不理想。本试验通过在相同养殖环境、相同饲养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大眼幼体不同放养密度培育成活率对比,了解在温棚培育条件下大眼幼体不同的放养密度对Ⅲ期幼蟹成活率的影响,旨在为河蟹苗种的控温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及温棚条件
试验温棚为钢架结构,用塑料薄膜覆盖,两端开门,四周的塑料膜埋入土中。温棚内有3个培育池,培育池规格均为15米×9.4米×1.2米,池的坡比为1∶1.5左右。培育池配有进排水、温控及微孔增氧等系统。试验时每个培育池中设置用60目筛绢缝制的3个网箱,网箱规格均为7米×2米×1.2米,内侧上沿缝制一圈宽度为20厘米的塑料薄膜以防幼蟹逃逸。棚内池水深保持40厘米,在使用前用漂白粉进行常规消毒处理。苗种投放前在池中及网箱中移植占水面面积3/5的水花生,并沿池周边种植一圈伊乐藻,在放苗前一周亩用发酵好的菜籽饼40千克作底肥,放苗前一天每口池用应激灵一瓶全池泼洒。
2.苗种放养与投喂
试验用大眼幼体来自选育系早繁大眼幼体,规格为12万只/千克左右,经过5天淡化,体质优良,活力好。大眼幼体投放前先用池水浸浴2~3次,每次2分钟,便于适应池里的水温和环境。3个培育池网箱内外投放密度基本一致,具体投放密度见表1。苗种培育期间,每天早、晚分别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2%的河蟹饲料100克和200克,且每天下午投料时拌入5%应激灵。
三、讨论
1.关于试验方法
试验时每个培育池中设置用60目筛绢缝制的3个网箱,保证了同组中3个平行箱内的环境因素相同。另外本试验沿着每个网箱的上缘内侧用塑料薄膜围成一圈作为防逃设施,有效避免了部分幼蟹顺着筛绢爬出网箱,有效保障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密度对Ⅲ期幼蟹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当密度为2723只/米2时,存活率为61.17%~72.31%,均值为(66.19±5.65)%;当密度为3046只/米2时,存活率为55.24%~64.82%,均值为(60.26±4.80)%;当密度为3319只/米2时,存活率为50.27%~56.96%,均值为(53.82±3.36)%。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Ⅰ号池和Ⅱ号池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Ⅱ号池和Ⅲ号池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Ⅰ号池和Ⅲ号池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Ⅲ期幼蟹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高,存活率存在明显的下降,在Ⅲ期幼蟹的培育过程中应当根据投入与产出比选择合适的密度。根据试验结果,在生产实践中,控温培育阶段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建议控制在2700~3000只/米2,这与张树林等提出的不能超过3000只/米2的建议比较接近,而与徐承旭等提出的6000~8000只/米2显然有较大的差距。
3.密度越高成活率越低的原因
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Ⅲ期幼蟹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高,存活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眼幼体变态成幼蟹后,生活方式由浮游改为底栖、个体变大导致相对密度增加,再加上河蟹生性好斗、个体之间相互残杀,从而出现成活率相对较低的现象。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易翀汤亚斌)

五月底如果你不注意"水瘪子",你今年的河蟹养殖将前功尽弃!


从前几年螃蟹养殖中发现螃蟹肝胰腺病变,肝胰腺发白、糜烂、坏死疾病,我们水产养殖螃蟹的朋友们称为河蟹水瘪子病,该病是自20xx出现爆发以来,我们养殖螃蟹该病每年都会发生,得病后螃蟹不摄食肝胰腺病变糜烂、腹腔积水、水肿,肠道受到损伤,附肢不坚硬、空瘪。一旦发病基本无法治愈,得病螃蟹会短时间内陆续死亡,即使幸存下来的螃蟹规格也很小,基本可以断定没有回捕率,造成我们整个养殖周期失败!
