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牛乳体细胞数有哪些检测方法?

牛乳体细胞数量是衡量奶牛生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高体细胞数直接指证奶牛的乳腺患有炎症性疾病。患炎症奶牛所产的牛乳不仅营养成分含量偏低,而且人们误饮后甚至会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直接威胁饮用者的安全和健康。对牛乳体细胞数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有炎症的奶牛,进而从源头上保障牛乳的品质。介绍了关于牛乳体细胞数的主要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类汇总,进而对这些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鲜牛乳体细胞数有哪些检测方法?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

1、体细胞的来源及正常指标

奶牛乳腺正常时,分泌鲜乳内的体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但当乳腺发生炎症时,分泌鲜乳内的体细胞主要为白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由于机体与病原相互斗争产生的物质。当奶牛乳腺组织发生感染后,90%以上都为嗜中性粒细胞。在细菌侵入到乳腺组织并开始大量繁殖时,就会导致多核白细胞等免疫细胞逐渐接近感染部位,并侵入乳腺泡将病原微生物吞噬。另外,发生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会大量增殖,并产生一些化学介质,促使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造成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增强,促使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其他多种白细胞侵入乳腺泡腔内,形成白细胞用于吞噬细菌。

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主要用于判断奶牛乳腺健康与否。例如,当牛乳中SCC有所增加,但乳房组织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即可判断患有亚临床型乳房炎。另外,牛乳中的SCC还能够用来表明发生炎症反应的轻重程度。通常来说,奶牛没有发生乳房炎分娩的乳汁中,每毫升的牛乳SCC在20万个以下,而如果发生临床型乳房炎或者亚临床型乳房炎时,每毫升牛乳SCC可超过50万个。

2、常用检测方法

显微镜细胞计数法。人工显微镜计数法是一种直接检测法,是指鲜牛乳样品直接滴加在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并由人工计算所含的体细胞。鲜牛乳采取该法检测体细胞的步骤是:先配置染色液,即取40mL四氯乙烷和54mL乙醇,充分摇晃均匀,然后放在65℃的温水溶液中进行3min加热,再添加0.6g甲基兰,混合均匀后置于4℃冰箱,在温度达到4℃时再添加6mL冰醋酸,放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取一片干净的载玻片,划分成4个小方格,每格面积为1cm2,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10μL生鲜牛乳样品注射到1cm2的载玻片上,平放在恒温箱中,干燥后浸在染色液,最后形成均匀玻片;放在300~500倍显微镜下对玻片上的染色细胞进行观察,按照一定的准则计算体细胞数量。一般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规则进行计数,防止出现遗漏和重复。尽管该法使用设备简单,容易在实验室外操作,但整个操作过于繁琐,具有较大的工作量,特别是在计数时容易出错。在人工显微镜计数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明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即使用特殊的缓冲液或染液对鲜牛乳样品进行处理,再使用安装相应滤色镜的荧光显微镜进行计数。一般来说,鲜牛乳中的蛋白质不会形成荧光,不会影响测定,脂肪球会形成黄绿色的荧光,使用相应的滤色镜能够挡住,只有体细胞形成的红色荧光能够看见,从而能够更好地使荧光细胞同周围背景进行区别,能够有效提高计数的准确率。

加利福尼亚细胞数测定法(CMT法),是一种间接检测法,其原理是鲜牛乳中的体细胞接触表面活性试剂,如溴甲酚红紫、烷基芒硫酸盐、烷基芳基磺酸或者氢氧化钠等,能够使细胞收缩凝固,同时释放脱氧核糖核酸,并发生凝聚,含有越多的体细胞,凝聚状态则会越强,形成越多的凝聚块,对这些凝聚块统计就能够估算体细胞的数量。该法所需设备少,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价格便宜,结果比较准确,且同直接镜检细胞计数法、过氧化氢酶活性等也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样品中即使混杂有毛发等外源物质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适合对个体奶牛或者总奶样进行检验;缺点是只能够得到体细胞的相对数量,比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进行该项检查。另外,该法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如鲜牛乳不新鲜或者泌乳末期的乳汁等,最好是检测泌乳量中期的牛乳。牛乳感染细菌后能够产生的毒素,导致体细胞被破坏,会使临床乳腺炎阳性的牛乳呈阴性。

