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之气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当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时,可引起鳖患气泡病。引起水中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
(2)池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
(3)某些地下水中含氮过饱和,或有沼气;
(4)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进水管破损,吸入空气;或水流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深水潭,将空气卷入;
(5)水温升高,使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变成过饱和。
最初病鳖呈现不舒服,不久在体表及体内出现许多气泡。病鳖皮肤上有很多气泡,尤其是鳖体后部更多,颈部臌起。剪去腹甲,可见肠内充满气,肠壁胀得很薄,肠管呈囊状;在血管内也有大量小气泡,引起栓塞而死。越幼小的鳖,对气泡病越敏感。
针对上述发病原因,应防止水中气体过饱和。当发现患气泡病时,应立即加注溶解气体在饱和度以下的清水,同时排除部分池水;或将患气泡病的个体移入清水中,病情轻的可逐步恢复正常。
症状1:皮肤上有很多气泡,尤其是体后部
症状2:颈部臌起
症状3:肠内充满气,肠壁胀得很薄

相关知识

罗非鱼实用养殖技术之出血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因分析】
罗非鱼出血病发病特点流行季节长,6~9月是该病的暴发流行季节。发病时水温多在25℃以上。发病死亡率高,流行期间发病率可达50%~70%。据报道,死亡率可达30%~90%,甚至全军覆没。发病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发病死亡多发生于一周之内,慢性发病时间长达两三周甚至两个月。发病水域广,池塘养殖、水库网箱养殖均可发病。
【症状】
罗非鱼出血病一般有两种疾病症状,第一种主要体现为体表充血发红,多发生于下颌、鳃盖、鳍等部位,有的眼球突出、眼内充血;解剖可发现肠道充血,脾、肾、胆囊肿大,肝由正常的红褐色变成土黄色或灰白色。此种症状可引起急性死亡,一旦前期未对症下药将使治疗难度加大。另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鳃盖及体表局部充血,有时眼眶周围亦有充血现象,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肝肿大色浅,肾、胆囊肿大,肠充血。

【预防措施】
建议放养密度适当,并适量套养花白鲢和鲫鱼,以起到清除残饵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选择优质健壮鱼种,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
彻底清塘消毒,清除过多淤泥,运至远离养殖场地。
适时换水、加注新水,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可减少鱼病的发生。
注意营养,饲料要卫生、优质,不投喂变质饲料、不洁饲料。
在鱼病易发期用药物(如鱼菌清系列)定期预防,将鱼必康、大蒜素等抗菌药物掺入饲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治疗技术】
全池泼洒新博灭200~250毫升/亩,每天1次,连用2次。
若病发时水质不良或已乱用杀虫剂等,且导致摄食下降的可先用池塘解毒宝泼洒,稳定后再消毒一次,拌料投喂土霉素0.3%~0.5%,保肝泰0.5%,发生腹水的也可另投喂胆酸钠。

【病症描述及对应图片】
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

甲鱼腐皮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甲鱼腐皮病又叫溃烂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危害大,流行季节长,一般是甲鱼之间互相搏斗咬伤后被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体表溃烂、糜烂,一般病灶部位发生在颈部、背甲、四肢、尾部和裙边,轻者患处溃疡,重者直接导致死亡。防治方法:可用日晒疗法、漂白粉泼洒及注射给药法等进行治疗。

一、主要症状

甲鱼腐皮病又叫溃烂病,这种病发病率高,危害大,流行季节长,一般是跟鳖相互搏斗被其咬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甲鱼腐皮病主要症状表现:体表溃烂、糜烂,一般病灶部位发生在颈部、背甲、四肢、尾部和裙边。

病发过程:先是体表某处皮肤发炎、肿胀,然后发炎部位逐渐坏死,颜色变白或变黄,最后患处就开始溃疡。随着病情的加重,溃疡也跟着增多增大,骨骼和肌肉就裸露在外面。更严重者,四肢烂掉、爪脱落以及颈部骨骼露出。

注意:该病的季节长,只要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少部分病鳖可以自愈,多数能长期生存,如果病情严重或颈部感染,就会导致死亡。

二、治疗用方

1、治疗甲鱼腐皮病可以使用日晒疗法,先将鳖池水放干,然后把鳖全部捞出,每亩用60公斤左右兑水进行全池消毒,暴晒一天后再将池里灌满水。

2、病鳖先用高锰酸钾溶液200ppm,每立方用200克,侵洗20分钟入池,然后放到湿润的河沙晒背30分钟,再放到阴凉处,每天处理3次左右,连续2天,放回原池即可。