螃蟹肝胰腺萎缩
笔者通过自20xx以来发病螃蟹的统计,螃蟹大面积发病是伴随着蜕三壳,一直会持续到我们正养殖周期结束。伴随着蜕壳我们投饵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许多的养殖朋友已经开始给螃蟹投喂冰鲜鱼,大量的动物蛋白摄入体内给肝胰腺增加了消化负担。另外,我们要严格科学用药,频繁使用抗生素、硫酸铜、环丙沙星等禁药,池塘中见虫就用敌百虫等强毒性化学药品杀灭,接着就会扰乱我们池塘水体环境的稳定性,水质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池塘中有毒物质长期存在就会对螃蟹肝胰腺造成损害。
“水瘪子”病螃蟹
紧跟着三壳的水瘪子病,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四壳和五壳蜕壳的成功率和翻倍率。到目前为止针对水瘪子病,业内相关人士检测发现病蟹体内病原有微孢子虫、弧菌、病毒等;也有学者认为是肝胆负担、环境胁迫、过量使用农药等引起,但是到目前为止螃蟹养殖行业尚未对该病病因得出确切定论。
笔者对水瘪子病发病5年的总结,发病原因如下:
1、水瘪子病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2、水瘪子病预防管理
1、二合一保肝产品,在相同的价格可以做到功能互补,标本兼治,使用效果更好。
2、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将致病细菌和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过硫酸氢钾治疗致病菌有特效。但是只有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果含量不够,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杀弧菌产品时一定要看含量。选择50%含量过硫酸氢钾,含量达到50%的过硫容易氧化甚至燃烧,因此必须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成本一般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做不了50%的过硫,大家在选择该类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好真假。
3、养殖过程中一定不要让腐殖质在池底淤积,我们要定期对池底进行改良。改底的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最新的技术是安全高效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过硫酸氢钾被称为第五代消毒剂,绿色安全,对养殖动物刺激小,使用无残留,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但是大家在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时候要选择含量在20%以上的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成分含量越足,氧化性好。但是由于过硫酸氢钾较高的氧化性,含量越高越难制片。一般的小厂家很难做到。因此在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时建议大家看清含量,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产品。与此同时,制片技术越高,颗粒越小,作用面积更大、更均匀,效果越好。

一张航拍图片告诉你,河蟹五壳面临的最大威胁



上面这张图片是笔者于20xx8月7日在洪湖某河蟹养殖集中区拍摄的。
透过这张图片,您发现了什么问题?
水草满塘?
蓝藻爆发?
还是水浑?
这张图片是8月6日在某河蟹养殖池塘拍摄的。养殖面积15亩,水草覆盖率90%以上。河蟹顶壳死亡,有蜕壳现象。5号发现死蟹20多只,6号上升至200多只,7号死蟹100只不到。三天的时间,河蟹死亡300只左右,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
后来,水世纪技术员到达现场,通过检测发现,下午溶氧达到12.21mg/L,白天溶氧过高,夜间耗氧严重,pH值过高,直接导致河蟹顶壳死亡。同时,钙离子偏低,需要补钙。
下图为8月6日17:30该池塘的水质数据。
基于以上数据,技术员开具的解决方案为:
第一天:使用原子氧,加增氧泵,抽循环水;
第二天:拉草,只保留40%的水草,全池使用全效底改片;
第三天:使用强效底净分解死草等有毒有害物质,并使用活肥+补钙素,培养新的有益藻类,增加水中溶氧。
8月8日,仅看到3只死蟹!
在交流中,笔者询问养殖户,之前就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吗?养殖户回答说:没有看见不正常现象,没有看见死螃蟹。
看吧,我们的养殖户觉得没有死螃蟹就是正常的!这也是我们整个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没有精准的数据、科学的技术做支撑,辛苦的养殖户们只能靠经验或表面现象来判断养殖动物是否正常。结果,很多问题都做到防患于未然,等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直接爆发了。
还有一个细节,养殖户说在拉草的时候,他在池塘中走,闻到走路带起的气泡有臭味,然后捞草发现,水草根部有的已经腐烂了。他自己也觉得可能是缺氧导致的,因为没有数据支持,就没有及时处理,也不知如何处理。
水草过密
这个养殖户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水世纪的技术员,及时帮他检测到水质最核心的数据,并准确处理,第一时间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这就是检测核心水质数据的价值!