pH值检测法。该法是一种间接检测法,由于奶牛乳房发炎后所分泌的乳汁pH值同体细胞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而可经由测定牛乳样品的pH值来判断所含体细胞的数量。检测时,先用一次性培养皿取2mL左右的鲜牛乳样品,并滴加相同剂量的诊断液,按照同心圆方式对培养皿进行摇动,在30~60s之间就能够判断结果。当测地的牛乳pH值处于6.4~6.6之间,判断每毫升的牛乳中含有0~20万个体细胞;pH值处于6.6~6.8之间,判断每毫升含有20万~50万个体细胞;pH值位于6.8~7.0之间,判断每毫升含有50万~150万个体细胞;pH值位于7.O~7.2之间,判断每毫升含有150万~500万个体细胞;pH值超过7.2,判断每毫升含有500万个以上的体细胞。该法操作简单,但是检测结果有时不太准确,还需要配合进行显微镜检测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论。

检测体细胞数有哪些方法?
前获得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和使用的体细胞计数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分为显微镜人工计数法和自动计数仪计数法。
1、显微人工计数:体细胞计数的国际标准方法为显微镜镜检法,此法准确,大部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均用此法作校准,但在制备样品、计数镜检时费时、费力,不适合作为现场快速和大样品量时使用。
2、自动计数仪计数:目前,在乳品生产中牛乳体细胞计数主要是依靠大型的体细胞仪完成的,体细胞自动计数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流式细胞分析法.具代表性的产品为美国Bently计数仪,福斯Fossomatic5000,荷兰Delta体细胞计数仪等。该法检测速度快,适合乳品集中检测,但仪器成本高,不能够保留样本,且需要熟练人工操作,经常性校正监测等。
(2)另一方面是利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典型产品如韩国C-readerADAM体细胞计数仪,该法数据准确,排除人为因素影响。由于该方法是基于标准镜检法的一种方法,所以其在韩国已经使用该种方法代替标准法对大型自动仪器进行校正。华诚睿光的牛博士Ⅱ和牛博士Ⅲ就是这种检测方法的典型代表。

相关阅读

牛乳中嗜冷菌的危害 牛乳中嗜冷菌的检测方法


嗜冷菌在-15—20℃之间最宜生长,其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胞外耐高温的脂肪酶和蛋白酶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所以在高温杀菌后仍有残留,从而造成牛奶腐败变质。为避免鲜牛乳发生变质,一般从收集到加工过程中都采取冷藏,但此时往往会导致乳中嗜冷菌占具主导地位,而其产生的耐热性酶类是主要造成鲜牛乳以及乳制品质量变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检测牛乳中细菌总数一般在37℃温度下进行48h培养,但该条件下嗜冷菌不会生长,从而往往被忽视,应加强检测。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牛乳中嗜冷菌的危害牛乳中嗜冷菌的检测方法。

1、来源

鲜牛乳中的嗜冷菌具有比较广泛的来源,且可分成较多类型的菌株,其中数量较多的是微球菌、假单胞菌以及产碱杆菌。微球菌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存在于动物体表、空气、水源以及、设备上;假单胞菌属主要在海水、淡水、土壤以及多种植物体内存在;产碱杆菌主要在饲料、水源以及粪便中存在。在污染嗜冷菌的途径中,主要是通过接触个人,如药浴杯污染、挤奶工双手不卫生、水清洗乳头污染、贮存及运输设备不干净或没有严格消毒等,都容易导致嗜冷菌含量过高。

