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促熟

一、人工促产的最佳时间
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上旬是河蟹产卵交配的时期。南方与北方因为气候有差异,选择产卵交配时间有所不同。在长江口区及南方区域人工促产的最佳时间以2月底至3月上旬为宜。人工促产的水温为10~13℃,时间太早,水温偏低;时间太晚,性腺将出现退化,都不利于生产上的要求。北方地区,因气温、水温偏低,人工促产的时间,一般提前在当年10月至11月初。促产之后,雄蟹取掉,用全部抱卵蟹在土池越冬,到翌年3月份气温开始回升时,着手进行胚体及孵幼工作。总之,根据我国的气候变化情况,北方一般是秋季人工促产,南方一般是春季人工促产。
二、人工海水的配制
在远离海区的内陆地区,没有天然海水的条件下,可以按河蟹繁殖的条件来配制人工海水:盐度为0.012~0.018,钙含量为206~296毫克/升,镁含量为546~648毫克/升,氯化钾含量为200~400毫克/升,铁0.02~0.05毫克/升,pH值7.8~8.5,透明度1米左右。安徽某地区人工海水的配方是:每升淡水加食盐10~14克、氯化钙0.5克、硫酸镁5克、氯化钾0.3~0.4克、三氯化铁0.02毫克、生石灰75毫克。
人工配置的海水,只要化学元素及其含量接近天然海水,均能取得人工促产的成功。
三、人工促产技术
无论南方或北方,凡促产季节到来期间,将亲蟹雌、雄之比为2~3:1配备好,然后放进土池或水泥池里,注入海水,盐度逐日增加,让亲蟹转入海水促产过程中,对盐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好盐度掌握在0.020~0.025,或者人工配置的海水也可。雌、雄亲蟹当受到海水盐度刺激之后,马上就拥抱交配,交配后第二天开始,陆续见到雌蟹抱卵。如雄蟹放得多,促产时间就较短,一般5~7天就可以结束,这时80%以上的雌蟹抱卵。如雄蟹较少,促产时间要延长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促产之后,将雄蟹全部捞出,只留下雌性抱卵蟹。这时人工促产亲蟹阶段已经完成。人工促产的目的,主要是取得胚胎同步发育的人工抱卵蟹。
四、利用土池和室内水泥池人工促产的区别
目前河蟹人工促产,普遍采用土池或室内水泥池。土池的生态条件更接近于自然界,当蟹的雌、雄比例确定之后,注入海水,投入亲蟹,亲蟹能自由自在地交配,一般5~7天就可完成交配,雌蟹80%以上抱卵之后,即将雄蟹取出,或原地抱卵蟹暂养,或抱卵蟹转移到室内水泥池暂养,等待孵化。土池促产抱卵量明显高于水泥池促产的抱卵量。而且促产管理简单,促产率与成活率都较高。
室内水泥池促产是在没有土池情况下采取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观察雌、雄亲蟹促产的全过程。以及在人为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因为水泥池面积较小而密度高,雄蟹经常要格斗雌蟹,造成肢体损伤。因此每隔2~3天,需将池中海水放掉,将促产后的抱卵蟹取出,另行集中专池饲养,要反复收集数次之后才完成,操作比较麻烦,促产率与抱卵量低于土池。
人工促产时,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场地,如没有土池的,可用水泥池代替,二者均能达到促产抱卵的效果。
五、防止抱卵蟹流(早)产的措施
当人工促产后的抱卵蟹,进入胚胎发育阶段时,如遇到母蟹体质差、水质恶化、天气冷热温差大、暂养孵化水温调节过高等因素,都将造成胚胎尚未进入原溞状幼体前,卵过早地脱离母体,产生排卵,这种现象称为“早产”或“流产”。凡流产的卵属死卵,不能发育成为幼体。