没有准确的数据做支撑,搞水产养殖,永远都是稀里糊涂的赚钱、稀里糊涂的赔钱。有了准确的水质数据,可以从10亩发展到1000亩,没有数据,也可能从1000亩缩减至10亩!
其实,这个池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草过密导致昼夜溶氧、pH差异过大。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小概率事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缺氧、溶氧、pH差异大已是普编现象
通过近期的走访,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池塘都面临着早晚溶氧、pH值差异过大,蓝藻爆发、水质混浊、河蟹体质不佳的现象。甚至有的池塘一直在死螃蟹,但是痛心的是,养殖户们都习以为常了!
7:30,表层溶氧3.37,底层仅为0.62!
河蟹4壳基本结束,5壳也很快到来!大家都知道,5壳翻倍率决定河蟹最终的规格、品质,也就是最终的收益!所以,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当前时期,河蟹池塘管理的重点仍是溶氧、水草、体质、弧菌等。
溶氧:溶氧和pH值永远是水产养殖的核心。只有溶氧保持在5-8mg/L之间,pH值保持在7.5-9.0之间,且日均变化值不超过1,河蟹池塘才会稳定。这两个指标就是你管理的结果!
水草:最近温度持续升高,河蟹池塘的水草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高温天气,大多数伊乐藻池塘已经出现烂草坏水情况,水发黑发臭,鱼、河蟹出现大量浮头上草情况。此时应该加量使用强效底净,三天两次,快速有效的处理黑臭水情况。然后使用水博士+解毒灵快速解除草烂产生的毒素,再7天使用一次强效底净。定期使用活肥+黄金益菌素B型培藻培菌,稳定水体预防蓝藻!
轮叶黑藻池塘,注意控制水草的长度以及密度,上浮的草早及时打捞,出水的草早及时割草打头,控制在水下20到30厘米,割完草后及时使用强效底净进行改底,隔天再用护草灵颗粒+磷酸二氢钾补充长草微量元素,快速长草发新苞子,最后用蟹草肥B型进行控草。当前阶段的水草密度应该控制在40%左右。水草过厚的池塘易造成清晨缺氧,pH值持续走高的现象,大大降低了五壳的存活率以及翻倍率!
用了护草灵颗粒的水草
体质:5壳阶段涉及到压黄增重,一般建议投喂高蛋白的饲料,比如专门的压黄料。同时配合冰鱼、粗粮等搭配投喂。饵料的投喂量一般可以维持在5%-6%个点左右,具体投喂量根据塘口的吃食情况、天气、蜕壳高峰期做临时的调节,这个就需要每天做好巡塘的工作,检查吃食情况,及时的调节。投料的时候尽量在塘口开出固定的食道,形成固定的投喂地点。食道的条数根据塘口面积合理设置即可。河蟹5壳因需要保持一个较高的饲料蛋白点的投喂,对河蟹肝胰腺的压力较大。需要按疗程做好河蟹的保肝保健工作,在投喂饲料的时候配合肝肠舒投喂5-7天。
弧菌:近期少量塘口已经出现河蟹死亡现象,仔细摸索排查,可以发现大多数死亡河蟹伴有鳃发黑、轻微肠炎、水肿顶壳等现象!弧菌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池塘弧菌较严重,再加上五壳即将到来,河蟹营养需求变大,饲料冰鱼投喂量加大,河蟹肝脏,肠道负荷增强,建议定期使用超碘进行杀菌,外泼弧菌天敌+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补钙控弧菌,再用肝肠舒保肝护肠,补充维生素,大大增强河蟹体质!
再次强调,溶氧和pH值是平时管理的结果,管理方式正确与否决定了这两个水质指标是否正常!河蟹五壳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溶氧、pH值昼夜差异大、水草过密、腐烂、河蟹体质等问题。请务必实时关注这些指标,平稳前进。
感谢北京水世纪洪湖大区李友义、范豪,孝武大区翁建江、陈以强提供的帮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2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