2、危害

鲜牛乳中主要为兼性嗜冷菌,产碱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黄杆菌属以及无色杆属等,是目前经常能够分离到的嗜冷菌。通过对以上菌株进行特性分析,发现其都会影响鲜牛乳的保存。例如,假单胞菌具有很强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能够导致脂肪发生分解,从而容易形成脂肪哈败味,还能够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蛋白胨;产碱杆菌,自身无法使牛乳中的糖类发生分解而产酸,但能够生成棕黄色、灰黄色的色素,还能够导致牛乳中含有的有机盐发生分解而生成碳酸盐,从而导致牛乳呈碱性,能够造成乳制品发生黏性变质。也就是说,嗜冷菌能够使牛乳中的成分被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嗜冷菌能够分泌耐热蛋白酶、脂肪酶而导致蛋白质、脂肪发生分解。另外,在有氧低温条件下,嗜冷菌能够引起生色反应,如黄色、奶油色、绿色、红色、金色、黑色或者棕褐色等。

另外,嗜冷菌分泌的胞外降解性酶类具有热稳定性,在巴氏杀菌过程中通常不会受到影响,即使经过超高温瞬时(UHT)处理依旧能够保持部分活性,从而析出UHT乳清和乳蛋白凝块。当牛乳经过UHT处理后储存较长时间,先会产生少量的小凝块,接着不断增大,并会沉在底部,而上部就会有少量的乳清液析出。同时,乳品会发苦,且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会导致褐变反应更加严重。该菌产生的脂肪酶能够使牛乳中的脂肪球发生分解,生成游离的短链脂肪酸,从而导致牛乳酸度变大,造成腐败,且由于存在较多的游离脂肪酸会使脂肪上浮,使乳制品风味变差,形成腐烂味、乳酪味、肥皂味、酵母味或者不洁味等。此外,嗜冷菌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还能够导致片式热交换器形成淤塞,很难清洗。

3、检测方法

平板检测法。该法是取适量鲜牛乳样品,经过一定稀释后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放于5~6.5℃恒温条件下进行10天培养,然后计数。或者取鲜牛乳样品置于21℃下进行增菌培养,再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置于21℃下进行25h培养,最后检测其中G-杆菌用于判断嗜冷菌污染程度。

直接荧光过滤技术(DEFT)。该法是取适量鲜牛乳,先使用胰蛋白酶和TritonX-100进行处理,接着进行膜过滤,即可使乳中含有的微生物被留在过滤器上面。之后使用吖啶橙对滤膜上的细菌进行着染,再使用紫外显微镜观察。死亡细胞能够被染成绿色荧光,存活下来的细胞能够被染成橘黄色、橘灰色或者橘红色荧光,最后使用仪器对其进行计数。该法属于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培养计数检测法具有较好的改善,且其与平板检测法的相关性系数能够达到0.91~0.94。该法优点是操作系统使用简单,通过图像分析仪在紫外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数,每小时能够处理100个以上的样本,可用于较大的检测数量。另外,整个检测过程所需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平板检测法,一般在th以内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已经在鲜牛乳中细菌的计数方面得到普遍的应用。该法的缺点是无法特异性识别嗜冷菌,只能够检测出冷藏鲜牛乳中细菌的总数,没有针对性。另外,如检测鲜牛乳样品中含有较少的细菌时,检测样品还需要提前进行预培养处理,促使目标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提高。尽管检测时间非常短,但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4~48h或者更久,因此在预培养阶段会相对增加耗时。此外,该检测方法要求使用的仪器价格较贵,且需要较高的检测成本,较难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实时定量PCR(RQ-PCR)。该法是在普通PCR体系中添加适量的荧光染料或者荧光探针,从而对PCR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同步分析荧光信号的累加,进而克服传统PCR只能够根据凝胶电泳进行定性判断的缺点。目前,该法趋于节约更多时间和检测成本,并在单一反应中实现复合PCR扩增的方向研究。该法的实现奠定同步检测鲜牛乳样品中多种优势嗜冷菌属的基础,相比于单一菌属的测定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嗜冷菌总数。但是该法不能够区分样品中存在的DNA是来自死细胞还是活细胞。现在解决该缺陷的方法是在提取DNA和进行扩增前先添加一种染料,此时染料PMA或者EMA只能侵入死细胞,使DNA结构和细胞完整性被破坏,从而使死细胞中的DNA无法扩增。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方法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规模母猪场的数量在急速增加,母猪存栏数也在大幅度增加,少则30~50头,多则几千头母猪,改变了传统养猪农户仅养几头母猪的散养局面。但当前我国母猪的产仔数很低(目前我国饲养的母猪生产性能与外国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母猪每年每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丹麦26~28头,法国24~26头,荷兰23~25头,加拿大23~25头,而我国仅为13.6~15.6头),同时人们对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导致有些母猪场年年赔钱。如何提高母猪产仔数?已是摆在养猪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方法。