在人工育苗孵化过程中,流产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来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呢?
(1)选择亲蟹必须健壮活泼。
(2)控制好水温。胚胎发育在原肠期前,室内水池水温可比自然水温高出2~3℃,胚胎进入新月形期,水温控制在16℃,复眼形成到心跳初期,水温控制在18℃,进入原溞状幼体,水温升到20℃。水温随胚胎发育同步进展而逐步升温,且不可升温幅度过大。
(3)适量投喂鲜活饵料供母蟹摄食,水体要保持清洁,一般2~3天换(加)水1次,每隔7天,视水质状况,如水质不好,可换池1次,始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遇到气温突然升高的不正常天气,但水温始终要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5)水体盐度正常,水池充气呈微波状,周围环境需安静。
(6)抱卵蟹暂养期间,操作中必须轻快,防止蟹体损伤和蟹脚脱落。
六、提高抱卵蟹的饲养成活率
无论是人工促产或是天然海区获得的抱卵蟹,均需要专门培育饲养。抱卵蟹喜欢安静的环境,要求在洞穴或沙堆里过着隐藏的生活,夜间出为觅食。根据这种生活习性,饲养水泥池底部最好铺一层5~7厘米厚的黄沙,并放些瓦片或碎缸块,提供洞穴和栖息场所。饲养池水质要清新,每隔1~2天换水1次,投饵放在夜间,投饵量以每只蟹吃0.5~1只蛏子为度,并交替更换饵料(小杂鱼、沙蚕等),根据第一天吃食情况,决定第二天的投饵量。及时捞掉残饵,防止败坏水质。池子里还要用微形泵增氧,并注意盐度的变化,保持恒定的盐度等。
抱卵蟹专塘培育期间,也是胚胎发育时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程,水温也随之上升,确保胚胎正常发育。因此,要经常镜检卵的发育状况,并保持一定的水温。
七、人工抱卵蟹与天然抱卵蟹的区别
人工抱卵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暂养池的雌、雄亲蟹,通过人工促产之后,而求得的抱卵蟹。由于人工抱卵蟹促产时间同步,胚胎发育也同样进行,因此,孵化出膜时间比较一致,在生产上可以集中时间,形成较大的规模生产。由于选亲蟹时体质强壮,规格大,出来的蟹苗纯度和质量较可靠,成为育苗的主要对象。
天然抱卵蟹是在自然海域或沿海闸口附近,由雌、雄亲蟹野外自然促产之后,而获得的抱怀卵。天然抱卵蟹因促产时间不同步,胚胎发育也不同步,所以孵化出膜的时间也不一致。如果抱卵蟹数量不多的话,就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抱卵蟹的个体大小有差异,但它的体质好,成活率也高。天然抱卵蟹价格比人工抱卵蟹要低。
从生产而言,首先要确保足够数量的人工抱卵蟹,再辅以天然抱卵蟹,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益。
沿海养殖专业户,有的从立冬前后逐日收集天然抱卵蟹,用简陋的土池、水泥池等暂养起来。待有相当数量抱卵蟹之后,全部采用天然抱卵蟹也获得育苗成功,其规模与效益都是较可观的。
八、运输抱卵蟹
抱卵蟹有天然产的和人工培养的两种。运输抱卵蟹更要精心操作,不损伤卵粒。运输途中,不宜采用带水运输的办法,可选用蟹笼及蟹苗箱运输。蟹笼装用前,笼底铺一层湿的水草,将抱卵蟹分层平放,最上层再盖一条湿毛巾。用绳子或铅丝将蟹笼扎紧,使抱卵蟹不能随意爬动。途中每隔4小时洒1次海水,防风吹、日晒、雨淋。另一种方法是用蟹苗箱装运,箱底衬以海水浸湿的毛巾,然后将抱卵蟹平放在上面,再用湿毛巾盖上,使河蟹不能顺意爬动,途中定时洒海水,保持湿润。

