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雌鳖产卵量六个措施


1、雌雄比例要适当
在养鳖池中,雄鳖多反而影响亲鳖的交配,降低受精率。一般情况下雌雄比例以(3~4):1为宜。如果池中雄鳖强壮,体形大,数量可少些。反之,应增加雄鳖数量。如发现池中雌鳖甲背有较多爪痕残伤,则说明雄鳖过多。
2、供足蛋白质饲料
雌鳖的产卵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和钙质。为了满足产卵的需要,必须定时、定量、定点供应螺、蚌、小鱼虾等动物性饲料。
3、搞好水质管理
保证亲鳖池水无污染,肥度适中,呈淡绿色或茶绿色。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这样水中微生物多。水过瘦可泼洒鲜人粪尿或池岸堆积栏肥,让肥水流入池中。水的深度适中,以提高水温。每星期换水一次,换水时保留池水的十分之一。
4、整理好产卵场
产卵场也是鳖的“晒背”场。产卵前应铲平卵场,铺40~50厘米厚新鲜细沙,并保持湿润。
5、保持鳖池安静
亲鳖交配产卵时要保持安静,极怕声音干扰。因此在繁殖季节要清除养鳖场内的天敌,以减少干扰和避免天敌的危害。
6、增加光照时间
宜在鳖池水面上安装电灯,晚上开灯,既可增加光照时间,又可诱虫供鳖食用,一举两得。

相关阅读

提高黄鳝产卵量


 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种鳝。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提高黄鳝产卵量的几项关键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pH值应在6.2~7.8之间,水深20cm~30cm,新水池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g~150g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左右。

4.投喂饲料要合理。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月至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天~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巡池,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将其轻轻地移人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入后膨胀到4mm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而变化,一般为1天~7天,水温25℃时,6天可全部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mm,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天~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至5cm~6cm,就可放入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产卵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亲黄鳝总体重的2%~3%。幼苗每天在下午5时~7时投喂1次。(

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的六个关键措施



一、消除担心害怕亏本的心理,树立科学养蟹仍有利可图的信心。
河蟹养殖在泗洪县临淮镇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趋成熟,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养殖行业。近几年,河蟹养殖已完成了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过渡,经济效益明显下跌,部分养殖户对河蟹养殖积极性不高。同时市场对河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户要在科学养蟹上下功夫、精打细算、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强烈意识,树立养优质蟹和品牌蟹的信心。这样才能够养好蟹。
二、实施河蟹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彻底清塘,种草投螺,套养鳜鱼、黄颡鱼、细鳞斜颌鲴等水产品,可发掘养蟹水体的生产潜力,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走生态健康养殖之路,才能够增产增收增效。
三、合理放养和投饵,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河蟹种苗价格低廉,放养前人工剔除雄性种苗,这利于成蟹整体效益的提高。坚持两头精,中间青的投饵原则,减少投饵成本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四、切实做好河蟹病害的防治工作。
蟹病预防应贯穿整个养殖过程,以防为主,主要利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防治原则,一般能达到防治成本低,效果好的目的。经过多年实践,具有健康生态养殖理念,平时善于观察水色,和河蟹活动和吃食情况,提前预防很少塘口发病。
五、加强成本核算,适时销售。
对自己的养殖成本应心知肚明,只要有利可图就不应惜售,宁可卖掉后因涨价而后悔,也不能因“压塘”后降价而叹惜。
六、养殖户应加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河蟹养殖一般呈区域性发展态势,只要连片塘口的养殖户相互拧成一股绳,生产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消费者的高品质河蟹,养殖户的辛勤劳作就一定会有所回报

如何提高黄鳝产卵量



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种鳝。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提高黄鳝产卵量的几项关键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pH值应在6.2~7.8之间,水深20cm~30cm,新水池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g~150g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左右。

4.投喂饲料要合理。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月至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天~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巡池,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将其轻轻地移人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入后膨胀到4mm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而变化,一般为1天~7天,水温25℃时,6天可全部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mm,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天~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至5cm~6cm,就可放入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产卵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亲黄鳝总体重的2%~3%。幼苗每天在下午5时~7时投喂1次。

河蟹安全度夏六个关键措施



一、稳水保水。高温天气池水深稳定在1米左右,过浅日温差大对蟹生长不利,过深容易使水草漂浮,暴雨季节及时排水,夏季通常5-7天换水1次。
二、管草护草。水草是河蟹的栖息场所,也是池塘自净的重要载体,蟹池内可视具体情况多品种栽种水生植物或移入漂浮性植物均可,总体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池塘面积1/3左右为宜。
三、清除残饵。夏天饵料容易变质,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及投饵品种,若剩饵多加上不及时清除,必然影响水质。
四、增加植物性饵料投喂比例。夏季河蟹生长速度快,所需各类营养物质多,在投喂配合饵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南瓜、小麦等可有效起到降本增效作用。
五、调节酸碱度,补充水中无机盐。夏天经常下雨导致蟹池酸性水质会引起河蟹蜕壳不正常,可用生石灰10-15PPM泼洒;如水质PH过高可通过适当换水和使用果酸等进行调节。
六、加强巡池,做好防病工作。夏天最容易发生蟹池缺氧,需密切注意河蟹的反常行为,如果清晨或傍晚大量河蟹聚集在池塘岸边,受了惊动仍不下水,说明池水缺氧,需立即增氧、换水。巡池还应注意河蟹摄食状况、蜕壳数量,检查防光设施、修补漏洞、防止敌害等。
夏季是河蟹发病季节,投饵应保持饲料的新鲜程度,经常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和拌饵投喂,同时合理使用底改改良底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另外每半个月应泼洒一次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一旦发现河蟹死亡,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治疗措施,切实做到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黄鳝繁殖技术难度极高 提高黄鳝产卵量有六招



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殖种黄鳝,黄鳝繁殖技术难度极高,提高黄鳝产卵量有六招。

1.选好场地: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7.8,水位深20~30厘米,新鲜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新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作产卵亲鳝,此时的黄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亲黄鳝10条左右,太多影响产卵量。

4.投喂饲料要合理:4~6月份是亲黄鳝繁殖季节,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黄鳝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在亲黄鳝池边巡池,如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轻轻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入后膨胀到4毫米左右,孵化时间随时随水的温度高低有1~7天,水温25℃时,6天就全部完成。幼苗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毫米,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到5~6厘米,就可放入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产卵亲黄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喂量每次按亲黄鳝总体重的2%~3%。幼苗每天下午5~7时投喂1次,有利于亲黄鳝多产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7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