1、做好母猪配种前的饲养工作

青年母猪要在配种前优饲,以保持良好的膘情。在饲料的选择上选择生料饲喂,可显著提高窝产仔猪数,使产仔率提高30%左右,成活率提高12%。在后备母猪配种前要提高营养的浓度,提供优质的饲料,一般在配种前的10-20天,增加营养,但是不一定要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可多喂1-2kg青饲料和优质干草粉,或者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的供给,以刺激母猪排出较多且较好的卵子。但是要注意在母猪配种后要将日粮调整回正常的喂量,否则会造成母猪体质过肥,使胚胎的死亡率提高。但是对于体况过肥的母猪则要适当减少饲喂量,并增加活动量以调整体况,促进母猪正常排卵发情。

对于成年母猪来说在空怀期要多喂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即可,要根据母猪的实际体况来科学的饲喂,如果母猪过肥则要减少精料的饲喂量,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如果母猪体况过肥,则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使体况尽快恢复。因卵子的质量对母猪的产仔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一头母猪在正常发情排卵的情况下可排20枚左右的卵子,但是实际的产仔数大约在10头左右,其余的卵子则会发生死亡,而配种前饲料的营养与卵子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母猪配种前为了提高母猪的排卵数,提高卵子的质量,要在配种前提供优质的全价料,还要搭配适量的青饲料,以满足母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2、保证公猪的品质和精液的质量

精液的品质对于受精卵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公猪的品质又对精液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选择优良的种公猪,并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精液的质量。在选择种公猪时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型良好的种公猪,并且要求品种要符合所选择的母猪的种质和生产方向。合理的饲喂和管理种公猪,提供优质且全价的饲料以使其保持适宜的体况,加强种公猪日常的运动,以提高种公猪的体质,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精液的品质。

3、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

适时配种是决定母猪能否正常受孕和提高产仔数的关键。不同品种、年龄和个体的母猪的排卵发情时间存在差异,因此配种时间要灵活的掌握。一般母猪在18-22天发情1次,可持续3-5天,要做好母猪发情症状的观察工作,做到适时配种。通常母猪最佳的配种时间为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的3-4天,母猪阴门的红肿消退,分泌物为丝状黏液,出现静立反射时即为最佳的配种时间。为了提高配种受胎率,提高母猪的产仔数,目前多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并且适当的实施复配可显著的提高受胎率,一般在初次配种后的8-10h实施复配。为促进母猪多排卵,取得较好的配种效果,获得较高的产仔数,可在配种前给母猪注射1次孕马血清750万-1500万IU和人绒毛促性腺激素500万-1000万IU,可起到诱母猪发情排卵,同时可刺激母猪起数排卵。

4、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成功受孕后即进入妊娠期,整个妊娠期会经历114天。母猪在发情配种后,大部分会形成受精卵,其中又有20%以上的受精卵会在配种1个月或者在产前死亡,从而使母猪的产仔数减少。而导致受精卵或者胚胎死亡的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而配种后1个月内的饲养管理的好坏,对于减少受精卵和胚胎死亡影响很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受精卵没有发生死亡,但是胚胎会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胚胎发生死亡。另外,母猪配种后的9-13天和产前21天是最易发生流产的两个阶段,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胎的工作,将胚胎死亡率降到最低,是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关键。此阶段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类饲料的供应要充足,要注意不可饲喂冰冻和发生霉变以及受到污染的饲料。在妊娠前期不可饲喂过肥,在妊娠后期则要适当的提高营养的浓度,以满足胎儿快速的生长发育。在管理上要注意避免粗放管理,切忌舍内过于拥挤,也不可鞭打和惊吓母猪,以免使母猪受到刺激而影响到子宫的血液循环,使胎儿的营养供应不足而造成死亡。