相关推荐

“九看”促鸭多产蛋


一看食欲

喂鸭时,鸭子若很快过来,说明食欲很强,就可适当多喂一些;喂食时聚不拢,则应适当少喂。

二看羽毛

羽毛光亮、紧密、贴身,表明喂料适当;如羽毛散乱、翅膀下垂、行走无力、不愿嬉水,应及时喂鱼粉等精料(病鸭除外)。

三看嬉水

下水惊慌、上岸翅膀下垂、身体发抖,是跌蛋的预兆,应加喂精料及鱼肝油等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

四看粪便

粪便完全是白色,说明动物性饲料喂得过多,消化不良;粪便松疏、白色不多,证明动物性饲料比较合理。

五看产蛋时间

早上5点前产蛋,说明投料适当;若产蛋时间推迟,且蛋越来越小,就可能会出现停产,应迅速补充精饲料。

六看蛋形

蛋形圆满,说明鸭壮食足,饲养管理较好。如果蛋的大端偏小,则欠早食;小端偏尖,则欠中食。

七看蛋壳

蛋壳薄、有沙眼或很粗糙、壳软,说明缺钙,要及时补充钙粉、骨粉、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保证营养齐全。

八看蛋重

水、料充足,蛋形圆满而个大,一般14个蛋即重达1公斤左右;料、水不足时,需16~18个才有1公斤。生产上,应根据蛋重适当调整鸭的饲养管理。

九看鸭重

产蛋一段时间后,鸭子体重仍保持原有水平,说明用料合理;如果体重下降,则说明营养不足。

蜜蜂繁殖技术中的促与控


正确处理蜜蜂繁殖过程中的促与控,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

1.促与控的概念

蜜蜂生产王浆和蜂蜜,是有季节性的。在花粉充足的生产季节,要有大量的适龄工蜂投入采集和哺育工作,需要促进蜜蜂繁殖;而当花粉减少或没有花粉时,必须控制蜜蜂繁殖,以减少饭桶蜂。

2.促与控的时间

处理好蜜蜂繁殖的促与控,一定要正确掌握标准流蜜期和蜂龄的关系。蜜蜂一般是按蜂龄进行合理分工及配合工作的。大体上从卵到新蜂出房为21天,出房后1~3日龄不会工作,4~13日龄主要是内部哺育、加工和清巢等;14日龄后,方可外出采蜜、采粉、采水。所以,必须把握好蜜蜂繁殖中促与控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大流蜜期前35天开始促繁,以保证大流蜜期后有较多适龄工蜂采蜜。当大流蜜期过后、其他蜜源还接不上时,通常在蜜源结束前20天就要开始控繁,防止蜜蜂大量繁殖,以防大流蜜期过后,大批新蜂出房,无蜜可采,成为饭桶蜂,影响养蜂效益。

3.促与控的方法

蜜蜂繁殖的促与控,在实际生产中应灵活掌握。促主要是加脾,注意保温,奖励饲喂,提高母蜂产卵、工蜂抚育的积极性。控要区别情况。在夏季断仔治螨或越冬前蜜源结束时,可用王罩将蜂王关起来不让其产卵;在大蜜源结束后但仍有零星蜜粉源或螨害不严重时,可采取抽出多余空脾或用隔板把蜂王关在小区内,以控制蜜蜂繁殖。

如能做到科学合理的促与控,就能大大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螃蟹的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河蟹等一切生物的基础物质,就河蟹对蛋白质需求量,国内学者均根据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成作为设计研究的主要依据。徐新章(1988)用20xx对个体0.1-10克重的蟹种的蛋白质需求进行了研究,认为蟹种蛋白质适宜含量为41.7%。韩小莲(1991)研究大眼幼体至仔蟹期粗蛋白质量为5%时效果较好。陈立侨(1992)研究蟹种的蛋白质适宜需求量为35%-40%。并指出:河蟹的体重低于55克时,蛋白质消化率随体重增加而上升,18-30℃范围内,蛋白质消化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大,34℃时,蛋白质消化率下降。刘学军(1990)报道,河蟹成体养殖中,前期粗蛋白质量应为41%,中后期为3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1988)通过2年生产性试验指出,河蟹在蛋白质含量为39.78%时生长发育最好。综合以上观点,河蟹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在35%-46%之间,幼体期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较生长发育的中后期要高,前者为40%-46%,后者为35%-40%左右。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求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河蟹的必需氨基酸种类,目前认为与对虾相似,有苏氨基酸等10种。陈立侨(1994)报道,蟹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赖氨酸1.897,异亮氨酸1.290,亮氨酸2.110,缬氨酸1.404,精氨酸2.400,组氨酸0.630,苏氨酸1.145,蛋氨酸0.680,苯丙氨酸1.860。
二、脂肪及脂肪酸
脂肪可为河蟹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解介质。张丙群、刘学军等(1990)研究认为,河蟹饲料粗脂肪的适宜含量为5.2%,有人研究为8.7%,也有人认为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为6.8%时蟹种成活率最高。张丙群(1993)与李淡秋(1992)对天然河蟹蟹内与蟹黄的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得知1龄和2龄河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70%-80%,其中多烯脂肪酸又占较高比例。n-3多烯酸高达21%-28%。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很多。幼蟹时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成蟹而单稀脂肪酸的含量又显然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二碳四烯酸比成蟹含量高出2倍多。陈立侨指出,河蟹对脂肪的消化率随饲料含脂量下降而变小。
三、矿物质
矿物质是河蟹营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钙和磷对于河蟹蜕壳生长、营养物质代谢、生命活动、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蟹与鱼虾一样都是通过鳃吸收水中的钙、磷物质。陈立侨(1994)报道,在水体和配合饲料中的钙、磷含量,当水中钙硬度调至50毫克/升,饲料中的钙为0.15%,钙磷比例为1:1.9时,河蟹能获得最大生长率和较高蛋白质利用率。徐新章(1992)研究蟹种对矿物质的需要为12.6%。总之,对于河蟹的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研究才刚刚开始,其中有些方面研究较多一些,很多方面还待于进一步研究。