3、漂白粉进行泼洒,根据其不同大小进行隔离饲养,每隔6天左右泼洒一次漂白粉,每天4次左右,大概一个月即可。

4、浅水泼洒土霉素,将池水水位控制在30cm左右,按每立方40克土霉素的用量进行泼洒,连续3天即可。

5、注射给药法,对其注射庆大霉素或者卡那霉素,按每公斤体重20万(国际单位)连续2天,第二天的用量减半。

6、投喂饲料,在饲料里加入土霉素,按每公斤鳖重0.2克进行投喂,第2-6天减半,连续3个星期即可。

三、预防方法

鳖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保证健康鳖入池,一般要选背甲呈黄褐色或带浅红色,板甲平面肥厚、规格均匀、体健灵活和无病无伤的进行放养。在放养时合理安排放养密度,根据不同大小规格的进行及时分养。选用高品质、营养均衡饲料喂养,保持水质清洁等。

罗非鱼实用养殖技术之链球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症状】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链球菌病很容易在水温范围是25~28℃爆发。发病的罗非鱼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衡,眼球外突,角膜浊白,肛门红肿等。

【防治技术】
20xx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普遍暴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尤其是高要、茂名、高州、化州等地,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2℃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
患病的罗非鱼一般在池塘边离群独游、身体弯曲打转,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应迟钝,体色发黑。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同时伴随着眼部出血,鱼体下颊部出现鳞片脱落、出血、肌肉坏死等现象,其他部位如腹鳍、胸鳍、尾鳍的基部有出血并伴有肌肉坏死现象;肝脏、胆囊、脾脏肿大,严重时糜烂;肠道发炎,肠胃较空,内有积水或黄色粘液;部分患病鱼内脏如肠道、肝、脾、肾有出血现象。

【预防措施】
1、使用多年的老塘必须要翻推塘底,使有害物质得到充分氧化。
2、鱼塘进水前使用生石灰全塘泼洒,进行塘底消毒,50公斤/亩。
3、放养密度要合理,建议吉富系列投放1200~1500尾/亩,奥尼系列投放1200~1800尾/亩。
4、加强日常监控力度,定时检查的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一旦发现病鱼要及时防治。
5、注意水质变化,养殖中后期要适当换水或进行底改,确保池塘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疾病治疗】
1、发病期间,减少投喂,尽量切断病原菌传播;加强水质管理,如增氧、调水等。
2、进行水体消毒,可采用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进行杀菌。如每亩1米水深用666.7~3333.5克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80%以上),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3、内服抗生素类药物氟伴欣(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100克氟伴欣,连用3~5日可有效治疗;有肝胆综合症的病鱼应加喂拜水安(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200克,7天一个疗程,即可明显改善;若病情严重,可延长药期。

【病症描述及对应图片】
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伴随眼部出血
肠道发炎、肠胃较空,内有积水或黄色粘液

甲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防治技术



一、病因
在鳖的养殖中,如果水中藻类过多,透明度太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的中午,水温高,藻类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当氧气饱和度达160%以上时,易产生气泡病。近几年,在许多甲鱼场中,尤其是小型精养池塘,由于饵料浪费和不及时清污,水体净化能力较差,加之注水不及时,在6~7月份会有大量藻类繁殖,易发生鳖的气泡病,出现大批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外,水中氮气含量过高,饱和度达到160%以上时,也能引起气泡病。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温泉养殖的水体中。
二、流行情况
该病多危害稚、幼鳖,成鳖有时也有发生。流行季节是夏季高温期。直接患气泡病而死亡的鳖较少,多因继发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
三、病症
鳖对水中气体的渗透主要是通过皮肤向血液中扩散,当水中气体饱和度较大时,血液中气体过饱和,过剩的气体游离而形成气泡,结果致使鳖的体表,尤其是背甲、脖颈和眼部存留有许多气泡。解剖可见,其腹腔也含有大量气体,血管、肠壁中也含有大量气泡,往往引起血管栓塞而死亡。患病鳖往往身体肿胀,肉眼可见背甲上的气泡,缓游于水面或趴在晒背台上,不食不动。
四、防治措施
1.预防方法:①挖出池底过多淤泥,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②及时排污换水,保持水质良好;③定期调节水质水色,保持水的透明度不得低于30厘米,高温季节每天都要加注部分新水。
2.治疗方法:发现气泡病,马上向池中加注新水,同时排放部分池水,捕起发病鳖移入清水水泥池中,暂养1周待恢复正常后再移入养殖池中。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2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