5、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给母猪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以提高母猪的舒适度,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控制好猪舍的环境。尤其是要控制好温度,因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而胚胎的死亡与温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尤其要注意温度的调控。通常后备母猪的最适宜温度为7-20℃,妊娠母猪为11-15℃,所以要做好夏季的防暑和冬季的保温工作,除了控制好温度外,也不可忽略相对湿度、空气质量等其他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一、科学饲养种公猪,使公猪生产质优而量多的精液俗话说:“母猪好,好几窝;公猪好,好满坡。”科学饲养与利用公猪,使公猪生产质优而量多的精液,对提高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作用非常大。
1、公猪饲料营养要全面,用全价饲料适当限饲,保持良好的体型和适当的体重。一般成年公猪日喂量2.5kg左右。年轻公猪和配种期的公猪蛋白质不低于15%,成年公猪和配种期的公猪蛋白质不低于13%。
2、公猪出生后10个月,体重达到120-130kg左右才可使用。注意公猪的使用强度,成年公猪每周使用5天,青年公猪2天使用1次。定期检查公猪精液品质,每7天检验一次精液质量,以保证较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公猪要单圈饲养,适当运动,杜绝自淫恶癖。公猪舍尽量远离配种舍,在配种或采精期间给公猪每天增加2个鸡蛋,以补充蛋白质的需求。
4、加强公猪的防疫,按免疫程序和营养保健程序作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5、造成公猪突然无精或死精的原因:繁殖障碍性疾病、环境温度过高、使用过度、营养水品过低等。
二、母猪的营养与饲养
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低与母猪的营养和饲养管理是分不开的。衡量母猪繁殖性能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母猪的分娩率、年产胎次、产健仔数和断奶成活率的指数。参考技术指标:母猪的分娩率85%,年产胎次2.2胎以上,产健仔数平均10~11头和断奶育成9.5~10头。
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
(1)选留后备母猪的要求,除了按母猪的系谱选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体况:中等偏上,上体发育均匀,体格较长,阴户较大。乳头:6对或6对以上乳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四肢:健壮整齐,系部直立,无X和O型腿。性情:性情温顺,采食速度快,卫生习惯好,易于管理。(2)饲养:后备母猪实行小群饲养,每栏3-5头,采取限量饲喂,吊架子猪饲养。
(3)营养需求:后备母猪营养不同于经产母猪,也不同于商品猪,研究表明,含15%精蛋白和0.7%氨基酸的饲料即可满足,但钙磷含量较其他猪的要求高,应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防止过瘦过肥引起性成熟延迟,建议后备母猪从六月龄开始在日粮中添加0.5%金牌牲命1号,拌匀饲喂,金牌牲命1号中富含多种母猪繁殖生理相关的营养素,可全面促进母猪性成熟、体成熟,促进母猪发情、排卵、受胎。
(4)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防止皮肤病发生,饲养人员应经常和猪接近,使之性情温和,严禁粗暴对待母猪,并适当使之运动。
(5)配种:瘦肉型品种要求10月龄体重达到120~130kg配种,后备母猪发情后第3天~第4天配种可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2、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与营养
怀孕母猪饲养管理目标:提高胚胎着床率;减少死胎、流产,增加产仔数;提高仔猪初生重和产活仔数;提高母猪体质;保证初生仔猪的活力和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防止无奶症和乳房炎的发生。(1)限位饲养;饲喂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定时定量饲喂,每天饲喂一次。