螃蟹的家常味


小时候,螃蟹卖得很贱。七角二分一斤,可以买到出口转内销的顶级大闸蟹。家住南京市郊,秋风乍起,市场里摆满青绿青绿的螃蟹篓子,仿佛新长的麦垛。篓内的蟹个个有碗口大,铁青的壳,金毛的脚。上笼一蒸,肥硕流油。
那时买螃蟹,也不是论只买,而是用草袋装,一装便是几十只。母亲是孝顺女,一到品蟹时节,便几草袋几草袋地往上海的父母家捎。那装了螃蟹的草袋,泛着碧绿的光泽,时而从缝隙里冒出白色的泡沫,就这么夹带着亲切的泥腥味一路载到上海。
我小小年纪,人不及桌子高,吃蟹却已很精到。除了不会剥蟹壳、除蟹脐,蟹脚、蟹身均剔得十分干净。尤爱吃蟹脚,一截两段,咬去两头,用力一吸,那甜津津、软韧韧的蟹脚肉就在口里了。也爱姜醋的气味,一定要加糖。姜醋、糖和蟹肉,是完美的绝配。因为不觉得金贵,吃起来就放开了肚皮,每个人至少有两三只的份,吃完了,蒸锅里还有,直到撑饱。上海邻里提倡共享,每次尝蟹,外婆都要东家西家塞上两只,仿佛只有这样,自家才能吃得踏实。
想起来,那是记忆里品蟹的黄金时光。以后便没有了,那是因为螃蟹忽然地变得奇货可居,身价一路飚升,有几年竟至数百元一斤的天价。我也果真几年不知蟹味,那是上大学的时候,囊中羞涩,胃口奇好,宁肯吃肉,倒也不想念螃蟹的滋味。放假回家,父亲买来螃蟹给我解谗,也就三两只,供我一人享用。螃蟹就这样变得金贵起来。
及至工作,有了各类宴请,方知如今吃蟹,已吃出了仪式感来。宴席上,若是多出一道清蒸大闸蟹,规格便高出一截。更有将吃蟹当作节目的,某年,我所在杂志社去昆山附近度假,回程时说什么也要去巴城吃蟹。结果,司机不认路,走了几个小时的冤枉路,全车人饥肠辘辘苦捱着,等找到预定饭店已是下午四时。这顿中饭吃得不伦不类,但因为有一盘大闸蟹在那里,所有的人都没有怨言,坐下开吃便是。
但是,无论哪一次,我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来。当那些黄白蟹肉给精心剔了,做成各式汤羹,盛在精致碗盏里;抑或蟹上涂了一层晶莹透亮的油,配了镀金的盆钵和蟹具,便恍如穿上华衣的平民,陡然有了一份陌生的遥远。于是,不由地想起那些螃蟹被盛在草包里散着泥腥气的光景,简简单单,那新鲜,带着湖水的纯朴和芬芳。
现在,外婆早已掉了半口牙,吃不动螃蟹了。与高价位相比,蟹价也下跌不少,于是时常买回来改善伙食。但每到吃蟹,却已少了儿时的兴奋和滋味。吃完蟹,洗了手,闻一闻,难有记忆里那种洗不掉的蟹腥气。于是,不自觉地就想起儿时的图景,从草包里取出的蟹,在大人手里奋力挣扎满地乱爬,空气里已经飘了诱人的姜醋味,嗅一嗅就引出涎水来。等着吃蟹的人,在那里巴巴地望,积累着欢喜和渴望的情绪,只等红灿灿的大闸蟹上桌来。

螃蟹的生态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安全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安全优质水产品的生产,与环境和生态因素密切相关,采取一系列健康生态养殖方式进行养殖,既能实现产品安全、营养、卫生,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
1、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1.1池塘条件
养殖河蟹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水深一般为1~1.5m,土质为粘土或粘壤土,底部淤泥不超过10cm。进排水系统齐全水质良好,符合GB1160T的标准。
1.2消毒、施肥
每亩池塘用漂白粉13kg进行清塘消毒。待清塘药物性消失后,根据池塘底泥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或无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00kg或无机肥10kg左右。
1.3水域条件
提供养殖河蟹良好的水域条件,首先创造模拟自然的生态条件,关键是要种植水草及投放一定量的螺蛳。
1.3.1种植水草:养殖池中可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草分布要均匀,挺水性、沉水性及漂浮性水草要合理搭配种植,保持相应比例,以适应河蟹生长栖息的需要。既可为幼蟹提供栖息、脱壳隐敝场所,又可为幼蟹提供天然铒料。
1.3.2放养螺蛳。螺蛳是水质的“净化剂”,能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有机质,也是河蟹的活性蛋白饲料。亩投放螺蛳200kg。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5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