(2)怀孕前期(配种后1个月以内),一般饲喂2.5~2.8kg/天饲料,加强营养,粗蛋白水平14%~15%。
(3)怀孕中期(怀孕第31天~84天),一般饲喂2.3~2.5kg/天饲料,粗蛋白水平13%~14%。(4)怀孕后期(临产30天),一般饲喂2.5~2.8kg/天饲料,加强营养,母猪料中添加0.5%金牌牲命1号,有效促进母猪乳腺发育,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关键性营养物质,仔猪初生重提高20-30%,仔猪骨骼粗壮,脐带粗大,火力好,出生后15-30分钟吃初乳,机体抗病力强。
(5)配种后18天~23天以及39天~45天认真做好妊娠鉴定,及时检测出返情或未受孕的母猪。(6)怀孕母猪应减少刺激,避免热应应激,不得追赶母猪,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怀孕母猪所需温度18度~25度,湿度65%~75%。
(7)严禁饲喂发霉和农药污染的饲料,发霉变质会产生大量毒素,如玉米霉菌毒素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造成胚胎死亡和流产,还会引期仔猪腹泻综合症,危害极大,建议饲料有轻度霉变时,及时在日粮中添加0.5%纳蒙脱素,有效脱除饲料霉菌,解除饲料霉菌对机体的免疫抑制。
三、母猪的发情鉴定及适时配种
1、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适时配种。
正确掌握母猪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猪是常年发情动物,一半发情期为21天,提前或推后2天~3天亦属正常。母猪开始发情的症状是:(1)减食或停食;(2)阴户红肿,流出黏液;(3)频频排尿;(4)举动不稳,爬跨别的母猪,接受公猪爬跨;5、用手按压母猪腰臀部母猪站立不动,两耳竖立。具有上述症状时,说明母猪发情成熟,正在排卵,已可配种。一般在母猪发情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两次配种比较好,但在生产中要掌握“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也可以根据母猪的表现来确定适当的配种时间。
2、促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卵和受孕措施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猪一般都能正常发情、排卵和怀孕。个别膘情正常、生殖道无病的母猪不发情,多发生在初配或初产母猪,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催情:(1)公猪诱导法:即早、晚把公猪赶到母猪栏内让公猪追逐爬跨,促使发情。(2)乳房按摩法:让母猪侧卧,用手逐个按摩乳房,按摩时手要轻稳,用力适当,每次约15分钟,每天1~2次。(3)药物催情: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发情和排卵均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同时配合营养保健进行调理,日粮中添加0.5%金牌牲命1号,有效促进母猪发情、多排卵,提高受胎率。
3、掌握科学的配种技术,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关键。
采用本交方法配种一定要在离公猪舍较远,地面平坦不滑,比较安静的地方建立交配场址。配种时间最好选在吃食后1~2小时。配种前,先用千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把母猪阴户冲洗、消毒,把公猪阴茎部位消毒。配种时,要人工辅助,帮助公猪把阴茎插入阴道,同时在公猪后腿部托住公猪,以免公猪后肢无力,达不到射精目的。采用猪的人工受精方法配种,一定按其技术要求进行。总之,目前我国养猪业随着规模化的推进,母猪存栏数也随之增加,养殖风险也随之增加,养殖的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因次,母猪场要抓好生产成绩,提高产仔数,不论行情好坏,一定要给母猪饲喂优质饲料,不要喂发霉的劣质饲料,不使用毒性大、药物残留多的药品和违禁药物,为母猪繁殖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另外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做好母猪的疫苗预防和营养保健以及配种工作,这关系到母猪场的生死存亡和经济效益。母猪场的管理重点是三点:营养,预防保健和配种,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好了这三点,提高了母猪产仔数,才能使母猪场有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非洲猪瘟如何检测


非洲猪瘟的话题咱们已经给大家总结过很多次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疑问。比如非洲猪瘟如何检测?这个很重要,一起来看看吧!

一、非洲猪瘟如何检测

每天查看所有猪的生长情况,从粪便、鼻液等中采样,置于灭菌试管内。肉眼所见有病理变化或无明显变化的脾脏、淋巴结都应在采集样品范围内。然后送往相关检疫站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二、疫苗研制

2019年5月24日,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

一是分离中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

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本病毒能从被感染猪的血液、组织液、内脏,及其他排泄物中证实出来,低温暗室内存在血液中之病毒可生存六年,室温中可活数周,加热被病毒感染的血液55℃30分钟或60℃10分钟,病毒将被破坏,许多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鸡蛋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防控方法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质优价廉的营养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蛋鸡集中化饲养过程中,兽药不仅能够用于防治疾病,部分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促使机体生长或者产蛋率提高,但同时又容易在机体或者鸡蛋中残留,即使经过加热也依旧具有活性,从而间接导致耐药性传递及过敏、中毒、致癌或者致畸等。现介绍鸡蛋中兽药残留规律、检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1、兽药残留种类

合成抗菌药物残留。磺胺类药物,是一类药物的总称,主要特征是具有氨基苯磺酰胺结构,因其具有价格便宜、效果良好而在畜牧业中普遍应用。尽管有关规定要求产蛋鸡不能够使用磺胺类药物,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旧存在非常严重的误用和滥用现象,从而使其在鸡蛋中残留。在我国,要求磺胺类药物的总残留量控制在每千克含有100μg以下,同时还要求其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残留量控制在每千克含有25μg以下。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使用的有恩诺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氟甲喹、达氟沙星,但要求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禁止使用。在我国,农业部还明确规定鸡蛋中噢啉酸的残留量要控制在50μg以下,且休药期应控制在6天。硝基咪唑类药物,主要是作为驱虫药使用,通常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形式给药,从而使其残留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国际上规定,所有食品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硝唑眯唑类药物的残留量要求达到O,也就是说使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的定量限规定每千克含有1μg。

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四环素类,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是由链菌霉生成,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四环素、多西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相对来说鸡蛋中较少残留该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以及治疗药物使用,能够加速畜禽生长,促使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作为治疗性兽药使用于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中,但如果用药不规范就会导致残留现象的发生。目前,主要使用的有泰乐菌素和红霉素,要求残留量分别控制在每千克含有100μg和150μg以下,休药期要控制在7天。

2、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该法是指在有机化学中对容易挥发却无法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一种色谱技术,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离效能高等,目前已经在许多权威分析机构作为检测鸡蛋药物残留的常用方法。

气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该法是使分离效能较高的气相色谱分离技术与可供给大量的结构信息以及专属性定量结果的质谱技术相结合,已经在对容易挥发或者经衍生化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分析中广泛应用。目前,在药物研究、临床监测、生产已成为重要技术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该法使应用范围广、分离能力强的液相色谱仪分离技术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质谱技术结合起来,变成一种用途更广、更强有力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干扰的基质有效除去,使信噪比明显提高,检出限有效下降等,是国内外目前一种比较先进且积极推广应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该法是在石英毛细管中添加操作缓冲液,从一端引入待测鸡蛋样品,接着将毛细管两端插在添加有操作缓冲液的电极槽中,由于鸡蛋样品中各个成分具有不同的淌度,使其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速度逐渐迁移到极性相反的方向,最终使不同组分先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法的优点是样品用量较少、消耗试剂少、选择性强、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等。

免疫分析技术。该分析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抗体同抗原间发生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可分成多种理性,主要是胶体金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以及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等。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特异性强、快捷、灵敏,目前在检测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微生物抑制分析法。该法是根据药物能够抑制特异微生物的特点来对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定性分析。该方法的优点是样品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重现性好,成本低等,目前已经广泛作为一种初筛兽药残留的有效快速方法应用。

3、防控措施

根据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蛋鸡的生理特点、症状等,合理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残留。在安全使用药物的范围内,必须按照说明书严格确定用量,尤其是注意抑菌类药物和抗生素首次或者第1天要加倍使用,之后供给正常用量。维生素类药物要求现用现配,健胃消化药要求在饲喂前投服,驱除肠道寄生虫的药物一般在60日龄和120日龄使用,上午都投服1次,微生态制剂适宜在使用抑菌类药物和抗生素后供给,抑菌类药物和天然发酵的抗生素禁止长时间混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每种药物都具有自己的使用疗程,急性病的1个疗程通常在3~5天,慢性病通常在5~7天。使用1次药物后即使发挥作用也禁止停药,要求连续使用1~2个疗程。如果使用1种药物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则不允许使用2种或者超过2种的药物。蛋鸡在开产前5周和产蛋期感染疾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从开始用药到休药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产出的鸡蛋禁止销售。

母猪高烧处理方法有哪些?


母猪体温达40.5-41.5度便是高烧了,此时可以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地塞米松、柴胡等药物治疗;若体温达41.5度以上时,先口腔冲洗、灌肠等,之后再食用抗炎、退烧药物即可。当然,根据母猪的不同情况,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1.39.5℃以下对症治疗,比如有食欲减退的就注射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如果有呼吸道症状,使用氟可苏

2.39.5℃到40.5℃之间使用分侧注射头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第二次根据症状和使用效果改变治疗方针。如果体温和症状有所改善,注射头孢加阿米卡星和维生素C。如果严重或者温度不下降,使用安乃近加头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或者使用红皮统治。

3.40.5℃到41.5℃则使用头孢加阿米卡星加地塞米松,和柴胡加青霉素。若效果不明显则需配合物理降温。

4.41.5℃以上则使用地塞米松(抗休克)和维生素C和物理降温,当体温下降到41℃以下才能用非甾体抗炎药降温。

另外,母猪若是寒性发热需要用柴胡等药物退烧;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烧,则建议使用抗生素防止集体感染其他疾病。

鲜鲅鱼怎么放冰箱保存


鲅鱼的学名叫做蓝点马鲛,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产,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为北方经济鱼之一。那么鲜鲅鱼怎么放冰箱保存?

鲜鲅鱼怎么放冰箱保存?

新鲜的鲅鱼,放入冰箱之前,要先做些处理,去掉内脏、鳞片,洗净之后,切成鱼块,用保鲜袋包装,这样可以避免鲜鱼的腥味扩散,处理好之后在置放入冰箱保存。

而冻鱼可以直接放入冷冻室存储,最好能够速冻,不过要注意的是冻鱼解冻之后,就不适宜再长期放入冰箱贮藏。

鲅鱼可以生吃吗?

鲅鱼不能生吃。鲅鱼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像丝线一样的寄生虫,所以不能生吃。大家在清洗鲅鱼的时候要将鱼洗干净,在烹饪时一定要做熟了,这样的鲅鱼才会更加的健康,营养值更加丰富。

鲅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鲅鱼是海鱼,它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

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青岛人喜欢做熏鱼,鲅鱼是最佳选择,风味独特的熏鲅鱼,是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

2020蟑螂养殖方法有哪些?


蟑螂虽然人见人打,但是不少却发现了蟑螂的价值从而开始养起了蟑螂,因为蟑螂有着不错的药用性和美容性,所以在市面上也有着一定的市场价值,但对于蟑螂这种特种养殖,养的人比较少,不少人都摸不清门道,下面小编就蟑螂养殖方法和大家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温室养殖

温室大棚养殖不只是应用在养殖植物上面,对于一些动物养殖同样可以应用,可以用一个黑色的所料薄膜来搭建大棚,出口两头搭建一个通风纱窗扣,大棚内部中间隔离出一个道路经人通过,在道路两侧放置一些饲养槽和喂水槽,为了减少养殖损失,避免被淹死,水槽里面的水可以用湿润的海绵进行代替,大棚的两侧为了避免蟑螂逃跑和保温,可以用一些鸡蛋板来堵住,这种养殖方法比较适合一些大规模养殖户,只是这种养殖形式不易捕捞成虫。

二、木箱养殖法

木箱养殖可以选择一个长宽高70cmx50cmx60cm规格的木箱,前后用用一个铁网小窗作为通风口,这样便于观察和通风,在木箱下面不设置底板,这样可以便于清洁木箱里面。

对于木箱的饲养管理,小编认为可以选一些比较健壮的蟑螂作为种虫,每2~3天喂1次,每次都喂一些水果皮、面包、熟食等等为主,但要保证每天都有水并且水质要干净,为了避免滋生细菌,小编认为每三天清理一次即可,只需要在想清洁的时候把木箱稍微挪移一下就好了,只要经过一个月之后,相信就会有着幼虫出现了。

三、瓦缸饲养

瓦缸的大小由蟑螂养殖数量决定,饲养环境只需要给缸内垫一些报纸和牛皮纸即可,每日的饲料和饮水地方尽量用瓷盆放在固定和易投放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培养蟑螂的饮食习惯还可以有着易清洗的作用,大大减少出现饮食掉落在瓷盆外的情况,这对于养殖户来说不免是一个福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4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